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施绩为什么不姓朱 施绩三国杀

发布时间:2024-05-14 07:13:55作者:孤独是毒来源:网友整理

施绩为什么不姓朱 施绩三国杀

本文目录一览:

东吴末年四大名将:陆抗、丁奉、吕据、施绩,英勇战斗留辉煌战绩

东吴末年的四位名将

一、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陆抗早年跟随父亲陆逊,屡次立下战功。他在西陵之战中的表现让人瞩目,击退了晋军的进攻,成功守住了西陵。陆抗是吴国最后的名将之一,在他去世后,东吴被西晋征服,标志着三国时代的结束。

二、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丁奉是著名的东兴之战的主要功臣之一,以勇猛善战而闻名。他在东兴之战中大破魏军前屯,被封为灭寇将军。后来,丁奉设计斩杀了权臣孙綝,夺回了吴国的皇权,并成为吴国的实权掌握者。

三、吕据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是大司马吕范的儿子。吕据在战场上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对抗山越有着出色的表现。他是孙权晚年重要的谋士和将领,曾多次指挥军队击败敌人。然而,在太平元年(256年),吕据因与孙綝发生冲突而自杀。

四、施绩

施绩,原名朱绩,为名将朱然之子。施绩早年担任郎官,后被封为建忠都尉。他在太平二年(257年)被任命为骠骑将军,随后成为东吴的一位重要武将。施绩在孙休登基后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并成为孙休执掌吴国大权时的顾问和将领之一。然而,施绩在建衡二年(270年)去世。

以上四位将领陆抗、丁奉、吕据和施绩在东吴末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留下了辉煌的战绩。他们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干,在东吴末年的动荡局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这四位将领在东吴末年的乱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杰出,良好策略和军事指挥能力,为东吴末年的吴国提供了稳定的军事支持。

陆抗被誉为吴国末年最杰出的名将之一,他善于设计防御战略,灵活运用火攻、水攻等战术。他曾多次击败晋军的进攻,并在长江流域稳定了吴国的防线。陆抗还注重发展军事技术,改良船舶装备和炮器,增强了吴国海军的实力。他的勇猛和智谋成为东吴的士兵们所敬仰的楷模。

丁奉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他以其激昂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而闻名。丁奉在东兴之战中向魏军发起进攻,大破敌军,为吴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善于分析战场形势和制定相应的战略,经常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丁奉的战果使他成为东吴军队中备受尊敬和依赖的将领。

吕据是一位兼具智谋和勇武的将领,他在山越战争中表现出色。吕据善于调兵遣将,破釜沉舟,果断决策。他设计了多种作战计策,有效打击山越军队,保护了吴国边境的安全。吕据还善于恰当运用外交手段,通过联合其他地方势力,增强了东吴的综合实力。

施绩是朱然的儿子,继承了父辈的军事才能。

他以忠诚勇敢而闻名,不畏艰险,在孙休统治时期支持并帮助孙休稳固权力。施绩在内政、外交和军事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他致力于重整吴国的防线,并采取措施巩固吴国的统治地位。

施绩病逝,陆抗继任,东吴最后的良将,鲜卑侵扰西晋,树机能之乱

如果按照羊祜的预算,不用多久,他就可以在荆州那里广积粮,把所有的前期工作做好,然后把东吴灭掉。

可因为个人的死去,让他的计划打了个大折扣。

死去的这个人叫施绩,也就是曾经被胡烈打得没有脾气的那个施绩。

很多人看到施绩,都以为他是个来路不明的家伙。其实,他的来路很明确,而且大有来历。

你可能对东吴姓施的都不熟悉,但对朱姓还是知道的吧?在孙家几代人的马仔中,朱氏也算是很牛的一族,最牛的当然是朱然了。

很多人都知道朱然是朱治的儿子。其实,他并不是朱治的亲生儿子,他是朱治姐姐的儿子。朱然本来不姓朱,而是姓施。朱治当年没有儿子,就去姐姐那里领养了施然,然后把“施”字改成“朱”字,就成了朱然。

朱治觉得这个办法很好,让自己有了儿子。可朱然却一点儿也不爽。在朱治死后,朱然就想改回他的施姓,可孙权不批准。孙权说,不能这样。我要是批准你,我对不起朱治。于是,朱然只得姓朱到死,死后仍然姓朱。

朱然的接班人就是施绩——那时他仍然叫朱绩。朱绩对老爸很同情,老想着一定要完成老爸这个改姓的远大理想。但他知道,只要孙权还活着,他是不能改的。于是,他就等。等到孙权死后,孙亮即位,他才向孙亮打了个报告,要求把自己的姓改为“施”姓。孙亮比他的老爸好说话多了,立即批了个同意。

于是,施绩这个名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施绩后来虽然成为东吴军方最高领导人,是东吴的上大将军、左大司马,职务比他的爷爷和老爸都强悍多了,但水平却比他们差多了。翻开施绩的战争史,除了跟潘濬讨伐五溪蛮时打过胜仗外,在对魏和晋国的对垒中,基本处于挨打的状态,而且有时失败得很难看。可施绩会做人,本家势力又很庞大,所以那些败仗对他的仕途来说,不但没有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反而让他不断得到提拔,最后当到军方最高领导人。

当然,施绩除了水平菜外,人品还是不错的,办事也很公正,否则,东吴那边早就完了。

施绩打仗有些外行,但胆子大,很果断。当年孙綝当权时,大臣们内心充满了强烈的对抗情绪。内乱随时可能爆发。

当时,施绩是骠骑将军,看到这个情况后,怕东吴内部,魏国又乘虚而入,东吴完蛋的可能性很大。他又不敢直接跟孙綝叫板,便派人狂奔到蜀国,跟蜀国高层达成共识,一旦吴国有亡国危险,请蜀国的部队直接进入吴国境内。即使不能把魏兵赶走,也可以拿到吴国一大片地皮。当时,刘禅就派阎宇带五千兵到白帝城,增强白帝城的武装力量,以便随时跟施绩配合。

幸亏后来孙休搞定孙綝,化解了东吴的内部危机,否则,这个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就真不知道了。

搞定孙綝后,最大的赢家固然是孙休,第二个赢家应该是施绩。孙休让他当了上大将军,成为军方一把手,全面负责荆州军政事务。

施绩估计给晋国打怕了,本身除了政治过硬、人品不错外,没有别的特长,所以,在荆州时,几乎没有做出什么成果来。

一看到邓香、陈尚之流面对羊祜所表现出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他们的领导是什么样子了。你看看,他的直接对手羊祜会让部下那么没有素质吗?个个像土匪一样,无组织、无纪律地天天在边界那里搞流血冲突,除了让双方边民讨厌外,有什么收获?因为那个规模的军事行动,即使能胜利归来,其战果最多也就是掳到几个平头百姓,牵到几头受伤的牛羊,扛来几担人家来不及转移的大米,是一点儿不辉煌的。

施绩天天睁着那双老眼,看着羊祜在那边大力开发,生产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出台的政策更是让东吴境内的军民都天天大唱赞歌,自己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这跟眼睁睁地在那里坐着等死有什么差别?

幸亏没几天他就死去了。施绩死的时候,是270年。羊祜到荆州才 一年。

虽然东吴说施绩大将军的逝世,是东吴不可估量的损失,其实真正受到不可估量损失的不是东吴,而是羊祜。

因为施绩死掉之后,孙皓任命陆抗接替了施绩的职务,成为东吴军方第一人,全面接管荆州的防务。

孙皓这辈子没用对什么人,但硬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把最有用的人用上了——从这一点上看,孙皓是有知人之能的。他之所以不爱重用贤臣,实在是跟他的人品有关。

陆抗是陆逊的儿子,此前大概因为老爸被孙权逼得郁闷而死,心里有些阴影,再加上没碰上什么大事件,因此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也没有参与到那些之中,故不怎么发言。

这时,他成为军方数一数二的人物,觉得应该负起责任来。于是,他也像那个堂哥陆凯一样,不断地向孙皓提出这样那样的反对意见。

他上任的第一天,就向孙皓提出十七条建议。

可孙皓一看,这么多条意见,你这不是想叫老子看得累死去?你有时间玩儿这个,老子可陪不起。于是也像对待陆凯的意见那样对待陆抗的意见,只在上面签了个“已阅”,然后就当作没有看过。

孙皓只想用陆抗来帮他守住荆州的门户,却不让他管到朝里的事。他的那双耳朵,现在只听何定的话。

何定现在已经越来越嚣张,嚣张到了可以乱杀人的地步。

何定杀的人叫李勖。李勖因为前一段时间奉孙皓之命去攻打交趾,这几年,东吴虽然没有什么外战,但却被交趾搞得很头痛,从263年开始,一直到279年才摆平——此是后话,先按下不表。

李勖当时按照孙皓的部署,是从海路过去的。他不是航海家,所以,他带了个向导官。这个向导官叫冯斐,哪知,向导官到了半路也不知道路在何方了。搞了N天,大军仍然在波浪滔天的大海里晕船,晕得把肠子都吐了出来。最后,李勖就气愤起来,把这个冯斐砍了,然后走回头路,很丢脸地回到建业。

本来,这也不是他的错。

孙皓开始也没有处分他的意思。

但何定却不想让他活了。

何定想杀他的原因当然也不是说他这次出征误了事,而是因为以前的一件事。这件事是个私事。

原来李勖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这个漂亮女儿很快被何定发现了。

何定立马就向李勖为自己的儿子求亲。

可李勖却向来看不惯何定,就拒绝得没有商量。

何定就恨李勖,老早就想找个借口修理李勖。现在李勖有这个把柄露出来,放过李勖那他还是何定吗?

于是,他来到孙皓面前,说李勖乱杀朝廷命官。他自己是主将,怕死不敢出战,就把责任推给冯斐。这样的人如果还不该杀,以后将军们出战,都会找个借口杀个部下,然后就离开战场。陛下这个江山还有吗?

孙皓一听,就知道何定要杀人了。只要何定想杀谁,他基本没有反对意见——当然,要是杀某个处于关键岗位的,他是不答应的,比如要杀陆抗这样的人,他是不会干的。

于是,李勖就死定了。不光死定,而且在死后还烧其尸体,所有家属成员不留一个活口,让东吴全国广大人民知道,跟何定作对就是跟死神零距离接触。

当然,小人的本事不只是会诬陷害人,更大的本事就是会取悦领导。他知道,孙皓最烦日理万机,而是崇尚娱乐至死。于是,他以供销科科长的名义要求各级军政官员都要向皇帝献狗,每人至少一只,多献不限。你没有狗也得去找狗,否则,考核就不称职。于是,找狗、找好狗成了各级领导干部重中之重的工作。

很多人都找到了名贵的狗,每一只狗都“值缣数十匹”,就连捆狗的绳子都“值钱一万”。孙皓就用这些豪华狗去打猎,天天在猎场地那里追野兔,晚上回来吃野味。

所有的东吴人都很恨何定,说他误导了皇帝。

其实,何定固然可恨,但最可恨的应该是孙皓。东吴人目前只恨何定,不恨孙皓,说孙皓残暴都是何定引导的结果,是被何定利用的。可他们就没有想过,何定以前同样是孙权的供销科科长,他为什么就不能误导孙权?为什么被孙权强制下岗?

陆抗看到这个何定也太嚣张了,又上书,请求孙皓千万要像远离一样远离何定。

但一个上了毒瘾的人能远离吗?

陆抗很郁闷!

司马炎这时也郁闷。

本来,羊祜在荆州一带的进展很顺利,哪知西北那边又出了事。

他为了做好西北那边的维稳工作,特地把很能打、又在那一带有威望的胡烈调到那里当一把手。哪知,胡烈虽然很能打,有过搞定钟会的英雄事迹,也有过痛打东吴部队的辉煌胜利,可一到西北部,状态就不佳起来。

胡烈是个武将,他的职业就是打仗。他认为,让他当这个秦州刺史就是让他修理那里的鲜卑人。当然,这是晋国对鲜卑人的总体思路,这个思路比起当年曹操治理西北来,差的就不止一大截了。但司马昭和司马炎不是曹操,因此根本没有考虑到怀柔的重要性,只觉得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 唯一方式。

当时,虽然主流媒体说大晋王朝国内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到处是和谐盛世,处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其实,这几年来,战争不断,灾祸相连,尤其是河西一带,已经连年碰上多年不遇的大旱,广大灾民痛苦不堪。

可现在司马炎的全部心思都花在统一全中国的战略构想上,想办法让国库充实,以便在开战之时,军用物资不短缺。那些灾民的痛苦他是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本来这些灾民就是一群没有文化的人,多饿死几个,算什么。

但灾民却不这样想。他们觉得快要饿死了,当然要到处开展活动,活一天算一天。于是,河西一带几乎天天发生群体暴力事件,而且这些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

开始时,估计也是很松散地,后来,那些原来族内的老大就看准了机会,觉得应该出来做挑头人了。于是,这些松散的群体事件就成了有组织、有预谋的武装冲突了。

这时,河西鲜卑的带头大哥叫秃发树机能。很多人一看这个名字,觉得太拉风了。前面那“秃发”二字,把大家误导了,以为这哥们儿是个谢顶的家伙,脑袋一定光光的。其实,这些理解是错误的。

秃发跟头发无关,更跟谢顶没有联系。当时在河西一带活动的鲜卑先后有乞伏部、鹿结部、秃发部三个部落。所以,秃发是鲜卑一个部落的名称。

秃发树机能,秃发指的是他所在的部落,而树机能才是他的名字。

胡烈一看,这个秃发树机能居然敢高举造反大旗,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带着武装部队,向树机能宣战。胡烈打了半辈子的仗,而且大多都是胜仗,蜀国牛人被他打过,吴国的猛人也给他修理过,哪还把这个树机能放在眼里?

他先屯兵于高平川,然后派部队过去抢占麦田一带,深入鲜卑族的聚 居地。

树机能当然不答应,马上带着他的武装部队过来,跟胡烈进行对抗赛。胡烈一来太过自信,二来他手下的部队也没有多少——现在晋国最能打的部队基本都放在南面,而别的武装部队战斗力就不怎么强悍。

于是,双方在万斛堆面对面。

经过一场恶战,胡烈打不过树机能,并陷入鲜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被死死地包围在那里,动弹不得。胡烈向他的领导司马亮请求支援——再不支援,老子就要战死了,胡烈真的人如其名成为烈士了。

司马亮当时的职务是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封扶风王。他接到请求之后,派刘旗带兵过去救援。刘旗带兵到半路,可能听说战斗太过激烈,鲜卑人打得很猛,连胡烈拼了老命都搞不定,就怕了起来,在那里观望着,不再前进。

于是,胡烈就悲剧了。最后胡烈的部队越打越少,终于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打到没有一个人。胡烈真的成了烈士。

胡烈成为烈士,最悲痛、最愤怒的不是他的家人,而是司马炎。

司马炎把胡烈放在河西那里,本来就是想让他来管住、压住那里的那些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哪知,最后却被鲜卑人干掉,而且只一仗就把胡烈搞定了。

司马炎并没有从这件事中反思一下自己的这个维稳政策,而是认为因为司马亮不救胡烈,才使得胡烈力量太过单薄,最后力尽而死。胡烈一死,肯定会大长鲜卑分子之气,他们的闹事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是在战略上搞乱了他的部署,让他把精力又从南方那里拉回来。所以他不得不气愤,于是坚决追究这个责任,把司马亮降为平西将军,把那个只会观望不会救援的刘旗砍死。

司马亮这时倒很够朋友,觉得胡烈都死了,再砍一个刘旗也没有用。于是上书,说这次大败是自己指挥不当造成的,跟刘旗没有关系,请放过他,所有责任由他来担当。

司马炎还真好说话,说,出了事故,肯定要问责到底。既然你愿意承担这个责任,那就全由你来承担好了。于是,把司马亮的本兼各职一撸到底,名片上除了还有个贵族名称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司马炎可以放过刘旗,也可以放过司马亮,但不能放过那个树机能。摆不平这个家伙,他灭吴的远大理想就永远无法实现。

胡烈死了,当然得找个猛人出来顶替,继续去摆平树机能。

于是,另一个牛人出场。杜预。

杜预后来很猛、很牛,但这时一点也不牛、不猛。

他其实跟当时很多人一样,都是官N代系列人物。他的爷爷就是杜畿,很早就因得到荀彧的推荐到曹操手下混,为曹操立了很多功劳。但因;为他跟荀彧的关系太过密切,曹操就看他们不顺眼,但又抓不到什么把柄,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山头打倒,因此虽然不断地采用他的建议,口头表扬他,但就是不提拔他。直到曹掉,曹丕当皇帝,这才让他有个爵位,说是关内侯,但食邑只有一百户——比现在一个村民小组的户口数还少。

后来,曹丕突然头脑发热,要去打东吴建功立业,跑到许昌那里办公,觉得洛阳还是选个可靠的人把守。最后,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杜畿,让杜畿当尚书仆射。杜畿一边留守洛阳,一边还接受另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给曹丕制造龙船。这本来由有关部门的人去做就可以了,但曹丕硬是指定他亲自去抓。尚书仆射是什么官?就是百官的师长,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总理,抓的应该是宏观调控,不是去当船厂的总工程师。

杜畿做好龙船之后,就到孟津那里试船。试船的结果表明,做得好副总理并不代表能做得好船厂的总工程师。新船一下水,没驶出几里路,就出了个翻船事故,最后副总理兼船厂总工程师遇难身亡。

曹丕知道后,悲痛了好一阵子。他知道杜畿是个好人,只是他们曹氏父子用有色眼镜看待他,让他过得很郁闷。但曹丕难过之后,仍然觉得杜畿不行,因此在杜畿死后,只追赠过太仆。尚书仆射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多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死去的人,都获得很高的追赠,比如陈泰,获赠的是 司空。

杜预的老爸就是杜恕。

杜恕虽然是官二代。但官二代也得看你是哪个官一代的第二代。因为某些官一代本身就不怎么混得开,二代基本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你想想,杜畿立了那么大的功,最后也混得那么郁闷,杜恕还能混出什么来?

在曹丕一朝中,杜恕基本是个啃老族,根本没有一个职业。直到曹叡即位,才当了个散骑常侍。杜恕一点儿不吸取老爸的教训,好容易进入官场,就应当好好学习,把官场那一套学到手,以便左右逢源,把这个官越当越大,他硬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原则就是,只对自己的性格负责。杜恕很正直,非常看不惯那些现象。当然,如果他举报的是某个村干部,那什么事也没有,但他举报的对象是曹璠。曹璠是谁?是曹真的弟弟。

结果是,他的举报信一送上去,上面立马下了个文,让他出京去当外任官员。

他一气之下,到医院要了张证明,说自己病了,还是退居二线吧。于是当了个隐士。曹叡死后,大家觉得他太冤了,都纷纷上书,让他重新出来工作。于是,他的病又好了,去当河东太守。可这个太守没当几天,曹爽又找上他的茬儿——曹爽是那个曹璠的侄儿,当然要为叔叔报仇。杜恕虽然重新出来工作,但那个性格仍然没有改变,没几天就跟他的上级领导发生了矛盾。曹爽立即借这个机会,把杜恕判了个死刑。

那时,曹爽想杀谁,谁就得死。

幸亏那把刀还没有砍下,司马懿就发动了高平陵事件,把曹爽搞定了。按说,杜恕应该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职务。哪知,这家伙就是个倒霉哥。死罪是免了,但仍然判了个发配,最后也死于流放之中。从这个事上看,杜恕的性格肯定不是一般的正直,恐怕得罪的不只是曹家的权贵,可能连司马懿也得罪了。

于是,杜预从官三代就变成了流放二代。

幸亏后来有个九十几岁叫乐详的老人家看到杜家也太悲剧了,就上书朝廷,把杜畿的功劳大大地翻过来晒了一遍,说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杜家就这么个下场,也实在太让人看不过去了。

于是,“朝廷感焉”,让杜预继承了爷爷的爵位。这时是甘露二年(257年),杜预已经三十多岁。

其实,司马昭老早就发现杜预是个人才。当时司马昭正做着代魏的前期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做自己的死党,是发现一个人才就重用一个人才。他知道,自己老爸虽然救了杜预老爸一命,但仍然把杜恕搞到边远地区当个犯,最后死在监所,杜预肯定对自己家意见很大。

于是,他就提前跟杜预打交道,然后说杜预你真好啊,咱们当个兄弟吧。于是,把他的妹妹隆重推出,让杜预成了自己的妹夫。当了妹夫,那肯定是一家人了,是司马家最直接的死党了。两年后,杜预被征为尚书郎。

可很多人居然看不到这一点。

钟会就看不出。

当钟会出征伐蜀时,司马昭让杜预当钟会的长史。长史是什么职务,就是钟会的秘书长,什么机密都可以参与。这个安排,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是司马昭对钟会掺沙子。可钟会的眼睛居然看不出。

后来,钟会事败,很多人都被处理掉,但杜预却什么事也没有。很多人都以为,杜预在钟会事件中,表现机智,所以没有受到牵连。其实他要是受到牵连才是怪事。

杜预在出来混之前,虽然没有职业,生活得一点儿不幸福,但他是个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的好学生,天天泡在书本旁边,学习科学知识。他不像别的人那样,只专一科,而是全面发展,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甚至是工程学都狠狠地学习了一把。当然,他最精通的是军事学。当时,大家都叫他“杜武库”。说他就像个兵器库一样,什么兵器 都有。

但杜预传承了他老爸的那个基因,对看不顺眼的东西,直接就批评,一点儿不给人家面子。他在当河南尹时,就跟顶头上司石鉴闹了矛盾,最后丢了官帽——估计司马炎也不好有话直说这一口。

司马炎虽然同意了石鉴的请求,把敢于跟领导持不同意见的杜预免了官,但他仍然知道,杜预是有水平的。

于是,就在胡烈成为烈士的当年(270年),司马炎又把刚被免官不到几个月的杜预叫来,说现在让你去河西那里,顶替胡烈。

可以说,司马炎这次找人是绝对找对了。

但接下来,他找的人是绝对找错了。他撤了那个司马亮,撤得也没有错,但却让那个石鉴出来顶替司马亮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什么角色?就是西部军政一把手,杜预就归他指挥。如果石鉴是个一心为公、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那这个任命也是很对的。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石鉴的人品很坏,职务很高,权力很大,但胸怀很狭隘。

他接到这个任命书之后,很高兴——他又可以修理杜预了。以前在首都,只能抓个把柄,把他的官帽拿下,现在是在战斗第一线,完全可以把他的性命搞定。哈哈,老天有眼,让这小子落在老子的手里。

我估计他还认为,连司马炎都烦杜预了,但碍于杜预是他的姑父,不好把他直接处死,这才让他来河西前线,让他再成为自己的部下,然后让他石鉴来收拾他。他这么一推理,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把杜预往死里搞。

当然,他是否有这个心态,也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否则,无法理解石鉴,为何几次三番地跟杜预作对,甚至后来还敢把杜预往死里整?那时,最讲究的不是别的,而是看你是否根正苗红。谁敢跟一个与皇帝这么亲近的人为敌,他肯定是不想活了。

石鉴绝对不是个君子,他是最知道这个道理的。一个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人,仍然不顾一切地向杜预下狠手,其思想的支撑点,就是他对杜预与司马炎的关系看走了眼。

两人同时走马上任,又一次奉皇帝的命令成为上下级的关系。当然,如果杜预是上级,那什么都好办。

可让他成为石鉴的下手,结果就不一样了。

虽然司马炎给石鉴的任务是搞定树机能,做好河西一带的维稳工作,保证这个后院不再起火。但石鉴却给自己下了另一个任务——搞定杜预。

当时,树机能打了个胜仗,灭掉了胡烈这么一个猛人,锐气正盛,手下的士气天天上涨,正到处嚣张再去找政府军玩玩儿,争取更大的胜利。

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除非你有绝活儿,或者你有绝对大于他们的力量,才可以跟他们来个正面冲突。否则,还是先让一步为好。

可石鉴却说,现在就打。

当然,不是他去打,而是叫杜预去打。

杜预不同意,现在敌人的士气正超级旺盛,而且马正肥,完全符合再打胜仗的基本条件。咱们新败,士气还没有恢复过来,而且军用物资又相当缺乏,要是跟敌人宣战,那就只有克隆胡烈的版本了。所以,现在咱要做的不是打仗,而是做好前期工作,先把物资准备好。等到明年春天,敌人的锐气没有了,咱再全力出击,就会取得全面胜利。

石鉴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现在他想要的不是树机能的脑袋,而是杜预的命。

他再一次要求杜预去战斗。

杜预又不去,说这仗无论如何都不能打。我是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的。你要是觉得有把握,你就出战,我当观众。

石鉴大怒,立即向皇帝上奏,说杜预“乱稽乏军兴”。也就是说,杜预不积极准备军用物资,使得部队的进展缓慢,严重违犯了军纪,最后还用囚车把杜预送到首都,请皇帝发落。司马炎这时只求如何让石鉴搞好维稳工作,别人就不顾了。于是,就下令处分杜预。处分的结果是,摘掉亭侯的爵位。这个处分好像很重,其实是一点儿不重的。杜预的爵位只是亭侯,食邑只一百户,比起那些万户侯来说,只是个荣誉性的爵位。

石鉴把杜预装上了囚车,自己就得上前线了。如果再不上前线,那就不好说了。哪知,他努力打了几仗,一点儿胜利也没有取得。

司马炎只得又换人,“以汝阴王骏为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镇关中”。但仍然不见成效。

司马炎又让另一个猛人牵弘出任凉州刺史。

这个牵弘也是个很牛的军人,曾经在多次的对吴作战中取得辉煌胜利,其战力指数也不比胡烈差多少。然而,这哥们儿的脑子也跟胡烈同一个思维模式,一到任之后,就对那里的胡人采取高压政策。最后,胡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只有选择搞群体事件了,弄得“众胡皆内叛”。当然,如果那些胡人只是在那里很松散地一下,牵弘还是可以搞定的。这些胡人虽然有一个“胡”,但却一点儿不胡来,他们跟树机能联合起来了。

树机能也是个猛人,看到自己突然有了这么一大批的同盟军,当然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带着部队过来把牵弘包围在青山那里,再一次复制了胡烈的版本。最后,牛哄哄的牵弘也成了烈士。

从胡烈和牵弘两个猛人接连被痛打致死的事上看,我们完全可以看得出,这不仅是胡烈和牵弘的失败,而且是司马炎在河西政策的大失败。当然,不仅我们看得出,那个陈骞也早就看出,在司马炎派胡烈去当秦州刺史时就提醒过他,胡烈和牵弘这两个哥们儿很勇敢,也很会拼命,战力指数也很高,用于战场上是可以的,但不是“绥边”之才。如果硬要把他们用到西北,将为国耻。可司马炎却不听。

司马炎不听的原因是,牵弘跟陈骞闹过矛盾——牵弘当扬州刺史时,很不把陈骞的话当话,陈骞发出的命令,牵弘向来不服从。所以,司马炎以为,陈骞这时是在说牵弘的背后话,所以就不把陈骞的话当话,硬是把牵弘任命为凉州刺史。现在果然兵败身死。

司马炎这才后悔。可是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

由于司马炎用人失误,河西鲜卑的这次群体事件,一直闹到279年。

石鉴从河西去职之后,又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石鉴在河西那里除了成功陷害了杜预一把,没有做出别的成绩来,心里很是郁闷。他有点儿郁闷——连杜预都可以陷害几次,为什么就不能打几次胜仗?打不过鲜卑暴动分子,可以打东吴一下吧?胡烈、牵弘他们不是也被北方少数民族打得丢了脑袋吗?可他们对吴作战都取得过辉煌胜利啊。看来打吴国的困难指数是很低的。于是,出兵打了一仗。但只杀了几个士兵,离辉煌胜利还有很大差距。石鉴更不爽了。最后,他向统计局学习,玩了一把数字游戏,在斩敌数量上大加水分。那个数字游戏被人家一眼看穿,并惹毛了司马炎。

司马炎直接下文:“鉴备大臣,吾反取信;而乃下同为诈,义得尔乎!今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这话的意思是,石鉴身为大臣,我对他无条件信任。可他却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玩到我的头上来了。这个行为太恶劣了,现在把他踢出革命队伍,永远不得再录用。

你一看这话,就知道这时司马炎心头的火气有多大。石鉴做梦都想立功,做梦都想让杜预从公务员变成村里的小民。想不到最后这个下场却落到他自己的头上,下半辈子成为永久草根。

西北那边虽然郁闷事不断,但南方这边还可以安慰一下司马炎。

三国名人后代传(143):朱然之子朱绩(施绩)

朱绩,是东吴时期著名将领朱然的儿子。在朱然的悉心教导和培养下,朱绩不仅继承了父亲勇猛善战的优点,而且在军事战略和指挥方面,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在军事上展现出了极大的胆识,尤其是在随潘濬征讨五溪蛮人的战役中,朱绩以其非凡的勇力和胆量,赢得了军中的广泛赞誉。

公元249年三月,父亲朱然逝世后,朱绩继承了父亲当阳侯的爵位,并被任命为平魏将军、乐乡督。250年,曹魏的征南将军王昶对东吴发动了攻势,目标是重要的江陵城。江陵作为东吴荆州的重镇,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因此朱绩肩负起防守江陵的重任。在王昶的攻势下,朱绩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他趁着夜色,率军潜入江陵城,使得王昶的攻城计划功亏一篑,无法顺利拿下江陵。这一举动,极大地打击了曹魏军的士气,同时也提升了东吴军的信心。

然而,王昶并没有放弃,他采取了一种心理战术,将战场上斩获的人马铠甲等物品环绕城池展示,以此激怒吴军,企图引出朱绩。王昶还在四周设下伏兵,等待吴军的追击。朱绩见到魏军退去,与诸葛融约定,自己进兵后,让他引兵接应。然而,诸葛融却没有按照约定进军,导致朱绩孤军深入,最终遭到曹魏伏兵的打击,大败而归。

尽管如此,孙权对朱绩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孙权对诸葛融的失职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斥责,而对朱绩的勇敢和智谋表示赞赏。这场战斗,虽然朱绩遭遇了失败,但他的勇气和决策能力,仍然得到了东吴朝廷的认可。

252年,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逝世,孙权之子孙亮继位成为新的皇帝。在这个时期,朱绩被任命为镇东将军,这个职位是东吴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负责防御曹魏的侵扰。

253年,东吴的大将诸葛恪率领吴国大军对曹魏的合肥新城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在这场战役中,朱绩却被留在半州,而他的职务则由诸葛融暂时代理,这明显是打压朱绩。然而,诸葛恪的进攻并未能取得预期的胜利,反而遭遇了失败。在战败后的筵席上,武卫将军孙峻趁机将诸葛恪。接着,孙峻派遣朱绩等人进攻诸葛融,诸葛融在压力之下,选择了服毒自尽,以此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系列的事件,对于东吴来说,无疑是一次内部的清洗。朱绩在这场清洗中,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使得朱绩在东吴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54年,朱绩决定更改自己的名字,恢复家族的原始姓氏“施”,从此名叫施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施绩在东吴的仕途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连续获得升职。257年,施绩被孙权任命为骠骑将军。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军事职位,这一任命,说明他在东吴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皇帝对他的信任。

258年,孙休登基成为新的皇帝。孙休一上台就除掉了专权的孙綝,巩固了自己的。在这个过程中,施绩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负责管辖从巴丘到西陵的广大地区。这个职位不仅赋予了他极大的军事权力,也显示了孙休对他的倚重。

264年,孙休去世,他的儿子孙皓即位,孙皓任命施绩为左大司马。左大司马是东吴朝廷中的重要职位,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并且在军事上拥有很高的权威。施绩的这一任命,再次证明了他在东吴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孙皓对他的信任。通过这一系列升职,施绩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也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68年,孙皓指令施绩率军攻打江夏地区。施绩带领三万兵马,对江夏乡进行围困。与此同时,晋国派出司马望担任统领,带领两万步兵和骑兵前往龙陂进行防守,与施绩形成对峙局面。就在同一个月,施绩在与晋国荆州刺史胡烈、后将军田章的交战战败。

270年四月,施绩不幸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