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春节,如果要选一个代表性的符号,我觉得一定是爆竹。
从古到今,每年除夕夜,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神州大地,爆竹声此起彼伏。那一声声爆竹,热闹而喜庆,爆竹的声响可以驱散这个寒冬的冷清,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呼喊。
这两年,因为大气污染的缘故,各个城市都陆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节日的氛围总觉得因此也减弱了几分。
今年春节不巧遇上了疫情,我倒觉得应该部分放开禁令,让老百姓欢欢喜喜放几串爆竹,也是提振一点抗击疫病的信心。另外啊,这爆竹自古就有驱邪含义,此时此刻,更是非常应景啊。
那么,爆竹这种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在咱们古代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个吧。
1、古代文史资料反映出的爆竹习俗
古代爆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民俗活动,所以历代诗词都有大量描述。而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古诗,一定是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个题目元日,说的就是一元之始,万象更新,也就是大年初一啦。所以要燃放爆竹,贴桃符,这些在古代习俗都是用来祈福驱邪,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不过王安石这首诗,看不出爆竹习俗的具体场景。一百年后的范成大也写了一首诗关于爆竹的诗,叫《爆竹行》,具体细节特别丰富。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咱们看上面标黑的诗句,具体描述了爆竹的过程。
首先是截筒五尺煨以薪,这是什么意思?说的是把竹子截成五尺长(一米出头点)的样子,然后投入火堆之中。古人有一副画,很形象展现了这个样子
大家看到了吧,就是把竹子投进火中燃烧,这就叫爆竹。因为竹子内空,烧到一定程度,竹节之间就会发出爆响,啪啪声不断,这就是爆竹这个名字的缘由了。
所以最初咱们古代先人大年初一放爆竹,是真的烧竹子哟。后面这句“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说的是竹子之间的竹节,被火烧之后的情形,这个时候健仆,也就是家里的下人就拿着还在烧的爆竹四处走动。这是为何呢?
前面咱们说了,爆竹的目的就是驱邪。所以诗句后面说了,爆竹声声,百鬼惊,神道宁,所以要拿着燃烧并发出噼里啪啦声响的爆竹,在庭院游走,驱散那些看不见的邪气。
这燃烧之后的爆竹,还要放在床底,犹有余威驱邪呢。
这就是古代一次典型爆竹习俗的过程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爆竹就是真烧竹子,用其火光和声响驱邪。
古人还有很多诗句,都反映了这个情况。
比如刘禹锡《畬田行》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
还要元稹《生春》二十首(丁酉岁凡二十章)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那么,为什么古人认为爆竹有驱邪的用途呢?
2、爆竹习俗的具体由来
关于爆竹习俗,在古代文史资料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宗懔,他写了一本《荆楚岁时记》,这本书很著名,是咱们国家古代第一部专门记述各地民俗风俗活动的书,对于后人研究古代生活有很大参考。
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这段话,明明白白的指出爆竹目的,就是驱邪,而且是驱除一种叫“山臊”的恶鬼。后来南宋赵蕃 《元日寄成父 》,有一句
家家节物竞今朝,风俗未分南北遥。
莫向除薪觅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
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山臊呢?托名汉代东方朔的古书《神异经》有一段记载:
“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哔卜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
这个《神异经》是古代人专门记述各种神神叨叨玩意的书,和《山海经》有点类似,据现代人考证,应该也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这个山臊,是一种传说中会让人害寒热的恶鬼,古人画里面大概长这样
其实就是古代山里面的一种猴子,因为脸上长了这种紫色、红色的毛发,加上奇形怪状,非常吓人,被古人觉得是一种恶鬼。当时很多住山里的人看到这种动物就容易犯疟疾一类毛病,就是寒热,所以误以为它是会给人类带来疫病的不祥之物。
这种动物后来可能灭绝了,后来人们在非洲发现一种猴子,和传说中的山臊很像,所以命名为山魈。
这是后话了。
总之,古人这两本书的记载,明明白白说了,山臊这种恶鬼会给人带来疫病,大家在山里面遇到它,就砍一段竹子,点燃了吓唬它,它就跑了。于是爆竹可以驱邪驱除疫病的传说就这么出现了。
古人嘛,没有现代科技知识,也没有现代卫生条件,遇到疫病没有法,经常一个村子的人死一大片。所以特别怕惹上疫病,由此后来过年就燃放爆竹,这就变成了一个驱邪的仪式了。
从《荆楚岁时记》来看,这种习俗最早是起源于楚地,也就是今天宜昌、恩施这些大山出没之处,后来流传于整个楚国境内。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就公认楚国人“信巫鬼,重淫祀”,大家知道孔子他老人家说“敬鬼神而远之”,北方几个中原文化对鬼神这一套不太信,但是咱们南方的楚蛮子就信这个信得不得了。
所以爆竹习俗起源于楚地,但是驱邪的心理需求大家都有,于是流传到全国了。
所以北宋欧阳修写《除夜偶成拜上学士三丈》,有一句“隋宫守夜沈香燎,楚俗驱神爆竹声。”就是说这个习俗已经流传到京师开封了。
再多说几句,古人之所以有爆竹驱邪的印象,应该和远古时期的火崇拜有很大关联。
上古人能够用火,是文明史的一个重大分水岭。火可以让人吃上熟食,减少了很多疾病,又可以驱赶野兽,所以古代重大节庆活动,一直都有燃烧一个大火堆的习俗。
至今在湖北荆州襄阳一带,还有“正月十五烧毛狗”的习惯,有的叫赶毛狗,或者叫“shu毛狗”。反正就是正月十五,在田间地头烧一堆火。
记得我们小时候,烧毛狗的习俗变成了把旧的车轮胎拿来烧,然后拿根绳子绑着,一边烧,一边转圈,四处游走,老开心了。
这个习俗和火崇拜是一脉相通。
总之,爆竹的出现和原始火崇拜息息相关。
3、火药的发明和鞭炮的出现
爆竹自从出现以后,至少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都是真烧竹子。
那么是什么时候爆竹变成了鞭炮呢?
这个还要从火药的发明说起。
火药的发明,完全是古代道士炼丹的副产品。大家都看过《西游记》电视剧,里面的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烧烤孙悟空,这个就是道士的炼丹。
大家知道,中国魏晋时期,道教和修仙非常流行。魏晋名士以喜欢嗑“五石散”著名,那个时候的道士天天鼓捣这种丹药,想修炼成仙,当时有个最著名的道士叫葛洪,他还是个医生和学者,精通医药,是个奇才。
这些不是重点,咱们要说的是葛洪写了一本书叫《抱朴子》,里面有关于《金丹》和《黄白》的篇章,是中国古代道士炼丹经验积累总结的集大成之作,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
炼丹,简单地说就是道士把各种矿物,丢进丹炉里加热,然后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古人不懂化学知识,以为这炼出来的丹很神奇,可以延年益寿。
所以,从汉朝开始一直到隋唐,中国的道士炼丹前前后后搞了一千多年,炼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玩意。然后在隋唐之际,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无意间就发明了黑火药。
火药在发明之后,又经过多年实践,后来部分运用在了军事方面。比如宋朝就出现了突火枪等火器,此后延续到明清之际,火器在战争方面的用途越来越大。
火药如何在军事方面运用,是另一个话题。
历来传说,最早做出鞭炮的是一个叫李畋的人,这些都流传于湖南鞭炮作坊之间,传说李畋是唐朝人,曾经跟随药王孙思邈炼丹,但没有任何可信的古代文史资料作为凭据。而且前文说起,一直到北宋和南宋,民间习俗燃放爆竹还是烧真竹,因此李畋的传说实在是虚无缥缈,不可信。
火药玩具可能是在两宋时期就出现了,但是这个玩意造价很贵,民间可能消费不起。北宋末年的孟元老写过一本《东京梦华录》,是他南渡到杭州以后回忆早年在开封的往事,里面有个章节《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说的是皇帝看大戏,里面的记载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杖』.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有假面披髪.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杖......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忽有爆仗响.又复烟火......又爆仗响.巻退.次有一撃小铜锣.引百余人.
这里的记载是驻军呈百戏,说明火药爆仗最初还是起源于军队,这里的百戏和军队各种祭旗仪式应该有一定联系。
南宋词人周密,写过一本《武林旧事》,类似于《荆楚岁时记》,记述的是当时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一些生活习俗。这本书《岁除》章中说到,皇宫里面在除夕这一天,皇帝巡幸禁中,有一种
“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火药鞭炮雏形。从这个记载来看,外画钟馗捕鬼,这个习俗也还是和驱邪有关。
当然关于这个物件的具体情形,现在已经搞不清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两宋时期,宫廷内部已经有了一些火药运用于娱乐消遣的习俗。而且和除夕驱邪联系了起来,这符合火药鞭炮后来民间运用的逻辑。只不过当时火药造价昂贵,民间消费不起,所以当时大多数爆竹还是火烧真竹。
至于后来,火药爆仗和火烧竹子的爆竹肯定并行存在了一段时期,当然这些细节咱们也无法考证了。
火药爆竹要到明朝中后期,才大规模出现在世俗生活,一直到清朝才真正发展成熟起来。关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古代资料记载,多见于相关文人笔记,及当时的话本小说。这里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回顾整个爆竹的起源和演变历史,大概是这样
不过从最初的爆竹,到如今花样繁多的焰火鞭炮,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没有改变。爆竹的存在一直都是中国人在除夕和春节期间,祈福驱邪的一种仪式。反映了咱们中国人对于健康平安的心理需求。
所以这种民俗的文化内核一以贯之,只不过这种文化载体发生了改变,这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咱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影响。
鞭炮和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邪的。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过年时放鞭炮已成为一种习俗。此风俗记载于《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人们过年放鞭炮的由来。可见,“鞭炮”一词的本义是燃烧、爆炸。火药发明后,人们不再烧竹子,而是在竹筒里装满硝石、硫磺、木炭等。但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使用“鞭炮”这个名字。
宋代,人们用纸筒代替竹筒,装满火药,内装药线,制成新的鞭炮。时至今日,我们仍沿用这种方法,但工艺有所改进,图案也得到了翻新。宋代有人用麻茎将纸鞭编成串,称其为“织鞭炮”。因一束鞭炮声持续时间长,清脆如鞭声,故又称“鞭炮”。
明清时期,鞭炮的种类更多了,放鞭炮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除夕的清晨。除夕夜开始了,并在午夜达到了高潮。这个时候,无论贫贱,都要放鞭炮。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放鞭炮的情景。
春节鞭炮的由来
俗称“大年初一”。人们早起放鞭炮,相传这是为了赶走“山魈”。山魈自古相传是深山中凶猛的独角鬼,但它最怕声音,所以人们用烧竹的爆破声来吓跑它。人们用火药将火药装入竹筒中制作鞭炮,然后用纸筒制作鞭炮,又称爆战或枪战。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相传,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名叫“年”。每年农历十二月的除夕,它都会出来吼叫吃人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避免“年”之灾,人们不得不在除夕杀猪宰羊献祭过年,使它吃饱,以免伤及人畜。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忘记杀猪杀羊来纪念“年”。 “年”一来,他们就喊着要吃人。人们只好关上门,爬上竹楼躲起来。年挨家挨户地走来走去,四处寻找吃的东西。当它什么也没看到时,它忍不住愤怒地嚎叫起来。这时,附近一户人家的竹楼起火了,火势太大,竹子燃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年”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跑回了森林。
躲在楼上的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他们都会砍下很多竹子烧,竹子一噼里啪啦,“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怕鲜艳的红色,于是将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两侧。后来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代替了鞭炮,红对联代替了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烟花鞭炮声中度过一年,应该是很多人关于过年最深的记忆吧。
近日,山东东营、滨州两地明确表示,在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过年燃放的时间共有7天。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的支持和点赞,不少网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放鞭炮过年的场景,表示“放烟花鞭炮才有年味儿”。
事实上,在我国过年和烟花爆竹的联系非常紧密,早在隋唐时期,火药就发展成了专供娱乐欣赏的烟花了。
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图源网络,下同)
烟花自火药中盛开
虽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至今没有人写出关于中国烟火的准确历史。”不过结合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烟花爆竹大致的起源。
关于爆竹,最早的记载是起源于先秦。《周礼·春官》篇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
“爆”的意思就是烧,但是要烧出声响。当时人们发现竹子在燃烧时会因受热炸裂而发出很大的响声,就用竹子来燃烧祭祀,于是“爆竹”就流传开来。
在火药发明后,人们就慢慢用火药代替了竹子,不过“爆竹”的名字还是保存下来了。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医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火药的成分和性质。
李畋雕塑
后来,相传唐朝一个叫做李畋的人向孙思邈学习了火药的技术,并用小竹筒装硝(火药的原料矿石),导引点燃,这就是最早的烟花雏形。当时的烟花爆竹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因为当时灾害连年、瘟疫盛行,李畋用硝烟驱散山林中的瘴气,减少了瘟疫的流行。
到了现代,李畋被奉为烟花爆竹业的祖师,现在花炮主产区的湖南浏阳、醴陵,江西的上栗、万载均对其进行祭祀缅怀,有些地方还修庙供奉。
爆竹声中过年关
烟花爆竹最早并不是庆祝祈福的习俗,而是用来驱邪避祟的。
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中有这样一种怪物:“山臊”。它是一种模样像人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又名“山魈”。南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后来人们所说的“年兽”,也是由“山臊”演变而来的。
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隋唐时期,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逐渐兴起。唐代诗人元稹在《生春二十首》中有一句“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张说在《岳州守岁二首》中也有一句“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到了宋朝,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烟花爆竹广泛流行。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皇帝御驾宝津楼时用烟花爆竹辅助唱戏的场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除夜二首其一》中写:“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当然还有王安石《元日》中最著名的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末元初,还出现了将单一爆竹连接在一起的鞭炮以及危险性降低专供小孩子玩的“纸炮”。
之后,烟花爆竹和过年的联系更紧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
驱邪避祟,祈福传情
随着烟花爆竹的发展,其主要功能从最早的实用价值,如减少瘟疫、驱 “山臊”等,逐渐转向迎新送福、传情达意等文化价值。
唐宋以后,烟花爆竹驱邪避祟已经不再指驱赶的具体山鬼怪兽,更多的指抽象的坏运气、晦气等。古人由于科技水平不发达,常常将发生的不幸归因于鬼邪作乱,就像爆竹驱赶野兽一样,人们希望在除夕等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来驱散自己和家人身上的邪气,以保平安顺遂。
明 唐寅《岁朝图(传)》局部
同时,人们也在烟花爆竹上寄托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和过年的春联、年画一样,过年燃放烟花也是希望通过烟花传递自己的美好祝愿。清代诗人顾太清在《乙未元旦》中所写“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之句,就描述了当时人们争相用烟花爆竹庆祝祈福的场景。
除了驱邪祈福,烟花爆竹在古代还被用来寄托感情,传情达意。唐代薛能的《除夜作》里有一句:“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邻里闹矛盾不好意思直接说开,理亏或者示弱的一方就以爆竹来道歉求和。同时,迎接贵客、将士出征、亲友乔迁升职等喜事,皆以爆竹相贺,表示庆祝恭喜。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烟花爆竹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春节燃放烟花不仅是重要的民间习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人们抱怨如今“年味儿”越来越少的今天,山东东营、滨州两地过年“限燃”的做法,帮助我们在平衡传统文化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树立了一个典型。
最后,请大家欣赏几首诗歌,提前感受一下在爆竹声中过年的喜庆。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 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赠放烟火者
元 赵孟頫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开门炮”,是中国传统的年俗。农历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
不放开门炮是不能出门的,放之前,还有很多讲究,不能如厕,一定要等放开门炮后再如厕。之后洗脸吃饭,给孩子发压岁钱!再之后就和同村人结伴同行,去给村里长者磕头拜年!
整个初一,鞭炮能从凌晨0点持续到11点,因为有的睡懒觉,起来得晚。全城全村是一片爆竹声,这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预祝新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现在环保治理很严,为了青山绿水,白云蓝天,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否则就是违法拘留!所以今年就不再放开门炮了!
春节放炮,个别地方也确实太厉害,污染严重!合理治理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下子禁止,很多人心理上接受不了,没有爆竹声声,好像过年就没有喜庆的气氛了!如果城市和农村能区别对待,划定时间区间,只有大年初一才能放,人们可能心理上会接受些。
但不管怎样,上面禁止,我们就不放!这也是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