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姓,是一个非常远古的姓氏,而且是多来源、多民族组成。在国人的心日中,洪姓是个小姓,但是,钱文忠教授在2015年《百家讲堂》中的百家姓排行中指出,洪姓总人口约240万人,全国排名第99位,属于大姓。
洪姓后裔中,自东晋安西将军洪绍因功升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而隐居新定县开创敦煌郡望后,各郡、各堂、各望开始分迁各地,繁衍生息。讯速发展的洪姓人中,也不断涌现出大量望族的人才世家,小编作为洪氏后裔,也给大家说说洪姓的几个经典,这只不过是洪姓望族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一门父子四进士四宰相洪皓 (公元1088-1155年),字光弼,南宋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宋高宗建炎三年,洪皓奉命出使金国,当时禁止奏疏直达,必须到中书省后才出示。洪皓所遣的送书官吏直接去政事堂,才将奏疏副本送上,因此违背了宰辅的意见,以托事滞留为罪名,将洪皓贬官两级,让他出任滁阳路官员。直到绍兴十三年皓从金朝返回,才恢复原职。洪皓以朝散郎出使金朝,被扣十五年,不沾皇恩,始终不屈,归来时仅仅恢复所贬之官,非常不合乎当时考绩升迁制度。五官刑部,一概不引用,这都是奸相秦桧的意旨。
洪皓出使金国十五年间,通过教授金人读书和其方式接触,以许多女真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把洪皓视为知心朋友,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婚礼、礼佛、生产等活动。每到一地,金人“争持酒食相劳苦”。在涿州过鞑靼帐篷时,他们酋首闻洪尚书之名,争着邀请之庐,出妻女胡舞,“举浑脱酒以劝”。时人将洪皓与苏武相比,称之为“宋之苏武”。
洪皓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建炎三年,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市),以避金兵锋芒。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极力谏阻,意见虽没被采纳,但因此为高宗所赏识,擢升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洪皓要三维追求各自自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人称“洪佛子”。洪皓爱民如子,不巴结权贵,他中举之后,当朝奸相想以女儿与他联婚成为亲家,被他严词拒绝。在文学教化方面,洪皓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著有《松漠纪闻》、《都阳集》、《帝王通要》、《金国文具录》、《姓氏指南》等传世。卒谥忠宣。
洪适 (公元1117-1184年),南宋鄱阳人,起初取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晚年自号盘洲老人,洪皓的长子。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赐同进士,金石学家、诗人、词人。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益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颇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同时,洪适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有《隶缵》、《隶图》和《隶韵》,但《隶韵》著作未完成。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按照墓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创了金石学最善的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外,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
洪遵 (公元1120-1174年),字景严,南宋鄱阳人,洪皓次子。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兄洪适、弟洪迈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绍兴十二年(1142)赐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位同宰相,卒谥文安,是著名的钱币学家,他对医学也有研究。
洪迈 (公元1123-1202年),南宋鄱阳人,字景卢,号野处,又号容斋。洪皓第三子。 与其兄洪适、洪遵并称“三洪”。洪迈自幼读书勤奋,精通四书五经,广猎稗官野史、道释经籍、医卜星算等典籍颇多。他读书也抄书,读书每有心得,便随手记录,集腋成裘。他研读司马光《资治通鉴》时,曾三次抄完了全书。洪迈23岁时高中博学词科,当过地方官,当过京官。
洪迈也曾出使金国,金人强迫其行“陪臣”礼,他坚决拒绝,因此被金人拘留。最后官至端明殿大学士,是一位为政清廉的官吏。因性同其父,世人称“父子双忠”,去世后其后裔也以“双忠堂”为纪念。洪迈一生著作有40多种,著有《夷坚志》、《容斋随笔》、《万首唐人绝句》、《野处类稿》。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容斋随笔》,内容严谨博大,从诗词文翰到典章制度,再到医卜星历,包罗万象,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被历代名人誉为“垂范后世”的佳作,备受后世学人称道。是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当政者具有资政、资治作用。一代伟人对此书十分珍爱,每日必读,临终时此书还摆在他的案头。
“忠烈留千古,文名贯九州”就是“忠贯日月”的最好写照。每个姓氏都自己扬名显达的地方,但一门父子四进士四宰相也是洪姓人值得称道的。
一门八俊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名阳岩。泉州石狮后厅人。年少好学,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举进士。历任潭州知州、监察御史、福建安抚使、显文阁直学士、工部侍郎、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从二品。
洪天锡一生为人,忠贞不渝。南宋宝佑年间,官官董宋臣、外戚谢堂、奸臣历文翁,三奸勾结,横行肆虐,洪天锡上疏宋理宗,连上五道奏折弹劾三奸,迫使三奸有所收敛。洪天锡官至刑部尚书。福建安抚使。任职期间为民着想,诛杀权豪,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南宋咸淳三年,擢端明殿学士,拒授高官,耿介不阿,辞官还乡,途中不幸遇害。洪天锡以其人格魅力,树立为官者的榜样,不愧为风节名臣洪皓之后。卒,溢文毅。
洪天锡是洪适(皓公长子)长子洪权之孙,共家族甲第者尚有:洪庚,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洪诈,绍熙四年进士;洪天骥及其父洪飞英,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科进士;洪佐,宝庆二年(1226年)与洪天锡、枫亭洪忠孙洪天赋同科进士;洪濯,嘉熙二年特奏名;洪刘发,景定三年进士。载誉为“一门八俊”,留下美谈。
父子公侯三宰相,祖孙太保五尚书洪钟 明代尚书,字宣之,钱唐人,自号两峰居士。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洪钟出身钱塘望族,世传“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其他官职不计其数,是八百年钱塘望族,以诗礼传家,教子有方,为官清廉而传世。洪氏家族历代信奉“以民为本、以家为根”的文化传承,以“和”小家庭、而“齐”大家族的文化理念延续了近千年的家族传奇。厉官明朝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靖二年(1523年)洪钟在家中逝世,嘉靖皇帝三次派使者到其家中谕祭,赐葬于钱塘西溪之东穆坞。墓碑王守仁撰写,吏部尚书董圮篆额。王守仁还撰有《祭洪襄惠公文》。以功进太子太保、光禄大夫,正一品。被称为“一代重臣,国之长城”。
开清第一功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洪承畴出身望族,武荣翁山洪氏第十二代孙,既洪天锡后裔。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与吴三桂齐名,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山战败后降清做了俘虏,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即内阁首辅。官职太傅、太保、少师、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开清第一功”。康熙四年(1665年),承畴公寿终正寝,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承畴公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
洪承畴作为历史人物,与洪秀全一样,颇受世人的质疑,其中抹黑者甚众。这两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洪姓人,也曾经给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都展现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慨!但最终“失败者”都是被所以被“纤夫所指”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其人已去”,是是非非公道自然在,相信他们都会被历史所认可的。我为并非护短,但为洪姓而自豪!
洪字,在字典里面有很多种释义,比如形容声音大,比如指代洪水,又或者指某些水名、州名、山名。这个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指洪姓。说起洪姓,我们会联想到一些有名的洪姓人物,比如洪秀全,洪适等。
洪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从姓氏形成延续至今,经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变迁。如果从源流开始说起,必然会略微复杂,因为早期人们对姓氏具有诸多的讲究。中国的姓氏文化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诸多变迁,后面包含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那么,我们就以姓氏的起源开始讲起,解读洪姓文化内涵背后的社会发展问题。
一 姓氏的由来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先秦以前,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并且姓的出现早于氏。
1. 姓《国语·周语》中说:“姓者,生也。”姓即人的出生来源。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由始祖赐姓,第二种是由图腾感生演化。
第一种是关于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因为都属于神话故事,所以可信度不高,人们一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图腾演化。
图腾感生演化,指古代姓氏是由各个部族的图腾演化而来。比如夏朝开国者大禹的母亲梦见流星落地,变成神珠薏苡,于是她感而受孕,生下大禹,所以夏人以薏苡为图腾,以姒为姓(姒是苡字演化而来)。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因此,由图腾转为族号,族号再逐渐演化为该氏族的姓,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最初“出嫁”到某一个部落的,不是女子,而是男子。因为与图腾有关的古姓大都起源于母系社会,一个部落是由一位女性始祖极其繁衍的女性后代组成的。因此现在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古姓很多都带有“女”字旁,“女”和“生”组成姓,有强调女性生育能力的意思。
总结起来就是,姓由图腾感生演化,起源与母系社会,其作用就是区分部落,不同部落有不同的姓,用于辨别是否可以通婚。
2. 氏氏的出现晚于姓,是姓的分支,在父系社会的时候出现。
氏的出现是由于部落繁衍,人口越来越多而形成的,就比如一块地原先生活着 1000 个人,后来繁衍到 10000 人,那就难以满足生存了,所以要分出去,让他们开垦新的土地,自立门户。这些分出去的人就有了新的族号,但是他们仍与原有的氏族维持联系,这样的分支被称为氏。
不过,先秦时期,氏的产生并不简单,是跟一定的土地质量,人口数量有关的。只有统治地位的家族、有战功或者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有机会得到土地,建立新的氏族。比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后面,还出现了以社会分工命名的氏,以从事的职业来称呼,比如把冶铁的称为冶氏,把做陶器的称为陶氏。
总而言之,姓代表人的血缘关系,用来辨别是否可以结婚;氏则表示人们的社会地位,用来区别贵贱,属于上层社会的人才能拥有。
3. 姓氏合一秦汉时期,是姓氏合一的重大转折点。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才有姓,后来氏出现了,但是只有上层社会才有氏。普通人是没有姓氏的,比如“庖丁解牛”就是一个叫丁的厨师而已。
秦汉开始,因为表明社会地位、区分贵贱的分封制荡然无存,氏表明贵贱的功能也逐渐消失,姓氏逐渐合为一个词。这样,氏便融入姓中,渐渐地,普通人也有了姓氏。
二 洪姓的源流中国姓氏繁多,从古到今有多少姓氏,甚至到现在也说法不一。不过人们根据来源不同,把姓氏分成了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有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的;也有以国名、封邑、所生之地为姓氏的;还有以祖先名字中的字、官职、部落的名称、技艺等为姓氏,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改姓氏的也有。
因此,一个姓氏的来源,可能不是唯一的,会有多方面的起源,洪姓亦是如此。
其一:出自姬姓,由其分支翁姓而来。据《六桂堂丛刊》所载,宋朝初年,福建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其中长子处厚,分得洪姓,其后世子孙遂称洪氏。
其二:源于姜姓,为炎帝之后。据《元和姓纂》和《尚书》等相关书籍的记载,共工之后中有共姓,后来为了避难,加上三点水改为洪姓。
其三:共国之后所改。《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时共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姓。
其四:周朝时有扬侯国,其国都在洪洞,因此又称洪洞国。其子孙有以国为氏,称洪氏。
其五:南北朝时,北魏献文帝、孝文帝之名分别为拓跋弘、元宏,为避讳,宏、弘氏便改为洪氏;唐朝时,宏姓和弘姓为避唐明皇名李弘之讳而改洪姓;清朝也有类似的例子。
其六:源于蒙古族、回族、满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
三 洪姓的郡望根据学者整理,主要观点看来,洪氏的郡望有四个,分别是平山郡、敦煌郡、宣城郡、豫章郡。
那么郡望是什么呢?郡望是魏晋时的门阀制度促使产生的一个专门的名词。“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制、行政区划。比如我们很熟悉的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
“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
在这里,郡望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一郡的望族,这些宗族一般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门第高贵,家世显赫,而且为世人所称颂,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其二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
因此,郡望是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比如历史上的一些显姓大族,往往会在姓氏前冠以地名,如京兆段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这些姓氏前面的地名就是此姓的郡望所在。
郡望的作用是什么呢?一个是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为人们寻租问根、联宗认亲提供参考。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郡望的存在,其实是将同一姓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了开来。因为一般的家族是无法拥有郡望的,在历朝历代,郡望通常是一种区别贵贱的手段。
知道了郡望,那就不难理解洪姓的以上几个郡望名称了,这几个能够成为郡望的,基本是洪姓的名门望族。
四 洪姓的堂号中国古代,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所以堂号的本意就是祠堂的名号,是一族人的名号和标志。所谓一族,就是在一个宗庙里祭祀同一个始祖的族人。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
堂号与前面的郡望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他们都属于宗族寻根标志,但是郡望会高一个级别,堂号是比郡望低一级别的宗族标志。往往郡望可以作为堂号,但是堂号大都不能作为郡望。所以,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很多。
对于堂号的命名,有很多方式,血缘关系、地域、先世的嘉言懿行、祖上的功业勋绩、传统伦理规范等等都可以成为堂号命名的依据。其中洪姓的堂号来源也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个。
1.以望立堂,如平山堂、敦煌堂、豫章堂、宣城堂。
2. 以血缘关系命名: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一个堂号。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南方家族,虽然姓氏不同,但却是出自同一个祖先。他们共用一个堂号说明六姓同源。
3. 以祖上的品德为堂号:如”双忠堂“,源自宋朝的洪皓、洪迈父子。宋朝洪皓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时,被金人扣留,他不但没有屈服,还暗中派人向宋朝汇报情况。洪皓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五 洪姓的历史名人从古到今,姓洪的人有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一位叫洪皓的爱国重臣,有必要说一说。
洪皓,字光弼,生于内忧外患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二十七岁时,洪皓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当时,不少达官贵人都想将他争入自己门下,徽宗亲信“六贼”中的王黼和朱勔更是想把女儿嫁给他。最后洪皓当然是拒绝了,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从此官运平平。
但是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尽办法兴利除弊,解除民众疾苦。出任海宁县主簿时,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洪皓体恤民情,改变规则,使富户纳绢增加,贫困户纳绢相对减少,并蠲免了全县4800户贫弱人家。
洪皓在秀州做司录时,秀州发大水,农田被淹,他便腾出自己的居地,容几千灾民避难。还主动向郡守要求承担救荒任务,把仓府粟米减价售给灾民。
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洪皓出使金国,被扣留在金国十五年,坚贞不屈,齐官不做,金职不就,斩首吓不倒,官职买不动,最后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
关于洪皓的事迹还有很多,他的一生,从来不是为自己而活。虽生于乱世,却怀着治世救国之心,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人,必将是名留青史的,且子孙后代亦是不凡的。
世有“三洪”之称的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这三人便是洪皓的儿子,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结语在我看来,姓氏的传承,不仅是血缘关系的传递和寻根探源的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姓氏,把先辈们的精神信念一并流传了下来。
我们在继承的时候,不仅冠上了他们的姓,更要将不朽的精神价值传递下,方能不辱没他们的名字。
闲来无事,翻起了1871年版的《攸县志》,本来想找一下我们原高和乡历史悠久的、有求必应的、风光秀丽的高山岭和高山庙相关记载;结果无意翻到一卷全是讲打打杀杀的,还瞄到了“粤匪洪秀全”、“削平吴逆”这几个字。顿时就把找高山岭的事给忘了,细看起洪秀全和吴三桂的事来。小编还是会用半桶水的古文功力简单翻译一下,照例先上图:
右边起,第一条“顺治三年丙戊夏,山贼应辅寇攸,诸生陈六礼率众力战死之!”,翻译过来应该是:“顺治三年,有个叫应辅的山贼进犯攸县,诸生陈六礼带着众人奋力抵抗,他本人不幸战死了。”
第二条:“康熙十六年戊午,削平吴逆时征南将军穆统军驻?攸城”,翻译:“康熙十六年,讨伐吴三桂的征南将军穆(詹)带着部队在攸县驻扎。”这点在郴州市桂东县的县志上也有记录:
所以,讨伐吴三桂的军队曾在攸县驻扎,这点是可信的。
第三条:“咸丰二年壬子秋,粤匪萧朝贵洪秀全先后来攸,官兵追至谭家村,截尾击杀,决安乐陂,水溺之;是年冬、?匪何奇七客匪黄极高接踵作乱,邑绅陈宪章带勇受伤身死,城守王佐清先后格杀之。”,翻译:“咸丰二年壬子秋,粤匪(粤,古指广东广西)萧朝贵和洪秀全先后到了攸县,官兵追到了谭家村,截住了落在后面的匪徒,打开了安乐陂(塘)堤坝,放水淹他们;这年冬天,土匪何奇七和黄极高也接连作乱,县里的乡绅陈宪章,带着兵勇清剿,不幸受伤后牺牲,这两个土匪被城守王佐清先后击毙了。”
萧朝贵,广西人,是天平天国的西王,洪秀全的妹夫;洪秀全来攸县还有一层关系,他和攸县漕泊乡的洪氏是族亲。
图为攸县原漕泊乡的洪秀全纪念馆
据传是洪秀全写给漕泊洪氏族长的信件
有资料说,漕泊的洪氏为洪氏福二公分支,洪秀全为福一公分支;漕泊乡也曾是“拜上帝会”的指挥点所在;太平天在攻打长沙前,曾写信请求当地洪氏族长支持,据说得到热烈响应。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 大美攸州整理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同时,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也曾针对顺治皇帝迎提出意见。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逝世,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
历史评价:
清太宗:臂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获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也。
《清史稿》:国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世谓承畴实成之,诬矣。承畴再出经略,江南、湖广以逮滇、黔,皆所勘定;桂王既入缅甸,不欲穷追,以是罢兵柄。
蔡东藩:“杨镐率二十余万人山塞,洪承畴率十三万人赴援,兵不可谓不众,乃一遇清军,统遭败衄。清军虽强,岂真无敌?咎在将帅之非材。且镐止丧师,洪且降清,洪之罪益浮于镐矣。”
王思治:从历史的大局着眼,清军入关和清王朝的建立,是应该肯定的。而洪承畴则有功于清之开国与清初的统一。
杨海英:回想松山兵败后,他“畏死幸生”降了清,成为镶黄旗下的贰臣,留下千古骂名;经略西南时,因为“畏难”,几次三番请求解任,想撂担子逃脱。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洪承畴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这充分表现出洪承畴性格中软弱的、本质的一面,是造成他品行有亏的根本原因。因此,尽管他对清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但在清廷统治者眼里,却不足为凭,不屑一顾。这就是为奴才、为附庸者的必然下场。洪承畴的一生,实在可悲可叹。
轶事典故:
八岁说祭
洪承畴的母亲傅氏读过书,知书达理,教子极严。承畴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攻读诗书。他聪明好学,七岁在本村的溪溢馆受启蒙教育。
据说,八岁那年,洪承畴外公傅员外去世,母亲带他前去送殡。主持丧事的人问他们有无祭文,母亲摇头,他却张口说有。进入灵堂,他向外公灵位恭敬地跪拜行礼之后,就振振有词地念道:神风呼请上大人,子孙跪拜孔乙己,金银纸钱化三千,猪头礼品乃小生。这个祭词是套用《三字经》的句子,无惊人之处,但作为八岁的孩子,能顺口成章,足见其思绪的敏捷。洪承畴的这一举动,立即得到在场亲友的称赞。
豆干对联
洪承畴童年时代家境不好,据说到了十一岁,就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做豆腐干。每日清晨,还由他走村串户去卖豆腐干。有一天,洪承畴去那里卖豆腐干,几个学生围拢来,每人买了一块,洪承畴要他们多买一块,学生们愁眉苦脸地说,对子还没对出来,不敢多耽搁。洪承畴就答应帮他们对对子,但每人必须多买一块豆腐干。
一天,洪先生拉着一个学生让他当场对对子,这个学生对不出来。只好承认是个卖豆腐干的小孩帮他对的。洪启胤立即让学生把洪承畴叫来,见这孩子样子很聪明,了解到是因家境不好不能继续念书,就想试试他的才思,于是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让洪承畴对。洪启胤指着桌上的砚台说: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洪承畴看着自己卖剩的豆腐干很快答道: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章。洪启胤听了很高兴,就又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洪承畴明白,先生既倒过来以豆腐为题,他就也应以砚台做答,于是就随口读出: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先生听了觉得这孩子不仅有天分,而且抱负不凡,就去找洪承畴的母亲,劝她送孩子上学,并答应不收学费。傅氏自然高兴,洪承畴就这样又进了学馆,很为洪启胤器重,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庄妃劝降
民间广泛流传是庄妃劝降了洪承畴,这个版本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洪承畴一动不动地躺在光板床上,忍受着饥渴的煎熬,只求速死。庄妃说:“听说洪将军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你若走了,谁来孝敬她?听说洪将军闺房中有结发的妻子,偏房中有娇美的爱妾,你舍得让她们独守空闺吗?”洪承畴听后酸楚万分,一言不发。庄妃觉得时机来临,连忙从带来的竹篮中取出玉壶,两只酒盅,倒满人参汤说:“洪将军已决心一死,我不敢让洪将军坏了名节,这是送行酒,请将军饮下。”洪承畴沉默良久,一口喝了下去,谁知“酒”刚一入口洪承畴便觉出这不是酒是人参汤。庄妃又说:“洪将军已数日未进饮食,身子虚弱,再多饮几杯吧!”说着双手按住洪承畴的双肩,洪承畴紧紧握住了庄妃的手。庄妃故意娇滴滴地说:“洪将军还有什么话吗?”庄妃的所言所行,唤起了洪承畴对女人的思念,对生的留恋,他决心不再去死。
讽刺春联
洪承畴降清后,不仅立了许多战功,还给皇太极出了不少点子,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顺治进关后,在北京登上了金銮殿,大赏文武百官。在汉族官员中,洪承畴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所以封他为当朝一品。
清军进关后的第一个春节,北京城里鞭炮整整放了一夜。大年初一一大早,洪承畴和妻妾们睡得正香,忽然守门的护军闯进了卧堂,手里拿着一副墨迹未干的对联,交给了他。洪承畴接过对联一看,脸登时涨得像个紫茄子,他问:“这对联是从哪里来的?”护军说:“今晨刚敲过五更,我到门外巡视,看见府门口的对联上又有人在贴对联,我就大喊一声追了过去,那人看见我,顾不得贴好就逃走了。”洪承畴为什么气成这样?原来那副对联写的是:“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缺“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他能不生气吗?
洪母骂子
1647年(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说是要好好尽一番孝思。及至奉派迎接的人到达福建南安,洪母居然束装就道,一副真准备去接受儿子奉养的架势。乡里乡亲,无不诧异:以洪母之为人,何以会一改素节?哪知洪老太太到京一下车,看见跪迎的儿子,抡起枣木拐杖就打,口中骂道:“你这个不忠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洪承畴成为镶黄旗汉军,按清朝定制,旗下命妇须轮番入侍太后。洪老太太千里迢迢征程,不辞跋涉,也要为中原百姓出一口恶气,其民族气节备受后人赞誉,洪母骂子也成为传统忠义教育中典型的事例。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