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杨姓女明星名单大全(杨姓女明星)

发布时间:2024-07-12 00:47:10作者:气宇轩昂来源:互联网

杨姓女明星名单大全(杨姓女明星)

本文目录一览:

七位姓杨的女演员

杨幂,1986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影视制片人。代表作品宫锁心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时代、我是证人、逆时营救、仙剑奇侠传三、亲爱的翻译官、王昭君。

杨子姗,1986年11月6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代表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重返20岁、南极之恋。

杨紫,1992年11月6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0级表演系本科班,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代表作品家有儿女、香蜜沉沉烬如霜、欢乐颂、战长沙。

杨蓉,1981年6月3日出生于云南保山,白族,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97级表演系本科。代表作品美人为馅、美人制造、情定三生、笑傲江湖、陆贞传奇、千金女贼、少年包青天3、少年天子。

杨雪,1980年10月16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9级,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品一百万、小鱼儿与花无缺、我的燃情岁月、蝴蝶飞飞、活佛济公、非你不可、继母、浪淘沙。

杨若兮,1980年12月26日出生在重庆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代表作品 《杨三姐告状》、《布衣天子》、《康熙微服私访记》、《福星高照猪八戒》。

杨明娜,1976年9月2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女演员,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品 《新神雕侠侣》《新笑傲江湖》《活色生香》《璀璨人生》。

成龙虽然好色,两位杨姓美女,他却不敢染指!

众所周知,香港影星成龙的好色是出名的,他经常在趁着拍戏或者是特殊场合,对漂亮女星搂搂抱抱,或者吃人家的豆腐。

但是有两位杨姓美女,可不吃这一套。成龙见了她们,也是退避三舍,恭敬有加。

这两位美女,第一就是杨幂。

刚出道时,不到16岁的杨幂,就与成龙合作过。少女的婀娜多姿让成龙赞叹不已。

2006年杨幂出演《神雕侠侣》中的郭襄,让那时的我如醉如痴。

杨幂现年36岁,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且成为慈善大使,上了中国名人榜。

这样显赫的低位,成龙自然不敢动她。

这两位美女,第二就是杨紫琼。

杨紫琼比成龙小8岁,是马来西亚籍,华人演员,制片人。

杨紫琼的背景更加强大,她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家庭,父亲是一个体育休闲俱乐部的主席。并且她的丈夫是法国名人,法拉利公司的总裁,名头显赫。

对于杨紫琼,成龙更是小心翼翼,从不敢踏入雷池一步。

——

国事家事天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我是济南一女子,请您关注我一下。

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嫁与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成就一桩美满婚姻

作者:山佳

众所周知,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大陆主持设计过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但有所不知的是,他曾担任顾问,在苏州太仓明德学校紫薇阁旁,为一位科学界的女神,设计过墓体。而这位女神,就是我们今天的女主吴健雄,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的科学家。

在美国,贝聿铭与吴健雄,同为华人世界的骄傲。贝氏曾这样评价吴健雄——

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健雄不涂胭脂不搽粉,似乎是老式的中国女性。其实你与她一谈起来,才知道她脑筋新得很,什么最新的东西她都知道。

存乎中,形于外。女神吴健雄,无论从衣着举止,还是行事为人,外在形式,都是中国味道;而内在精神,更是中国式的。

上照片,看着吴健雄从年轻到年老,一生的装束,都是优雅秀丽,端庄宜人。相较而言,长期居住在美的陈香梅、严幼韵等人,细细的眉毛,夸张的妆容,给人的感觉,总是怪怪的,更多欧美化了。实话实说,我还是最爱吴健雄这种迷人的范儿,优雅女神级别滴。

01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在江苏太仓浏河。老爸吴仲裔,与老妈樊复华,育有二子一女,健雄居中。儿女这代,是“健”字辈,后一个字是以“英雄豪杰”顺序命名——长子健英,女儿健雄,幼子健豪。

吴父吴仲裔,曾就读于南洋公学。这是一所由盛宣怀倡议,在1896年开始创立的学堂,主要为培养通晓外语、懂得技术的新式洋务人才。杨绛父亲杨荫杭,也是毕业于这所学校滴。

吴仲裔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开始接触西方国家传来的自由、平等思想,阅读了许多有关和的书籍……

1913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独揽大权,党同伐异,导致“二次革命”。年轻的吴仲裔,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二次革命败北,回归故里。

吴仲裔开办“明德学校”,取自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任校长。妻子与他一起共事,帮他处理学校事务。为了鼓励乡民送子女来上学,不但学杂书籍免费,还教些缝纫、刺绣、园艺等实用课程。他要以知识教育,消除乡里的闭塞和愚昧。

吴仲裔与妻子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他为妻子改名“复华”,就是取自所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健雄说,看到有些夫妻矛盾重重,总觉不可思议。因她的父母相濡以沫,这为日后她与袁家骝的伉俪情深,找到了源头。

父亲勇于任事、开风气之先的作为,很让吴健雄引以为傲。

吴仲裔为孩子们购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科小丛书”,并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这使得健雄从小就对奇妙的自然知识,感到兴趣。特别是父亲亲自拼装的一台矿石收音机,更引起健雄的着迷,向往着外在的广阔世界。

吴健雄回忆自己的童年,认为那是一段“美好而快乐的生活”。

02

吴健雄说过,在一生中影响她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父亲,另一个则是胡适先生。

1929年,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苏州女师毕业,保送中央大学。当时的校长,可是蒋公。看来,女神也是天子门生哦。

吴健雄念的是师范,按规定,要先教书服务一年,才能继续升学。但由于当时规定,并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吴健雄在这一年当中,并没有去教书,而是进了中国公学读书。这样,她成为胡适的得意门生。

中国公学,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沈从文作为学校的老师,追求自己的女弟子张兆和,可就是发生在这里滴。

老师胡适,教授的是中国思想史。一次试后,胡适阅卷后,情不自禁地对同事讲起,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对清朝三百年思想史懂得那么透彻,于是给了她一百分。

在场的杨鸿烈、马君武两位同事回应,班上有一个女生总是考一百分。于是,三人分别写下学生的名字,结果均是“吴健雄”。

1936年,胡适赴美参加哈佛大学300周年纪念会,后又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与在此就读的吴健雄等人长谈。

第二天,吴健雄又收到胡适的来信,授以她治学的秘籍——

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

你是很聪明的人,千万珍重自爱,将来成就未可限量。这还不是我要对你说的话,我要对你说的是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住留期间,多留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大,使见解高明……做一个博学的人。

凡第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的,故能有大成功。

也许胡大师对理科总不像对文科得心应手,或者说术业有专攻。总之,从字里行间就可看出,胡适对女弟子吴健雄的期许甚高。

信发出十多天后,胡适忽然想到信中的一个字母“M”系“A”之误,又去函更正。胡适这一字不苟的精神使吴健雄受了“很大的启示”。

又一次,胡适外出旅游,见到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书信集,知道女弟子吴健雄专攻物理,特地买下寄给她。

1962年2月22日,吴健雄夫妇回台参加“中研院”院士会。此时的她,正是国际物理界成就斐然的风云人物。吴健雄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总不忘恩师的嘉惠。她说她的研究成果“不过是根据胡先生平日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

看望恩师时,在座的还有先来一步的吴大猷(后出任台湾中研院院长)。于是,吴健雄开起吴大猷的玩笑——

你是饶毓泰先生的学生,饶毓泰和我都是胡先生的学生,在辈份上来说,你应该喊我“师叔”的。

众人哈哈大笑,相谈甚欢。

在中国公学,胡适曾教过饶毓泰英语。胡大师平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他一个文科生,竟拥有两名物理学博士的弟子——饶毓泰与吴健雄,好骄傲哦!

03

吴健雄认识她的夫君袁家骝,也很有戏剧性。

那是在1936年,吴健雄得到叔叔资助,到美国读书。当她到达旧金山时,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已开学。

身为中国学生会会长的杨氏同学,告诉吴健雄——两星期前,这里也来了一位中国学生,是学物理的,可以带她参观物理系。

那位中国留学生,就是袁家骝。巧不巧合,意不意外?看来,两人的脚上,同时拴着月下老人的红绳呢。

袁家骝带着吴健雄,逐一参观。当时的柏克莱,虽然并不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历史悠久,但吸引了一批具有顶尖水平的物理学家,有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有后来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

健雄很快发现,柏克莱有着无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她决定留在柏克莱。就这样,她袁家骝成了同学。

女神级的人物,总是追求者甚众。吴健雄才貌出众,又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爱穿中国的高领旗袍,更显女性的柔媚,加之她的气质典雅,成了男生们歆羡的焦点。在个性上,她相当开朗,和男同学一起,毫不忸怩作态。

当时还是众多爱慕者之一的袁家骝也记得,健雄个性相当爽快,有时她和袁一起在图书馆看书留到很晚,也并不在乎。

但健雄并不是一个言行高放的女孩,在她沉潜慎言的行止之下,有着一颗热情炽热的心;对人生、对未来、对自己和爱情,她都是充满憧憬而且期许很高。

1941年8月,健雄在写给女友阿蒂娜的信中,说起了当时她和袁家骝的关系。健雄和阿蒂娜那年计划在暑假中要去离旧金山不远,风景秀丽的太浩湖度假。

——在假期中,我希望利用整个上午来念书,只有下午稍晚和晚间才和你一起,不知你介不介意。

——袁先生十分想见我,但是我实在分身乏术。如果你不介意,也许我们可以请他和我们一块度假,他确实是一个相当沉静不多话的人。

袁家骝虽出身世家,但自幼勤奋努力,谦和诚恳,待人有礼。幼时在老家河南安阳读书,十三岁时到天津上南开中学,后入燕京大学攻读物理。在燕大校长司徒雷登的帮助下,得奖学金赴美深造。

袁家骝乐于助人。在柏克莱国际学舍,东西坏了,同学均找他帮忙。这得到国际学舍主任的欣赏,也给健雄留有很深印象。

在太浩湖,阿蒂娜一看到袁家骝,就对健雄说:“基基(中国话姐姐的外国口音),这就是适合你的人。”

朋友们均认为,健雄作了正确的选择,袁家骝是她的合适伴侣。

04

1942年5月30日,健雄和家骝结婚,这一天也正好是健雄阳历30岁生日的前一天。参加过反袁革命的吴父,听到女儿牵手袁公的孙子,心潮应该会澎湃吧。

婚礼,在家骝的指导教授密立肯家中举行。时值二次大战,加上太平洋战争已爆发,吴、袁两人在中国的亲人,都不能来参加,因此婚礼由密立肯替他们主婚。

婚礼简单而隆重,正是健雄和家骝希望的样子。婚礼之后,密立肯太太特别为他们在花园中,举行了晚餐宴会,吴、袁二人在美国的许多同学好友,都来出席盛会。

钱学森,当时也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担任着中国同学会会长,还替他们的婚礼拍了一部八厘米的电影。

1942年9月19日,吴健雄在寄给阿蒂娜的信中——

在三个月共同生活中,我对他(袁家骝)了解得更为透彻。他在沉重工作中显现的奉献和爱,赢得我的尊敬和仰慕。我们狂热地相爱着。

家中的许多事,多为吴健雄作主,但她对丈夫,又有种天性的依赖。

每遇到棘手的事,她总对人说“等家骝再说”。

她常向人夸耀:“我有一个很体谅我的丈夫,他也是物理学家。我想如果可以让他回到他的工作不受打扰,他一定会比什么都高兴。”

1943年10月2日,吴健雄寄给阿蒂娜的一封信——

我们的公寓有一个大壁炉,家骝买了一大捆柴火,他说我是爱斯基摩人的后代。我们在家中升了几次火,坐在升火的壁炉旁边,感觉到:家是如此的安逸和舒适。

袁家骝是一个言语谦和、处事仔细而有耐心的人,为人温文有节。在工作成就的高峰期,由于忙碌和年轻气盛,健雄难免恣意主观一些,而袁家骝的体谅和退让,令许多朋友都佩服他的脾气和修养,两人感情相当融洽。

家骝在金婚岁月谈感受时,一派绅士风度地说:“夫妻也如同一个‘机关’,需要合作,婚前要有承诺,婚后要协调。”朋友评论袁家骝一贯以太太为荣,说:“不管健雄去什么场合,拎照相机的人总是袁先生!

04

1947年2月,纬承出生于普林斯顿。此时的健雄已是一个高龄产妇了,生产的过程拖了一天一夜,结果还是剖腹产。

新生的婴儿,带给健雄很大的快乐,她以初生儿子的名义,给好友阿蒂娜写信——

母亲在医院中住了三个多礼拜,流了许多血,并且需要两次输血,她很虚弱,但是恢复得很好。

有了孩子的吴健雄,仍是积极地进行原子核物理研究。

纬承十五岁时,健雄说——我不知道纬承会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但是我确实知道,他只知道很少的中文,而这是很不幸的。

纬承高中毕业,袁氏夫妇请杨振宁去和他谈未来的选择。杨说,看未来的趋势,加上父母都是做物理的,建议纬承或可考虑改念生物科学,并且可以离开纽约到耶鲁或其他学校去。后来纬承还是进了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念的也是物理。

纬承也说起——

父母从来没有强迫我做物理学家。母亲从未做出任何的暗示,要我跟随她的足迹,甚至她也从来没有表示过,我已经是一个物理学家了。她总是让我做我的天性最适合做的事情。我喜欢数学和理科,于1967年和197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物理学博士的学位,是我自己选择了物理,作为自己的事业。

在儿子眼中,母亲吴健雄,虽然是物理学家,但更是一名称职的母亲,只不过和其他母亲不同罢了。在儿子的记忆中,她总是很忙,但一旦看到爱子,就会对其问寒问暖,挥洒母爱。

吴健雄,当然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用于烹调,但只要有时间,她会愿意担任大厨。

夫君袁家骝,对妻子的厨艺,总是加以鼓励,并津津乐道地特别指出:狮子头、鸡、炒青菜和馄饨,是健雄的代表之作。

这时的吴健雄,就会笑吟吟地补充:狮子头一定要放马蹄粉,才嫩才好吃。

想想那个场景,女神吴健雄,从厨房中,款款端出一盘又嫩又好吃的狮子头,众人欢呼,禁不住会流口水哦。

05

1957 年初,吴健雄和与她合作的四位科学家,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两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帮助这两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这是华人科学家第一次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由此,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57年10月,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的奥本海默,为此还特别举行了一次晚宴,邀请吴健雄和杨振宁、李政道等人参加。奥本海默表示,这次“宇称不守恒”定律有三个人功劳最大,除了杨、李之外就是吴健雄,他特别强调不可忽略吴健雄的贡献。随后在晚宴时,奥本海默特别安排吴健雄坐在他身旁,显示出对她的赏识和照顾。

吴健雄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多年来从未公开表露过意见。

有很多人为她抱不平,其中就有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有长期同事情谊的史坦伯格。在他看来,没有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杨、李二人的理论只能是一种构想,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改变了这一切,吴健雄应该当之无愧地与他们共同分享诺贝尔奖。

1989年 1月,她在回复史坦伯格的一封信上,除了恭贺史坦伯格1988年的得奖,也对于史坦伯格在信中,以及在《科学》杂志文章中对她成就的赞扬,表示深受感动和极为感谢。

吴健雄在信中说——

像你这样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对此最为清楚,如果没有吴健雄的实验,他们不可能那么快获奖,甚至不可能获奖。所以,他们对她总怀有深深敬意,几次诺奖提名吴健雄,并且只要吴健雄在场,总是推她坐首席位置。

吴健雄的朋友们都说,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身,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但她更加入世、优雅和智慧。

对于生命时光的流逝,吴健雄感怀——

我今年八十岁,想想看,八十年很快便过去了。一个人真正能够做事的时候,还是中间的青壮年时期,头上是小孩子,到老了退休,精力也稍差了,也还有老年的困难,因此在青壮年时,应该多努力一下,不要以为来日方长。

1997 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叶落归根,袁家骝亲自护送妻子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

正如恩师奥本海默所言,她入世、优雅、聪慧,辉映着诚挚爱心和坚毅睿智,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与永远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