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洛阳作为一座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很多响亮的历史名片。邙山,便是其中一个,这是洛阳最为古老的记忆,承载着洛阳几千年最深处的记忆,而且它还是是中国三大龙脉之一的聚结处。邙山一共有24位皇帝的墓葬,如今还是墓地首选。有诗云:“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此外,“邙山远眺”还是洛阳八景之一,走在邙山丛林之中,亦或是穿梭于山下的古墓博物馆,仿佛是在不同的时空中来回穿梭。
地理位置优越,6代24帝长眠于此邙山之所以是三大龙脉之一,首先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邙山位于“千年帝都”洛阳市的北部,洛阳名源于洛水之阳,是一座带有现代化气息,又不失古典之风的文化名城,圣贤云集,人文荟萃,风景众多。如果说江南是“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么洛阳便是“多少尘事写丹青”。作为一个被帝王将相宠爱的城市,很多帝王将相都会把墓葬安排在此处。虽然邙山少了点烟雨气,却能在万千牡丹中道尽了生的璀璨。
邙山还有一个名字叫平逢山,当地人有时也叫它太平山,顾名思义,就是山不高,山头如平地一般。邙山前面是山后面是河,古墓特别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有句老话说的非常贴切“几无卧牛之地”。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统计,邙山上面一共有六个朝代的二十四位皇帝长眠于此,这样的风水宝地,估计在中华大地很难再找出第二个“邙山”了。
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所以邙山真面目也能通过数据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更加全面的去了解邙山。
邙山面积有七百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大块,邙山西部是北魏皇族陵区,中间基本上都是东周东汉以及后唐陵区,东边是西晋和三国时期曹魏陵区,最后还有一个夹河段,属于东汉西晋墓群,但是隋唐之后很少再有帝王墓葬,因为唐代之后很少再有朝代定都洛阳了。
虽然唐代之后帝王墓葬少了,但是贵族墓葬却越来越多,很多平民也都希望葬在这里,邙山这个风水宝地至今仍是墓地首选。整个邙山的古代墓葬有几十万个,几乎包括了中国几千年各个朝代的墓葬,走进邙山你会发现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墓葬演变历史呈现在了你的面前。有谚语云:“生于苏杭,葬在北邙”,把邙山和“人间天堂”苏州杭州相提并论,可见邙山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景色宜人,洛阳八景之一邙山之所以是三大龙脉之一,还在于它的风景好。熟悉洛阳的人都知道,“邙山晚眺”是古代洛阳八大景之一。在古时候,每到了清明节或者九月九日的重阳节,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人们来到邙山踏青扫墓或者登高远望。
唐朝和宋朝的时候,邙山古木众多,到了夏秋季节一片青翠,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尤其在夕阳就要落下的时候,一片暮色笼罩大地,千家万户炊烟升起,这个时候的邙山别提有多好看了。
从邙山南下就是一坐古王城,城东有一个翠云峰,当时长期在洛阳执政的女皇武则天还曾在峰上修建了一个避暑山庄,一到夏天炎热难忍之际,就亲自带着大臣们来到这个避暑乘凉。站在峰上往南看,整个古洛阳城尽收眼底,十分气派。
牡丹是洛阳最拿得出手的一张名片之一,邙山附近当然也少不了牡丹,而且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邙山之景增添不少色彩。“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邙山和牡丹的巧妙结合让我们对邙山这个地方有了新的见解和认知,使洛阳和邙山的名片更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中国三大龙脉之一的聚结处邙山是中国三大龙脉之一的聚结处,因为它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全符合古时候的人对墓葬的所有要求,在古代的风水学中,埋葬死者的地方必须讲究“生气”凝聚,这个“生气”遇见风就容易消散,所以它还不能被风吹倒,但是“生气”遇见水就能把它定住。古代人还希望葬地内的阴阳二气要均衡,邙山也符合这个条件,能够藏风聚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古代的风水学认为,我国一共有三大龙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昆仑山。邙山属于三大龙脉中的中间那一支,龙脉连绵不断,经过邙山后继续向东延伸最终入海,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龙脉一定要入海呢?因为古代皇家的墓葬讲究一个“真龙得水”,龙脉自西向东来到海边,不就是“真龙得水”了嘛。
中国皇室墓葬规矩众多,其中还有一个“十不葬”之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石山不葬”,意思就是山上石头太多不能埋葬,大家都知道,石头哪里最多?自然是山上最多,但邙山和其他山还不一样,它是土山。皇家墓葬对土山的要求也很高,必须绵延10千米以上才有资格叫龙脉,邙山虽然不高,但是很长,整座山连绵不断,竟然绵延了一百多千米,所以邙山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优越位置。
我国第一座古墓博物馆也建立在邙山,现在这个博物馆叫做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是游人了解邙山的“重要窗口”,馆内设置有假山和水池,它的面积、风格、类型均为世界翘首。所以说要想了解邙山,必须先来“古墓博物馆”,在这个古墓博物馆里还“藏有”一座北魏帝王陵中的景陵,能自由进出,可使人们全面了解北魏帝王陵的基本面貌。
北邙山头无闲土,尽是洛阳人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拿着黄金何处买。从古至今,北邙山下,草木相拂,风声依旧。如今的邙山,正迎着新时代的春风,马踏銮铃而来,在帝都洛阳的北部,烁烁生辉。
文/南宫钦
早就听人说过旧时候和平县城有两大奇观,一是:水缸倒扣铺成的“奶姑峰”,
一是王阳明在和平峒立县前“驳龙筋”,今天,我与李乐明、黄锦标、黄国文、陈福初等先生,惊喜地在雅水村看到了“和平龙峡脉”禁碑。
“龙脉禁碑”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仍默默地守护在肖屋岗这条龙脊之上。
据说当年王阳明平叛池仲容农民起义后,觉得粤赣边陲这荒蛮之地,要想达到长治久安,必须建制立县,方可保稷安民。
王阳明主意一定,立即四出勘查可以立县的风水宝地,他细瞄这里的龙脉走向,以图圈定县衙立基地点。
他觉得和平峒的羊子埔,背倚龙山,前临浰水,面朝东山耸翠,左青龙,右白虎,滔滔江流绕半城,他决意在此处立.县,而且县名就取和平峒之意,定为“和平县”。
王阳明悦意和平立县,勘查和平县的龙脉颇费一番心血,他探得和平县的龙脉西接九连,急行几十里逶迤到五花嶂,再经热水合栋,绕道雅水,直贯九子岗,最后到羊子埔河口落穴。
可这鬼斧神工的“三吉六秀”之龙脉,谁知泻落雅水村旱塘面时,明显被沟壑阻断,跃不上至肖屋岗。王阳明被这横来一穴搞得十分头痛,经三天三夜苦思冥想,最后他施用“吞甲法”,用瓷碗连叠当作龙脊,
他命人担来百十担“古斗菜碗”,乘着星稀月黑,人不知,鬼不觉,悄悄地在这深垇,将古斗菜碗延伸埋藏到肖屋岭岗,并在半坡用青砖刻一碑记,警示村民不得垦土挖沟,不得肆意破坏风水,碑曰:“龙蕴五花嶂,气贯和平峒,深垇龙峡脉,万世呈昌隆。大地龙脉,大地所藏,军民人等毋忘保护。左佥都御史王阳明立”。
和平立县后,百业兴旺,雅水村成为热水、浰源等地进入古驿道的必经路口,村民在雅口村口处设茶园,建“文昌阁”,在肖屋山坡上立一“华光庙”,完善古驿道的功能设施,使之每日掮客似云,车水马龙,货如轮转。
再后来,有雅水村的乡贤黄海澄先生,与大善人叶金福先生斥巨资纠集村民,扩宽修铺这条古驿道黄金线路,为方便客商往来,还在半道修筑“石涧亭”,此善举推动了和平县城发展。
世事茫茫,岁月悠悠,“龙脉禁碑”在这肖屋岗静卧300多年。
清咸丰元年,有赣南游匪窜扰和平城厢镇,游匪探得”龙脉禁碑”,以为龙脉埋藏之处必有大量金银财宝,于是不择手段挖龙筋,因寻不到宝,贼人连砖刻也愤而打碎,他们的恶行遭城厢镇街坊和雅水村民围堵,贼人落荒而逃。后村民禀报知县冯光亮,冯知县立即俱文,命手下刻石立碑,碑曰:此係县龙峡脉,下禁开垦,上禁㙲塞水沟,以致崩坏,违者禀罪,通邑合禁。
自碑镇于肖屋山岗,和邑五谷丰登。四海昇平,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九连山下文风盛,浰江两岸稻粱肥。人们感念先贤立县之福德。
近年,县新自来水公司在肖屋岗立厂,曾有村民在荆棘丛中见到“龙脉禁碑”,他不太经意,从未与他人说起这世间难得一见的龙峡脉风水碑。
目前,连和古驿道的发现和文化传承,正在升温,雅水村委也迅速行动,劈斩横路荆棘,架设小溪木桥,他们邀我前往探秘,无意间听到村民说起这“龙峡脉碑”,我意兴漾然,即与雅水乡贤黄锦标先生,村委黄国文等跋坡斩棘,地毡式铺开搜索,后有一帮雅水村闻讯而来的青年,大家不怕虫咬,不怕簕刺,最终在树丛下发现这旷世古碑。
此碑宽40公分,高60公分,黑油石质地,镶在砖砌碑座上,碑面光亮,刻字清晰,可惜碑面中间被人击碎裂有多道缝隙,好在尚能看清内容。
这种“龙脉禁碑”,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识宝物。纵观碑刻立意,足见風水学影响之深,己浸入到官民骨髓,也可见王阳明先生对“和平立县”情有独钟的情怀,在这赞叹之余,我心头涌起对王阳明先生“格物致知”的崇敬!# 陈仰天
来源: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在中国
山从来都不只是山
而是文化的载体
昆仑山
尤其是如此
它是气势
(出自《念奴娇·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是一种精神
(出自谭嗣同《狱中题壁》)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极高、极远、极大、极古的代表
(出自屈原《楚辞·涉江》)
▼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是帝之下都
是王母瑶池
是天柱地维
是黄河之源
是万山之祖
是中华龙脉
是5000多年来
中国人最天马行空的想象
(自《山海经》以来,大量的古代著作都提到昆仑,围绕传说中的昆仑,出现了许多神话故事,甚至其中很多本和昆仑没有关系,是后人附会之作。传说中的昆仑,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制图@赵榜/星球研究所)
▼
然而
神话中的昆仑
并非现实中的昆仑山脉
我们对神话中的昆仑乐此不疲
却对现实中的昆仑山脉缺少了解
昆仑山
经历了从想象到真实
从神话到科学的漫长过程
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探索
今天的我们不应让它只存在于神话中
是时候
认识一个真正的昆仑山了
01
神话
我们对昆仑山的认识
最早是从神话开始的
在《山海经》中
“昆仑”一词首次出现
(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
▼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它一出场便气势不凡
弱水在昆仑山下环绕
炎火之山在不远处拱卫
远远望去
笼罩在一派神秘威严的气氛中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
▼
“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山中有众多神兽把守
虎身九尾,人面虎爪的陆吾
长相似羊但有四只角的土蝼
长相似蜂却大如鸳鸯的饮原
(东汉延光元年画像石中的九头人面兽,九头人面兽又称开明兽,传说为昆仑九道门的守门神兽,其原型是神兽陆吾,摄影师@杨虎)
▼
还有“戴胜、虎齿、豹尾、穴处”的西王母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中的西王母形象,周围还有青鸟围绕,推测为西魏时期壁画,摄影师@孙志军)
▼
关于这座西方大山“昆仑”的信息
可能来自于古代西北的羌戎族群
他们在迁徙和交流中
将这一信息带至东方
然而我们如今已经很难确定
《山海经》中的“昆仑”到底是指现代的哪座山脉
(青海宗日文化的折线纹彩陶壶,属于青海黄河上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昆仑,很有可能与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古代民族有关,摄影师@动脉影)
▼
继《山海经》后
在《穆天子传》《庄子》《楚辞》《史记》中
昆仑也频繁出镜
其西方神山的地位不断巩固、升级
(出自《史记·大宛列传》)
▼
“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劈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昆仑不仅没有变得真实
反而越来越虚无缥缈
它逐渐演变成了道教中的圣山
西王母也成了道教中的最高女仙
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秘密
(格尔木无极龙凤宫,摄影师@万瑞)
▼
直到西汉凿空西域
来自东方的人们
才对这片陌生的土地有了更多的认识
他们根据当时有限的地理知识
将于阗南山定为“昆仑”
(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意思是说汉武帝根据古代文献,将河流发源地所在的山命名为昆仑,实际上,黄河并不是从于阗南山发源,这是当时人们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错误判断)
▼
“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在之后的几千年里
对昆仑山的定位一再改变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同时相关的神话也越来越丰富
昆仑山成了“中国第一神山”
其真实的地理信息则被逐渐掩盖
其实
真实的昆仑山一直在那里
它也从不缺少人类的关注
只不过身在山中的人们
并不真正了解它
02
荒野
现代的昆仑山脉
位于中国西部
夹在新疆和西藏之间
从西向东延伸进入青海
绵延2500千米
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段
(昆仑山脉在中国的位置及分段,昆仑山口以东为东段,琼木孜塔格以西为西段,中间为中段,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昆仑山的周边
自古以来便不缺少人类活动
北麓有一连串的绿洲王国
东部青海一带则有游牧民族活动
(巴颜喀拉山年保玉则峰附近马场内的马,摄影师@姜曦)
▼
他们都曾见过昆仑山
甚至翻越过昆仑山
但作为一座巨大的山脉
要认识它的全貌仍是天方夜谭
以他们的视角看来
昆仑山只是一些片段
这些片段从东向西
海拔变得越来越高耸
自然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严酷
① 东昆仑
青海省西部的昆仑山口
是东昆仑与中昆仑的边界
由此向东为东昆仑
包括唐格乌拉山、布青山
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等
几乎横穿青海省
将其分成南北两半
(昆仑山脉东段范围,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东段的平均海拔为4500-5000米
距昆仑山口不远的玉珠峰
山形珠圆玉润
全无高人的气势
(玉珠峰,摄影师@崔永江)
▼
东端的阿尼玛卿山降水较多
年降水量一般可达500-800毫米
(请横屏观看,阿尼玛卿山,摄影师@孙建鑫)
▼
东昆仑以南是三江源地区
受到东、西、北三股气流的影响
东亚和印度季风驱动的西南暖湿气流
以及来自西边的气流
为这里带来源源不断的降水
孕育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
(三江源地区,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东昆仑的高原湖泊广大开阔
鄂陵湖的面积高达600多平方千米
(鄂陵湖,摄影师@仇梦晗)
▼
山脉上发育冰川
冰雪融水汇成河流
与降水一同滋养着山脚下的牧草
(巴颜喀拉山年保玉则峰红土垭口,河流与草地,摄影师@孙建鑫)
▼
丰美的草原
吸引来了许多动物
湖水倒映着雪峰、绿草和牦牛
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
(年保玉则峰下的牦牛,摄影师@高承)
▼
② 中昆仑
然而
随着我们向西翻越昆仑山口
进入昆仑山的中段
情况开始发生改变
中昆仑从昆仑山口到琼木孜塔格
在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呈东西向延伸
这里的平均海拔升高到5000-5500米
(昆仑山中段范围,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新青交界处的阿尔格山
主峰为海拔6860米的布喀达坂峰
与山脚下的太阳湖相互映衬
显得更加挺拔
(布喀达坂峰以及太阳湖,摄影师@布琼)
▼
阿尔格山之南
是可可西里
山下不再被牧草覆盖
显得更加荒芜
(可可西里马兰山,摄影师@布琼)
▼
中昆仑的南北两侧
都有着大片的荒野
北侧是阿尔金无人区
在巨大的沙丘衬托下
连体型魁梧的野牦牛
也成了蚂蚁一般的小点
(新疆阿尔金山库木库里沙漠里的野牦牛,摄影师@鲁全国)
▼
南侧则是可可西里
和面积接近60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
号称“高原上的高原”的羌塘
(羌塘,摄影师@李佳)
▼
如此严酷的环境之下
没有人类能够长久居住
因而大型的哺乳动物成了这里的主人
藏羚羊在这里自由奔跑
(羌塘藏羚羊,摄影师@卡布)
▼
荒原上觅食的野牦牛
似乎也比东昆仑的同类
更多了一些荒野之气
(可可西里的野牦牛群,摄影师@张强)
▼
但这还不是结束
在琼木孜塔格以西
西昆仑正静静地俯视着这一切
③ 西昆仑
西昆仑已经接近中国的西北边疆
山势转为西北-东南走向
与西南侧的喀喇昆仑山平行
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
最磅礴的群峰
(西昆仑山西段,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这里的平均海拔
为5500-6000米
重重山岭自东向西逐级升高
相继突破5000、6000、7000米大关
仿佛一条直通天庭的“天梯”
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山
海拔7530米的公格尔九别峰
海拔7649米的公格尔山
体型庞大,高耸入云
(从喀拉库勒湖南望慕士塔格山,摄影师@常力)
▼
(公格尔峰,摄影师@郝沛)
▼
(公格尔九别峰,摄影师@小强先森)
▼
这个壮阔的峰群
将西来的水汽一网打尽
形成了面积高达21000多平方千米的冰川区
相当于3.3个上海市的面积
放眼望去尽是冰雪与天相接
(请横屏观看,慕士塔格山的冰川,摄影师@丁丁)
▼
西昆仑群峰顶部开阔
冰川毫无阻拦地向四周生长
一股脑扣在一片山峰之上
成为冰帽冰川
如中国最大的冰帽冰川
古里雅冰川
(请横屏观看,古里雅冰川,摄影师@邬光剑)
▼
冰帽冰川行动“迟缓”
侵蚀周边岩石的能力不强
因而保持了洁白干净的外貌
(慕士塔格山的冰川,远处为公格尔九别峰,摄影师@丁丁)
▼
大量的冰雪融水
从峰群中争相涌出
(塔什库尔干河上游,摄影师@飞翔)
▼
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
盖孜河、玉龙喀什河、克里雅河
像几条玉龙般流入塔里木盆地
浇灌着昆仑山脚下的绿洲
(叶尔羌河,摄影师@宋文君)
▼
在山间的盆地、谷地中
冰雪融水汇聚形成了众多湖泊
如慕士塔格脚下的喀拉库勒湖
(喀拉库勒湖倒映着慕士塔格山的身影,摄影师@向文军)
▼
湖岸边沙土洁白的白沙湖
(白沙湖,摄影师@徐树春)
▼
形如葫芦的龙木错
(龙木错,图片来源@Esri image map)
▼
冰雪洪流脚下
是耐干旱的荒漠植被
和蒿草、苔草组成的草甸
(慕士塔格冰川下的地表植被,摄影师@小强先森)
▼
但在西昆仑北坡
一些局部的湿润山地
雪岭云杉、昆仑圆柏等植物
形成了针叶林
(西昆仑北坡,奥依塔格冰川附近的云杉林,摄影师@向文军)
▼
藏羚羊和野牦牛等青藏高原物种
相比中昆仑地区种群数量有所减少
而中亚高山地区的物种
雪豹、盘羊、长尾旱獭等
则开始更频繁地出镜
(西昆仑地区的岩羊,摄影师@向文军)
▼
几千年来
无数的人们曾亲眼望见那层层雪峰
却始终无法深入探索其内部
即便是少数成功的穿越者
也无不是九死一生
(出自《大唐西域记》)
▼
“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水雪,寒风劲烈”
对于他们而言
昆仑山不是什么辉煌精致的神仙宫阙
而是实实在在的山
是一座比一座高
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大山
这里巨石成堆、冰河广布
寒风呼啸、野兽横行
但昆仑的真正秘密
仍藏在莽莽群山之中
03
大碰撞
直到19世纪末
来自西方的探险家和学者
才开启了昆仑山的现代科考
新中国成立以后
对青藏高原的科考活动接连不断
但昆仑山一直是研究程度最低
资料最少的地区之一
因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
先后几次针对这一区域进行了综合的考察
(2015年古里雅五国联合科考,图片来源@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正是通过一次次地实地考察
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
我们才终于得以窥见昆仑山的全貌
现在
请将手机旋转90°
重新认识这座庞大的山脉
这里没有神话
只有上古时代的蛮荒
(请横屏观看,昆仑山脉全图,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凭借科学的手段
我们不仅能看到它地上展露出来的部分
还能探明地下隐藏的结构
不仅可以看到昆仑山的现在
还能还原它的过去
它的形成
是一场任何神话故事
都想象不出的宏大过程
这里在5亿年前曾是一片大洋
来源不一的大陆块体相继碰撞拼合
先后形成了昆仑山的不同区段
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
在距今约400万年前地壳剧烈隆起、变形
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昆仑山脉
从塔里木盆地望去就像一堵高墙一般
(请横屏观看,从新疆和田策勒县乌鲁克萨依乡板蓝根高山草甸远望昆仑群山,摄影师@尚昌平)
▼
剧烈的地质运动
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岩石:玉石
它被河流从山中冲出
堆积在河床上
成为人类口中的宝物:和田玉
从几千年前便开始捡拾昆仑之玉的人们
何曾想过那是地底力量的创造?
(驮工用毛驴从昆仑山中向外运输玉石,摄影师@尚昌平)
▼
由于高原的剧烈隆升
阻挡了水汽的输送
昆仑山成为亚洲内陆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来自东边的水汽到此已是鞭长莫及
而来自西边、南边的水汽
则难以逾越更加高耸的山脉和高原
(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的路径以及降水量分布,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大昆仑山的众多山峰
由于剧烈的隆升而达到雪线以上
形成了大面积的冰川
成为了巨大的固体水库
(西昆仑及喀喇昆仑地区冰川分布,这里是整个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范围内冰川最集中的地区,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体量巨大的冰川雕刻着地貌
将山体“大卸八块”
将巨大的岩石运送至山外
(慕士塔格山下的巨大冰川漂砾,摄影师@郝沛)
▼
大量冰川融水从高山上流出
汇集成水量巨大的河流
将山体切割出峡谷
甚至可能形成汹涌的夏季洪水
(请横屏观看,春天的塔什库尔干河,水量充沛,摄影师@奎涛)
▼
这些自然之力
共同塑造着这片荒芜之地
阻挡着人类进入其腹地
使得昆仑山能够保持长达5000年的高冷神秘
即便是现代
这里仍是中国人口最为稀少
公路和铁路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中国人类足迹指数图,人类足迹指数是通过城市建设、土地利用、道路分布、夜晚灯光等多个指标衡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颜色越红表明影响越大,制图@巩向杰&赵榜/星球研究所)
▼
东昆仑山地势相对平缓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
都选择从这里翻越昆仑山
(横跨河道的青藏铁路桥和远处的玉珠峰,摄影师@梦旅人)
▼
但在青藏公路建成后
为解决阿里地区的后援补给
不得不从西昆仑中寻找道路
新藏公路从新疆喀什地区向南过昆仑山
沿途要翻越多个险峻的冰山达坂
(新藏公路麻扎达坂,摄影师@小强先森)
▼
除此之外
这里就再无坦途
在这座巨大的山脉映衬下
人类的痕迹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慕士塔格脚下牧民的牧场围栏,只有一条轮廓,仿佛随时会被积雪掩埋,摄影师@小强先森)
▼
昆仑山的秘密还有很多
1992年
在西昆仑古里雅冰帽上
钻取的一段长309米的冰芯中
就包含着近50万年的气候变化史
2015年
五国联合科考队再次来到古里雅
钻取新的冰芯
(2015年五国联合科考古里雅冰川钻取的冰芯,图片来源@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通过对昆仑山的研究
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
高原的隆升
气候的变迁
生命的演化
和文明的起源
这是以前的人们仅凭想象
永远无从得知的
昆仑山不只是神话
它比最伟大的神话还要宏伟
它是地球力量的创造
没有这种力量
就没有这座超级山脉
也就没有荒野
没有河源
没有中华民族的先祖
瑰丽的想象就无处安放
永恒的精神就无以承载
请记住它真实的样子
这座山脉值得我们用新的方式
继续敬仰5000年
以及更久
(慕士塔格山,摄影师@聂鑫垚)
▼
(来源: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中有一个情节,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费尽心机要抢《四十二章经》,想要找到并企图摧毁满清的龙脉。电影结局,韦小宝在龙脉中大战冯锡范,最终发现,原来满清的龙脉,其实是一个藏了无数金银财宝的大仓库。
这种解说自然是荒诞不经的。龙脉与金银财宝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只是象征着自然界山脉走势与封建王朝气运的对应关系。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中,盗墓三人组在选定墓的方位之时,会看看地形风水中有没有龙脉,在我们的印象中,好似每个朝代甚至每位皇帝的陵墓都坐落在龙脉之上,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条龙脉呢?
龙脉居然也有家谱?“一干三宗”是什么
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史记》,不过当时的说法并不是“龙脉”,而是“地脉”。
这个概念,与秦朝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蒙恬有关。
话说当年胡亥抢了扶苏的帝位,对扶苏的心腹蒙恬不信任,赐其自尽。蒙恬死前说,我最大的罪过,在于率兵修筑长城,从临洮到辽东挖了万余里的山,肯定挖断了大秦的地脉。
这里所说之地脉,已隐然与后世的龙脉理论有所接近。那么龙脉是什么呢?本意是指山川的形势、气象、脉络等,原本是堪舆学上的概念。
《阴阳二宅全书》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地理大成·山法全书》又云:“龙者何,山之脉也”。
在堪舆学家认为华夏大地的龙脉,一共有“一宗三干”。
一宗,就是指天下龙脉之宗,昆仑山。
天下万山万脉,皆发端于龙脉祖庭昆仑山。
唐代杨筠松《青囊海角经》说:“山之发根脉从昆仑,昆仑之脉,枝干分明,秉之若五气,合诸五形。”
这个理论,我们都知道,与我们中国三大阶梯的地形是相符合的,位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脉,与古代典籍所说昆仑山虽不能完全对等,但比喻为万山之源也是合理的。
三干,就是说从昆仑山龙脉延伸出来的三条主干龙脉。
第一条干龙:顺黄河东下,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而入海,关系中原王朝运数,甚至于全天下的命运。
第二条干龙:由昆仑山发脉向东北行,过河北至海而止,隋帝开凿大运河后,风水家认为大河打穿了燕山山脉,破了第一干龙的脉气,使第二干龙秀气挺发,以至于自安禄山之乱后,战祸不断,藩镇割据,五代兵兴,两宋疆域萎缩,又有辽、元、清少数民族入主大统,皆从此崛起。
第三条干龙在南方,自昆仑发脉而至福建、浙江、广东等入海而止。
历代王朝的龙脉在哪里?
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至少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从夏朝开始算,中国历史上至少有24个王朝,那么中国就至少有24条龙脉。
按照王朝来看,各个王朝的龙脉又都在哪里呢?
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也就是太行山在河南西北的余脉,至黄河而止。现在搞炎黄祭祖,地点选在河南郑州,倒也合乎其理。
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
这些远古之龙脉,因为缺乏相关资料支撑,就不必多说了。
秦朝的龙脉在咸阳,乃是陇山山脉与秦岭的交汇之处。秦人于陇东牧马数百年,龙兴于此。蒙恬所说的挖断地脉,指的似乎是整个华夏大地的脉气。
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芒砀山一带。汉高帝出身于此,晚年仍然说,“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
西晋的龙脉在河内温县一带,太行山的支系。温县是历史上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与司马氏皇族联系非常紧密。不仅西晋时重要,就连南迁建康之后,乃至南北朝时代,温县仍然屡出司马氏名人豪族。
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隋唐的历史渊源都与西北大有关联,隋朝托名弘农,实际与唐的先祖都出自关陇。太行山脉是北方砥柱,龙脉雄奇峻伟,故而国家气象也是古代的巅峰。
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中原山少而低,巩义以西才有熊耳山脉,但大都不甚高峻,宋朝国势之弱,也是后世有目共睹的。
元朝的龙脉在蒙古高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元清两朝的龙脉,超出了三大干龙的脉络,特别是清朝在东北的气脉,可以说与西北的昆仑山脉基本没有关系,但这正代表了华夏文明强大的扩张力,将气运向四隅伸展。
当然,这些都是大致的范围,其实龙脉的具置是很难确定的,这是因为龙的活动范围是变动不定的,并且大多数龙脉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龙脉可不是封建迷信!
《鬼吹灯》中胡八一三人组勘探地势,有一套规则,用罗盘、标尺之类的工具,对着山川、林木、星斗方位一顿观测,八九不离十,就能找出一座大墓。
这种场景当然不是胡编乱造,古人不论营屋宇、选定万年吉地,都有一定的风水规则,胡八一也是按这套原则来探墓,所谓按图索骥,自然能屡屡成功。
龙脉与王朝都城的建设也是紧密相关的。
定龙脉是建城的首要原则。
龙脉不是随意可寻的,定龙脉要望势、察迹、辨形、观色,即要求山脉具有深度、广度,有萦绕之气。
元、明两代定都北京就是如此。
北京城的龙脉起自昆仑山北干龙,这条干龙是天下最长的龙脉。
它起首发自昆仑山的中脉,延绵数千里至于阗,历经浩瀚的大海,出夷入歙,又经万余里,到达燕然山处,又向东行数百里至天寿山,好像“万马自天奔腾而来”。龙脉便凝结于天寿山。
中国人讲究一脉相承,故宫的龙脉起自昆仑山,昆仑山接连天上的元气,就似气上通天,那故宫就具有了天上的元气。
按道家之说,元气是宇宙生命之源,它是一切存在物生命过程的能量。有了元气就有生气,那么北京城即故宫就会充满生气,成为万代永固的基业。
其实返本归元,从这个角度上看,龙脉理论与道家的哲学系统有共通之处,即:气是万物之源,亦是万物之本。
不光城市建造、都城选择深受龙脉思想影响,中国的传统山水画也打上了深深的龙脉烙印。
我们普通人看山水画,都能分得出好坏优劣。过于写实的画,在山水画中都是下乘之作。
真正有质量有水平的大多是艺术化改造过的山水样貌。比如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包括现代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我们能看出来好,好在哪呢?就在于不同程度参照了龙脉相关理念。
早在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就意识到事物空间关系的内在精神,已有了“龙脉”的朦胧意识。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直接将“生凤”、“白虎”画于山中,形成某种特定的气氛。
清朝王原祁总结历代画作规律,正式把龙脉理论引入了山水画理体系,大体就是说,作画应从大气势、大布局着眼,从主次、虚实、开合、体用上剖析山水形式的精微变化,这就使山水画章法更加复杂、精妙、立体。
龙脉潜伏于地下,就好比宇宙间的元气注入人的身体那样。山乃龙之势,水是龙之血,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
即便是抛开风水学、龙脉说的观念不谈,任何人在这种山奇水秀的环境中成长、生活都未免不是一种和谐、和乐的享受。
在电视和小说里,经常出现“龙脉”的说法,比如民间盛传,朱元璋为了皇权永固曾下令让刘伯温斩断天下龙脉,但刘伯温却留下了长白山的龙脉没有斩断,以至于后来清军入关,大明灭亡;
在金庸的鹿鼎记里面,韦小宝发现大清的龙脉和宝藏就在一个叫鹿鼎山的地方,而天地会同样也一直在寻找大清龙脉,只要挖断龙脉,就能反清复明。
龙脉
当然,龙脉,并不只在电视或小说里面才有,龙脉的概念,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堪舆术,堪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认为,所谓的堪舆术,其实是古人将天文地理以及人体这三大学科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而所谓的“龙脉”,则属于地理的范畴。
“龙脉”究竟是什么?龙脉真的存在吗?龙脉又有何神奇之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龙脉的“来龙去脉”。
古人在研究地理的时候,觉得起伏延绵的山脉,就像龙的形态,所以将山脉称为“龙脉”。
龙脉
龙的形态,就是山的脉络,山上的土,对应龙身体里的血肉,石头,对应龙的骨头,山上的草木绿植,则对应龙的毛发,当然这都是一种基于意象进行联想的比喻。
我们知道, “龙”,作为传统文化中具有神秘力量的高贵物种,被人们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皇帝又被称作“真龙天子”,后来,龙脉也就逐渐和皇权有了某种联系。
比如古代的国师为了辅佐皇帝提升国运,就要到民间四处查访龙脉的所在,皇帝龙驭上宾之后,皇陵往往也必须要葬于龙脉。
龙脉
所以,如果从广义上来说,龙脉指的就是山脉,所有的山脉都可以叫“龙脉”,但如果从民间狭义的理解来看,只有那些风水极佳,而且能对国运造成影响的山脉,才是真正的龙脉。
搞清楚龙脉的概念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或许都有需求,那就是——“龙脉”真的存在吗?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可以非常肯定,龙脉,确实存在。
龙脉
比如我们平时所关注的气象,就和龙脉地理息息相关,因为山脉可以阻挡季风寒流,如果龙脉发生重大的改变,比如某一山脉遭到破坏,势必就会造成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所以“脉毫”毫无疑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呢,咱们顺便来聊一聊成语:“来龙去脉”,过去精通堪舆的老先生,有一句口头禅,叫“寻龙点穴,千里来龙看入首”,什么是“来龙”?一座山脉的主山,就叫“来龙”,这是相当重要的位置。
龙脉
然后,从主山峰顶延绵而下的山梁,就是这座山的脉络,也叫“去脉”,来龙去脉,合起来就是一座山的全貌,因此,来龙去脉就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前后经过,也就是所有的全貌和由来都可以一目了然,就像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一样,这就是“龙脉”的“来龙去脉”。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