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所置之郡,秦、汉时代相沿不改,郡治都在善无,即今山西右玉县南)。其一,源出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西周时期,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这就是诸侯国鲁国,伯禽之后有公子衡,他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所以便有衡氏。其二,源出伊氏。商汤有贤臣伊尹,被封为相,尊号阿衡,其后代子孙于是就以其尊号中的"衡"字为姓。另外,还有改姓一说:东汉末年,袁绍在官渡被曹操打败,袁氏的部分族人逃到湖南衡山避难,以地为姓,改袁为衡。
2018-01-12 09:23来源:驻马店网责任编辑:fl
□晚报记者 姬淑华 文/图
“告诉你个稀有姓氏,咱市区有姓衡的,平衡的衡,名叫卫萍。感觉叫衡的人就不多,别说是姓衡了。”近日,有读者给记者打电话说。记者挂断电话后一想:周围的普通人也好,听说的名人也好,叫衡的还真不多,只是知道东汉有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叫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姓衡的就更没有听说过了。记者查相关史料得知衡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百家姓》中排第347位。
1月8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在市区一家传媒公司上班的衡卫萍,听她讲述自己与衡姓有关的故事。
衡卫萍
“我们村姓衡的有近千人”
记者见到衡卫萍时,她正在忙工作。见到记者,她急忙停下手中的活儿,与记者谈了起来。“我出生于市区,爸爸1958年来到驻马店工作。我们老家在西平县五沟营镇留册桥村。听爸爸说,我们那个村是个大村,有4000多口人,衡姓人口有近千人。”衡卫萍说,“我小时候就感觉到,在学校里我的姓是非常稀有的,但一回到老家,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姓衡。”
衡卫萍说:“我的好奇心很强,因为我们的姓比较少见,我上小学时就爱问爷爷关于我们的姓氏来源的事。听爷爷说,当然他也是听老辈人说的,明朝时,我们的祖上从西平西方的衡坡迁过来的。衡坡的具置老辈人都不知道了,就只知道在西平西部。我们村开始只有两户姓衡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生息,发展成了近千口人。离我们村不远有一个村,也有几户姓衡的,听说是从我们村迁过去的。”
衡卫萍是名70后,戴副眼镜,谈吐文雅。记者看出,衡卫萍对自己的老家很有感情,对自己的姓氏非常重视,也很有兴趣,经常爱打听哪儿有姓衡的、祖上从哪儿来的,也爱看一些有关衡氏方面的史籍。
记者查相关资料得知,衡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300位,在《百家姓》中排第347位。
“我们衡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很靠后,说明是非常稀有的。”衡卫萍自豪地说。
衡姓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
衡卫萍说:“你别看我们村有那么多姓衡的,但史料上记载的是汝南县姓衡的最多。据史料记载,衡姓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汝南县和山西省代县等地。”
衡姓的源出主要有六个,一、商汤有贤臣伊尹,因为在灭夏过程劳最大,商汤封他为尹(宰相),并封了个尊号叫“阿衡”。后来伊尹的后代子孙就以伊尹尊号中的“衡”字命姓,称衡姓。二、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建立鲁国,他的后代有公子衡,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称衡姓。三、三国时,曹操于官渡之战打败袁绍,袁绍的几个儿子又自相残杀,袁姓部分族人就逃到湖南衡山隐居避难,以居住地名为姓,改姓衡。四、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城邑衡雍,属于以地名为氏。衡雍,亦称垣雍,在春秋时期为郑国的一个城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武原县西北五里处,目前还有故衡雍城遗址。五、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著名官用宝刀工匠叶赫那拉·圣治,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著名的北京“宝刀衡”所制作的刀剑,轻可裁纸绢,重可断钢筋。六、源于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祢衡击鼓骂曹操,三个儿子逃至四川,为逃避追捕,将“祢衡”二字颠倒,采用“衡”姓。
“衡姓的得姓始祖是公子衡。春秋时,鲁国有公子衡,其后代以祖先的名为姓氏。衡姓得姓至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百家姓》注居雁门郡(今山西省代县西北)。衡氏后人尊公子衡为衡姓的得姓始祖。”讲起衡姓的来源,衡卫萍如数家珍。
因姓氏而与众不同
衡卫萍说:“我从上小学开始至今,因为拥有稀有姓氏而发生的故事就如影随形伴随着我。”
“上小学报名时,我和爸爸一起去的。我说姓衡,老师说没有听说过这个姓,问我是哪个字。因为说不清是哪个字,我吓得躲到了爸爸的身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点名时,点其他同学的名字时没有谁说话,可点到我的名字时,大家纷纷说:这个姓咋没听说过啊?到底咋写的啊……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老师维持了半天秩序,同学们才安静下来。”衡卫萍说,“上了初中、高中后,同学们的知识面广了,给我起的绰号也五花八门的,有喊我‘小衡’‘大衡’的,有喊我‘平衡’的,也有故意喊我‘大亨’的。”
“每每课间休息时,或同学在寝室里闲聊时,只要有我在,三句话就离不了我的姓。”衡卫萍笑着说,“有个同学被老师误解了,心理不平衡,其他同学就对她说:别不平衡了,这不是‘平衡’在这儿的吗?让她为你‘平衡’一下就可以了。上高中时,有些县城的同学不到星期天是不回家的。记得有一个女生没有生活费了,却还不到回家拿钱的时间,很着急,就有人故意对她说:找‘大亨’借去,她有钱。”
衡卫萍说,走上社会后,她的姓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单位,同事们没事了就爱拿我的姓开玩笑;交电话费、水费、电费时,往往要与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半天。唉,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衡卫萍说,“因为我的姓氏比较特殊,所以我到哪儿也比较引人注目。这就促使我做事比较自律。不管做什么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我经常要与广告客户打交道。不管与哪家客户合作,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让对方满意。哪怕是加班加点,也要把客户要求的事情做好。凡是与我打过交道的客户,都对我的敬业精神非常满意,也深受感动。”
向衡姓名人学习
衡卫萍说:“你别看我们这个姓稀有,但出的名人可不少。衡咸是东汉学者。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学者五鹿充宗门下学习时,精通经史,辩才过人,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衡权是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要员。衡方是著名东汉朝卫尉卿。著名的衡方碑就是为他立的。衡岳是著名明朝大臣,原籍湖北随州,后迁往河南省西平县专探乡衡坡。有衡坡村有衡姓东门家谱考证。这是我们西平衡姓人的骄傲。”
“与我们衡姓有关的最著名的要数‘宝刀衡’了。据史料记载,自清朝以来,‘宝刀衡’在北方一枝独秀,是具有民族特征和皇家气派的金属工艺品牌。民间有‘南有龙泉剑、北有宝刀衡’的说法。宝刀衡的名号已有270年的历史。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衡家老祖被康熙皇帝赐姓为衡。宝刀衡家族第一代为衡圣治,第二代为衡纪方,第三代为衡隆有,传至第四代的衡历宗,从最初的跟随部队打制宝刀和宝剑,开始专门为清朝皇帝和大内制作用刀。‘宝刀衡’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多秘诀和独特的技艺,集中了当时中国做刀、做剑等手工锻造的最高技艺,对研究中国冷兵器的锻造技术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衡卫萍说,“我感觉,这些衡姓名人都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人好好学习。”
国学日课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衡
郡
望
雁门郡。
起
源
商朝名臣伊尹,因辅佐商汤有功,获尊号“阿衡”,其后人有的以先祖尊号为姓。
名
人
汉朝讲学大夫衡咸。
名人故事
衡咸,汉朝齐人,字长宝。王莽时为讲学大夫。
本解读摘录自岳麓书社
商元圣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始人之一。从现存历史资料中追踪溯源、便可了解他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光辉业绩。他在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奠基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伊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伊尹文化也是研究中华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伊尹作为中华衡氏的始祖,也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
据姓氏源流及家谱资料记载,衡姓源自伊姓,始祖乃商汤贤臣伊尹,因为伊尹在灭夏过程劳最大,商汤封他为尹(宰相),并封了个尊号“阿衡”,可以看出商汤对伊尹多么器重。“阿”是“倚”,“衡”是“维持”,和起来意思就是“国家的倚靠”。后来,伊尹的后代子孙就以伊尹尊号中的“衡”字命姓,称衡姓。衡氏(耕莘堂)便是以始祖伊尹“耕于莘野”而取堂号。作为衡姓后裔,研究和继承始祖伊尹的思想文化精髓,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把先祖的精神和德政思想传承下去,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伊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名相,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却自强不息。在走出家门之前,可以说只是个下人、佣人,或者奴隶。他的才华和才智的显露是从通过五味调和之术,把称王之道和治国理念融入生活现实,使殷汤心悦诚服后,才逐渐涉足政治,靠着他的雄才大略和对商王朝的突出贡献,官拜右相,头顶“元圣”桂冠,光照千秋,为后人所敬仰。关于伊尹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主要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他帮助成汤推翻了夏桀王朝,建立起商汤,完成了中国社会从氏族部落向奴隶制国家的过渡。他的这些突出的历史贡献都被记载在《史记》、《孟子》、《吕氏春秋》等史籍中。从近几年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关于伊尹的记载。在商代对伊尹的歌颂及祭祀的规模非常大,足以说明伊尹作为卓越政治家的地位和影响。历史上传有“成汤三聘”、“成汤五聘”、“负鼎说汤”、“九夷之师不起”等典故。伊尹为成汤出谋划策,他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手段,都是为了政治,为了能够说服成汤下决心去完成霸业。他的“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既是政治主张,也是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是伊尹先后辅佐了商朝四代君王,为商汤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开启了中国统治阶层君主开明施政的先河。在一系列拨乱反正,如处理放逐太甲于桐宫等重大宫廷问题上,他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所具有的超人胆识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一个忠于职守的老臣敢于力揽狂澜的大无畏精神。在迎太甲回宫还朝复位事件中,说明伊尹一无私心,二无欲念,乐尧乐舜,无愧为一代贤相。后来他在权高位显时能够解甲归田,让贤勇退,躬耕故里,更显示出作为政治家的高风亮节。无愧于他“元圣”尊称。无论是人品还是官德都成为历代政治家效颦的楷模。
三是伊尹“以德治国”思想对商汤的巩固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包括他的继承者伊陟的治国扶君策略,都是商汤王朝能够稳如泰山的政治资本和王者之道。从而奠定了后来孔孟儒家德治学说形成的基础。伊尹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并强调“惟亲厥德,始终如一,时乃日新”,就是说无论君王与大臣,都要始终如一的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时乃日新”,不断进步。特别是作为大臣,要上对国家、对天子负责,下保庶民安定。他一生的清正廉洁、干净磊落的从政实践,也充分说明这些不是虚谈。我们从《太甲》、《咸有一德》等名篇中都可以了解伊尹的德政思想,充分证明伊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贤相”。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806年春,商王朝刚刚建立,成汤伐夏凯旋而归,各路诸侯前来商朝都城亳朝见成汤。成汤当着众人之面讲了一大段话,后史官录而记之,被称作《汤诰》。其中有句“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的话,这段话的意思有两层。其一,说明那时伊尹的威望非常高,已经有了圣人的头衔。所谓“元圣”,元,从数字学概念讲是指第一。元圣,当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他要比孔子早八百多年。而同时,“元圣”是出自“天子”之口,受到朝野公认和崇敬。其二,一个“求”字,说明了伊尹的才华出众,商汤亲赴有莘之野迎聘他的故事并不是虚构,而是不可辩驳和不容怀疑的事实;“戮力”,即齐心合力的意思,两个“与”字,说明伊尹并未让成汤失望,为推翻夏桀作出了很大贡献。元圣,这是商王室给予伊尹最高的荣誉和褒奖,也是伊尹最响亮的名分。
继商汤之后,关于伊尹最早见于史料的是周公姬旦的《君奭篇》,其篇中曰:“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格于皇天”,就是指代天言事之意。不管是成汤王朝还是太甲理政,伊尹都是一个重臣。而作为周室王朝奠基者之一的周公,他在推翻商纣江山上可谓呕心泣血,不遗余力;而在建立之后,他效仿的楷模却是伊尹,对于伊尹以及伊尹的政治建树始终顶礼膜拜,包括周朝建国理念和施政纲领都沿袭殷商王朝时期的先进成分。这不得不说是,伊尹并非只是商汤的贤相,他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精神食粮。
在《论语·颜渊》中有这样的记载:“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对伊尹辅佐商汤得天下的功绩给予充分肯定。而孟子对伊尹的评价更高,他在《孟子·万章》中写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由此可见,作为儒家尊奉的“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不但对于伊尹的历史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而且在创立孔孟学说中也充分汲取了伊尹德政思想的精华。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 中也用了不少篇章记述了伊尹的历史功绩,如:“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言素王其九主之事,汤举以国政”,“伊尹助汤灭夏,建立商国”。在《楚辞·天向》云:“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商元圣伊尹在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上,始终处于受人尊崇的地位,他的政治主张和德政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伊尹作为一个历史名人,为什么会受到后人广泛尊崇,这主要是得于他思想及行为的魅力。其内涵就是一个“德”字。他的“德”,就体现在“本味”上,在“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的烹调要义上。作为小臣,他不卑不亢,能够始终胸怀救国救民之大志,他的“德”,体现在“忧天下而不治”、在“鹄羹陈汤”灭夏大业上。作为辅臣,他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为君主平定海内,垦土拓疆,力推新政。他的“德”,体现在“嗣王厥命,惟新厥德”上,在“诸侯与之,贤士归之” 的政治局面的形成上。
作为商汤王朝右相,他精心制定法典,推行仁政,发展农业,他“轻赋薄敛,以宽民治民;布德施惠,以振国穷”。他的“德”,又体现在“谓汤使之正天下”上,体现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重大实践上。作为商朝的摄政大臣,在成汤归天后,他以“师保”的身份在朝理政,可见其权位显赫,一言九鼎。这时他的“德”,体现在放太甲“之于桐宫,复归于亳”上,体现在“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敢揽狂澜而不为权欲所迷惑的高风亮节上。作为商朝的奠基者,又是五朝元老,他没有倚老卖老,没有居功自恃,而是不恋位高权重,急流勇退,归里躬耕。他的“德”体现在《咸有一德》里,也体现在他所一直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身修养和实践中。如果把伊尹这些“德”联结起来,就是儒家倡导的“孝、悌、忠、信”四德精华全部,就是今天“以德治国”所要借鉴的历史楷本,这就是伊尹精神,就是伊尹文化之魂。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他除了是商朝宰相外,还是中药汤剂创始人,知悉植物的五味,更善于调和五味,被称作厨神,是中华厨祖。他提倡药食同源,以君臣佐使配伍,以寒热温凉调性,把以前的单味药治病,发展到多味药的方剂治病。创造了方剂治病,是伊尹对中医学的极大贡献,他是中药方剂理论的奠基者,他的《伊尹汤液经》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后世著名的《伤寒杂病论》就是继承了《伊尹汤液》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伊尹是个奴隶出身,从一个奴隶做到了宰相,而且活了整整100岁。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