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公解梦

汤姆哥碟中谍 汤姆和杰瑞

发布时间:2024-04-22 03:02:40作者:饕餮少女来源:网友上传

汤姆哥碟中谍 汤姆和杰瑞

本文目录一览:

“汤姆哥”的电商路

视频:“汤姆哥”的电商路

荆州新闻网消息:在松滋市南海镇,有一位种桑葚的农户,大家都叫他“汤姆哥”,每年到了桑葚成熟的季节,这位“汤姆哥”便会在直播间里与大家见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

“汤姆哥”是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网名,本名叫邓年科,2015年回到松滋创业。在看到家乡适合种桑葚,便开始投资建设生态园。

辛苦种起来的桑葚缺少销路,邓年科看着掉落的果子,心里不是滋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电商,可以通过网上卖货,一筹莫展的邓年科一下子来了劲儿,但短视频要怎么拍、直播卖货怎么做,为了尽快找到销路,邓年科报名参加了电商培训班,年近花甲的他拿起手机,自己学起了直播带货。

在短视频和直播卖货的加持下,百川生态园的桑葚一下子出了名,网络订单和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激增。

桑葚产业越做越大,订单也越来越多。现在每年到了四五月份桑葚成熟的时候,邓年科都能接到跨城甚至跨省订单。为了让自家的生态园更具规模化产业化,邓年科还扩大了流转土地,种植了巫山李子、中国四季红、葡萄柚等品种的水果,邓年科相信有了桑葚这个排头兵,其他的农产品也能通过网络找到更好的销路。

27年一路拍到《碟中谍7》,汤姆·克鲁斯做对了什么

从1996年《碟中谍》系列第一部至今已有27年,汤姆·克鲁斯以特工伊森·亨特的身份,上山下海,飞天跳崖,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一部《碟中谍》上映时,汤姆·克鲁斯才34岁,那时可能没人想到他会把这个系列拍到61岁。于7月14日正式上映的《碟中谍:致命清算(上)》(以下简称《碟中谍7》),他依然在挑战极限。首日票房即超过已上映15天的另一部知名系列片——81岁哈里森·福特的《夺宝奇兵:命运转盘》,汤姆·克鲁斯展示了自己依然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那么,作为该系列的制片人和绝对主演,汤姆·克鲁斯是如何将“碟中谍”这种特工动作电影类型推至极致并保持长盛不衰呢?

《碟中谍7》的故事始于一场危机。一艘“无敌”的潜艇,深海遇敌后发射鱼雷,岂料鱼雷竟转而攻击自己。惨祸的幕后黑手竟是一个被称为“实体(the Entity)”的超级AI。

鬼神莫测、无所不能的“实体”,是威胁,更是诱惑。这迫使伊森重出江湖,以免这个本不该诞生的武器,落入野心家之手。

他又一次背负拯救世界的重任,集结过去的队伍,循着线索,去沙漠枪战,去罗马街道飙车,在威尼斯的黑夜进行巷战,又到挪威高耸的悬崖飞车,在蒸汽火车顶上贴身肉搏,最后扒着摇摇欲坠的火车对抗地心引力。

五秒即焚的任务优盘,大变活人的仿生面具,生死一线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动作场面,以及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都是“碟中谍”熟悉的配方。《碟中谍7》可谓是配方表的集大成,且竭力在推向极致。

在这些“极致”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反派的设计:一个近似上帝、没有自我、没有情感、知晓过去甚至能预测未来的“实体”,它可以让人物的行动带有命运的悲怆和无奈,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挑战——只有违背自己的情感逻辑,才能不被“实体”窥测而处于下风。

类似的超级AI在《黑客帝国》《终结者2》《西部世界》等影视作品中已屡见不鲜,但将其应用在特工、谍战的类型下,无限贴近现实空间,并尝试在军事和国防层面表现其威胁的电影,《碟中谍7》是影史第一次。

可以说,该片为AI的前景蒙上了一层冰冷和忧患的色彩。不可否认,这种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冲突的主题是老生常谈,但结合现实中Chat-GPT的应用及一些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惊悚发言,也可以说电影涉及的讨论是与时俱进的,甚至是带有前瞻性的。因为《碟中谍7》的剧本诞生在四年前,彼时的AI远没有现在火爆。

事实上,整个“碟中谍”系列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对新科技元素的应用。

比如“人皮面具”,从《碟中谍1》中汤姆·克鲁斯的换脸亮相开始,它就成了每部作品不可或缺的“花招”。《碟中谍3》揭示了面具的制作方法是利用3D打印技术,之后几部影片,这项技术获得显著提升。直到2018年,美国硅谷诞生了一款3D面部相机,想要快速制造仿生人皮面具的愿望正式达成。

生物识别系统在“碟中谍”中也有充分的展示。从最基础的虹膜识别系统,发展到《碟中谍4》制的隐形眼镜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到《碟中谍5》已经摒弃了指纹、虹膜、声纹等,进化到终极的“步态识别”,即一旦闯入者与信息档案中记录的步态不符,便会遭遇攻击。在最新的《碟中谍7》中,AR(增强现实)眼镜和电脑程序的应用,已经可以随意地将一个人的生物特征转移到陌生人身上,以实现“隐身”效果。

此外,系列中涉及到的纸书显示屏、壁虎手套、触摸屏座驾、全息3D投影幕布、人体磁悬浮、智能控氧潜水服等各种层出不穷的科技元素,或多或少与现实的科技发展做了惊人的结合,甚至作出了前瞻性的预言。

难能可贵的是,“碟中谍”并不只是展示科技,而是让科技成为叙事的武器。比如“步态识别”,主角很难骗过这项技术,只能将团队成员的步态信息存储进系统档案。而档案在一个水冷数据中心,需要潜水进入并憋气数分钟。这既体现了主角的任务难度,同时也使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至于《碟中谍7》的“实体”,它完全主宰了故事的进行和主角的行动。

科技元素的应用,以及它们在故事的完成和人物的塑造上所承担的戏剧功能,既贴近了现实生活,又能让观众感到新鲜,可以说,是这个系列电影最大的特色和制胜法宝。

“碟中谍”系列电影能屹立27年而不倒,科技元素的应用固然功不可没,但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还是其灵魂人物——汤姆·克鲁斯。没有他,就没有“碟中谍”;同样,没有“碟中谍”,汤姆·克鲁斯能否维持其现在的声誉和冠冕,恐怕也很难说。

正如汤姆·克鲁斯在社交平台给自己写的那句简介,他是一个“自1981年起,就在电影中奔跑”的人。1984年,凭借主演的喜剧片《乖仔也疯狂》获得第41届美国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提名。1986年,因主演励志片《壮志凌云》成为全民偶像,被全球观众所熟知,同年即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之后,接连主演《雨人》《夜访吸血鬼》等佳作,彻底奠定自己在好莱坞无可撼动的地位。

在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后,他将目光瞄向30年前的一部谍战剧《虎胆妙算》(Mission: Impossible)。该剧版权方派拉蒙也有将之改编为电影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1996年诞生了第一部《碟中谍》。这个译名不再沿用《虎胆妙算》,大概是因为克鲁斯每次都是从碟片中获得任务,他本身又是一名间谍特工。“碟中谍”由此而来,铿锵易记,利于传播。

《碟中谍1》中,主角为了窃取一份秘密名单,要从通风口倒挂潜入严密的安保中心,还要保持身体平衡,以免触发感应警报系统。这个名场面的诞生以及火车拖拽直升机的高难度戏份,标志着整个系列将成为“挑战极限”的代名词。

第二部,克鲁斯徒手攀岩的动作几乎吓坏了导演吴宇森。两个摩托车冲刺对碰的动作场面更是挑动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到2006年《碟中谍3》,克鲁斯在上海的高楼中来回穿梭惊呆了世界。但此时的他负面舆论缠身,连累该片无法回本。

之后克鲁斯制片或主演的影片《狮入羊口》《死亡飞车》等票房和口碑均惨淡,事业陷入绝境。直到2011年,《碟中谍4》的回归,让年近50岁的克鲁斯打了一场翻身仗:他仅用一根绳子就在高达828米的高楼上快速穿行,这一极限动作震惊世界观众,6.9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位列年度第五。

冒险还在继续——2015年《碟中谍5》,克鲁斯上至1500米的高空扒飞机,《纽约时报》称,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一点失误都会要命;下至海底潜水憋气,最高纪录可达6分半,早已突破常人的极限;路上的飙车漂移动作更是亲力亲为,因为他的车技能做到比F1职业车手单圈仅慢2秒。

《碟中谍6》中,他从7600多米的高度跳下,下降至600多米开伞,是最危险的跳伞科目。为了这2分钟的戏,他跳了106次。最新的《碟中谍7》中,他骑摩托车从1200多米高的挪威悬崖飞出,坠向低空开伞,几乎是影史上真人实拍的奇迹。可是奇迹的背后却是克鲁斯近一年的定点跳伞训练和摩托飞车训练。

在特效制作泛滥的当下,坚持实拍就意味着笨拙、危险和“烧钱”。但正是这种“实”,才能带来“真”的体验,令所有观众一起浸入角色的脉搏和呼吸,感受死亡的迫近和人物的疼痛。这是特效所无法取代的。

为了塑造一位真实的英雄,汤姆·克鲁斯以命作赌。无替身实拍和对极限的挑战,最终营造出来的惊险场面和视觉效果,只有在大银幕前才能切身体会。正如故事中对抗超级AI“实体”的伊森,克鲁斯在用自己的努力和“碟中谍”系列稳定的输出,抗争流媒体对院线电影的侵蚀。

作为整个系列定海神针似的人物,汤姆·克鲁斯和“碟中谍”系列互相成就,共同铸造了一个影史传奇。

今年是好莱坞大IP集体回归和发力的一年。“漫威宇宙”“速度与”“变形金刚”“夺宝奇兵”“蜘蛛侠”等系列IP都有新作问世。但多数作品的豆瓣评分徘徊在及格线上下,鲜少成为佳作。

反观“碟中谍”系列,从第四部起基本稳定地保持在8分上下,到《碟中谍7》豆瓣开分即高达8.4,这不仅仅是情怀或投资所能决定的,而是要看该系列根本的特质以及如何维护这种特质。其实从汤姆·克鲁斯一贯的敬业态度就能窥见答案:在虚构中寻求真实,在真实中升级挑战。

同样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速度与”系列,它的动作戏、飙车戏、枪战戏以及各种新科技元素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要创造一个不灭的英雄神话。哪怕核弹加身,亦不会损伤主角分毫。人物之上天入海,不需要物理逻辑而是仰仗。场面之宏大与升级,只是追加投资和取悦观众的兑现,而非寻求电影品质的提升。看似是冒险动作电影,实则等同超级英雄的秀场。最终,该系列口碑崩塌。

而“碟中谍”求新是为了在军火商、恐怖分子、病毒、武器等之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人类新的挑战,并且化用在故事中,成为推动情节的导火索和终极任务。它的动作场面来自实拍,实拍则无法挣脱地球的束缚和物理规则的限定,从而呈现出最容易为观众理解的真实。设置在真实基础上的难关,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敬佩道,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漫威电影”系列隶属科幻和奇幻,它的动作是未经验证的理论构想和溢出生活空间的想象狂欢,是与真实相悖的另一条道路的极致;而“碟中谍”则创造了现世生活最高的动作标准和最大的冒险可能。

就算是在同类型的谍战特工片领域,“007”系列换了六任邦德,如今后继乏力;“谍影重重”最近的一部已是7年前;只有“碟中谍”系列扛起大旗,越战越勇,成为该类型当之无愧的门面代表。而这离不开汤姆·克鲁斯及其团队对待电影行业和这个IP表现出来的敬业乃至敬畏的态度和从不懈怠的努力。

至于《碟中谍7》的票房成绩,还需要时间接受市场的考验。预计明年上映的续作能否为该系列写下圆满的结局,我们且看汤姆·克鲁斯如何继续演绎“碟中谍”这个不朽的动作传奇。

文/李瑞峰 编辑 程启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贝琪接吻是第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