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虎虎生威贺新年,一年一年庆团圆。眼看虎年新春将近,全国人民都开始按照各地的习俗辞旧迎新。在交通和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新春习俗或许已经大同小异。但如果回忆过去,东南西北不同地域的百姓总有一些自己家乡独特的旧习俗映入脑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王红教授,1959年生于南京。对于她而言,春节最美好的记忆都来自儿时的秦淮河边。
王红教授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供奉糖果以粘住他的牙
相传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神祇,负责管理民间各家灶火,执掌饮食,每家每户煮饭烧菜都与他有关。在民间,灶神又被喊作“灶王爷”,是在中华大地上最受崇敬的神祇之一,毕竟民以食为天。到后来,灶神的职责又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每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神“升天”的日子。他会回到“天庭”,将一年来这户人家的功绩好坏禀明玉皇大帝,请示来年赐福还是降祸。所以这一天就叫“送灶神”。因此对于一家人来说,灶神的“汇报”实在是关系重大。
“为了不让灶神说是非、说家里的坏话,我们就得找个方法把他的嘴或者牙齿粘住。”王红回忆着,“所以每年送灶神,我们都要给灶王爷供奉糖果,而且是很粘牙齿的麦芽糖。”
送灶神
点几根香、摆一盘糖,是上世纪60年代江南地区送灶神的“标配”。而且这一盘糖意义重大,家里长辈都是严厉管教小孩一定不能偷吃,不然灶神的牙就粘不住了。到了第二天,小孩们便可以将糖果分吃。
“当然,我感觉这个习俗在我们那会儿,也和小孩子们想吃糖有关系。”王红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糖果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奢侈品。计划经济的时代,买东西均凭票。每年家家户户手里能买糖果的票,少之又少,于是通常都留着过年再使用。
“现代人避之不及的糖,在我们小时候可是非常馋的东西呢。”王红感慨道。
年夜饭
年夜饭桌有讲究
每道菜皆有寓意
及至除夕,也就是年味最浓的节日。要说旧时除夕当天最浓重的仪式感,“年夜饭”当仁不让。如今的我们早已不再为吃穿发愁,但曾经对大部分人而言,过年的喜悦一定和“能吃一顿好饭”有关。
年夜饭上的“好”,首要是丰盛。“那时大家都不富足,过年这一顿必然就是要做得最好的,许多人家攒了一年的肉票粮票在这时就会都用上。”
除了丰盛,这个“好”也讲究个吉祥如意。在我国,过年过节凡事都要讨个好彩头,年夜饭桌上自不例外,每道菜都要图个吉祥的寓意。
在王红记忆中的南京,年夜饭有几道菜必不可少。摆在饭桌最显眼处的,必须是一条完整的鱼。至于是鲫鱼是花鲢,是清蒸是红烧,则根据各家口味自选。
“年年有‘鱼’,那时再贫苦的人家,也一定要有一条鱼在饭桌上。”王红讲述道,这条鱼讲究个完整,不能切块剖开。并且除夕当晚不能动筷,必须要放过大年三十晚上12点之后,“不然这鱼没跨年,就不算年年有‘鱼’了。”
在桌上“走个过场”,这条吉利的鱼就会被收进碗柜,大年初一的中午再端出来吃掉。
另外还有几道颇有寓意的菜式,分别需要青菜、豆腐、芹菜做成。无论怎么做,这三样素菜是必用的材料。
“取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之意。”王红讲道,青菜豆腐,一青一白是为“清清白白”,寓意清白传家。芹则谐音“勤”,是为“勤勤恳恳”,这几道菜是对家风的一种传承。
而另有年夜饭上的一荤一素,分别名为“全家福”和“十样菜”。据王红简单了解,的确为南京地区的特色,在其他地方不太见到。
如今超市能够买到的“十样菜”(什锦菜)
“全家福”是一道荤菜,实际上就是砂锅炖的一种烩菜。既然叫“全家福”,也意味着啥都有。但也不是“大乱炖”,其中也有不少讲究。
“全家福”用素菜垫底,荤菜铺在素菜之上。荤菜中有四样是必备的,分别是肉圆子、蛋饺、咸肉和皮肚。肉圆子不必细说,蛋饺就是在油锅中先用鸡蛋做成饺子皮一般形状,加入肉馅,包成饺子,放入汤中。咸肉是用盐和花椒进行腌制,但不进行烟熏,切片放入汤中。
最具特色的是皮肚。王红回忆,这是“全家福”里非常重要的食材,她也未在中国其他地区吃到过。今天走在南京街头,也还能看到街边有卖皮肚面。
所谓皮肚,就是以猪皮为原材料,晾干后切成块,放入油锅里炸。这种油炸过的猪皮,就是皮肚。
“皮肚很有意思,将它放入热汤里,它肉皮上的孔洞就能吸食汤汁,所以很有嚼劲又美味,是‘全家福’里最受欢迎的一个菜。”王红解释道。
另外还有一道独具特色的素菜,叫“十样菜”,这是老南京人过年的必备。所以“十样”,菜的品种至少有十样,包括黄豆芽、菠菜、芹菜、豌豆苗、荠菜、胡萝卜等等,各色不一,均切成细丝,放入锅中一起炒。
并且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十样菜”要炒一大盆,一吃要吃十天,每天拿出来热一热便吃。所以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备菜,因为有些菜需要先泡发、切丝、打整,“十样菜”通常要制作很久才能完成。虽然现在南京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但是已经很少有人再花时间去做这道菜。
“超市里现在就有现成的‘十样菜’,做‘什锦菜’,是已经配好的,拿回家就能直接下锅。”
王红也解释道,“十样菜”虽然看起来是杂乱无章一顿“炒”,但如果真想做得好吃,也非常有讲究。在她的回忆里,儿时的除夕夜里,邻居孤寡老人“四奶奶”都会被家中长辈邀请来家里过节。
“四奶奶”虽然是享受补贴的困难户,但却是有礼有节的体面人。到家中吃年夜饭,从不“打空手”,每年都会端来一盆自己做的“十样菜”。幼年王红吃到过的最好吃的“十样菜”,就是出自这位“四奶奶”之手。
“现在想想,她之所以做得好吃,肯定是因为她制作很精细,不是胡乱地炒。”王红分析,“十样菜”要想好吃,需根据每样素菜在锅中时间的不同进行单独炒制,之后再混在一起,而不是全部倒入锅中一起炒。
今天的秦淮河赏灯
过年过到正月十八
秦淮河边赏灯
南京秦淮河从古至今都是一条有故事的河,风流才子、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大年十五的灯会也是这里自古就有的习俗。
“所以在南京,一般过年要过到十八。”王红提到,每年正月十四叫“上灯”,正月十八叫“下灯”。从秦淮河到夫子庙一带张灯结彩,供市民观赏。去河边看灯会,也是儿时王红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跟着大人挤在岸边看灯,有条件的人家会给小孩买一盏荷花灯提回家,那就是如获重宝了,能高兴好几天。”王红说道。
夫子庙周围也有很多手工艺人,每年到了元宵时节,也是他们唯一能“秀”一回的时间。每家每户外都会将做好的花灯展示在屋外,游人便能看灯买灯。诚然,上世纪60年代的灯会全然不如现在热闹,但过年的氛围则是一样的。
另外,放鞭炮、穿新衣、领压岁钱,也是王红记忆里最开心的春节回忆。尤其是放鞭炮,是那个没有电视、没有其他玩耍的时代里,小孩们唯一的娱乐。鞭炮都是一颗一颗单卖,一毛钱可以买二三十颗。噼里啪啦一起放完,在那个时候是绝不可能的事。
鞭炮是稀罕物,得一颗颗珍惜着慢慢放。将一颗鞭炮放在地上,拿火折子点燃,捂着耳朵跑远,直到听见“砰”的一声,孩子们哈哈大笑一阵,就轮到下一个小伙伴放,依次循环。每人凑一毛钱的鞭炮,就能拥有一整晚的快乐。
王红的春节回忆是温暖而幸福的,虽然那时并不富足,但开心却是如此简单。时至今日,我们试图找回曾经的旧民俗,重拾传统,是对文明的尊重,也是对曾经的念怀。在王红看来,一代有一代之民俗传统,不用刻意“复刻”某些传统,在春节这种最为重要的节日里,不必拘泥于形式,最重要是一家团聚、开心祥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虎虎生威贺新年,一年一年庆团圆。眼看虎年新春将近,全国人民都开始按照各地的习俗辞旧迎新。在交通和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新春习俗或许已经大同小异。但如果回忆过去,东南西北不同地域的百姓总有一些自己家乡独特的旧习俗映入脑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王红教授,1959年生于南京。对于她而言,春节最美好的记忆都来自儿时的秦淮河边。
王红教授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供奉糖果以粘住他的牙
相传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神祇,负责管理民间各家灶火,执掌饮食,每家每户煮饭烧菜都与他有关。在民间,灶神又被喊作“灶王爷”,是在中华大地上最受崇敬的神祇之一,毕竟民以食为天。到后来,灶神的职责又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每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神“升天”的日子。他会回到“天庭”,将一年来这户人家的功绩好坏禀明玉皇大帝,请示来年赐福还是降祸。所以这一天就叫“送灶神”。因此对于一家人来说,灶神的“汇报”实在是关系重大。
“为了不让灶神说是非、说家里的坏话,我们就得找个方法把他的嘴或者牙齿粘住。”王红回忆着,“所以每年送灶神,我们都要给灶王爷供奉糖果,而且是很粘牙齿的麦芽糖。”
送灶神
点几根香、摆一盘糖,是上世纪60年代江南地区送灶神的“标配”。而且这一盘糖意义重大,家里长辈都是严厉管教小孩一定不能偷吃,不然灶神的牙就粘不住了。到了第二天,小孩们便可以将糖果分吃。
“当然,我感觉这个习俗在我们那会儿,也和小孩子们想吃糖有关系。”王红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糖果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奢侈品。计划经济的时代,买东西均凭票。每年家家户户手里能买糖果的票,少之又少,于是通常都留着过年再使用。
“现代人避之不及的糖,在我们小时候可是非常馋的东西呢。”王红感慨道。
年夜饭
年夜饭桌有讲究
每道菜皆有寓意
及至除夕,也就是年味最浓的节日。要说旧时除夕当天最浓重的仪式感,“年夜饭”当仁不让。如今的我们早已不再为吃穿发愁,但曾经对大部分人而言,过年的喜悦一定和“能吃一顿好饭”有关。
年夜饭上的“好”,首要是丰盛。“那时大家都不富足,过年这一顿必然就是要做得最好的,许多人家攒了一年的肉票粮票在这时就会都用上。”
除了丰盛,这个“好”也讲究个吉祥如意。在我国,过年过节凡事都要讨个好彩头,年夜饭桌上自不例外,每道菜都要图个吉祥的寓意。
在王红记忆中的南京,年夜饭有几道菜必不可少。摆在饭桌最显眼处的,必须是一条完整的鱼。至于是鲫鱼是花鲢,是清蒸是红烧,则根据各家口味自选。
“年年有‘鱼’,那时再贫苦的人家,也一定要有一条鱼在饭桌上。”王红讲述道,这条鱼讲究个完整,不能切块剖开。并且除夕当晚不能动筷,必须要放过大年三十晚上12点之后,“不然这鱼没跨年,就不算年年有‘鱼’了。”
在桌上“走个过场”,这条吉利的鱼就会被收进碗柜,大年初一的中午再端出来吃掉。
另外还有几道颇有寓意的菜式,分别需要青菜、豆腐、芹菜做成。无论怎么做,这三样素菜是必用的材料。
“取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之意。”王红讲道,青菜豆腐,一青一白是为“清清白白”,寓意清白传家。芹则谐音“勤”,是为“勤勤恳恳”,这几道菜是对家风的一种传承。
而另有年夜饭上的一荤一素,分别名为“全家福”和“十样菜”。据王红简单了解,的确为南京地区的特色,在其他地方不太见到。
如今超市能够买到的“十样菜”(什锦菜)
“全家福”是一道荤菜,实际上就是砂锅炖的一种烩菜。既然叫“全家福”,也意味着啥都有。但也不是“大乱炖”,其中也有不少讲究。
“全家福”用素菜垫底,荤菜铺在素菜之上。荤菜中有四样是必备的,分别是肉圆子、蛋饺、咸肉和皮肚。肉圆子不必细说,蛋饺就是在油锅中先用鸡蛋做成饺子皮一般形状,加入肉馅,包成饺子,放入汤中。咸肉是用盐和花椒进行腌制,但不进行烟熏,切片放入汤中。
最具特色的是皮肚。王红回忆,这是“全家福”里非常重要的食材,她也未在中国其他地区吃到过。今天走在南京街头,也还能看到街边有卖皮肚面。
所谓皮肚,就是以猪皮为原材料,晾干后切成块,放入油锅里炸。这种油炸过的猪皮,就是皮肚。
“皮肚很有意思,将它放入热汤里,它肉皮上的孔洞就能吸食汤汁,所以很有嚼劲又美味,是‘全家福’里最受欢迎的一个菜。”王红解释道。
另外还有一道独具特色的素菜,叫“十样菜”,这是老南京人过年的必备。所以“十样”,菜的品种至少有十样,包括黄豆芽、菠菜、芹菜、豌豆苗、荠菜、胡萝卜等等,各色不一,均切成细丝,放入锅中一起炒。
并且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十样菜”要炒一大盆,一吃要吃十天,每天拿出来热一热便吃。所以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备菜,因为有些菜需要先泡发、切丝、打整,“十样菜”通常要制作很久才能完成。虽然现在南京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但是已经很少有人再花时间去做这道菜。
“超市里现在就有现成的‘十样菜’,做‘什锦菜’,是已经配好的,拿回家就能直接下锅。”
王红也解释道,“十样菜”虽然看起来是杂乱无章一顿“炒”,但如果真想做得好吃,也非常有讲究。在她的回忆里,儿时的除夕夜里,邻居孤寡老人“四奶奶”都会被家中长辈邀请来家里过节。
“四奶奶”虽然是享受补贴的困难户,但却是有礼有节的体面人。到家中吃年夜饭,从不“打空手”,每年都会端来一盆自己做的“十样菜”。幼年王红吃到过的最好吃的“十样菜”,就是出自这位“四奶奶”之手。
“现在想想,她之所以做得好吃,肯定是因为她制作很精细,不是胡乱地炒。”王红分析,“十样菜”要想好吃,需根据每样素菜在锅中时间的不同进行单独炒制,之后再混在一起,而不是全部倒入锅中一起炒。
今天的秦淮河赏灯
过年过到正月十八
秦淮河边赏灯
南京秦淮河从古至今都是一条有故事的河,风流才子、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大年十五的灯会也是这里自古就有的习俗。
“所以在南京,一般过年要过到十八。”王红提到,每年正月十四叫“上灯”,正月十八叫“下灯”。从秦淮河到夫子庙一带张灯结彩,供市民观赏。去河边看灯会,也是儿时王红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跟着大人挤在岸边看灯,有条件的人家会给小孩买一盏荷花灯提回家,那就是如获重宝了,能高兴好几天。”王红说道。
夫子庙周围也有很多手工艺人,每年到了元宵时节,也是他们唯一能“秀”一回的时间。每家每户外都会将做好的花灯展示在屋外,游人便能看灯买灯。诚然,上世纪60年代的灯会全然不如现在热闹,但过年的氛围则是一样的。
另外,放鞭炮、穿新衣、领压岁钱,也是王红记忆里最开心的春节回忆。尤其是放鞭炮,是那个没有电视、没有其他玩耍的时代里,小孩们唯一的娱乐。鞭炮都是一颗一颗单卖,一毛钱可以买二三十颗。噼里啪啦一起放完,在那个时候是绝不可能的事。
鞭炮是稀罕物,得一颗颗珍惜着慢慢放。将一颗鞭炮放在地上,拿火折子点燃,捂着耳朵跑远,直到听见“砰”的一声,孩子们哈哈大笑一阵,就轮到下一个小伙伴放,依次循环。每人凑一毛钱的鞭炮,就能拥有一整晚的快乐。
王红的春节回忆是温暖而幸福的,虽然那时并不富足,但开心却是如此简单。时至今日,我们试图找回曾经的旧民俗,重拾传统,是对文明的尊重,也是对曾经的念怀。在王红看来,一代有一代之民俗传统,不用刻意“复刻”某些传统,在春节这种最为重要的节日里,不必拘泥于形式,最重要是一家团聚、开心祥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腊月的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节,也称之为“小年”,这个节日比较特殊,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日期和概念,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要晚一天,还有一些生活在水上的人家,要等到腊月二十五日才过小年,所以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祭灶节过后标志着“忙年”的开始,是春节前采购年货、打扫卫生等事情的最后几天,家家户户都既忙碌又兴奋,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而无论南北,过小年都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祭灶,祭灶源于古人的“拜火”习俗,而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又慢慢的延伸含义,变成了“上天言好事”的“考察官”,但也包含了老百姓对“衣食有余”幸福生活的期盼。
祭祀是一件有仪式感和隆重的事情,是非常有讲究的,民间老传统中,祭灶节这天要准备6样食物当做贡品,忌用2样不合适的食物,为家人祈福纳祥,虽然大多是民间传说没什么可靠的依据,但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民俗,老文化,还是要懂得的。
祭灶要用的6样食物1、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糖是祭灶节的特有食物,也有地方叫糖瓜、麻糖、关东糖的,一般都是麦芽糖制作,咬起来酥脆,嚼起来粘牙,寓意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甜了心,别在玉帝面前乱说话。
2、黄豆
民俗传说灶王爷要骑马上天,还要给灶王爷的马准备饲料,现在一般用黄豆来替代草料,过去的老传统中会用真的草料,祭灶结束后,会连同灶王爷的旧神像一起烧掉。
3、凉水
灶王爷的马有吃的了,还得有喝的,要求也不高,一碗干净的凉水就行。有民谣: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4、米酒祭灶的时候要有一碗米酒,这也是供奉灶王爷的,还有把醪糟涂抹在厨房的门框上的,要让灶王爷喝得醉醺醺的,满心欢喜,上天别乱说话,只把好话讲。
5、甘蔗甘蔗两头甜,也象征着日子过的节节高,相传灶王爷要用甘蔗的尾梢来当马鞭用,催促马儿快去快回。
6、烧饼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祭灶这天是一定要有烧饼的,在当地也叫“火烧”,给灶王爷当路上当干粮,这天卖烧饼的摊位会迎来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天,烧饼中间要加一些红糖,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老传统中祭灶还有2样食物不能摆上案台1、忌用牛肉祭灶
古时候帝王祭祀社稷的时候用三牲,最早是马、牛、羊,后来改为牛、羊、猪,称为“太牢”,但老百姓和一些小神是享用不起牛肉的,所以百姓祭祀多用猪、鸡、鱼,也称为小三牲,祭祀灶神用牛肉,礼节有点大,有僭越之嫌。
2、忌用食用过的食物祭灶
人吃过的食物不能用来祭灶,小年这天家里会买灶糖,小孩子嘴馋会想方设法地吃到嘴里,祭祀用的灶糖一定要提前放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无论祭祀先祖还是神灵,都绝不能用吃过的食物,以免适得其反。
——老井说——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流传“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是说中秋节男性不叩拜月亮,小年女性不祭祀灶神,当然这些民间习俗多带着神话传说的色彩,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还是值得传承下去的。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灶王爷又称灶神或灶君,是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家庭守护神之一。据传说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并在每年农历年底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家庭情况。因此人们相信灶王爷的报告会影响到一家人来年的运势。
为了讨好灶王爷使其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家家户户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即小年)这一天会举行祭灶仪式,俗称"送灶"。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糖果、麦芽糖、豆腐等供品,特别是甜食,因为"甜"与"善"谐音,寓意希望灶王爷嘴甜上报好事。同时还会焚烧纸马、纸车等纸制品,象征着为灶王爷上天庭准备的交通工具。
灶王爷的形象通常是位慈祥的老者,手持拐杖,有时旁边还会有随侍的童子。在一些地方还有给灶王爷贴对联的习惯,上联写着:上天言好事",下联是"回宫降吉祥",横批则是"一家之主",表达了对灶王爷的美好祝愿。
灶王爷信仰体现了中国民间对于家庭和谐、道德规范和来年福运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活动与神明建立良好的沟通,从而获得庇护和祝福。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中国传统节日,即传统的祀灶日。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祭灶习俗已经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流传。
腊月祭灶神南方一般腊月二十四日,北方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小时候提前几天母亲就给父亲说要祭灶了,看村里有买琼锅糖的就早早买好,不忘了也给我说声去门前玩时看下买琼锅的说下,咱门口有卖的就不用你爸去街上买了。
腊月二十前后学校也放寒假了,孩子可是玩疯了,每天把寒假作业早早的往前做,赶春节前把寒假作业就做完了。一边做着寒假作业,一边竖起耳朵听门口有吆喝卖东西的没,一听门口有吆喝买东西的就赶紧跑出去看是不是买琼锅糖的,一看不是就老实做作业,这样连续几天都是,直到真的听见有人吆喝“富平流曲琼锅糖”,就赶紧给母亲说,妈,买琼锅糖的来了。母亲这就去买了,母亲买上几块,母亲赶紧拿一块给我说,吃一块就行了再不敢吃要祭灶神爷的,我吃着琼锅美滋滋的,这算把馋戒了,小时候小孩零食也少,吃个糖就感觉特别开心,也就算提前进入过年了,小孩也就开始有吃好的了。
到了二十三母亲早饭吃了就把面和好放在炕头让发,冬天天冷面发的慢,放在炕头发的快。吃了中午饭母亲就开始做锅盔,做的都是圆的小锅魁,锅盔里放上各种调料,上边洒上芝麻,压几个图案看起来好看。
母亲做锅盔,我给灶里塞柴火,一边塞着一边问母亲,妈,祭灶神怎么用坨坨馍(我们老家把锅盔叫坨坨馍)、琼锅糖、为什么要祭灶神,母亲告诉我二十三灶神要上天会给玉皇大帝说汇报这家人一年的生活饮食情况,让灶神爷吃琼锅糖就是琼锅糖是甜的一吃把牙都占住了满嘴都是甜味,给玉皇大帝说的全是好话,吃锅盔是地上到天上要走七天,锅盔经吃好带也顶饱,这样就可以保佑一家人有吃有喝日子红红火火。忘了不忘在问母亲谁给你说,母亲会说老人一辈辈传下来的,从这时起就知道为什么要祭灶神爷。到了下午母亲把灶神爷灶神奶奶供上,
上边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点两根红蜡烛,香上好,锅盔、琼锅糖供上,我给灶神爷磕个头,母亲有时也会磕头再会给灶神说,灶神爷保佑我们一家丰衣足食,这就把灶神爷祭好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是新春佳节过年的开始,二十三祭灶神一代代传下来的年俗节日文化,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希望生活丰衣足食、吉庆有余、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首先请(买要说请)灶王爷时要看贴哪面墙,但都要狗嘴向大门(自家出入的大门丿,代表看家护院。
其次贴哪里,一般贴在灶的旁边,如你的灶是西向,背面有墙,就贴北面,以此类推。
但贴灶王像有个忌讳就是不能贴得太高,一般贴不要超过1米的位置。现在许多人把灶王像贴得很高,这是错误的。
灶王神像,贴在锅灶旁边。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祭灶时要陈设供品,盘数为单数,每盘里供品个数为一,三或九。
为什么盘数要是单数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易学文化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一般来说,摆供品不是祭祖就是拜神,这是件很严肃很庄重的事。
为什么每盘的数量是一,三或九呢?其意取自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复始万物更新,三代表一个轮回,也对应着古人“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精神追求,九则是三个三,可以理解成广义上“天界、地府、人间”三者合一的大轮回境界。
所以,祭天地仙神则应该为单数盘,每盘为单数供品,但九个很多不好摆,一般就用一,三个代替了。
另外注意,供品水果如果是礼佛的话,不用甘蔗、石榴,佛教认为这两种水果是污物。祭祀道教神仙及祖先天地则无此讲究,可以用酒水,肉类,水果,米面等祭祀。
现在我们讲送灶王爷,在腊月(阴历十二月)二十三当天送灶神,一般为晚饭后。但情况特殊的,可焚香供灶王爷后,根据自己自身情况送灶王爷。
再来说小年二十三当天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糖瓜”的民谚。糖瓜既甜又粘。
取意灶王爷吃了糖,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糖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水,玉米面之类的。大家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据说是给灶君的部下,让坐骑吃饱饮足将灶王爷载上天。这一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再设新神像。
最后祭灶王爷时上香,有上三根的,有上一根的。这个根据自家传统。
都说“十里乡俗打不通”,你们那里有什么祭灶文化与传统,大家说一说。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