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点朱砂痣开启智慧之门 点朱砂是什么礼仪

发布时间:2024-05-25 03:41:44作者:浮生如梦来源:网友上传

点朱砂痣开启智慧之门 点朱砂是什么礼仪

本文目录一览:

点朱砂的寓意

近期小学生开业,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学校都有“点朱砂”礼。

这个具体是什么寓意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开学时在小学生的额头上点朱砂寓意“朱砂启智”,也称为“开天眼”或“启蒙”。这一仪式源自古代的开笔礼,是人生中重要的礼仪之一,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具体寓意包括:

开启智慧:朱砂的颜色鲜艳,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和智慧,因此点朱砂意味着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期待他们在学习生涯中能够聪明好学,思维敏锐。眼明心明:点朱砂的动作象征着孩子从此将目光明亮、内心清明,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力,能够更好地读书学习。重视教育启蒙:通过这种庄重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仪式,体现了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新学期、新阶段的美好期待和祝福。传承文化:该习俗延续至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让新一代的孩子们能够体验并了解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点朱砂的寓意

近期小学生开业,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学校都有“点朱砂”礼。

这个具体是什么寓意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开学时在小学生的额头上点朱砂寓意“朱砂启智”,也称为“开天眼”或“启蒙”。这一仪式源自古代的开笔礼,是人生中重要的礼仪之一,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具体寓意包括:

开启智慧:朱砂的颜色鲜艳,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和智慧,因此点朱砂意味着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期待他们在学习生涯中能够聪明好学,思维敏锐。眼明心明:点朱砂的动作象征着孩子从此将目光明亮、内心清明,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力,能够更好地读书学习。重视教育启蒙:通过这种庄重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仪式,体现了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新学期、新阶段的美好期待和祝福。传承文化:该习俗延续至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让新一代的孩子们能够体验并了解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巧用朱砂治疗小儿惊吓

如果孩子受了惊吓,那您就准备一些朱砂,在孩子的手心、脚心、眉心上画一下,让他睡觉,然后起来就好了。

朱砂这是《神农本草经》开篇第一个药,也就是他除了目录下来的第一篇第一个药,就是朱砂。上经第一个,他叫丹砂。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鬼魅邪。这后头就不说了。在小孩,我们要护神,保护孩子的神,如果小孩有夜啼、夜惊、梦游,都用朱砂涂眉心、手心、脚心。或者用一个小的方子:朱茯苓10g,生草2g,生龙骨15g,水煎代茶饮。这是护神的。

小儿病的治疗要简单,用药要简单。简、廉、效是我用药的原则。

案语:

朱砂,可以驱邪,避鬼神 ,这个老百姓都知道!

特别是算命的阴阳仙,更是广泛应用。

用这种涂画的方法,特别是在穴位上涂画,这相当于中医的贴敷治疗方法!

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汞”,是一种重金属,在中药中属于重镇安神药。

朱砂食入不能过三分,因为有毒。但是,外用就安全了!

用于穴位涂画,相当于贴敷一样,会改变人体的磁场,特别是穴位局部的磁场 ,故会对人体产生干预,这种干预的作用就是药用价值的体现。

惊吓哭闹不睡觉的情况多见于未满月的小儿。小儿在中医属于“哑科”,不可以正常的交流,这对刚刚生孩子的年轻妈妈及医生来说都是非常棘手的事情。此时如果小儿吃喝拉散都正常,体温也正常就不要过度担心,一般多是新生儿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造成的,这种惊恐更适合朱砂的涂画治疗了!

如果此时的小儿伴有腹泻,小腿佝偻着的哭闹,多半是胃肠道的消化问题。此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喂服“复方鸡内金散”和正和元尔益生菌,大便正常了,哭闹就好了!

另外,也可以用妈妈的双手搓热后捂在孩子的肚脐上,反复做几次,特别是在孩子睡前来操作,一般一次就会有效果的!

朱砂涂画的方法对于小儿的惊悸类疾病是有效的!但是,年长儿在睡醒后必须用温水把朱砂洗掉,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到肚子里去,这样即保证小儿用药安全,又可以使用方便无痛的方法来治病。对于小儿惊吓类疾,不妨一试!

中医传人,传播中医药养生治病文化,让中医中药造福人类!

希望您有缘看到后分享出去,功德无量!

朱砂为什么是古代炼长生不老药的首选材料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朱砂 图源:baidu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有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直至今天,追求长寿长生的梦想仍在不断地持续着。进入青铜时代,古人想长生的思路是内修(丹)和服食外丹,外丹便是以朱砂为主与其它物质炼制出来的丹药。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其化学组成为硫化汞,分子式为HgS,为颜色鲜红的重矿物。丹砂在高温下氧化,能直接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就是这种地壳中分布较广的矿物,成了中国古人几千年来追寻和探索的神奇之物。

人类早期使用朱砂,主要作为彩绘、颜料,这与古人崇尚红色有关。商周时期,古人衣服为红色,表示尊贵;宫室及用具用红色,表示热情盛美。用红色大概除了与崇拜太阳和火有密切联系外,也与人与动物的血色有关。考古学家在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曾发现了丹砂;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的宫殿遗址中,所发现的玉器和铜器都裹在朱砂里面。春秋战国时期,用朱砂炼水银已相当普遍。相传晋代人发掘战国齐桓公墓时,曾发现内有水银池。那时古人还掌握用水银来镀金的方法:将金片加热至600℃后加入汞,金汞比例为1:9,形成糊状金汞物——金汞齐,然后,涂在青铜或银器表面,加热至400℃左右,汞蒸发掉,而金便镀在了器物表面。山西长治县分水岭战国墓中出土的镀金“车马饰器”就是明证,这是古人对化学研究一个重要贡献。

当然,朱砂的最大用途和神秘之处,在于它在炼丹术中的应用。早在战国时期,北方燕国的宋无忌、充尚、正伯齐等方士号称懂“仙道”及“炼丹术”,到“海上”“神山”去为王侯炼制长生不死药。

秦汉时期,炼丹之风更甚。秦始皇热衷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对丹砂开采及水银冶炼非常重视,曾为巴蜀一位叫“清”的寡妇筑“女怀清台”,表彰她对开采丹砂的贡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墓中还有象征江海的水银池。

骊山秦始皇陵 图源:baidu

汉初已出现丹石和丹药成品的交易,文人儒士和医生成为炼丹服丹的推动者。汉武帝迷信仙丹,曾派方士用丹砂和铅为主要原料来炼制长生不老药。汉代《刘仙传》中记载了几位能作水汞、炼丹砂与硝石服用的方士。到东汉桓帝时(公元147—167)有位炼金术士叫魏伯阳,在他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中曾写道:“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采之类白,造之则朱。”姹女是汞的别名,黄芽是硫黄的别名,魏伯阳已认识到汞易挥发,也容易与硫黄相结合,并由不纯的硫化汞(类白),可以炼成纯的硫化汞(造之则朱)。其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了葛洪、陶弘景等著名大炼丹家。

为什么朱砂是炼长生不老药的首选材料呢?晋代炼丹家葛洪在他著的《抱朴子》一书中阐述了其中的道理:像草木之药“煮之则烂,埋之则腐”,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就是说,用中草药炼丹是不行的,因为他们容易腐烂。而朱砂加热后可变成水银和硫,反过来水银与硫可合成朱砂。因此,服用朱砂炼制的丹药,人的生命就象朱砂与水银能相互转变,可往返循环,生生不息,容颜永驻。这可能就是炼长生不老药离不开朱砂的原因了。这种认识,是基于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当然,除了葛洪谈及的原因之外,还有朱砂具有高贵的红色,人和动物的血液是红色,朱红的丹砂乃天地血气所化。

中医实践证明,天然丹砂确有养神益气、明目清肝、润肺止渴等功效,是生命永恒的标志;同时,人去世后如在体内注入水银可以延缓尸体的腐朽,常用于墓葬。葛洪也说:“金汞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况服食乎?”可见朱砂在饵炼长生不老药中的作用。服用以朱砂为主要原料的丹药正是葛洪“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的理论的实践,也是炼丹术滥觞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依据。

那么丹药长得究竟啥样呢?1965年,南京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象山发掘了一座古墓,依据棺材中出土的文物,专家们判断这是一座魏晋时代的墓穴,墓志铭上表明,墓穴的主人是一位女性,她是王羲之的一个女性亲属,名字叫虎。虎一生未嫁人,却有服食仙丹的爱好,结果年纪轻轻,就“成仙得道”了,成了丹药的殉葬品。在墓葬中发现有一小漆盒。专家小心打开漆盒后,看到里面有十几颗暗红色的小药丸。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光谱仪进行化验,结果证明,这小漆盒中装的是丹药,即古人说的“长生不老仙丹”。经检验,盒中丹药的成分是:硫13.0%,汞60.9%,26.1%是其他成分。

炼丹家葛洪记述的“长生不老丹”的主要成分有五种: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丹砂(硫化汞)对人形成危害的机理是:汞是一种剧毒物质,它可以通过皮肤、呼吸和消化道被人体吸收,并逐渐在人体内堆积,它不仅可以破坏人的肝、肾和脑等脏器,还会直接导致人的死亡;而硫可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遇水就会变成亚硫酸,这种化合物会破坏人体对钙质的吸收,长期使用,会让人头昏恶心和流鼻血,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特别是炼丹过程中,当炉内温度达到350度以上时,硫化汞中的水银变为蒸汽,水银蒸汽毒害更大,轻者造成头发、牙齿脱落,重者不治身亡。白矾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慈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而曾青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食用后对身体百害无益。

葛洪炼丹图 图源:baidu

隋唐时期,炼丹术进入高峰,皇室和民间都崇信金丹,虽不时有人服丹致死的教训,也已知道“丹砂有大毒”,但没有阻止人们炼丹的步伐。唐太宗李世民曾请了几位有名望的道士来到宫中,为他炼制长生不老仙丹,因迷恋丹药,在服用后慢性中毒而亡。唐代的玄宗、宪宗、穆宗、武宗都乐于享用丹药,结果轻的中毒染病,重的不治身亡。一些大臣、文人也纷纷仿效,据说李白遍游中国名山,目的是求仙访道;中唐的韦皋,据《旧唐书》记载是因“药毒发而毙”。

针对服用丹药求长生的危害,唐代著名中医孙思邈指出:“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察”。表明炼丹的宗旨不是去飞天成仙,而是延年祛病。诗人白居易在《梦仙》诗中,讥讽梦想吃丹成仙者:“……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到了宋代,人们对服用丹药之危虽有清醒认识,但仍有人跃跃欲试。鉴于前车之鉴,宋真宗对外丹不敢尝试,曾在翰林司金丹阁炼丹一炉,至熙宁元年炉火不绝。到了宋神宗才下诏停火,并将丹炉藏于天章阁。官僚、士大夫如富弼、夏竦、苏轼、张安道等也炼丹服食,亦半途而废。

比如苏轼在仕途不顺时,用炼丹打发时光。他写信给老友王巩,大谈特谈炼丹时的情景是如何变幻莫测,如何光彩甚奇,并特意解释“固不敢服,然其人教以养火观其变化,聊以悦神度日”。实际上,苏轼服食过丹药,他写道:“安道软朱砂膏,某在湖亲服数两,甚觉有益利,可久服”。

朱砂膏由朱砂制成,与术士所炼丹药来源别无二致。宋代司马光曾戏谑性地说长生不老术的荒谬:“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途。君不见,太上老君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南宋高宗则明确告诉大臣:“若果能飞升,则秦皇、汉武当得之;若果能长生,则始皇、武帝至今存可也”。南宋陆游《眉州驿舍睡起》诗中写道:“身如盘汞转,人似炉丹死。”但达官贵人们并不从中吸取教训,炼长生不老药的闹剧一直持续到清代。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因服食丹药中毒死亡的皇帝就达十五、六位。

“朱砂鼎里绽黄花,偃月炉中发玉葩。”古人希冀通过炼丹而得到“长生不老药”的努力是可悲的。但炼丹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如前面谈到的鎏金工艺、还有金属的置换反应、丹砂和汞的互变反应、伏火法(火药的先驱)等。此外,炼丹家还把粗略的量和比例概念引用到化学上。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或“先驱”。外国学者伊博恩还肯定地说:“炼丹术是现代化学的先躯,它无疑起源于中国。”

撰文/姚昆仑(研究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征稿启示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稿件内容以反伪破迷为核心思想,科学普及、科学文化、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领域均可涉及,旨在将科学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避免公众上当受骗。稿件一经采用,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kpsbsh2017@163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崇尚科学 反伪破迷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一点朱砂启心智

来源:【浙江教育报】

一点朱砂启心智

8月30日,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小朋友,学校为他们举行了新生“入泮礼”,活动包括拜师求学懂感恩、朱砂点痣启智慧、开笔破蒙书写“人”、击鼓明志树理想、新生宣誓启新程、亲子合作护成长等环节。这项具有国风韵味的新生入学仪式已经坚持了6年,满满的仪式感为学生的小学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图为该校教师为新生点朱砂痣。

(本报通讯员 陈 超 摄)

本文来自【浙江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