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龙头节的由来和风俗(龙头节)

发布时间:2024-05-18 02:34:43作者:隐身守侯来源:用户分享

龙头节的由来和风俗(龙头节)

本文目录一览:

龙头节

龙头节

刘宗甫

今日又逢龙头节,竹报平安登高阶。喜看龙年龙抬头,瑞气凝香遍沃野。

二月二,为什么要“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作为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

一些与龙相关的习俗流传至今

这一天

人们通常会去剪新春后的第一次头发

俗称“剃龙头”

以祈求开年有好兆头、全年有好运气

吃食也多以龙的部位命名

面条称为龙须面

烙饼叫作龙鳞

饺子则叫龙牙

为什么二月二是“龙抬头”?

“二月二”起源较早,据说可以追溯到伏羲氏时代,还有“春龙节”“春耕节”的别名。谚语常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实际跟古代对天象的认知有关系。

古人仰望苍穹,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分别代表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叫做“二十八宿”,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

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二十八宿”又被划分为四组,按照它们大致的模样,“四象”就产生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组成一个龙的形象,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春秋农时周期相一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春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龙首角宿,古人形象地称之为“龙抬头”。这是先人利用天文关照指导农事活动,“龙抬头”意味着农耕季节到来,为了防春旱,人们通过祭祀“龙神”来求雨。

二月二,为什么要“剃龙头”?

所谓“二月二,剃龙头”,人们讲究二月二当天理个发,一年都有好兆头。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唐志强解释,“二月二”与惊蛰节气在时间上比较接近,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人们很重视春耕,龙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它的出现意味着雨季到来,可以耕作生产。

“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此时万物生长,过去人们更愿意在这一天理发,与自然变化相呼应,希望能有好运气。”他说,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资料图/CNSphoto 赵启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