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正月不剃头的由来和寓意(正月不剃头)

发布时间:2024-07-17 09:48:10作者:超甜的布丁来源:网友整理

正月不剃头的由来和寓意(正月不剃头)

本文目录一览:

端午节的禁忌“不剃头”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不剃头”成为正月禁忌伴以种种解说,比如它在清朝的原文本来不是“死舅”,而是“思旧”——“不剃头”是思念旧明,来自清朝百姓对剃发令的反抗。

其实,最早记录“剃头伤舅舅”的时间不在正月,而在五月,且仅限端午节这一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代就有禁忌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

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开端、首个。秦朝避始皇帝嬴政名讳,将岁首正月称为端月;午指五,五、午音同。历法一月建寅,排至五月是为建午之月,端午因此也称重午或重五。此外,又称端阳——这“阳”应是缘自重午之“午”:古人以十二地支论说阴阳,“午为阳极”。双午重叠,恰值夏至月份,被当做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日子。传统哲学讲究阴阳平衡,失衡便不好。双午为火旺之象,过旺则为毒,“毒月”“毒日”之说由此而来。

《后汉书》所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为门饰,以难止恶气”,已见端午节的端倪;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书中与端午节名称一并记载下来,还有节日代表食品“一名粽,一名角黍”“以菰叶裹黏米”“盖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言及阴阳五行学说赋予节日的岁时含义。

至于说粽子象征“阴阳包裹”,叶与米,哪为阴哪是阳呢?周处《风土记》讲另一端午食品煮肥龟,“龟骨表肉里,阴内阳外之形,所以赞时也”。这也就提供了解说粽子“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的参照,即叶为阳、米为阴——用以象征夏至时节阳气旺盛、阴气萌作。那句“所以赞时”,则反映古人顺应大自然,又希望在“纯阳用事”的时节,以民俗事象的形式,表达与大自然互动的愿望。

这部古代风俗史重要文献的记载,已涉及后世端午习俗的大体内容:“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竞渡。是月俗多禁,忌盖屋及暴荐席。”丝、缕、索,这一类带状物,多种名称表示古人赋予端午的多样期待;蒲剑艾虎,斗草采药,竞渡龙舟,后世端午诸多讲究此时也大体具备。

至于“俗多禁”,如“忌盖屋”,汉代《风俗通义》记俗信:“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盖屋,并非指建造房屋,而说的是以茅草覆盖屋顶。屋上茅草与头顶毛发,是不是存在类比想象的空间?既然这想象空间,和“恶月”“恶日”有着扯不断的关联,那么,“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之说,衍为“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再衍出“不剃头,恐妨舅”之说,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民俗的共享或迁移 “不剃头”并非孤例

明末清初文学家孔尚任《节序同风录》一书,《端午》标题下兼收这三者:一、“是日生子者不吉,束一木或荆条,于堂斩断五六尺许,祝曰‘如是止,勿张抵户’,则儿易育,不妨父母”,涉及对“不吉”的禳解。二、“忌盖屋,犯者头秃”。三、“不剃头,恐妨舅”。乾隆年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二书所列,均含“不剃头”,潘荣陛点出这些禁忌出于“恶五月”之说。

原本“五月不剃头,恐妨舅氏”,怎么就成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来作三段引文的对比——

一、清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前曾引:“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

二、同是《帝京岁时纪胜》:“正月不迁居,不糊窗槅,为‘善正月’。”

三、河南栾川、鲁山等地风俗,如《鲁山史话》:“正月不剃头,不迁居,不糊窗,不口角,称‘善正月’。”

夏至、冬至是一对至关重要的节气,形如双璧,在岁时框架的构成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对称特征。夏至成就了端午,冬至曾经的岁首位置让给了春节(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名称),文化的积淀都还在。通观传统节日,容量丰,且视野广大者,首推迎春过大年,其次应该即是端午了。既然两个节日有些内容是重合的,起由端午的五月“不剃头”,移至春节正月禁忌,似乎并没有多少沟沟坎坎。

岁时节日之间,民俗事象的共享或迁移,“不剃头”并非孤例。就说以葫芦造型为端午民俗符号,宋代《岁时广记》已见记载。清乾隆《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朔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光绪《津门杂记》,五月端午,有龙船戏,比户贴葫芦门符。贴葫芦又是迎春风俗。乾隆《直隶遵化州志》,除夕剪红纸葫芦贴于牖户,曰拒瘟。《丰润县志》,除夕贴春联、葫芦于户牖。春日里,曾在白洋淀边同口镇、鄚州古城旅行,所见家家门上贴着红纸剪成的春葫芦。夏贴葫芦、春贴葫芦,是春葫芦因循了夏葫芦,还是夏葫芦借鉴了春葫芦,若要厘清,也需下一番工夫。

这个癸卯年,夏至恰在端午头一天,按照古俗,接连两天吃粽子。愿读者都有好心情、好胃口。

文/吴裕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学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端午节的禁忌“不剃头”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不剃头”成为正月禁忌伴以种种解说,比如它在清朝的原文本来不是“死舅”,而是“思旧”——“不剃头”是思念旧明,来自清朝百姓对剃发令的反抗。

其实,最早记录“剃头伤舅舅”的时间不在正月,而在五月,且仅限端午节这一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代就有禁忌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

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开端、首个。秦朝避始皇帝嬴政名讳,将岁首正月称为端月;午指五,五、午音同。历法一月建寅,排至五月是为建午之月,端午因此也称重午或重五。此外,又称端阳——这“阳”应是缘自重午之“午”:古人以十二地支论说阴阳,“午为阳极”。双午重叠,恰值夏至月份,被当做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日子。传统哲学讲究阴阳平衡,失衡便不好。双午为火旺之象,过旺则为毒,“毒月”“毒日”之说由此而来。

《后汉书》所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为门饰,以难止恶气”,已见端午节的端倪;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书中与端午节名称一并记载下来,还有节日代表食品“一名粽,一名角黍”“以菰叶裹黏米”“盖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言及阴阳五行学说赋予节日的岁时含义。

至于说粽子象征“阴阳包裹”,叶与米,哪为阴哪是阳呢?周处《风土记》讲另一端午食品煮肥龟,“龟骨表肉里,阴内阳外之形,所以赞时也”。这也就提供了解说粽子“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的参照,即叶为阳、米为阴——用以象征夏至时节阳气旺盛、阴气萌作。那句“所以赞时”,则反映古人顺应大自然,又希望在“纯阳用事”的时节,以民俗事象的形式,表达与大自然互动的愿望。

这部古代风俗史重要文献的记载,已涉及后世端午习俗的大体内容:“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竞渡。是月俗多禁,忌盖屋及暴荐席。”丝、缕、索,这一类带状物,多种名称表示古人赋予端午的多样期待;蒲剑艾虎,斗草采药,竞渡龙舟,后世端午诸多讲究此时也大体具备。

至于“俗多禁”,如“忌盖屋”,汉代《风俗通义》记俗信:“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盖屋,并非指建造房屋,而说的是以茅草覆盖屋顶。屋上茅草与头顶毛发,是不是存在类比想象的空间?既然这想象空间,和“恶月”“恶日”有着扯不断的关联,那么,“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之说,衍为“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再衍出“不剃头,恐妨舅”之说,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民俗的共享或迁移 “不剃头”并非孤例

明末清初文学家孔尚任《节序同风录》一书,《端午》标题下兼收这三者:一、“是日生子者不吉,束一木或荆条,于堂斩断五六尺许,祝曰‘如是止,勿张抵户’,则儿易育,不妨父母”,涉及对“不吉”的禳解。二、“忌盖屋,犯者头秃”。三、“不剃头,恐妨舅”。乾隆年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二书所列,均含“不剃头”,潘荣陛点出这些禁忌出于“恶五月”之说。

原本“五月不剃头,恐妨舅氏”,怎么就成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来作三段引文的对比——

一、清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前曾引:“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

二、同是《帝京岁时纪胜》:“正月不迁居,不糊窗槅,为‘善正月’。”

三、河南栾川、鲁山等地风俗,如《鲁山史话》:“正月不剃头,不迁居,不糊窗,不口角,称‘善正月’。”

夏至、冬至是一对至关重要的节气,形如双璧,在岁时框架的构成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对称特征。夏至成就了端午,冬至曾经的岁首位置让给了春节(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名称),文化的积淀都还在。通观传统节日,容量丰,且视野广大者,首推迎春过大年,其次应该即是端午了。既然两个节日有些内容是重合的,起由端午的五月“不剃头”,移至春节正月禁忌,似乎并没有多少沟沟坎坎。

岁时节日之间,民俗事象的共享或迁移,“不剃头”并非孤例。就说以葫芦造型为端午民俗符号,宋代《岁时广记》已见记载。清乾隆《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朔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光绪《津门杂记》,五月端午,有龙船戏,比户贴葫芦门符。贴葫芦又是迎春风俗。乾隆《直隶遵化州志》,除夕剪红纸葫芦贴于牖户,曰拒瘟。《丰润县志》,除夕贴春联、葫芦于户牖。春日里,曾在白洋淀边同口镇、鄚州古城旅行,所见家家门上贴着红纸剪成的春葫芦。夏贴葫芦、春贴葫芦,是春葫芦因循了夏葫芦,还是夏葫芦借鉴了春葫芦,若要厘清,也需下一番工夫。

这个癸卯年,夏至恰在端午头一天,按照古俗,接连两天吃粽子。愿读者都有好心情、好胃口。

文/吴裕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学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正月不剃头”的由来,舅舅们都松了一口气!

导 语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贫穷的剃头匠,他很爱自己的舅舅,可是到了正月却没钱给舅舅买礼物。正在为此发愁时,他突然想起一个办法,挑着剃头挑子到家给舅舅剃头刮脸。

当舅舅出现在亲朋好友面前时显得精神焕发,好像年轻了许多,人们都称赞剃头匠的手艺。舅舅听了很高兴,心里说这是外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过年礼物。此后,舅舅约定每年正月让外甥剃头。

后来舅舅过世了,剃头匠每到正月对着剃头挑子伤心落泪,从此有了“正月剃头思舅舅”的说法,但后世传来传去却变成了“正月剃头死舅舅”,从而形成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

这只是传说中的由来,但其实正月不剃头的说法是有历史原因的。

我们可以从书本或者电视剧中知道,清代以前的汉人男子都有蓄发的传统,因头发受之父母,故头发被视如生命,故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若去发则意味着犯了严重的罪。

清为满族人所建立,满人入关后强迫汉人遵循满人习俗。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随着兵势日渐强大,消灭了明朝的主要抵抗力量,后统一天下。

顺治二年在盛京发布《剃发诏书》:

“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乎,若不统一,终属二心。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

强迫汉人十天内一律与满人一样剔去外周的头发,仅留中间的一点儿梳成辫子。

政府召集所有的剃头匠,给每人发一根挂着圣旨的旗杆,写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警语,剃头匠奉旨剃头。这个举动引起民众广泛不满,对当时的汉人来说,剃头是对人格的莫大侮辱,此举尤其遭到江南民众极力反对,以致发生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拼死斗争的事件。

如浙江嘉定明朝旧部左通政使侯峒曾和进士黄淳耀集结数万军民,誓死留发与城共存亡,可最终侯峒曾投水、黄淳耀自缢,全城二十万人战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

另有江苏省江阴镇明朝旧部阎应元,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由他指挥九万百姓对抗剃头令,但在抵抗八十余天后惨败,他临终前一日,在城楼上留下一首绝命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多尔衮曾亲自提审明使臣左懋第,问他说:“你为何不肯剃头?”左懋第回答:“头可断,发不可断!”

以上各种事实都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清朝剃头令的抵制心理,但大明江山由清取代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弱势的百姓只能在每年的年首,以“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来寓意“正月不剃头——思旧”,并形成习俗而广泛流行。

来源:综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推荐

万人齐聚孔学堂,共度文化中国年

孔学堂上演原生态侗族大歌 唱响文化扶贫“好声音”孔学堂文化庙会:今天来了一群“不一样”的贵客……

闹热欢喜逛庙会 暖心点赞“坚守者”

孔学堂文化庙会火爆开幕 游艺全新升级体验潮玩互动

大年初二丨新春祝福,这是一条有“乡音”的推送!

这10种人最有福,有你吗?

一个80后设计的中国32省市福字,有才!

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

别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自古狂人多才俊:古诗词中最狷狂的18句

世界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