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烧饼歌原文完整版 烧饼歌原文全文翻译及注释

发布时间:2024-04-22 10:46:59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网友上传

烧饼歌原文完整版 烧饼歌原文全文翻译及注释

本文目录一览:

刘伯温《烧饼歌》里的四句话,说尽了家庭的福祸

相信任何一个家庭,都希望能福气满满,远离灾祸。

可是,灾祸如影随形,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如何把握福气,远离灾祸呢?建议大家看看刘伯温写的《烧饼歌》。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评价刘伯温:“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

但凡刘伯温说的,朱元璋听从了,就没有不成功的。可见,其言语对天下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顺理成章,把刘伯温治理天下的道理,用于家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启迪我们的智慧。

01

关于手足:和气是福,失和是祸。

原文: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译文:太子是皇帝的嫡子,但是把皇位传递给太子的时候,还得注意其他的儿子来争夺。

顺着刘伯温的话,我们对照历史,朱元璋过世后,燕王朱棣造反,夺取了皇位,导致时局动荡。

有两句关于家庭的俗语:“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长兄为父,长嫂比母。”

一个家庭,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变成主心骨。若是大家都争夺家长的位置,那就变成一盘散沙了。

为什么要争夺家长的位置?其根本是为了争夺祖祖辈辈留下的财产。

有多少家庭,家大业大,但是兄弟姐妹争执不休,导致互相残害。家业没有守住,血缘关系都弄丢了。

有福气的家庭,一定是和睦的。父母在,听从父母的安排,就算父母错了,也能多沟通;父母不在了,就听长兄的。若是有利益争执,多礼让,少一些私心。

02

关于关系:家人是贵人,外人是外人。

原文: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译文:有谁能够保护明朝呢?一开始,是宦官起了作用,但是后来,宦官为所欲为,又对天下进行了坑害。

看看明朝,魏忠贤、刘谨就明白了,他们对时代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最终被论定为奸臣系列。

说白了,我们要借用外人的力量,办成大事,符合“众人拾柴”的道理。

但是在长期的持家过程中,还是要分清内外,不要联合外人来欺负家人,不要对家人暴躁,对外人亲如兄弟。

好的家庭,兄弟姐妹也会吵架,父母和子女也会闹矛盾。甚至很长时间都处于仇恨状态。一旦有了外人来欺负家人,大家马上团结起来,撇弃之前的恩怨。

《诗经》有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想要家庭有福气,就一定要分清楚外人和家人,把矛盾在家庭内部处理,能和外人合作,但是有一个前提——不伤害家人。

03

关于育儿:牵手是爱,放手是大爱。

原文:又抱孩儿作主张,二四八旗难蔽日,思念辽阳旧家乡。

译文:慈禧太后,扶持了光绪皇帝,却又监控光绪的一举一动。在变革时,慈禧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让光绪无法左右朝政。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光绪外逃,遥望混乱不堪的京城。

清朝时期,慈禧不是皇帝,但是把持政局多年。是爱晚辈,还是坑害了晚辈,应该深度思考。也许见证了慈禧那句“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多少父母,看着孩子长大,放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用所谓的孝道,逼着孩子臣服自己。

也有一些父母,费尽周折,给孩子留下大量的财产,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不知不觉,孩子变成了“啃老族”。

若要家庭幸福,就要在 孩子年幼的时候,扶一把;在孩子长大后,就让其独立了。若是孩子不独立,父母就要逼孩子出去创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教育孩子是家庭的大事,千万不能什么都“父母操持”。在父母五六十岁的时候,还要反过来,听从子女的安排。

04

关于格局:各尽所能,求同存异。

原文:大开文风考对联,猴子满盒鸡逃架,犬吠猪鸣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

译文:太平盛世,就是文化、武术都可以发展;野外的动物,家里的牲畜,都活得很快乐。

我们可以想象,动物、人、车子房子、高山流水,都很自由,不互相打扰,又能彼此尊重。在需要的时候,互相成就。这样的格局,哪能没有幸福呢?

很多家庭,灾祸不断,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不能释放自己的天性,什么都被“模板化”了。

父母苛求子女要多读书,一定要做学霸。并且要求子女,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一切都不能改变。子女读书多,但是特别难受。

兄弟姐妹都按照父母的安排去生活,从事某个行业,看起来很整齐,但是有的兄弟姐妹,并不适合行业,从而拉了后腿。

要知道,十根手指不一样长。但是聚拢了,能够拿起重物,也能拥抱世界。这就是创造幸福的根本。

从具体来说,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长大了就分家,成了小家庭。允许家人之间,有贫富差距。在认知方面,也可以吵吵闹闹,但是不伤筋动骨。

有福气的家庭,每个人都有本事,但是本事不一样,还能取长补短。

05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家里的福气、灾祸,都是家人招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对于家庭,最怕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若要得到幸福,就要防微杜渐,遏制灾祸的苗头,放大幸福的因子。

手足相牵,家和业兴。

安内攘外,借力使力。

懂得放手,各奔前程。

愿你我,懂得经营家庭之道,努力成就家庭之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刘伯温《烧饼歌》:“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是何意

要说中国最知名的谶纬,那就得属袁天罡、李淳风撰写的《推背图》以及刘伯温撰写的《烧饼歌》了。

其中《烧饼歌》为朱元璋吃饼时和刘伯温探讨大明国运时的对话,其中精准预言了朱棣造反以及其年号、土木堡之变、魏忠贤乱政,甚至是辛亥革命等等事件。

而当时在朱元璋询问刘伯温,谁会取代朱家的天下时,刘伯温回答: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按照现代人的解读,“雨水草头”取水字的三点水,雨字上面加个草字头,于是就得到了一个满字,这说的就是后来的满人了。

至于一半僧,说的是半个和尚脑袋,也就是一半光头。这就是满人当时标志性的剃掉脑袋前半部分头发,留一个大辫子的标准发型。

至于“雨水草头”后面的“真主出”则言简意赅。

可见刘伯温的这句“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说的就是满人将成为天下的主人,到时候街上的行人全都剃掉了一半头发留着个大辫子。

从这个解读上看,刘伯温的这句话准确预言了后来满清的建立,以及满清统治者颁布的“剃发易服”这一政策。

很多人可能看到这会认为《烧饼歌》确是一首极为准确的谶纬,并称赞刘伯温是一位经天纬地之才。

然而预言这个东西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烧饼歌》里面的段落的确是和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相符,但大众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烧饼歌》极有可能是后人假借刘伯温之名伪造的。

其中第一个疑点,就是《烧饼歌》里朱元璋说的话了。

先不说烧饼歌里面的文学性,单就朱元璋和刘伯温的问答全是各种文言文,评价《烧饼歌》一句“文绉绉”毫不过分。

但恰恰就是这种文言文问答,成了一个很大的疑点,因为朱元璋压根就不是这样的人。

作为一个农民出生,当过和尚、乞丐,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很多年的“老油条”,朱元璋和人说话向来是粗人一个,就连下圣旨都直接写白话文。

比如朱元璋在上位数年后,遇到倭寇犯边,他直接下了一道圣旨,原文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确实是每不是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道圣旨一点都不文雅,反而从里面透出了一个好似在铜锣湾拿着砍刀拼杀多年的黑帮老大形象。

此外朱元璋在他的很多圣旨中都自称“俺”,妥妥一个在华北或东北种地多年的老农形象。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没有文化,相反,朱元璋也写过很多颇具文学性的诗。作为一个当过多年农民的人,朱元璋说话直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但在《烧饼歌》中,刘伯温和朱元璋一直“曰”来“曰”去,说的话全是文言文,两个孔乙己凑一块都不会这样说话。

《烧饼歌》的第二个疑点,就是“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这句话了。

实际上满人在入关后,用的发型根本就不是“一半僧”,而是差点“全僧”,他们留有一根老鼠尾巴粗细的辫子,谓之“金钱鼠尾”。

满人的辫子,最早是为了在林子里更好地打猎。

入关前的女真人是标准的渔猎文明,过着打渔、采集和狩猎的生活。在打猎和采集时就免不了在林子里钻,如果头发太长太茂密,就很容易挂住树枝。

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剃光头,所以满人在入关前的发型很接近光头,剩下的头发就只有一根能穿过铜钱眼的“金钱鼠尾”。

至于我们在清宫剧里面,看到的那种后脑勺全留着头发,辫子有两三根手指粗的发型,则是满人入关后慢慢演化而来的。

所以刘伯温真要预言满人入关,也该是“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僧头挂鼠尾”这样的句子。

当然,《烧饼歌》最大的疑点还是它预言的年份。

要知道在《烧饼歌》里面可是准确地预言到了朱棣的叛变,甚至就连朱棣谋反成功后使用的年号都预言到了。

但在《烧饼歌》预言清朝后期的历史时,刘伯温说的诗却非常的莫名其妙,解读者在解读时也往往牵强附会。

所以《烧饼歌》极有可能是一个出生于清末民初的无聊文人,假借刘伯温之名撰写的一本“预言书”。

而且这个文人也是半罐水,对于满人的文化习俗、朱元璋这个明朝开国皇帝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