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公解梦

荷花梦歌曲原唱 荷花梦正谱

发布时间:2024-05-10 02:55:02作者:行尸走肉来源:网友上传

荷花梦歌曲原唱 荷花梦正谱

本文目录一览:

40余万字自传体小说《荷花梦》记录时代发展变迁 古稀老人笔下的烟火新疆

长篇小说《荷花梦》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后,78岁的业余作家马雁仍然保持着每天“码字”的习惯。

“从作品的叙述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发展的脉络,土地改革、互助组、统购统销、合作社,直到改革开放后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变化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作品中都有或深或浅的交代和描述记录,这种编年史式的述写,使整个作品获得一种恢宏的空间,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境界、格调和品位,同时也使得作者的个人奋斗史有了更深的意义、更高的价值。” ——著名作家赵光鸣

新疆网讯(□文/图蔡俊)每天清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翠泉路蓝波湾小区,78岁老人马雁慢跑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

小区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还是位每天“码字”的业余作家。近日,马雁的长篇小说《荷花梦》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在78岁高龄成功出版长达40余万字且质量颇精的长篇小说,引发了读者的关注。

这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但又不仅仅限于自传。马雁将自己大半生的人生故事与时代紧密结合,这使得《荷花梦》极具特色:她虽然讲述的是个人经历,但同时又将个人命运紧紧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以及乌鲁木齐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时代发展氛围的巧妙营造,让非名人传记足够精彩

《荷花梦》讲述了主人公荷花的人生故事。

荷花出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其个人命运与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休戚相关。历经家庭变故坎坷,18岁来新疆乌鲁木齐,从成家再到工作,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从商并获得成功,全书向读者揭示了有梦想就要去追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哲理。

这本自传体小说虽非名人传记,且长达40余万字,但因为写得很有技巧,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读来像是在观赏一部电视连续剧,轻松且津津有味。

故事从1948年起开始讲述,每一篇章之前,对年代和当年大事都有大致交待,这是马雁在写作时很别致的地方。

在讲述荷花一家如何加入农业合作社一节时,开篇这样写道:一九五五年秋后,农村互助组要联合起来成立初级农业社。上级规定:入社自愿,出社自由,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荷花在乌鲁木齐开始有创业想法的章节里,开篇如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电视屏幕上做着“穿皮衣既防寒又潇洒”的广告……宝林夫妇恰巧赶上了这个好机遇,星期天不休息,在“小工房”里忙碌着。

而在荷花生意越来越旺和孩子有小分歧的章节里,则是这样开场的:二十一世纪初,社会上流行穷穿呢子、富穿皮子。无论任何人,只要穿上一件皮衣,就好像有了身份、地位似的。

……

这样的交待,既清晰又明快,让人很快进入到年代氛围中,且转换如剧场,书中人物的人生,也一幕幕拉开,自然不生硬。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雁在叙述语言上也下足了功夫。她努力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大量民间语言的应用增加了叙述的色彩感,避免了过程交代的枯燥乏味和冗杂繁琐。

“这种干,那种干,不如老农一畦蒜:这种工,那种工,不如老农一畦葱”“从小没有娘,到老命不强”“衣服不差一柳,鞋子不差一韭”“上边一天吃个牛,经不住下边的小眼流”“天下无数有情人,满眼都是无奈人”“有本事的当官掌权,没本事的管锅管碗”……如此等等,这类顺口溜式的群众语言,形象、风趣、诙谐,马雁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而除了叙述语言上的追求,在悬念的设置、叙述的迂回上,马雁也聪明地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使作品始终对读者保持有吸引力,这在一位非名人传记的小说当中,实非易事。

一本书40余万字,写了三十年

荷花的原型就是马雁本人。她出生于山东禹城县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进疆,安置在乌鲁木齐,先后从事过纺织工、营业员、教师等工作,后在新疆皮草毛皮工业公司退休。

写书是马雁从小立志想做的事。虽然家境贫穷,父母离异,她没有受过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她天资聪颖,且似乎总有一种力量推动她将自己从小的艰难境遇用文字写出来,以纾解心中苦痛。

“到了乌鲁木齐,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周围不再有那么多家事缠绕,心中敞亮了,就想把那些开心事写下来,让自己有足够可以回味的‘甜’。”马雁说,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末,她有了难得的机会在自治区文联工作了一年多,和作家们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之下她对写作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爱读书也是从那时开始养成的习惯。四大名著、古籍典故、当代小说,只要能够找到的书,马雁全都要读上一读。

45岁时,马雁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故事,“那时打拼得有些成就,生活条件好了,就开始写这本自传,而这一写就是三十年。”直到2020年,全书才全部完成,此后修改无数次,直到今年出版。

《荷花梦》的故事线,展现了时代发展的过程。马雁不是专职作家,她没有足够的知识体系去规划如何创作一部年代小说,但她每年都花一些业余时间记录身边故事的习惯,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丰厚的内容和资料。而大量阅读中华经典名著,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足够的参照和学习样本。

不少书写新疆的作家,都把目光聚焦在对大美新疆风貌的自我感受和当下烟火生活的体察中,马雁却独辟蹊径,将自己78年的丰富阅历,放在时代大发展大变迁的背景下,将人生故事巧妙融入到各个时代发展节点当中,这样的写作,将作者个性与读者共性打通,让读者产生极大共鸣和共情。

这里太美好,我想要时时刻刻赞美新疆

在新疆的生活,是马雁写作中独具华彩的重头篇章:在皮革厂上班的荷花,无意中改装碎皮子制作精美的钱包、手套,这一商机让荷花一家走上致富道路,且成为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法宝。

这是马雁的亲身经历。“乌鲁木齐是我的福地,我来到这里以后就像获得重生,无论是经商还是写作,总有灵感和来自各方的助力,即使有过艰难困苦,但眼前总是亮堂堂的。”她说。

18岁那年冬天,刚下火车的马雁眼中的乌鲁木齐一片白雪茫茫,行人骑着小毛驴在寒风中踽踽独行。“60年过去了,现在只要一下雪,大队扫雪车轰隆隆开过来,一个小时就清理得干干净净。到了夏天,你看看,现在的乌鲁木齐有多美。”她指着自家窗外一片绿地,那里一片青翠,繁花盛开。

“我前两天还乘地铁从南门一直坐到机械厂,舒适得很,既快又方便。”她笑着说,这在6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中国大地上,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处可见。马雁说,自己有幸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奇迹,更有幸的是,能将参与到这场伟大建设中的普通人的人生,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地书写出来。

现在,马雁又在着手写一部电视剧《新疆人》的剧本,这部剧,她的视线仍然集中在乌鲁木齐普通人的身上,“新疆太美好了,我就想写这么多年里,我眼中所见新疆的发展,新疆人的生活,我总有一种创作冲动,想要时时刻刻赞美新疆。”她说。

石门村的“三重门”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査生辉 王恬 夏正锋 特约记者 徐大发 通讯员 熊敏 刘莎莎

掌上咸宁报道

石门因石得名,一代代石门人在这里辛勤耕耘,刻录着石门人的历史记忆。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石门村旧貌换新颜,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万元。

穿越历史之门,洗去尘埃

青砖黛瓦,红柱前檐,硬山挑脊……长夏畈古民居的尽头,似乎飘散着淡淡的烟火,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

8月24日,小雨连连。记者来到长夏畈古街,满眼尽是古色古香的楼阁、精致典雅的门窗……在这里,依稀能看见那段历史的模样。

站在古街入口,一边是崭新的美丽新农村,一边是古色古香的明清老街,让人感觉恍若隔世。因年代久远,街面的青石板有些已松动,踩上去“咯咯”作响。两边的老字号店铺和古宅,随着街道绵亘,望不到尽头。

在明清时期,长夏畈古街作为湘鄂赣边贸中心集市,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进而带动了它的繁荣。

这条古街,见证着600年以来石门村的历史,也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

72岁的老人夏继明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居住于此,见证着古民居的变迁。“那时,古街都是用青石板铺的,是整个乡镇最热闹的地方。驴车马车拉货,来来往往,把不少地方都颠簸出了坑。”夏继明说。

1940年,日本人放了一把火,烧掉了这里一半的古民居。步入现代后,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古街辉煌不再,加上新农村建设以及人口外流,古街才渐渐萧条。

“古民居太偏僻了,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很多老房子也都塌了,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石门村村支书夏新华说。

但也因为此,古民居在城乡巨变的过程中保存至今。如今,像长夏畈古民居这样相对完整的古代商业街道在咸宁已不多见。

2007年,省第三次民间文物普查,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2017年,一场以古民居为中心的提升和修缮工作正式开展起来,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保留历史记忆。

“政府投入了300万元保护修缮,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原则进行,保留了古民居的历史遗存和原物,将破败倾圮的店铺、残破的屋瓦增补构建。”夏新华说。

漫步在古民居里,永和园、长春堂、祖祠等古建筑群静谧矗立,门口的墙嵌式石马栓、石柱、石门联、石狮子、石柜台让凝固的历史得到展现,房子里的木对联、古商铺招牌、人物画、山水画、屋檐画栩栩如生。

走过红色之门,洗礼精神

走进村子,经过楚王山。这片山山相抱,满目苍翠的土地,承载了石门村太多的记忆。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王好酒,又好狩猎,便将此地辟为楚庄王南营猎场。《通山县志》载:“相传楚王曾猎于此”,于是此处得名为楚王山。

路边修建了一座“楚王游猎”的雕塑,展现楚王游猎随行的气派场景,雕塑高大壮观,栩栩如生,宛若亲临游猎现场。

楚王山还是座红色的山。“石门村楚王山是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讲解员阮星说。

1925年石门党小组在楚王山建立,成为全县最早的九个党小组之一。

1927年至1929年,石门人夏昌平、夏家寿、王翠红、夏洪海等先后投身革命。夏昌平任通山县总工会副委员长、委员长,夏家寿任执委,夏洪海任石门特支书记,他们成为了革命的中坚。

1930年8月,咸、蒲、崇、通中心县委和四县苏维埃政府建于此,发展红军队伍近千人,并在当地开展了第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多次出击部队以及地方团防,声势威震湘鄂赣。

革命战争的硝烟散去,在这里留下了红军医院、红军营房、红军会场、牛崖战场、红军洞、挂马山、枪械修理所和黑窝碉堡等多处遗址。

2018年,通山县政府投入120万元修建了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园内的红色文化广场上,矗立着烈风长存雕塑,墓园中安详静卧着15位革命烈士。

走进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在苍翠的松柏掩映下,革命烈士墓碑默默矗立,向人们述说70年前,通山革命前辈的峥嵘岁月。

纪念碑背面,记载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烈士英名目录下,夏洪海、夏发泉、张翠红等93名烈士永远留在了这里,受后人敬仰。

自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先后有200多批、3000余党员干部,在这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这里也是通山县中小学师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阮星说,每年清明节,都有从湖南、武汉、江西来的游客,前往烈士纪念园,瞻仰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

“他们对红色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情,听说这里有一个烈士纪念碑就一起来感受历史文化,领悟革命精神。”夏新华说,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楚王山作为旅游目的地,通过红色旅游感悟人生、净化心灵、铭记历史。

踏进田园之门,洗涤身心

现在的石门村,离通山县城很近,沿着带护栏的沥青公路行驶,仅15分钟车程就抵达村委会大门口。

市委办驻石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易齐全介绍,修路之前,从石门村到通往县城的大道,有8座山头阻隔,村民出行,需绕行50分钟车程才能抵达县城,十分不便。

2017年,石门村村民众志成城,与修路工人一道,硬是从8座山头的脚下,凿出一条路,将蜿蜒起伏的柏油路从S209省道边拉到村门口,让石门山门洞开。

沿着新修的旅游公路向村湾深处前行,太空莲、葡萄、火龙果、香榧、野菜种植基地,一片连着一片;山谷里,黑山猪养殖基地、生态鸡养殖基地,一个接着一个。这便是该村布局的七彩产业园。

2018年以来,石门村先后举办了咸宁首届乡村旅游节、首届抖音短视频大赛和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等活动,让石门成为乡村旅游“打卡点”。

2019年,石门村创新村级发展方式,率先成立全市首家村级投资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浙江商人张长大流转300亩土地建成七里香四季采摘园,其中100亩葡萄,200亩猕猴桃、桑葚、柚子等。本地退休老教师夏成林流转100亩土地成立通山县林科种养殖合作社,种植太空莲,开展莲子加工。创新实施股权扶贫机制,与通山县城投公司、武汉植物园合作,建设100亩荷花繁育基地。

石门村七里香四季观光采摘园内,一行行整齐的葡萄树枝繁叶茂,翠绿的葡萄叶下,隐藏着一串串犹如绿宝石般的葡萄,让人喜爱,吸引一批批游客前来采摘。

“我们这里是基地+村委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这里务工,每年能帮他们创收万把多块。”果园负责人夏学文说。

游客多了,石门村一部分年轻人不再去城里打工,选择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

惠丰园农家乐老板刘元珍说,石门村发展变化特别大,路通了,环境也变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于是几个闺蜜一商量就开了农家乐,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客人都是来自武汉、咸宁等地,专门来体验乡村游,吃农家土菜的。

易齐全介绍,石门村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万元。

如今,石门村正谱写一曲曲文旅融合的动人乐章,一幅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责编:张敏

编审:向东宁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荷花梦》:近八旬老人笔下的灯火新疆 ——一部足够精彩的非名人传记,记录时代的发展变迁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蔡俊  每天早上,在乌鲁木齐天山区翠泉路蓝波湾小区,78岁老人马雁慢跑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  小区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还是个每天“码字”的业余作家。近日,她的长篇小说《荷花梦》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在78岁高龄,马雁的这部长达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成功出版,且质量颇精,引发读者关注。

  78岁老人马雁的长篇小说《荷花梦》出版。该书见证了新疆乌鲁木齐发展历程。图为雁在家中。记者蔡俊摄  这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但又不仅限于自传。马雁将自己大半生的人生故事,与时代紧密结合,这使得《荷花梦》极具特色:她虽然讲述的是个人经历,个人命运始终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乌鲁木齐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从作品的叙述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发展的脉络,从土地改革到互助组、统购统销、合作化、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后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变化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作品中都有或深或浅的交代和描述记录,这种编年史式的述写,使整个作品获得一种恢宏的空间,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境界、格调和品位,同时也使得作者的个人奋斗史有了更深的意义,更高的价值。”作家赵光鸣这样评价。  时代发展氛围的巧妙营造  让非名人传记足够精彩——

  《荷花梦》书影。受访者提供  《荷花梦》讲述了主人公荷花的人生故事:荷花出生于解放战争时期,人生命运与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休戚相关。18岁前历经家庭变故坎坷,18岁来新疆乌鲁木齐,从成家再到工作,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经商并获得成功,全书向读者揭示了有梦想就要去追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哲理。  这本自传体小说,虽非名人传记,且长达40余万字,但因为写的很有技巧,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读来像是在看一部长剧,津津有味,轻松愉悦。  故事从1948年开始讲述,每一篇章之前,对年代和当年大事都有大致交待,这是马雁在写作时很聪明别致的地方。  在讲述农业合作社荷花一家如何加入一节时,开篇这样写道:一九五五年秋后,农村互助组要联合起来成立初级农业社。上级规定:入社自愿,出社自由,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荷花在乌鲁木齐开始有创业想法章节里,开篇如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电视屏幕上做着“穿皮衣既防寒又潇洒”的广告……宝林夫妇恰巧赶上了这个好机遇,星期天不休息,在“小工房”里忙碌着。  而在荷花生意越来越旺和孩子有小分歧一章节里,则是这样的开场:二十一世纪初,社会上流行穷穿呢子、富穿皮子。无论任何人,只要穿上一件皮衣,就好像有了身份、地位似的。  这样的交待,既清晰,又明快,让人很快进入到年代氛围中,且转换如剧场,书中人物的人生,也一幕幕拉开,自然不生硬。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雁在叙述语言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她努力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大量民间语言的应用增加了叙述的色彩感,避免了过程交代的枯燥乏味和冗杂繁琐。  如“猪吃食是往前拱,鸡吃食是往后刨,各有各的道”“这种干,那种干,不如老农一畦蒜:这种工,那种工,不如老农一畦葱”“从小没有娘,到老命不强”“衣服不差一柳,鞋子不差一韭”“上边一天吃个牛,经不住下边的小眼流”“天下无数有情人,满眼都是无奈人””有本事的当官掌权,没本事的管锅管碗”,如此等等,这类顺口溜式的群众语言,形象、风趣、诙谐,马雁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而除了叙述语言上的追求,在悬念的设置、叙述的迂回上,马雁也聪明地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使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保持始终,这在一位非名人传记的小说当中,实非易事。  一本书,写了三十年——  荷花的原型,就是马雁本人。她生于山东禹城县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进疆,安置在乌鲁木齐,先后从事过纺织工、营业员、教师等工作,后在新疆皮草毛皮工业公司退休。  写书,在马雁是从小立志想做的事儿。虽然家境贫穷,父母离异,她没有受过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她天资聪颖,且似乎总有一种力量,推动她将自己从小的艰难境遇用文字写出来,以纾解心中苦痛。  “到了乌鲁木齐,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周围不再有那么多家事缠绕,心中敞亮,心里的开心事儿,也想写下来,让自己有足够可以回味的甜味儿。”马雁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她有了难得的机会——在自治区文联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和作家们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她对写作,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和基础。  爱读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习惯。四大名著、古籍典故、当代小说,只要能够找到的书,马雁全读过。  45岁时,马雁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故事:“那时打拼得差不多了,生活条件好了,就开始写这本自传,这一写,就是三十年。”直到2020年,全书才全部完成,此后修改无数次,直到今年出版。  《荷花梦》的故事线,跨越了新中国发展全程。马雁不是专职作家,她没有足够的知识体系去规划如何写作一部年代小说,但她每年都花一些业余时间记录身边故事的这个习惯,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丰厚的内容和资料。而大量阅读中华经典名著,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足够的参照和学习样本。  不少书写新疆的作家,都把目光聚焦在对于大美新疆风貌的自我感受和当下烟火生活中,马雁独辟蹊径,她将自己78年的人生丰富阅历,放在时代大发展大变迁的背景下,将人生故事,巧妙融入到各个时代发展节点当中,这样的写作,将作者个性与读者共性打通,让读者产生极大共鸣和共情。  这里太美太好,让我总有写下去的冲动——  在新疆的生活,是马雁写作中独具华彩的重头篇章:在皮革厂上班的荷花,无意中改装碎皮子用来制作精美的钱包、手套,这一商机,让荷花一家走上致富道路,且成为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法宝。  这是马雁的亲身经历。“乌鲁木齐是我的福地,我来到这里以后,就像获得重生,无论是经商还是写作,总有灵感和来自各方的助力,即使有过艰苦、困难,但是,眼前总是亮堂堂的。”她说。  18岁那年冬天,刚下火车的马雁,眼中的乌鲁木齐一片白雪茫茫,行人骑着小毛驴在寒风中,踽踽独行。“60年过去,现在只要一下雪,大队扫雪车轰隆隆开过来,一个小时就清理得干干净净。到了夏天,你看看,现在的乌鲁木齐有多美。”她指着自家窗外一片绿地,那里一片青翠,繁花盛开。  “我前两天还坐地铁从南门一直坐到机械厂,唉呀,舒适的很,特别快特方便。”她笑着说,这在60年前的她,不敢想象。  中国大地上,这样翻来覆去的变化随处可见。马雁说,自己有幸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奇迹,且更有幸的是,能将参与到这场伟大建设中的普通人的人生,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地书写出来。  现在,马雁又在着手写一部电视剧本《新疆人》,这部剧,她的视线仍然集中在乌鲁木齐普通人的身上:“新疆太美好了,我就想写这么多年里,我眼中看到的新疆的发展,新疆人的生活,我总有一种创作冲动,想要时时刻刻,赞美新疆。”她说。

#新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