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今年闰月吗2024年农历(今年闰月吗)

发布时间:2024-05-23 21:02:56作者:落荒而逃来源:互联网

今年闰月吗2024年农历(今年闰月吗)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农历二月有59天?一图看懂闰月来龙去脉

你知道吗?今年癸卯兔年不止一个农历二月,还多了一个“闰二月”。今天是闰二月第一天,你知道农历的闰月是怎么回事吗?一图看懂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今年农历二月有59天?一图看懂闰月来龙去脉

你知道吗?今年癸卯兔年不止一个农历二月,还多了一个“闰二月”。今天是闰二月第一天,你知道农历的闰月是怎么回事吗?一图看懂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3年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看看农谚就知道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指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按照固定的顺序结合,就形成了干支纪年法。

每60年为一周,循环记录,从甲子年还是,到癸亥结束。根据算法来说,2023年为癸卯年,民间又被称为“黑兔”年,另外,2023年还是双春年,同时,还是闰二月,多种因素加在一起,2023年“不一般”。

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2023年到底哪里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好不好?农谚怎么说?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2023年是“双春年”

“双春年”指的是一年之中有2个立春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所以,不会出现2个立春节气的情况。而阴历则不一样,由于存在闰月的情况,立春节气对应的阴历,则会存在同一年中。所以,“双春年”的判断,要看当年立春节气阴历对应的时间,是否在同一年。

2023年立春时间是2月4日,对应的阴历时间是正月十四,2024年立春节气是2月4日,对应的阴历时间是腊月二十五,阴历时间在同一年(不看阳历时间),因此,2023年被称为“双春年”。

2023年是闰二月

闰月的计算方法,结合了阴历和阳历,当前采取的是 “十九年七闰” 的置闰法,也就是十九年里有7年是闰年。

具体闰哪个月份,需要结合“节气”和“中气”来决定,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按照以前的说法,单数称为“节气”,双数则称为“中气”,一年十二个月,一共二十四节气,一个月有2个节气,分别是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份,只有“节气”,没有“中气”,那么当年就是闰年,而该月就是上个月的闰月。

按照历法来说,2023年第三个月份,只有一个清明节气,没有中气,因此,第三个月份为上个月的闰月,也就是二月份的闰月。所以,2023年是闰二月。

2023年是黑兔年

上述已经提到,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说,2023年是癸卯年。“卯”是代表兔年,而“癸”则属水,根据五行来说,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其中,水代表的是黑色。因此,癸卯年就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除了“黑兔年”之外,还有“金兔年”的说法,根据“六十甲子纳音表”来说,六十个干支中,每一个都对应了一个纳音,而癸卯对应的是“金箔金”,再加上是兔年,所以,有了“金兔年”的说法。

那么2023年到底是“黑兔年”还是“金兔年”呢?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存在不同的答案,而民间大多数以“黑兔年”的说辞较多。

2023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双春黑兔年,春秋难见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是双春黑兔年,那么春天和秋天难见到好天气,有2种解释。

其一,当年没有春天和秋天,换句话说,春天该温度回暖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冬天的寒冷,而秋天该凉爽的时候,却一直保持着夏天的炎热,春天和秋天被夏冬所代替了。

其二,春天和秋天期间,晴朗的天气相对较少,以阴雨天气居多,“难见天”的意思是很难见到有太阳的天气。

不论上述哪一种结束,都可以看出,如果当年是双春黑兔年,天气都不好,不论对于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种植来说,都是不利的。

“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双春年遇到闰二月,当年的春天比较寒冷,秋天比较干旱,大概意思和上述谚语有类似之处,如果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春天严寒不利于庄稼的返青生长,而秋天干旱,则不利于庄稼的抽穗灌浆等,整体来说,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黑兔夜走青龙月,欲去不尽不敢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黑兔走进了龙所在的地盘,即便受到危险,也不敢说一些秘密,有不自量力的说法。延伸一下,黑兔年可能会发生一些较大的事情,尤其是属兔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凡事要谨慎,远离可能发生的危险,也要注意身边小人从中作梗。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2023年是“黑兔年”,也是“双春年”,同时还“闰二月”,按照民间的说法,这三者相逢,2023年并不是“好年份”。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点,不论是“黑兔年”、“双春年”还是“闰二月”,都是人为设置的,而当年好不好?天气、温度、运势等,和这些说法是无关的,因此,“黑兔年”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古人们的说法,对于如今的社会,可能已经不适合了。

但是,也有朋友说,既然这些传统的历法以及农谚,能够流传到现在,就有存在的意义,即便放到现在,还值得我们借鉴。

对此,你怎么看呢?

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导语: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转眼间已经进入寒露时节了,下一个节气是霜降。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冷空气越来越频繁,早晚已经很凉了!

不知道是发没发现,2023癸卯年是闰二月,明年2024年是闰年,而到了2025乙巳年(蛇年)又是闰六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现象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和其它的并无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过100多种历法,每个历法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汉武帝的《太初历》,元朝的《授时历》,清朝的《时宪历》等等。

这些历法从天文数据上会有些区别,但设计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和现在我们现行的农历差不多。

经过发展,到了的时候开始改用西方的历法——公历,就是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那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

那么,为什么要“置正”?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有哪些说法呢?

1、为什么要闰月

阳历是平年是12个月约365天,闰年是约366天。

阴历是一年12个月约354天。

也就是说,阳历年的长度要比阴历年的长度要长约11天,这样常此下去,必然会出现在与四季脱节的情况。

为了防止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古代历法学家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方法来平衡。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缺陷,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就废除了这种固定闰周的方法,而是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的方法。

而我们现行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约354天,有闰月的年份是约384天。有了阴阳历,农民种地再也不用只看太阳或月亮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2、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十二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例如:2023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日,是中气“春分”,再隔一个月后,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谷雨”,而当中这一个月(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19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二月后面,所以叫闰二月。因此,2023癸卯年闰二月,农历年的长度是约384天。

在比如,2025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后,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而当中这一个月(2025年7月23日——2025年8月22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叫闰六月。

简单点说,闰哪个月是由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中气”决定的。例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九月节令,霜降是九月“中气”,如果九月里没有“中气”霜降,就要闰一个九月,让霜降出现在农历九月里,这样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

3、民间有哪些说法?

由于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农历年里有立春节气,有的农历年里没有立春节气,也就是民间说的“双春年”和“无春年”。

关于“双春年”和“无春年”在民间也有很多农谚,比如“一年两个春天,毛贵如”,“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寡年无春腊月寒,来年六月天不闲”,“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两春夹一冬,没被暖烘烘”等等。

当然,上面这些农谚只不过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双春年”和“无春年”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的结果,并不能用来判断年景,就当一种民间文化来了解就行,不能作为判断天气和年景的依据。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当年是“闰六月”的话,那么,部分年份是火把节最早的年份,也是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最晚的年份,这点是一定的。

二、2024年是公历闰年

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

为什么要设计闰年?

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而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了大约0.2422天。这样一来,4年下来就会累积出来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由于现行的公历,我们在日历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写的阿拉伯数字,没有农历内容那么丰富,不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

您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今天闰二月,别忘了:送父母鞋,喝闰月茶,忌1件事,传统要了解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年的农历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老话称之为“双春年”,也就是有2个立春的节气,这种情况一般是出现了“闰月”,而2023年就有更罕见的“闰二月”。

为什么会出现闰月?

双春年其实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时间差”造成的,阳历是算做365天,农历(阴历)的一年大约只有354天,偶尔农历就会有一年是13个月。

闰月不是随便加的

闰月按照节气来定,24个节气平分到每个月有2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必须两个“气”完整才能称之为月,不完整的就当成是“闰月”,闰几月都有可能。

今年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在节气里只有“清明节”,缺少了谷雨节气,变成了闰二月。

农历的闰二月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稀少,反倒衍生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民俗。

1、闰月送父母鞋子

有句民谚是“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闰月这天,儿女要给父母买一双鞋子,出嫁的闺女也要回到娘家,给父母送一双新鞋子穿,祝愿父母福寿延年。

2、妇女要喝闰月茶

有些地方有妇女喝“闰月茶”的风俗,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已婚妇女,邀请自己的女性朋友,轮流做东到家中喝茶聊天,扯一扯家长里短,增进邻里、朋友之间的感情。

3、闰月里忌上坟

闰二月里刚好有一个清明节,民间认为:另外一个世界没有太阳,是不存在闰月的,在闰月上坟祭祀,先人无法收到,也无法尽其孝道。可以提前去。

三要吃

一、吃面条

老传统讲,闰月不宜办事,因为皆事不宜,所以老百姓都会吃面条,面条细细长长,寓意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推荐做法:【铁锅焖面】

1、面粉里撒点盐增加筋性,水一点一点的加,先搅成面絮,再揉成团,面硬点吃着更筋。面揉好盖上饧一二十分钟。

2、饧好的面先压平,再一点一点的擀开,2毫米左右正好。擀好以后叠一块,切成韭菜叶宽的面条,抖散撒点面粉,省的粘。

3、焖面最常用的配菜就是豆角、土豆,肥一点的五花肉片,提前备好。

4、锅烧热,多放点油滑锅,滑好锅以后重新加凉油,先放五花肉片煸出猪油,下葱姜蒜片,肉片煸至焦香。

5、调味:放半勺料酒去腥,老抽调色,颜色重一点,面条好上色。生抽,十三香,翻炒化开调料。然后把豆角土豆放进去,加盐、鸡粉、胡椒粉、蚝油,半锅水,水和菜持平即可。

7、大火烧开把上面的油撇出来,面条均匀铺在菜上面,盖上锅盖大火焖两三分钟,让锅里面有足够的热气,经常转动锅防止糊底。

8、两分钟后转中火继续焖,焖到看不见汤关火。不要急着掀盖,再焖个三五分钟入味。时间到,把面条拌匀裹上汤即可食用。

二、吃猪蹄

到了闰二月,出嫁的女儿一般会回到娘家来,帮忙干农活,来的时候会带上一只猪蹄,寓意着招财,同时也是希望家人腿脚更有劲,不会耽误农事。

推荐做法:【健脑花生猪蹄汤】

1、干花生温水浸泡一个小时,剥去红衣。两个猪蹄用喷枪烤一下,去除猪毛和皮腥味,烤好后刮去焦的,用清水洗干净,破开剁成小块。

2、猪蹄凉水下锅,加料酒去腥,打去浮沫,煮2分钟,出血沫后捞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

3、锅中加清水,放入猪蹄大火炖煮30分钟,打去浮沫。大火炖汤会浓郁奶白。30分钟后下花生转小火炖10分钟。八成熟时转微小火,盖上锅盖焖一会。

5、大概焖两三分钟,放入几粒红枣,把红枣的香甜味炖出来,加入食盐调一下底味,最后撒入几粒枸杞,美味即成。

三、吃野菜

闰二月,雨水比较多,都说春雨贵如油,这个时候的野菜从地里冒出来,大家去野外,会采摘一些回来,然后做给家人吃,寓意家人吃了闰月菜,可以平安健康。

推荐做法:【苋菜饼子】

1、苋菜清洗干净控干水分,放在沸腾的水中焯一下,捞出控水晾凉。

2、盆中加普通面粉200克,食盐2克,倒入常温水,先搅成面絮,淋入一点植物油防粘手,下手和成面团,稍微软一点,然后饧10分钟。

3、胡萝卜削皮切成粒,苋菜用手挤出水分切成小段,另准备小碗打四个鸡蛋,加盐搅散。

4、把锅烧热,倒入植物油滑锅,油烧热倒入鸡蛋,用筷子把鸡蛋搅碎,鸡蛋炒凝固倒在案板上切几刀,和青菜放一起。给馅料调味:加蚝油,芝麻香油,鸡粉,食盐,搅拌均匀。

5、案板刷上植物油,取出面团揉光滑,拉成长条,揪成均等的小面剂,擀开后拿在手中,像包包子一样包住苋菜馅,用手轻轻按压成薄饼。

6、取出电饼铛,刷上植物油,锅热后放上苋菜饼,再用手调整一下厚度,饼子两面也刷上植物油,盖上锅盖加热。

7、半分钟左右翻上一次,苋菜饼受热鼓起大泡,2分钟左右就熟了。

第一美食编辑: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