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乱子草因其梦幻的感觉和粉嫩的色彩俘获了众多园艺爱好者的芳心,最近红叶地肤花海景观更是让一些游人流连忘返,成为新一届的“网红草”。
红叶地肤展现出的毛茸茸、红彤彤有没有萌到你?说起地肤,可能很多花友不清楚,但它还有个接地气的称呼叫“扫帚草”。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们的老株可用来作扫帚,小的时候有没有见过?
地肤的株丛比较紧密,株形呈球状,分枝多而细,具短柔毛。植株为嫩绿色,到了秋季叶色变红。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也可以吃。
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肤有两种,一种是红叶地肤,秋季由绿色逐渐变为红色;另一种是绿色,到了秋天也依然是绿色,这两个品种组合起来也很好看。
红叶地肤对土壤要求不大高,既好看又好养活,成片种植可以打造成花海景观。而且在不同地区,由于温度变化不同,地肤还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更加多彩壮观啊。漫山遍野的火红绒球,是不是比粉黛乱子草更诱人?
也许单看一株红色地肤并不起眼,但是成片、成群种植的地肤景观很难让人感觉不震撼。这一株株萌萌的地肤球,红得像是一片火海,让人惊叹不已,更像是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
来看看日本茨城县常陆海滨公园里的红叶地肤景观吧,光看图片已经这么美了,好想去现场领略下那团“火热”,这里因地肤山而出名,每年秋季都会吸引大批游客。
除了在大面积花海景观中使用外,地肤因其株型特性,还可以在花坛、花境等园林景观中进行点缀,丰富景观的层次感和观赏性。
跟粉黛乱子草相比,你更心仪哪一个呢?
(本报记者郭馨怡撰稿,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常会发生异常红叶的现象,但诱因往往比较复杂,若不能正确辨识、及时施救,草莓叶片势必早衰,将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01缺素红叶缺氮:老叶的叶柄呈微红色,叶片呈锯齿状亮红色,局部枯焦且比正常叶片略小;新叶缺氮以脱绿发黄为主。
缺磷:植株矮小、叶片亦小,叶片暗绿无光,近叶缘处出现紫红色至紫褐色斑点,并向中心内扩。
矫正措施
缺氮可增施高氮水肥,为避免氮素施用过量引起的旺长,应结合淋施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来均衡营养,兼有壮根养土的作用。
缺磷可叶喷磷钾源库,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02生理红叶连续阴雨天或涝害:一方面光照不足,叶功能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受抑制,使得叶柄、老叶发红,新叶黄化较重。
低温:低温胁迫会对草莓根系吸收离子以及离子在植物地上部分的运输造成困难,而出现生理性缺素。同时,草莓对温度相对敏感,在低温胁迫解除后这种状态还会保持一段时间。从表面症状上来看,与缺素型红叶比较类似。
矫正措施
对于因连续阴雨所造成的红叶,应及时排水降湿,中耕松土,严重的打掉受损叶,叶面追喷海精灵+垦多乐芸苔素内酯,并注意加强病害防治。
对于因低温引起的红叶,可通过喷施磷钾源库+垦多乐芸苔素内酯来提升抗逆能力,消减不利影响。
03虫害红叶主要是红蜘蛛,而且是特别严重的,才会出现似火烧的红锈斑,通常还存在大量的丝网。
矫正措施
劈老叶和趴地叶,无丝网的草莓每侧芽留5~6片叶,2侧芽以上的,每侧芽留4片,有丝网的草莓留3叶1心,两行中间劈狠点;
喷施(联苯 肼 酯)1500倍+噻螨酮1000倍,间隔3~5天再打丁氟螨酯1500倍+噻螨酮1000倍,用足水,打透叶背;
为强化防治效果,药后可释放加州新小绥等天敌生物。
04病害红叶炭疽病:炭疽病在叶片上的表面症状除去墨水浸状的叶斑外还有叶枯型,这种通常在老叶叶缘先红再枯。
红叶病:这个病可能部分农友了解较少,病原为棒孢拟盘多毛孢,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发病初期底层叶外边缘焦枯,主叶脉一侧呈红褐色点状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步扩大,整叶变为红褐色,不久后枯死。
矫正措施
炭疽病预防很关键,具体如土壤处理、药剂蘸根&灌根等,发生初期可用福美双+溴菌腈+吡唑醚菌酯,克菌丹+咪鲜胺+戊唑醇等进行防治。
红叶病同样是以预防为主,重点抓好无菌苗木和种植环境两方面,育苗期、生长期喷施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植物油助剂、双苯菌胺、咪鲜胺等进行预控。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今年夏天出奇的热,往年“猫冬”,今年“猫夏”。在家憋了整整一个夏天,终于盼来了秋凉,我和明书决定去登著名的岗山。
岗山是抚顺开发比较早的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响水河子乡龙岗山南麓,有原始森林561公顷,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名胜风景旅游区。主峰海拔1373.1米,是辽宁第一高峰,素有"辽宁屋脊"之称。据说有三座山都在争作“辽宁第一高峰”。一个就是这座位于辽宁省新宾县与吉林省通化县交界的岗山,另外两座分别是位于抚顺市新宾县与本溪市桓仁县交界的老秃顶子和位于丹东市宽甸的花脖子山。可能由于测量的时间不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测量标准,导致三方各自选用对自己最有利的数据,称自己是辽宁最高峰。我觉得单纯从高度看岗山应该是第一高峰,但岗山属于辽宁与吉林共有,我们没有完全的“产权”,因此只能说岗山是辽宁的第一高峰,老秃顶子是辽宁境内的第一高峰。其实登山与找对象差不多,不仅要看它的身高,还要看它的内涵。岗山不仅身高鹤立鸡群,也是一座有内涵的山。
远眺岗山
2018年9月1日,我和明书驾车来到岗山脚下的大坎村,从这里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再经过一段景区内的盘山道进入了错草沟,开始了徒步登山。这是名副其实的错草沟,山坡上、沟谷里生长着成片的错草。错草的学名叫木贼草,可入药,有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之功效。我们小时候常用它挫铅笔,也有的工匠用它来打磨器具。十多年前我来这里的时候,通向山顶的路还非常难走,现在修了栈道阶梯,名叫启运天阶。从这里拾阶而上,好不惬意!
从启运天梯开始登山
登岗山,第一个感受就是空气清新。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每吸一口都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由于供氧充足,登山过程虽然也很累,但很少出现平时登山的那种缺氧的感觉。四十年前我们怎么也想不到那山里随处可见的泉水可以罐瓶成为商品卖钱,我想若干年之后很可能有罐装空气出售。那时候“岗山空气”会像“某某山泉”一样成为一个品牌吗?
天然氧吧
第二个感受就是林木茂盛。据说岗山境内有原始森林561公顷,为原始针阔混交林。当我们沿天阶而上的时候,发现这里果然林丰草茂,古木苍翠,遮天蔽日。每棵古树的干上立着标牌,写着树种名称、习性、原产地等。拾阶而上,如同用脚步一页一页翻开一本科普大书。时值初秋,暑热刚刚褪去,树上的叶子仍然青翠欲滴。如果我们迟来一个月,肯定会看到满山红叶构成的多彩多姿的画卷。登上山顶的时候,由于海拔升高开始出现了红叶,当然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红,而是那种羞羞答答的红,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山顶上有一棵枫树,树上有一个牌子写着“枫叶之巅”,说明这是辽宁境内地位最高的一棵枫树了。我倒觉得改成“巅枫之作”可能更有诗意。
山上的红叶羞羞答答地红了
第三个感觉是山高石奇。主峰上一块巨石,上书“辽宁屋脊”四个大字,美中不足的是这块巨石为人工所造,上面的金色大字也年久模糊。旁边有一处辽宁省测绘局的地理测绘标志,是“辽宁屋脊”的身份证吧。从主峰左转登上另一个山头,才见到真正的天然奇石。那是“鹰嘴砬子”,如一只鹰展翅欲飞,峰是两翼,树是飞羽,巨大的喙啄向天上的白云。不远处还有“脚印石”,巨石上深深地嵌着三个巨大的脚印,虽经千年风雨而不蚀。有人说是努尔哈赤留下的脚印,也有人说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高句丽时留下的脚印。其实这是地质学上的“石臼现象”。天然石臼形成的原因据说有冰川磨蚀、水力磨蚀和风力磨蚀等,这里的石臼如何形成就不得而知了,沧海桑田,一切皆有可能。
明书站在脚印石上
当然,民俗和科学毕竟是两回事,我更愿意它是努尔哈赤或薛仁贵留下的脚印。这样它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石头,而是有体温的历史。当我和明书依次用自己的双脚踩在那脚印上的时候,历史的体温就通过它传导到了我们的周身。那些逝去的千年岁月——大唐帝国或大清王朝,其实并没有远去,它们化作了我们身边的岩石、树木、风、空气和天上的白云。此刻的我们与那些逝去的伟大人物正站在同一座岗山上,站在同一片蓝天下,被同一枚太阳照耀着!
作者站在脚印石上
岗山,也是一座英雄之山。它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将军、辽宁民众自卫军李春润将军等都曾以此为依托,建立过抗日游击根据地。著名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韩浩与日伪军在此进行了浴血奋战,于1936年牺牲在此地。如今在大山里还能发现抗联的密营、被服厂、战地医院等遗迹。身边的天女木兰树告诉我们,有人曾经在这里举起过刀枪;山上的红叶告诉我们,有人曾经在这里流淌过鲜血!当我们站在岗山之巅远眺,远方的群山和天边的白云告诉我们,这里是我们家的屋脊。保护岗山,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太阳渐渐偏西,这是岗山在提醒它的孩子:该下山了。
登山轨迹图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