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竺(Zh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竹姓,以国名为氏,后改为竺生。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
2、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姓氏。据《姓苑》和《汉书·西域传》等记载,古代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之姓,成为竺姓。通常认为汉代宣帝时竺次为中国竺姓始祖。在释道安之前,国人入沙门者,皆从俗姓,外国来的僧人都是以国名为姓,比如姓安的是安息人(今伊朗一带,西方人称帕提亚),姓支的是月支人(大月支,他们国王的头被匈奴王当作尿壶),姓康的是康居人(今哈萨克斯坦一带),姓竺的是天竺人,等等
得姓始祖:竺次。提起“竺”这个字,大家要联想到古代的天竺国。而实际上我国的竺氏也的确来自天竺国。他们跟中国的关系根深蒂固,大约已经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所谓“天竺”,就是印度的古称,亦作天笃、身毒等名。竺姓中国人,因为来自古老的印度,所以他们的文化背景也是深厚无比,丝毫都不比土生土长的姓氏逊色。头一个自印度到中国来开基的姓始祖,就是汉宣帝时以谒者身份来华的竺次,故竺次就是竺姓的始祖。
姜姓竺氏的由来
夏禹在世之时,曾封炎帝的后裔在台(今辽宁朝阳市一带),称墨台氏,后来简称墨,这就是墨氏的由来。到了商汤时,又将墨台氏改封在孤竹(今河北卢龙南)。商末,孤竹国君名初,字子朝。子朝生有三个儿子,他觉得小儿子智(字公达)比较能干,便欲立他为国君继承人。子朝死后,公达认为哥哥允(字公信)是长子,君位应当由哥哥继承,自己继位是有违祖制。而公信则认为不能违背父命,坚决不接受。两人让来让去,最后干脆一道离国出走。兄弟二人出走之后,国人便立中子文(字公高)为君。国人后来以国名命氏,便是竹姓。这位大哥的谧号就是伯夷,而小弟就是叔齐。伯夷、叔齐离国之后,在各地流浪了一阵。他们听说西伯昌是位尊老爱幼的仁君,便去投奔西伯昌。后来姬发伐纣,他们认为这是犯上作乱,以臣代君,反对并阻拦武王发兵。武王克商后,他们表示不吃乱臣贼子的粮食,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西南)中,采摘薇菜充饥。后来又有人告诉他们,首阳山也是周室之地,于是他们二人就饿死在那里。到了东汉年间,枞阳侯竹晏认为本姓原出于伯夷、叔齐二贤,就在“竹”字下加了个“二”字,改成竺氏了。这就是姜姓竺氏的由来。伯夷的后人,也有称为伯氏的。
二、迁徙分布
(缺)竺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竺姓与竹姓同源。相传商汤时,禹封炎帝的后代墨台氏在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孤竹国国君的后人就有以国名的一字为姓,称为竹氏。东汉时。枞阳侯竹晏认为竹源出自孤竹国两位贤人,即伯夷和叔齐(二人为商末周初的贤人,因不食乱臣之粮而饿死于首阳山),于是在“竹”字下面加个“二”字,即成了“竺”氏。另外,古时称印度为天竺国,曾有僧人来中国传经时,为了适应汉文化的习惯,就取一个字为他们的姓氏,而他们被称为天竺僧,就多以竺为姓。后来,有些僧人在中国定居,而有些汉族的僧人因拜师也随他们姓竺,这样,竺姓就在汉人中传开来。还有,因竺和竹同音,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其后人因之。据《汉书·西域传》考证。但我国另一部姓氏古籍《姓苑》上说:“竺本姓竹,至汉枞阳竹晏改为竺。”依照《姓苑》的考证,我国的竹氏源流,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为氏焉,东莞。”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省兖州东南)。
三、历史名人
竺 渊:明朝文士,宣德年间举为进士。被朝廷任为官员,正统中为福建参议,敕守银坑,盗贼四起时,竺渊率众捕盗,反被盗贼所捕,后因不屈于盗被杀。
竺法深:晋代僧人。名潜,或称道潜,字法深。俗姓王,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18岁便出家,师从富有才解久负盛名的名僧刘元真,慢慢克服了一般士族子弟习见的浮华性格,深刻钻研了般若学的佛学理论,加上相貌堂堂,谈吐风雅,在京城长安已小有名声。至24岁时,独自登坛讲学,所讲《正法华经》、《大品般若经》,义理深奥,剖析明白,前来听讲受业者常济济一堂,多达五六百人。
竺道馨:晋代女僧,雅能清淡,尤善小品。
竺道生:南北朝时僧人。俗姓魏,原籍钜鹿(河北省平乡县)人,而寄居彭城(江苏省铜山县)。大约十岁,即依名僧竺法汰出家。曾随僧伽提婆研习有部之学,并受学鸠摩罗什深得般若之旨。高僧传本传谓其“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万里随法,不惮疲苦。”因而得以摄受涵泳空有两宗的学说,以建构独特的思想。
竺大年:宋朝学者,专心研究儒家经典《礼记》,著有一本叫《礼记订议》的书。
竺绍康:反清志士。在秋瑾与徐锡麟策划皖浙起义时,被任命为光复军分统。皖浙起义失败后,被通缉,避入台州山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海郡:汉代的东海郡,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东魏及隋唐的东海郡,相当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
2、堂号
枞阳堂:汉时,竺晏为枞阳侯。又因竺氏本姓竹,由竺晏才改姓竺的,故以其爵为堂号。
化乡堂:宋时竺大年是沈焕的入室弟子。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
【竺姓宗祠通用对联】〖竺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朱门安履;
顽石点头。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僧人竺法深,住在会稽。刘尹问他为什么总去朱门(贵族宅第),他说:“你看见那是朱门,我则如进蓬户(茅舍)。”下联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相传在东吴虎丘山竖石为弟子,讲《涅檠经》,直讲得顽石点头。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等。
-----------------------------------------------------------------
〖竺姓宗祠五言通用联〗望出东海郡;
源自孤竹国。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竺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竹君报吉兆;
二酉传书香。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竺姓之“竺”字的析字联。
-----------------------------------------------------------------
〖竺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研究理昧,老而愈笃;
诵经论法,学者之师。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女僧竺道馨的事典,竺道馨,雅能清淡,尤善小品。下联典指东汉僧人竺法兰,诵经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竺弥孝亲,闻雷泣墓;
生僧说法,颃石点头。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孝子竺弥事典。下联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的事典。相传,竺道生昜石为弟子,讲涅盘经,石皆点头。
耕道传家,订义雅闻戴记;
凝阳开国,汉廷特守侯封。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竺大年,字耕道,熟谙《礼记》,人皆化之,著有《礼记订议》。下联典指竺姓的得姓源流,引《姓苑》云:“竺本姓竹,至汉纵阳侯竹晏改为竺。”
--------------------------------------------------------------------------------
【中国竺姓高级领导人简介】
竺时英烈士
竺时英(1904.10.16-1934.4.17),浙江省奉化县西圃村人。1911年在当地小学读书,1916年进县城文聚高小。1919年考入宁波省立第四师范,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法系。1924年加入中国。
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传到甬城,接受进步思想,和同学们一起走出课堂,抵制洋货,投入反帝爱国运动。1923年9月宁波第四师范并入四中。在进步教师指导下,和裘古怀等10多名同学,在校内竹洲组织了“飞蛾社”。恪守社旨,按月读书一册,集会一次,宣读自己撰写的理论文章,交流学习心得。此外还经常听取由校长经享颐请来的革命前辈,文化名人的报告和讲学。
大革命时期,1924年在北京大学政法系,求学期间阅读了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和马列著作,开拓了视野。毕业后在浙江定海中学任教,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组织校内学生会,投入罢课游行,抗议帝国主义者中国人民的。1926年调奉化中学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农民、手工业工人参加工农运动。3月参加了在前举行的“三·一八”大会。1927年1月参与组织工农学冲进奉化伪县府,痛打伪县长。杭州“四·一二”后被通缉,先赴汉口后回宁波旅汉公学教书,继续从事农运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2月应聘在鄞县石矸小学任救。8月去汉口宁波旅汉公学任教。1931年9月回奉化,任孤儿院教导主任,参与组建奉化县特别支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发动知识分子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奉化县文化促进会”,任会长。准备出版《反正》刊物,揭露派罪行,后遭查封。曾三次组织奉化中学师生罢课,向校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年4月25日被叛徒告密遭逮捕,囚禁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并鼓励难友为革命准备流血。由于在狱中过着非人的生活,又遭各种刑审逼供,被折磨得体弱多病。
1934年4月17日黎明,带着对来竞事业的无限遗憾病逝狱中,时年30岁。
竺清旦烈士
竺清旦(1899.6.5-1935.12),字起元,号照卿,化名包起凤、竹卿、贞大房、刘晓平等,浙江省奉化县董村人。出身于一个秀才之家。从小即在父亲的教育下读书写字,学诗作文。1917年起先后在奉化、镇海、鄞县的一些小学当教员或校长。1925年加入中国。
大革命时期,1924年初任鄞县五乡碶鄮溪区区立一校校长时,曾发动数百名群众与当地豪绅作斗争。1925年7月筹建了两个村的农民协会。1926年3月宁波地委改组,被选为宁波地委委员兼农动委员会书记。4月宁波市党部改组,被选为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负责整个宁波地区农运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农村,进行具体的指导。5月去广州参加主持的第六届农动讲习所学习。8月因宁波缺乏农运干部,奉命提前返回。11月任江浙区农动委员会委员。12月宁绍台农民协会成立,被选为会长,采取以会代训和印发资料等办法,培训了一批农运骨干,组建了多支农民自卫军。1927年2月北伐军到达宁波,各界人士在小校场集会欢迎。在会上发表演讲,以宁绍台农民协会名义向北伐军提出了13项要求。3月2日宁波临时市政府筹委会成立,任委员。深入余姚庵东盐场,发动盐民,组织盐民协会,被推举为主任,还成立了盐民自卫军,公审了盐霸高锦泰。至4月宁绍台地区有组织的农民已达20余万人。4月9日宁波派发动“清党”事件,遭通缉,被迫出走武汉。6月全国第四次劳动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作为浙江代表出席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议结束后,被留下来担任短训班的教员。“七·一五”汪精卫在武汉后,被送往苏联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1928年夏转入中山大学(又称中国劳动者主义大学)。由党员转为联共候补党员,被选为党小组长。学习期间,看到校内存在的问题,就直率地向校方提出,要求加以改进。谁知却得罪了校长米夫的翻译王明(陈绍禹),耿耿于怀。被诬为“托派”,后经国际、联共监委、代表团三方联合调查,得以澄清。1930年10月回国到新疆工作。当时新疆没有组织,虽感人生地疏,因难重重,但怀着对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念,置身于群众之中不懈地工作。1933年盛世才登上了新疆督办的宝座,打着“反帝亲苏”的幌子,骗取了苏联的支持。苏联陆续派遣一批专家、顾问和党员到新疆工作。竺清旦被安排到盛世才直接掌握的教导团(即卫队团)工作。盛世才阴险狡诈,为了防范人,借口新疆情况复杂,规定在新疆工作的联员和党员不得公开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不宣传主义的政策,并派心腹进行跟踪监视。在这种情况下,竺清旦怀着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赤诚愿望,团结同事,积极工作,提倡“”、“自由”、“平等”,宣传苏联建设的新成就,传播马列主义真理。他的革命活动,引起新疆势力的嫉恨和恐惧。1935年12月,新疆省督办盛世才以开会为名,邀请来到一个花园内,趁其不备用手枪把他杀害,牺牲时36岁。
近日,记者从天眼查App获悉,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竺延风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杨青接任,同时公司多位主要人员也发生变更。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注册资本167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全系列乘用车和商用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机械、铸锻件、粉末冶金产品、机电设备、工具和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等,由东风集团股份((HK.00489)、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竺延风已届退休年龄,不再担任董事长等职务,由杨青接任董事长。天眼查显示,今年1月,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变更。本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变更后,竺延风名下已无任职信息。
潇湘晨报综合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竺,读作zhú,象形字。由竹和二构成。“竹”指地上的竹秆,“二”指地下茎竹鞭,本义竹林。
竺字的演变
一、字形来源
古人造字遵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先创造独体象形字,即文,后创造合体会意字,即字。竺字,就是人们观察竹子生长特点,把地上竹秆和地下竹鞭合为一体创造的字。
据研究,一片竹林或一个竹丛,虽然在地上分生许多竹秆,但是在地下却长在同一或少数主茎上。竹子的地下茎又称竹鞭。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分生繁殖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单轴、合轴和复轴三大类型。凡是单轴型、复轴型及合轴型且有假鞭的竹类,其地面秆散生或多丛散生,都能形成大面积的竹林,通称散生竹。合轴型无假鞭的竹类,地面秆成单丛生长,不能形成大面积竹林,为丛生竹。
单轴散生、复轴多丛散生和合轴散生可生长为竹林
合轴丛生可生长为丛生竹
远古人很早就利用竹子制作各种生活用品,非常了解竹子的生长情况。人们看到在茂密的竹林之下,竹子盘根错节的地下茎上长出新的竹子,就用符号把地上的竹子和地下的竹鞭一起记录下来,写作竺。因此,竺也是竹子,不过同时强调了地上的竹秆和地下的竹鞭,即指竹林。换句话说,竹字指个体,竺指整体。
竺字的商周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发现。最早的竺字是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
《说文解字》:“竺,厚也。从二,竹声。”
《广雅》:“竺,竹也。”《辞源》认可《广雅》的解释。
《辞海》:“天竺”的省称,没有认可“竺,竹也”,同时认为通笃。
《字源》认为,竺字的“二”是“分化符号”。
上述关于竺字的解析,都没有从竺字是象形字这个角度观察分析,而只是围绕竺字本身就文字论文字,当然不会确切。
二、竺字引申义
竺字的引申义都与竺的本义竹林有关。
1.竹子。整体的竹林是由个体的竹子组成的,竺通竹。据《福建志》记载,“福清县石竺山,其产多竹而少筍。”后来,石竺山改名石竹山。
据1987年12月版的《福清县志·杂事志<卷二十>》记载有石竺山,据史学考证“石竺山”即现在的“石竹山”。这说明,竺字与竹字相通。
2.打击乐器筑。竹子可制作乐器。战国时期有一种流行的乐器叫做筑。筑是一种用竹尺击弦的打击乐器,竺通筑。(1)《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竺,荆轲和而歌(高渐离弹奏乐器筑,荆轲和着音乐歌唱)。(2)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竺(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
3.行动迟缓。竹林茂盛,马要过去,行动肯定迟缓,竺通笃。《广韵》、《集韵》、《正韵》等古代辞书都注明,竺音笃[dǔ]。《尔雅·释训》解释,“竺,厚也”。其《疏》直接认为竺与笃同。马入竹林,自然无法快速通过。因此,写作笃(竹+马)。
4.相通,感应。竹笋生于竹子地下茎,相连相通。《楚辞·天问》:稷惟元子,帝何竺之(后稷原是嫡出长子,帝喾何以感知)?有的古书中此处的竺写作笁。
5.天竺的简称。古印度被音译为天竺国、身毒国。如,竺经(佛经),竺国(天竺国),竺域(指天竺),竺土(天竺国)。
6.与佛教有关的。如,竺法(佛法),竺乾(佛,佛法),竺书(佛经),竺学(佛学),竺教(佛教)。
三、竺姓的来源
1.源自竹姓。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并沿用至今。
2.源自古印度。古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之姓,成为竺姓。
3.源自满族。
如今竺姓人口约12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395位。
诗曰:
竺指竹林很分明,
竹子连着竹鞭生。
渐离击竺送荆轲,
天竺之国取真经。
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现代汉字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三版。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
6.《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编,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说文解字》(最新整理全注全译本),孙永清编著,中国书店,2011年版。
8.《字源》,李学勤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9.《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10.《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版。
11.《实用甲骨文字典》,陈年福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
12.《国学大师》(网络版)。
13.《新华字典》(网络版)
竺可桢是中国气象学界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享誉中外的杰出教育家,曾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达13年之久,是浙江大学史上任职时间最长、声誉最高、贡献最大的一位校长,曾被誉为浙江大学的“保姆”,其贡献和声望无人可以替代。
竺可桢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校长任期内创造了一个神话,使浙江大学由一所规模不大的地方性大学,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学,浙江大学至今仍占据着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前几位,早在抗战时期就曾被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的剑桥”。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原名竺兆熊,浙江上虞人,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东关镇一个米商之家,父亲竺嘉祥曾经营着一家米行铺子,母亲顾金娘性情贤惠且勤劳持家,竺可桢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尽管他从小身体孱弱,却是聪颖过人。
竺可桢读私塾时就深得先生的喜爱,竺可桢之名就是私塾先生所起,认为这小子将来一定是个栋梁之才,他父亲望子成龙心切,曾以自己米行三分之一的收入,为竺可桢聘请当地出名的私塾先生章景臣进行家教,以期望自己的小儿子将来能够光宗耀祖。
1899年东关镇“毓菁小学堂”建成开学,这是在维新变法思想影响下,当地开明士绅捐资兴学创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式学堂,第一届招收了100余名学生,竺可桢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毓菁小学堂”。
1905年,竺可桢以第一名成绩从“毓菁小学堂”毕业,百余名学生能够拿到高小毕业文凭者还不足10人,可见这所学堂教学之严格,竺可桢在这所新式学堂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启蒙。
1905年秋天,竺可桢在章景臣的资助下,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考入了浙江商人叶澄衷创办的“澄衷学堂”,这是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当年在上海极富盛名。
澄衷学堂旧址
李四光、胡适、丰子恺、夏衍等人都曾在这所新式学堂读书,竺可桢与胡适还是同班同学,由于竺可桢品学兼优且为人热情正直,还被同学推举为班长。
1908年春,“澄衷学堂”因、罢课等原因一度停办,胡适去“中国公学”读书,而竺可桢则转入“复旦公学”继续求学,“复旦公学”是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民办官助的高等学校,极其重视外语教学。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这是中国早期的理工学堂之一,后来逐渐发展为著名的“唐山交通大学”,也就是现在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
1910年8月,竺可桢赴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的选拔考试,当年有400多人参加了考试,最终只录取了70人,竺可桢的成绩位列第28名,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但后来却转换了专业方向。
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生合影
竺可桢于1913年又考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气象学专业,不久由任鸿隽、杨杏佛、赵元任、胡明复、周仁等人发起成立的“科学社”和创办的月刊《科学》,从康奈尔大学转到了哈佛大学,竺可桢立即参与了“科学社”的活动,并积极为《科学》月刊撰写文章。
1915年10月,“科学社”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社”,竺可桢不但是第一批成员,而且也是最重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于1917年就被美国地理学会接纳为会员,成为该学会第一个中国会员,1918年以《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论文获得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
竺可桢
1918年秋,竺可桢回到了阔别八年的祖国,应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地理学和气象学教授,由于该校学生大多都是湖北、湖南人,学生几乎听不懂竺可桢的浙江方言,课下交流也比较困难,而学生只能通过讲义来搞懂学习内容,竺可桢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去刻印讲义。
当时武昌高师的教员中,以留日学者居多,而竺可桢是留美的,他的许多教育观点和教育主张,得不到同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竺可桢感到十分的孤独与苦闷。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力邀竺可桢加盟南京高师,聘其为文史地部教授,主讲气象学和地理学,当时南京高师云集了一大批留美学者,而学生大都是江浙一带的学子,身处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中,竺可桢可谓是如鱼得水。
1921年,竺可桢在刚筹备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创办了地学系并出任系主任,这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地学系,竺可桢的创办理由是,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俄国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都是当时执政者缺乏地理知识所致。
竺可桢
当时只有上海、香港等地有外国人建立的测候所,而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的美国,却建立了200多个测候所,中国亟待建立权威的气象观测站,竺可桢决心为国家培养自己的气象学和地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竺可桢在东南大学执教时期,相继发表了有关东南亚台风、天气型、历史上气候变迁和阐述发展科学地理学等一系列专著和论文。
由于与学校领导层发生矛盾,竺可桢曾离开国立东南大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还在私立南开大学任教一年,并曾短暂出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兼地学系主任。
1927年4月,竺可桢应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在南京北极阁筹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创建了“北极阁气象台”的地面和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等,推动全国各地气象台、站的建设,培训气象人才,开展气象研究,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专著,还屡次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1934年,竺可桢又与翁文灏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并派人在西藏拉萨设立了拉萨测候所。
1935年底,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国立浙江大学也受到了波及和影响,浙大学生和杭州各校学生举行游行,时任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招来军警镇压学生,激起学校师生的强烈不满,浙大师生开始了“驱郭运动”。
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竺可桢于1936年4月25日正式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从此开启了“竺可桢时代”,当时国立浙江大学仅设有文理、工、农三个学院16个系,在校学生500余人,与国内同类大学相比,尚属于地方性国立大学。
竺可桢
竺可桢在就职演说中,是这样阐述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宗旨的:“办中国的大学,当然须知道中国的历史,洞察中国的现状。我们应该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
竺可桢自担任校长伊始,就提出了著名的“竺可桢之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就这两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
自竺可桢掌校伊始,“竺可桢之问”就影响着一代代浙大学子,浙江大学也始终坚持把“竺可桢之问”印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和毕业纪念册上,由此可见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影响力。
竺可桢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整肃措施,以校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大校务问题,概由校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审议决定,而各专业委员会主任都是由他主持遴选在师生中有威望的人担任。
竺可桢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实施教育,教授人选最为重要。”为了加强浙大的教授阵容,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他千方百计地在国内外延聘人才,经常三顾茅庐恭请知名学者到浙大任教,对在学校任教的教授和讲师关心备至,从工作和生活上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培养和大胆使用拔尖人才,即使资历不足,也同样委以重任,发挥他们的作用。
竺可桢聘马一浮时合影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强化通才教育,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基础教育,动员一些知名教授为一年级新生讲授基础课。
竺可桢特别注重学术研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学校和各学院经常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和报告会,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一些学术成果在国内外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竺可桢掌校期间,可谓是浙江大学的“黄金时代”,学校已经发展为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30个学系、10个研究所,副教授以上教师队伍增至200余名,在校学生已达2000多人,跻身于国内名校行列,成为大师云集、学子竟相报考的著名国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西迁,竺可桢亲率近千名师生和眷属,携带2000多箱图书仪器,辗转浙、赣、湘、粤、桂、黔、闵等七省山水之间,行程2600多公里,先后更换了建德、吉安、泰和、宜山等校址,历时两年有余,最终于1940年1月在贵州遵义、湄潭落脚生根,并坚持办学七年。
浙江大学西迁途中
浙大西迁之时,竺可桢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要把杭州文澜阁所藏的《四库全书》共三万六千余册、140箱进行保护性转移,《四库全书》共有七部,其中三部在清末已毁,抗日战争期间又损毁二部,竺可桢不辱使命,将这部中华国宝成功转移至贵阳黔灵山地母洞存放。
正是在浙大西迁期间,由于无暇顾及家人,竺可桢还经历了丧妻失子之痛,浙大西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万苦难以尽述,可谓是一所大学的“文军长征史”,而竺可桢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的西迁过程中实施和完成的。
1938年11月19日,根据竺可桢的提议,浙江大学校务委员会确定以“求是”为校训,竺可桢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将“求是”解释为“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以自己的处世准则和生活体验,提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作为“求是”的行动准则,浙大“求是”校训,对塑造学子的道德品质起到了相当大的主导作用。
竺可桢题词
竺可桢尽管素有浙江大学“保姆”之称,但他对校长一职并不执著和留恋,在其十三年的任期里,竺可桢曾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呈,但无论是谁出任教育部部长,对竺可桢都是极尽挽留,甚至还动议请竺可桢转任中央大学校长,以对竺可桢办学业绩的肯定和褒奖,国家需要竺可桢这样有声望、能服众的校长来执掌大学。
而浙江大学师生更是不愿意竺可桢离开浙江大学,全校师生极力热情挽留竺可桢继续执掌浙江大学,也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竺可桢(左二)与友人合影
当时全国许多大学都发生过“驱逐校长”的风波,而像浙江大学师生多次热情挽留校长的情况,还是相当罕见的,可见浙江大学师生对竺可桢的不舍、留恋与爱戴。
1949年4月,竺可桢黯然离开了执掌了13年的浙江大学,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几分脱离“苦海”的庆幸,也有对浙大的不舍和留恋。
1949年11月,新中国刚刚建立仅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就宣告成立,竺可桢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由此走上国家级科研领导岗位。
竺可桢(前排左四)参加自然科学工作者筹备会
1955年,竺可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而早在1948年,竺可桢就被中央研究院评选为院士,第一届共评选了81名院士,都是中国学术界的精英人物。
1972年,已是愈古稀之年的竺可桢加入了中国,晚年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专著,引起世界学术界的轰动,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患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晚年的竺可桢
纵观竺可桢的一生,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绝无仅有的异数,他凭借自己独特的学术领域、学术成果和人格魅力,叱咤于中国现代历史的政治和科学舞台,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
竺可桢在哈佛大学开始涉足气象学学习和研究时,就因专业学习的需要,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由于生活动荡的原因,竺可桢的日记只保存了从1936年到1974年间的日记,总计38年零37天,这期间没有一天中断过,这些日记都是用蝇头小楷写就,共计800多万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
《竺可桢日记》
《竺可桢日记》是竺可桢留给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资料,读者可以从这些日记的细微之处,能够看出许许多多曾经被遮蔽的历史细节,以及一个科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一段波澜壮阔的忠实记录。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