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咒法,是中国本土发展出的,一个有详细系统,并且有着极高实用价值的咒语体系。
在道教神话之中,咒法又被称之为神咒或密咒。是道教法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传说之中有着沟通鬼神,号令万物的神奇力量。
本期咱们就结合中国本土道教的神话故事,来详细的讲解一下道教咒法的基础逻辑以及使用方式。
道教咒法的使用逻辑
语言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工具之一,在地球上所有的种族之中,能够发展出系统语言,并通过语言来推导出思维逻辑的种族,只有人类这一个种族。
因此语言在中国神话之中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修为高深的神仙或者是神灵,往往都有着言出法随的神奇力量。
中国最早关于咒语的来源是来自于巫术,中国古代巫师们在祭祀之中,说出的语言,传说中是一种,能够沟通天地鬼神的语言,这种语言能够号令万物,得到万物的回应。
念咒者能够要求万物中的灵,改变自己的形态,以方便巫师驱使。
此时中国本土的咒语,来自于万物有灵论,巫师们可以通过特殊的语言,对万物生灵发号施令。
随着道教的出现,中国古代大量流行于民间的咒语,被道教所继承和发展。
这时候的咒语本质,就从万物有灵信仰,巫师与万物的灵沟通。
变为了,由道教系统内部的天神们,所颁布的,可以役使鬼神的神秘咒法。
在《太平经》是这样记载咒法的来源的,说是
:“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得之谓神咒也。”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天上有神圣的存在,它们通过特定的语言来传达信息,使得神的使者,能够感应这些信息并据此行动。人们得到了这种语言之后,就称这种语言为神咒。
道教认为,咒语念动起来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能够改变的事物的特质,或厌劾鬼怪精魅,
这种威力在道教典籍《太上正一咒鬼经》里面有详细的描述,说咒法有
“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在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咒法,在道教生活之中是一种万能的力量,只要掌握了合适的咒法,那么任何的困难和险阻都能够解决。
也因为咒法的强大力量,道教系统之中,对咒的传授、和正确的运用方法,都被视为系统内部最高的机密。
道教咒语大多数应用在,各种各样的仪式,治疗病痛以及,人们精神上的异常状态的场合,
施咒者希望通过神秘的咒语,向鬼神沟通,或直接发出命令,以引起对象的变化,
所以,道教咒语的内容,经常以唱诵鬼神的名字,赞颂鬼神的事迹和能力,然后表达祈请或命令内容,
这也是道教咒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与鬼神息息相关。
如果两个人吵架,一个人骂另一个人不得好死,那么这算咒语吗?
这当然不算,所谓的咒语,必须是以鬼神为对象展开的。
因此咒语的主体并不是咒语本身,而是咒语内容之中相对的鬼神。
人有好有坏,咒语最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鬼神降下祝福,一种是鬼神降下灾祸。
降下祝福的咒可以被称之为“祝词”,降下灾祸的咒可以被称之为“诅咒”。
值得一提的是,巫师们最初与鬼神的对话的内容里,只有善意的祝词,巫师祭司在咒语里,会向祖先和鬼神,祈求风调雨顺或是战争胜利。
而咒语中让鬼神降下灾祸的诅咒,则是后来才逐渐出现的。
例如咱们的古代经典诗集《诗经》里面《清庙》中的十篇诗歌,都是周王向列祖列宗以及天地山川河流之神,祈祷祭祀的祝词,这些祝词也可以被当做咒语来使用。
因为这些祝词面对的对象,是有着超自然力量的神灵,因此这些咒语,被认为是有用的。
当道教建立之后,道教道士与宗教内所供奉神灵的对话,也就成为了一个个的咒语。
而鬼神因为等级差异的原因,也产生了相生相克,相和相随的特性。
使用正确的方式,呼喊咒语中的鬼神名字,就可以达到厌胜的目的。
这种通过咒语厌胜超自然力量的逻辑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通过咒语,念诵鬼神的名号,召唤比对方更为强大的鬼神,来克鬼怪。
例如能够克制鬼神,消灭三尸,荡除污秽之气,令鬼魅精怪不敢靠近的《天蓬神咒》就是这种,这种咒语据说是能够,请来紫薇大帝坐下的部将,天蓬大元帅,来进行除妖降魔,保护自身的咒语。
第二种是呼喊鬼神的名字,来压制对方,使其现出原形,让作怪的鬼神其害怕逃走的方法。
例如火之精 毕方鸟就是这种,毕方鸟是一种神鸟,据说当年黄帝聚拢鬼神,在泰山上开会的时候,毕方鸟作为火神的侍宠出现,并在后来伺候在黄帝的身旁。
毕方鸟长得像鹤,但只有一只脚,青色的羽毛上有红色的斑纹,长着白色的嘴巴。它的出现伴随着强大的火灾,想要驱赶走这种神鸟,只需要大声的喊叫她的名字,就可以了。
但天下的鬼神千奇百怪,如何能够知道鬼神的名字呢?
道教的道士葛洪,曾经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那就是得到《白泽图》与《九鼎记》,这两本记载着天下鬼神妖魔名字的书籍。
《白泽图》传说中是神兽白泽所撰写的一本书。神兽白泽是一个能够口吐人言,通晓万物之情,知晓天下万物形貌的神兽,白泽向轩辕黄帝讲述了,天下妖怪的样貌和名字,共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妖怪。根据白泽图中的记载,念诵正确的妖怪的名字就能克制对方。
而《九鼎记》,据说是当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命令九州献上青铜,铸造了九鼎,而每个鼎上面都刻印着,九州之地的鬼神妖魔的名称和形象。
在古时候这两本书非常容易得到,不过到了现在基本上就失传了。
第三种则是召唤那些,在制度上,高于现在作怪的鬼神的神明,通过上级神明管理下级神明的方式,来达到厌胜的目的。
用俗话来讲的话,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既然小鬼难缠,那么咱们,就直接找阎王说话就好啦。
这种咒语的使用方式,不仅仅是在驱使鬼神上面。
在道教的神话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神灵掌管,人的五脏六腑,都会有一个个的小神明,山石土地,树木水流,也都有着各自的神明掌管。
如果你念诵咒语,召唤掌管身体神灵的上级,那么身体就不会生病。
在战争中,你念咒召唤掌管着刀兵的上级神灵,那么兵刃就不会伤害到你。
念咒召唤驾驭鬼怪之神,那么所有的鬼都不敢招惹你。
当然咒语的逻辑上并不只有这三种,以上这三种咒语的逻辑都是针对鬼神的。
而道教一些,其他咒语的逻辑,并非只是念诵鬼神名称,就可以生效,还必须遵循阴阳五行,不停轮转的天地法则。
例如道教的止雨咒,就是这么一种,除了念诵咒语之外,还要遵循阴阳天地五行,才能够生效的咒语。
道教的这种咒语,承袭自远古的巫术。
在《春秋繁露》中记载了,这种止雨咒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地方县衙,会指定特定的日子进行祭祀,期间会堵塞水道,封闭道路,封闭井口,并禁止妇女进入市场。
然后选择熟知仪式的人,来作为祭司,参与者需要斋戒三天,穿着合适的服装,准备一只肥硕的猪、黍米、盐和美酒作为祭品。祭祀期间,会连续三天击鼓并进行祈祷。
祭司会先向神表达敬意,然后跪拜并陈述祈祷的内容,请求神明停止雨水,解除民众的苦难。
祭祀过程中不唱歌,在祭祀结束后,会用朱红色的丝线,围绕祭台绕十圈,参与者穿着红色的衣服和头巾,象征着开启阳光,关闭阴气,关闭水道,开启火道,以期达到止雨的目的。
在整个仪式之中,封闭水井,禁止女人走到大街上,这是为了封住,大地上的阴气,因为人们相信雨水是阴性的,想要停止雨水,除了向神念诵正确的咒语,还需要让大地上的阴气隐藏起来。
让大地上的阳气,逐渐蒸腾起来,因此,男人要穿上红色的衣服,祭祀的时候要用红色的丝线,这都是在向神灵表明,阳性的力量需要得到补充。
等到道教建立之后,这种祭祀的仪式也承袭到了,道教的咒法之中。
典籍《博物志》里记载的道教止雨咒,咒语的内容是这样的:
“天生五谷,以养人民,今雨不止,用伤五谷。如何如何,灵而不幸。
杀牲以赛神灵,雨则不止,鸣鼓攻之,朱绿绳 ,萦而胁之。”
个道教止雨咒的大致意思,和远古巫术咒语差不多,并且保留了击鼓和用红色的绳子增加阳气的行为,以此来请求神灵停止下雨。
在其他的一些咒法之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力量,也被运用在了道教的咒法里,最著名,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实行咒法的故事,应该是清朝的小说《女仙外传》里。
这个小说是以明朝历史为背景,讲述嫦娥下凡投胎历劫,然后带兵对抗燕王朱棣军队,保护建文皇帝,改写明朝历史的故事。
可以算是,清朝人穿越的爽文。
里面虚构了一种道教的咒法,能够从侧面显示咒法,在五行相生相克上的原理。
故事里,明朝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变,企图夺取皇位。
他身边有一个名为奎道人的道士,这个道士为燕王朱棣,提供了一个,可以咒死百万人的强大咒法,
启动这种咒语,需要六十个特殊的童子来念诵,每个童子负责念诵一个,与十二生肖相对应的咒语。
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地支,而十二地支,又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
例如子鼠亥猪,这两个生肖对应五行之水,
寅虎卯兔对应五行之木。
六十个童子,相当一甲子之数,一旦念诵咒语,那么八十二天之后,对面的军队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这种且具有,强大杀伤性质的咒法,虽然是小说杜撰,但也能侧面的反应出,道教咒语对应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的复杂性。
咱们以上所说的,都是咒语的施展逻辑。
许多咒语,只需要施咒者念诵就可以使用,但也有不少的咒语,需要法师使用特定的器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
法具在施展咒语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能帮助法师更好的与神交流,让咒语传达的更加准确。
一般道士施展咒法时,经常用到四个法具,分别是木质神像,大米或糯米等谷物,牛角做成的法器,以及黄铜打造的铃铛。
神像一般是木头雕刻的,高约数寸,是崇拜神明的象征,对着神像念出特定的咒语,得到回应的几率更大,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施咒者的广播电台。
而通过大米、糯米以及谷物来施行咒法,则是远古之时就留下来的习俗,谷物经常被用来祭神和祭鬼,像用米饭作为贡品,或在大米里插上香烛,都是在祭祀鬼神先祖。
一般红白喜事,乔迁宴席,主人家都会在门口摆上一个米兜,在里面插上香烛,那是在宴请前来做客的鬼神。
因此,大米等谷物,不仅可以上通神灵,也可以下抚鬼怪。
《子不语》之中,就记载了一个,道士通过念咒,用大米来打击鬼怪的故事。
据说有个姓沈的人家,妻子被鬼物附身而生病,于是求助一个姓葛的道士,这个道士拿来一碗米,口中念咒,用手撮米打击病人,鬼物大惊,急忙请求道人不要击打,然后离去。
而第三种,辅助咒语施行的法具牛角,因为有着浑厚悠扬的声音,被人们认为有着,赞颂神明和驱逐鬼怪的效果。
《抱朴子》中曾经记载了一种名为“通天犀角”的神奇法器。
这种法器据说是一种神兽的独角,长而尖锐,中间有一个孔洞,上下贯通,在其中吹出来的气息,可以通达上天。
道士们念咒作法时用的铜铃,又被称之为三清铃或法铃,形状如同吊钟,高约二十厘米左右,口径九厘米左右,由黄铜打造,上有一个柄,柄的终端程山字形,有着三根突出,象征着三清。
铜铃在念咒时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施咒者表达念咒时的轻重缓急,
人们认为,如果只凭念咒者的嘴念咒,那么传达命令的鬼神,很难判断这件事到底急不急,所以做法念咒时,大事着急用钟和鼓,小事着急则用铃铛。
念咒者的铃铛摇的越快,表明需要传达的事情越紧急。
咒语,在道教的发展中,逐渐融入了道士的生活中,道士吃饭、出行、净身、上香,都会用到咒语。
而这些繁多的咒法也被分为了很多种类,例如关于农业的,水旱虫灾的祈祷咒语,或婚丧嫁娶的仪式咒语。
以及在宗教内部流传的,密咒或禁咒,都非常的有趣。
但因为时间有限,关于咒语的详细介绍,咱们下期再说。
制作一期视频很不容易,如果你对这类内容感兴趣,也请不要忘记点赞支持一下丢丢。
大家的点赞以及支持,是对丢丢最大的鼓励。
那么,我是钱丢丢,我们下期再见吧,拜拜。
中国道教符咒,落幡咒、九星神咒、土地神咒内容介绍。
落幡咒
幡悬宝号,普利无边,诸神卫护,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云旆回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
急急如,
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元始徘徊,华精茔明,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降我光辉,上投朱景,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腾身紫微,人间万事,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