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什么的雨靴填空 什么的雨靴填空词语

发布时间:2024-05-21 14:33:59作者:横行天下来源:网络

什么的雨靴填空 什么的雨靴填空词语

本文目录一览:

悬崖上的祥刚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龙

李祥刚出现的时候,是在远处的山坡上,挂在后腰的钥匙串伴随着他的走动“唰啦啦”作响,在深山中格外清晰。

“这是什么?”

“给学生带的。”

猪肉、腐竹、鸡蛋摇晃在他右手的白色塑料袋里,这是今天学生午饭的食材。

长溪小学,一所悬崖上的学校,当地人习惯叫它“长溪村小”。祥刚是这里唯一的老师。2021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时,这里只有两位学生报到:学前班的女孩兵兵和一年级的男孩望望。

十一长假过后,开门进校,祥刚放下东西,取下旧国旗,扛在肩上。替换上新国旗拴在铁丝上时,他像这座船形山上的“舰长”。

空中俯瞰“船脑壳”。(李惠摄)

“船脑壳”

长溪村小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坪乡前峰村。地图显示,这里距离重庆市区距离约300公里。从后坪乡政府驱车走山路,依次翻过土地沟、青蛇洞、观音岩、棉布台、七星庵、燕子岩6座山,耗时近1小时,才能到达村小所在的山头。

“船脑壳”——也就是“船头”,当地人这么称呼这里——从空中俯瞰,山形似“船头”,三面是悬崖。船头方向的悬崖下,碧绿的乌江蜿蜒流淌,乌江对面是贵州。

“船脑壳”并不能像真正的船一样,自由行驶在乌江画廊。村民的生活困于山的怀抱。

祥刚的家在“船头尖”上,最靠近乌江,在这里,手机可以收到贵州的4G信号。在“船脑壳”其余地方,手机只能接打电话,连不上网。

下山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往下走,横跨乌江去往贵州沿河;二是往上走,翻过6座大山去往后坪乡。

无论哪种方式,单程耗时都近3小时。“两头黑啊!”村民说,意思是离开家、回到家,天都是黑的。早上5点出发,8点到达沿河或者后坪乡,下午2点多就得往回走,除去吃饭、休息,“办正事的时间不超2小时”。

走路是村民通用的出行方式。沿着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攀上攀下,是村民口中的“走土路”。祥刚记得上初中时,天刚蒙蒙亮,他和小伙伴走土路,碰到野猪从山上直冲下来,“被吓惨了”。2008年下大雪,走土路要双手撑在地上,滑着走。

李祥刚课间和学生打球。(陈碧生 摄)

目前的山路是新修的机耕道,布满砂石,条件远好于以前的土路。山路今年开始实施硬化,要修保坎、修护栏、修排水沟,乡干部说,“地基松,要等地基下沉稳定才能动工”。村里没有汽车,年轻人出行会骑摩托,山路狭窄,一旁就是悬崖,车容易打滑,摩托“只带物不带人”。在县城置办了大件货物,村民们要“买好了请人骑摩托带回来”。

孩子们去往后坪乡中心校的上学路,也是这一条。中心校提供寄宿,但孩子们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他们在长溪村小读完二年级,再转入中心校。

开学前一晚,祥刚曾翻过6座大山到乡上背书,返程时,后坪乡没有车或摩托去往山上。乡长告诉祥刚,“不用背了,有人开车去采访,可以帮忙带书上山”。但祥刚拒绝了,怕“耽误发书时间”。

祥刚用背篓背着孩子们要用的新书,又走回长溪村小。那是“船脑壳”上,唯一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

李祥刚和两名学生升旗。(李惠 摄)

正装与雨靴

祥刚穿着浅棕色长裤、立领半袖衬衫,颇为正式。即使只有三个人,升旗仪式还是一丝不苟。

“你抱着国旗,不要让它掉在地上,等歌响了就扬旗。”“你呢,就看着国旗,手要像这样,敬礼。”升国旗是每年入校的第一个仪式,祥刚教学生们如何护旗,如何抛旗,如何敬礼。

回到教室,祥刚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做扫除,告诉他们“书要认真爱护”,盯着他们在每本书上一笔一画写上自己的名字。

他站在讲台前,“平时不要下沟去玩水,电也危险得很。你要用什么电,要去找家长。”祥刚讲了大约15分钟,“安全教育”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山上的村民大多务农,孩子们独处的时间比较长。“一定要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祥刚维护着课内外的秩序,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举止。下课铃声《兰花草》响起,祥刚“赶”学生,“不用坐在教室了,出去玩”。女孩兵兵是今年入学的新生,穿着红色的拖鞋,“上课想去厕所就举手和老师说”。克服了刚入学时的羞涩,她正逐渐和老师熟悉。男孩望望是第二年见到祥刚,去年9月,他在村小读学前班,相比于兵兵,他的反应和行动更快。

长溪村小现在的教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龙摄)

长溪村小有三间屋子,分别用作教室、厨房和书屋。厨房约20平方米。午饭时间,祥刚将早上带来的肉丝、腐竹洗净切丝。油热到可以下锅时,祥刚关上电磁炉,端起锅大步走到室外。“嘶——”,食材下锅,冒着白烟。这个步骤,祥刚只在屋外进行,因为“屋里没装油烟机”。吃完饭,祥刚帮孩子们把剩饭打包。开学第一天,他还没有掌握好孩子们的饭量。

在学校时,祥刚总是穿得很正式,经常一身深色正装。祥刚说:“这是对这个职业、对这群孩子最起码的尊重。”

“鞋”不在祥刚的着装要求里。在当地,有媒体称他为“雨靴老师”——在媒体的照片中,祥刚还是一贯的深色正装,脚上是及膝的雨靴。当地常下雨,坑洼里总是积水,穿雨靴是最好的选择。积水最深时能没过成人胸口,加上山洪时有发生,因此每逢雨季,祥刚都要送学生回家,“得把他们背过水坑”。最多的时候,他依次背过4个学生过沟。

望望的家是最远的,距离村小单程要超半小时。沿着村小前的路,翻过“船脑壳”左方高山,还要再转弯。后面的路,站在“船脑壳”上已经看不见了。

李祥刚为学生讲课。(冉川 摄)

“认死理”

上世纪80年代,后坪乡长溪村初中及以上学历的,一共只有十几人。

1982年,时任长溪村村主任的黎万庭邀请初中毕业的祥刚去村小代课。祥刚顺利通过了考试。当了一年代课老师,他决定离开,原因是有几户人家不交粮食——每个学生70多斤粮食,是代课老师一年的工资,这是祥刚的收入来源。

“你没去管他们要吗?”

“不要了,气不过,当时我也才18岁啊。”

广州是祥刚外出打工的第一站,他在石场打石。随后他去了浙江的一家音响厂。因为帮经理写了一篇招工启事,祥刚得到了赏识。选文员,厂子只要初高中毕业的,而那些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人,只能站在流水线上。在这里,他第一次明白了学文化多么重要。

2006年,祥刚休假回家,黎万庭又来了,连着好几天晚上到祥刚家,动员他留在村小。

李祥刚为学生做午饭。(冉川 摄)

那时,祥刚每月打工的收入已经超1000元。黎万庭边动员,边带着他找中心校,问代课老师的工资待遇,几天后,他们得到答复,代课老师每月工资是四五百元。祥刚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同意了,理由很简单,学生去别的学校,路太远太危险,“不想再让他们受苦”。那年8月,祥刚成为上世纪80年代后村小的第四位代课老师。之前的代课老师,教书时间最长有13年。“有考上定向的老师,应该到村小教书,不愿意来。”黎万庭说,“这里生活条件不好,可以理解。”

但黎万庭也认死理:“一个地方缺乏了学校,就缺乏了文明,也缺乏了建设。”

每当村小唯一的老师要走时,黎万庭就四处奔走,请求再安排老师,“我们不会强留,但村小绝不能垮掉。”

2007年,重庆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对合格者予以录用。那年8月,祥刚通过了“代转公考试”,成为公办教师。

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政策实施至今,长溪村小的硬件措施不断提升,多媒体、电脑、电视等一应俱全,村小周围也被绿色的栏杆围起来,以保护学生安全。

15年里,祥刚送走了近百名学生,逢年过节他们回到“船脑壳”时,都会来看看祥刚。

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祥刚不知道。祥刚站在悬崖上,远处的机耕道像信子,蜿蜒着伸出大山绿色的口腔。(文中望望和兵兵为化名)

来源: 新华社

悬崖上的祥刚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龙

李祥刚出现的时候,是在远处的山坡上,挂在后腰的钥匙串伴随着他的走动“唰啦啦”作响,在深山中格外清晰。

“这是什么?”

“给学生带的。”

猪肉、腐竹、鸡蛋摇晃在他右手的白色塑料袋里,这是今天学生午饭的食材。

长溪小学,一所悬崖上的学校,当地人习惯叫它“长溪村小”。祥刚是这里唯一的老师。2021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时,这里只有两位学生报到:学前班的女孩兵兵和一年级的男孩望望。

十一长假过后,开门进校,祥刚放下东西,取下旧国旗,扛在肩上。替换上新国旗拴在铁丝上时,他像这座船形山上的“舰长”。

空中俯瞰“船脑壳”。(李惠摄)

“船脑壳”

长溪村小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坪乡前峰村。地图显示,这里距离重庆市区距离约300公里。从后坪乡政府驱车走山路,依次翻过土地沟、青蛇洞、观音岩、棉布台、七星庵、燕子岩6座山,耗时近1小时,才能到达村小所在的山头。

“船脑壳”——也就是“船头”,当地人这么称呼这里——从空中俯瞰,山形似“船头”,三面是悬崖。船头方向的悬崖下,碧绿的乌江蜿蜒流淌,乌江对面是贵州。

“船脑壳”并不能像真正的船一样,自由行驶在乌江画廊。村民的生活困于山的怀抱。

祥刚的家在“船头尖”上,最靠近乌江,在这里,手机可以收到贵州的4G信号。在“船脑壳”其余地方,手机只能接打电话,连不上网。

下山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往下走,横跨乌江去往贵州沿河;二是往上走,翻过6座大山去往后坪乡。

无论哪种方式,单程耗时都近3小时。“两头黑啊!”村民说,意思是离开家、回到家,天都是黑的。早上5点出发,8点到达沿河或者后坪乡,下午2点多就得往回走,除去吃饭、休息,“办正事的时间不超2小时”。

走路是村民通用的出行方式。沿着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攀上攀下,是村民口中的“走土路”。祥刚记得上初中时,天刚蒙蒙亮,他和小伙伴走土路,碰到野猪从山上直冲下来,“被吓惨了”。2008年下大雪,走土路要双手撑在地上,滑着走。

李祥刚课间和学生打球。(陈碧生 摄)

目前的山路是新修的机耕道,布满砂石,条件远好于以前的土路。山路今年开始实施硬化,要修保坎、修护栏、修排水沟,乡干部说,“地基松,要等地基下沉稳定才能动工”。村里没有汽车,年轻人出行会骑摩托,山路狭窄,一旁就是悬崖,车容易打滑,摩托“只带物不带人”。在县城置办了大件货物,村民们要“买好了请人骑摩托带回来”。

孩子们去往后坪乡中心校的上学路,也是这一条。中心校提供寄宿,但孩子们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他们在长溪村小读完二年级,再转入中心校。

开学前一晚,祥刚曾翻过6座大山到乡上背书,返程时,后坪乡没有车或摩托去往山上。乡长告诉祥刚,“不用背了,有人开车去采访,可以帮忙带书上山”。但祥刚拒绝了,怕“耽误发书时间”。

祥刚用背篓背着孩子们要用的新书,又走回长溪村小。那是“船脑壳”上,唯一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

李祥刚和两名学生升旗。(李惠 摄)

正装与雨靴

祥刚穿着浅棕色长裤、立领半袖衬衫,颇为正式。即使只有三个人,升旗仪式还是一丝不苟。

“你抱着国旗,不要让它掉在地上,等歌响了就扬旗。”“你呢,就看着国旗,手要像这样,敬礼。”升国旗是每年入校的第一个仪式,祥刚教学生们如何护旗,如何抛旗,如何敬礼。

回到教室,祥刚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做扫除,告诉他们“书要认真爱护”,盯着他们在每本书上一笔一画写上自己的名字。

他站在讲台前,“平时不要下沟去玩水,电也危险得很。你要用什么电,要去找家长。”祥刚讲了大约15分钟,“安全教育”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山上的村民大多务农,孩子们独处的时间比较长。“一定要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祥刚维护着课内外的秩序,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举止。下课铃声《兰花草》响起,祥刚“赶”学生,“不用坐在教室了,出去玩”。女孩兵兵是今年入学的新生,穿着红色的拖鞋,“上课想去厕所就举手和老师说”。克服了刚入学时的羞涩,她正逐渐和老师熟悉。男孩望望是第二年见到祥刚,去年9月,他在村小读学前班,相比于兵兵,他的反应和行动更快。

长溪村小现在的教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龙摄)

长溪村小有三间屋子,分别用作教室、厨房和书屋。厨房约20平方米。午饭时间,祥刚将早上带来的肉丝、腐竹洗净切丝。油热到可以下锅时,祥刚关上电磁炉,端起锅大步走到室外。“嘶——”,食材下锅,冒着白烟。这个步骤,祥刚只在屋外进行,因为“屋里没装油烟机”。吃完饭,祥刚帮孩子们把剩饭打包。开学第一天,他还没有掌握好孩子们的饭量。

在学校时,祥刚总是穿得很正式,经常一身深色正装。祥刚说:“这是对这个职业、对这群孩子最起码的尊重。”

“鞋”不在祥刚的着装要求里。在当地,有媒体称他为“雨靴老师”——在媒体的照片中,祥刚还是一贯的深色正装,脚上是及膝的雨靴。当地常下雨,坑洼里总是积水,穿雨靴是最好的选择。积水最深时能没过成人胸口,加上山洪时有发生,因此每逢雨季,祥刚都要送学生回家,“得把他们背过水坑”。最多的时候,他依次背过4个学生过沟。

望望的家是最远的,距离村小单程要超半小时。沿着村小前的路,翻过“船脑壳”左方高山,还要再转弯。后面的路,站在“船脑壳”上已经看不见了。

李祥刚为学生讲课。(冉川 摄)

“认死理”

上世纪80年代,后坪乡长溪村初中及以上学历的,一共只有十几人。

1982年,时任长溪村村主任的黎万庭邀请初中毕业的祥刚去村小代课。祥刚顺利通过了考试。当了一年代课老师,他决定离开,原因是有几户人家不交粮食——每个学生70多斤粮食,是代课老师一年的工资,这是祥刚的收入来源。

“你没去管他们要吗?”

“不要了,气不过,当时我也才18岁啊。”

广州是祥刚外出打工的第一站,他在石场打石。随后他去了浙江的一家音响厂。因为帮经理写了一篇招工启事,祥刚得到了赏识。选文员,厂子只要初高中毕业的,而那些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人,只能站在流水线上。在这里,他第一次明白了学文化多么重要。

2006年,祥刚休假回家,黎万庭又来了,连着好几天晚上到祥刚家,动员他留在村小。

李祥刚为学生做午饭。(冉川 摄)

那时,祥刚每月打工的收入已经超1000元。黎万庭边动员,边带着他找中心校,问代课老师的工资待遇,几天后,他们得到答复,代课老师每月工资是四五百元。祥刚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同意了,理由很简单,学生去别的学校,路太远太危险,“不想再让他们受苦”。那年8月,祥刚成为上世纪80年代后村小的第四位代课老师。之前的代课老师,教书时间最长有13年。“有考上定向的老师,应该到村小教书,不愿意来。”黎万庭说,“这里生活条件不好,可以理解。”

但黎万庭也认死理:“一个地方缺乏了学校,就缺乏了文明,也缺乏了建设。”

每当村小唯一的老师要走时,黎万庭就四处奔走,请求再安排老师,“我们不会强留,但村小绝不能垮掉。”

2007年,重庆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对合格者予以录用。那年8月,祥刚通过了“代转公考试”,成为公办教师。

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政策实施至今,长溪村小的硬件措施不断提升,多媒体、电脑、电视等一应俱全,村小周围也被绿色的栏杆围起来,以保护学生安全。

15年里,祥刚送走了近百名学生,逢年过节他们回到“船脑壳”时,都会来看看祥刚。

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祥刚不知道。祥刚站在悬崖上,远处的机耕道像信子,蜿蜒着伸出大山绿色的口腔。(文中望望和兵兵为化名)

来源: 新华社

三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搭配大全,让孩子梳理基础知识点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热爱读书与音乐。

今天,本人整理的是三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搭配大全。这份资料对孩子期末复习有帮助,建议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们收藏起来哦!

(飘扬)的国旗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墙

(认真)地写 (鲜艳)的服装 (敬爱)的老师 (欢唱)的小鸟

(明朗)的天空 (彩色)的地毯 (红红)的枫叶 (金色)的海洋

(香甜)的气味 (美丽)的菊花 (棕红)的雨靴 (小心)地走

(高兴)地歌唱 (金黄)的叶子(紧紧地)粘着(潮湿)的地面

(高大)的树 (激动)地流泪 (自由)地呼吸 (飞快)地爬

(美味)的午餐 (鲜嫩)的青草 (仔细)地观察 (翠绿)的羽毛

(寒冷) 的冬天 (诚实)的男孩 (好闻)的气味 (茂密)的树林

(宝贵)的肥料 (金色)的沙滩 (名贵)的药材 (巨大)的宝库

(美妙)的声音 (雄伟)的乐曲 (热烈)的掌声 (好奇)地问

(满意)地舒展 听得(认真)累得(直喘气) 跑得(飞快) 急得(直跺脚)

(蓝蓝)的天空 (美丽)的大花坛 (可爱)的地方 (快活)的时刻

(无穷)的奥秘 (鲜美)的味道 (茫然然地)望着 (动听)的声音

(鼓起)勇气 面对(生活)(抖动)羽毛 (浓浓)的气息 (温柔)的细语

(广阔)的大地 (热闹)的音乐会 (又香又脆)的榛子 (鲜嫩)的蘑菇

(浩瀚)的大海 (美丽)的贝壳 (富饶)的西沙群岛 (威武)的龙虾

(金色)的花瓣 (要好)的朋友 (满意)地舒展 (喷香)的烤鹅

量词搭配

一(间)教室 一(条)小路 一(只)猴子 一(所)小学 一(片)叶子

一(个)巴掌 一(把)钥匙 一(枚)邮票 一(首)歌曲 一(盒)颜料

一(双)雨靴 一(把)扇子 一(块)地毯 一(双)拖鞋 一(次)旅行

一(辆)手推车 一(把)椅子 一(座)房子 一(头)牛 一(股)香味

一(根)火柴 一(张)网 一(根)胡子 一(片)草地 一(条)小鱼

一(双)翅膀 一(棵)树 一(滴)汗水 一(阵)掌声 一(座)宝库

一(场)音乐会 一(顶)大伞 一(座)小城 一(根)树枝 一(部)大书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语文李老师,介绍语文学习方法,探讨教育热点话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导学单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前解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关注文本: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体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先写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上学去,接着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最后写我发现门前的水泥道真美。结尾既呼应开头,又点明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关注用词:课文用词准确、形象,很多词语富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比如,“明朗”写出了一夜秋风秋雨后天空清亮、晴朗的景象,文中“天开始放晴了”“亮晶晶的水洼”等词句对此做了具体描写;“熨帖”“平展”“凌乱”等词语把作者观察到的别样秋景细致入微展现出来。

关注修辞:课文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使词句生动有趣。如:“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将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描绘的格外漂亮;“你瞧,这多像两只棕色的小鸟……”一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我走在水泥道上愉悦、舒畅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4.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5.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策略】

识字环节可让学生利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认读。写字环节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不理解的关键词语,可让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课文阅读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等方式,感受水泥道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提问:同学们,秋天到了,你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观察过马路上的变化吗?是不是多了很多落叶呢?

预设:秋天到了,叶子变黄了,有些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揭示课题:铺满落叶的道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件出示1、2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

预设2: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5.出示图片,简介法国梧桐树。

课件出示3

6.教师提问: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介绍,通过课题质疑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预热课程。)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课件出示4

2.学习生字。

(1)我会认。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课文中的字词识记的怎么样呢?

①出示词语,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增、棕”,前鼻音“印”,后鼻音“凌”。

出示课件5

②说说识字方法。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说说你的识字方法吧!

预设1:生可能会说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本课形声字不少,你能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举例说说吗?

预设2:“泥”就是形声字,左边部首是形声,表示意思。右边“尼”是声旁,表示读音。

教师引导:我们还可以通过字理识字来深入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6

③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2)我会解。

教师引导:下面句子中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预设1: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2:“熨贴”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3:“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他们排列的并不整齐”猜想到的。

课件出示7

(3)我会写。

①出示生字表。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8

②学生观察结构特点。

③对易错处进行指导。

课件出示9、10

(3)生进行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和易错笔画,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班内交流,理清层次。

(相机板书:一夜秋风秋雨 看到的情景 水泥道美)

课件出示11

(设计意图: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

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过后,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这节课咱们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还理清了课文顺序,请同学们课下把课文读熟,并把生字认真书写两遍。

2.抄写积累“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我会写。

ní tǔ jiǎo yìn chí dào pái liè guī zé

( )( )( )( )( )

2.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 ) ( ) ( )

金黄金黄( ) ( ) ( )

闪闪发光( ) ( ) ( )

3.连线,组成恰当的短语。

明朗的 水洼 彩色的 小巴掌

棕红色的 天空 金色的 地毯

亮晶晶的 叶子 仔细地 歌唱

金黄金黄的 小鸟 愉快地 数着

参考答案:

1.泥土 脚印 迟到 排列 规则

2.红彤彤 急匆匆 黑乎乎

考虑考虑 活动活动 比划比划

步步为营 彬彬有礼 楚楚动人

3.明朗的天空 棕红色的小鸟 亮晶晶的水洼 金黄金黄的叶子 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仔细地数着 愉快地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景,产生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2.能结合语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过渡: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课件出示12

2.教师追问:看完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谈感受到的美。

3.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导入课文,诠释课题。感受水泥道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教师质疑: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

预设:学生根据句子回答早上,去上学的时候等。

3.指名读,齐读。指导带着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13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1.学生欣赏秋风秋雨图,谈感受。

课件出示14

预设1:当我看到树叶被秋风吹落在地上,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预设2: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直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他奔跑。

预设3:秋天的雨凉凉的,赶走了夏天的燥热,给我们带来了凉爽。

教师过渡:几许秋风,几许秋雨,落叶装扮着大地,绚丽多彩的秋天在我们眼里是那么让人着迷。

2.布置任务:自由读二至九自然段,同桌讨论交流: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3.班内交流。

预设1:天气晴朗,变得凉爽了,地面潮湿,露出了蓝天,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等。

(板书: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预设2:学生根据课文,找到描写梧桐树叶掉落在水泥道上的迷人画面。

4.教师引导:找出文中的“明朗”“熨帖”“凌乱”等关键词语,采用多种方法理解,并总结用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5.教师引导: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谈一谈感受。

预设1:落满梧桐叶的水泥道像铺上了彩色的地毯,真是太美了!

预设2:作者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梧桐树叶的形状像手掌。他真有心,我也要学会留心观察事物。

(相机板书: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课件出示15、16、17、18

5.教师质疑:为什么说梧桐叶像小巴掌?

预设:学生会关注样子、形状等。

课件出示19

6.这真是大自然赋予的美景啊!

课件出示20

7.这个发现真是令我非常高兴,谁来带着高兴得心情读一读?

指生读,男女读,学生齐读。

8.教师引导思考:作者在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21、22、23

7.齐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喜悦之情。

8.摘抄喜欢的句子。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引导思考:

1.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预设1:非常喜欢雨后的水泥道。

预设2: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板书:水泥到真美)

2.带有赞叹的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结合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三、拓展学习,阅读链接

(一)教师提问: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板书:细致观察 想象丰富)

(二)1.教师过渡:我们来阅读一篇文章节选,这位作者在上学下学的路上都发现了什么呢?

出示课件24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教师质疑,互相交流。

①说说“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

预设: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

②“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

③“我”有什么感受?

预设:百看不厌

(设计意图:拓展资料的阅读,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细致的观察,更全面的理解本文。)

(三)出示图片,认树叶。

1.处处观察,处处皆美景。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认识这些树叶吗?

2.学生集体回答。

课件出示25、26

四、课堂作业

1.布置任务,初试身手。

文中的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把在上学路上看到的秋天美丽的景色进行了描写。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大家动笔写一写吧!

课件出示27

2.片段展示,欣赏评价。

指生朗读自己的片段练习,他生评价。

五、板书设计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水泥道真美

【教学反思】

本单元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难懂的词语,正是三年级需要培养的语文要素。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读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所以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第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理解词语,为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奠定基础。在生字词的处理上,从认读生字词,再到生字的书写,指导得比较详细,在理解难懂的词语时,我引导学生借助经验和学习说出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读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并且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感受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的那份快乐和欢愉以及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由衷的喜爱之情。但总觉得感知语言美方面体现得并不好,我觉得是因为在朗读时没有适时地结合学生的自己感受指导感情朗读,所以这个环节显得不够丰满。

学会认真细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观察而使自己有了新发现,描写了雨后水泥道的变化,特别是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激发了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后作业设计】

1.给形近字组词。

铺( ) 泥( ) 院( ) 列( ) 则( ) 排( )

葡( ) 尼( ) 完( ) 例( ) 测( ) 非( )

2.按原文填空。(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 )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 )地粘在( )的水泥道上了。

3.仿写句子。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2)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4.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 (季节) 的美,我发现这个季节还有 、 等美景。

参考答案:

1.床铺 水泥 院子 排列 规则 排列

葡萄 尼姑 完成 例子 测量 是非

2.金黄金黄 紧紧 湿漉漉

3.示例:(1)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4.秋天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黄的稻田 丰硕的瓜果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考点总结,全面

郑重声明:原创作品,欢迎转发或分享,抄袭必究!

应试教育前提下,很多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分数,孩子分数高皆大欢喜,孩子分数低家长满脸惆怅,打骂孩子成了家常便饭,将自身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这一类家长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不愿意在孩子身上花时间,宁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消磨时间,也不愿意坐在孩子的写字桌旁陪伴孩子。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们要得并不多,可能只是希望爸爸或者妈妈能够坐在身边,即使不说话也是好的。

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打骂孩子是最笨、最没有效果的方法,不妨冷静下来找一找原因,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哪里,这样孩子才能够进步。

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前提下,还会对当日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对第二天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复习,就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习想不好都难。

今天于老师精心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重点知识以及考点,以文字的形式写在下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考点总结,全面

一、易考词语:

1、 ( pū zhe )

铺 着

2、 ( yìn xiàng )

印 象

3、 (zōng sè )

棕 色

4、 ( pái liè )

排 列

5、 ( guī zé )

归 则

二、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1、( 潮湿 )的水洼

2、( 金色 )的小巴掌

3、( 湿漉漉)的水泥道

4、( 棕红色 )的小雨靴

5、( 慢慢 )地走着

6、( 紧紧 )地粘着

7、( 仔细 )地数着

8、( 愉快 )地蹦跳着

难点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的”“地”掌握情况,“的”前面的填名词,用于说明和修饰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如(名词)美丽的花朵(主语),潮湿 的水洼等。

而“地”前面填形容词,用于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如:仔细地(形容词)数着(动词)。

三、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与其相匹配的词语。

1、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湿漉漉)

2、形容杂乱而无条理。(凌乱)

3、形容非常贴切,妥帖。(熨帖)

4、光线充足而明亮。(明朗)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请用甚至写一句话)

例:老师的声音大而洪亮,甚至在窗外都能够听得见。

2、我穿着一件天蓝色的毛衣。(请将这句话改为“被”字句)

例:天蓝色的毛衣被我穿着。

3、法国梧桐树,掉下了叶子。(扩句)

(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 一片片金黄色)的叶子。

课内阅读(易考段落):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很远很远(请你试着写三个ABAB式词语)

参考答案:很高很高、很多很多、很长很长

例:津津有味(请你试着写三个AABC式词语)

参考答案:姗姗来迟、闪闪发光、依依不舍

2、“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

3、法国梧桐树的叶子为什么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呢?

参考答案:因为刚下过雨,树叶粘到了水泥道上,所以树叶会粘到水泥道上。

以上为今天的全部内容,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在家辅导孩子学习不妨参考一下,欢迎在评论下方咨询或者讨论。

如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张秋生,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印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也要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课文原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段落分层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经过一夜秋风秋雨,天空放晴,“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第二部分(3~9自然段):“我”去上学,走在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上。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总结全文,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3、主题思想

本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上学时水泥道的美,表现了善于发现美和乐趣带给人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4、修辞手法(什么是比喻句?)“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这里把“落叶”比作“小巴掌”。“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里把(水泥道上的落叶)比作彩色的地毯。“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这”指代前一句提到的小雨靴,这里将小雨靴比作小鸟。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以理解的事物。

(1)比喻句的结构(三部分):主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如:像、好像、似的……)、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5、生字词语

(1)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6个,会写的字有13个。

会认的字中应注意“印”是前鼻音,读作“yìn”,组词“印度、印章、烙印”。“增”是后鼻音、平舌,读作“zēng”,组词“增加、增长、增进”。“棕”是平舌音、后鼻音,读作“zōng”,组词“棕色、棕红、棕树”。

会写的字中应注意“晶”,是后鼻音,读作“jīng”,组词“水晶、晶莹、亮晶晶”,字形类似的字还有“森、品、矗、众、鑫(xīn)、骉(biāo)、焱(yàn)、淼(miǎo)……”“紧”前鼻音,读作“jǐn”,组词“紧张、松紧、紧急”。“印”读前鼻音“yìn”,组词“印章、手印、印象”。“乱”读作“luàn”,是边音,不要读作鼻音,组词“混乱、杂乱、错乱”。“迟”是翘舌音,读作“chí”,组词“迟到、推迟、延迟”。

(2)多音字辨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音字辨析

本课多音字较多,有熨、数、铺、觉、背等字。

(3)重点词语解释

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有:金色、水泥、放晴、明朗、亮晶晶、金黄、雨珠、落叶、闪闪发光、尽头、平展、排列、规则、棕红、叶丛、歌唱、迟到。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重点词语解释

(4)近义词和反义词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近义词反义词

6、课后习题

《铺满金色巴掌印的水泥道》课后习题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答:明朗指光线充足,凌乱指杂乱无序。和近义词对比区分。

“明朗”和“明亮”的区别:①都形容光线充足。②“明朗”着重形容大空间的光线充足而清朗。“明亮”多形容光源发出的光线充足。

“凌乱”和“零乱”的区别:①都形容东西多而杂乱无序。②“凌乱”可以形容人、物。“零乱”指物品分散、不集中,只能用于形容物。

7、课外习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题01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题0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题03

参考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题01参考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题02参考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练习题03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