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田子方赎老马(田子方)

发布时间:2024-05-23 21:57:07作者:及時行樂来源:网友整理

田子方赎老马(田子方)

本文目录一览:

田子方

《九人读庄子外篇•田子方》

本篇同上篇《山木》论述方式一样,也是串故事讲道理。相较而言,虽说数量上增加至十一则,但质量上却大打折扣。价值不大,且过于注重形式主义,甚至怀疑是后来宗教化为“道教”,以致神神叨叨,故作玄虚之滥觞。当然再差也是前人一番思考,但若计为庄子本人所著,则是严重拉低了庄子水准。

世间无外乎各式“矛盾”构成,交错复杂,前解后至,无穷无尽。此亦是人之贪欲、愁苦、劳累、祸患之始终。为解此难,本文则选择了一种“逃脱”思路,“弱从”方略,“减免”行为。即采取虚怀无为,顺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初朴至真之思想。身心没了,行为没了,且随形就势,不计得失,再加上初始化,精简化,那还有什么“矛盾”?!

当然,换个角度,也有诸多闪光点。

高者境界:“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 使人之意也消”。仰者感慨:“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

道者被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知者生叹:“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慧者见悟:“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亦步亦趋,“是求马于唐肆也”;命不规前,是“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也。著吾所著,是“哀莫大于心死”也。道也精微恒动,惟“日徂”化变,“可不察与”!

道者“游心于物之初”,蛰然似非人,“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道也难道:“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道之永动:“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道之脱解:“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

莫要道貌岸然,“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惟“爵禄不入于心,死生不入于心,故足以动人。”

“真画者”无心于非画之事。

“钓莫钓”者难以政及天下。

“不射之射”非至人难中也。

“三去无忧色”固心不在焉。

“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存亡亦大矣,而无关乎己!——这般无动于衷,有点欺人而“非人”也。

呜呼!由此不禁想起一项争议:针对宗教,有人说是严重的精神控制,有人则说是宝贵的心灵解脱。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九人则以为:

两者本质上是同以其经说“换弃”信徒之固有。从代换了“固有”控制上讲是产生了新的“控制”;而从抛弃“固有”困苦上讲是再无旧困的“解脱”。

角度不同,道理都通。那真理在哪?物之初!

寓言故事360-田子方赎老马

本篇寓言故事选自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老臣罢武之所以能够"知所归心"者,是由于他向往以束帛赎老马的田子方。它说明,少者怀之,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情,那种"卸磨杀驴"的做法是令人寒心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田子方看见一匹老马站在道旁,他看到马儿叹息着神情呈现出志在千里的样子。便询问赶车的人说:“这是什么马呀?” 赶车的人回答说:“这是旧尊老家所养的一匹马,由于老弱不再使用了,便牵出来想把它卖掉。” 田子方说:“年少的时候贪用它的力气,年老的时候就把它抛弃,仁义之人不能这么做。”说着便用五匹帛赎买了这匹马。

老臣罢武听说之后,便知道有所归向了。

经典文言文赏析 | 田子方诫子击

原文

子击①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②。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③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④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⑤骄人则失其国,大夫⑥而骄人则失其家⑦。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子击乃谢⑧之。

注释子击:魏文侯的嫡长子,后来的魏武侯。伏谒: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谒,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骄:傲慢。亦:作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而:如果,表示假设关系。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家:古代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谢:向人认错道歉。

译文

魏国的太子子击外出,在路上遇见了田子方,子击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没有还礼。

子击很生气,对田子方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傲慢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傲慢呢?”

田子方说:“贫贱的人能对人傲慢!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傲慢呢?国君如果对人傲慢,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傲慢,那么就将失去封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会用国君的礼仪对待他;失去封地的人,没有听说有人会用大夫的待遇对待他。那些贫贱的士人,如果谏言没有被采纳,行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就穿上鞋子离去了,到哪里去得不到贫贱呢?”

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文言知识

说“骄”:“骄”的本义是“六尺高的马”,引申为“马高大健壮”,如“骄马”指“壮健的马”。

“骄”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傲慢,自高自大”。如上文中的“富贵者骄人乎?”又如,成语“骄奢淫逸”。指“强烈,猛烈”。如“骄阳似火”。同“娇”。如“骄儿”意思是“受宠爱的孩子”,“骄弱”意思是“娇贵而软弱”。

人物故事

田子方,名无择,字子方,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人。

田子方拜孔子的学生子贡为师,以道德和学问闻名于各诸侯。

魏文侯曾经慕名聘请田子方为老师,对他十分恭敬。

当时魏文侯励精图治、礼贤下士,魏国国势日盛。但是周边列国虎视眈眈,实际上危机四伏。

一旦魏国下一代国君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国内稍有动荡,周边列国马上就会向魏国下手。

所以田子方这样对待子击,其实是用心良苦,是为了不断考察和锻炼他的品行,以确保魏国能够持续强大。

不仅是对子击,对于魏文侯,田子方也是经常直言劝谏。下面就介绍二则相关的故事。

敬其父而不兼其子

魏文侯慕名聘请田子方作为老师,对待他非常恭敬,可是田子方依然是一副名士派头。

有一次,太子子击入宫拜见魏文侯,四周的各位大臣见太子上殿,纷纷起立行礼。只有田子方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魏文侯看到了有些不高兴,左右纷纷指责田子方无礼。

这时,田子方说道:“从前楚恭王礼敬天下名士,曾经说过:‘敬其父而不兼其子’,如果非要门客也以主公礼仪敬奉少主人,势必会使有才华的士人为之却步,这样的举措难道是对魏国有利的吗?”

听完后,魏文侯说:“说得好!”各位大臣也无不信服。

——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敬慎》

审于声而聋于官

有一天,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饮酒赏乐。

魏文侯对田子方说:“今天的钟声似乎不大协调,左面的声音高。先生觉得呢?”

田子方笑了笑,没有回答。

魏文侯迷惑不解,问道:“先生为何发笑?是我说得不对吗?”

田子方说:“臣听说,做国君的应该致力于辨官,而不是辨音。今天您对音乐辨别得很清楚,臣担心您会在辨别官员上有些聋了。”魏文侯肃然起敬,连忙说道:“先生说的是!”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

出处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启发与借鉴

子击身为太子,不仅是富二代,而且是国二代,面对田子方下车行礼,在旁人看来已经是礼贤下士了。然而田子方却丝毫不给面子,对子击视而不见。

对于子击的勃然大怒,田子方则以巧妙的语言,举例反驳了子击的观点,让其懂得“富贵者安敢骄人”的道理。

还好子击明辨是非,没有枉费田子方的一番良苦用心。不知道如今某些恃权傲才的人,是否也有如此的雅量?

俗话说:“低头的麦穗,昂头的稗子”。麦穗越是成熟、饱满,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的稗子,才会把头抬得老高,在风中招摇。

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必自我吹嘘,因为你的能力,别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相反,那些总是目空一切、自吹自擂的人,不仅让人心生厌恶,更不会得到别人真诚的意见。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