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道中华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中很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它融合传统儒家的“秋尝”祭礼、《周易》阴阳消长的宇宙观、道教的三官信仰以及佛教的盂兰盆会等内容,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现实例证。
融合三教的中元节
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按照儒家的礼制,秋天要对祖先进行秋尝之祭。所谓“尝”,是指请祖先品尝当年秋天成熟的新鲜粮食谷物。这既有对祖先庇佑丰收的感激,也有以不敢独享食物的举动向祖先表示的敬意。中元节所在的农历七月正属秋季,因此,如果要追溯中元节最早的源头,大概就是秋尝祭礼了。
同时,农历七月十五在儒家的易学中同样有着特殊含义。汉代儒家通过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研究,提出“消息卦”说。“消”即减弱,“息”即增长,“消息”即指阴阳二气在一年之中的消长变化。汉代的经学家按照这一原则,在《周易》中找出12个特殊的卦,其中代表农历七月的是否卦。否卦的卦爻排列恰好是乾卦在上、坤卦在下,乾卦为三个阳爻、坤卦为三个阴爻。这代表农历七月刚好处在阴阳二气均分的位置,是一年中阴阳平衡的节点;同时,它又是阴盛阳衰的起点——是阴气超过阳气的开端。而十五日恰好是农历七月的正中,因此,七月十五就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趋势逆转的最中心点,从此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
在古人的观念中,逝去的亲人已经去了阴间。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阴阳变化的中心点祭祀亲人,可谓“恰逢其时”。
随着东汉以来道教的发展,中国人又产生了“三官大帝”的信仰。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大帝(赐福)、地官大帝(赦罪)、水官大帝(解厄),其中地官大帝的诞辰即为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之名也正源于此。因此,随着道教三官信仰的加入,农历七月十五的祭祀活动又有了为逝去先人祈福赦罪、使其能够安居地下的含义。佛教有结夏安居的传统,即在夏季雨季到来,草木、昆虫繁殖最盛的时候,僧人们要一直聚居不出,专心修学。这一习俗传至中国后,按照中国的气候特点,结夏安居的结束时间刚好也是农历七月十五。进而,这一习俗又与佛教的另一传说“目连救母”融合,于是就有了超度逝去亲人的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从中元节的历史演变来看,它既有本土儒道的文化、宗教渊源,同时也融合了佛教的相关内容,并在长期的民间传播中,最终演变成一个以悼念、追思、祭祀、救度逝去亲人为主要内容,融合三教的民俗节日。
兼通天人的孝道文化
渊源复杂的中元节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内容是对逝去亲人、尤其是父母的悼念。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中国人的传统宗族观念。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对个体的人的理解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前提的。在古代先哲看来,人必须在对自身诞生过程的探索中才能理解自身。人们将对自身的定义自然而然地追溯到整个家族,更直观地说,每个人的存在都根源于父母。由此,“孝”就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是对父母的朴素自然情感以及一系列行为规范,而且是在对父母的真情流露中,对生而为人的我们自身的最大肯定。
可以说,孝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中国人是在孝的实践中成为自身的。也正因此,所谓的孝,在骨子里体现着一种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中可见,一方面,人们对孝的理解是在孝的实践过程——行孝中完成的;另一方面,孝作为一种伦理准则,以人对自身人格、事业的成就为最终指向。
孝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一种浓厚的超越性意味。《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在古人的观念中,孝既是“天地”即宇宙运行规律的一部分,又是“民”即人的行为准则。孝道文化的伦理性与超越性,在中元节这一民俗节日中得到充分体现。从其伦理性而言,人们理应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从其超越性而言,人们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超越于现实之上,这种由上天赋予的联系并不会因为生命的有限性而受到破坏。
2020年9月,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的中元节祭祖活动。(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 摄)
贯通神人的宗教观念
中元节除了是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人传统的宗教观念。
作为一个悼念逝去亲人的节日,中元节的设立本身就是中国人宗教观念的最好注脚。对古人而言,其一生所参与的宗教活动,几乎都与伦理相关,悼念、祭祀逝去的亲人,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正因此,才使得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充满着一种人伦日用的温情。
中国人最普遍的崇拜、祭祀对象,是自己的父母、长辈、祖先。哪怕是那些真正的“神灵”,也会被中国人千方百计地解释为“父母”“家长”之类。如《尚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父母”;《周易·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旧时的中国人几乎家家供奉“灶王爷”,且称之为“一家之主”;至今,人们的口头语中,也还有“老天爷”一词。在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所谓鬼神,其实是人们伦理关系的延伸与升华。鬼神、神灵除了是需要敬畏、崇拜的对象,更是我们的“父母”“亲人”“祖先”。
事实上,中元节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才诞生并演变至今。从强调“神”“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必须有专门的礼仪对待。由此形成了专门的“祭礼”,强调宗教祭祀行为与日常生活区分开。如《礼记》中说,夏朝人祭祀主要依靠煮熟祭品后散发的热气沟通神灵,商朝人祭祀依靠音乐,周朝人祭祀依靠酒的香气。从中元节的节日习俗来看,供奉祭品显然属于以香气祭祀的变形、烧化纸钱金帛则脱胎于以热气(烟气)祭祀,至于放河灯、放焰口等习俗,则几乎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仪式、行为中。因此,中元节的种种习俗,实质上是在中国人“神人有别”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非遗中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统过出新味道。
重庆市丰都县将于8月30日举办2023年丰都中元节活动,内容涵盖“名山祭祖、城隍出巡、祭祖大典、冥烟寄思、万人放灯”五大仪式。据了解,该活动将放飞12个直径1.5米的“祈福灯”,另有1万盏“祈福灯”沿江岸线腾空,200架无人机孔明灯联动表演,将美好的愿望升华为璀璨的灯光,让参与者感受中国孝、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香港特区,潮人盂兰胜会又称“盂兰节”“中元节”“鬼节”“麻谷节”或“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旅居香港的潮汕人举办盂兰胜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整个香港较隆重及大规模的民俗活动。2010年5月,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传统民俗“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放河灯包含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活动,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征。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前夕,广西桂林资源县资江灯谷万人祈福共同漂放河灯,再现“万盏河灯漂资江”奇观,花样繁多的大小河灯交相辉映,带着祝福点亮资源山城之夜。(中新社记者 杨宗盛 摄)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鄂嘉镇都会举行中元节活动,在群众自发组织笙歌传唱、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增加文艺演出、赛歌会,以及打陀螺、磨担秋表演等,促进了当地民间歌舞乐的传承、保护、发展。2019年10月,鄂嘉七月十五中元节被列入州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对这个踏着秋风而来的节日,我们不仅要记住它本来的样貌,更应将其中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融入生活,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适应时代发展,让保留传统文化根脉的节日别具风采。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8月29日。)
“七月十五地门开,没事别在南墙转”,黄历翻到了七月半,就意味着中元节到了。
【本文对中元节相关民俗文化进行介绍,不涉及封建迷信内容】
在古代,中元节和清明节、寒食节合称为“三大鬼节”,传说“地官中元赦罪”,在农历七月十四这个至阴之日的晚上,地狱之门就会慢慢打开,逝去的亡灵会得到特赦能够从冥界出来,回到人间的家中与家人团聚,而没有家的便会在阳间游荡,在地府的大门即将关闭之前再回去。
传说归传说,但人们设立中元节的意义无非在于是思念逝去的亲朋,想要有个机会来敬祖尽孝,表达对祖先、已故亲人的想念之情。故而,也无须过于害怕所谓的“鬼神”之说,秉承着敬重和敬畏之心来看待中元节最好,并记得尊重传承一些中元节的习俗,特别建议牢记“敬3事,忌3事,吃3食”,孝敬祖先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和家人积攒福运,之后的日子吉来祸走事事顺。
敬3事:1、敬祖先
在传统文化中,“七”是一个复生之术,古人便认为在七月十四的晚上,逝去的祖先亡魂会返回到人界的家中,探望一下家里的子孙,和自己的家人团圆相聚。
于是,人们就决定在这天来祭拜祖先,提前准备好水果、糕点、酒菜、鲜花等供品,在中元节的上午到祖先的墓前进行清扫,再摆上供品,烧了备好的纸钱,最后祭拜先人并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或是家中供有祖先牌位的,要在这日的晨、午、昏三时,分别上香、供上三次茶饭,鞠躬叩拜祖先,希望祖先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也吃饱喝足、滋润的生活,并保佑家中子孙顺利平安。
2、敬土地
七月十五正逢秋季庄稼丰收之时,民间很多地方都会于这日会到土地庙举办专门的祭祀土地公的仪式,敬谢大地对人们的馈赠,准备合适的供品撒进自家的田地里来报答和回馈。还会将一些五色纸剪成碎纸条,绑在田中农作物的穗子上,据说这样做能够避免被突然降下的冰雹砸到,秋天就能喜获丰收。
之所以将祭祀土地的时间定在中元节,也是为了能将丰收的喜悦传达给这日返回至家中的祖先们,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保佑,今年剩余的农作物都能有个好收成,家中余粮充足,顺利过年。
3、敬河灯
中元节的习俗众多,像很多地方都有放河灯的习俗,特别是南方很多河流穿城而过的地方。将蜡烛固定在莲花或是其他样子的底座上,有的还会扣上灯罩,方便放河灯之人在上面书写一些想对已逝的亲朋说的话,也可以写上祝福语。
将河灯放入河流中,随其自由飘荡,把话语带给逝者,并为他们送去照明的灯盏,同时也能把自己身上的霉运一同带走冲散,祈祷幸福和安康。
所以,在放河灯或是看到别人放河灯的时候,要记得敬重他人放的河灯,不要因为好奇、新鲜随意地去碰别人的河灯,这是对他人的不敬,也会给自己带来霉运。
忌3事:1、忌晚归
在中元节前后,一般老人都会多叮嘱家里的小辈们尽量早点回家,不要在外面玩的太晚。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天就是“鬼节”,阴气是一年中最重的,尤其是在太阳彻底下山之后,阳气变弱,阴气渐重。
还有许多没能去上坟祭拜的人也会在路口烧纸钱,阴森感很浓,在外跑动容易不小心冲撞了不好的东西,再惹来霉运。所以,在中元节这日下班或是放学后,若没有特殊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最好早早的回家吃饭、休息。
2、忌买新鞋
每到像中元节、清明节这样祭祀亡魂的节日,都是很忌讳往家中买新鞋的,在古人看来鞋与“邪”谐音,买鞋也就意味着买邪,会给家中找来邪气、晦气,影响家中人的运势。所以,若是最近有打算购买新鞋的,记得一定要避开中元节这天,提前或推迟购买计划都可以。
3、忌去河边游玩
中元节被人们视为阴气最重的一天,而水也是至阴之物,据说会招来亡魂,甚至是藏匿在水中,所以在中元节尽量不要到偏僻的河边行走或是下水游野泳,尤其是晚上。
而且,中元节这个时间已是秋季,气温在逐渐下降,水温也变得比较凉,下水后很容易冻着,若是出现腿抽筋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吃3食:1、吃鸭肉
俗话说“七月半吃只鸭,万事不用怕”,在中元节这日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鸭肉的食俗。因为在人们看来鸭与“压”同音,吃了鸭就代表能够压住霉运,远离凶邪之事。
另外,也就有流传说,去世的亲人在这日回家探亲需要渡过奈何桥,吃了鸭肉就是将这些会游泳的鸭子给送下去,能让鸭子将他们顺利的载回家。
推荐食谱:【鸭肉菌汤煲】
所需食材:鸭子、银耳、野山菌、生姜、桂圆、红枣、山楂、枸杞
第一步:鸭肉剁块清洗干净,银耳和野山菌加水浸泡至泡发。
第二步:将鸭肉倒入冷水锅里,加葱姜和少许黄酒焯水,水开再煮3分钟捞出。
第三步:鸭肉倒入油锅,加白酒翻炒至表面微黄,倒入适量开水,大火炖煮三分钟至汤色奶白。
第四步:把银耳、野山菌、红枣、桂圆等辅料食材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再装入砂锅煲一个半小时,出锅前加适量盐、味精,搅匀焖3分钟即可盛出。
2、吃馄饨
在南方一些地方,过中元节要吃扁食,这扁食和北方的馄饨相似,只不过面皮会更薄一些,煮熟后看起来晶莹剔透的。据说,吃了扁食就能远离霉运,将一些脏东西清扫走,为家中多多带来正气与好运。
推荐食谱:【猪肉芹菜馅馄饨】
所需食材:小芹菜、猪肉馅、馄饨皮、鸡蛋、紫菜、香葱、虾皮、鸡蛋、葱、姜
第一步:芹菜去叶洗净切碎,加盐杀出些水分,切葱姜,和花椒泡葱姜水。
第二步:猪肉绞成肉馅,加三勺葱姜水打入肉馅,放蛋清、两勺生抽、半勺老抽和适量蚝油、少许胡椒粉,搅匀上劲。
第三步:把小芹菜和葱花倒入肉馅里,淋上两勺香油,和肉馅拌匀,再加适量盐搅匀上劲。
第四步:取馄饨皮包入肉馅,下入开水锅中煮熟,碗里放紫菜、虾皮、生抽、盐、鸡精,盛入煮好的馄饨即可。
3、吃发糕
在民间有句老话说“七月半,糕不断”,这里的“糕”指的就是发糕等一类的糕点,发糕有福高、发财、高升的好寓意。
所以很多老人家就会在中元节那一两天,自己在家蒸一些发糕,等到去祭祀祖先的时候带上一些,当做供品来孝敬、祭拜祖先,为去世的先人祈福,并保佑在世的家人们。剩余的发糕也让家人一同分食了,也是希望家人们都能健康平安,有福运、有财运。
推荐食谱:【南瓜小米发糕】
所需食材:小米、南瓜、蜜豆、面粉、泡打粉、酵母粉、淀粉
第一步:南瓜去皮洗净切片,入锅蒸十五分钟至熟透,小米淘洗好后加水浸泡一小时,倒入煮锅中加水煮至浓稠。
第二步:把小米和南瓜放入果汁机里,放白糖打成米糊晾凉至三十度,酵母加水搅匀,倒入米糊里。
第三步:取适量面粉,加三勺淀粉和半勺泡打粉搅匀,混合后过筛,倒入米糊里搅拌至粘稠。
第四步:模具里刷油,倒入面糊压平,撒上蜜豆,封上保鲜膜发酵一小时,再放进蒸锅里蒸二十分钟,蒸好后焖五分钟,即可取出脱模,晾凉切片即可。
——老井说——中元节这天上午去过坟、祭祀过祖先后,不用着急回家,可以找个适合的地方多晒晒太阳,因为这天阴气较重,外加去过陵园坟墓,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的沾有些阴气,晒晒太阳能对其压制。另外,在这天最好也不要到别人家拜访、串门了,尤其是在上坟之后,很多人是比较忌讳这些的,不合时宜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秋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道中华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中很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它融合传统儒家的“秋尝”祭礼、《周易》阴阳消长的宇宙观、道教的三官信仰以及佛教的盂兰盆会等内容,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现实例证。
融合三教的中元节
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按照儒家的礼制,秋天要对祖先进行秋尝之祭。所谓“尝”,是指请祖先品尝当年秋天成熟的新鲜粮食谷物。这既有对祖先庇佑丰收的感激,也有以不敢独享食物的举动向祖先表示的敬意。中元节所在的农历七月正属秋季,因此,如果要追溯中元节最早的源头,大概就是秋尝祭礼了。
同时,农历七月十五在儒家的易学中同样有着特殊含义。汉代儒家通过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研究,提出“消息卦”说。“消”即减弱,“息”即增长,“消息”即指阴阳二气在一年之中的消长变化。汉代的经学家按照这一原则,在《周易》中找出12个特殊的卦,其中代表农历七月的是否卦。否卦的卦爻排列恰好是乾卦在上、坤卦在下,乾卦为三个阳爻、坤卦为三个阴爻。这代表农历七月刚好处在阴阳二气均分的位置,是一年中阴阳平衡的节点;同时,它又是阴盛阳衰的起点——是阴气超过阳气的开端。而十五日恰好是农历七月的正中,因此,七月十五就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趋势逆转的最中心点,从此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
在古人的观念中,逝去的亲人已经去了阴间。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阴阳变化的中心点祭祀亲人,可谓“恰逢其时”。
随着东汉以来道教的发展,中国人又产生了“三官大帝”的信仰。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大帝(赐福)、地官大帝(赦罪)、水官大帝(解厄),其中地官大帝的诞辰即为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之名也正源于此。因此,随着道教三官信仰的加入,农历七月十五的祭祀活动又有了为逝去先人祈福赦罪、使其能够安居地下的含义。佛教有结夏安居的传统,即在夏季雨季到来,草木、昆虫繁殖最盛的时候,僧人们要一直聚居不出,专心修学。这一习俗传至中国后,按照中国的气候特点,结夏安居的结束时间刚好也是农历七月十五。进而,这一习俗又与佛教的另一传说“目连救母”融合,于是就有了超度逝去亲人的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从中元节的历史演变来看,它既有本土儒道的文化、宗教渊源,同时也融合了佛教的相关内容,并在长期的民间传播中,最终演变成一个以悼念、追思、祭祀、救度逝去亲人为主要内容,融合三教的民俗节日。
兼通天人的孝道文化
渊源复杂的中元节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内容是对逝去亲人、尤其是父母的悼念。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中国人的传统宗族观念。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对个体的人的理解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前提的。在古代先哲看来,人必须在对自身诞生过程的探索中才能理解自身。人们将对自身的定义自然而然地追溯到整个家族,更直观地说,每个人的存在都根源于父母。由此,“孝”就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是对父母的朴素自然情感以及一系列行为规范,而且是在对父母的真情流露中,对生而为人的我们自身的最大肯定。
可以说,孝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中国人是在孝的实践中成为自身的。也正因此,所谓的孝,在骨子里体现着一种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中可见,一方面,人们对孝的理解是在孝的实践过程——行孝中完成的;另一方面,孝作为一种伦理准则,以人对自身人格、事业的成就为最终指向。
孝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一种浓厚的超越性意味。《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在古人的观念中,孝既是“天地”即宇宙运行规律的一部分,又是“民”即人的行为准则。孝道文化的伦理性与超越性,在中元节这一民俗节日中得到充分体现。从其伦理性而言,人们理应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从其超越性而言,人们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超越于现实之上,这种由上天赋予的联系并不会因为生命的有限性而受到破坏。
2020年9月,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的中元节祭祖活动。(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 摄)
贯通神人的宗教观念
中元节除了是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人传统的宗教观念。
作为一个悼念逝去亲人的节日,中元节的设立本身就是中国人宗教观念的最好注脚。对古人而言,其一生所参与的宗教活动,几乎都与伦理相关,悼念、祭祀逝去的亲人,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正因此,才使得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充满着一种人伦日用的温情。
中国人最普遍的崇拜、祭祀对象,是自己的父母、长辈、祖先。哪怕是那些真正的“神灵”,也会被中国人千方百计地解释为“父母”“家长”之类。如《尚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父母”;《周易·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旧时的中国人几乎家家供奉“灶王爷”,且称之为“一家之主”;至今,人们的口头语中,也还有“老天爷”一词。在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所谓鬼神,其实是人们伦理关系的延伸与升华。鬼神、神灵除了是需要敬畏、崇拜的对象,更是我们的“父母”“亲人”“祖先”。
事实上,中元节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才诞生并演变至今。从强调“神”“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必须有专门的礼仪对待。由此形成了专门的“祭礼”,强调宗教祭祀行为与日常生活区分开。如《礼记》中说,夏朝人祭祀主要依靠煮熟祭品后散发的热气沟通神灵,商朝人祭祀依靠音乐,周朝人祭祀依靠酒的香气。从中元节的节日习俗来看,供奉祭品显然属于以香气祭祀的变形、烧化纸钱金帛则脱胎于以热气(烟气)祭祀,至于放河灯、放焰口等习俗,则几乎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仪式、行为中。因此,中元节的种种习俗,实质上是在中国人“神人有别”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非遗中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统过出新味道。
重庆市丰都县将于8月30日举办2023年丰都中元节活动,内容涵盖“名山祭祖、城隍出巡、祭祖大典、冥烟寄思、万人放灯”五大仪式。据了解,该活动将放飞12个直径1.5米的“祈福灯”,另有1万盏“祈福灯”沿江岸线腾空,200架无人机孔明灯联动表演,将美好的愿望升华为璀璨的灯光,让参与者感受中国孝、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香港特区,潮人盂兰胜会又称“盂兰节”“中元节”“鬼节”“麻谷节”或“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旅居香港的潮汕人举办盂兰胜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整个香港较隆重及大规模的民俗活动。2010年5月,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传统民俗“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放河灯包含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活动,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征。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前夕,广西桂林资源县资江灯谷万人祈福共同漂放河灯,再现“万盏河灯漂资江”奇观,花样繁多的大小河灯交相辉映,带着祝福点亮资源山城之夜。(中新社记者 杨宗盛 摄)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鄂嘉镇都会举行中元节活动,在群众自发组织笙歌传唱、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增加文艺演出、赛歌会,以及打陀螺、磨担秋表演等,促进了当地民间歌舞乐的传承、保护、发展。2019年10月,鄂嘉七月十五中元节被列入州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对这个踏着秋风而来的节日,我们不仅要记住它本来的样貌,更应将其中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融入生活,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适应时代发展,让保留传统文化根脉的节日别具风采。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8月29日。)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
道教中的“中元节”
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而民间,称之为“鬼节”!
有句俗语叫“七有半,鬼乱窜”
人们会在这天
烧纸钱、冥币、放河灯、做法事……
而在这一天,禁忌之事就更多了:
1、不能披头散发睡觉。
2、不能说“鬼”字。
3、不能半夜庆生。
4、不能乱拍他人的肩膀。
5、不能半夜晾衣服。
6、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
......
想到这些,是不是有点心跳加速?不敢出门?
别怕!!!
无邪君(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鬼节”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儒家、道家、佛家都有的节日,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有多种不同的传说。
版本一道教中的中元节,与土地祭祖有关。
相传有个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的女儿结婚后,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个孩子。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三大任务。
天官的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
地官的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的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每年的“中元节”,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于是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目的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免他们的罪行。
版本二民间的“鬼节”,与鬼神祭拜有关。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阎罗王会打开地狱的“鬼门关”,让地府中的鬼魂出来活动。人们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它们的需要,以免它们在人间为非作歹。
各家也会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家中,让它们饱餐祭品。到了七月十五这天,“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魂们就要再次回到地府中去。
版本三在佛教文化里,七月十五又称为“盂兰节”、“盂兰盆节”、 “盂兰”等。起源于一个叫做“目连救母”的故事。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弟子,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道眼视察,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便想送饭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连救母”插图)
目连向佛祖求救,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供养十方僧众。目连按照指示,终于使母亲得以解脱痛苦,为了感激佛祖,他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
从此,七月十五这天佛教徒都要举行“盂兰盆”,济度六道苦难,报谢父母的长养慈爱之恩。
中元节的习俗
其实,无论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还是民间的鬼月俗信,在精神上都有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教育人们要多做善事。
渐渐的,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变得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融为一体。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节日。而中元节的习俗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比如说——
放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与祈祷。
面塑:七月十五之前,妇女们盛行面塑活动,给家里每个人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羊型,称为面羊,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吃鸭:中元节这天,很多地方都会吃鸭子。为什么呢?因为“鸭”同“压”,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
祈丰收: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在地上,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当然,中元节最重要的活动还是祭祖。如今,不少市民仍会在中元节来临前购买香蜡纸钱,找一处合适的空地焚烧,以此来寄托对逝去亲友的思念。
(图为市民江边烧纸祭祖)
中元节的意义
一幕幕鬼神之说,赋予了中元节以神秘的色彩,久久流传下来的民俗,又让我们有了一种怀念逝去亲人的仪式感。如今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一天并不会真的有鬼神出没,也不会有神仙来人间大赦天下,它更多的意义在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百善孝为先”,事实上,“中元节”不应只是让我们怀念已逝亲人有了一个理由,更应该是对我们要在生前就多尽孝心的一种提醒。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有时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也可能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牵挂。
毕竟,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作者:南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反邪教』
投稿邮箱:kaiwindwuxie@sina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我们在这里 · 静静等着你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