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梦见出国留学什么预兆 梦见出国留学没去成

发布时间:2024-04-15 07:09:26作者:追梦抓梦来源:网友分享

梦见出国留学什么预兆 梦见出国留学没去成

本文目录一览:

没出过国的留学生,还能叫留学生吗?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疫情开始的那一刻,没有人想到它会是如此漫长。本想着送走疫情,没想到最后是被疫情“送走”,这几年反复在封校和网课里打转的大学生,多少有点儿被耽误的感伤。

不过,比大学生更不走运的还有留学生。

疫情对于普通大学生,可能不过意味着在宿舍里被圈到百爪挠心,或者错失与好友共拍毕业照的机会。

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意味着更加残酷的伤害:海外留学转眼变成“国际函授”,别说什么体验异文化交流,甚至可能直到毕业,都没机会见一次同窗。

从没出过国的,还能叫留学生吗?

烂漫春光里,我和几位“云留学”的朋友聊了聊这个话题。

今年,以春季结业的日本留学生为首,2020年度入学的各国留学生即将陆续毕业。

满怀对国外生活的憧憬,却阴差阳错化作时代的眼泪。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没有出境记录的留学生。

“你这个学留得好啊,就在家留,去都不用去。”

亲戚朋友经常开玩笑,半真半假地口称羡慕:一来吃住在家,生活费大大节省;二来方便在国内找工作;三来常伴父母,可以享受离巢前最后一次回光返照的亲子时光,听起来确实好处不少。

但虽然是玩笑,总说这事儿也弄得人挺烦躁——天知道,“去都不用去”就是云留学生最大的烦恼。

亲友对留学的挥斥方遒,大概就这个味道

“我感觉好像留了个假学。”

几天前刚刚毕业的日本留学生林檎对我说道,特意在“留”字上咬下重音。

从拿下offer到毕业的两年里,她始终被疫情困在国内。

不是没有过出国的机会,20年底、21年底日本分别对新规留学生开放过两次短暂的入国窗口。

但20年底,林檎以为疫情即将彻底结束,打算在家过完春节再动身,结果疫情在年后反弹,窗口再度关闭。21年底的开放更是短暂,不过十几天,递交的材料还没排上号,疫情就卷土重来。

22年3月,日本彻底开门迎新,林檎终于有机会赶一趟赴日末班车,申请资料都递上去了,但国内疫情的反弹又把她按回了家里。

从小喜欢日本文化的林檎从没想过,她与日本竟是如此有缘无分。

两年前,她对谈论日本的一切兴致高昂:

到日本后第一站,要先去港区台场和假自由女神像合影,再去新桥日本电视台听宫崎骏设计的蒸汽表敲钟,晚上在铁道下撸烧鸟,最后去宝冢剧场看男役演出。

中午一起吃便当,给日本同学带老干妈开开眼,校园祭的话,最好能和他们一起办鬼屋。

宝冢剧团2021年《樱岚记》,右侧为女子扮演的男役

但云留学两年后,她不再喜欢谈起这些。在她与日本之间,仿佛多了一道冬日的窗玻璃,每呼吸一次就多一层水汽,把幻想氤氲成一团朦胧的光影。

现在提起日本,她只能想到网课。具象化来说,就是电脑屏幕上渔网般的zoom视窗和教授几天才能回一封的电子邮件。

互联网联通世界,但网课却让人倍感孤立。

网课两年,林檎没能结识任何一个当地朋友。

“好些同学我甚至没见过脖子以下的部分,有时候看着他们就忍不住会想,脖子下面会是什么样,穿什么衣服?或者干脆就坐在被炉里光着屁股,像日和一样?”

上着课,她经常习惯性地走神,盯着同学视窗里的背景,幻想他们的身份性格和过往。

“有些人背景里挂一把吉他,或者摆一排手办,那我可以合理推测TA喜欢音乐,或者是个阿宅。”

这是她感觉与这些“素未谋腿”的同学最亲近的一刻。

不过有些同学更喜欢模糊背景

欧美区的云留学选手比亚洲更惨,大时差的网课就像一场精神长征。

“太困了,一不小心就走神,一走神就睡过去。”

由于时差,有时候天还没亮第一节课就已经开讲。如果没有小组讨论,或者前天玩儿到太晚,很容易就会迷糊过去,最后不得不回看录屏。

“不在教室里,有一千种偷懒的方法就摆在你眼前,怎么能忍得住不用呢?”

虽然梅贻琦告诫学子,“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但世上终究是俗人居多,还需仰赖建筑与场景构建自我身份和行为规范。

一位澳洲云留学生告诉我,因为zoom可以用敲字辅助语音交流,很多社恐留学生在和当地学生小组讨论时就会用打字代替蹩脚的口语,或者直接黑屏,假装掉线了事。

每次总要有几块黑屏

一来二去,还是在“会写不会说”的中国人舒适圈里,语言能力半点没有进步。

他们自我评估,网课的学习效率至少比线下低了20%,有人甚至给到50%的程度。

近几十年,恐怕再难找到一届比云留学生更焦虑的留学生了。

尽管大多数普通留学生也会焦虑,但他们的前途未卜总有期限。不论结果是好是坏,一切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都将伴随招生季的结束归零。

offer来了,皆大欢喜,打点行囊准备启程。申请被拒也没关系,收拾心情,再谋后路。

考前拜文书菩萨,求offer必备流程

但云留学生的一颗心,却始终被流动的疫情消息牵在半空中。

究竟哪一天能开放入境?

每天,来自官方、朋友、留学中介的各路消息在云留学社群中流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往往刚升起一丝希望,转眼又被碾碎,云留学生被困在命运的四方骰子里,颠颠倒倒抓不住个明天。

2020年拿到offer、入学日本一流大学攻读博士课程的管菲,在“2020日本留学生抱团取暖群”中,见证了近500群友从满怀希望到心如死灰的全过程。

“最开始,20-21年的时候,但凡有一点点消息,大家就会在群里讨论出几百条去,有分析的也有吐槽的。”所有人都乐观地相信,疫情就像,虽然一时严重,但很快就会平息。

时间迈入2021年,群里人大多从研一进入研二,大家渐渐沉默起来。

一边是时限过半的留学机会,一边是望不到头的疫情。寂静就像一口高压锅,锅盖下无力、沮丧、焦虑的情绪疯狂沸腾。

岁月不过如常行进,但表盘滴答声听在云留学生耳中,却像是梦想的倒计时丧钟。

他们中有些人辞去稳定的国企工作,才在30岁换来一次任性的机会,有些人为了出国,已经准备了好几个年头。

坐困国内,当初的孤注一掷仿佛全变成了“遗憾、可惜、错误、笑话”。尽管理性上清楚,这并不是谁的过错。但无人的独处时刻,那些被强行压抑的糟糕情绪又会悄悄冒头。

有些人失眠、暴食,有些人歇斯底里地痛哭流涕,还有人陷入严重抑郁,躺在床上仿佛失去了所有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管菲在写给自己的对话录中,如此描述当时的状态:

2021年12月01日,更坏的消息来了,意味着大概率22年夏天之前都无法入境了,阳光明媚的小阳春天气,在窗边的座位上emo了整个下午。还好没有像两天前那样大崩溃,也忍住了没有找人吐槽。

总是嘴上说着“不去了不去了”“明年明年”“毕业更重要”,但是心里想的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心里还是想着,“赴日才是我的初心呀”“博士毕业不毕业根本不重要,见到喜欢的人比学位重要多了”,才会导致自己如此纠结,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和恐惧,整天担惊受怕,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光是给自己做心理重建就消耗了无数能量。

焦虑,更无能为力。等待入境政策放宽的云留学生,像极了守在产房前咬指甲的新手爸爸:

“太想做点什么了,可你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能改变现状,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

管菲告诉我,2021年3月,日本第一次入境窗口期戛然而止后不久,群里开始聊起星盘和命运。

最难熬的时候,管菲也找过大仙。东北人,专批八字,30块钱可算事业、学业、婚姻。大仙告诉她,尽管现在多有不顺,但她是命中注定的大富大贵,必有后福。

闻言管菲仿佛从深海里猛然透过一口气来,“心里一下子平静许多”。

她把大仙的事情讲到群里,立刻有不少人表示感兴趣。当我找到大仙询问当时的情形,他回忆说,三四天的时间里,突然有200多人来加微信,远超平日十几个人的客流量,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算命当然不可尽信,但管菲说:“当大家都处在那种比较焦虑和迷茫的状态,就会去诉诸玄学,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疫情改变了云留学生的生活,更改变了他们对留学价值的判断。

在和日澳美英各国云留学生交谈后我发现一个共性——他们不爱谈异文化交流、多元化冲击,话题兜兜转转,总是三句离不开学业和实习。

也难怪,只能“学”不能“留”的日子里,也只有“学”能成为判断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

盯着一个“学”字,云留学生就像欲练神功的武林高手,自动摒弃了那些“不太实用”的留学技能。

一切向绩点看齐

比如口语。

丈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些小语种国家留学生云留学2年,当地话还停留在“你好我也好”的等级。他们说,“反正以后也不会用到,没必要浪费精力”。

不关心当地新闻,不关心校园活动,他们只关心绩点、发文和找实习。

一场“线验旅程”生生变成“线上通关游戏”。仿佛只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是一张亮眼的文凭,才能向别人证明“我并未虚度光阴”。

然而与此同时,一心向学的云留学生又深知,文凭从来就不是“留学”中最重要的东西。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问现在海归学子多如狗,回国指不定赚得还没有普通人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呢?

高赞回答说,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留学之可贵更在于身处异国的那些真实体验:

自己去看看国外的月亮是扁是圆,让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碎你原来的认知,让奇葩点爆你的三观,让美好的际遇搞得你热泪盈眶,让文化的多样性告诉你你原先学来的,读来的,别人教的,都是放屁。(知乎@王诺诺)

云留学生并不担心“网授学历”的含金量。

疫情期间就算全程上网课,教育部一样会发放同等留学学历认证。找工作也不难,只有“活儿好”就行,没人关心你学本事用的是赛博还是实体教材。

但“没出过国”却是他们永远的软肋。

在拿到日本offer前,林檎最喜欢和朋友滔滔不绝地讨论日本文化,但现在她反而会规避这些话题,因为一旦发表点高论,就“很容易被一句‘你不也没去过’噎得哑口无言”。

遗憾伴随毕业日的临近,一天比一天更浓。

Yuqi至今记得,她与澳洲曾经只有一步之遥。

2020年2月,澳洲出台政策,此前被禁止入国的中国留学生可在第三方国家停留14天后入境。

Yuqi立刻启程飞往泰国,带着两大箱行李,和家里倾尽所有为她凑出来的几十只口罩。

她满怀期待地等待了13天,只差最后一天就可以登机飞往澳洲,但澳洲突然传出疫情爆发的消息,Yuqi害怕了,第14天她选择了返回中国。

这是Yuqi最后悔的一刻,她告诉我:“如果再选一次,我会直接飞去澳洲。”

日本留学生杏子早就计划好,在毕业典礼上,要穿一袭紫色的明制汉服,和穿着传统“袴装”毕业服的日本同学一起在樱花树下拍照。

当然,因为疫情,设想没能成行。毕业式那一天,她只能守在手机旁,等在日本的中国同学发来毕业式的照片、研究室的视频,最后告别那片从未谋面的校园。

杏子有一只28寸的行李箱,两年里收拾了三次。第一次在4月,装满了春装和夏装,第二次听说12月底会开放入境,于是把春装取出来,换上了冬装和秋装。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杏子把行李箱中的衣服重新塞回衣柜,她知道自己再也去不成了。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行李箱就放在客厅,只要签证到手,拎上就能立刻出发。但直到箱子落了灰,也没能等到那张签证。

日本学生毕业式服装

杏子后悔,早知如此,2019年末去日本考学时,就该和导师见上一面。

那时导师曾邀请她会面,她也早早就给老师精心挑选了一小罐乌龙茶做见面礼,但由于日语尚不纯熟,一时情怯,她最终选择了婉拒。

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想有时错过就是永远。

典型的日本研究生与教授上课的场景

直到毕业的那一刻,很多云留学生还如在梦中:

“总感觉不太真实,我的留学就这么结束了?”

但他们又会用“释然”来形容这一刻。

仿佛那颗被牵绊着、煎熬着、明知希望渺茫却又不甘沉寂的心脏,终于可以踏实地落地了。

“也许直到最后,我还是在期待奇迹吧,虽然不知道奇迹还能怎么发生。但真的只有彻底结束才能死心。”

每个云留学生都有一个梦想,希望等疫情结束,有机会去摸一摸校园的砖墙,见一见导师的模样。

这会给我们一种错觉,仿佛所有的遗憾都还有弥补的机会。

但人生如逆旅,错过就像一列没能赶上的列车。30岁的我们买得起10岁时想要的玩具,可当30岁的我们打开玩具盒,又怎能重拾10岁的快乐?

或许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天,我们就进入了一场名叫《变形记》的梦魇。

工作、旅行、自由、安全,一切既有的认知都在失序和异变。

而我们只能像格里高尔一样清醒地目睹这一切,却无力阻止与改变。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豆瓣网友@K)

一年前,我们还在满怀期待的讨论,如果疫情结束该去哪里浪荡。

可今年,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见,我们正像云留学群一样陷入岑寂。

疫情击碎了我们的梦想,更摧毁了我们做梦的能力。

等疫情结束……可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没出过国的留学生,还能叫留学生吗?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疫情开始的那一刻,没有人想到它会是如此漫长。本想着送走疫情,没想到最后是被疫情“送走”,这几年反复在封校和网课里打转的大学生,多少有点儿被耽误的感伤。

不过,比大学生更不走运的还有留学生。

疫情对于普通大学生,可能不过意味着在宿舍里被圈到百爪挠心,或者错失与好友共拍毕业照的机会。

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意味着更加残酷的伤害:海外留学转眼变成“国际函授”,别说什么体验异文化交流,甚至可能直到毕业,都没机会见一次同窗。

从没出过国的,还能叫留学生吗?

烂漫春光里,我和几位“云留学”的朋友聊了聊这个话题。

今年,以春季结业的日本留学生为首,2020年度入学的各国留学生即将陆续毕业。

满怀对国外生活的憧憬,却阴差阳错化作时代的眼泪。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没有出境记录的留学生。

“你这个学留得好啊,就在家留,去都不用去。”

亲戚朋友经常开玩笑,半真半假地口称羡慕:一来吃住在家,生活费大大节省;二来方便在国内找工作;三来常伴父母,可以享受离巢前最后一次回光返照的亲子时光,听起来确实好处不少。

但虽然是玩笑,总说这事儿也弄得人挺烦躁——天知道,“去都不用去”就是云留学生最大的烦恼。

亲友对留学的挥斥方遒,大概就这个味道

“我感觉好像留了个假学。”

几天前刚刚毕业的日本留学生林檎对我说道,特意在“留”字上咬下重音。

从拿下offer到毕业的两年里,她始终被疫情困在国内。

不是没有过出国的机会,20年底、21年底日本分别对新规留学生开放过两次短暂的入国窗口。

但20年底,林檎以为疫情即将彻底结束,打算在家过完春节再动身,结果疫情在年后反弹,窗口再度关闭。21年底的开放更是短暂,不过十几天,递交的材料还没排上号,疫情就卷土重来。

22年3月,日本彻底开门迎新,林檎终于有机会赶一趟赴日末班车,申请资料都递上去了,但国内疫情的反弹又把她按回了家里。

从小喜欢日本文化的林檎从没想过,她与日本竟是如此有缘无分。

两年前,她对谈论日本的一切兴致高昂:

到日本后第一站,要先去港区台场和假自由女神像合影,再去新桥日本电视台听宫崎骏设计的蒸汽表敲钟,晚上在铁道下撸烧鸟,最后去宝冢剧场看男役演出。

中午一起吃便当,给日本同学带老干妈开开眼,校园祭的话,最好能和他们一起办鬼屋。

宝冢剧团2021年《樱岚记》,右侧为女子扮演的男役

但云留学两年后,她不再喜欢谈起这些。在她与日本之间,仿佛多了一道冬日的窗玻璃,每呼吸一次就多一层水汽,把幻想氤氲成一团朦胧的光影。

现在提起日本,她只能想到网课。具象化来说,就是电脑屏幕上渔网般的zoom视窗和教授几天才能回一封的电子邮件。

互联网联通世界,但网课却让人倍感孤立。

网课两年,林檎没能结识任何一个当地朋友。

“好些同学我甚至没见过脖子以下的部分,有时候看着他们就忍不住会想,脖子下面会是什么样,穿什么衣服?或者干脆就坐在被炉里光着屁股,像日和一样?”

上着课,她经常习惯性地走神,盯着同学视窗里的背景,幻想他们的身份性格和过往。

“有些人背景里挂一把吉他,或者摆一排手办,那我可以合理推测TA喜欢音乐,或者是个阿宅。”

这是她感觉与这些“素未谋腿”的同学最亲近的一刻。

不过有些同学更喜欢模糊背景

欧美区的云留学选手比亚洲更惨,大时差的网课就像一场精神长征。

“太困了,一不小心就走神,一走神就睡过去。”

由于时差,有时候天还没亮第一节课就已经开讲。如果没有小组讨论,或者前天玩儿到太晚,很容易就会迷糊过去,最后不得不回看录屏。

“不在教室里,有一千种偷懒的方法就摆在你眼前,怎么能忍得住不用呢?”

虽然梅贻琦告诫学子,“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但世上终究是俗人居多,还需仰赖建筑与场景构建自我身份和行为规范。

一位澳洲云留学生告诉我,因为zoom可以用敲字辅助语音交流,很多社恐留学生在和当地学生小组讨论时就会用打字代替蹩脚的口语,或者直接黑屏,假装掉线了事。

每次总要有几块黑屏

一来二去,还是在“会写不会说”的中国人舒适圈里,语言能力半点没有进步。

他们自我评估,网课的学习效率至少比线下低了20%,有人甚至给到50%的程度。

近几十年,恐怕再难找到一届比云留学生更焦虑的留学生了。

尽管大多数普通留学生也会焦虑,但他们的前途未卜总有期限。不论结果是好是坏,一切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都将伴随招生季的结束归零。

offer来了,皆大欢喜,打点行囊准备启程。申请被拒也没关系,收拾心情,再谋后路。

考前拜文书菩萨,求offer必备流程

但云留学生的一颗心,却始终被流动的疫情消息牵在半空中。

究竟哪一天能开放入境?

每天,来自官方、朋友、留学中介的各路消息在云留学社群中流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往往刚升起一丝希望,转眼又被碾碎,云留学生被困在命运的四方骰子里,颠颠倒倒抓不住个明天。

2020年拿到offer、入学日本一流大学攻读博士课程的管菲,在“2020日本留学生抱团取暖群”中,见证了近500群友从满怀希望到心如死灰的全过程。

“最开始,20-21年的时候,但凡有一点点消息,大家就会在群里讨论出几百条去,有分析的也有吐槽的。”所有人都乐观地相信,疫情就像,虽然一时严重,但很快就会平息。

时间迈入2021年,群里人大多从研一进入研二,大家渐渐沉默起来。

一边是时限过半的留学机会,一边是望不到头的疫情。寂静就像一口高压锅,锅盖下无力、沮丧、焦虑的情绪疯狂沸腾。

岁月不过如常行进,但表盘滴答声听在云留学生耳中,却像是梦想的倒计时丧钟。

他们中有些人辞去稳定的国企工作,才在30岁换来一次任性的机会,有些人为了出国,已经准备了好几个年头。

坐困国内,当初的孤注一掷仿佛全变成了“遗憾、可惜、错误、笑话”。尽管理性上清楚,这并不是谁的过错。但无人的独处时刻,那些被强行压抑的糟糕情绪又会悄悄冒头。

有些人失眠、暴食,有些人歇斯底里地痛哭流涕,还有人陷入严重抑郁,躺在床上仿佛失去了所有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管菲在写给自己的对话录中,如此描述当时的状态:

2021年12月01日,更坏的消息来了,意味着大概率22年夏天之前都无法入境了,阳光明媚的小阳春天气,在窗边的座位上emo了整个下午。还好没有像两天前那样大崩溃,也忍住了没有找人吐槽。

总是嘴上说着“不去了不去了”“明年明年”“毕业更重要”,但是心里想的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心里还是想着,“赴日才是我的初心呀”“博士毕业不毕业根本不重要,见到喜欢的人比学位重要多了”,才会导致自己如此纠结,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和恐惧,整天担惊受怕,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光是给自己做心理重建就消耗了无数能量。

焦虑,更无能为力。等待入境政策放宽的云留学生,像极了守在产房前咬指甲的新手爸爸:

“太想做点什么了,可你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能改变现状,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

管菲告诉我,2021年3月,日本第一次入境窗口期戛然而止后不久,群里开始聊起星盘和命运。

最难熬的时候,管菲也找过大仙。东北人,专批八字,30块钱可算事业、学业、婚姻。大仙告诉她,尽管现在多有不顺,但她是命中注定的大富大贵,必有后福。

闻言管菲仿佛从深海里猛然透过一口气来,“心里一下子平静许多”。

她把大仙的事情讲到群里,立刻有不少人表示感兴趣。当我找到大仙询问当时的情形,他回忆说,三四天的时间里,突然有200多人来加微信,远超平日十几个人的客流量,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算命当然不可尽信,但管菲说:“当大家都处在那种比较焦虑和迷茫的状态,就会去诉诸玄学,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疫情改变了云留学生的生活,更改变了他们对留学价值的判断。

在和日澳美英各国云留学生交谈后我发现一个共性——他们不爱谈异文化交流、多元化冲击,话题兜兜转转,总是三句离不开学业和实习。

也难怪,只能“学”不能“留”的日子里,也只有“学”能成为判断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

盯着一个“学”字,云留学生就像欲练神功的武林高手,自动摒弃了那些“不太实用”的留学技能。

一切向绩点看齐

比如口语。

丈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些小语种国家留学生云留学2年,当地话还停留在“你好我也好”的等级。他们说,“反正以后也不会用到,没必要浪费精力”。

不关心当地新闻,不关心校园活动,他们只关心绩点、发文和找实习。

一场“线验旅程”生生变成“线上通关游戏”。仿佛只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是一张亮眼的文凭,才能向别人证明“我并未虚度光阴”。

然而与此同时,一心向学的云留学生又深知,文凭从来就不是“留学”中最重要的东西。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问现在海归学子多如狗,回国指不定赚得还没有普通人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呢?

高赞回答说,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留学之可贵更在于身处异国的那些真实体验:

自己去看看国外的月亮是扁是圆,让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碎你原来的认知,让奇葩点爆你的三观,让美好的际遇搞得你热泪盈眶,让文化的多样性告诉你你原先学来的,读来的,别人教的,都是放屁。(知乎@王诺诺)

云留学生并不担心“网授学历”的含金量。

疫情期间就算全程上网课,教育部一样会发放同等留学学历认证。找工作也不难,只有“活儿好”就行,没人关心你学本事用的是赛博还是实体教材。

但“没出过国”却是他们永远的软肋。

在拿到日本offer前,林檎最喜欢和朋友滔滔不绝地讨论日本文化,但现在她反而会规避这些话题,因为一旦发表点高论,就“很容易被一句‘你不也没去过’噎得哑口无言”。

遗憾伴随毕业日的临近,一天比一天更浓。

Yuqi至今记得,她与澳洲曾经只有一步之遥。

2020年2月,澳洲出台政策,此前被禁止入国的中国留学生可在第三方国家停留14天后入境。

Yuqi立刻启程飞往泰国,带着两大箱行李,和家里倾尽所有为她凑出来的几十只口罩。

她满怀期待地等待了13天,只差最后一天就可以登机飞往澳洲,但澳洲突然传出疫情爆发的消息,Yuqi害怕了,第14天她选择了返回中国。

这是Yuqi最后悔的一刻,她告诉我:“如果再选一次,我会直接飞去澳洲。”

日本留学生杏子早就计划好,在毕业典礼上,要穿一袭紫色的明制汉服,和穿着传统“袴装”毕业服的日本同学一起在樱花树下拍照。

当然,因为疫情,设想没能成行。毕业式那一天,她只能守在手机旁,等在日本的中国同学发来毕业式的照片、研究室的视频,最后告别那片从未谋面的校园。

杏子有一只28寸的行李箱,两年里收拾了三次。第一次在4月,装满了春装和夏装,第二次听说12月底会开放入境,于是把春装取出来,换上了冬装和秋装。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杏子把行李箱中的衣服重新塞回衣柜,她知道自己再也去不成了。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行李箱就放在客厅,只要签证到手,拎上就能立刻出发。但直到箱子落了灰,也没能等到那张签证。

日本学生毕业式服装

杏子后悔,早知如此,2019年末去日本考学时,就该和导师见上一面。

那时导师曾邀请她会面,她也早早就给老师精心挑选了一小罐乌龙茶做见面礼,但由于日语尚不纯熟,一时情怯,她最终选择了婉拒。

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想有时错过就是永远。

典型的日本研究生与教授上课的场景

直到毕业的那一刻,很多云留学生还如在梦中:

“总感觉不太真实,我的留学就这么结束了?”

但他们又会用“释然”来形容这一刻。

仿佛那颗被牵绊着、煎熬着、明知希望渺茫却又不甘沉寂的心脏,终于可以踏实地落地了。

“也许直到最后,我还是在期待奇迹吧,虽然不知道奇迹还能怎么发生。但真的只有彻底结束才能死心。”

每个云留学生都有一个梦想,希望等疫情结束,有机会去摸一摸校园的砖墙,见一见导师的模样。

这会给我们一种错觉,仿佛所有的遗憾都还有弥补的机会。

但人生如逆旅,错过就像一列没能赶上的列车。30岁的我们买得起10岁时想要的玩具,可当30岁的我们打开玩具盒,又怎能重拾10岁的快乐?

或许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天,我们就进入了一场名叫《变形记》的梦魇。

工作、旅行、自由、安全,一切既有的认知都在失序和异变。

而我们只能像格里高尔一样清醒地目睹这一切,却无力阻止与改变。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豆瓣网友@K)

一年前,我们还在满怀期待的讨论,如果疫情结束该去哪里浪荡。

可今年,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见,我们正像云留学群一样陷入岑寂。

疫情击碎了我们的梦想,更摧毁了我们做梦的能力。

等疫情结束……可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没出过国的留学生,还能叫留学生吗?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疫情开始的那一刻,没有人想到它会是如此漫长。本想着送走疫情,没想到最后是被疫情“送走”,这几年反复在封校和网课里打转的大学生,多少有点儿被耽误的感伤。

不过,比大学生更不走运的还有留学生。

疫情对于普通大学生,可能不过意味着在宿舍里被圈到百爪挠心,或者错失与好友共拍毕业照的机会。

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意味着更加残酷的伤害:海外留学转眼变成“国际函授”,别说什么体验异文化交流,甚至可能直到毕业,都没机会见一次同窗。

从没出过国的,还能叫留学生吗?

烂漫春光里,我和几位“云留学”的朋友聊了聊这个话题。

今年,以春季结业的日本留学生为首,2020年度入学的各国留学生即将陆续毕业。

满怀对国外生活的憧憬,却阴差阳错化作时代的眼泪。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没有出境记录的留学生。

“你这个学留得好啊,就在家留,去都不用去。”

亲戚朋友经常开玩笑,半真半假地口称羡慕:一来吃住在家,生活费大大节省;二来方便在国内找工作;三来常伴父母,可以享受离巢前最后一次回光返照的亲子时光,听起来确实好处不少。

但虽然是玩笑,总说这事儿也弄得人挺烦躁——天知道,“去都不用去”就是云留学生最大的烦恼。

亲友对留学的挥斥方遒,大概就这个味道

“我感觉好像留了个假学。”

几天前刚刚毕业的日本留学生林檎对我说道,特意在“留”字上咬下重音。

从拿下offer到毕业的两年里,她始终被疫情困在国内。

不是没有过出国的机会,20年底、21年底日本分别对新规留学生开放过两次短暂的入国窗口。

但20年底,林檎以为疫情即将彻底结束,打算在家过完春节再动身,结果疫情在年后反弹,窗口再度关闭。21年底的开放更是短暂,不过十几天,递交的材料还没排上号,疫情就卷土重来。

22年3月,日本彻底开门迎新,林檎终于有机会赶一趟赴日末班车,申请资料都递上去了,但国内疫情的反弹又把她按回了家里。

从小喜欢日本文化的林檎从没想过,她与日本竟是如此有缘无分。

两年前,她对谈论日本的一切兴致高昂:

到日本后第一站,要先去港区台场和假自由女神像合影,再去新桥日本电视台听宫崎骏设计的蒸汽表敲钟,晚上在铁道下撸烧鸟,最后去宝冢剧场看男役演出。

中午一起吃便当,给日本同学带老干妈开开眼,校园祭的话,最好能和他们一起办鬼屋。

宝冢剧团2021年《樱岚记》,右侧为女子扮演的男役

但云留学两年后,她不再喜欢谈起这些。在她与日本之间,仿佛多了一道冬日的窗玻璃,每呼吸一次就多一层水汽,把幻想氤氲成一团朦胧的光影。

现在提起日本,她只能想到网课。具象化来说,就是电脑屏幕上渔网般的zoom视窗和教授几天才能回一封的电子邮件。

互联网联通世界,但网课却让人倍感孤立。

网课两年,林檎没能结识任何一个当地朋友。

“好些同学我甚至没见过脖子以下的部分,有时候看着他们就忍不住会想,脖子下面会是什么样,穿什么衣服?或者干脆就坐在被炉里光着屁股,像日和一样?”

上着课,她经常习惯性地走神,盯着同学视窗里的背景,幻想他们的身份性格和过往。

“有些人背景里挂一把吉他,或者摆一排手办,那我可以合理推测TA喜欢音乐,或者是个阿宅。”

这是她感觉与这些“素未谋腿”的同学最亲近的一刻。

不过有些同学更喜欢模糊背景

欧美区的云留学选手比亚洲更惨,大时差的网课就像一场精神长征。

“太困了,一不小心就走神,一走神就睡过去。”

由于时差,有时候天还没亮第一节课就已经开讲。如果没有小组讨论,或者前天玩儿到太晚,很容易就会迷糊过去,最后不得不回看录屏。

“不在教室里,有一千种偷懒的方法就摆在你眼前,怎么能忍得住不用呢?”

虽然梅贻琦告诫学子,“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但世上终究是俗人居多,还需仰赖建筑与场景构建自我身份和行为规范。

一位澳洲云留学生告诉我,因为zoom可以用敲字辅助语音交流,很多社恐留学生在和当地学生小组讨论时就会用打字代替蹩脚的口语,或者直接黑屏,假装掉线了事。

每次总要有几块黑屏

一来二去,还是在“会写不会说”的中国人舒适圈里,语言能力半点没有进步。

他们自我评估,网课的学习效率至少比线下低了20%,有人甚至给到50%的程度。

近几十年,恐怕再难找到一届比云留学生更焦虑的留学生了。

尽管大多数普通留学生也会焦虑,但他们的前途未卜总有期限。不论结果是好是坏,一切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都将伴随招生季的结束归零。

offer来了,皆大欢喜,打点行囊准备启程。申请被拒也没关系,收拾心情,再谋后路。

考前拜文书菩萨,求offer必备流程

但云留学生的一颗心,却始终被流动的疫情消息牵在半空中。

究竟哪一天能开放入境?

每天,来自官方、朋友、留学中介的各路消息在云留学社群中流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往往刚升起一丝希望,转眼又被碾碎,云留学生被困在命运的四方骰子里,颠颠倒倒抓不住个明天。

2020年拿到offer、入学日本一流大学攻读博士课程的管菲,在“2020日本留学生抱团取暖群”中,见证了近500群友从满怀希望到心如死灰的全过程。

“最开始,20-21年的时候,但凡有一点点消息,大家就会在群里讨论出几百条去,有分析的也有吐槽的。”所有人都乐观地相信,疫情就像,虽然一时严重,但很快就会平息。

时间迈入2021年,群里人大多从研一进入研二,大家渐渐沉默起来。

一边是时限过半的留学机会,一边是望不到头的疫情。寂静就像一口高压锅,锅盖下无力、沮丧、焦虑的情绪疯狂沸腾。

岁月不过如常行进,但表盘滴答声听在云留学生耳中,却像是梦想的倒计时丧钟。

他们中有些人辞去稳定的国企工作,才在30岁换来一次任性的机会,有些人为了出国,已经准备了好几个年头。

坐困国内,当初的孤注一掷仿佛全变成了“遗憾、可惜、错误、笑话”。尽管理性上清楚,这并不是谁的过错。但无人的独处时刻,那些被强行压抑的糟糕情绪又会悄悄冒头。

有些人失眠、暴食,有些人歇斯底里地痛哭流涕,还有人陷入严重抑郁,躺在床上仿佛失去了所有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管菲在写给自己的对话录中,如此描述当时的状态:

2021年12月01日,更坏的消息来了,意味着大概率22年夏天之前都无法入境了,阳光明媚的小阳春天气,在窗边的座位上emo了整个下午。还好没有像两天前那样大崩溃,也忍住了没有找人吐槽。

总是嘴上说着“不去了不去了”“明年明年”“毕业更重要”,但是心里想的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心里还是想着,“赴日才是我的初心呀”“博士毕业不毕业根本不重要,见到喜欢的人比学位重要多了”,才会导致自己如此纠结,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和恐惧,整天担惊受怕,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光是给自己做心理重建就消耗了无数能量。

焦虑,更无能为力。等待入境政策放宽的云留学生,像极了守在产房前咬指甲的新手爸爸:

“太想做点什么了,可你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能改变现状,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

管菲告诉我,2021年3月,日本第一次入境窗口期戛然而止后不久,群里开始聊起星盘和命运。

最难熬的时候,管菲也找过大仙。东北人,专批八字,30块钱可算事业、学业、婚姻。大仙告诉她,尽管现在多有不顺,但她是命中注定的大富大贵,必有后福。

闻言管菲仿佛从深海里猛然透过一口气来,“心里一下子平静许多”。

她把大仙的事情讲到群里,立刻有不少人表示感兴趣。当我找到大仙询问当时的情形,他回忆说,三四天的时间里,突然有200多人来加微信,远超平日十几个人的客流量,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算命当然不可尽信,但管菲说:“当大家都处在那种比较焦虑和迷茫的状态,就会去诉诸玄学,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疫情改变了云留学生的生活,更改变了他们对留学价值的判断。

在和日澳美英各国云留学生交谈后我发现一个共性——他们不爱谈异文化交流、多元化冲击,话题兜兜转转,总是三句离不开学业和实习。

也难怪,只能“学”不能“留”的日子里,也只有“学”能成为判断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

盯着一个“学”字,云留学生就像欲练神功的武林高手,自动摒弃了那些“不太实用”的留学技能。

一切向绩点看齐

比如口语。

丈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些小语种国家留学生云留学2年,当地话还停留在“你好我也好”的等级。他们说,“反正以后也不会用到,没必要浪费精力”。

不关心当地新闻,不关心校园活动,他们只关心绩点、发文和找实习。

一场“线验旅程”生生变成“线上通关游戏”。仿佛只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是一张亮眼的文凭,才能向别人证明“我并未虚度光阴”。

然而与此同时,一心向学的云留学生又深知,文凭从来就不是“留学”中最重要的东西。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问现在海归学子多如狗,回国指不定赚得还没有普通人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呢?

高赞回答说,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留学之可贵更在于身处异国的那些真实体验:

自己去看看国外的月亮是扁是圆,让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碎你原来的认知,让奇葩点爆你的三观,让美好的际遇搞得你热泪盈眶,让文化的多样性告诉你你原先学来的,读来的,别人教的,都是放屁。(知乎@王诺诺)

云留学生并不担心“网授学历”的含金量。

疫情期间就算全程上网课,教育部一样会发放同等留学学历认证。找工作也不难,只有“活儿好”就行,没人关心你学本事用的是赛博还是实体教材。

但“没出过国”却是他们永远的软肋。

在拿到日本offer前,林檎最喜欢和朋友滔滔不绝地讨论日本文化,但现在她反而会规避这些话题,因为一旦发表点高论,就“很容易被一句‘你不也没去过’噎得哑口无言”。

遗憾伴随毕业日的临近,一天比一天更浓。

Yuqi至今记得,她与澳洲曾经只有一步之遥。

2020年2月,澳洲出台政策,此前被禁止入国的中国留学生可在第三方国家停留14天后入境。

Yuqi立刻启程飞往泰国,带着两大箱行李,和家里倾尽所有为她凑出来的几十只口罩。

她满怀期待地等待了13天,只差最后一天就可以登机飞往澳洲,但澳洲突然传出疫情爆发的消息,Yuqi害怕了,第14天她选择了返回中国。

这是Yuqi最后悔的一刻,她告诉我:“如果再选一次,我会直接飞去澳洲。”

日本留学生杏子早就计划好,在毕业典礼上,要穿一袭紫色的明制汉服,和穿着传统“袴装”毕业服的日本同学一起在樱花树下拍照。

当然,因为疫情,设想没能成行。毕业式那一天,她只能守在手机旁,等在日本的中国同学发来毕业式的照片、研究室的视频,最后告别那片从未谋面的校园。

杏子有一只28寸的行李箱,两年里收拾了三次。第一次在4月,装满了春装和夏装,第二次听说12月底会开放入境,于是把春装取出来,换上了冬装和秋装。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杏子把行李箱中的衣服重新塞回衣柜,她知道自己再也去不成了。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行李箱就放在客厅,只要签证到手,拎上就能立刻出发。但直到箱子落了灰,也没能等到那张签证。

日本学生毕业式服装

杏子后悔,早知如此,2019年末去日本考学时,就该和导师见上一面。

那时导师曾邀请她会面,她也早早就给老师精心挑选了一小罐乌龙茶做见面礼,但由于日语尚不纯熟,一时情怯,她最终选择了婉拒。

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想有时错过就是永远。

典型的日本研究生与教授上课的场景

直到毕业的那一刻,很多云留学生还如在梦中:

“总感觉不太真实,我的留学就这么结束了?”

但他们又会用“释然”来形容这一刻。

仿佛那颗被牵绊着、煎熬着、明知希望渺茫却又不甘沉寂的心脏,终于可以踏实地落地了。

“也许直到最后,我还是在期待奇迹吧,虽然不知道奇迹还能怎么发生。但真的只有彻底结束才能死心。”

每个云留学生都有一个梦想,希望等疫情结束,有机会去摸一摸校园的砖墙,见一见导师的模样。

这会给我们一种错觉,仿佛所有的遗憾都还有弥补的机会。

但人生如逆旅,错过就像一列没能赶上的列车。30岁的我们买得起10岁时想要的玩具,可当30岁的我们打开玩具盒,又怎能重拾10岁的快乐?

或许从疫情开始的那一天,我们就进入了一场名叫《变形记》的梦魇。

工作、旅行、自由、安全,一切既有的认知都在失序和异变。

而我们只能像格里高尔一样清醒地目睹这一切,却无力阻止与改变。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豆瓣网友@K)

一年前,我们还在满怀期待的讨论,如果疫情结束该去哪里浪荡。

可今年,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见,我们正像云留学群一样陷入岑寂。

疫情击碎了我们的梦想,更摧毁了我们做梦的能力。

等疫情结束……可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出国学语言的十大理由

为什么要在国外学习语言 - 这与在家学习语言有何不同?我们经常从人们那里听到这一点,我也赞赏任何人想要学习一门外语,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虽然所有的语言学习都很重要,但是在现场学习一门语言有明显的优势。如下我们整理出十个优势。

1. 理解和被理解

比在一个新的地方而不是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能够被理解的压力要小得多。当你第一次开始在海外学习一门语言时,你会知道一些单词,并且用这种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小。这个很难(硬!您想订购食物,到达地方,购买您需要的物品,交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变得更好 - 并且能够理解,并逐渐被更容易理解。

与国外的家人一起享用早餐,同时说和学习说他们的语言

2.拯救你的生活

至少知道你正在学习的地方的一些语言可以帮助你挽救生活!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某人 - 或在您需要时帮助自己。

学习一门语言可以拯救你的生活

3.变得更聪明

据说,当你用另一种语言做梦时,你真正成为了这种文化的一部分 - 这是你的大脑理解你正在学习和生活的语言的一个标志。这是真的 - 语言学习影响你大脑的神经通路 - 当你学习一门语言时,你的大脑实际上会变得更大!因此,您可以提高您的认知和创造能力 - 终身。虽然你可以在家里学习一门语言,通过沉浸在文化中同时学习一门新语言,你也可以掌握文化线索,正确使用敬语,并提高你的语言素养 - 书面和口头。通过沉浸式学习几乎可以无法估量地加速这个过程,并增加额外的东西(包括更大的大脑和更长的生命)。

语言学习可以扩展您的思维,因为它可以促进更深入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发展

4.展示并获得尊重

表达对某人的尊重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尝试说出他们的语言。你也会受到更好的待遇,因为你正在努力!虽然你可能在开始时不知道正确的词,但继续尝试和学习 - 这很重要,当地人欣赏并尊重你的努力。你通过学习和说出他们的语言表达对文化的尊重,而不是强迫他们说你的。希瑟马克尔讲述了一个关于语言在创造尊重方面的重要性的伟大故事:

当我在巴黎工作时,我陪同两个朋友去了奥地利咖啡馆,喝了一晚。我们站在酒吧附近,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身后有人的压力靠在我身上。我转过身,想着也许他们喝醉了,或者他们可能会停下来,但事实证明,靠在我身上的女人只是想站在我站立的地方。她的眼睛迎接我的,她用法语说,“你可以走开!”没有想到,我也用法语回答说:“没问题。你要做的就是请原谅。“她盯着我,傻眼了,显然没想到我说法语,然后就走开了。这是一场小胜利,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旦你能用外语维持自己,你不仅可以获得尊重,而且你也会明白你的流利程度正在提高,这会激发你的信心。

5.学得更快

说实话 - 学习一门语言可能很困难。你必须练习,练习和练习。通过实际生活在专门使用外语的文化中,您将被迫学习和练习您的语言技能!当您需要订购餐点,购物并使用新语言进行游戏时,不会有跳绳学习。我在大学里接过了几个日语学期 - 但是没有把它扔进去,因为我没有必要。有一次我搬到日本?我在几个星期内学到的东西比我用这几个学期还多 - 因为我活了。通过完全沉浸的体验式学习是我学习的最好方式 - 你也是?

语言沉浸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 你会从很多方面受益

6.获得更好的工作 - 或者更好地完成工作

不知道某种语言会有很大的代价,无论你目前是在就业还是在毕业后都希望如此。深刻地了解(或不了解)一种语言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收入。Edward Trimnell写了关于全球英语的神话和美国人的单语言成本,他指出,

当一家美国公司需要讲中文的律师或讲日语的工程师时,他们几乎从不聘请美国人担任这份工作 - 因为很少有美国律师或工程师费心去学习外语。不一定是这种情况。

我们在外语方面的历史性弱点通常也为外国企业创造了商业优势。外语扫盲是一种能够让人们研究市场,销售产品和发展关系的工具。对于美国商人来说,美国海外公司的竞争对手非常乐意看到外语能力的低下率。

7.吃得更好

我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就是它的食物。想象一下,通过享受一个国家的食物来学习一门语言。这个世界上许多语言学习机会围绕着美食。对我而言,这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式 - 并将其用于终身!正如Nicole Rosenleaf Ritter所说,她在意大利的浸入式语言学习经历,

到这两周结束时,我们能够传达基本需求并了解更多,而且我们有足够的食谱和葡萄酒感,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举办各种晚宴。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能够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经历了一小段真正的意大利生活......这绝对让我们渴望更多。

8.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方并提高你的文化素养

说实话 - 我们通过做得最好。您可以选择 在尼加拉瓜的火山口进行语言课程,并了解那里的环境,并努力改善当地的保护工作。通过在海外学习,你可以通过在那里停留超过几天来更好地导航。除了上课,你还可以购物,吃饭,喝酒,玩新的文化和语言。寄宿家庭大大增加了沉浸感,因为您与家人一起生活并了解这种文化中的生活。

沉浸式语言学习还有一个可爱的方面:实地考察!在地点学习语言意味着大量的实地考察,这会让你了解这个国家,并极大地增加你的词汇量。

想象一下在格林纳达学习西班牙语......和弗拉门戈?

西班牙弗拉门戈

9.成为全球公民 - 结交朋友

由于数字创新,全球联系以及全球运输的便利性,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但同时,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世界观带到了桌面上,因此文化之间也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通过沉浸式学习语言教会了很多东西 -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内在地看待另一种存在方式。您还将结交新朋友,这是在我们的全球环境中增进和平与理解的绝佳方式。您将与您的寄宿家庭,同学,甚至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结交新朋友。全球公民身份始于个人关系和跨文化理解。

沉浸式语言学习是在结交新朋友的同时成为全球公民的好方法

10.成长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任何新的经验都将帮助您成长并成为更好的人。毕竟,生活是关于旅程,而不是目的地。您将通过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了解自己和您的信仰。Linda McGrew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并讲述了在中国学习普通话如何改变了她的生活:

除了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明显好处之外,我在中国的经历也教会我接受政治和道德信仰的差异,修改我自己价值观的定义,包括女权主义,理想主义,特权,家庭,感知,幸福和成功。这是一份礼物,可以解决中国和普通话 - 一种永不停止捐赠的礼物。

捷途出国服务即将上线欧美加等国关于身临其境的语言学习体验的资源。

在泰留学女生之死

澎湃新闻记者 袁璐 陈媛媛

实习生 周昱帆 阮宇宁

好几天没有联系上女儿,沈梅君很焦急。

女儿金璨20岁,是泰国吞武里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3月8日,她刚刚抵达泰国,准备开始大三学年的学习。

李东也几天没有好友的消息了,去泰国之后,金璨经常会跟他分享异国的美食或者风景,最后一次分享,停留在3月28日晚上。

4月2日,当沈梅君告诉他金璨在3月28日失踪时,李东起初没往坏处想。沈梅君着急地说,女儿被绑架了,自己被敲诈,她不知道是学生、国外团伙,还是电信。

他们后来才得知,金璨已经遇害了。

据泰国媒体《星暹日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晚,泰国警方在暖武里府一处香蕉林的水沟中发现了金璨的遗体,死亡已有3-4天,死亡前曾遭受身体伤害。多家泰媒报道称,经初步调查,她遭遇了绑架,被残忍杀害抛尸。

泰国警方此后公布了嫌疑人的信息,来自河北邢台的22岁的陈某康、24岁的周某甲与22岁的周某乙。三人在作案后从泰国逃往四川成都,最终在湖北落网。4月5日上午,被温州警方刑拘。

沈梅君和金璨的好友们至今不明白,他们为何要杀害金璨?在遭遇绑架前后,金璨经历了什么?

新生活

抵达泰国前,金璨曾对新生活充满向往。

朋友王思回忆,金璨给自己发了学校发的线下授课的通知文件,还说,要给她带泰国榴莲,“那边的比较便宜”。

金璨发给王思的线下上课通知。受访者供图

石今明与金璨是吞武里大学的同班同学,由于疫情原因,他和金璨大一大二都在国内家中上网课,他告诉记者,直到今年泰国政府通知大学恢复线下授课,他们才准备入境泰国读书。

3月1日,金璨刚刚结束了大二学期的学习,大三开学的时间为6月6日。而3月8日,金璨已经抵达泰国。石今明猜测,金璨这么做,“是想提前过去,适应生活,然后等开学。”

出国前,金璨还对王思说,以后去国外就很难见到了。

在泰国,金璨是曼谷吞武里大学音乐专业的一名学生。根据官网的信息,这所学校是泰国一所知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位于曼谷市以南的吞武里区,音乐学院于2011年成立,系世界音乐教育联盟成员。石金明说,金璨在学校主要学钢琴,课程有试唱课、练耳课,还有教育学的专业课等。

过去,金璨就是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长大的。澎湃新闻了解到,她的老家在温州苍南县钱库镇,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是高中音乐老师,母亲沈梅君是钱库二小的音乐老师。一位沈梅君过去的学生向记者回忆,沈梅君常常鼓励女儿,“即使有时候没考好,也夸她很棒”,她还经常看到金璨父亲接送女儿上下学。

金璨家门口的街巷。 图源:潮新闻

王思告诉记者,金璨和母亲关系很好,“她很依赖妈妈,妈妈在的时候都会叫妈妈帮忙,她会和她妈妈说很多话。”一位金璨的小学同学对记者说,金璨待人真诚,她还记得,金璨父亲很疼女儿,她曾听金璨的高中同学转述,金璨一次体测没过,父亲陪着她跑800米,给她加油。

李东记忆里,金璨家里开着琴行,有四五台用于教学的钢琴。金璨父亲留着长发,“很有艺术家气息”,金璨崇拜父亲,经常会跟朋友说,父亲会什么乐器。金璨自己也会弹钢琴,有时候还会在家里的琴行教小朋友弹琴。

李东在钱库镇上开一家理发店,金璨是他的常客。日子久了,李东和她熟络起来。他发现这个女生性格外向,说话直来直往。旁边有陌生人说话时,她会搭话。后来每次做完头发,金璨会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拍一个小视频,待半小时左右才离开。

店里有一台电子琴,有时做完头发,金璨会去弹两下,琴键流出《土耳其进行曲》。李东觉得,金璨的耳朵“很厉害”,她听到一首曲子,往往能准确地弹出来。

王思印象里,金璨还喜欢唱歌,和朋友唱歌时,她会把拿手好歌唱给大家听,“说拿过奖的”,李东听过她在自己的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里唱歌,“像专业歌手一样。”

在短视频平台上,金璨还记录了很多自己的生活日常。内容多是她的自拍,配有甜美或搞怪的妆容与特效,背景是温馨欢快的音乐。和许多女孩一样,她喜欢美食,发过大红袍芋圆红豆奶茶与冰激凌鸡蛋仔的图片,也喜欢宠物,2022年,她养了一只灰色蓝猫,常分享小猫的照片,12月,她发了一张小猫睡觉的照片后写下,“我家妹妹在我枕头上睡着啦,真乖好爱。”

这一年7月,金璨度过20岁生日,短视频平台的照片里,她穿着小黑裙,面前是一个镶嵌着蝴蝶结的蛋糕,配文:“少女不惧岁月长,永远二十岁感朝暮。”

金璨养的小猫。图源:金璨社交平台账号

金璨社交平台上的记录。图源:金璨社交平台账号

孤单

在朋友眼里,金璨并不总是那么开朗自信。

2020年,金璨通过网络加上李东的微信。聊天中,金璨向他抱怨,说自己太丑了,被男友甩了。李东安慰她,要自信一点。

后来,她找李东洗头,剪头发,做造型,李东感觉到,金璨在改变自己,想让自己变得更美。

2021年,李东在镇上开了自己的理发店,大约每周,金璨会从家里的琴行出发,穿过一排服装店或杂货店,绕过几个路口,到达李东店里,去洗一下头发,剪一下刘海,隔一阵还会染下头发。

李东回忆,金璨的朋友不多,有时会说,别人都不喜欢她。

几个月之前,金璨通过别人介绍交往了一个男朋友。李东和王思都听金璨讲起,男朋友对她不好,喜欢找她借钱。金璨还告诉李东,除了借钱,男友骂脏话,后来就分开了。

“她很向往美好的爱情,希望有个人对她‘很好很好’。”王思记得好友曾经这么说。

今年年初,金璨还曾对王思说,有一个男生说要陪她去泰国,“我说怎么可能,哪有男的说陪你去就陪你去啊,都是骗你的。”王思不知道,这个男生到底是谁。

她平时也会跟王思吐槽自己的苦恼,偶尔说朋友怎样对她不好。“对于新朋友,她会想去接触,喜欢和别人聊天,然后对别人很好,会想着自己能帮上什么就帮。”王思说,金璨有时候也会主动请别人吃东西,“我会和她互请,她说我对她好好,因为有些人只想她请客,而不想请她。”

一直到高中,金璨都在钱库镇上学。起初,对于金璨去泰国的决定,沈梅君不放心。3月6日,金璨去泰国之前,李东最后一次给她做头发。他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在中国读,而是去泰国?金璨告诉他,有父亲熟识的朋友长期在那边,有个照应。离开家那天,金璨父亲开车送她去了宁波,金璨在那里玩了两天,从宁波机场坐飞机直接去了泰国。

去泰国前,金璨在宁波游玩。图源:金璨社交平台账号

刚到泰国,金璨给王思和李东都发过美食和风景的照片。3月10日,她还给外公打了视频电话,告诉他自己在泰国挺好,认识了一两个女同学,还有一个开店的阿姨。

她在磕绊中慢慢适应新的生活。金璨曾告诉王思,在国内上网课时,她已经会一些基础的泰语,“遇到不懂的地方时,她说会用翻译软件。”

由于上网课,石今明和金璨从未见过面,一直是线上交流。他的印象中,金璨“社交圈子不是很广”。每次金璨给他发消息,会发很多段语音,“(去泰国之前)发的语音都是学习上的,关于挂科怎么怎么的。”去泰国后,金璨不会买东西、不会说泰语的时候,就会给石金明发消息。

石今明印象深刻的一次和金璨的对话是,3月到了学校之后,有一次金璨想买打火机,但是不知道去哪里买,就给石今明打来视频通话。在视频中,金璨主动提起,“说她朋友不是特别多,就给我打电话。”

石今明猜想,也许是因为他上课经常迟到,金璨会提醒他,因此金璨也比较好意思麻烦他。

3月10日是王思生日,金璨一早给她发来生日祝福,还说,自己以后的打算是开家银首饰店。但之后,两人闹了点矛盾。11日那天,金璨和她说,在国外觉得孤单,但王思因为忙于学习,主动联系的次数少了。

两人是小学同学,从小一起长大,只要有假期回家,她都会和金璨约着聚聚。金璨出国前的聚会,她和朋友特地提醒金璨,在国外一定要小心,金璨说,好,我知道。

“因为我和她很熟,就和家人一样,不会怕她不理我,所以我根本没想过这一天。”王思没想到,好友再没联系过她,直到出事。

3月28日金璨失联前,发给吴东的吃火锅照片。受访者供图

遇害

监控录像记录了金璨生前最后的轨迹。

根据泰国华文媒体《星暹日报》报道,警方披露,3月28日傍晚,金璨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用餐;用餐结束后乘坐出租车在Bang Yai City前下车;21点30分,穿过人行立交桥到Central Westgate百货公司一侧,乘坐一辆红色马自达轿车后失踪。

金璨失踪后遭遇了什么,具体在何时何地遇害,目前仍待警方披露信息。泰国媒体《Khaosod English》报道,3月29日凌晨,可疑车辆抵达香蕉种植园,并在一道路旁停下,嫌疑人将遗体装在一个袋子里,丢在莲花水沟内。

据《星暹日报》,警方调查发现,3名绑匪均为长相清秀的青年,在受害者入泰留学后,3人同样在3月初入境泰国,并租了别墅和车辆,最终实施犯罪。

泰国媒体《Thai Examiner》报道称,警方透露,该案还有第四名嫌疑人,于4月3日向警方投案自首接受审讯,这名泰国女子为19岁的卡拉OK酒吧工作人员,她承认自己向相关嫌疑人提供了建议,但否认参与折磨和杀害受害者。

泰国警方在调查。

澎湃新闻了解到,北京时间3月31日上午10点59分,金璨父亲突然收到来自金璨的微信(此时金璨手机在嫌疑人手中)。家属向澎湃新闻展示了这条微信信息:“你女儿在我手中,限时三小时,准备50万,三小时之后联系你。”这条信息发来之后,嫌犯还发来一张金璨手脚被捆绑、嘴巴被胶带绑住的照片。

聊天记录显示,金璨父亲此后多次回拨语音及视频,均被对方挂断,或无人接听。金璨父亲随即联系了吞武里大学的老师,他们向泰国警方报警。

事后,家属才意识到,嫌犯疑似在杀害金璨后,才发来了勒索信息。

嫌疑人

关于那三名嫌疑人,王思说,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金璨提过名字。李东也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听金璨提过这三个人。

4月5日,温州警方通报,三名嫌疑人在湖北襄阳被抓获,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三人均为河北邢台人,陈某康(男,22岁)、周某甲(男,24岁)、周某乙(男,22岁)。

温州警方通报。

三名嫌疑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陈某康是邢台市南和区(原为南和县)三思镇某村人。同村的邻居王旭印象中,陈某康挺活泼,有时候,他还没看到陈某康,但是他隔着老远已经开始打招呼了,“哎!哥,你干嘛去?”

令王旭印象更深刻的是陈某康的机灵。王旭记得,有位邻居的父亲过世了,基本上每年春节,陈某康看到对方在贴对联,都会主动到王旭家借梯子,帮这位邻居贴对联。

严荆是陈某康同村的发小,他告诉记者,陈某康一直住在村里,家庭条件一般,有个姐姐。2015年左右,陈某康的父母在县城买了房,一家人之后较少回村。

在他的印象中,陈某康在村里属于“不乖”的孩子,比较闹腾,胆子比较大,“敢做一些平常人不敢做的事。”例如小时候过年,陈某康会拿玩具枪崩灯泡。他同时表示,陈某康脾气很好,“我的大学朋友也跟陈某康一起玩过游戏,虽然玩得菜,但是跟他玩没有压力。”

严荆说,两人初中不在一个学校,但是他听一起玩的朋友说,陈某康到了初中,“混得很出名”,“人缘比较广泛”,常逃课逃学、打架、翻墙头出学校。前几年他和陈某康一起走到初中学校门口,当时陈某康指着门口的电线杆说,以前他经常顺着电线杆子滑下来,逃课玩。

在初中,陈某康的学习成绩不好。严荆回忆,初中辍学后,陈某康就开始干理发。

理发师张磊磊曾在2017年和陈某康共事过一年,他记得,陈某康眉清目秀,个子不高。当时他先来的理发店,陈某康跳槽过来,理发技术不错。他们工作的理发店不大,来的多是散客,每月工资两三千,“每个人工资也不一定,那时候没分总监级别什么的,赚的多就多,赚的少就少。”上班的时候,两人没事还会一块讨论,头发该怎么做、怎么烫,颜色该怎么染。

张磊磊觉得,陈某康人缘很好,“能聊下来天,平常有什么聚会的话,咱们一块去,他都会去。”工作之余,陈某康住在宿舍,爱好主要是去网吧打游戏。

陈某康常去的网吧外,停满了电瓶车,不时有青少年出入。澎湃新闻记者 陈媛媛 摄

张磊磊从事理发行业10年,他不清楚陈某康为什么后来不干理发了。王旭回忆中,陈某康曾对他唠起,“(理发)挣了不多,还不如去厂里面上班。”

关于陈某康后来的生活,王旭并不了解,他仅从陈某康的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三四年前,陈某康在县城喝醉酒,和人吵架、打架,最后赔了对方六万块。

严荆告诉记者,近两年陈某康几乎都没有工作。但是在严荆的印象里,最近两年,陈某康花钱变得“大手大脚”。他回忆,2021年陈某康全款买了一辆价值十五六万的车,还发了朋友圈。图片上,陈某康笑着站在一辆黑色的车辆面前,旁边的文字写着“恭喜你成为尊贵的红旗 H5 车主”。

除了买车,陈某康的花钱用度也明显变大。严荆记得,那段时间里,他看陈某康买了LV的包、金链子和手表。此外,以前他和陈某康一起去网吧,陈都只充值一两百块钱,这两年有两三次充值了1000块钱。对朋友也变得阔气,以前聚餐,陈某康不会主动买单,后来会第一个买单,再和朋友AA。

至于陈某康为什么突然变得阔绰,严荆告诉记者,他从和陈某康一起“跑分”(注:跑分,即洗钱,通过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为网络、电信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渠道 )的朋友那里了解到,这几年陈赛康和村里的朋友一起,“用一些不干净的手段整到了一些钱”,对此,澎湃新闻暂未联系到当事人核实。

张磊磊与陈某康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去年六七月,张磊磊自己的理发店开张,发了朋友圈,陈某康特地来恭喜新店开张,“他那时候状态挺好的,没有问过他那会在干嘛,他歇了没一会就走了。”

这次的泰国行,可能是陈某康第一次出国旅游,严荆与王旭印象中,陈某康没有出国旅游过。严荆说,此前他只看到陈某康朋友圈发过两次出游的记录,一次是去年元旦,陈某康站在一座金色的雕塑前,配文“我与旧事同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一次是今年2月,石家庄市高邑县,他站在“我在高邑很想你”的牌子下,配文“浪漫不怕晚”。

陈某康出游的朋友圈。受访者供图

陈某康似乎很满意这次泰国之行。3月26日,他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发了多张景区打卡照和美食照,照片上,他戴着墨镜露出笑容,配文“心之所向,总要去一次泰国吧”。

严荆说,他并不认识通报里的周某甲和周某乙,不知道三个人是怎么相识的,但他知道通报中的一位周姓嫌疑人,和陈某康初中同校,对方的外号叫“二飞”,是那一届的“扛把子”,学校里众所周知的“老大”。

此前,澎湃新闻从当地村民处获知,周某甲和周某乙为南和区郝桥镇某村村民,该村距离陈某康老家村庄十几分钟车程。二位周姓人士同一家族,非亲兄弟。其中“二飞”父母离异,母亲在北京打工,“二飞”鲜少回村,且与父亲关系淡漠。另据《封面新闻》报道,“二飞”的父亲再婚后,在村头开了一家饭店,而“二飞”不上学后,在县城学理发。另一周姓嫌疑人前年结婚,去年生育一子后离婚。

迷雾

金璨遇害后,王思梦见她好几次,像以前一样去找她玩,但是快醒了,人就消失了。

“我一直在想,她当时是不是想找爸爸妈妈和作为朋友的我们去帮她,但是我们都不在。”王思说,她和金璨的小学同学们说了很久金璨的事,大家都哭了。这几天,她脑海里常常浮现出金璨的画面,心情提不起来,“一下子不想相信她这么就没了。”

去泰国前,金璨把养的猫托付给了妈妈,要养这只猫,沈梅君一开始不答应,担心女儿去国外读书后,猫没人照顾。后来金璨又跟她说了好几次,她还是同意了。

李东记忆里,沈梅君常戴着一副透明框架眼镜,性格温柔,很宠女儿,金璨提出的要求,比如去哪里吃饭,去哪里拍照,沈梅君都会答应她。去年,沈梅君考了驾照,经常开车接送女儿,金璨做完头发,担心被风吹乱,沈梅君就把车直接开到店门口。

沈梅君联系不上女儿后,也找到王思,他们当时都以为,金璨只是被绑架了。王思还问,金璨什么时候回来?沈梅君说,不知道,现在才四月份呢。

案件的真相仍在迷雾之中。4月6日,温州警方相关负责人答复澎湃新闻称,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将视情及时公布相关进展。

4月5日早上,沈梅君发了一条朋友圈,是一首配着钢琴曲的《天使的翅膀》,歌里唱道:相信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只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澎湃新闻记者王选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期编辑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