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常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常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及现状

发布时间:2024-05-10 18:13:58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网友投稿

常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常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及现状

本文目录一览:

「姓氏寻宗」常姓——历史来源

在历史传说时期已有常姓人物出现。《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传说常先在黄帝时任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还有一个女性人物叫常仪,以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史记·历书·索隐》按:“《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所以后人有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即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今河南。

常先、常仪以后,又有来源不同的三支常氏。一支是西周时卫康叔的支庶子孙,因食采于常邑(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以封邑名命为常氏。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一支出自古代的吴国,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当代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说:“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故城在今江苏常州),因氏。”常氏还有一支系北宋时因避讳而由恒氏所改。古代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宋真宗姓赵,名恒。为避宋真宗的名讳,恒氏以“恒”与“常”义近而改姓常。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

《左传》记有越国(建都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大夫常寿过。说明春秋时会稽一带已有常氏。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官至右将军。东汉初有常少,在公孙述据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县北)称帝时任太常。说明常氏在两汉时已有迁至今山西、四川者。

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常氏多有显者,河内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江原常氏,蜀汉时有常播,建兴中为县功曹,县长遭诬陷,他到狱争辩,被打数千杖,肌肤剥烂,幽闭三年,一直不改口,终于使县长的冤情得以澄清;还有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东晋时有史学家常璩,曾在成汉(十六国之一)任散骑常侍等职,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所著《华阳国志》,记述了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的巴蜀史事。三国魏温人常林,官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4世孙常珍,北魏时任南安太守,避乱徙居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珍子常坦,官镇远将军;坦子常爽,官宣威将军,博通经史,曾置馆教授门徒七百余人;爽子常文通,累官镇西司马、南天水太守;文通子常景,官车骑将军、秘书监,封濮阳县子。

隋、唐时期,长安(今属陕西)常氏比较兴旺,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常氏也是茂族。隋炀帝时有屯田主事常骏,曾于大业三年(607年)出使赤土国,与其建立邦交。唐代有诗人常建;高僧常慜,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礼,所附商舶中途遇险沉没,他舍己救人而死;还有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衮。

宋代,常氏有迁至福建、安徽、内蒙者。明、清时期,湖南、辽宁等省有常姓人物载入史册。清代以后,常氏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国有常姓华侨。南宋理宗时有连江(今属福建)人常挺,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封合沙郡公。蒙古有常德,曾于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奉命由和林出发,西觐皇弟旭烈兀于西亚。明初有名将常遇春,善射,有勇力,屡立战功,死后追封开平王。明代有散曲家常伦。清代有山东伊斯兰教学者和讲师常志美,精于波斯文,注意研究宗教哲学,所著波斯文文法《亥瓦伊·米那哈基》,为经堂教育学员的必读课本。现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常乾坤,曲艺相声演员常宝堃。

大陆常氏移居台湾,始于清代,早期主要是进行开垦,后在台繁衍发展。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又有一些常姓人离别故土,走出国门,徙居海外,不断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姓氏书列常氏郡望有河内、长安、新丰、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河南(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

常氏的堂号为知人堂,出自唐太宗时中郎将常何。一次,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因是武官,不善文词,便请门客马周代笔。因马周所写切中时弊,使太宗很高兴,便问常何。常何如实禀报。太宗立即召见马周,与马周交谈后,发现马周很有才华,立即封马周为官,并表扬常何为“知人”。常何的后裔因以为堂号,即“知人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常姓列为当今中国第94大姓,称其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将常姓列在第87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常姓分布很广,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较多,这5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63%。常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隋代鄯善右族有常氏;清道光时云南马龙州(今马龙)土知州为常氏,系彝族;裕固族常曼氏,汉姓为常;柯乐克孜族额齐克氏,汉姓为常;土族常鲜氏,汉姓为常;水、满、彝、回、蒙古、东乡、锡伯等民族也都有常姓。

常姓起源地之一的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京广铁路经其东境;起源地之二的偃师,位于河南省西部,伊、洛两河及陇海铁路横贯其境。

「姓氏寻宗」常姓——历史来源

在历史传说时期已有常姓人物出现。《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传说常先在黄帝时任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还有一个女性人物叫常仪,以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史记·历书·索隐》按:“《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所以后人有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即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今河南。

常先、常仪以后,又有来源不同的三支常氏。一支是西周时卫康叔的支庶子孙,因食采于常邑(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以封邑名命为常氏。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一支出自古代的吴国,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当代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说:“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故城在今江苏常州),因氏。”常氏还有一支系北宋时因避讳而由恒氏所改。古代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宋真宗姓赵,名恒。为避宋真宗的名讳,恒氏以“恒”与“常”义近而改姓常。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

《左传》记有越国(建都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大夫常寿过。说明春秋时会稽一带已有常氏。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官至右将军。东汉初有常少,在公孙述据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县北)称帝时任太常。说明常氏在两汉时已有迁至今山西、四川者。

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常氏多有显者,河内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江原常氏,蜀汉时有常播,建兴中为县功曹,县长遭诬陷,他到狱争辩,被打数千杖,肌肤剥烂,幽闭三年,一直不改口,终于使县长的冤情得以澄清;还有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东晋时有史学家常璩,曾在成汉(十六国之一)任散骑常侍等职,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所著《华阳国志》,记述了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的巴蜀史事。三国魏温人常林,官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4世孙常珍,北魏时任南安太守,避乱徙居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珍子常坦,官镇远将军;坦子常爽,官宣威将军,博通经史,曾置馆教授门徒七百余人;爽子常文通,累官镇西司马、南天水太守;文通子常景,官车骑将军、秘书监,封濮阳县子。

隋、唐时期,长安(今属陕西)常氏比较兴旺,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常氏也是茂族。隋炀帝时有屯田主事常骏,曾于大业三年(607年)出使赤土国,与其建立邦交。唐代有诗人常建;高僧常慜,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礼,所附商舶中途遇险沉没,他舍己救人而死;还有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衮。

宋代,常氏有迁至福建、安徽、内蒙者。明、清时期,湖南、辽宁等省有常姓人物载入史册。清代以后,常氏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国有常姓华侨。南宋理宗时有连江(今属福建)人常挺,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封合沙郡公。蒙古有常德,曾于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奉命由和林出发,西觐皇弟旭烈兀于西亚。明初有名将常遇春,善射,有勇力,屡立战功,死后追封开平王。明代有散曲家常伦。清代有山东伊斯兰教学者和讲师常志美,精于波斯文,注意研究宗教哲学,所著波斯文文法《亥瓦伊·米那哈基》,为经堂教育学员的必读课本。现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常乾坤,曲艺相声演员常宝堃。

大陆常氏移居台湾,始于清代,早期主要是进行开垦,后在台繁衍发展。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又有一些常姓人离别故土,走出国门,徙居海外,不断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姓氏书列常氏郡望有河内、长安、新丰、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河南(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

常氏的堂号为知人堂,出自唐太宗时中郎将常何。一次,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因是武官,不善文词,便请门客马周代笔。因马周所写切中时弊,使太宗很高兴,便问常何。常何如实禀报。太宗立即召见马周,与马周交谈后,发现马周很有才华,立即封马周为官,并表扬常何为“知人”。常何的后裔因以为堂号,即“知人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常姓列为当今中国第94大姓,称其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将常姓列在第87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常姓分布很广,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较多,这5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63%。常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隋代鄯善右族有常氏;清道光时云南马龙州(今马龙)土知州为常氏,系彝族;裕固族常曼氏,汉姓为常;柯乐克孜族额齐克氏,汉姓为常;土族常鲜氏,汉姓为常;水、满、彝、回、蒙古、东乡、锡伯等民族也都有常姓。

常姓起源地之一的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京广铁路经其东境;起源地之二的偃师,位于河南省西部,伊、洛两河及陇海铁路横贯其境。

爱新觉罗红带沟村常姓后裔续谱及名人录

作者:宫银强

红带子沟,也就是红带沟村,行政区划属于铁岭市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位于沈阳、抚顺、铁岭三市的交界处,村北面是长白山余脉,风光秀丽,花草幽香。村里1700余年的大清神树远近闻名,这里还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二次起兵之地,又是当时的狩猎场,另有烽火台、点将台等多处待开发遗址。村附近更是有雷锋纪念馆、张学良墓址等遗迹,共同组成了颇具历史价值的旅游区。

红带子沟村的大清神树

我在2019年8月份到访红带子沟,受到了村长常启峰的热情接待。通过详谈得知,村里85%的住户都是爱新觉罗后裔,其先祖为努尔哈赤的三伯祖索长阿,为红带子,旗籍为右翼满洲正黄旗。查《爱新觉罗宗谱》所知,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共有六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四子觉昌安、五子包郎阿和六子宝实。其中四子觉昌安为努尔哈赤的祖父,余者则是他的叔、伯祖父。六祖之中以三祖索长阿(1523年—1584年)一支的实力最为雄厚,他继福满之后成为掌管家族部落事务的酋长,甚至被明朝边官称做“建州贼首”。其子孙后代也是爱新觉罗家族各支系中繁衍较快的一支,所出人才也较多。对后来清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红带子沟历代传续是:福满(兴祖)→第三子索长阿→第一子履泰→第二子拜塔→第三子拜音达礼→第二子国干→第一子科布索→第四子鄂穆拜(配那拉氏)。《满族社会历史调查》在沈阳“满堂乡七个村满族的来源”一节中载:“科布索之子鄂穆拜,举家由沈阳南30里的龙王庙,迁到铁岭附近的山城子北面落户,并在此建其父科布索的衣冠冢。”同时结合自身红带子身份,鄂穆拜便将此地命名为“红带子沟”,鄂穆拜便是红带子沟一支的先主。然而《铁岭县志》(辽沈书社版第92页)第二章行政区划第三节地名记载:“清代嘉庆年间,爱新觉罗(常姓)从盛京(今沈阳)十里码头迁至此山沟内定居。”经考察,当时十里码头(今沈阳方型广场)为清代宗室营镶黄旗驻地,与本支旗籍不符,而且村中遗迹表明建村时间更久远。在此,笔者采用《满族社会历史调查》的这一说法。

红带子沟村前的家族谱系图

鄂穆拜生有五子:长子鄂岱、次子鄂海、三子鄂善、四子鄂林、五子鄂敏。鄂岱传三世后绝嗣,由鄂敏后人承嗣;鄂海后人迁到沈阳东的旧站,在乾隆年间,又从旧站迁到二道沟;鄂善外放做知州,后人居北京;鄂林无嗣。因此,红带子沟后人都是源自鄂敏一脉。初年,后世常泰及其宗族兄弟大排行以“常”为字辈,后人便以头名字“常”为姓氏。

根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鄂敏位下有男丁105位,今在此基础上将谱系予以延续。而目前,红带沟村皇族后裔现有86户230人左右,因此大部分后裔早已移居别处,使得续谱颇有难度。庆幸在全体常氏后裔的努力下,已将637位后裔信息编入家谱中,遍布于日本本州、法国留尼旺、北京、广州、西宁、延吉、沈阳、新宾等地。

红带子沟的美景

大清神树与大清十二帝整体景观

如今,红带子沟常氏后裔人才辈出,从事公务员、科学研究、人民教师、军人、演员、工程设计等职业。知名人物有:

清代:

常寿,字文奎,号介眉,载字辈,清道光朝生员、文举人。这次续谱感谢常启宽先生,提供给我们其高祖的照片(来自日本株式会社底款)。

时期:

在奉天维城学校就读的有五位:石麟(毓字辈)、魁斌(毓字辈)、墨麟(女,毓字辈)、庆福(恒字辈)、祝坤(恒字辈,常寿曾孙)。

军官两位:常英珍(毓字辈),陆军第二十七师步兵第一百七团参谋长;常恒魁,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军官十队第二中队中尉。

常恒玉,时任长春火车站副站长。

现代:

常英瑜(毓字辈),任国家农林部畜牧兽医总局处长、畜牧科学家,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特聘高级工程师、教授,发表《甘青两省畜牧概况》等著作。

常英璞,又作英朴,谱名英瑞(毓字辈),任国家铁道部总工程师。1951年,任唐山交大抗美援朝第六工程队副队长,入朝配合志愿军作战。

常伟民(启字辈),常恒玉之子,国家外交部直属的外交学院国际问题专家。

常文煊(焘字辈),演员、歌手,出演多部电视剧,在《我是班主任》中担任主演。

《百家姓》之——常姓来历

常姓是一个很怪的姓,它的来源和历代官职有莫大的联系。

还是先介绍几种常规的来源吧。

第一支,出自姬姓,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康叔之后、康叔有ー个儿子就封在常(今山东滕州附近)。这一支被称为山东常氏,是常氏的正宗。

第二支,还是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这个就要比前面的山东常氏古老得多,是黄帝的大臣,带有明显的传说色彩。

这一支叫河南常氏。

第三支,仍是出于姬姓,是春秋时期吴国君主之后。吴王曾把他的支庶子孙封在常(今江苏常州一带),被称为江苏常氏。

第四,源于芈姓,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到了北宋,恒思公的子孙为避宋真宗赵恒的讳,考虑到“恒”和“常”都有永远的意思,都改成了常。

这一支常氏主要分布在江苏沿海一带。

还有一支源于地名,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地方叫常,所以当地便有以居邑名为姓者,称常氏,世代相传至今。

接下来就说一说源于官位的常姓。中国历代都有这样一种官,是皇帝的贴身秘书、贴身警卫、贴身办公人员,叫“常侍”。这些人的子孙,很多

就改姓了常。比如唐朝有常平署令,相当于今天的物价局局长,专管出纳,管粮食,布帛、盐的价格。元朝的时候,有一个署叫常和署,是管理音乐家的。

这个官位并不高,只有正九品,但是担任这个位置的,基本都是尊贵的穆斯林,现在很多常氏回民,多半就是常和署令的后代。

说到回族,就要提两支非常重要的常姓。第一支是源于常遇春,这可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回族人。今天北京的牛街、花市这两个地方,都是

回族朋友的聚居地,尤其牛街那儿的常氏都说自己是常遇春的后代。你去问:“你贵姓啊?"”“我姓常。”“谁的后代?”十个有十个都回答:“常遇春。

还有一支是源于常志美。常志美是谁呢?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撒马耳罕(中亚)人。由此可见,常姓也是由很多民族融合而来的,是

个非常复杂的姓氏。

得姓始祖

康叔封,姬姓,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周成王即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建立卫国,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

山东和江苏是常姓最早的发源地,这个地跨南北的格局,决定了常姓一开始就分布在大江南北。战国的时候,北方的河南、河北和南方的湖北、

江浙,都有常姓。西汉时,有个太原人叫常惠,跟随苏武出使匈奴,结果苏武被发配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常惠则沦为匈奴人的奴隶,被拘

十余年。后来,他终于返回汉朝,被封为长罗(今山西太原)侯,由此太原常姓就非常显赫。同时,山东的常姓也形成望族一一平原常姓。汉末三

国之际,四川一带的常氏非常显赫,比如常播、常骞。属于魏国管辖的河南温县一带,常姓当官的也很多,而这一支后来有个人叫常珍,还迁到了

甘肃凉州一带。

郡望堂号

常姓郡望有平原、河南等。堂号有“知人堂”、“金吉堂”、“太原堂”、“积善堂”、“受宜堂”、“学古堂”等。

字辈

常氏一支字辈:“宏开世序广衍先传希光令德思继后贤忠美玉秀善积庆延敬修庭献孝友由全”。

隋唐时期、常姓名人多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和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两个地方。后来有新丰人常衮迁居福建,所以今天闽越一地的常氏,

都说自己是新丰常氏常衮的后代。明代大槐树移民里,也有常姓。常姓也是在清朝开始进入台湾,继而漂洋过海到海外的。常姓在今天以河南、山西

黑龙江、吉林、河北这几个省最多,这五个省的常姓,占了全国常姓人口的65%左右,相对来说,南方还是比较少。

常姓是大姓,比一般人想象的都要大,名人非常多。刚才讲到了追随苏武出使匈奴的常惠。苏武现在仍被我们视为民族气节的象征,今天讲的

“外交使节”这个词就是从他身上来的,因为当时出使的时候,苏武要带一个节,上面有动物的尾巴,作为出使的象征,所以叫使节。苏武在匈奴十

几年,那根使上的毛都脱掉了,他却一直保存着。他的助手常惠,在《汉书》里也有传,可见当时常惠的地位很高,大家都非常肯定他的气节。

还有常璩,东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人。他写的《华阳国志》,记载了从上古到公元347年巴蜀的历史,四川最古老

最可靠的历史记载就是常璩留下来的,这个非常重要。

还有常遇春,很多人以为常遇春是汉族,其实恐怕是回族。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元大都就是他打下来的。在朱元璋的将领中,常遇春

是为数不多的没有打过败仗的,是个常胜将军。他曾说,给他十万军马,他能横行天下,所以他有个外号叫“常十万”,人称“天下奇男子”。常遇

春家族里面很多人后来就留在了北京,住在牛街一带。

还想给大家讲一个成语。今天咱们都很在乎幸福感,对吧?那么幸福有没有标准呢?这个很难讲。老辈人经常讲,要知足常乐,你才能感到

幸福。知足常乐的类似意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叫作“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只有知道满足了,不再去争去抢了,オ不会受辱。最早是这个意思。

那么,“知足”是怎么开始对应起“常乐”的呢?这里有个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书生,名字叫常乐,年过三十也没结婚,孤身一人,就靠卖点字画谋生。有一年冬天,天非常冷,常乐身无御寒之衣,家无隔夜之粮,没

办法,只能冒雪出去卖画。大冬天的,谁买画啊?结果一幅也没卖出去,他只好沿街乞讨。当时漫天大雪,经过一座石桥的时候,他发现桥洞里边

居然有一堆剩火,大概刚才有谁在桥洞里边烤火来着。他非常高兴,赶紧凑上去,想去烤火。其实也没火,就一点点热气,他随口说道:“知足了知足了,

有点热气就知足了。”当时桥上正好有个告老还乡的官员经过,听到桥下边有个人在说“知足了,知足了”,就很奇怪。他刚从官场上下来,

深深感慨人心之不足。按理说现在天底下都是不知足的人,怎么在这里有人喊知足呢?他就下来看,见里边有个人,就把他叫出来,说:“你是读书

人?”常乐点头称是,还吟了一首诗:“十年寒窗苦读书,家境贫寒亲友无,学生心中无奢望,冷天见灰也满足。”大冷的天,见了一堆热灰就很满足了,

有点苦中作乐的意思。这个官员大为感动,说:“你这个人真不容易,读过书,还很知足,那么请你到我家里去教私塾吧,教教我的子女。你一年需要多

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结果常乐回答:“我有温饱足矣,愿为大人教育公子。”这位官员不由赞叹道:“知足者,常乐也!”知足常乐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这是一个民间故事。

常姓在今天中国姓氏中排在第87位,人口295.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8%。

「姓氏寻宗」常姓——历史来源

在历史传说时期已有常姓人物出现。《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传说常先在黄帝时任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还有一个女性人物叫常仪,以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史记·历书·索隐》按:“《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所以后人有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即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今河南。

常先、常仪以后,又有来源不同的三支常氏。一支是西周时卫康叔的支庶子孙,因食采于常邑(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以封邑名命为常氏。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一支出自古代的吴国,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当代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说:“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故城在今江苏常州),因氏。”常氏还有一支系北宋时因避讳而由恒氏所改。古代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宋真宗姓赵,名恒。为避宋真宗的名讳,恒氏以“恒”与“常”义近而改姓常。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

《左传》记有越国(建都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大夫常寿过。说明春秋时会稽一带已有常氏。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官至右将军。东汉初有常少,在公孙述据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县北)称帝时任太常。说明常氏在两汉时已有迁至今山西、四川者。

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常氏多有显者,河内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江原常氏,蜀汉时有常播,建兴中为县功曹,县长遭诬陷,他到狱争辩,被打数千杖,肌肤剥烂,幽闭三年,一直不改口,终于使县长的冤情得以澄清;还有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东晋时有史学家常璩,曾在成汉(十六国之一)任散骑常侍等职,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所著《华阳国志》,记述了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的巴蜀史事。三国魏温人常林,官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4世孙常珍,北魏时任南安太守,避乱徙居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珍子常坦,官镇远将军;坦子常爽,官宣威将军,博通经史,曾置馆教授门徒七百余人;爽子常文通,累官镇西司马、南天水太守;文通子常景,官车骑将军、秘书监,封濮阳县子。

隋、唐时期,长安(今属陕西)常氏比较兴旺,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常氏也是茂族。隋炀帝时有屯田主事常骏,曾于大业三年(607年)出使赤土国,与其建立邦交。唐代有诗人常建;高僧常慜,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礼,所附商舶中途遇险沉没,他舍己救人而死;还有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衮。

宋代,常氏有迁至福建、安徽、内蒙者。明、清时期,湖南、辽宁等省有常姓人物载入史册。清代以后,常氏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国有常姓华侨。南宋理宗时有连江(今属福建)人常挺,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封合沙郡公。蒙古有常德,曾于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奉命由和林出发,西觐皇弟旭烈兀于西亚。明初有名将常遇春,善射,有勇力,屡立战功,死后追封开平王。明代有散曲家常伦。清代有山东伊斯兰教学者和讲师常志美,精于波斯文,注意研究宗教哲学,所著波斯文文法《亥瓦伊·米那哈基》,为经堂教育学员的必读课本。现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常乾坤,曲艺相声演员常宝堃。

大陆常氏移居台湾,始于清代,早期主要是进行开垦,后在台繁衍发展。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又有一些常姓人离别故土,走出国门,徙居海外,不断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姓氏书列常氏郡望有河内、长安、新丰、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河南(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

常氏的堂号为知人堂,出自唐太宗时中郎将常何。一次,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因是武官,不善文词,便请门客马周代笔。因马周所写切中时弊,使太宗很高兴,便问常何。常何如实禀报。太宗立即召见马周,与马周交谈后,发现马周很有才华,立即封马周为官,并表扬常何为“知人”。常何的后裔因以为堂号,即“知人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常姓列为当今中国第94大姓,称其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将常姓列在第87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常姓分布很广,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较多,这5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63%。常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隋代鄯善右族有常氏;清道光时云南马龙州(今马龙)土知州为常氏,系彝族;裕固族常曼氏,汉姓为常;柯乐克孜族额齐克氏,汉姓为常;土族常鲜氏,汉姓为常;水、满、彝、回、蒙古、东乡、锡伯等民族也都有常姓。

常姓起源地之一的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京广铁路经其东境;起源地之二的偃师,位于河南省西部,伊、洛两河及陇海铁路横贯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