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同源,十之八九有成就的历代中医大家,学术思想都跟易学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把易学运用于中医的临床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中医家记者探访牛晋桂老师,看他如何看待易学与中医的渊源,以及如何将易学巧妙地运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对 话中医家记者:您小时候受家人的影响,走上了中医之路,那又是什么机缘让您开始学习周易?大家都知道,中医跟周易的关系一直是很紧密的,但是临床上既懂周易又精通中医的医生还是挺少的。
牛晋桂老师:我小时候接触过易学,但是当时不懂,也没有深入研究。后来经历了一件事情,是我学习易学的转折点。一放假我就去跟我舅舅和爷爷跟诊,有一天中午舅舅回去吃饭,我就在门诊给他守着。恰巧来了一个老头,当时交谈了一番,老者问了我一句话,影响我到现在,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他说小伙子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只需要你去思考,不需要你去回答。
中医家记者:什么问题这么神秘?
牛晋桂老师:问题很有哲理,请问:“中医历代有成就的大家为什么后期都非常精通《易经》或者以易通医?”我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印象,封建迷信。当时没有回答,老者不让回答。这句话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我思考了半天也不知道历代大家谁和易学有关,就开始查询了。最后在图书馆找到的第一本书,山东大学刘大钧所著的《周易概论》,当时我看完以后发现有很多内容都不清楚、不理解,我就发现孙思邈和易学有关系。
中国历代有成就的大家有八到九成的人,还有一些没有去论证的,能够论证下来,从他的学术思想里面能够得出确切证据说他跟易学有关系的至少在百分之八十五,我就更加相信易学和医学是有联系的。但是看书只看这一本不行啊,和医学没关系。
中医家记者:对,要把《周易》跟中医联系起来不容易,因为它们很少有交叉的地方。
牛晋桂老师:对,没有办法。这时又出来另一个点拨我的老师。当时我就打听到学校的才子王晓鹤老师,医学史的硕士导师,非常精通《周易》。然后我就开始去联系这位老师,在附院门口,他骑着自行车抱着一只小狗,我就把他堵到门口了,问王老师我想学习易学,他问我学习易学干啥?我就说出我的理由,我就把这个故事给王老师说了一遍,那王老师说你是想把周易和医学结合,用来治病吧,我说我就想用它来去指导临床的。王老师就叫我回家把《周易》背会了。
中医家记者:那很难。
牛晋桂老师:当时就这么一句话,然后他就骑自行车回家了。当时我也听话,如果不听话,现在估计也学不会。就回去背,才发现比其他的经典难背多了,字都不认识,言辞晦涩难懂,有很多相似的把你都闹蒙。当时为了弄清一个的字就是巽卦的巽,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巽,查字典也查不到这个字。一年以后了它在另一本书上写的一个巽旁边写了一个括号后边写了个拼音(xun),哎呀我高兴坏了,终于把这个字给认住了。
医学和易学到底有没有关系,其他都不用看,直接看易学和《黄帝内经》有没有联系就行。举个例子,你看《周易.系辞上传》里面说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那孔子的《系辞下传》里面又说了一句话,“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就是中医里面的取类比象法。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医里面还有整体观念天人相应观念,通通和这个是一模一样的道理。班固曾经在《汉书.艺文志》说过“易为大道之”,同事它又是儒家经典,是群经之首,这本书很重要。《四库全书》写提要的时候是:“易道之广大,无所不包。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它就把所有的规律都解释了。
中医和易学的密切联系
易到底和中医有联系吗?有,医源于易,或医易同源。那么源是什么?医和易来源都是阴阳太极变化之理,这就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有了共通的一个理论框架和原理,就自然而然就容易通了。《素问金匮真言论》里提到了东方其数为八,南方其数为七,这些数是怎么来的,出自河图洛书,它是成数,这些往往就是一些易学的原理的引用。第二个肝主升,肺主降,为什么?肝主升,肺主降是左肝右肺,是左震卦右兑卦后天八卦的一个方位,它就完全有这个脏腑的代表,古人当时是把其中的一些易学的原理去解释中医的一些气机、五脏六腑功能的变化。这是很值得敬佩的。《黄帝内经》有原文,水火阴阳之征兆,左右也阴阳之出路。水火就是坎离卦,阴阳的征兆。左右就是坎离卦的方位,就是先天八卦的左侧正东为离卦,右侧正西为坎卦。
再举个例子,《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面说了男女的生理周期,男子以八来计数,女子以七来计数。男子为什么以八来计数,女子为什么以七来计数?这些又是卦象里面数字的代表了,八是少男艮卦,女子以七,七是后天八卦兑卦的数字。
《黄帝内经》里至少有七成的理论都涉及到易学,剩下的没有考证的应该还有很多,保守估计吧,所以说《黄帝内经》通篇应该说是把《易经》的一些精华部分翻译,吸收,升,华发,挥过来,应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与天地之间运动变化规律之间的有机联系。
怎么样学习《黄帝内经》和《周易》
中医家记者:那您觉得如果没有研究《周易》就独立学《黄帝内经》,能把它学懂吗?
牛晋桂老师:只有学习中医的时候,又同时学习《易经》,你才能够把两者不同的学习体系融合到一块,这也是张介宾(张景岳)说的“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他是一个以易通医的人,就是学习易学之后,马上去学习医学然后反复应用易理解释中医具体问题,慢慢就融会贯通了。李东垣的《脾胃论》用十二消息卦来解释药物的阴阳补泻,用两仪四象的观点来解释水谷气味的升降出入。举个例子,荷叶的功效当时他解释不清楚,他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荷叶是什么,中间是空的吧,上面有一个叶子,可以盛水,这个特别像震卦,震仰盂就是把一个杯子正常放到那,说明底子是一个实在的,它能够盛水。下完雨以后是不是荷叶上会有小水珠,而且它的颜色是什么?碧绿色的,而且五行颜色是木,震卦又是五行为木,相当于一个震木,而且是从水底面长出来的,是震动的,所以说李东垣说了荷叶中虚为震卦之象,震者也,动也,就是它的性质是动的。所以说人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个规律就能更好的应用药物,荷叶通的是什么经?是少阳胆经,治偏头痛就可以用荷叶了。实际上震应该本通肝经而用通胆经。
朱震亨《格致余论》谈到了相火论,就用到了易学的道理;唐宗海的《医易通说》讲医学和易学的关系如:凡辨药能详卦气,则更深”,“药物之升降浮沉,全视爻位为衡”;孙一奎的《医旨绪论》也在谈,如太极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论。”;还有张介宾是易和医的代表;王好古的《此事难知》,面诊左腮帮子的震卦为肝,右腮帮子的兑卦为肺。写《小儿药证直诀》的钱乙,他对小孩子发病的时候,你的左腮帮子为什么是肝,右腮帮子为什么是肺?圣人面南而立,把东西南北中就定出来了,所以圣人的左侧就是东方,右侧就是西方。左为东右为西,东就是木,西就是金,所以左脸就是肝,右脸就是肺,因为左升右降,木升腾应春气,西为金气之降应秋气。又如《黄帝内经.刺热篇》直接证据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 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肝应东方;故左颊先赤;心应南方,故额庭先赤;脾应中央,故鼻先赤;肺应西方,故右颊先赤;肾应北方,故两颐先赤。 所以说《黄帝内经》和《易经》是密切联系的。
中医家记者:圣人面南而立是不是为了遵循负阴抱阳的规律?所以用这个来定东南西北中。
牛晋桂老师: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以坐北朝南的方向去看待问题,所以整体的中国大陆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比较多。因为圣人当时观察是在黄河流域,那么他是以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来作为参照物出发点。
怎么把周易运用于临床
中医家记者:听您给我们讲那么多精彩的理论,您能够给我们在临床上分析一下吗?
牛晋桂老师:周易用到中医就很好了。一可以指导针灸,第二可以指导方药,方药大家可以看看李东垣的《脾胃论》,通篇都在讲《易经》和脾胃的关系。针灸,大家可以接触很多,有腹针、脐针等都在应用易学和针灸的关系,运用易学和针灸可以用卦的符号、卦的含义、卦的大象,就是形象的象,它的形状是什么,你可以扎什么形状,你可以用它的意思。
比如艮为手,艮卦可以解决手关节的问题;艮为胃可以解决脾胃的问题,扎手可以解决脾胃的问题。所以你看看《伤寒论》里如果有阳明经热,会出现手心发热。这个是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排除有阳明大肠经经过手的影响,所以易学应用到医学会显著的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而且还能够解释以往很多解释不了的问题。
中医家记者:就是帮助我们把人体搞得更明白一些。
牛晋桂老师:是,会搞得很明白。举个例子,我曾经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一个老奶奶,感冒后期下肢无力,儿女们两个人抬过来的,当时她想马上缓解这个症状。我想如果要回去熬上药,几个小时以后吃了药,可能半天以后才能缓解。这个太慢了,人家要的是马上缓解。针刺的话,她那么虚弱,看起来脸色恍白、两眼无神,语音低微,乏力,典型的虚证,没有劲,脉象又无力,沉起无力为虚证。
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就想到一个易学的办法,震为足,这句话来自《易经》“乾为首,坤为腹,艮为手,兑为口,离为目,坎为耳,震为足,巽为股”。震为足不就是代表脚,那震卦在哪?只有找着震卦我就能解决她代表的足的问题。震动,屁股震动为巽卦,那揉人屁股不现实。还有一个颐卦,上为艮卦,下为震卦。颐又代表了腮帮子,面颊部。颐不还代表口吗?颐养天年,颐为口、腮帮子。吃饭或者说话上颌不动,下颌骨动。下颌骨的动叫震,震主动,这个地方就是震卦,震卦代表足,那么下颌骨就代表下肢。
当时不知道有没有理论依据或者是临床疗效,就给她按摩了下颌骨,按了一会,老奶奶说大夫我发现一个问题。我还以为按了以后不舒服了。她说我感觉下肢热乎乎的。我说那你下来走动走动。病人说下肢有力了,很舒服,我就让她的儿女给她按摩了,然后过了三五分钟之后病人就自己回家了。
当时马上显效了,原来在中医家讲过这个医案。发现震为足,下颌骨就相当于足,那么上颌骨相当于什么?上颌骨为艮卦,艮为手,那上颌骨就是上肢了,一个上颌骨和一个下颌骨,上下肢都有了,而这个规律《黄帝内经》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了。惊叹先贤的智慧。
你仔细看《黄帝内经》,就会发现它把易学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藻,所揭示的规律,翻译成医学家所用的医学术语,就写成了《黄帝内经》。比如下颌骨来解决下肢的问题,那么我写下颌骨可以解决下肢的问题,就不会写成易学里面的震卦。所以这也造成了后世医家对医学和易学是否有联系的争论。
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案例,这个礼拜我碰到的,病人远在湖北,突然之间腰痛,然后就是放射性的下肢疼痛,压迫到坐骨神经了,西医会诊了半天都弄不清楚是什么问题引起的,最后确诊下来是坐骨神经疼痛,髋关节有积液。当时在医院躺着,他晚上疼得厉害,白天也疼,一天都疼。他们医院中医科不能参与住院病人会诊,所以不能针灸不能开中药,打电话给我,心情很不好。这种情况下震卦为足,震卦又是木,为肝,肝主痛,主经,经有变化,经又痛,木克土。因为他痛的部位为少阳胆经,那么就用荷叶,刚才讲的足少阳胆经代表。我就可以用柔肝扶土的办法去解决这个痛症,当时就用了芍药甘草汤加减。把处方告诉她。
两天以后病人就好转了很多,到今天就基本不疼了,他准备出院了,不想在医院了。因为没有一点效果,而且反复的转科会诊,就是诊断不清楚。中医的办法就是用易学指导,而不是去单一止痛。中医和易学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用易学的办法来指导中医,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容易了。
中医家记者:哦哦,易学与中医关系那么密切,那么我们要怎样学习易经呢?
牛晋桂老师:第一先把原文看了,第二把中医经典看了,第三个两种理论体系同时看。看完以后,就在临床当中反复应验到底震为足能不能够解决足的问题,乾为首,乾卦能不能解决头的问题,你就要在临床当中反复验证是不是。震卦为足,震卦又为肝、为胆,那么肝胆的病变是不是会引起足的病变,是不是肝胆的病变引起足的病变最多?那么你就要去论证它。你会发现现在的很多治疗方法或者其他的治疗体系都在易学里面早有记载。
告诉你一个方法,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辅导员就告诉我一句话,学习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医学不要总是看医学的书,你会脱离不了现在的观点,会坐井观天的。你一定要去看其他方面的书,有可能其他领域会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感悟,有可能在数学里面,也可能在语文里面,天文、地理都有可能涉及到医学,包括五运六气也是属于古代的天文气象医学。
独家分享:天干地支的化合奥秘
中医家记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您再给我们讲讲天干地支的化合规律吧,比如说甲己化土、子丑化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您能解释一下吗?
牛晋桂老师:化合,第一个由天干合化,也叫化合,这样比较好理解。合起来才能发生变化,两个必须见面才能发生变化。五运六气里面我讲了很多,但是最终的合化命理学里面讲得比较多。
《黄帝内经》开篇就说了“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术数里有很多内容就是中医所缺乏的,这就是天干地支。天干里面合化的是什么意思?我给大家大概说下,因为时间原因。《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到一个“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那么在《五运行大论》里面也提到了“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古人说的只要是甲年和己年大运都是土运,乙年和庚年大运都是金运,丙年和辛年大运都是水运,丁年和壬年大运都是木运,戊年和癸年大运都是火运。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这就是天干,首先得知道天干是什么?你会发现古人分东西以阴阳划分,天干一共十个,从中间拆开,甲庚丙丁戊这是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乙己辛壬癸,前半部分如果看成男人,后面就是女人。你就会发现配伍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中医家记者:一阴一阳吗?
牛晋桂老师:对,一阴一阳,在过去就叫男女,男女就是阴阳、水火,男女的配合就是夫妻配合。现在的解释叫合化,已经把这东西失真了,和《黄帝内经》的意思不相符,《黄帝内经》说的就是阴阳搭配,也是男女相配,夫妻相配。这叫夫妻关系,一定不要理解成什么生克关系,就是甲乙合化还不是生克关系。那么怎么样配伍的?你看看《五行大义》就不是这么理解的,《五行大义》是天干两个相合而化,就是相合发生变化。两个天干一见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就化学反应呢?己为甲之妻。甲和己配到一块叫正配。你不能拿甲和乙来配,那叫兄配,因为同性叫比肩。所以说它配起来都是阴阳合德,夫妻之报。
中医家记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因为阴阳结合所以发生变化,可以这样理解吗?
牛晋桂老师:对,阴阳结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甲己为什么合化生土呢?你看《五行大义》里还提到一个,乙木怕什么?庚,乙木怕庚金。其实这也是配伍的一个方法。虽然说这个属于命理,但是有时候看问题一定不要只在中医里面转悠,有时候很多理论体系在中医里面你是看不到的。
举个例子,正统的中医里面会解释这个是怎么配的,王冰的《玄珠密语》有一章《五运元通录》里面说了“青气,横于丁壬。”是天干排360度的时候,它分了一份是36度。丁和壬如果能看到青气的话就是丁壬合化,木气嘛,其他的以此类推。还有二十八星宿,简单的说一下,那么这还不完全,也是理解它为什么一定要合化,一定要知道还有天干和地支的合化。举个例子,今年是丁酉年,土金水加上土金水木,应该是木运,再分木太过、不及。那么怎么配伍呢?有一个地支藏干。丁酉年,酉里面还有天干的呀,酉含庚辛。庚辛没合化,只能自己和自己合化,你看子藏壬癸,丑藏癸辛己,寅藏戊丙甲,卯藏甲乙。大概举个例子,甲午之年,地支午藏的天干是丙己丁。甲己合化产生于土,地支又有己,那么甲己又合化成土,所以说它们两个必须见面,就己一个是合化不出来的,不能说一碰到甲己之年,就一定是土,一定要碰到它们合化的东西,才能够变成土。
课程消息阳春三月,中医家将邀请牛晋桂老师莅临深圳开设针道宗面授班,授以简单速效的针阵以及准确快速的诊断阵法,同时还将首次面授《易学与中医临床》专题,带领大家追溯医易同源历史,学习易学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通用操作模式,为中医赋能!
课程咨询:可添加课程助理微信13686889034,备注“针道宗面授”咨询。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d/file/gt/2024-03/obpvpylf54g id="丹道仙诀薪火相承传千载 秘籍灵篇刊印弘扬在今朝">丹道仙诀薪火相承传千载 秘籍灵篇刊印弘扬在今朝
董崇文—一位甘心作道教文化传播发展的耕耘者
董崇文道长,乾道,学名董沛文。河北滦县人,1958年7月出生。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六代传人,道名董崇文,号文道子,师承黄信阳道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唐山市道教协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博士,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唐山崇文书院院长、唐山古琴交流协会主席,唐山玉清观住持。曾进修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
2017年5月,由董沛文主编的道教文化丛书,参加在武当山由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国际道教论坛湖北组委会”承办,香港道教联合会、澳门道教协会、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协办,以“道通天地德贯古今”为主题的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道教文化出版成果展,《唐山玉清观道教文化丛书》参展,也为此次道教论坛增加靓点。这标示着以董沛文为代表的《唐山玉清观道教文化丛书》多年来为整理挖掘道教文化,所付出的艰辛取得的成就,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褒奖。
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任法融大师给予了高度评价“道门罕印之书,名山深藏之典。经书流通,可辅正道之传承;道术修炼,能健国民之身心。仙学丹道,摄生要术,最宜普世而利民者也。”
附《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参展书目简介,供学者参考。
主编:董沛文
1、圆峤内篇——道教西派李涵虚内丹修炼秘籍
作者:清·李涵虚
主编:董沛文
点校:盛克琦
图书ISBN:978-7-80254-110-8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汇集中国道教内丹西派祖师李涵虚(1806-1856)的内丹修炼秘籍,主要包括《道窍谈》、《三车秘旨》、《后天串述文终经》、《后天串述文终经》、《太上十三经注解》、《黄庭内外景经注解》、《道情诗词杂著》等。展现了道教博大精深的内丹学理论体系、内修思想和实修体验,必将影响深远。
2、中和正脉——道教中派李道纯内丹修炼秘籍
作者:元·李道纯
主编:董沛文
点校:盛克琦 果兆辉
图书ISBN:978-7-80254-179-5
内容简介
李道纯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一代宗师,是元初杰出的内丹学家。他对道儒释三教内修精华进行了提炼、概括、吸收,形成了以“守中”为核心的丹道修炼学体系。本书收录有《中和集》、《三天易髓》、《道德会元》等。
3、老子庄子故里考
作者:王振川 蒋门马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205-1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十余年的田野考察与历史地理文献检索,以翔实的考据考证了老子的故里就在当今的安徽省涡阳县。论据翔实,考据准确,论证明晰,说理入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古书隐楼藏书——道教龙门派闵一得内丹修炼秘籍(上下册)
作者:清·闵一得
主编:董沛文
点校:汪登伟
图书ISBN:978-7-80254-23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书隐楼藏书》的全面点校本,记录了道教龙门派闵一得内丹修炼秘籍。收书内容比较复杂,既有道教内丹理论和功法,丹经注释等内容,也有全真派教理、教规和佛教经咒等,是研究闵一得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5、三才八阵指迷录补注
作者:曹玉清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262-4
内容简介
作者遵祖师陈抟遗训,将一线单传的秘传玄机——九爻易公诸于世,在易学史上做出重大贡献。
6、医道还真
作者:张华民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263-1
内容简介
中医药是我们祖先遗留下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者作为一个中医工作者,以传承中医学为己任,总结平时治病疗伤的经验,分类编成此书,具有实用价值。
7、行大道——“老子”养生秘籍
作者:太极道人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290-7
内容简介
《道德经》言词古奥、内容深博、哲理明晰,字里行间蕴藏着养生哲理的玄机,乃是修生养性、益寿延年的秘籍。本书以老子《道德经》的道家传统理论作主导,经由作者五十多年的参悟和修炼实践,用养生实验谈的形式,披露千古以来道家的养生真髓。
8、方壶外史——道教东派陆西星内丹修炼典籍(上下册)
作者:明·陆西星
主编:董沛文
点校:盛克琦
图书ISBN:978-7-80254-306-5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汇编了中国道教内丹东派祖师陆西星的内丹修炼典籍,收录有《方壶外史》十五种、《三藏真诠》、《楞严经说约》、《楞严经述旨》和《楞伽要旨》等资料。
9、悟真抉要——道教经典《悟真篇》注解集成(上下册)
作者:宋·张伯端等
点校:周全彬 盛克琦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350-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道教经典《悟真篇》注解集成,共计收录了《张平叔悟真篇集注》、《悟真篇注疏》、《悟真篇讲义》、《悟真篇指要》、《顶批悟真篇三注》、《悟真篇小序》、《悟真篇玄解》、《悟真篇集注》、《悟真篇约注》、《悟真篇阐幽》、《悟真篇正义》、《悟真篇直指》等注本十二种。
10、养生类要 大成捷要
作者:明·吴正伦
点校:王燕喜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379-9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书组成:第一部是经验方书《养生类要》,由明代吴正伦编辑,是一部涉及养生、药物学及内、外、妇、儿科疾病的经验方书。其内容简明扼要,涉及面广,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第二部是《大成捷要》,所列内炼功法,节次分明,口诀易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千峰老人全集(上下册)
作者:清·赵避尘
主编:董沛文
执行主编:席春生
图书ISBN:978-7-80254-392-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道教全真千峰先天派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白话、口语为主,尽量让读者看明白为目的。千峰先天派继承和保存了道家养生绝学,为今人和后人了解、研究道家黄老养生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12、敲礄道人全集(全四册)
作者:清·刘明瑞
主编:董沛文
执行主编:席春生
图书ISBN:978-7-80254-496-3
内容简介
敲礄道人刘名瑞(1839—1932)是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本书收录了《敲蹻洞章》、《盘熻易考》、《道源精微歌》等著述。其力主三教贯通之学,丹法和《伍柳仙宗》深合符节,是道家丹道流派中的正宗。
13、《唐山玉清观传奇》(上下册)
作者:董沛文 董华
图书ISBN:978-7-80254-520-5
内容简介
《唐山玉清观传奇》系列长篇小说以全真派的开平玉清观史实为背景主线,杂糅各种野史传说加以全景式展开。小说采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适度传奇、合理虚构,沿历史发展脉络叙述,把发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社会各角落、各阶层的小故事和道、俗人众等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地反映了道教教徒匡扶正义、爱国爱教的精神风貌,忠实地展现了道教教规慈爱和同、弘道度人的宗教色彩。
14、女仙丹道—道教女子内丹养生秘籍(上下册)
点校:盛克琦
图书ISBN:978-7-80254-519-9
内容简介
历代阐述男子修炼的丹经道书汗牛充栋,然而指导女子丹道修炼的丹经则寥若晨星,本书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力将历代女丹资料搜集完全,提供给读者一部资料全面、内容翔实、版本完整的女丹资料集成。
15、性命要旨——道教西派汪东亭内丹典籍
作者:清·汪东亭
主编:董沛文
点校:盛克琦
图书ISBN:978-7-80254-533-5
内容简介
体真山人汪东亭(1839-1917)是晚清著名内丹学家,丹道西派重要传承人,在近代内丹学传播上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汪东亭一生勤于撰述,撰著有《性命要旨》、《教外别传》、《体真心易》《三教一贯》等,刊印《伍冲虚仙佛合宗》,编纂《道统大成》等。今将汪氏著作广泛搜集,精心点校,汇编成文集,以便于学者的研究和普通读者阅读。
16、大道真传——道教西派内丹秘诀典籍
作者:·魏则之
主编:董沛文
点校:盛克琦
图书ISBN:978-7-80254-563-2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道教西派内丹秘诀典籍《一贯天机直讲》、《大道真传口诀》和《大道真传》三部著作结集整理,精心点校,以飨丹道学者研究之需求。
17、仙道口诀——道教内丹修炼秘诀典籍
编校:盛克琦
主编:董沛文
图书ISBN:978-7-80254-573-1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末以来近代丹经文献为主体,进行搜集整理,精心点校,力求通俗易懂、平实简易,以作为普通丹道爱好者学习内丹学的入门读物。收录有《大成捷要》、《龙门秘旨》、《地仙玄门秘诀》、《觅玄子语录》、《仙佛合宗语录》、《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丹经指南》、《仙学真诠》、《黄庭要道》、《三乘秘密口诀》等。
18、参同集注——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注解集成(全四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东汉·魏伯阳等
点校:周全彬 盛克琦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80254-622-6
内容简介
《周易参同契》有“万古丹经王”的美誉,与《悟真篇》同为丹道最重要典籍。因隐喻过多,文字艰涩,造成众说纷纭,历代注释者层出不穷。本书收录了《参同契》注解二十九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19、天乐集——道教西派海印子内丹修炼典籍(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徐海印
点校:盛克琦 周全彬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668-4
内容简介
本书是被誉为道教内丹“西派翘楚”的徐海印关于道学和佛学著作的合编,依据20世纪40年代的32卷铅印本《天乐集》整理而成,较全面的向读者介绍了海印学术成就和思想精髓。
20、老君碑留古字解 玉皇心印妙经直解
主编:董沛文
编校:王燕喜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705-6
内容简介
《老君碑古字谱》讲述内丹修炼之要旨、强身健体之法门,反映了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重要理念。《玉皇心印妙经》是修道之径路,按照经中所讲悉心去做,则有益身心,开通妙理。
21、道乡集、陆地仙经合集
主编:董沛文
编校:王燕喜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703-2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道乡集》、(清)祝登元《心医集》、(清)马齐《陆地仙经》等内丹经典。
22、白玉蟾全集(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宋·白玉蟾
编校:周全彬 盛克琦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747-6
内容简介
本次整理白真人全集,以哈佛燕京大学图书馆省吾庵藏版《白玉蟾集》为底本,以日本元禄十年(1697)洛阳书林据万历二十二年刻本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清《重刊道藏辑要》之《琼琯白真人集》、清同治刊本《白真人集》三本为校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23、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
主编:董沛文
作者:谢清果
编辑:袁珂 王鸣明
图书ISBN:978-7-80254-744-5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道家,考察道家科技思想精湛的范畴基础,核心在于阐述道家科技思想得以呈现的内在范畴基础,和道家科学思想与技术思想的相互交融。
24 、金丹秘要——道教陈致虚内丹修炼典籍
主编:董沛文
作者:元·陈致虚
点校:盛克琦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80254-779-7
内容简介
陈致虚,元代著名内丹家,精通南北丹法,合流南北二宗,传道甚广,对后世丹家影响至深。在内丹理论的构建上,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巨擘。本书收录了陈致虚《金丹大要》、《悟真篇注》、《参同契注》以及《仙佛同源》等资料。
25 、千峰老人全集(繁简对照本)(上下册)
作者:·赵避尘
主编:董沛文
执行主编:席春生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795-7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千峰老人著作《性命法诀明指》、《卫生三字法诀经(注)》及《卫生生理学明指》的影印本,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简体文字资料作为对照,供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读者研究阅读。
26 、成仙秘方五十种·福寿丹书·万寿仙书气功图谱
主编:董沛文
点校:王燕喜
出版时间:2014.1
字数:350千字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80254-805-3
内容简介
《成仙秘方五十种》,清代葛云梦著,书中记载了道家各种服食长生延命的方法,是古人服食养生经验的总结。《福寿丹书》,明代医学家龚居中著,从安养、延龄、服食、玄修、脏腑等几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古代养生之道的理论和方法。《万寿仙书气功图谱》收录了孙思邈、白玉蟾等历代养生大家的养生理论及导引秘诀等内容。
27、南宗仙籍——道教南派内丹修炼典籍汇编
主编:董沛文
作者:宋·张伯端等
编校:盛克琦果兆辉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80254-829-9
内容简介
南宗丹经著述广博,卷帙浩翰,散见于《道藏》。近世以来,南宗丹经缺乏系统梳理,本书故将南宗传承之法本,及丹道理论相近之丹书,编为一册,以献诸学界、教界及丹道爱好者。
28、修道要集
主编:董沛文
编校:郑高月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80254-854-1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整理了明朝至清末的多本收藏甚秘、版本奇珍,流传不广的孤、善本道教修炼、养生古籍,包括《类修要诀·摄生要义》、《修身秘要·锦身机要》、《玄门祖炁秘诀》、《性命真诠》等经典文献。
29、修道明指——道家内丹养生智慧
主编:董沛文
作者:陈毓照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861-9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丹道概说、丹诀解奥、丹道漫谈三部分构成,以道教大江西派著名传人陈毓照先生丹道实修为线索,用通俗的语言全面揭示了道家内丹学养生修养秘诀,是道学爱好者、养生爱好者、丹道爱好者、道学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一部内丹学力作。
30、 证道秘书——道教济一子傅金铨内丹修炼典籍(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傅金铨
编校:周全彬 盛克琦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80254-896-1
内容简介
傅金铨,字鼎云,号济一子,清代著名道士和内丹修炼家。其著述甚多,本书收录了其《道书杯溪录》、《赤水吟》、《天仙正理读法点睛》等内容。
31、修道合集
主编:董沛文
点校:李志军 张新艳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80254-893-0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最上一乘三元破疑直说》和《修真不死方》等内容。
32、金丹诀要
主编:董沛文
点校:王燕喜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80254-890-9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太上九要心印妙经》、《太上老君内丹经》、《古文龙虎经著述》等内容。
33、修道秘要
主编:董沛文
点校:王燕喜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80254-916-6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养真集》、《金丹心法》、《修道全指》、《三教内功参同》等著作。
34、道书全集
主编:董沛文
点校:郑丹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80254-917-3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修道集》、《灵宝毕法》、《最上一乘》和《论内丹三要》等著作。
35、易筋经辑要——道教内丹修炼动功导引精粹
主编:董沛文
编校:盛克琦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80254-938-8
内容简介
《易筋经》既是“武功秘笈”,也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丹经秘典”。本书汇集了述古堂钞本《易筋经》、来章氏本衙藏板《易筋经》、祝文澜本《服气图说·易筋经义》和周述官本《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等四个版本。
36、金丹阐秘(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编校:王燕喜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80254-943-2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曾慥《道枢》、孙思邈《存神炼气铭》、施肩吾《养生辨疑诀》等内丹修炼古籍。
37、楞严经释要(全三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陈撄宁
辑校:杨思澍 冯建春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80254-973-9
内容简介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本书作者毕生潜心研究仙佛经典著作,倡导仙学,先后达七十余春秋,著作颇丰。本书的问世,对《楞严经》的研究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8、金丹元旨
主编:董沛文
编校:王燕喜
编辑:孟金霞
图书ISBN:978-7-5188-0030-8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司马承祯《坐忘论》、尹志平《清和真人北游语录》、马钰《真仙直指语录》等重要内丹修炼典籍。
39、黄庭经集注——道教经典《黄庭经》注解集成
主编:董沛文
编校:周全彬 盛克琦
编辑:张越宏
图书ISBN:978-7-5188-0040-7
内容简介
《黄庭经》是与《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并驾齐驱的道教重要典籍,以七言歌诀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炼与养生学说,是道教思想与古医学结合的修真书。本书共收录《黄庭经》注本十六篇。
40、长生秘诀——道教养生长寿秘法集录
主编:董沛文
编校:盛克琦
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5188-0051-3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李青云《长生不老秘诀》、石天基《长生秘诀》、济阳子《金丹妙诀》、郑和阳《仙学正传》等典籍。
41、悟元汇宗——道教龙门派刘一明修道文集之一(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刘一明
点校:滕树军 张胜珍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5188-0062-9
内容简介
刘一明,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道教内丹修炼家、易学家、道教医家,全真龙门派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精通丹法与易理,著作等身。本书共分三辑:《悟元汇宗》《西游原旨》《易道阐真》。
42、西游原旨——道教龙门派刘一明修道文集之二(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刘一明
点校:滕树军 张胜珍
编辑:赛勤
图书ISBN:978-7-5188-0082-7
内容简介
刘一明,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道教内丹修炼家、易学家、道教医家,全真龙门派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精通丹法与易理,著作等身。本书共分三辑:《悟元汇宗》《西游原旨》《易道阐真》。
43、郑观应养生集——修真四要·道术·中外卫生要旨
主编:董沛文
作者:·郑观应
编校:盛克琦编辑:袁珂
图书ISBN:978-7-5188-0096-4
内容简介
郑观应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以其所著《盛世危言》一书名于世。除此之外,他在道家、道教以及养生方面也有卓越贡献。本书收录郑观应著述中的道言、道诀、卫生、养生等资料,藉此以了解郑观应的丹道修为及成就,亦为后世修道同志之指玄篇也。
44、西游真诠 四游记 合刊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陈士斌
编校:盛克琦郑高月 郑丹
编辑:张越宏
图书ISBN:978-7-5188-0114-5
内容简介
丹道是道教修炼中最高仙术,历代高道传授口诀都持非常慎重的态度,在丹经著述上惯用譬喻隐语的著述风格。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刊刻《西游记》,堪称丹经中的一部“奇书”,将修炼理法和秘密口诀以神话故事的方式隐藏在字里行间,被明清以来众多内丹家所赞叹。《西游真诠》系清康熙年间悟一子陈士斌所作,是小说《西游记》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文献。该书对《西游记》所藏匿的丹道修炼奥秘进行了深入的破译,为丹道爱好者必读作品。本书后收录了《四游记》,由《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四部小说合刊而成,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是由道教神仙修炼成仙的故事构成,对道教信仰者颇有激励的作用,故一并收入本书之中。
45、《道门精要》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黄元吉 原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黄元吉,名裳,字元吉,江西丰城人,是清朝末年著名丹道修炼家,学究天人,达金液还丹的境界。光绪年间在四川富顺乐育堂传道讲学,著有《道德经注释》,编纂有《乐育堂语录》和《道门语要》二书,将高深的神仙修炼秘诀和千古口口相传的返本还原之法宣泄无余,是道教内丹学研究上非常重要的珍贵文献。
46、《天火--腰带山天云观传奇》
主编:董沛文
作 者:董沛文 董华 著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47、易道阐真——道教龙门派刘一明修道文集之三(上下册)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刘一明原著
滕树军 张胜珍 点校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为《刘一明修道文集》第三辑,收录了清代著名内丹家素朴山人刘一明撰述的《羲易注略》《周易注略》《孔易注略》《周易参断》《周易阐真》《孔易阐真》等易学著作共六种,分为三编:前三种合称《三易注略》,为第一编;《周易参断》为第二编;末二种合称《易理阐真》,为第三编。悟元子另有《三易读法》一篇,属于《三易注略》的导读性作品,犹如《西游读法》之于《西游原旨》,因此也并入第一编。本书中,除《周易阐真》《孔易阐真》曾屡见于各版本的《道书十二种》外,其余著作历来稀见,均为首次简体横排出版。
48、张三丰全集
主编:董沛文
作者:(清)李西月 重编
盛克琦 芮国华 点校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内容是元明时丹道修炼的代表性人物张三丰的丹道修习及太极、内家拳的集成。在我国历史上张三丰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修道有成但大多散落民间,清时李西月翻检大量文献,搜罗历史遗著,重编《张三丰全集》,十分注重对史料的甄别考证,并对一些作品进行了旁征博引、评跋批注,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
由于资料收集查找的困难,当下坊间有关张三丰流传多有讹误。本书点校者本着忠实于原著的原则,在内容结构、编排次序不作调整、不作删节,以体现原编者的风格和思想,保持古文献原有的文字风格。本书的出版为当代各界人士研习与研究健康的传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典籍,有相当的学术及使用价值。
49、张三丰太极修炼秘诀
主编:董沛文
编校:盛克琦 芮国华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内容介绍
旧传太极拳是道人张三丰创立,将太极拳与内丹修炼紧密结合,作为丹道修炼的筑基功之一。在拳势中配合呼吸,运行气血,疏通经脉,有利于静功的修炼。修炼内丹应练太极,练好太极须要炼内丹。
本书选编有关太极修炼的资料:《太极炼丹秘诀》《道术汇宗》《武术汇宗》《黄庭要道》《灵宝源流》《太极拳谱》《太极功》等七部资料,这些资料对太极拳和内丹修炼具有极强的指导价值,深受太极拳和丹道爱好者的重视。
50、玄门宝典
主编:董沛文
编校:周全彬 盛克琦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内容介绍
道教内丹学到了明朝时期进入了一个新高潮,高道辈出,丹经著述亦呈相当丰富的态势。本书所收录的三种丹经,分别是题名尹真人秘授的《性命圭旨》、卢丹亭的《丹亭传道密集》、曹元白的《道元一炁》。这三种著作都刊刻于明朝万历、崇祯年间,可以说是当时百科式的丹经,也是象《道藏》丛书性质的丹经。
51、陈抟集
作者:董沛文 主编
(宋)陈抟 撰
蜀 太极生 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内容介绍
陈抟(872—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人。先生为唐末、宋初高道,好《易》,善睡。其著述甚富,撰《易龙图》《指玄篇》《人伦风鉴》《钓潭集》《高阳集》等,惜大多亡佚。今翻检典籍,钩沉佚文,将先生著述及相关数据辑录成册,为道教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据息,尚未出版书目 《明道秘旨——合宗明道集·明道语录 合刊》、《道学撷英》、《伍柳仙宗》期待不日付梓,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宝贵精神食粮,福生无量天尊!
责编:周高墨
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
易医同源,十之八九有成就的历代中医大家,学术思想都跟易学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把易学运用于中医的临床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中医家记者探访牛晋桂老师,看他如何看待易学与中医的渊源,以及如何将易学巧妙地运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对 话中医家记者:您小时候受家人的影响,走上了中医之路,那又是什么机缘让您开始学习周易?大家都知道,中医跟周易的关系一直是很紧密的,但是临床上既懂周易又精通中医的医生还是挺少的。
牛晋桂老师:我小时候接触过易学,但是当时不懂,也没有深入研究。后来经历了一件事情,是我学习易学的转折点。一放假我就去跟我舅舅和爷爷跟诊,有一天中午舅舅回去吃饭,我就在门诊给他守着。恰巧来了一个老头,当时交谈了一番,老者问了我一句话,影响我到现在,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他说小伙子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只需要你去思考,不需要你去回答。
中医家记者:什么问题这么神秘?
牛晋桂老师:问题很有哲理,请问:“中医历代有成就的大家为什么后期都非常精通《易经》或者以易通医?”我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印象,封建迷信。当时没有回答,老者不让回答。这句话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我思考了半天也不知道历代大家谁和易学有关,就开始查询了。最后在图书馆找到的第一本书,山东大学刘大钧所著的《周易概论》,当时我看完以后发现有很多内容都不清楚、不理解,我就发现孙思邈和易学有关系。
中国历代有成就的大家有八到九成的人,还有一些没有去论证的,能够论证下来,从他的学术思想里面能够得出确切证据说他跟易学有关系的至少在百分之八十五,我就更加相信易学和医学是有联系的。但是看书只看这一本不行啊,和医学没关系。
中医家记者:对,要把《周易》跟中医联系起来不容易,因为它们很少有交叉的地方。
牛晋桂老师:对,没有办法。这时又出来另一个点拨我的老师。当时我就打听到学校的才子王晓鹤老师,医学史的硕士导师,非常精通《周易》。然后我就开始去联系这位老师,在附院门口,他骑着自行车抱着一只小狗,我就把他堵到门口了,问王老师我想学习易学,他问我学习易学干啥?我就说出我的理由,我就把这个故事给王老师说了一遍,那王老师说你是想把周易和医学结合,用来治病吧,我说我就想用它来去指导临床的。王老师就叫我回家把《周易》背会了。
中医家记者:那很难。
牛晋桂老师:当时就这么一句话,然后他就骑自行车回家了。当时我也听话,如果不听话,现在估计也学不会。就回去背,才发现比其他的经典难背多了,字都不认识,言辞晦涩难懂,有很多相似的把你都闹蒙。当时为了弄清一个的字就是巽卦的巽,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巽,查字典也查不到这个字。一年以后了它在另一本书上写的一个巽旁边写了一个括号后边写了个拼音(xun),哎呀我高兴坏了,终于把这个字给认住了。
医学和易学到底有没有关系,其他都不用看,直接看易学和《黄帝内经》有没有联系就行。举个例子,你看《周易.系辞上传》里面说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那孔子的《系辞下传》里面又说了一句话,“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就是中医里面的取类比象法。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医里面还有整体观念天人相应观念,通通和这个是一模一样的道理。班固曾经在《汉书.艺文志》说过“易为大道之”,同事它又是儒家经典,是群经之首,这本书很重要。《四库全书》写提要的时候是:“易道之广大,无所不包。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它就把所有的规律都解释了。
中医和易学的密切联系
易到底和中医有联系吗?有,医源于易,或医易同源。那么源是什么?医和易来源都是阴阳太极变化之理,这就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有了共通的一个理论框架和原理,就自然而然就容易通了。《素问金匮真言论》里提到了东方其数为八,南方其数为七,这些数是怎么来的,出自河图洛书,它是成数,这些往往就是一些易学的原理的引用。第二个肝主升,肺主降,为什么?肝主升,肺主降是左肝右肺,是左震卦右兑卦后天八卦的一个方位,它就完全有这个脏腑的代表,古人当时是把其中的一些易学的原理去解释中医的一些气机、五脏六腑功能的变化。这是很值得敬佩的。《黄帝内经》有原文,水火阴阳之征兆,左右也阴阳之出路。水火就是坎离卦,阴阳的征兆。左右就是坎离卦的方位,就是先天八卦的左侧正东为离卦,右侧正西为坎卦。
再举个例子,《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面说了男女的生理周期,男子以八来计数,女子以七来计数。男子为什么以八来计数,女子为什么以七来计数?这些又是卦象里面数字的代表了,八是少男艮卦,女子以七,七是后天八卦兑卦的数字。
《黄帝内经》里至少有七成的理论都涉及到易学,剩下的没有考证的应该还有很多,保守估计吧,所以说《黄帝内经》通篇应该说是把《易经》的一些精华部分翻译,吸收,升,华发,挥过来,应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与天地之间运动变化规律之间的有机联系。
怎么样学习《黄帝内经》和《周易》
中医家记者:那您觉得如果没有研究《周易》就独立学《黄帝内经》,能把它学懂吗?
牛晋桂老师:只有学习中医的时候,又同时学习《易经》,你才能够把两者不同的学习体系融合到一块,这也是张介宾(张景岳)说的“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他是一个以易通医的人,就是学习易学之后,马上去学习医学然后反复应用易理解释中医具体问题,慢慢就融会贯通了。李东垣的《脾胃论》用十二消息卦来解释药物的阴阳补泻,用两仪四象的观点来解释水谷气味的升降出入。举个例子,荷叶的功效当时他解释不清楚,他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荷叶是什么,中间是空的吧,上面有一个叶子,可以盛水,这个特别像震卦,震仰盂就是把一个杯子正常放到那,说明底子是一个实在的,它能够盛水。下完雨以后是不是荷叶上会有小水珠,而且它的颜色是什么?碧绿色的,而且五行颜色是木,震卦又是五行为木,相当于一个震木,而且是从水底面长出来的,是震动的,所以说李东垣说了荷叶中虚为震卦之象,震者也,动也,就是它的性质是动的。所以说人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个规律就能更好的应用药物,荷叶通的是什么经?是少阳胆经,治偏头痛就可以用荷叶了。实际上震应该本通肝经而用通胆经。
朱震亨《格致余论》谈到了相火论,就用到了易学的道理;唐宗海的《医易通说》讲医学和易学的关系如:凡辨药能详卦气,则更深”,“药物之升降浮沉,全视爻位为衡”;孙一奎的《医旨绪论》也在谈,如太极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论。”;还有张介宾是易和医的代表;王好古的《此事难知》,面诊左腮帮子的震卦为肝,右腮帮子的兑卦为肺。写《小儿药证直诀》的钱乙,他对小孩子发病的时候,你的左腮帮子为什么是肝,右腮帮子为什么是肺?圣人面南而立,把东西南北中就定出来了,所以圣人的左侧就是东方,右侧就是西方。左为东右为西,东就是木,西就是金,所以左脸就是肝,右脸就是肺,因为左升右降,木升腾应春气,西为金气之降应秋气。又如《黄帝内经.刺热篇》直接证据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 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肝应东方;故左颊先赤;心应南方,故额庭先赤;脾应中央,故鼻先赤;肺应西方,故右颊先赤;肾应北方,故两颐先赤。 所以说《黄帝内经》和《易经》是密切联系的。
中医家记者:圣人面南而立是不是为了遵循负阴抱阳的规律?所以用这个来定东南西北中。
牛晋桂老师: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以坐北朝南的方向去看待问题,所以整体的中国大陆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比较多。因为圣人当时观察是在黄河流域,那么他是以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来作为参照物出发点。
怎么把周易运用于临床
中医家记者:听您给我们讲那么多精彩的理论,您能够给我们在临床上分析一下吗?
牛晋桂老师:周易用到中医就很好了。一可以指导针灸,第二可以指导方药,方药大家可以看看李东垣的《脾胃论》,通篇都在讲《易经》和脾胃的关系。针灸,大家可以接触很多,有腹针、脐针等都在应用易学和针灸的关系,运用易学和针灸可以用卦的符号、卦的含义、卦的大象,就是形象的象,它的形状是什么,你可以扎什么形状,你可以用它的意思。
比如艮为手,艮卦可以解决手关节的问题;艮为胃可以解决脾胃的问题,扎手可以解决脾胃的问题。所以你看看《伤寒论》里如果有阳明经热,会出现手心发热。这个是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排除有阳明大肠经经过手的影响,所以易学应用到医学会显著的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而且还能够解释以往很多解释不了的问题。
中医家记者:就是帮助我们把人体搞得更明白一些。
牛晋桂老师:是,会搞得很明白。举个例子,我曾经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一个老奶奶,感冒后期下肢无力,儿女们两个人抬过来的,当时她想马上缓解这个症状。我想如果要回去熬上药,几个小时以后吃了药,可能半天以后才能缓解。这个太慢了,人家要的是马上缓解。针刺的话,她那么虚弱,看起来脸色恍白、两眼无神,语音低微,乏力,典型的虚证,没有劲,脉象又无力,沉起无力为虚证。
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就想到一个易学的办法,震为足,这句话来自《易经》“乾为首,坤为腹,艮为手,兑为口,离为目,坎为耳,震为足,巽为股”。震为足不就是代表脚,那震卦在哪?只有找着震卦我就能解决她代表的足的问题。震动,屁股震动为巽卦,那揉人屁股不现实。还有一个颐卦,上为艮卦,下为震卦。颐又代表了腮帮子,面颊部。颐不还代表口吗?颐养天年,颐为口、腮帮子。吃饭或者说话上颌不动,下颌骨动。下颌骨的动叫震,震主动,这个地方就是震卦,震卦代表足,那么下颌骨就代表下肢。
当时不知道有没有理论依据或者是临床疗效,就给她按摩了下颌骨,按了一会,老奶奶说大夫我发现一个问题。我还以为按了以后不舒服了。她说我感觉下肢热乎乎的。我说那你下来走动走动。病人说下肢有力了,很舒服,我就让她的儿女给她按摩了,然后过了三五分钟之后病人就自己回家了。
当时马上显效了,原来在中医家讲过这个医案。发现震为足,下颌骨就相当于足,那么上颌骨相当于什么?上颌骨为艮卦,艮为手,那上颌骨就是上肢了,一个上颌骨和一个下颌骨,上下肢都有了,而这个规律《黄帝内经》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了。惊叹先贤的智慧。
你仔细看《黄帝内经》,就会发现它把易学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藻,所揭示的规律,翻译成医学家所用的医学术语,就写成了《黄帝内经》。比如下颌骨来解决下肢的问题,那么我写下颌骨可以解决下肢的问题,就不会写成易学里面的震卦。所以这也造成了后世医家对医学和易学是否有联系的争论。
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案例,这个礼拜我碰到的,病人远在湖北,突然之间腰痛,然后就是放射性的下肢疼痛,压迫到坐骨神经了,西医会诊了半天都弄不清楚是什么问题引起的,最后确诊下来是坐骨神经疼痛,髋关节有积液。当时在医院躺着,他晚上疼得厉害,白天也疼,一天都疼。他们医院中医科不能参与住院病人会诊,所以不能针灸不能开中药,打电话给我,心情很不好。这种情况下震卦为足,震卦又是木,为肝,肝主痛,主经,经有变化,经又痛,木克土。因为他痛的部位为少阳胆经,那么就用荷叶,刚才讲的足少阳胆经代表。我就可以用柔肝扶土的办法去解决这个痛症,当时就用了芍药甘草汤加减。把处方告诉她。
两天以后病人就好转了很多,到今天就基本不疼了,他准备出院了,不想在医院了。因为没有一点效果,而且反复的转科会诊,就是诊断不清楚。中医的办法就是用易学指导,而不是去单一止痛。中医和易学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用易学的办法来指导中医,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容易了。
中医家记者:哦哦,易学与中医关系那么密切,那么我们要怎样学习易经呢?
牛晋桂老师:第一先把原文看了,第二把中医经典看了,第三个两种理论体系同时看。看完以后,就在临床当中反复应验到底震为足能不能够解决足的问题,乾为首,乾卦能不能解决头的问题,你就要在临床当中反复验证是不是。震卦为足,震卦又为肝、为胆,那么肝胆的病变是不是会引起足的病变,是不是肝胆的病变引起足的病变最多?那么你就要去论证它。你会发现现在的很多治疗方法或者其他的治疗体系都在易学里面早有记载。
告诉你一个方法,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辅导员就告诉我一句话,学习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医学不要总是看医学的书,你会脱离不了现在的观点,会坐井观天的。你一定要去看其他方面的书,有可能其他领域会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感悟,有可能在数学里面,也可能在语文里面,天文、地理都有可能涉及到医学,包括五运六气也是属于古代的天文气象医学。
独家分享:天干地支的化合奥秘
中医家记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您再给我们讲讲天干地支的化合规律吧,比如说甲己化土、子丑化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您能解释一下吗?
牛晋桂老师:化合,第一个由天干合化,也叫化合,这样比较好理解。合起来才能发生变化,两个必须见面才能发生变化。五运六气里面我讲了很多,但是最终的合化命理学里面讲得比较多。
《黄帝内经》开篇就说了“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术数里有很多内容就是中医所缺乏的,这就是天干地支。天干里面合化的是什么意思?我给大家大概说下,因为时间原因。《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到一个“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那么在《五运行大论》里面也提到了“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古人说的只要是甲年和己年大运都是土运,乙年和庚年大运都是金运,丙年和辛年大运都是水运,丁年和壬年大运都是木运,戊年和癸年大运都是火运。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这就是天干,首先得知道天干是什么?你会发现古人分东西以阴阳划分,天干一共十个,从中间拆开,甲庚丙丁戊这是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乙己辛壬癸,前半部分如果看成男人,后面就是女人。你就会发现配伍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中医家记者:一阴一阳吗?
牛晋桂老师:对,一阴一阳,在过去就叫男女,男女就是阴阳、水火,男女的配合就是夫妻配合。现在的解释叫合化,已经把这东西失真了,和《黄帝内经》的意思不相符,《黄帝内经》说的就是阴阳搭配,也是男女相配,夫妻相配。这叫夫妻关系,一定不要理解成什么生克关系,就是甲乙合化还不是生克关系。那么怎么样配伍的?你看看《五行大义》就不是这么理解的,《五行大义》是天干两个相合而化,就是相合发生变化。两个天干一见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就化学反应呢?己为甲之妻。甲和己配到一块叫正配。你不能拿甲和乙来配,那叫兄配,因为同性叫比肩。所以说它配起来都是阴阳合德,夫妻之报。
中医家记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因为阴阳结合所以发生变化,可以这样理解吗?
牛晋桂老师:对,阴阳结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甲己为什么合化生土呢?你看《五行大义》里还提到一个,乙木怕什么?庚,乙木怕庚金。其实这也是配伍的一个方法。虽然说这个属于命理,但是有时候看问题一定不要只在中医里面转悠,有时候很多理论体系在中医里面你是看不到的。
举个例子,正统的中医里面会解释这个是怎么配的,王冰的《玄珠密语》有一章《五运元通录》里面说了“青气,横于丁壬。”是天干排360度的时候,它分了一份是36度。丁和壬如果能看到青气的话就是丁壬合化,木气嘛,其他的以此类推。还有二十八星宿,简单的说一下,那么这还不完全,也是理解它为什么一定要合化,一定要知道还有天干和地支的合化。举个例子,今年是丁酉年,土金水加上土金水木,应该是木运,再分木太过、不及。那么怎么配伍呢?有一个地支藏干。丁酉年,酉里面还有天干的呀,酉含庚辛。庚辛没合化,只能自己和自己合化,你看子藏壬癸,丑藏癸辛己,寅藏戊丙甲,卯藏甲乙。大概举个例子,甲午之年,地支午藏的天干是丙己丁。甲己合化产生于土,地支又有己,那么甲己又合化成土,所以说它们两个必须见面,就己一个是合化不出来的,不能说一碰到甲己之年,就一定是土,一定要碰到它们合化的东西,才能够变成土。
课程消息阳春三月,中医家将邀请牛晋桂老师莅临深圳开设针道宗面授班,授以简单速效的针阵以及准确快速的诊断阵法,同时还将首次面授《易学与中医临床》专题,带领大家追溯医易同源历史,学习易学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通用操作模式,为中医赋能!
课程咨询:可添加课程助理微信13686889034,备注“针道宗面授”咨询。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d/file/gt/2024-03/heac2sptw2d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