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家都说,今年是2023年。其实2023是西方的纪年数。泱泱大中华,有将近5000元的历史,怎么会只有2023年呢?如果按我们中国的纪年,你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吗?
这要先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说起。黄帝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又是五帝之首,中原各族把他奉为共同祖先,称他为"人文初祖"。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能开口说话,15岁已经无所不通,20岁时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为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他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所以称他黄帝。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除了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显赫功业,黄帝还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命令手下一个叫大挠的,制定了甲子,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是命令另外一个叫荣成的大臣,制定了历法,这个历法到今年是4720年。黄帝即位那一年,是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其实按照黄帝纪年,应该从黄帝出生那一年算起,到今年就是4720年。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即1912年,当时的中华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纪年法并行。1949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如今才有了今年是2023年的说法。其实,这个公元纪年是西方国家按照他们信奉的耶稣出生的时间为起点计算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黄帝,应该按照黄帝的出生纪年,所以,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今年是4720年。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下一年的春节离今年春节有384天,这个发现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年不是只有365天吗,这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有网友感叹,“这多出来的都是打工人的辛酸泪堆成的!”
1月30日,上游新闻记者查阅日历发现了2024年的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2月10日,2023年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1月22日,两者相差384天。
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邹登顺。
邹登顺介绍,人们所说的一年365天是按公历计算,而春节是中国农历年的节日,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转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接近公历年的长度,中国古代古人采用了增加闰月的方法。
按照农历的计算方法,在19个农历年中有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做闰年。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农历每个月中,不含中气的月份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是“闰二月”,所以是384天。
邹登顺介绍,今年还是一个“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内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根据统计,19个农历年中有7年达到384或385天,有7年是“双春年”。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来源: 重庆晨报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二月初二,“龙抬头”
在我国,自古以来
“二月二龙抬头”
都是一个重要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纳祥转运
视频加载中...
今年是甲辰龙年里的“龙抬头”
可是12年一遇↓↓↓
今年的“龙抬头”很特别
“龙抬头”中的“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今年恰巧是甲辰龙年,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甲属木,而木在五行学说中代表的颜色是青色,2024年也被称作“青龙年”。这一称呼不仅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和憧憬,而龙年的“龙抬头”,每隔12年一遇。甲辰“青龙年”的“龙抬头”,更是每隔60年才能出现。
此外,今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恰好是“数九寒冬”的最后一天,“九九尾”和“龙抬头”正好碰到了一起,阳气生发,春意渐浓,万物复苏,大地处处焕发生机。
今晚抬头可寻“龙角星”
就在今天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
仰望夜空可以看见
“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
缓缓升起
仿佛“龙抬头”一般
古人观察发现,农历二月二,天黑下来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来,犹如“龙抬头”,接着“龙身”也会缓缓升起,仿佛一条“巨龙”在春天从东方腾空而起。
不过,据天文学家介绍,由于岁差的缘故,如今人们在农历二月二看见“龙抬头”的时间得在21时左右。若要想和古人一样在天刚黑时就看见“龙抬头”,得等到清明期间才行。感兴趣的你可在适当的时间抬头寻找“天宇龙”的身影。
寻“龙”四步走:
朝东北方天空看去,找到熟悉的北斗七星。
沿着北斗七星的勺柄曲线延伸,可以找到牧夫座α,我们一般称这颗星为“大角星”。
继续向前延伸,会看见一颗蓝白色的亮星角宿一,在角宿一左侧不远处,一颗较暗的星就是角宿二。
找到角宿一和角宿二,就找到了苍龙七宿中的第一宿——角宿。(恭喜你,找到“龙首”啦)
这“四步+重点”你就能发现整条“龙”啦!
各地民俗活动热闹上演
在这个寓意颇多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都举行了民俗活动进行庆祝。
在广东佛山,“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启动仪式暨南海龙舟超级联赛首站(九江)今日在佛山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烟桥古村举行。
活动当天,现场将举行“起龙”仪式。龙王起出水面后,洗净龙船,装上龙头龙尾,在龙尾举行“装头”“点睛”仪式;“采青”时把禾青或龙眼树叶插在龙船上,寓意生机勃勃;“采青”后,寓意“睡龙”真正苏醒,可正式下水游龙、赛龙。
龙舟竞艳:11支不同主题的传统龙舟将在现场进行巡游,主题包含功夫、醒狮、新乡贤、九江凤艇等地方传统文化及产业元素,整体造型宛如一条真龙在水上起舞。
龙舟竞速赛:22人标准龙100米×4往返赛,12支来自南海区各镇街,共264人的龙舟队伍将进行闯关竞速比赛,展现“赛龙夺魁”之志。
千人龙船饭:俗话说“食过龙船饭,龙精又虎猛”,扒完龙舟、“睇”完龙舟之后,可以品尝千人龙舟文化宴。吃过龙船饭,寓意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啥特色饮食?
“龙抬头”之日的特色饮食多种多样,流传着很多饮食谚语或俗语。如“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等。
在广大的华北地区,有“二月二,吃龙食”之说,即把该日所吃食物以“龙”命名,如春饼或煎饼称“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这两种食物在《燕京岁时记》中即有记载。此外,还把水饺称“龙耳”;馄饨或桂圆叫“龙眼”;云吞面为“龙戏珠”等等。
徐州地区有“二月二,炒料豆”的习俗。此处的“料豆”有两种,一是用沙土干炒黄豆,豆熟即可食用;一种是把炒熟的黄豆倒入熬好的白糖浆中继续熬制成块。这种食物土语称“蝎子爪”。给小孩食用,传说可免除蛇虫鼠蚁等“五毒”侵害。
节日主题有哪些?
“龙抬头”的节日主题有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但核心所指一直没有离开农业生产和龙形象崇拜。具体而言,“龙抬头”的节日主题大体可归纳为两个一脉相承的部分。
第一个,即从最初的天象观测及其形象化解读,到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二个是从祭龙拜社后的踏青挑菜到驱虫保健、祈福迎富。
孟令法认为,“龙抬头”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基于自然规律的社会建设和人文创造,不仅是中国相对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央视网、中国新闻网、齐鲁晚报、西安发布、南方网、南方+等)
编辑:郑宗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两会启幕之际,说说今年为何是“十四五”的“关键一年”。
2024年最主要的年度定位,有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一五”计划开启于1953年。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已走过71年历程。
五年规划,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每一个五年周期里,第一年往往被称作“开局之年”,最后一年则是“收官之年”,中间第三年的要义在“承上启下”。今年恰逢第四年,对能否如期完成这五年的目标任务,至为关键。
去年底,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提出,《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十四五”的主要目标有六方面,主要指标则有20项。其中,4项指标已提前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行至半程,就完成了全程指标,实为不易。
比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2025年达到65%,实际在2023年底已达到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多年来,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又有一千多万人进入城镇常住。
指标提前实现,脚步不能停歇。那些已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的国家,这一指标大多稳定在80%以上。可见,我国当前的增势,有潜力再持续至少15年左右。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次提及“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透过两会看今年,不妨多多关注怎么做好这个“统筹”。
有5项指标快于预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这里也看点多多。
比如,这5项的前三项,恰是20项指标中“创新驱动”类的全部三项,凸显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之蓬勃。其中,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中,来自企业的占比超过77%,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占比在6%以上。今年,“新质生产力”必是聚焦点之一。这“快于预期”之势,还可再上层楼。
还有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另有4项指标滞后预期——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行百里者半九十,攻坚克难再向前。进度提前完成、快于预期、基本符合预期的指标领域,须毫不懈怠,继续巩固扩大既有成效,防止回落或反弹,同时往更高水平努力。暂时相对滞后的指标领域,不必气馁,恰要加力提效、迎头赶上,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完成规划目标。
高质量发展,有冲刺,更是长跑。目前,“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已经展开。眼前咱们这一棒跑得怎么样,对怎么跑下一棒,有着深刻影响。
“十四五”还有两年的奋进路程,每一年都很关键,每一天都很宝贵。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新华社 季春鹏 摄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