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刘立杰中医 刘立杰律师

发布时间:2024-05-08 00:58:58作者:旧人陌兮来源:网友整理

刘立杰中医 刘立杰律师

本文目录一览:

秦腔须生大师木匠红刘立杰

秦腔须生大家木匠红刘立杰

刘立杰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去世于二十四年(1935)字子英,以名行世,艺名“木匠红”,陕西临潼雨金镇人。刘立杰7岁入私塾读书,15岁时因家贫,辍学到泾阳县学木匠手艺。

刘立杰自幼酷爱秦腔,嗓音又佳,受西路秦腔传统的天罡音唱腔技法影响,移腔更调,把这一唱腔技法应用到西安乱弹,自创须生新腔,闲暇休憩,一唱辙能自成妙品,他就谋算以此技觅食。22岁时(光绪二十二年,1986)入临潼县县衙班头胡魁创立的魁盛班(又名华清班)学戏,由此开始秦腔须生表演基本功训练。刘立杰“扮相儒雅,气度安娴。尤其嗓音清亮,金声玉振。唱腔浑厚甜润,清逸绵远。吐字清晰,中气充沛,字正腔园。”(封至模《秦腔名艺人传略——木匠红》)因为学戏较晚,刘立杰幼功较差,不善靠甲武打戏,只以唱功为主的王帽戏,袍带戏清末民初名震关中,闻名晋南。因为他有文化基础,登台演出,总有自己的见解,常演的《八义图》《李陵碑》《走雪山》《让都城》《二进宫》《铁莲花》《卖画劈门》《乾隆让位》《周文送女》等戏皆不同凡俗,别具一格,清末民初驰名关中。他以老生出演花脸戏《黄河阵》之燃灯道人,《国士桥》之豫让,也各成规范,为人称道。

光绪二十六年(1900),名旦陈雨浓接受魁盛班,创建玉成班。在玉成班,刘立杰与名须生李云亭分别与陈雨农合作演出《走雪》《周文送女》等剧,被誉为达到至境。

元年(1911),陈雨浓以玉成班加入陕西易俗社,三年(1914),刘立杰应惠春波先生之邀,到西安榛苓社演戏、任教。五年(1916)应陕西易俗社聘任为教练。他排导的新创剧目有《中牟摘印》《鲁相拔葵》《贺家坟》《暗狱天》《艾孝子》《榛棰换娃》《银蜡台》《文山殉国》等。

十三年(1924),刘立杰离开易俗社,却指使易俗社学生苏牖民、刘毓中、王安民等人在武功县创立秦中社,因易俗社极力阻挠,旋即解散。第二年(1925),刘立杰在三原县城老爷庙创立秦腔秦钟社。该社效仿易俗社的办学模式,由刘立杰担任理事长,贾子明为文化课教师。十七年(1928)其子刘毓中离开易俗社入社担任经理,并兼任导演、教练,实际接管社务。二十年(1931)底,秦钟社解散。不久,刘毓中重组秦钟社,创建新声社,随即带社移驻宁夏银川。二十三年(1934),移驻兰州的新声社演出不利,以飞机接刘立杰去兰州助演救急。他主要演出卖画劈门》《八义图》《国士桥》等戏,反响不佳。又悔又恨的刘立杰返回西安不久就去世了。

刘立杰一生热爱戏曲教育事业,门下弟子不下百人,民初须生巨匠毛金荣最初就是由他开蒙的。他还给儿子刘毓中说戏、指点,易俗社名须生杨启华、耿善民等人也都受过他的指点。在秦钟社他亲自调炙刘裕秦(刘易平)、崔晓钟、汤秉钟、王斌秦、王应钟、惠醒秦、姜望秦等人。

刘立杰虽然幼功差些,却因为有文化基础,对曲界多有新颖理解,他也能主动接受新思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相比同时代的高天喜、陆顺子、王文鹏等人,就更多些时代气息。

刘立杰的艺术多由毛金荣、刘裕秦(刘易平)继承。

毛子良创办“正俗社”

要弄清“正俗社”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毛修义老先生说起。毛修义是西安东关人,系有名的中医外科大夫,家中自制“黄灵丹”“五毒膏药”等名药,家境颇为富裕。毛老先生有二子,长子毛玉卿,字体全,小时随父行医,兼管租赁瓷器铺子事宜,后来被西安某商号派驻湖北省沙市、汉口等地坐庄。次子毛子良,字体贤,在长庆社的茶坊当头家,由于毛子良常出进长庆社,又初通文墨,耳濡目染地对戏曲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本着以辅助教育、促进文化,力求对戏曲进行改良的宗旨,竭力想自筹班社。

现存1933年(二十二年)五月一日所著《西安正俗社重新改组缘启暨简章》称:“正俗社之创办,远在十五年以前,惨淡经营,煞费苦心……”根据这一记载推算,正俗社约于1918年(七年)由毛子良出面牵头,同张宝元、张景燕等几个人凑股分合伙筹办。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工作,于1919年(八年)正月正式成立,在西安南大街银匠会馆开台演出,后来移到南院门福建会馆和梁家牌楼山西会馆。

因当时锐意兴革的易俗社,对唱词、念白的发音常以国音为标准,而听惯本地语音的小市民和城郊农民等,对此接受不了,所以毛子良一开始就把“易俗社”视为抗衡的主要对象,将其名称引申,取真正移风易俗之意,而起名为“正俗社”。为了招睐观众,他们先后从各地特聘了当时秦腔界的一些名角前来献艺,其中有须生张金鉴、刘立杰(木匠红)、毛金荣、和家彦、郑生云、高天喜、肖顺和、刘双禄,小生贾德善、史学义、肖玉堂、王应玺、戴宽民、肖燕振(武生),旦角杨金声、王俊花、李月亭(活手腕)、惠济民、万双玲、伙计红、白菜心、肖彩大(老旦),净角马建南、杨鸿声、活颜良、王德荣、雷震鸣,丑角候振奎、王三甲等。一时名角荟萃,各展绝技,流派纷呈,剧场十分叫座。

靖正恭口述王学秀整理《群英荟萃的西安正俗社》节选

作者:刘军

刘立杰律师受邀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讲授合规法律课

近日,京都律师事务所刘立杰律师受邀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就“国有企事业单位合规与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进行授课,主会场和分会场共计三百余名航天一院本部及下属单位的法律顾问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与了此次授课。

图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公众号

航天一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现有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博士1200余人,硕士超过6000人,资产总额逾千亿元。该院培养造就了一批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包括6位“两弹一星”元勋、31位两院院士、2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2名“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被誉为航天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该院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航天一院成功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实现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京都律师事务所凭借在业内良好的口碑和出色的综合法律服务能力,于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担任航天一院常年法律顾问,在军民融合、科研、投资、重大决策等方面为航天一院提供了全方位法律服务。

图为刘立杰律师授课现场

此次课程系京都律师事务所与航天一院法务部门深化法律合作的系列活动之一。刘立杰律师结合受众特点和航天一院的业务工作,依托办案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重大决策履职、投融资、央地合作、政企关系等合规与刑事风险高发领域的典型案例,并对合规与刑事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合规建设与刑事风险防控提出建议。两个半小时的授课结束后,参加授课的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授课内容紧贴业务实际,内容丰富,案例充实,讲解生动,为航天一院及其下属单位进一步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增强人员风险意识、筑牢合规经营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帮助,对今后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感召下,京都律师将秉承29年来“追求卓越,不负重托”的服务理念,助力航天一院积极防范重大法律风险,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刘立杰画家《娴熟的笔墨 独特的花鸟艺术》

树立科学家教 涵育时代家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4月份,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下发了《关于举办松原市家庭教育文化节实施方案》的通知,共同开展了以“树立科学家教,涵育时代家风”为主题的首届家庭教育文化节。共设计开展家庭教育文艺汇演、“家教家风家训”书画摄影展、家庭教育“八进”、家庭教育专家论坛、亲子师生诵读会等八项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在全市构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个大平台,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文艺颂歌新时代用心书写新华章每一段声音,都是时代的回响;每一个目标,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庭工作既关联着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也关联着广大女性和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作为妇联组织,就要提供系统、视角多元、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满足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的需求。  7月份,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共同举办了“庆祝建党98周年家庭教育文艺汇演”,市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校以及家庭,共计呈现13个精彩节目。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将家庭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情景剧、小品、诗朗诵、歌舞,让人们更直观地接受家庭教育。小品《家风》,情景剧《家庭教育观察室》《军人的孩子》,歌曲《家和万事兴》以及长江音乐学校的大合唱《保卫黄河》《国家》,受到现场观众一致好评。特别是由市妇联创作、学生和家长共同演绎的小品《家风》,既让现场观众懂得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可过分干预,又直观地接受清廉家风教育。通过家庭教育文艺汇演,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引领家长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  翰墨飘香书家训丹青吐彩绘家风家庭工作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引导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发挥“两个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引领广大妇女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是新时代赋予妇联的新使命。  盛夏松原,翰墨飘香,一笔一纸一镜头,可演乾坤之大,可绎人心之微。正值中国成立98周年之际,一场凝聚国粹魅力、传承家风家教家训的书画摄影展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幕。  这次“家教家风家训”书画摄影展,市妇联协调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各县(市、区)妇联,共同向广大书画摄影爱好者进行作品征集,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筹备,于7月5日正式展出。内容涵盖传承家风家教家训、讴歌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以墨香传颂家风家训,共筑家国情怀。以家庭文化为主体,透过不同视角,用书画摄影的形式表达出家庭生活的真挚情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良好家风。  在本次展览摄影作品中,刘巨烨的《带着弟弟看升旗》、王玉梅的《孝道》、张军的《搀扶系人生》、丛雷的《家庭合影——23年的变化》(组照);美术作品中,刘立杰的国画《国泰民安》、王海霞的国画《幸福人家》;书法作品中,李宁的《礼记大学》、于清波的《沈括李世衡喜藏书》、肖俊平的《家风传承》、倪丁丁的《朱子家训》等,主题鲜明,作品有情怀、有温度,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展现了家和万事兴、忠厚传家久、百善孝为先等优秀家风在现代的传承,表达出对父母的孝道、对兄长的爱护和家庭的和谐之美。特别是书法作品中,原扶余县体育局离休干部戈立齐,已经91岁高龄,也挥毫泼墨送上一幅《父慈子孝》参展。全市共计100余名书画摄影爱好者参与活动,190余幅作品入展。(下转五版)  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多次就加强家庭教育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教育和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各级妇联组织做好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孙玉敏松原日报记者刘德喜

群英荟萃的西安正俗社

西安正俗社是20年代至30年代活跃在秦中的一个著名科社。由于它的活动时间长,培养的科生较多,在艺术上又进行过一些改良,至今在秦腔界仍有一定的影响。现据我在科社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后来同一些至亲和社友的交谈,将有关的社史情况回忆出来,供泰腔研究工作者参考。

毛子良先生创办“正俗社”

要弄清“正俗社”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毛修义老先生说起。毛修义是西安东关人,系有名的中医外科大夫,家中自制“黄灵丹”“五毒膏药”等名药,家境颇为富裕。毛老先生有二子,长子毛玉卿,小时随父行医,兼管租赁瓷器铺子事宜。后来,他被西安某商号派驻湖北省沙市、汉口等地坐庄。次子毛子良,在长庆社的茶坊当头家。由于毛子良常出进长庆社,又初通文墨,耳濡目染地对戏曲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本着以辅助教育、促进文化,力求对戏曲进行改良的宗旨,竭力想自筹班社。现存二十二年(1933年)五月一日所著《西安正俗社重新改组缘启豐简章》称:“正俗社之创办,远在十五年以前,惨淡经营,煞费苦心……”根据这一记载推算,正俗社约于七年(公元1918年),由毛子良先生出面牵头,同张宝元、张景燕等几个人凑股份合伙筹办。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工作,于八年(公元1919年)正月正式成立,在西安南大街银匠会馆开台演出,后来移到南院门福建会馆和梁家牌楼山西会馆。因当时锐意兴革的易俗社,对唱词、念白的发音常以国音为标准,而听惯本地语音的小市民和城郊农民等,对此接受不了。所以,毛子良先生一开始就把“易俗社”视为抗衡的主要对象,将其名称所引伸,取真正移风易俗之意,而起名为“正俗社”。为了招睐观众,他们先后从各地特聘了当时秦腔界的一些名角前来献艺。其中有须生:张金鉴、刘立杰(木匠红)、毛金荣、和家彦、郑生云、高天喜、肖顺和、刘双禄;小生:贾德善、史学义、肖玉堂、王应玺、戴宽民、肖燕振(武生);旦角:杨金声、王俊花、李月亭(活手腕)、惠济民、万双玲、伙计红、白菜心、肖彩大(老旦);净角:马建南、杨鸿声、活颜良、王德荣、雷震鸣;丑角:候振奎、王三甲等。一时名角荟萃,各展绝技,流派纷呈,剧场十分叫座。

毛玉卿先生主办正俗学社

到了十年(1921),因合伙经营出现了矛盾,一时难以和解,其他几个人纷纷要求退股。于是,毛子良先生当时便将自家所居住的中和巷北侧的一院房卖掉,退清了股份,改为独家经营,并让从沙市退职回家不久的毛玉卿兄长协助管理。毛玉卿先生自小热爱秦腔艺术,象对榛苓社名旦武振华的戏就常赞赏不已,也有一定的组织经营能力。加之,毛子良有吸食大烟的嗜好,对社务常懒于过问,正俗社的实际领导工作便逐渐落到了毛玉卿肩上。后来,毛玉卿正式就任社长。这时的演员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外,又陆续增聘了名须生:车云亭、牛百顺、赵秉兰、王景民、孙镇荣、高天举;名小生:王兴博、厨景益、沈和中、郭敬堂(武生);名且;梁箴(船户娃)、傅镜俗、曾鉴堂(一枝花)、刘逸民、安鸿印(顺安);名净:刘全禄、窦思忠、惠醒秦、王庚寅;名丑:苏牖民、许镜民等。名流云集,相映生辉。譬如,梁箴主演的《断桥亭》.,音色宽厚优美;安鸿印主演的《善士亭》,歌喉婉转动听,曾鉴堂主演的《张公背张姿》,雅俗共赏别致;杨金声主演的《赵五娘吃糠》,边吃边唱传情;贾德善主演的《木楠寺》,酸气才气横溢;沈和中主演的《黄鹤楼》,潇洒狂傲铮铮;王兴博主演的《杀裴生》,显吸鼻变脸之术;屈景益主演的《抱桩盒》,面部半愁半笑绝顶;和家彦主演的《拆书》,动作凝炼大气;牛百顺主演的《斩韩信》,鼻音送字味浓;毛金荣主演的《蜜蜂计》,怀甩稍子的绝活;高天喜主演的《马武取洛阳》,有“空中飞刀”盛名;马建南主演的《定军山》,呈长鲸饮海之威势;刘全禄主演的《算粮》,有“活魏虎”的美称;王三甲主演的《三溲索府》,单限麻脸跛腿手瘫京腔川语滑稽风趣,肖燕振主演的《杀四门》,武功娴熟超群出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也正因为正俗社聘请了诸多名家联袂献艺,相互配合十分默契,显示出较高的艺术质量。所以,社会声望益彰,堪与当时实力雄厚的易俗、三意两社成相逐竟争的鼎足之势,共享三秦盛名。可是,由于受聘的演员多系名角,要价(包银)甚高,兼之来自四面八方,人心不齐,流动性大,不好统一管理。于是,毛玉卿先生便毅然下决心白办学部,招收生徒,亲自培植戏曲艺术的新生力量。

十三年(1924),正俗社开始正式招收了头班学生50余名,并将剧社名称易为“正俗学社”。因而,象周贻白所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以及焦文彬所撰《秦腔概述》和静波所撰《陕西现代泰腔班社之概况》(均见《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一辑,1983年出版),均有称该年为正俗社成立年代的说法。实则,正俗社之创立早已经是八年的事了,前有详述,这里仅强调订正为要。正俗学社的学生,采取公开报考和私人介绍相结合的办法入科,以形象好、嗓音佳为录取的先决条件。所录学生的年龄一殷在9岁至16岁,入社后的艺名均以自诩为树立正气的“正”字居中而排行,规定三年期满结业。时被聘清到剧社担任教练的名家有:梁箴、党甘亭(胎里红)、高天喜、高登岳、王德荣、屈景益、王兴博、毛金荣、和家彦、刘立杰、刘全禄、许镜民、郭敬堂等。此外,还请来易俗社首席教练陈雨农先生(德娃),在毛玉卿社长家里给李正敏、靖正谦等人,指导过《黛玉葬花》等戏。改为“正俗学社”后,从十三年(1924)至二十二年(1933)上半年的九年间,毛玉卿先生主持招收了三期学生,共计190多名。共中,甲班50多名,如须生康正中、张正金、田正志、李正民、肖正有;小生靖正恭、杨正福、高正保(武生);旦角李正华、李正玉、韩正满、肖正慧、张正蓉、张正坤、张正乾、杨正俗、姚正礼(老旦)、靖正铭(老旦);净角马正义、杨正国、张正宽、徐正田;丑角马正新、刘正仁等。乙班70多名,如须生康正绪、王正端;小生靖正谦、江正谋、刘正平、申正民、张正武(武生);旦角李正敏、杨正云、戴正堂、张正风;净角王正甲、张正林;丑角高正登等。丙班74名,如须生王正廉、袁克勤、李正西、赵正凯、赵正钧、李正福;小生张正麟、王正熙、王正秦、李正寅;旦角管正芬、康正珍、张正碧、王正苓、范正才(老旦);净角鲁正昌;丑角刘正德等。任阁臣先生从二十二年(1933)下半年接管后,至三十年底(1941)停办这九年间,又招收了两期学生,共计一百一十多名。其中,丁班70多名,如须生李正斌、田正武、张正中;旦角张正声、田正芳;净角申正昆;丑角魏正风等。戊班40多名,如小生陈正俊、田正发、王艺秦等。前后十八个年头里,合计招收学生五期,约300名左右。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常规训练的基本功和武功课外,有时还上点文化课。科生排练和演出的剧目,仍以传统剧为主,但一般都是略经筛选整理加工过的,初步剔除了其中的糟粕部分,而且还注意选择了唱、念、做、舞等各方面功夫较强的戏。其中如折子戏:《草坡面理》《伯牙奉琴》《拷寇》《截江》《吃鱼》《杀四门》《铁兽图》《激友》《花亭观诗》《卖华山》《徐贾吃草》《临潼山》《详状》《拆书》《杀府》《断桥》《杀楼》《打草鞋》《会元桥》《抱桩盒》《花田错》《木楠寺》《夜战马超》《永寿庵》《女杀四门》《九江口》;本戏;《蝴蝶杯》《破宁国》《反大同》《破洪州》《出棠邑》《五典坡》《串龙珠》《黄河阵》《状元媒》《英棠传》《大报仇》《春秋笔》《访苏州》《血泪鸳鸯》《双凤钗》《富贵图》《玉梅绦》《回荆州》等等,为继承传统遗产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正俗社还借鉴碗碗腔、汉二簧等剧种,移植整理和改编新编了一批独家创演的剧目。譬如,《二度梅》《白玉梅》《白玉琪》《白玉楼》《百药图》《朱告柳》《折桂斧》(本戏)、《水月庵》《斩李广》等,一时轰动西安剧坛。这些剧目在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水平,不仅促进了正俗社演唱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丰富和扩大了上演的秦腔剧目。其中,如《二度梅》《白玉楼》《折桂斧》《白玉琪》《斩李广》等戏的选场或全本,至今仍盛演不衰,有的还为一些兄弟剧种所移植。为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病,该社还组织编演了社会戏《青年镜》,家庭戏《樵夫妇》和《慈虐案》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记得1934年在陕西省泾阳县演出时,有一位财东家的阔少爷看了《青年镜》后,深受启发教育,痛心疾首地下决心改掉了嫖赌和吸食大烟的恶习。为扩大视野和服从当时社会斗争的需要,还给科生排练了一些时装戏。譬如,上演了本社组织新编的以表现镇嵩军围困西安城、生灵惨遭涂炭为题材的时装戏《难民记》,以及排演了易俗社创编的时装戏《白相公》《白丁修书》和三意社创编的时装戏《贪花镜》和《新潮趣闻》等,初步让他们接触了秦腔如何表演现代生活的问题。

正俗学社在西安及关中的潼关、渭南、朝邑、三原、泾阳、户县等部分县镇和农村演出的最初阶段,由于演员阵容整齐,功夫扎实,剧目丰富多采,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欢迎。毛社长看到亲手培育的戏曲新苗茁壮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于1927年专门购置了新箱,搞了个大亮箱底的《昊天塔》演唱活动。这就是把凳子和戏箱一排排按宝塔形状堆垒在舞台上,让全体学员以剧中人装扮,穿戴上崭新的行头、盔帽、霞帔、战袍,站在箱、凳上面及周围。站在最顶端的是饰演肖银宗的名旦肖正慧。他引亢高歌,众角同应,生旦净丑,满台生辉。再加上名鼓师孙五子,名琴师群胜、伍绪、发娃、荆生彦、孙娃、麦娃的密切配合,鼓板声声,琴音袅袅,歌喉嘹亮,响彻云霄,别开生面,气氛活跃。观众兴奋得一面热烈鼓掌,一面将小银币、大前门烟掷扔舞台上,以示同贺。由此,可想当年的演唱盛况和欢乐之情了。后来,因关中连遭三年年谨,军阀混战不休,剧社债台高筑,严重入不敷出。加之,任阁臣先生接管后,又不善经营,对演职人员的生活和困难很少关心,真乃“东家既已更换,学生亦四分五裂。”(见封至模著《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载二十五年的《陕西报四周年纪念特刊》)台柱李正敏又于1936年另组“正艺社”,陆续将靖正恭等名家拉出,以致剧社的声誉每况日下,积重难返。从此,这个素与易俗社和三意社长期并驾齐驱、相逐竟美的秦中剧坛三强之一的正俗社,却不幸从根基上发生了惊人的大。最后,终于被颠簸动荡得溃不成班,遂奄奄待毙,不得不于三十年底(1941年)而散伙停办告终。

群芳争艳花似锦

在漫长的23年中,正俗社虽历尽沧桑和坎坷,但它毕竟为秦腔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材。其中,不少人通过实践钻研,在秦腔表演艺术上还有着相当高的造诣。譬如,在旦角方面,先后有李正华、李正敏、韩正满、杨正俗、肖正慧、李正玉、管正芬、张正、张正声、姚正礼(老旦)、范正才(老旦)、王正熙等入,在观众中享有盛名。特别是李正敏先生,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而不群的成就,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敏腔”艺术流派,被冠以“秦腔正宗”的美名。正俗社培养的小生,也有很好的成就,如靖正恭、杨正福、张正麟、高正保(武先)、靖正谦、李正寅、刘正平、陈正俊、田正发等,均受到观众的欢迎,象才高艺精的靖正恭,在陕、甘、新等地被观众尊为“秦腔贫生大王”。须生如袁克勤、康正中、李正民、田正志、康正绪、王正端、李正斌、王正廉、田正武、李正福、张正中等,也部技艺不凡,拥有广大观众。袁克勤名重一时,后来改唱木偶,被誉为木偶戏演唱艺术家。此外,在武生中的张正武、净角中的杨正国、张正宽、徐正田、申正坤、王正甲、马正义,丑角中的刘正仁、马正新、高正登、刘正德、魏正风等,也好学不倦,均有所长,在群众中荣获好评。下面,撷其精英中的几个代表者,筒要评述附后。

李正敏(1915-1973),长安县人,1926年进入正俗社,曾从名家陈雨农、党甘亭、梁箴、高登岳学艺,工青衣。1936年组建正艺社,1952年到原西北戏曲研究院担任艺术指导和秦腔团的领导工作。他发挥自己中音区优美的特点,广收博采,巧思敏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敏腔”艺术流派。其唱腔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常显“悲中有愤,愤中藏刚,刚中见柔,柔中寓情,情中含巧,巧中出戏"的美感。早在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为他录制了《探窑》《赶坡》《走雪》《游园》《洗衣》等八张唱片,声扬华夏,堪与易俗社之王天民称一时瑜亮……雏形尚小云。”(见1933年上海出版发行的徐慕云主编《梨园影事》一书)并且,被誉为“秦腔正宗”和“秦腔皇后”。他同名琴师荆生彦密切合作,创造了许多新腔,并改革了“哪依啊哈”的嘘字拖腔,使秦腔音乐唱腔的艺术效果更臻于完美,对案腔音乐唱腔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一生精心创造了《五典坡》的王宝钏、《白蛇传》的白云仙、《白玉琪》的尚飞琼、《二度梅》的陈杏元、《玉堂春》的苏三等艺术形象。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曾授予演员一等奖和荣誉奖状。他不仅是正俗社学员中的卓越代表,而且也是秦腔界独树一帜的著名表演艺术家。

靖正茶、生于1912年,长安县人。1925年进入正俗社,师承名家党甘亭、梁箴、高登岳、王兴博、王德荣等,工小生,秦腔表演艺术家。1940年起,辗转甘肃、新疆、宁夏等地。解放后,曾任兰州新光社和文光社社长、市戏校副校长、市秦剧团团长等职。他一生演戏一百多本(出),对秦腔小生的唱、做、念、舞、化妆等,都有着独具匠心的创造,对泰腔在甘、新等地的交流传播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唱腔宽朗高亢,俏丽流畅,字正腔圆,具有清秀雅致和刚柔相济的内在美。他与李正敏相互辅佐、联袂合演的《白玉楼》《白玉填》《白玉梅》《二度梅》《青年镜》等,很早便蜚声西安剧坛,被冠以“双璧”的美名。他的念白有弹远之功,显明快之妙。象在《伯牙奉琴》《详状》《花亭观诗》中的大段念白,底气足、喷口好、吐字清、韵味浓,如珠走玉盘,似胡桃滚坡,享有“兰州文小生第一”的赞誉。他的表演潇洒细腻,规矩典雅,个性鲜明,精稳娴熟,尤以所饰《吃鱼》《木楠寺》《激友》《李亚仙》《穷人计》等贫生戏,更高人一筹。其中,《激友》《李亚仙》等剧,被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唱片,观众和听众尊为“秦腔贫生大王”。此外,他饰演《草坡面理》的岳飞、《串龙珠》的康茂才,以及反串《断桥》的白云仙、《洞房》的卢风英等须生、红生和旦角戏,也能随处见珍。甘肃省第一屈戏剧会演时,曾荣获演员一等奖。

袁克勤(1914-1970),长安县人,秦腔木偶戏演唱艺术家。他1930年进正俗社,1932年改入鸿喜社木偶班,从师民间艺人王敏。1942年为西安乐意社领班,1953年筹建长安木偶剧社,后易为陕西省木偶剧团。其嗓音苍劲宽厚,唱腔风格特异。不仅在须生唱腔中,吸收了某些黑头唱法,而且于苦音唱腔中大胆地揉进了欢音唱法的骨干音符,悲苦中见浑厚,哀凄中见刚强,个性色彩十分浓郁。他善于在撩板、慢板、慢二六、双锤跺等板路里,运用“排句”“穿字”等技巧,加强了唱腔的起伏和表现力。象他向汉二簧名家赵安子学习移植的《斩李广》一剧,便是其精心研讨的艺术珍品。他的拖腔也很有特点,都用开口字,有些地方还用了戏曲中不多见的童音结尾。他的发声讲究,气息很好,唱词愈多,嗓力愈健,韵浓情深,饶有余味。代表剧还有《下河东》《斩黄袍》《金沙滩》《打镇台》《屯土山》《孙膑坐洞》等。

张新华(即张正麟),生于1918年,长安县人。1931年进正俗社学艺,曾先后在兰州、平凉等地演戏,1949年到西安尚友社(现市秦腔一团),著名小生演员。他的行腔韵辙规范,做工非常讲究,稳而不滞,帅而不飘,一招一式都寓以美的追求。其功底深厚,能适应小生行当中的各种角色。无论是《西厢记》中风流多情的张君瑞,还是《游龟山》中英俊侠义的田玉川,以及《黄鹤楼》中英武傲骨的周瑜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诚挚憨厚的梁山伯,都能演得十分生动感人。曾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荣获演员三等奖。

康正中(1908-1982),长安县人。1924年进正俗社,从师于名家党甘亭、高登岳、高天喜、王德荣等,著名须生演员。1934年赴甘肃、宁夏等地演戏,曾任宁夏觉民社社长。解放后,长期担任宁夏秦剧团团长等职。他以扮相清俊威武和身段动作优美出名。道白清晰富有感情,行腔沉稳富有韵味,舞台演出的综合性效果比较好,尤以红生戏驰名西北各地。拿手戏有《斩颜良》《古城会》《临潼山》《卖华山》《醉写》《击鼓骂曹》《取都城》《破宁国》等。1955年曾获得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当时甘、宁合为一省)。

韩正满(1911-1975),长安县人。1924年进正俗社,受业于名家梁箴、党甘亭、高登岳等,工青衣。解放前长期在西安、汉中、渭南等地演戏,著名旦角演员。解放后,在朝邑县和大荔县剧团献艺和任教。他嗓音清亮,音质优美,行腔委婉,刚柔相济,功底扎实,风姿妩媚。尤其善于在刻画人物的身份、气度和性格上下工夫,以显细腻传神之妙。代表剧有《三上轿》《青风亭》《铁兽图》《木楠寺》《卖苗郎》等。

康正绪,1912年生于西安市,1928年进正俗社,受业于名家梁箴、高天喜、刘立杰、肖顺和等,著名须生演员。解放前,先后在西安、兰州等地演戏,1949年到西安尚友社(现市秦腔一团)。他吐字清晰,道白流利,声调悠扬,出其自然。唱腔上吸收了王文鹏的一些特点,节奏紧凑而富于。做派潇洒,规矩不移。他演唱的《醉写》,《拜台》《屈原》《大报仇》《草坡面理》《五子魁》等戏,都很受群众欢迎。曾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

王正端(1914-1970),长安县人,1927年入正俗社,;师承名家高天喜、屈景益、王兴博、王德荣等,著名须生演员。1940年赴甘肃、宁夏等地献艺。解放后,曾参加甘肃省秦剧团。他扮相大气,做工朴实,吐字清晰,唱腔功力深厚。虽嗓音略带苍哑,但行腔运调自然流畅,大板乱弹韵味醇厚,扣人心弦。拿手戏有《斩韩信》《放饭》《挡将》《挑袍》《善士亭》《游龟山》等。秦腔名旦李爱云当年髫龄在甘肃启蒙学艺时,就是王正端给教授的。

肖正薏(1910一1958),长安县人。1924年入正俗社,著名文武旦,以做工见长,武功尤好。1938年到甘肃的兰州、武威等地演出,解放初参加兰州“工人剧团”,后调宁夏中卫县秦剧团。他的拿手戏有《破洪州》的穆桂英、《虹冤关》的夫人、《凤凰岭》的妃子、《黄河阵》的三臂、《三休樊梨花》的樊梨花、《游西湖》的李慧娘、《周文送女》的周兰英、《太和城》的殷夫人、《走雪》的曹玉莲等。尤其是.所演闹剧《会元桥》,手持张公头,后背黄道袍,哼着旦角唱腔,走着老生台步,边抖须边对话,惟妙惟肖,殊为动人,给兰州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正保(1911-1977),长安县人,1924年进正俗社,从师于名家屈景益、高登岳、高天喜等,著名武生演员。1934年赴甘肃的平凉、兰州等地演出,解放后在陕西三原县剧团任教。他功底扎实,无论筋斗功、毯子功、把子功,样样精通。表演起来沉潜细密,敏捷多姿,持戈飞舞,八面玲珑。他聪敏好学,文生戏也演得不错。代表剧有《铁公鸡》《塔子沟》《长坂坡》《截江》《取街亭》《三江口》《借赵云》《拷寇》等。

李正斌,1918年生于长安县。1933年进正俗社,后到正艺社,长期在西安、武功等地演戏,1948年加入西安尚友社(现市秦腔一闭),著名须生演员。他的音质宽厚共亮,行腔刚劲悠扬,动作凝炼大方,表演质朴无华。尤其念白很见功力,每字出口,音节雅正,痛快淋漓,使人悦目赏心。拿手戏有《南北会》《赶坡》《走雪》《忠保国》《十道本》等。曾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

张正声,1919年生于三原县,1933年进正俗社,后到正艺社,系李正敏的高徒,著名旦角演员。1942年赴兰州新兴社演出,1947年又在陕西三原明正社搭班。解放后,曾在甘肃的成县、西礼、白银、永登、武威和陕西泾阳等地的剧团献艺和搞教学工作。他扮相俊秀、嗓音洪亮,行腔流畅,文武不挡,天生丽质,雅俗共赏,属典型的“敏派”风范,在陕、甘均享盛名。其拿手戏有《白玉琪》《五典坡》《白蛇传》《河湾洗衣》《斩经堂》《杀仇》《凤凰岭》《杨氏碑》《槐夫妇》《青年镜》等。

田正武,1921年生于长安县,1933年进正俗社,后来长期在西安、渭南一带献艺,著名须生演员。他音阔韵足,字正腔圆,风流潇洒,奔放舒展。尤其善于运用气息和鼻腔共鸣音,大段唱腔酣畅饱满,洒脱大方,拖腔颇有特色。他悴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其拿手戏有《赶坡》的薛平贵、《汾河湾》的薛仁贵、《四进士》的宋士杰、《打镇台》的王镇、《劈山救母》的刘彦昌、《铡美案》的陈世美、《鞭打芦花》的闵德仁等。

靖正谦,1917年生于长安县,1926年进正俗社,受业于名家党甘亭、屈景益等,著名小生演员。1934年赴甘肃平凉、兰州等地演出,1935年进银川觉民社搭班。解放后,曾在兰州市戏曲学校任教。他嗓音清亮,行腔高亢,可文可武,英风飒爽。代表剧有《黄鹤楼》《辕门射戟》《苦肉计》《折桂斧》《渔舟配》《小宴》《永寿庵》《夜战马超》等。尤其早年与胞兄靖正恭合演的本戏《折桂斧》,以“台上台下亲兄弟,真唱实做堪称奇”而袭动西安古城。另外,在授徒传艺方面,他曾亲自栽培了宁复小生名伶杨觉民等。

申正昆(1921-1981),长安县人,1933年进正俗社,师承名家王德荣等。后到西安正艺社和渭南新民社,长期在西安、渭南等地献艺,著名净角演员。他身躯高大,气足声洪,霹雳怒吼,虎啸长风。其拿手戏有《豫让剁袍》《斩单童》《五台会兄》《黑叮本》《打銮驾》《牧虎关》《荆轲刺秦》《游西湖》《铡美案》《八件衣》等。

正因为正俗社有这样一支行当齐全、实力雄厚的演员队伍,所以,后来一批批学员绝大部分都作为骨干遍及西北各地。直到前几年,在陕、甘、宁等地规模较大的秦腔剧团中,正俗社毕业的学生还随处可见。并且,他们都普遍肩负着团长、教练、导演的重任,为泰腔艺术的继承流传和繁荣发展劳心尽力发挥余热!而经他们亲乎培育的艺苑新苗,也早已一批批雄鹰展翅、自由翱翔、成其大材了。

德高望重的毛大伯

在正俗社的社史上,毛玉卿先生是深得师生们爱戴和敬重的,学生们都尊称他老人家为“大伯”。毛先生是正俗社的先躯和创始人之一、卓越的秦腔戏曲事业家,为正俗社的繁荣发展劳尽了心血。他上过六年私塾,粗通文墨、酷爱戏曲,虽说不会登台演戏,但对秦腔的生、旦、净、丑表演艺术却门门皆懂。就拿演唱上的咬字发音米说,便有着很精深的研究。他常说:“戏以唱为主,唱戏要字正腔圆,字不正则腔难圆,字正是唱好戏的第一关。”正俗社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长安和蓝田两县,地方口音带的重。象“天、地、钉、字、铁、飞、豆、兔、二、说”几个字,常被念成“谦、计、京、记、怯、需、斗、土、噢、雪”的发音,演唱起来很拗口。为此,毛社长常常坐在池子里看学生们演戏,静心听,详细记,发现问题,一散戏便立即逐个给纠正被念错的字音。有的学生将“后帐里转来了诸葛孔明”一句唱词,念为“后帐里转来了诸(哇)孔明”。毛社长就耐心给讲明“诸葛”属复姓,“诸”为单姓,虽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的道理,提醒再不能闹出笑话来。康正绪就深有感触地说:“大伯对这些极易念错的地方特别注意,经常叮咛,反复纠正,印象很深。”他还说:一次正俗社到大荔县城演戏,当地有位好家对秦腔很有研究,首晚便专门带了一帮子人去看戏,目的是挑刺找岔。他饰滨《取都城》的刘璋,其中有一句词是:“廊下坐着的莫非是诸葛先生吗?……”当这句念白字清音亮的送出后,听者高兴地说:“对了,唱者是行家,正俗社的戏是规矩受看的。”这样,把砸台反变成捧台了。毛社长还常参与剧本的册工整理工作,认真修改戏词。譬如,《诸葛亮撑船》一折戏里,有段唱词原是:“江南地众谋士舌战于我,三两句问的他眼闭口合。南屏山祭东风不才是我,烧曹兵八十万命见阎罗。差丁奉和徐盛追杀于我,赵子龙射风篷救亮命活。”毛社长认为这段唱词语意不连贯,脉络不清晰,结构不完整,既看不出诸葛亮和周瑜共同定下火攻破曹之策的情节,更没有把周瑜心怀鬼胎、暗藏杀机的狠毒用心表现出来。于是,他在“眼闭口合”的后面,增加了“周公瑾心中事被我猜破,我二人用计谋火攻奇夺”两句;在“命见阎罗”的后面,增加了“小周郎他妒亮妙算太过,一心想把诸葛性命除却”两句。并且,将原词的最后一句改为:“赵子龙射风篷保亮回还”。经这样一改动,唱词连贯完整,语意准确帖切,使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诸葛亮儒雅沈着的气度,更加显得别饶机趣,大大增强了喜剧色彩。此外,他还亲自执笔创编了描写因卖有毒的药致伤入命的公案戏《奇案》一剧,演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毛社长安排剧务井井有条,他不设派班长,经常亲自出戏。因所居东关离南院门演出地较还,家中一旦有事不能脱身,也定派人将排好的戏单及时送到剧社。每次演出的剧目搭配也很精细,既考虑到观众的习惯爱好,确保节目质量,又尽可能的照顺到演员的嗓音保护和身体健康状况。他常在戏单上批注:“演这几折戏之先一夜,不要为某某等出戏,使其休息要紧!要紧!”所以,凡经他手安排的剧目,一般都行当齐金,新颗多采。他还常在一折戏里安排两套人,如《走雪山》的进山前部分由何振中、李正斌配演,进山后部分由李正敏、康正绪配演;《铁兽图》由董化清、韩正满分演。

这样一来,演员格外经心卖力,毫不马虎从事,演出效果极佳。无怪乎当年群众常反映说:“正俗社的戏角色配的硬,看了真过瘾。”

毛社长除了重视抓好提高学生的技艺外,生活上对学生也极为关怀疼爱。在那旧社会黑暗的岁月里,社里常年拉上繁重的债务;但每月学生的分子钱(即薪金)却一分也不少。平日不管怎么困难,也要让学生每天能吃到馒头和面条,遇到端午、中秋、腊八等旧节都要动荤。吃饭很有次序,排队领饭,有时毛社长还亲自掌勺儿给学生盛饭。一年冬夏学生的操衣(即制服),也都按时准备停当。到了腊月底,有的年份还发给学生往返的路费,让其回家同亲人团聚。记得那是十八年的腊月间,二十四号刚封罢箱,第二天学生都要回家看望亲人了。就在这头一天晚上,他老人家把我们全体学员召集到大殿里。只见大殿中央放着两排桌子,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上边写有学员姓名的纸包包。每个学员共得四包,其中一包是每人应得的分子钱和路费花销,一包是上面压有红帖的一斤装点心和一包未压红帖的半斤装点心,再一包是一斤装的咸盐。毛社长笑盈盈地望着大伙,扯开嗓门语重心长地说:“就要过旧历年了,今年天旱闹年谨,大伙回家的往返路费由社里负担,每人领到的分子钱要如数交给家里老人过日子。点心压红帖的一包带回家,未压红帖的一包留给自己在路上吃;咸盐则表示我们有缘分,回去交给老人家留做纪念吧!”当场,不少同学都流出了滚滚的热泪。

毛社长真像慈父般地体贴关心着我们的一切。在他的家里,备齐了长袍、马褂、礼帽、红绸、金花等物品,这是专供学生们结婚时用的。有个叫张福祥的是个孤儿,毛社长将其安排到自己家里给娶亲,等能独立养家糊口后,才分开另居。学生病了,他亲自找医生给治疗,重病号就让搬进自己家里住,叫老伴煎药照料。十七年的夏天,有一次我害伤寒病,持续高烧不止,已失去了知觉。在毛大妈的精心护理下,配合中医和民间土方治疗,半个月后便康复了。著名旦角李正华患痨病(即肺结核),就一直呆在毛社长家里疗养,直至亡故后还葬埋在毛社长家的“胡家庙”坟地。另外,有两名演员病故后,也葬埋在毛社长家的坟地。直到解放后,因市政建设坟地需搬迁时,毛社长照例将这几具尸骨,连同家门亲人的尸骨一块,于1956年11月11日亲手迁往西安东关“光大公墓”。这种关心爱护学员的精神,我们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

毛社长为了办好剧社真是把心都操碎了。十五年春(1926年),河南军阀刘振华的镇嵩军围困西安城达八个月之久,西安人民苦不堪言,不少被冻饿一死,其它剧社都多已暂时解散。而正俗社被围在城区内,生活更是极端难熬。可是,毛社长为了救活我们,说什么也不肯让大家散伙。当一点粮食也弄不到手的时候,他不惜忍受、驴打滚等重债盘剥,买来昂贵的麸子和油渣,做成“麻馓”团子给我们吃。不少同学体弱难支生病躺倒了,为了使大伙尽快恢复健康,又从外地买来高价的“仓米”(一半带皮的谷子和一半碾细的小米两搅,熬成稀饭搭配调剂给我们喝。这样的饭食,在当时特定的困境条件下,就是很了不起的“高级”生活了。后来,让其胞弟毛子良先生,花重金多方设法,里外,终于把我们一起带出城外,暂驻在长安县蓝村王德荣老师家等处。等11月17日城围解后,他又把学生带回城里,尽快恢复了演出。需顺便提及的是,毛子良先生为救活我们也熬尽了心血,他不幸患肺结核累及终身,遂于十九年(1930年)而早逝。十七、八、九年,关中又持续大旱,闹年催,市面更形萧条。西安人民连遭天灾人祸,纷纷谋生不暇。剧社经此种种打出,进款已绝,而每日近百人约近百元之生活费则不可少,以致亏累日巨。至二十二年五月初(1933年),外债已高筑一万玉千六百元,而社内整个物品折算共值洋也不过二千元。这时,毛社长将自家中和巷南侧一院房和鸡市拐的一个门面房,以及胡家庙(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所在地)的几十亩地,陆续卖掉还债,全家人直落得一度吃饭靠搞顿顿度日的地步。可是,就这样仍怎么也支撑不下去,只好把剧社连同戏院子全部搭卖给任阁臣先生,社名则仍沿用原“正俗社”之名称。同学们一提起这件事,都深为毛社长的倾家破产而痛心。然而,他老人家那种为着秦腔艺术事业励精图强、慷慨牺牲的精神,却永远是值得人们怀念、学习和歌颂的。

酷爱戏曲志不改,雪压霜欺香益烈。后来,尽管家境十分困难,毛玉卿大伯仍为发展秦腔事业,培植和造就戏曲人材继续奋斗不息。他先后在西安正艺社、兰州众兴社、蓝田通俗社、西安明正社和大华社、建国社等班社,帮助经营管理。解放后,他在西安东关八仙庵附近的瓜果市场上搞会计工作。1953年12月,我曾到西安看望过毛大伯,那时他老人家已经是七十一岁的高龄了。他兴奋地对我说:“一生的坎坷算不了什么,能直接为秦腔界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材,就是我最大的快慰和骄傲。”后来,他老人家因患右偏瘫病,久医无效,1960年5月15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八岁。土葬于西安东关“光大公墓”(十里铺新房),茔前竖立墓碑。当时,陕西秦腔界的许多著名艺人,都赶往吊唁哀悼和出殡送葬。门生李正敏还特意送了套仿做的诸葛亮式寿衣,给老社长穿上,以表示对这位怀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精神的正俗社先驱和卓越领导人崇高的敬意和爱戴。是啊,毛玉卿先生为创办正俗学社奔走呼号的身影,为正俗社成长发展劳尽心血的业绩,以及对秦腔艺术事业的贡献和德高望重的品行,将永远活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中。

任阁臣先生恢复“正俗社”

值得提及的是,在正俗社的社史上,任阁臣先生为剧社的延续发展和解放后的重新恢复,也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任阁臣先生生于1881年,临潼县人。曾在李虎臣国民军部下当过团长,解甲卸职后于西安开通巷住闲。他虽说对戏曲艺术是个门外汉,但因常跑陈玉传开办的正俗社茶坊,便逐渐对经营剧社产生浓厚兴趣。加之手头经济富裕,恰趁毛玉卿先生亏损严重、外债紧逼之际,于二十二年夏季(1933年),商榷接管了正俗社。怎奈任先生不善经营,只当甩手掌柜的,又有吸食大烟的嗜好,整日懒问社务,对演职人员的疾苦很少关心,大家常有前途无望之叹,以致内部人心涣散日甚,名角纷纷暗中离社,自找谋生出路。光1934年问,出社者就有五批之多。除韩正满、张正金、徐正田、肖正慧、田正志一行南奔汉中外,其余四批,如刘全禄、高正保、李正民、张正武;靖正谦、马正义、杨正福;康正中、王庚寅、杨正俗;许镜民、张正衡、管正芬、申正民、刘正德等,均西上甘肃、平凉、兰州一带演出。需指出的是,1935年二月间,在兰州新兴社搭班的原西安正俗社的演员们,因同新兴社社长陈景民闹矛盾。于是,一气之下,由康正中和王庚寅牵头,将社友杨正俗、杨正福、赵正凯、康正珍、许镜民、张正碧等拉出,又联络了兰州当地一些演员共约三十人,租赁了副戏箱,意欲发扬正俗之风,在兰州扛起了“正俗分社”的大旗,以示同新兴社抗衡。当时这个分社曾营业于兰州中山市场的露天剧场(今兰园少年宫南前侧所在地),整整坚持演出了三个月,给新兴社造成很大威胁。六月间,这批演员被马鸿逵处建设厅长魏宏发(绍武)的派员李绍九,一起接往宁夏,参加充实了刚新成立起的银川觉民社。后来,康正中就任了该社社长。从这段小插曲中,可略知当时出社演员的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话又说回来,屡屡发生私自离社的情况,使正俗社的演出力量受到很大挫伤。然而,该社的两根台柱子李正敏和靖正恭尚且屹然未动。只任先生不能知人善用,仍坐视不理。不久,李正敏于二十五年(1936年)脱离母社,自组正艺社。从此,使正俗社便从根基上发生了惊人的大。后来,留守的演职员们,不愿再吃解体之苦,仍奋力拼搏,主动开赴外县进行流动演出,东奔西跑,备受艰辛,谁知这时任先生却依然置身于事外,大家心灰意冷至极,演出质量也更每况愈下了。盖营业不景气,常现拮据,很快便陷入了停办倒闭的困境。不过,任先生主持社务期间,由于演职人员的努力合作和有关方面的支持,终究在客观上仍招收培养了第四、五期两班学生约百余名,

在当时各方面都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剧社又继续支撑了九。个年头,这不能不说是有功绩的。

十分有趣的是,全国解放以后,当时年已七旬的任阁臣先生,在原剧社王正甲、张正容、张正中、马正新、靖正铭、魏正风等人的鼓动支持下,知悟前错,力图恢复重振正俗社。他拿出家里原存的一副新箱,又卖掉自家的南大街盐店、西大街原西安饭庄和南院门保吉巷的三院房,一边集资,一边招聘师资筹建。经多方努力,终于在1952年秋,正式打起了“西安正俗社”的旗号,10月份便陆续招收新生46名。由任阁臣出任社长,白正炳任副社长,社址设在南院门福建会馆。聘请的导演有高正兴、李琼钟、救练有田正志、徐正良,特聘李正敏先生兼任艺术指导。剧社实行管理,旨在使共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文艺团体。这批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戏曲新苗,在党的阳光照耀和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一年后便以崭新的面貌,正式于南院门开台公演,重新活跃在秦中的戏曲艺坛之上。1955年春,该社到铜川县巡回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为支援矿区建设,经上级批准,于1955年11月25日将该社全部留归铜川县。1963年3月13日,铜川与耀县合并,该社又被并入耀县剧团。

值得庆贺的是,在解放后重新恢复起的正俗社、所招收培育的这期学员中,如今不少都已显露才华,有的还步入全省知名演员的行列。象现仍在耀县剧团的著名青衣张惠霞,

曾随李正敏先生学艺。其唱腔气满腔圆,刚韧激越,感情充沛,技巧性强。唱快板爽利清彻,慢腔时又深沉有力,而拖音则婉转自如。加之,她肯钻研角色,所饰演的人物逼真生动,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享有“渭北高原一枝花”的美誉。她的拿手戏有《斩鸿恩》的高夫人、《三娘教子》的王春娥、《铡美案》的秦香莲、《赶坡》的王宝钏、《双镯记》的沈母、《借红灯》的金凤、《三世仇》的虎儿娘等。再如,现在渭南地区秦腔剧团的著名须生阎瑞民,虽嗓音稍带沙音,但宽厚饱满,唱腔沉郁稳重,表演细腻传神,富于感彩。拿手戏有《十五贯》的况钟、,《司马迁》的司马迁、《赵氏孤儿》的程婴、《秦王剑》的秦王等。他串演《三.滴血》的晋信书、《屠夫状元》的胡山等丑角戏,也颇为生动风趣。耋耄之年不惜病体、还坚持为振兴秦腔事业奔波尽力的任阁臣先生,于1971年6月病故,终年八十九岁。任先生若在天有灵,欣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秀胜旧人”的喜讯,他也定会含笑九泉的。

光阴已逝,就从毛玉卿先生招收生徒、重振正俗之日算起,屈指也已六十一年了(若以毛子良先生创办时月推算已满六十七年),而我行年七十有四。追忆母社历尽艰辛,惨淡经营的奋斗历程和它群英荟萃、威振秦中,为秦腔艺术的发展、留下的光辉业绩。不禁感慨系之。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谨向提供情况的毛玉卿先生的亲属毛平钧、陈平、毛双雄,我的胞弟靖正谦,社友康正绪、李正斌、张新华、王正甲、范正才,以及有关知情人士岳天堂、曹保秦、卞海珊、米清华、王新民、苏永民等,一并表示谢意。由于时隔年深日久,我出社时间也早,又远离秦地,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研究秦腔史料的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靖正恭口述,王学秀整理,一九八五年八月十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