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周幽王时期,犬戎入侵西周都城镐京,而诸侯不去救。《史记》上说的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因此,后来犬戎攻进来的时候,诸侯们都不相信周幽王,因此不来救他。《吕氏春秋》上则说,不是“烽火戏诸侯”,而是“击鼓戏诸侯”。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把诸侯招来,总之是戏弄,是失信,因而在犬戎正式攻打的时候,诸侯们不相信,因而就不去救。
不过,一些学者却认为,“烽火戏诸侯”是不存在的。钱穆先生就说:“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钱穆先生的意思是说,当时是周幽王带兵去攻打申侯,周幽王既然带兵去攻打申侯,他用得着动烽火吗?
清华大学学者在整理战国竹简的时候,也发现上面记载的是周幽王主动去攻打申侯,佐证了钱穆先生的看法。
(烽火戏诸侯)
因此,我们要回答为什么没有人来救周幽王,就要基于这个事实。下面我试着分析一下。
第一,这是周幽王的家事,其它诸侯不便干预。
周幽王获得美女褒姒后,对褒姒宠爱不已,由此冷落了他的结发妻子申后。后来,褒姒生了个儿子姬伯服。于是,周幽王便废了申后的儿子姬宜臼(后来的周平王),改立姬伯服。申后不服,周幽王又废了申后的王后之位。申后母子逃回申国。周幽王大怒,带兵前往征讨。于是,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东方的缯国和西方的犬戎,共同对抗周幽王,打败周幽王,并在骊山下把周幽王杀死。
从这段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周幽王的家事,诸侯怎么参与呢?帮助周幽王打申侯。申侯又没有错,道义上说不过去。帮助申侯打周幽王,这是谋反,当然不能这样干。
最后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也是一个例外,诸侯们是没办法判断的。而且,当周幽王被杀死后,诸侯们也是有行动的。他们把姬宜臼扶起来,帮助他迁都洛邑,并没有撒手不管。
(周幽王画像)
第二,周幽王所做的确实是荒淫误国的事情,诸侯们懒得搭理。
周幽王执政的时候,当时出现了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又是地震,又是连年干旱。要知道,在古代,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人们不会认为是自然灾害,是正常的事情,而会认为是“君王不德”,上天有意地降下灾祸“示警”。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周幽王确实有些乱政,贪图享乐。他任用奸臣虢石父为卿士(相当于宰相),执掌政事。虽然虢石父并没有给周幽王提过“烽火戏诸侯”的建议,但是,他确实伙同周幽王寻欢作乐,对本来就灾害丛生的老百姓进行搜刮,闹得民怨沸腾。
周幽王的这种乱政和贪图享乐,似乎是在“印证”上天对他“不德”的惩罚。因此,就算周幽王被犬戎攻击,诸侯们也懒得来救他。
(犬戎之乱)
http://product.dangdang/25070388.html第三,诸侯们已经不再那么听周王室的话,都在各自打着小算盘。
西周经过了三四百年的发展,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周幽王的上几代,周王室的威信已经大减。诸侯们都在考虑做大做强。尤其是楚国的熊通,那时候甚至已经“自立为王”。其它诸侯当然也在蠢蠢欲动,想要“独立”。后来犬戎灭了西周,几个大诸侯帮助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其实也是为了捞到更大的好处。而此后,各国就开始做大,春秋也就开始了。
(参考资料:《史记》《竹书纪年》《吕氏春秋》)
史上并无“烽火戏诸侯”,诸侯们不救周幽王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本期话题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国和犬戎联军杀死于镐京东南的骊山,西周灭亡,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开启东周时代。这个保存在《史记》中的故事被后世称之为“烽火戏诸侯”。司马迁的这个故事大有纰漏:第一,周幽王因为废太子事件而和太子宜臼(即周平王)势如水火。支持宜臼的犬戎为什么会成为逼迫周平王东迁的罪魁祸首?第二,秦襄公在犬戎攻击镐京时率军救驾,援助周幽王。他既是周平王宜臼的敌人,又为什么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呢?这个敌我不辨、是非不分的无间道故事里,真相究竟是什么?
时间逐渐地推移,随着周幽王的上台和西周王朝的没落,赵氏最终还是脱离周天子,投入了晋国的麾下。《史记》载:
“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史记·赵世家》
西周覆灭,赵氏另寻宗主,这是嬴姓发展历史上的一桩重要事件。从这时起,秦、赵两家在政治立场上的对立便逐渐取代了曾经的血缘之亲。
要理解秦、赵由兄弟转为敌对的原因,我们必须从破解《史记》中的这个荒诞故事入手,它就是“烽火戏诸侯”:
“(秦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史记·秦本纪》
姬、姜世代联姻。申侯本是周王室的亲家,他为什么要吃里扒外,联合犬戎攻击周都镐京呢?根据《国语·郑语》的记载,起因是这样的:
申侯的女儿乃是周幽王登基之初便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也就是他的王后。在执政的第3年,17岁的周幽王移情别恋,爱上了褒国之君进献的美人褒姒。
出于对褒姒的嬖爱,周幽王动起了更换储君的心思,具体地说就是要废黜申后之子宜臼的太子名分,另立褒姒之子伯盘为新太子。为了躲避周幽王和褒姒的迫害,太子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被迫出逃申国,向他的母家寻求庇护。
盛怒之下的申侯为了向周幽王示强,宣布拥立宜臼在申邑少鄂即天子位。宜臼即位,自称“天王”,导致他与周幽王公开决裂。
为了维护天子的权威,周幽王发兵伐申,结果遭到了申国、缯国与犬戎三部联军的迎头痛击,不但兵败将亡,周幽王自己也因此殒命于镐京东南的骊山。
在这场导致国家的内战中,秦人究竟站在哪一边?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写道,申国与犬戎大兵压境,秦襄公“将兵救周”。
言下之意,周幽王与宜臼父子反目以后,秦人选择了站在周幽王这一边,反对太子宜臼,因而与支持宜臼的申戎联军驳火。
可蹊跷的是,周幽王死后,曾经的太子宜臼,也就是新即位的周平王决定迁都洛邑,司马迁又说道,是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的。
为了感谢秦襄公的护驾义举,周平王还特意“画了一张大饼”赐给他:平王向秦襄公许诺,如果秦人能够赶走犬戎,光复宗周故地,那么这些地盘就统统赐予秦人以为建国之用。
这是整部《史记》中纰漏最多、疑点最大的记载之一:秦襄公先前明明是效忠周幽王,攻击宜臼和申戎联军的。怎么现在突然剧情反转,攻击过周平王宜臼的秦人倒要为他保驾护航,原先支持周平王的犬戎反而成了逼迫周室东迁的罪魁祸首了呢?
或许有人会猜测,攻入镐京之后,犬戎会不会像后世李唐王朝为平定安史之乱而请来的回鹘蕃兵那样大肆烧杀抢掠,作奸犯科,以至于开门揖盗的周平王不得不迁都呢?这种可能性,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分析,微乎其微。
首先,根据《国语》的记载:
“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大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徳申,申、吕方强,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
——《国语·郑语》
“申、吕方强”证明了当时主导联军攻克镐京、杀死周幽王的实际上是申侯,他是三方联军中实力最强的一部。有这个强悍的母家撑腰,周平王没有理由没有害怕犬戎对胡作非为。
其次,犬戎是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对华夏发动战争的目的常在抢掠财物而非侵占土地。因此《史记·周本纪》载: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史记·周本纪》
将镐京洗劫一空之后,犬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既然犬戎都离开了,周平王又怎么可能为了躲避它而东迁洛邑呢?
周平王东迁到底是为了躲避谁?根据王玉哲先生在《古史集林》一书中做出的论断,应该是为了躲避秦人。庄公与襄公父子两辈相继担任“西垂大夫”, 在西周既是世族,又是世官。
在对抗西戎的问题上,秦人一直是周王室倚为干城的重要力量。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数伐戎狄的秦人援兵宦甲、勤王救驾实是履行“西垂大夫”的职守。但周幽王不幸死于战火,申戎联军支持的周平王又不为秦人所承认。
《周本纪》说申戎联军“尽取周贿而去”,他们撤回了南阳,关中沦入无政府状态。出现这么大的权力真空,除了秦人又有谁能够填补?因此《国语》的作者才会说:
“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国语·郑语》
秦国的土地是取之于周,而非取之于戎。这足以证明《史记》所谓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是虚妄不实之辞。司马迁之所以会写下这条记载,可能是因为承袭秦国国史也就是《秦纪》的缘故。
大概是秦人修撰国史的时候,为了掩盖秦襄公侵夺周畿的非法行径而对历史真相做出了曲笔篡改,而司马迁则误信了《秦纪》中的伪饰,于是乎留下了《史记》中这笔漏洞百出的胡涂账。
如果说周平王是因为受到了秦人的逼迫而东迁洛邑的,那么谁又能为他擎天保驾呢?答案是:晋国。《左传》曰: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桓公六年》
周幽王死后,西虢国的国君虢公翰曾经一度扶植幽王的弟弟王子余臣登基为君(史称“周携王”),与周平王分庭抗礼。是晋文侯出手杀死了周携王,并与郑武公一道将周平王护送到洛邑定都的。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尚书》中才会留下那篇《文侯之命》,记载了周平王对晋文侯的封赏与感激之辞。在如何对待周平王的问题上,秦、晋两国选择的是相互对立的政治立场,而不巧,此时秦国的宗亲赵氏正投奔了晋国麾下。
赵氏为什么投奔晋国?我想这首先是由晋国在姬姓宗族中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的。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郑子产曾说过:
“周室少卑,晋实继之。”
——《国语·晋语八》
周室东迁、王权衰落之后,晋国作为姬姓诸侯中的强者,是有那么点争做姬姓诸侯大家长的野心的:城濮之战前,晋文公思报楚成王的旧恩,栾枝提醒他说,汉阳诸姬已被楚国悉数吞并,晋国不可思小惠而忘大耻(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崤之战时,秦军偷袭郑国未果,回师途中灭了姬姓滑国,先轸又一次以“灭我同姓”为由力主对嬴秦开战(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传》)。
这两件事都证明,晋国有意要主动承担保护姬姓同宗的国际责任。从宗法制度上说,所有的姬姓诸侯都是周天子的“儿子”,本应由强壮的父亲来加以保护。可父亲如今年迈体衰,有心无力了,那么家里留下来的这一摊子事儿,顺理成章地要由长子来负责张罗。
“春秋霸主”的这个“霸”字,原本就是“伯”即长子的意思。晋国对芈姓楚国和嬴姓秦国发动的战争,其间都不乏显示自己长子之尊的用意。
晋国这个长子并非是一朝一夕成长起来的。他最初的壮大实实在在是因为接收了西周的政治遗产,尤其是收编原属于周天子直接统帅的世姓世官。晋文公执政时期坐镇中央的11家晋国显姓当中,董氏家族原先就是周天子的属僚。而与董氏家族相似,赵氏家族也同样是自周投晋的。
时势造英雄。赵氏没有老秦人的好运气。秦人趁着幽王驾崩、西周丧乱的空档,竭尽全力地抢占处于权力真空期的关中地区,不但成功地跻身诸侯之列,甚至一跃成为关中地区的最强国。
但赵氏身在晋国的卧榻之侧,他没有扩张的空间,周室衰微后只得主动寻求与晋国的联合。好在“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左传·昭公十五年传》),晋国习戎倒与赵氏游牧养马的特征不谋而合,双方的联合也就因此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投奔晋国的一个多世纪以后,赵氏等来了晋国的一代英主晋献公。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亲御戎师,接连吞灭魏、霍、耿三个诸侯小国,为晋献公御戎的赵氏首领赵夙因为伐霍立功,被赐予耿邑,正式成为晋国的大夫。耿邑正当黄河的西岸,监临蒲津关上游的少梁渡。
赵氏封耿,意味着他已经被晋献公摆到防御秦人东侵的最前线了。
参考文献: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林建鸣《秦史稿》
钱穆《国史大纲》
马百非《秦集史》
杨宽《古史探微》
本文系晋公子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周幽王(前795—前771年),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历史功过】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周。
【成语典故】必恭必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释义: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赏析: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毕恭毕敬”,也有写作“必恭必敬”的。
【生平大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继位后,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国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终于找着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并将其买下,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退走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名人评说】评曰:幽王为人性暴寡恩,喜怒无常、狎昵群小,整日饮酒食肉。刚一即位就让他所宠信的近臣到民间广征美女供其泄欲。尹球、虢石父、祭公三个奸佞小人谗邪欺君。幽王拜尹球为大夫,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三人皆谗佞阿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历史遗迹】西周烽火台遗址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了迅速传递军情,就创建了烽燧报警系统。长城出现以后,烽燧系统遂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烽”指夜间举火,“燧”指白昼放烟,多于高阜山巅、高台之上实施,因此烽燧遗址主要表现为被称为“烽火台”的台式建筑遗迹。在陕西骊山山巅,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西周烽火台。
周幽王(前795—前771年),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历史功过】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周。
【成语典故】必恭必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释义: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赏析: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毕恭毕敬”,也有写作“必恭必敬”的。
【生平大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继位后,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国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终于找着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并将其买下,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退走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名人评说】评曰:幽王为人性暴寡恩,喜怒无常、狎昵群小,整日饮酒食肉。刚一即位就让他所宠信的近臣到民间广征美女供其泄欲。尹球、虢石父、祭公三个奸佞小人谗邪欺君。幽王拜尹球为大夫,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三人皆谗佞阿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历史遗迹】西周烽火台遗址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了迅速传递军情,就创建了烽燧报警系统。长城出现以后,烽燧系统遂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烽”指夜间举火,“燧”指白昼放烟,多于高阜山巅、高台之上实施,因此烽燧遗址主要表现为被称为“烽火台”的台式建筑遗迹。在陕西骊山山巅,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西周烽火台。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