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大年初三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三风俗)

发布时间:2024-07-17 12:18:37作者:隐身守侯来源:互联网

大年初三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三风俗)

本文目录一览:

大年初三,可以睡懒觉,这些习俗要了解

一转眼

今天就是大年初三了

俗话说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神机妙算

“初三睡到饱”的习俗

一方面,

确实也和大年初一初二

比较忙碌有关

我们需要在春节中期

找一天好好休息

另一方面

大年初三的许多习俗

也恰好需要人们待在家里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这是源于宋代的宫廷节日。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在南方,初三又称为“赤狗日”,“赤狗”应是“赤口”的近音,即口角的意思。古人认为“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易生口角,所以这一天不出门、不交际。

据传说,初三还是谷子的生日。古人在这一天用禁食米饭的方式,表示对谷子的敬畏,祝祭祈年,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年初三不但可以晚起,而且还要早睡。因为这一天还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为老鼠们结亲提供场地,甚至还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操办“喜事”。

许多人家会在大年初三

祭奠祖先

提醒着后人们

不能忘本

初三晚上

还有“烧门神纸”的传统

要把年节时的松柏枝

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

以示年已过完

又要开始营生

“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这寓意着

到了年初三

又有新开始

适逢年初三,

不妨安坐家中,

与家人共话家常吧!

转自:大象新闻

来源: 济南经济广播fm90.9

大年初三,可以睡懒觉,这些习俗要了解

一转眼

今天就是大年初三了

俗话说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神机妙算

“初三睡到饱”的习俗

一方面,

确实也和大年初一初二

比较忙碌有关

我们需要在春节中期

找一天好好休息

另一方面

大年初三的许多习俗

也恰好需要人们待在家里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这是源于宋代的宫廷节日。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在南方,初三又称为“赤狗日”,“赤狗”应是“赤口”的近音,即口角的意思。古人认为“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易生口角,所以这一天不出门、不交际。

据传说,初三还是谷子的生日。古人在这一天用禁食米饭的方式,表示对谷子的敬畏,祝祭祈年,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年初三不但可以晚起,而且还要早睡。因为这一天还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为老鼠们结亲提供场地,甚至还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操办“喜事”。

许多人家会在大年初三

祭奠祖先

提醒着后人们

不能忘本

初三晚上

还有“烧门神纸”的传统

要把年节时的松柏枝

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

以示年已过完

又要开始营生

“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这寓意着

到了年初三

又有新开始

适逢年初三,

不妨安坐家中,

与家人共话家常吧!

转自:大象新闻

来源: 济南经济广播fm90.9

大年初三习俗多!都有啥快来瞧一瞧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中国传统春节习俗--初三,都有哪些讲究呢?一起来看↓↓

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古人这天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古代人过去过年要连续三天家里灯火通明,即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二,连着三天,将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寓意人丁兴旺。但是,到了大年初三,除了正常照明的灯亮外,其余的灯就不用灯火通明了。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其它事项:不许摔坏东西、要说好话、忌骂孩子、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来源:长春晚报微信综合整理自

来源: 长春晚报

正月初三习俗忌讳多,做4事忌4事,民间传统不能丢,虎年顺利安康

正月初三,又被称为“大年初三”、“ 赤狗日”、“ 扔穷日”等,各地习俗不同,叫法也有差别。除了习俗外,在正月初三这一天,民间也流传着一些禁忌,具体内容,下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先说4点习俗。

其一,回娘家

关于回娘家的时间,地区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地方是初二回娘家,有些地方是初三回娘家,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就属于初三回娘家,在初三这天,女儿和女婿要拿着礼品回到女方家里,礼品不能为单数,要为双数。至于礼品多少,要看结婚的时间,如果是刚结婚第一年,拿的礼品就多,需要十几箱或者几十箱。而结婚两年以上后,礼品数量就少了,一般是6箱或者箱居多。

其二,扫地

正月初三又被称为“扔穷日”或者是“扫帚日”,比如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有这样一种说法,初一、初二是不能扫地的,即使家里有鞭炮的碎片,或者其他的生活垃圾,也要放在院子里,不能轻易打扫。到了初三后,才可以打扫卫生,把家里的垃圾扫出去。

按照以前的说法,初三是迎接财神的日子,需要把家里的垃圾扔掉,干干净净迎接财神的到来,同时把垃圾比喻成“穷”,扔垃圾就等于把穷也扔掉了,所以叫做“扔穷日”。

其三,早睡晚起

过年期间大家都比较忙,初一忙着拜年,初二忙着走亲戚,到了初三,人们通常不会出去走亲戚拜年,可以睡一个安稳觉,养足精神,让新的一年里精神抖擞,这是以前古时候的做法。而现在已经不适合了,因为初三也要走亲戚,所以睡懒觉是不可能了。所以,老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个饱”,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四,祭祀烧纸

正月初三,在部分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烧了门神纸,各自寻生理”,在初三这天,早上起来后,就需要给去世的先人烧纸,寓意是什么呢?在以前过年是初一和初二,到了初三,基本上年就过完了,烧纸是告诉先人,年过完了,他们该回去了,所以就有了“烧了门神纸,各自寻生理”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不科学性质,但是,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这样的习俗。

再说4点禁忌。

禁忌一:杀猪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每一天都代表着初几,比如初一就是鸡,初二就是狗,初三就是猪,以此类推。所以,正月初三是“猪”,因此,在这天不能杀猪,寓意着好运。

禁忌二:打老鼠

正月初三这天也不能打老鼠,相传初三这天是老鼠结婚的日子,不仅不能打老鼠,还要在角落里撒上一些粮食,以便让老鼠们食用,至于这样做的原因,让老鼠在结婚这天,能够吃好,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要在糟蹋家里的粮食,图个心安。同时,晚上也要早早关灯睡觉,以便给老鼠腾出“闹洞房”的时间。部分地区也流传着“年初三,早上床,今晚老鼠娶新娘”的说法,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禁忌三:动刀子或剪子

民间有句俗话说“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意思是说,初三这天,不能动刀子或者剪子,容易遭人说闲话,或者背后有人说自己不好,对于自己来说不吉利的,并且,由于口舌是非的原因,还有人觉得影响自己一年的仕途财运,所以,正月初三这天,不能动刀子或剪子。

禁忌四:走亲访友

正月初三在部分地区被称为“赤狗日”,相传赤狗是一只凶兽,在这一天,会被放出来,如果外出走亲访友,可能会遇到赤狗,寓意着运气不好,在新的一年里,干什么都不会很顺利,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晦气的事情发生,初三这天不能走亲访友。

不过,从现在社会的角度来说,正月初三是走亲戚的高峰期,也就没有禁止走亲访友的说法,当然,在路上也不会遇到“赤狗”。

看到这,正月初三的习俗和禁忌就和大家说完了,有朋友看完后,可能会有疑问,习俗和禁忌之间相互矛盾,比如既要避赤狗怎又回娘家拜年,到底该咋办?其实,这是由于区域不同,习俗不同所导致的,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大家按照当地具体的习俗即可,不用在意其他区域的禁忌。

另外,关于民间流传的习俗和禁忌,信则有不信则无,可以了解,也可以无视。问问大家,你们当地有类似的习俗或禁忌吗?

来来来,看看安徽各地过年习俗

来源:安徽财经网

您是不是和我一样,掰着指头算哪天过年?快了快了!眼看着就是团团圆圆的春节。不过,咱可不能年复一年傻乐盯着自己门前屋后的那点事。我们特别整理出安徽各地的年俗,让你足不出户涨知识。

池州:锣鼓喧天舞傩戏

池州的街头处处洋溢着傩文化的气息,傩的艺术本身和文化内涵深入人心。在梅街镇姚街村,正月初头,村庄家族祠堂中,锣鼓喧天,鸟铳齐鸣。田间地头劳作一年的农民,擦净傩舞面具,邀上宗族师承技艺的同乡,有声有色有模有样表演开来,这种蕴有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的古老民间文化,一次次焕发出久违的生机。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傩戏”等表现形式。舞时大多锣鼓伴奏,节奏明快,这种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吸引了不少外地市民慕名而至,这种祈福纳祥的傩戏饱受赞誉。

淮南:大年初一听故事

大年初一上午,在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桃花源戏楼下茶馆,里里外外围了数百名居民,大家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故事。讲故事的是镇里的名人——78岁的“民间故事讲述家”轩传林。

“下面的客官,请喝杯茶,歇个脚,听我给大家摆个故事。摆啥故事?打起那个竹板精神爽,列位客官听端详。展护卫武艺强,江湖道上美名扬,可偏偏就是有人不买账。这人气势太张狂啊,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江湖上人称锦毛鼠那个白玉堂。”轩传林三两句语言就吸引了台下观众的注意,他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坐在台下的老人们自豪地表示,淮南有着丰富的曲艺文化积淀,“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小孩子也能讲。”

颍上:吃到硬币饺子会吉祥

在皖北颍上农村,年三十的午饭才是一年中的团圆饭,这顿饭都要在自己家里吃。吃过团圆饭,家里的女人们就开始张罗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包饺子。先是准备饺子馅,饺馅分荤、素两种,年三十的晚上吃荤馅的,年初一一天都要吃素馅的。

据老人们说,年初一家里不能吃荤,所以要准备足够的素馅饺子够一天三顿的。这时候家里主妇们就各显神通了,把素馅饺子包成各式各样,最受欢迎的就是元宝(一种两个饺子皮合起来包的圆形饺子),有的周围还捏上花边,一般元宝的数量和家里的人数一致,就是说家里有几口人,就要包几个元宝,这样就能保证家里每个人的碗里都会盛到一个元宝。其中一个元宝中间会被特别加上一枚洗干净的硬币,据说吃到包了硬币的元宝的人一年里都会财运亨通。

涡阳:初一早晨祭祖先

在皖北涡阳县农村有一个年俗,那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到祖先坟前祭祖。年初一早晨吃过饺子之后,先是晚辈挨个给家族里的长辈们拜年,然后,一个家族的男人们便会聚集到一起,到田地祖先坟前进行祭拜。根据当地风俗,祭祖时,女人们是不参加的。一般年初一田地里都会有雪,祭祖回来之后,两脚都会沾满泥。祭祖回来的路上,晚辈们便开始在年长者的带领下,挨家挨户给同村里的长辈们拜年。

庐江:吃鸡蛋拿“元宝”

在庐江,鸡蛋被当地百姓冠上“元宝”的美名,家家户户用此来招待客人,祝福前来拜年的宾客新的一年能发大财,交好运。每家每户“拿元宝”的时间从年初一早晨开始,家里人先吃上一个煮鸡蛋,表示新年吉祥之意。随后,去邻居、亲朋好友家拜年,主人在吃饭之前必先端上一盘事先煮好的鸡蛋。一般情况下,主人都去劝客人“拿双元宝”,即吃上两个鸡蛋,一是鸡蛋是“双数”表示更加吉利,另外是拿的“元宝”越多,新的一年里赚的钱会越多。

“元宝”的烹饪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家庭选择白水煮,有的家里用茶叶、盐水煮,还有的鸡蛋选择花生仁外面的一层皮作为辅料来煮,颜色特别红润。

歙县:大年初一来碗枣栗汤

在徽州古城歙县有这样一句老话,“清闲初一朝”,说的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可以清闲一点,但是清闲归清闲,大年初一的早晨还有一场“重头戏”。按照古老徽州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由一家之长主持,带领全家老小点香、燃烛、上供,向祖宗画像行跪拜仪式,邀请列祖列宗与家人们一块过年。现在,这一环节已经慢慢淡化了,但是早起喝上一碗枣栗汤可是不能省略的重头戏,一般人家都要在三十夜烧上一锅,初一早上来上一碗,寓意朝朝顺利,岁岁如意,也有盼望子孙早早得力。

砀山:扁食出锅先敬神

砀山过春节大年三十那天最为繁忙。贴春联、贴门神年画,上午要剁好扁食(饺子)馅。中午饭吃扁食,扁食下锅时要敬神,出锅先盛碗敬神,还要以汤浇地祝祷。傍晚要在门口横放下个棍子,叫做拦门棍,据说是为了拦住财气。初一早上吃的扁食,三十晚上就要包好,然后以扁食皮封住刀口、擀面轴。除夕夜,多为家人聚在一块吃个团圆饭。初一这天谁家的鞭炮响得早,就代表这一年谁家运气好。放鞭炮的同时,开始煮扁食,吃完扁食去拜年,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桐城:初一初二不拜年

桐城过年,大年三十那天,中午吃饭要吃挂面,表示日子长长久久,除夕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但是却不能吃鱼,寓意是连年有余。正月里请客要上两碗鱼,一碗可以吃,另一碗不可以吃。

桐城人在拜年上有很多讲究。“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初一这天,不准扫地、不倒垃圾、不泼水,说是怕把财气扫掉,而且初一这天只吃两顿,晚上要早早地上床睡觉。桐城人认为,初二不但不是好日子,而且还是个忌日,亦称新灵。就是上一年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第二年正月初二所有亲戚朋友都来拜祭;如果家里上一年没有人去世,亲朋是不能在这一天登门拜年的。

桐城人走亲戚拜年,必须带糕。吃过饭准备回家了,亲戚会备好糕,作为回礼,意思是“高来高去”。

亳州:“春节”延续达一月之久

腊月三十是“除夕”。这一天全家团聚,除旧迎新,还要到坟地里祭祖。春联也在这一天贴。旧社会欠债的人家多,他们认为贴上春联,有了门神把门,讨债的人就不敢来。中午合家吃团圆饭,晚上要“安神”,在神主和祖先牌位前面摆供,烧香、点蜡,表示敬意。晚辈要给长辈“辞岁”,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天伦之乐融融。主妇此时都忙着包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锅拍上,人再少也要包上三拍子,意思是“连中三元”,也有包四拍子、五拍子的,意思是“四季如意”“五子登科”。

正月初一最为隆重。人们天不亮就起床了,身着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长辈拜年。五更时分下扁食(饺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争着早起,说是抢财。有些人家在某一个饺子中包上铜钱(或硬币),谁吃着这个带钱的饺子,谁就最“有福”。

从初二起,就要去亲戚家拜年了。这种拜年十分讲究。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兴拜年,对居丧人家也不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结束。

□ 记者 江亚萍/整理

大年初三习俗多!都有啥快来瞧一瞧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中国传统春节习俗--初三,都有哪些讲究呢?一起来看↓↓

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古人这天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古代人过去过年要连续三天家里灯火通明,即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二,连着三天,将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寓意人丁兴旺。但是,到了大年初三,除了正常照明的灯亮外,其余的灯就不用灯火通明了。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其它事项:不许摔坏东西、要说好话、忌骂孩子、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来源:长春晚报微信综合整理自

来源: 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