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正月正毛不易(正月正)

发布时间:2024-06-24 12:04:58作者:横行天下来源:网友投稿

正月正毛不易(正月正)

本文目录一览:

正月里来正月正

本刊记者 李嵋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在这首《元日》诗里,鸣爆竹、喝屠苏酒、贴新桃符这些都是年俗讲究,从古流传到今。现在有些年俗虽然已经改头换面,变了新的形式,但是我们依然能从如今的年俗当中找到古人过年的影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年俗渐渐易容演变,或消失或不再适宜,但是了解这些年俗,则是了解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最隆重节日的重要途径。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正月里的节日和讲究最多,几乎天天都有讲究,来一起看看正月里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习俗吧。

初一

关键词:拜年,坐席,认亲。

拜年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满街走就是去拜大年。“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家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亲人解放军。”这是去拜年。“过了大年头一天,我给连成哥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左手拉,右手搀,咱兄妹相交拜的什么年。”这也是去拜年。

从这些歌词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拜年”是一项非常隆重的社交礼仪活动。初一早饭过后,人们开始走街串巷,相互拜年,礼节是颇多的。辈份较高的人,这天是不出门的,专在家中等着晩辈来拜年。辈份相同的见面要点头哈腰、打拱作揖,互道“过年好”或“恭喜发财”之类的贺语。当然,晚辈们给长辈拜年是不会白拜的,长辈是要给压岁钱表达祝福的心意。

有的关门闭户,不见外人,在家交运,希望自己一年好运。有的则朝东南走到远处转上一圈,去迎喜神,或去应(映)日子,据说这样做了,一年之内出门再无禁忌。

坐席

春节这天,以前有人斋戒吃素面、素菜,说是“忌斋”,意即吃了素食,全家一年无病无忧。但是有更多的人觉得过完年家人们天南地北走开了,一年到头聚不了几次,便不再讲究这些,开始炸油糕、包饺子……变着花样去吃。

晋北的人在大年初一这天讲究吃肉碗子,叫坐席。坐席讲究摆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多以八大碗摆宴。八大碗也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烹饪手法。老朔县的传统八大碗里面分别装有烧猪肉、炸丸子、小酥肉、猪肘子、香酥鸡、烧排骨、兔肉、油炸豆腐、粉块等具有浓郁晋北特色的熟食材料。在经过配料、高汤调配、蒸制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以后,色香味俱全的八大碗就可以上桌了。再配以冰花肉、层层脆、口条、凤爪、猪手、皮冻等凉碟,最后来个披头烩菜,一大桌经典的地方菜丰盛了年味丰富了日子也丰满了身材。

主妇们全都变着法儿地给大家弄好吃的,意寓吃好了在外不思乡,却不知这样的做法让游子们的乡愁更重。

现在过年更是花样迭出:饭店聚餐的、外出旅游的、洗温泉的……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一个节日都有了全新的过法。但是,无论怎样变,不变的都是:这一天人们不吵架、不闹别扭、不说不吉利的话。

认亲

如果家里有新娶的媳妇儿,第一年大年初一都要由婆婆、小姑或新姑爷领着去亲戚家里认大小、认亲戚、拜年吃请。亲戚们会早早准备好各色干果和拜年钱等候新人上门。等新人认完大小,便拿出提早准备好的红包塞给新人,新人稍作推脱便收下了,几分钟后告辞前往另一家。然后亲戚们就会上门联系新人的父母,什么时候新人有空,要过亲戚家吃顿饭。新婚夫妇基本上初九前的饭局都在亲戚家度过。等到初十,婆家会设盛宴回请亲戚们,意为圆席饭。

如果同姓同宗当年有两三个新媳妇,可以同车同门儿同跪拜,被拜户随后宴请新媳妇新姑爷。如果今年轮不上,明年还要补请。这种坐车沿街登门跪拜的风俗称为认门儿、认大小或认亲戚。现在跪拜不再有了,小两口提着礼物去拜年还是必需的,被拜户宴请、给拜年钱还在继续。

出聘的姑娘头一年领着新姑爷回娘家去,也要带礼物去各个亲戚家拜年认亲。圆席饭后第二日,新娘的娘家哥哥和侄儿就会早早过来接女儿、女婿回娘家。与男方一样,女方家里的亲戚也早就约好了日子,走完这家去那家,小两口忙得不亦乐乎。除去十五不外出吃请,亲戚多的人家,新婚夫妇的宴请饭有时候会一直吃到正月结束。同村的乡亲们正月无事,还有一群一伙相跟着去看新媳妇新姑爷的风俗。

初二,初三

关键词:回娘家

初二是城里人宴请姑娘、姑爷的日子。每到这天,已出嫁的姑娘都会备许多礼品,与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看望父母,与兄弟姐妹欢聚一下。所以,这一天,既是省亲,又是拜年。新婚夫妇正月前半月在男方赴宴,回到娘家后,正月十六这天娘家这边在家里集中宴请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宴请时,岳父母还必须要给新郎官压岁钱。新郎官收下后又分给了家里的小孩子。

朔州当地民俗

初三是村里出嫁的姑娘携夫带子回娘家省亲的日子,更早以前都是初六才去住娘家。一大早起来,梳洗完毕,准备好礼物,一家人浩浩荡荡向娘家奔去。娘家也早早安顿好可口的饭菜招待女儿一家子。忙乎了一年的亲人,乘着正月闲时,母女说说体己话,父亲和女婿聊聊这一年的收益,平日冷清的院落此时回荡着开心的笑声,农家小院里连空气也暖了几分。然后女儿带着孩子们就要在娘家里住上一段时间,直到元宵节前才回家。

初五

关键词:破五,送穷,换穷媳妇

从前,从除夕安神到翌年正月初四的这五天内,晋北民间不许生米煮饭,要用年前准备好的“捞饭”下锅;要吃熟食,不做生饭;出嫁妇女不回娘家;男女老少不走村串户;牛羊驴马不出群放牧,用年前切好的饲草;水缸里用年前备好的水,不去水井担现水;城里人不出城门,这几天称为“禁期”。正月初五以后才能做各项活动,所以叫“破五”,就是破除禁忌了。

正月初四夜间,家家户户的主妇要把炕席底四边的尘土扫起,用茭秸秆编个人人,粘上旧窗纸,称之“穷媳妇”,将尘土和纸人装入木制的“升子”里,置于墙角。初五早上天微亮时,家中男人以布片遮“升子”双手捧着,出门后一路念叨:“穷媳妇,穷媳妇,赶快离开我的门,我给你找一家好主人”。趁太阳未升起时,将尘土、纸人倒在村外荒野,鸣放炮竹,方可回家。“送穷”忌讳回头张望,以免“穷媳妇”尾随回家,穷根难除,以求得一年丰收。这天晋北多数人要吃糕,喻意高升旺涨。

送穷还忌讳遇上人,遇人则以为不祥。因而送穷都是择晨而行,行踪隐秘。若送穷与人相遇,便要互相换纸人,并带回家藏于畜圈的墙缝内,取“穷”的谐音,意在牲畜“起群”。因而有“换穷媳妇”之说。送穷,意味着穷尽富来,反映了人们祈盼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如今,人们依然沿袭送穷的习俗,初五大早要把家里的垃圾倒掉,并且还要响个炮。

朔州流传着一副送穷时的联语,上联是“爆竹三声,蹦出一伙穷鬼。呸 ! 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下联是“焚香九柱,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此联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旧时人们“送穷”的心理,也反映出历史上人们对穷困生活的恐惧与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送穷由来已久,据《史记·五帝纪》和《世本》、《大戴记》载: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的颛顼的儿子穷蝉,患有疯魔病,蓬头垢面,衣服褴褛,到处流浪,沿街抢东西又扔掉,晚上蜷睡在铺檐下,害得人们叫苦连天,推不得推,打不得打,妇女见了他都躲起来。穷蝉于正月初五凌晨冻死在街头,人们像送瘟神似的烧香襄祭称为“送穷”,此俗便流传下来。

初七

关键词:人日

初七是人七日,也叫“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意为人的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人生之后,是人为尊。这一天,人们要尊敬每一个人,家长不能教训孩子,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犯人,人的地位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人日”的说法至少在汉朝时就已流传了。

初八

关键词:八仙生日

初八是民间传说中八仙的生日,虽然八仙不是大神,但是他们一直游走于民间,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因而民间对八仙最熟,也最尊敬。每年正月初八,人们不约而同地以炖肉泡糕来为八仙庆贺生辰。也有说,人日当天,上天汇报工作的各路神仙都陆续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初八神仙们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老者则常说,初八这天全部神仙都从天上返回人间,各施其政了。仙人庆寿也是告诫人们诸神归位,凡事需依规矩而行。

初十

关键词:十籽,老鼠娶亲。

正月初十称“十籽”,晋北人中午要吃莜面。这天一大早,各家主妇头一件事就是洗手和面,搓一笼屉筱面鱼鱼或推一笼莜面窝窝。并蒸一条五寸长的莜面捧棒,上面挖十二个小坑分别代表十二个月,蒸熟以后看第几个小坑里水多,就代表几月雨多。用荞面捏制一个宽大的“场面”,上面捏有庄稼、杈耙等农具和拉着碌碡碾场的骡子、毛驴等。蒸熟出笼后,坐在热腾腾的火炕上,一家人享用这顿“食籽”美餐,意为“食用粮食种籽”。吃饭当中,家中男人将一年的农事打算告知家人,以使家庭成员心中有底,并让大家提出各自的想法。

朔州莜面吃食

据说,初十这天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当天夜里,将供完灶君爷的“场面”放在老鼠来往的地方,犒赏耗子。边放边念叨:“耗子耗子赏耗子,別盗我家粮仓谷囤子”。也有的边放一截莜面棒棒,边说:“耗子耗子,别盗姥娘的大瓮,赏你一圪卷。耗子耗子,别盗姥娘的箱柜,赏你一圪卷”。老鼠娶亲之日,赏其食物,意在使鼠辈们得以“感化”,日后少祸害农家粮食。这天,庄户人把蒸食籽看得至关重要,纷纷早起快炊,俗称“抢籽头”。据说,起得早的人家抢回了一年的好收成,种的庄稼会苗壮叶茂,籽粒饱满,家中仓满囤流,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虽然不蒸食籽了,但在农村仍然保留吃莜面的习俗,有些老者还要在犄角旮旯里扔些莜面。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关键词:赏花灯,闹社火,吃元宵,放烟花,扭秧歌,上元情人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等。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中秋节是全民的大团圆节日,而元宵节则是全民的狂欢节。每到元宵之夜,不论城市乡村,到处都张灯结彩,不论富贵贫寒,甚至是深闺淑女,都可以一破常规出门观赏花灯、猜灯谜、出游嬉闹、尽情取乐。晋北习俗在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城乡家家户户挂灯笼,门前焰旺火(尤以怀仁的旺火最高最大最有名)、响炮、放礼花,女儿带女婿回娘家,包饺子、吃元宵、闹红火,进行文艺活动。朔州六区县有大型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狮舞、龙舞、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唱大戏(晋剧、大秧歌、耍孩儿、道情、北路梆、二人台等戏剧)、点九曲黄河灯、放烟花、点老杆等群众娱乐活动,热闹非凡,万民同欢,人们的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

元宵节首先是“灯节”,在山西,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居民集中的繁华热闹区,每条街在大年之前就挂满霓虹灯彩灯,到处花团锦簇,珠光宝气,流光溢彩灯影璀璨,街头巷尾人头攒动。元宵节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狂欢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乃至全城此夜无眠。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元宵节的来历有好几种传说,咱只说其一,汉代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其母吕雉纂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乱杀忠良,无恶不做,朝野上下恨之入骨。大将周勃、陈平等协力于公元前 180 年平定诸吕,扶立刘恒登基。登基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汉文帝遂与民同乐,大肆庆贺,渐成节日。

古代这一天不仅仅是观灯游玩日,还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由于古时礼教之故,年轻女子很少抛头露面,因而相爱的年轻人相见甚难,唯有饱受相思之苦。只有每年元宵夜时,久居闺阁的姑娘们才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出家门,走上街头,猜灯谜、赏花灯、会情郎,所以才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后来,封建理教渐趋没落,这一功能便被人们淡化了。

正月二十,正月二十五

关键词:小添仓,老添仓。

正月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老添仓,也叫天仓或填仓,是农历正月的最后一个节日。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添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朔州人民在这天用炭灰在院内画花圆圈,意为放粮的地囤叫“筑粮仓”,花圆圈的中间用炉灰埋五谷。小添仓时埋夏粮小麦、大麦、豌豆等,晚上在埋粮的小灰堆上焚三柱香,檐下大门挂灯笼,祈祷今年粮食满仓、五谷丰登。老添仓这天,男人们早早起床,拿起扫帚将小天仓筑粮仓的那些灰扫入“粮仓”中,意为粮食已经满仓了,今日封顶了。小添仓中午吃饺子意为掏窖,老添仓中午吃烙黄儿意为盖窖。

据《中国神仙传》载,填仓是纪念周朝的始祖姬弃(后稷)的。《诗经·大雅·生民》又说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他辞世后,被舜封为“谷神”。又据《中国文明大观》载:填仓是纪念“仓官”的。从前,北方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可是官家照常征收皇粮,饿殍遍野,惨不忍睹。这位好心的仓官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正月二十五这天,人们把粮取完后,他进了粮仓,放火把自己和仓房一起烧掉。

在这儿,我们粗略地梳理了一下正月里的讲究和节日,从中不难看出晋北先人对节日习俗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崇敬虔诚的心理。他们为摆脱贫穷吃饱穿暖而奋斗一生,一切讲究归根结底都是为期盼一个五谷丰登的丰年,一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寓在过年这个大的精神图腾当中。

迎神庙会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段文贵老师《朔州风土民俗》一书,在此特别感谢。)

低调内敛的毛不易为何能一直活跃在屏幕前?主要是这三方面的原因

低调内敛的毛不易为何能一直活跃在屏幕前?这与他是不是选秀出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还是下面这三个主要因素决定的,首先是人品,然后是才华,最后是颜值。而毛不易显然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百善孝为先,毛不易的作品《一荤一素》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爱,只有这种爱的浸润才能让他可以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可惜母亲因为癌症过早地离开了他,不然的话,他可以把自己不断的进步与成长展现在母亲面前,让她充分体会做母亲的欢乐与欣慰。

大学毕业前,毛不易在医院做过实习护士。有一位老太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家人都已放弃的情况下,他还是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病人,只为她走的时候能够更加安详。毛不易的这种大爱让他很适合护士这个职业,但他的天分让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毛不易大学学的是护理专业,但他在音乐和文学方面却非常有天赋,这也是为何他走上了唱作人的道路。在毛不易的作品中,他非常擅长用具体化的情景来表述内心深处的喜悦与忧伤。

我们前面提到的《一荤一素》,他便是以这样的场景来把人带入到他所生活的世界。一张桌子,上面两个菜,人们听到的是母亲对他深深的爱。他甚至还用超现实主义的笔触写到窗棂前的动静,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

在《东北民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在贴满窗花的窗前等待男友的归来,想起他们约定终身的美丽场景。一切有东北特色的意象,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情不自禁地走进他描绘的美丽世界。

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中留下一地红。他的词中不但有画面也有声音,让人不由得想起过年放鞭炮的情景。冬天的冷清与放炮时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多少人的童年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北方的人听这首歌,会有非常深刻的感触。南方人听他的《水乡》,可以了解北方男孩对江南的那种向往与情思。

毛不易创作的词美曲也美,他的作品不会有特别强烈的节奏与旋律,总是在纤细柔和的韵律中进入到人心最深处。他的作品往往通过一把吉他一把唢呐就可以很直观地传达出来,不需要复杂的配器,不需要电子音乐的渲染。这是他的才华所在。

毛不易的形象非常好,他是那种静静地站在那里就给人亲近感的人。他看起来甚至有些婴儿肥,他一直戴着眼镜,看起来腹有诗书的样子。他的颜值不是那种棱角分明的形象,却给人以温暖踏实的安全感。

毛不易这样的性格在娱乐圈是非常独特的存在,他在《创造营》当导师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他和其他几位老师的风格完全不同,但又深受学员和观众喜爱。也许,正是因为毛不易的存在,闹哄哄的娱乐圈才有了一些别样的味道与诗意。

今日正月十二,你知道是什么节?记住做3事吃3样,家中安宁

在正月十二这一天,古人庆祝“老鼠节”,为了摆脱老鼠的困扰,黎明前振奋精神,敲锣打鼓,点燃欢快的鞭炮声中迎接新的一年。人们还会进行一系列吉祥的仪式,如藏剪刀、更换旧鞋,以及有趣的捏老鼠嘴等传统习俗,寓意着迎来好运和祥瑞。这独特仪式象征新年驱邪祈安,期盼鼠患消失,五谷丰登,家庭平安。除此之外,正月十二还涵盖三重祈愿仪式,预示生活红红火火,家庭繁荣兴旺,安康祥和。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正月十二的相关习俗吧。

一、 搭灯棚

迎接元宵佳节,自正月十二起,人们开始邀请娴熟的手工匠人,打造别具巧思的华丽花灯和灯笼,以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细节,点亮这个喜庆的季节。在热烈的氛围中,手工匠人们用心打造每一盏灯笼,将元宵节的喜悦和温馨灯火传递给每一家每一户,让这个节日充满艺术的光彩。同时,在热闹的区域搭建灯棚,打造热热闹闹的节庆氛围。

二、 点丁日

正月十二,是庆贺家庭添丁之喜的日子,俗称为“点丁日”。不论新生儿是男是女,家庭都会点亮灯笼,准备喜糖和甜桔以示感谢来宾。大家提前在家中装点灯饰,搭建彩灯棚,欢庆团圆之际。由于“灯”和“丁”谐音,象征着添丁进口,寓意着家族兴旺繁荣。

三、 烤老鼠火

正月十二,又称为“烤老鼠火”、“烤松柏火”或“烤百龄火”的日子。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围坐一堂,点燃松柏枝,祈愿辟邪祛灾,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平安安,百病不侵。这一传统活动象征着驱走厄运,迎接吉祥如意的日子。

除了以上3种比较常见的习俗,很多地方还会准备一些美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喝粥

正月十二夜,喝上一碗北方的“面糊糊”,粥质绵密粘稠,既美味又养生。传统习俗认为,这样的粥能黏住老鼠的眼睛,使它们看不到前路,从而防止它们偷吃粮食。这一习惯不仅具有祈福的寓意,更为家庭带来了平安与宁静。

二、 吃水饺

饺子不仅是丰盛美食,更寄寓深刻寓意。握住饺子皮,犹如捏住老鼠的嘴巴,让我们守护着丰收的希冀,避免浪费与负面影响。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追求饺子皮紧实,以表达对新一年充满祈福的期望。

三、 吃花生

正月十二,家家都喜欢品尝花生,那嘎嘣脆的口感和声响仿佛在提醒老鼠,让它们不敢安心入侵。这一传统食俗寓意着辟邪避害,希望新的一年家中平平安安,祸患远离。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道家常美食,挂霜花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花生米轻轻融入两颗鸡蛋,均匀搅拌后,轻洒适量淀粉,确保每颗花生米都被淀粉均匀裹挟。

2、锅中热油,等待油温升至三分热,将花生米缓缓投放,火候宜小。在花生米定型后,用勺子推动,使其受热更均匀。

3、随着温度逐渐攀升,锅内传来噼啪声,标志着花生米膨胀、变脆的过程。待炸裂声消失,花生米呈现金黄,即可迅速捞出沥油,切勿炸过头。

4、此时,开始熬制糖霜。清水倒入锅中,添入白糖,用小火搅拌至糖溶解,泡泡渐变小。持续搅拌,直至糖汁粘稠、呈现香油色,将其倒入已炸好的花生米中。

5、迅速翻炒,确保糖汁均匀裹覆在花生表面。关闭火源后,利用余温持续翻炒。随着温度回落,糖汁渐变为糖霜,这时,美味的挂霜花生就呈现眼前。

这颗颗酥脆花生米,被均匀包裹上香甜糖霜,不仅令大人小孩都为之倾倒!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念zhēng,不念zhèng

关于这个读音很多人应该也挺疑惑的,当然这个原因是非常简单的,想必很多朋友也知道,但为什么把这个问题拎出来讲,是因为古代的“正月”有很多道道。

关于“正月”的记载,在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里面有,原文如下:以一月为正月,盖自唐虞已然。舜以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是已。唐虞月建不可考,而岁首必曰正月,足以证昔人改年不改月之谬。《诗 豳风》以十一月为“一之日”,十二月为“二之日”,正月为“三之日”,则知周之建子也。《小雅》所谓“正月繁霜者,则以四月纯阳之月名之,非岁首之正月矣”。大概意思是古人既改年也改月,从周始,十一月是“一之日”,十二月是“二之日”,正月是“三之日”,基本符合现代的正月时间,而且谢肇淛重点强调了,诗经《小雅》中所提到的“正月”不岁首的正月,而是指农历的四月。岁首之后有八日,第一日为鸡日,第二日为猪日,第三日为羊日,第四日为狗日,第五日为牛日,第六日为马日,第七日为人日,第八日为谷日,正月初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日”,其余的日也跟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东方朔的《占书》中,但是为什么这么排,至今也没有一个说法,谢肇淛也在书中提起了这个疑惑,但是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以上就是关于“正月”的一些小知识,现在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念第一声,而不念第四声,原因很简单,就是避讳秦始皇的名字,秦始皇名“政”,正月之“正”与“政”同音,于是就将“正月”的“正”改成第一声,正月的“正”的意思是“正朔”,也就是初一的意思,读法肯定是第四声,但是因为避讳秦始皇只能改成第一声,幸好没有改字,不然现在人也很难看出来“正月”是什么意思,至少“正月”这两个字给人的第一印象与新年的第一个月还是相符合的。

古代因为避讳而改字的案例有很多,明清时期尤为的多,比如康熙时期,所有带有“玄”字的改成“元”字,小说《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原型是李渊夭折的儿子,叫“李玄霸”,因为写于清代,所以就改成“李元霸”,中药“玄参”也因为避讳改成了“元参”,凡此种种,多不胜数。避讳的愿意是为了尊重长着,但是一旦这种礼俗被乱用,导致的后果就是对于文化的不尊重,在现代应该理智的看待,当然适当的避讳还是要讲究的,总不能儿子或者孙子取父亲或爷爷的名字,总之要理智看待。

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写的是什么内容?

作者丨杨澄

绘者丨盛锡珊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老北京自然也有老北京的风俗。

年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节点和亮点。一年到头,奔波劳碌,唯有到了节庆才能从蓄满了浓郁的人情和持久的欢乐中,品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北京人最讲究过年、过节,这里边还真有不少说道。

旧时的北京,节庆不断,一年当中,隔三岔五就会有一个应时当令的祭祀、游乐的活动,过的是节,遵的是礼,找的是乐。

比如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农历冬月中旬)、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等等。

记得小时候,爱唱一个歌谣,把十二个月的节都说了个遍,也反映了那时北京的时尚:

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

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

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

四月四,男女老幼游塔寺(指白塔寺);

五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

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

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

八月八,穿双球鞋逛白塔(指北海);

九月九,大伙喝杯重阳酒;

十月十,穷人着急没饭吃;

冬月中,公园北海去溜冰(指中山公园和北海);

腊月腊,调猪调羊过年啦!

《旧京月色》,杨澄著,盛锡珊绘,北京出版社2020年1月版

一年节庆,以春节最为隆盛。

它几乎占了整个腊月、正月两个月:腊月准备,正月高潮,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偃旗息鼓,前前后后足有俩多月。春节过大年,礼数最多,规模最大,时间也最长,成了全民族辞旧迎新的盛大典礼。

现在六十岁开外的人都有儿时盼过年的共识。因为那时候国弱家贫,物资匮乏,肉蛋奶不用说,就连花生瓜子也是稀罕之物,只有到了春节才肯赏光,或者还有更幸运的事光临:可以裁件新衣服,换顶新帽子,到厂甸买串儿大糖葫芦!

记得有首儿歌唱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把那种欣喜、急切的心情唱得清清楚楚。

春联习俗最早起源于五代后蜀宫中

从二十六到除夕,过年的节奏加快。

这几天灶君回宫,人间无人主宰,百无禁忌,叫作“乱岁”。人们多用这几天谈婚论嫁,以为大吉大利。

这几天还要把一年的药方凑在一起烧掉,叫作“丢百病”。

除夕这一天,还要把门神、春联、挂千(又作挂钱)、窗花贴好。京城街巷呈现出:

挂门钱纸飏春风,福字门神处处同;

香墨春联都代写,依然十里杏花红。

(《都门竹枝词》)

中国人看重门,自然更看重门神。

过年讲究万象更新,从那儿开始新呢?

首先是门。过去大门都是左右两扇,正好贴两位门神,两边的门框再镶上一对春联,这样字画搭配,高雅美观、焕然一新!

贴门神的历史很久。中国有部古老的奇书《山海经》,里面记载:

在浩荡无垠的东海,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弯弯曲曲的大桃树,占地三千里,伸向东北方的树枝底下有座鬼门,大小鬼都从此门出入。鬼门两侧有神荼、郁垒两位神将把守。若发现为非作歹的恶鬼,二神将就用苇索捆绑,扔到虎池喂虎。

后人就把连恶鬼都惧怕的神荼、郁垒的画像贴在门上,并悬挂桃符驱邪避鬼。

《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这是最早的门神,亦有只写名字,不画像的。今多不用。

后来比较常见的两位门神爷,是大唐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位。据说,大唐贞观年间,宫中入夜常有鬼怪作祟,唐太宗李世民不堪其扰,难以安息,就调来秦叔宝、尉迟恭一白一黑两位爱将,彻夜把守宫门。鬼怪惧其威严,一哄而散。自此,宫中平静如常。

民间仿照此例,画白盔、白甲、净面飘髯的秦叔宝和黑盔、黑甲、铁面短钢髯的尉迟恭神像贴门左右,以为神佑。

海王村公园(厂甸)

还有把捉鬼的唐终南进士钟馗画像贴在门上的,只是左右一样,成了“对判儿”,红袍黑靴,虬髭赤面,仗剑驱邪,颇有威势,也很好看。

除此之外,还有贴麒麟送子的、和合二仙的。

清代宫廷门神依照宫殿的职能、等级定制,分八类:

一将军(分金、红、绿、满云金、满云红、满云绿六种将军),二福神(有绿加官、白加官两种),三勇士,四童子,五麒麟,六娃娃,七神判(分满云朱砂判官和福在眼前判官),八福禄寿三星。

这一大批门神,打破了老一套,各种门神形象灵动,装饰性很强,很值得借鉴。

春联古称桃符。传说,桃木辟邪,把吉祥话写在桃木片上,挂在门框上,禳灾祈福,也好看。

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五代后蜀宫中。蜀后主孟昶写在桃符上的: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后来,改在红纸上用毛笔写黑字或金字,书法酣畅,对仗工整,愈发美观。紫禁城的宫殿是朱漆金顶,所以,春联是白纸蓝字。

挂千(挂钱)是把“抬头见喜”“福在眼前”一类的吉祥话,刻在红、黄、金色配图案的剪纸上,呈长方形,底边有穗,贴在房檐、影壁上,随风飘荡,喜气洋洋。据说,挂千可以把外来的邪风晦气挡回去。

此外,在新糊的高丽纸窗或玻璃窗上,还要贴美丽、喜庆的窗花,寄托希望,憧憬未来。中国人尚红,这时的街巷院落四处飘红,人们心情欢悦,除夕在暮霭中,一步步降临了。

有道是:

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太平鼓打咚咚响,红线穿成压岁钱。

拜年拜的是神佛、祖先、长辈亲人、故旧友人

拜年,首先要拜的是神佛、祖先,其次是长辈亲人,再次是故旧友人。

我记得布置完院、门的春联、挂千以后,就是布置堂屋的神位了。

事先到大栅栏把口路西的正兴南纸店,请一张诸天神圣的“百分图”,全开的宣纸套色刻印诸天神圣,画幅中上方的主要佛尊均用金箔敷面,金光熠熠,分外夺目!

年货摊儿

神像供在堂屋北墙的正中央。像前的大条案上摆放从前门大街正明斋请来的一堂一号蜜供。一堂五座,状若佛塔,红纸剪花,从塔顶垂罩蜜供,红黄搭配煞是好看。条案前的八仙桌供干果、馒头、素菜(香油炸过的山药块、豆腐块、粉条段),上插通心草剪画的“八仙”人、红绒福字、金元宝。

桌椅全用暗八仙的绣花红缎帷子披罩,桌上白铜五供香烟缭绕,红烛常照,香火昼夜接续。

供神同时,还要打开祖宗牌位的木外罩,亮出写有祖宗名讳的木牌,再挂上祖宗的“影像”。

敬神祭祖,这是一年中,全家最红火、最喜庆的几天。

腊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名“除夕”。除,本义是宫殿的台阶,衍生义有度过的意思,所以腊月又叫“除月”,三十这天叫“除夕”。这天的晚上要隆重地进行三件事。

第一件是吃团圆饭。

一年到头,家里家外都不容易,年前都要赶回来,亲人团聚,围坐一桌,互诉衷肠,吃一顿“团圆饭”。席间敬酒布菜,互道辛苦,敬老抚幼,其乐融融。别看一顿团圆饭,却是维系一家和睦团圆、铭记亲情责任的重要手段。这顿饭丰盛、难忘,是用心准备十几天的最后成果。俗话说:“宁可穷一年,不可穷一天。”

第二件是守岁。

吃完团圆饭,按辈分分拨给长辈拜年。长辈坐在八仙桌两侧,儿孙跪地磕头,口念祝福长寿之类的颂语。长辈说些勉励的话,礼毕给“压岁钱”,维系长幼有序、百善孝当先的社会秩序。

吃完团圆饭,家中女眷收拾收拾赶包素馅饺子,用香菇、木耳、粉丝、胡萝卜、炸货、香菜做馅,拌以香油,包成饺子。为了酿造幸运气氛,女主人暗把一个小银毫包进去,声明谁吃着谁一年有福,惹得众人心绪不宁。

守岁

明太监刘若愚著《明宫史》里记载: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纸炮……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

它证明,北京人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起码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习俗还有“三十晚上坐一宿”。

人们不睡觉,各自消遣,静待新旧交替的“更交子时”的到来。子时(23时、24时、1时)一到,钟声、炮竹声响彻夜空。

据说,此时天宫诸神会集九天,俯视人间百态,准备下界赐福惩恶。人们谨言慎行,在院子里燃松枝,香烟缭绕,去灾祸,名为“祟”。踩踏铺在地上的芝麻秸,噼啪作响,名曰“踩岁”。“岁”“祟”同音,企盼在新的一年,把邪祟灾祸踩在脚下,驱出家门,讨个大吉大利。“踩岁”的另一个说法是踩过旧岁,走进新年,而今迈步从头越,赢得万象更新、吉祥如意。

交更时刻,家里的主妇忙着下锅煮饺子,顺应“更交子时”之“交子”(饺子)二字。

在我国北方,饺子是喜庆食品,就连结婚大典上也有吃“子孙饺子”的重要环节。在包括春节在内的许多节日里,饺子都是应节的主餐。

民间流传“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体验再三,千真万确!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绝妙搭配,绝对理想!

所以,在初一凌晨接神的供桌上,三碗素馅饺子,是主要的供品,想必诸神也承认“好吃不过饺子”!

第三件是接神。

时间是除夕的下半夜,大年初一的凌晨。

接神大礼开始了,香案摆在院中(印象中,父亲的商店无院,香案只能摆在北布巷子不宽的街中),家长主祭,按《皇历》上标明的方向,一一上香,迎接天地诸神,及新请来的灶王祃。众人跪地磕头,焚化千张、元宝一类祭品。礼成后,按辈分再向家长(掌柜的)拜年,长者说一些勖勉的话。这时东方发白,人们准备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开始外出拜年了。

正月头三天的食谱,都与财神有关

大年初一,一年之始,名为元旦。

后,以冬去春来之际,把初一定名“春节”。元旦就成了公历年1月1日的专用词了。

大年初一去拜年的习俗,由来久矣。

元人欧阳玄《渔家傲》词中描写:

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可见街上的繁忙。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初一拜年是男人的事。

按北京的老规矩,年初一是本家同宗拜年,年初二是姥姥舅舅家拜年,年初三以后是给老师、同学、朋友、同事拜年。亲人间拜年,带上点心匣子、干鲜果品等,不奢华,讲心意;给上级、朋友、生意上的好伙伴拜年,是借拜年笼络感情,表达谢意,织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火判儿

初一到初五,家里不接待女客,妇女在家也不出门,有挺多的规矩:

不说不吉利的话;不动刀(凶器);不打碎盘碗,如果不小心摔了,赶紧说“岁岁(碎碎)平安”;不扫地,不倒泔水(怕把“财”扫出去);不动针线、剪子(怕眼睛长“针眼”,惹口舌);不看病、吃药,希冀一年不得病。这些“老令”看起来有些迂腐,其实它是把希望物化为禁规,提醒人们谨慎小心,防患未然,取得心理上的满足。

正月初二,祭财神

忙碌一年,彼此见面,张嘴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因此,忙完了大年初一之后,不能耽误的一件大事、急事、非办不可的事,就是祭拜财神!

北京的俗曲唱道:

新正初二日,

大祭财神,

点上香烛把酒斟,

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

一家老幼行礼毕,

鞭炮一响惊天地。

民谚:“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

据说,这三天的食谱,都与财神有关:初一吃饺子是为财神爷催生;初二吃面是为财神爷降生挑寿;初三吃合子是请财神爷保佑主人往家里挣钱。看来,过年请财神爷光顾家门,是众望所归了。

那么,迎了半天,财神是谁呢?

不是固定一位,而且有文武之分,共三位。

文财神叫比干,是殷纣王的丞相,因为他正直无私,敢于直言,被纣王挖了心,历代民众一直都很钦佩这位无心宰相的正直无畏。

武财神有两位:一位是三国时的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他是忠义的化身,买卖家都以为他诚信可托,义薄云天。在显眼的位置上设神龛、点香烛,祈求日夜保佑。另一位是赵公明,据说秦时避乱,他在终南山得道,被道教封为“正一玄坛元帅”,有赵公元帅之称。此公黑面密髯、头戴铁冠、手挥铁鞭、身骑黑虎,威风八面。传说他有驱雷役电、除瘟禳疫的本事。他秉性公正,主持公道,助人求财。

这三位财神甭管是文是武,都是正直无畏的化身,人们明白,求财取利不能昧着良心唯利是图,选财神也必须要选个居心公正、有真本事的。

财神虽热,可老北京的财神庙却不多。

据查,乾隆年间在北京成百上千的庙宇中,仅有十座财神庙,大多供的是赵公元帅。其中,城南的五显财神庙最有名,这里从大年初二到十六日举行的庙会鼎沸京城。去五显财神庙进香,同逛厂甸、白云观会神仙一样,是老北京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白云观庙会

五显财神庙在广安门外六里桥西南。

早年间,为了抢烧头股香,赶早发财,很多信众借着“吉星高照”的吉言,顶着星星月亮,从四九城拥到广安门,等着开城门。

门一开,万众奔涌直奔财神庙。待冲进庙门,地小人多,你争我抢,来不及进入大殿,就忙着把成股的香投进院内的香池。哪敢跪在地上磕头,生怕被后面拥上来的人踩死,只能挤到殿前朝里一望,算是“心到神知”。有的人挤不进庙院,只好把香烧在门口,悻悻而返。

有些不是本寺的僧、道,也趁机赶来,拦路化缘,“借花献佛”。

更有趣的是,庙院西配殿设有“借元宝处”,发财心切的人可以在这里用现金买纸糊的金元宝、银元宝,拿回家供在案头,名为向财神爷“借用”的。等来年发了,再加倍返还。

这里的财神如此神通广大,供的是哪一位呢?

说来蹊跷。原来正殿当中端坐的财神既非比干、关羽,也不是赵公元帅,而是五位短衣襟、小打扮,相貌威猛的汉子。这和庙堂供奉的神圣、佛祖大相径庭。

那这五位是什么人?何以享此殊荣?何以名为“五显财神庙”?又何以赢得信众如此狂热的崇拜呢?

细看殿内五位“好汉”,仿佛是绿林中人。原来他们是明朝的五位“大元帅”:都天威猛大元帅曹显聪、横天都部大元帅刘显明、丹天降魔大元帅李显德、飞天风火大元帅葛显真、通天金目大元帅张显正。

据说他们侠肝义胆、扶弱抑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深得民众爱戴。他们死后,明英宗于天顺二年(1458)敕封为“五显元帅”,建庙奉祀。

很明显,这五位“都天”“横天”“丹天”“飞天”“通天”,都不把“天”放在眼里的“大元帅”,肯定是“犯上作乱”的绿林好汉。奇怪的是,明英宗朱祁镇怎么为这五个“反叛”修庙祭祀呢?

还有一个说法,说是康熙年间,京城有伍氏兄弟三人,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另有二人相帮,深得民众信赖。五人死后,百姓感其恩义,乾隆元年在此立祠奉香。五位好汉劫富济贫,当然不容于政。他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朝廷又允许建庙祭拜,而且就在天子脚下、几百年盛行不衰?这两个说法至今都是个谜。

天桥

听老辈人讲,当年这个五显财神庙,又叫“五哥庙”,规模很大。

庙外有个大广场,竖着高大的牌楼;庙内的三间大殿很宽敞,正殿外有两株参天的百年古树和建庙、修葺的大石碑,还有一座聚众谢神的戏楼。

明神宗万历年间和清高宗乾隆元年,曾两次重修。后来朝廷顾不上了,年久失修,到清末就只剩一层殿了,可那热闹劲儿愣是一点儿没减!

因为,过去来五显财神庙进香的大多是发财心切的商贾、求稳怕乱的梨园子弟和寄存梦想的。这些人流落风尘、身在江湖,漂泊不定,福祸不保,好梦难求,只有拜神,祈求幸福。

拜谁呢?玉帝高远,佛祖威严,只好找绿林中仗义有为、说了算数的人。

财神庙庙会有两道风景很好看:

一个是从菜市口到广安门,为逛庙会的人拉脚的小驴和小排子车川流不息。就连平时坐包月车、轿车来的富商贵客,到这里也扔下自己的好车,挤上小排子车,和普通大众一道前往,显示求神祈财的“一视同仁”。

另一道风景是从庙里拜神归来,人们拿着从庙会买回来的红绒福字、金银纸元宝、聚宝盆、风车、大糖葫芦和财神庙特有的纸红鱼,取意“年年有余”“富贵有余”。一路红光,咔咔有声,发财高歌,响彻云霄。

20世纪50年代后期,庙会停办。

1987年下半年,因建西三环六里桥立交桥,五显财神庙被拆除,但保存了两株古树。

如今庙拆了,神没了,裸的金钱钞票,却堂而皇之地跑出来,顶替了赵公明、五显财神,亲自挂帅,掌控万世的天庭。

借问一句,发财,还用得着什么神通吗?

本文内容节选自《旧京月色》中《年节很讲究》一章,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

作者丨杨澄

绘者丨盛锡珊

摘编丨何安安

编辑丨张进

校对丨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