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毕竟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一辈子也就只有那么一次,而就是这么一次,决定了两人要在今后几十年相濡以沫,如果要说不重视,自然是说不过去的。
结婚有很多习俗,地方不一样,习俗也不一样,而相当一部分习俗,都是从遥远的古代传下来的。
比如说结婚前一天两位新人是不能见面的,一来婚前见面有违礼法,二来女方会被嘲笑急着出家。
不过现在比起古人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毕竟仅仅只是结婚前一天不能见面,而在两人相处和恋爱时对彼此早已经有了了解。
但古代的婚姻,男女双方直到新婚之夜才能见面,而在这之前,对方究竟什么样,那就是个未知数,其实古代两人的结合不是感情发展的结果,而是为了实现两个家庭的某种目的而定的婚约。
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也根本没有见面的必要,无论对方能不能让自己满意,这结果都是已经注定了的,而一般情况下,吃亏的都是女性,毕竟当时男尊女卑,男方不满,还能纳妾和休妻,但女方不满却只能默默忍受。
当然也有些女子,对这种安排并不满意,会想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办法来挑选夫君。
比如说比武招亲,再比如说抛绣球招亲,这些都可以在婚前见一下男方,当然还有一些有才华的女子,会选择能直接考验男方才华的方式。
对对联。
有这么一位才女为寻夫君就巧出了这样一个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并且对外宣称,谁能对出完美下联就以身相许,而有位才子就妙对出了一个下联,令才女倍感害羞。
究竟是什么下联呢,我们一起来看。
才女:我要寻找的夫君,不用踩着五彩祥云来娶我,但要会对对联古代男尊女卑,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么荒诞的理论在古人的心目中竟然是真理般的存在,不过这并意味着,就当时所有的女子都会坚定不移地信守这一理论,而有才华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李清照、上官婉儿、蔡文姬,这三人便是女子中颇具才华的代名词,当然历史上还有很多有才气的女子,她们虽然没能留下名字,但也有故事流传下来。
女子都想嫁个如意郎君,才女也不例外,有这么一位才女就十分擅长对对联,她要寻找的夫君,不用踩着五彩祥云去娶她,而是要会对对联,至少她出的上联,要能对出完美的下联。
这位才女出的上联是:
王不出头谁做主。
很显然,单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合字联,“王”字上多一点自然就变成了“主”,除了字面外,这句话还有本身的内涵,那就是肯定了“王”在古代统治阶级中的地位,只有王肯出头了才能做主,不然单单只有一个王的称号,而不愿意出头,自然也是做不了主的。
这副上联一出,当真是难倒了一群才子,肚子里没点墨水,自然是无法对出下联的,虽然不少人仰慕这位才女的才华,但对不出下联也只好干瞪眼。
才子:这上联并不难,看我作对,抱得美人归非我莫属远方有佳人,以对联觅夫君,这消息飞快地向外传播着,但却无人能对出,才女唯有摇头叹息,有这么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刚好路过此地,听说了这一故事,自认为文采还算可以,觉得没有自己对不出的对联。
于是便前去看看这上联究竟有何难度,当这秀才看到才女出的上联之后,一眼便看出了这上联的巧妙之处,既然是合字联,那就找两个相近的字不就完了。
而巧的是这秀才刚好看到了正在远方吃草的一头牛。
于是他找的字便是“牛”,而“牛”字如果不出头,便成了“午”,于是张口就对出了下联:
午字顶破就是牛。
这下联一出,周围人群一片喝彩,当这才女得知有人对出了下联,自然赶忙问侍女,究竟是何人对出的下联,对的下联又是什么。
得到了下人的回复之后,这位才女便害羞地低下了头,因为这对联对的相当好,再加上得知了是一位秀才对出的下联,心中还是比较满意的,她知道自己的意中人出现了,自然很是害羞。
最终两人也结为了连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朱棣:这才女出的上联,我感觉很是熟悉,老和尚姚广孝曾说过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孙朱允炆,奈何他实在不是一块当皇帝的料,上台没有多久便急不可耐的削藩,直接把自己的亲叔叔们往火坑里推,最终燕王朱棣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并将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曾被封为燕王,封地为燕京,这地到了冬天那是十分的冷,有一日,朱棣视察燕京的防卫,看到了城墙上的水滴在地面上就结成了冰,于是豪情大发,张口便吟出了一则上联: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既然主子出了上联,那么作为属下的自然要紧跟主子的步伐,对出一个下联,方能抒发主子内心的豪情,但是朱棣等了好久,也没人对出下联,气氛当真是尴尬到了极点。
就在朱棣想要发火的时候,有一个和尚猛然说出一则下联,把朱棣都给吓了一跳,因为这下联刚好说中了朱棣的心事,这下联便是:
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当真是对得精彩绝伦,而后来的事情发展,也是沿着姚广孝的下联发展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的旗号,要为天下人做主,最后成功得到了江山,这不正是说的王要出头才能做主吗?
而姚广孝的这下联,自然也是被上文的才女所引用了,由此我们不得不叹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联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喜欢对联的您,不妨试着对一对“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上联,看看您的下联是否更为高明。
参考资料:《中国楹联大全》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不”字的写法,竖画上边到底出不出头?
经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强调一下,是针对实际中的“手写”楷书而言)
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一下这个字的前世今生,就能找到答案。
甲骨文的“不”字,如上图。上边一横,表示“地面”,下边的,是“草根”的示意图,意思是说,草在地面下还没有长出来,因此不能放牧。由此产生“不行”、“不可”、“不得”、“不许”、“不能”等否定含义。
可参考下图来进一步理解。
“不”字的金文,在甲骨文基础上作了小幅调整。篆书,沿用了金文的形态特点,形状如前图。
篆书的“不”字,隶变以后,隶书是下图这个模样。
楷书体,“不”字的写法如下图所示。
现在,规范字国标楷体的“不”字,是这样写的,如下图。
竖画上边稍出一点头。但是注意这个“出头”不要太长了,起笔不宜太重。
所以我们手写体,可以如下图这样写:
手写体的名家字帖中,这个“不”字,有的竖画上边出头,有的不出头。
如下面两图,是两位硬笔书法大腕的字帖中的“不”字,一个竖画出头,一个竖画不出头。火眼金睛的网友应该能看出来这两位是谁吧。
从评论区网友们的评论来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有的说,此处不该出头,也有的说,出不出头都可以。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在不同的场合接触到的汉字字体,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字体,在此处的处理方式不同。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
下边这三种常见字体中,竖画上边是不出头的。
下边这三种常见字体中,竖画上边是出头的。
需要强调的是,小学生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写字时,学的都是国标楷体,即上图中的“楷体”。因为我们实际用手写字时,国标楷体(楷体)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这种字体的笔画和结构,整体上既遵循书法传统,又符合现代审美,具有启蒙阶段范本的功能。所以,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的正文,都是这种国标楷体。试想一下,如果全都换成宋体或黑体,因其笔画无法模仿,孩子们会一脸懵,不知所从。
我们不论走到哪个城市,都能在大街上看到“写好规范字”的大幅标语。国家提倡写好规范字,而这个规范字,其实是指国标楷体(虽然新华字典等常见的文字工具书上的字体不是国标楷体)。对搞文字工作的老师而言,应该把这个搞清楚,才不会误人子弟。要知道,语文老师或写字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到这个问题。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结论:1.从书法传统来看,发展到楷书阶段,不字的竖画上边是出头的(大多书家是这样的)。
2.按现行规范字国标楷体的写法,不字的竖画上边也应该出头。
3.当下常见的几种印刷字体,在此处的处理方式不同。
4.如果教孩子写字,要按照规范字“国标楷体”来写,按出头来处理。
大家觉得呢?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