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子”发愁的,除了我们人类,还有寄居蟹。
这是一种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的一种生物,腹部柔软,头胸部钙化坚硬,因此大多数寄居蟹生活在螺壳里。
和自带“房子”的蜗牛不同,寄居蟹的“房子”完全不属于自己,是靠抢夺得来的。在已知的1000多种寄居蟹中,几乎没有一种能够自己长出壳,要么通过捕食海螺蜗牛等生物,吃掉壳里的肉,将壳占为已有,要么和其他寄居蟹交换,如果对方不同意,就强行将它揪出来,如果双方都中意对方的房子,就互相交换,各取所需。
为了保护自己柔软的腹部,寄居蟹不得不带着房子一起出行,这样的负重运动,导致它们的两只螯大小不一。
随着寄居蟹不断生长,原本属于它们的壳就不再适合,它们就需要不断更换“房子”来满足身体的大小。
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壳并不容易,几乎都被其他的寄居蟹占领着。
因此,当一只拥有好“房子”的寄居蟹死亡后,它遗留下来的壳会引起一场疯狂的争夺。
这是达特茅斯学院研究团队经过一项非常残忍的实验得出的。为了研究居蟹对同类死亡会有什么反应,他们把死去的寄居蟹切碎,并放在塑料管里,然后将塑料管安放在户外的沙滩中。
结果显示,不到5分钟,这些管子里就挤满了寄居蟹,一根管子里竟然出现了50只。
科学家认为,寄居蟹是个彻底的机会主义者。
当同伴死去后,它们并不是在悼念死去的同伴,而是在庆祝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房子。
为什么寄居蟹能预知哪里有更好的壳?
研究人员猜测,寄居蟹死后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其他寄居蟹会随着尸体的气味,蜂拥而至,爬进无人占领的壳里。
寄居蟹对“房子”的痴迷,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寄居蟹正在死亡。
研究发现,在印度洋上一个偏远的群岛上,发现了很多装有死寄居蟹的塑料容器。
显然这不是人为虐待寄居蟹导致的,而是寄居蟹在寻找壳的过程中,发现了更为宽敞的人造容器和塑料贝壳,出于本能爬进塑料容器中,正在欣喜有了“新房子”的时候,发现塑料容器非常光滑,一旦进入后就再也爬不出来了,“新房子”也成为了它的坟墓。
当这只寄居蟹不幸死亡后,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其他寄居蟹嗅到了同伴尸体发出的信号,一个接着一个爬进塑料容器里,尸体越多,吸引力越大,直到最后塑料容器再也容不下其他寄居蟹为止。
据统计,在27个岛屿中,约有57万寄居蟹因此死亡,而这些岛屿只是冰山一角,难以想象海洋中有究竟有多少塑料容器。
最后
总的来说,寄居蟹是一种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生物,从来不浪费,就连塑料也可能成为它的“房子”。
它不生产壳,但抢别人的壳为家,有强大的“二手房交易市场”,不仅互相交换,而且出现排队“看房”和“换房”。
然而好的“房子”总是有限的,因此科学家们呼吁,在保护海洋的同时,也不要随便捡海边的壳,这可能是寄居蟹赖以生存的家。
寄居蟹又名“白住房”、“干住屋”,主要以螺壳为寄体,寄居的最大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其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体形长,分头胸部及腹部。头胸部具头胸甲,但不覆盖最后胸节。头胸部前部较狭窄,钙化较强,后部扩展较宽,角质或完全膜质,有明显的颈沟。腹部长,曲卷或直伸,少数种宽短,多不对称。 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容易发现,有时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这种有“清道夫”之称的杂食性动物。寄居蟹并未列位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一般保护动物。
【别称】寄居虾,白住房,干住屋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软甲纲
【目】十足目
【科】寄居蟹科
【种】寄居蟹
【种植地域】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
【形态特征】寄居蟹是十足目歪尾次目寄居蟹总科和陆寄居蟹总科的概称。其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体形长,分头胸部及腹部。头胸部具头胸甲,但不覆盖最后胸节。头胸部前部较狭窄,钙化较强,后部扩展较宽,角质或完全膜质,有明显的颈沟。腹部长,曲卷或直伸,少数种宽短,多不对称。 寄居蟹总科包括有寄居蟹科,拟寄居蟹科,石蟹科等,常见的如大寄居蟹,体形很大,大螯长度超过10厘米,两螯表面和边缘生有许多刺状突起,步足上有刺。陆生寄居蟹总科包括活额寄居蟹科,陆生寄居蟹科、螯盖寄居蟹科等,常见的如艾氏活额寄居蟹和下齿细螯寄居蟹。全世界已知近1000种,中国约100种。多数为暖水种,黄海有少数冷水种。 寄居蟹除少数种类外,一般体躯左右不对称,腹部较柔软,可卷曲于螺壳中。尾节也常不对称。眼柄基部有眼鳞。第1触角柄常折叠,第2触角柄基部多具一棘。第3对颚足的基节或相邻接,或左右分离。螯肢一对,具强壮的螯,为取食御敌用。第1、第2对步足较长,爬行用第3、第4对步足一般很小,有角质褥,可支撑着螺壳内壁,使体躯稳定。雄性生殖孔在第4对步足的基节上开口。雌性生殖孔在第2对步足的基节上。腹肢退化,两侧多不对称,常常只存在于一侧。雌性较发达,作抱卵用。尾肢和尾节左面常较右面发达,有粗糙的角质褥。这种特化了的尾扇用来钩住螺壳内部,不致被拉出。当体躯逐渐长大时,能随时调换较大的空螺壳。生活在潮间带的种类常行动活泼,在深海的种类较迟钝。以小的或死的动物为食。陆栖种为杂食性。雄性常比雌性大。为了争夺雌性,两雄常相争斗。平时多在海边或浅水内爬行,如遇危险,即缩入螺壳内,并以螯足塞住螺口。少数穴居的或寄居在角贝和蠕虫直管内的种类,腹部不弯曲。寄居蟹常与其他动物共生,如艾氏活额寄居蟹的大螯上常着生海葵,另有些寄居蟹,寄居在海绵动物或腔肠动物体内,由于这两类动物能继续生长,由此寄居蟹可以不必常调换新居。下齿细螯寄居蟹在螯足的长节下面内缘有一列齿,后端一齿特大,能够摩擦发声。
【生长习性】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铠甲里,却也因为这副铠甲,它必须得背着跑来跑去,甚至让自己右螯脚大于左螯脚,或左螫脚大于右螯脚。 寄居蟹常寄居于死亡软体动物的壳中,以保护其柔软的腹部,故名。 世界上现存500多种寄居蟹,绝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数生活在陆地。更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壳里,而是发展出了类似螃蟹的硬壳,也叫硬壳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属此类。堪察加拟石蟹(阿拉斯加帝王蟹)是寄居蟹的近亲。常见的寄居蟹可分为三大类:活额寄居蟹科、寄居蟹科和陆寄居蟹科。由于寄居蟹食性很杂,是杂食性的动物,它们被称为海边的清道夫,从藻类、食物残渣到寄生虫无所不食,对家庭养鱼爱好者来说,在水族箱里放一两只寄居蟹会起到清洁工的作用。寄居蟹的寿命一般为2~5年,但是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经常可以活到20~30年,有记录记载最长的活过了70年。寄居蟹的房子有海螺壳、贝壳、蜗牛壳,甚至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用瓶盖来充当家。寄居蟹刚出生时本体较为柔软,易被捕食,长大后,必须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房子,就向海螺发起进攻,把海螺弄死、撕碎。然后钻进去,用尾巴钩住螺壳的顶端,几条短腿撑住螺壳内壁,长腿伸到壳外爬行,用大螯守住壳口。这样,它就搬进了一个环保坚固的新家。
【地理分布】世界性分布。生活在沙底、泥底水中,偶尔也在陆上或树中。雌蟹的腹部附肢用以携卵,直到孵化。幼体孵出后立即进入水中寻找空壳。身体长大时,离开原来的螺壳寻找并迁入较大的新居。 某些寄居蟹住在植物茎管中。陆寄居蟹属的半陆生的热带种除螺壳外,还住在竹节、裂开的椰壳和其他物品内。门螯寄居蟹属栖于印度洋深水,栖身于圆筒状的空心木头中。其他种类栖身于珊瑚或海绵中,有些种类与其他动物共生。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常见,呈鲜艳的红色,常在壳上携带一个或多个海葵。盗蟹原产于南太平洋岛屿,陆栖,已放弃居住螺壳内的习性。大寄居见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水域,见于美国大西洋沿岸水域,螯圆柱形。寄居蟹密度最高的地区常在珊瑚礁的潮间带上部,翻开积水处的石块,常能发现不少的光掌硬壳寄居蟹和细螯寄居蟹,它们行动迅速,会快速的逃逸躲藏。另外由于潮池里面的生态条件比较温和,不会受到波浪的冲击,低潮时也能保有水份,多数寄居蟹会聚集在潮池的边缘,或是池里的石块下方。兰屿珊瑚礁高潮线的潮池由于日照曝晒,温度很高,盐度变化也大,但有塞氏硬壳寄居蟹和光掌硬壳寄居蟹栖息着。以垂直分布来看,陆寄居蟹仅栖息于海滨湿地上,细螯寄居蟹仅栖息于高潮间带,硬壳寄居蟹分布于整个潮间带和浅亚潮带,真寄居蟹则广布于潮间带、浅亚潮带、浅海域。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