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阴县,“公”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
根据《蒙阴县志》的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统计,蒙阴县公姓规模超过八千户,与王、张、刘、李、赵、孙、宋等传统大姓地位相埒,为当地八大姓氏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蒙阴公姓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物辈出。在清代的县志当中,有大量关于蒙阴公氏的记载。
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明代进士公鼐之外,县志还记载了一对“公氏父子”的事迹。这对“公氏父子”虽然在仕途上没有太高的成就,但他们的故事曲折而感人,读之感慨万千。
按照县志的记载,故事发生在明初的洪武年间。
如今在沂蒙地区,流传有很多明初洪洞县、枣强县、东海县移民的传说。但早在此前的宋金之际,公姓人就已经在东蒙山区定居了。也就是说,在明初这个时间点来看,公姓在蒙阴县已经算是本地居民了。
移民有移民的劣势,本地居民有本地居民的不利。明初在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卫所,需要大量的军士戍守。而征发军士通常是按照户籍在本地居民中平均分配名额,县志记载,蒙阴县当时就执行了“三户出一丁,年过四十以子代”的政策。
三户出一丁,具体是哪一家出?结合史料来推测,多半是采用抽签的形式。而当时有位叫做“公海”的人,就被抽中从军。
公海从军驻守的地点在辽东半岛,距离山东腹地的蒙阴县路途比较远。过了几年,公海到了四十岁的年纪,按照政策,只要他的儿子来代替,他就可以回家了。
于是,公海就托人捎信,希望家里四个儿子当中能有人来代替自己。
然而,不知为何,兄弟四人当中的三个哥哥,都不情愿前去,只有排行最末的公守敬主动提出愿意去把父亲替回来。
如果只是这样介绍的话,大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古代讲究孝父友兄,弟弟主动承担也在情理之中)。但公守敬当时其实也并不容易——他的儿子刚生下十个月,尚在襁褓当中。
不过,即便是面临这种情况,孝顺的公守敬还是咬着牙,背着孩子踏上了征程。
根据县志的记载,当时公守敬一行人应该是走的水路,即先从蒙阴县到胶东半岛的登州一带,然后乘船渡海前往辽东半岛。
但到了对岸之后,公守敬发现这里的生存条件比较艰苦,自己想要照顾好襁褓中的儿子(取名为公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儿子托付给一位姓葛的同乡,让对方帮忙带回老家。而没有想到的是,双方这一分别,就过了十四年的时间。
古代的通讯不便,公守敬独自在辽东戍守,根本不知道老家的情况。孩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皆不得而知。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公守敬是个大孝子,儿子公兟也继承了他的优点。公兟或许从小就下了决心要找到自己的父亲,待到长到十五岁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可以抗住旅途奔波。于是,毅然踏上了前往辽东寻父的路程。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公兟终于来到了辽东驻戍地,找到了父亲公守敬。
可能是幸福来得有些突然,公守敬见到已经长大的儿子,起初并不认识,对方自报姓名之后,他也不敢相认。好在公兟从小的脖子后面就有一块疤痕,公守敬想起此事,连忙验看,这才知道,来者的确是自己的儿子。于是,父子两人,相抱痛苦。
如果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公守敬还需要继续在辽东驻守数年。但父子两人的孝行故事传开之后,朝廷决定开恩,让公守敬提前结束戍期,跟随自己的儿子公兟一起返回故乡蒙阴。
不仅如此,在明初,由于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地方可以推荐一些品行优秀的人直接做官。而公兟后来就因为孝行,被推荐为官,曾担任过广宗县的县丞。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了。
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公”这个姓氏不太多见;但就临沂市的蒙阴县来说,“公”是一个有名的大姓。
根据《蒙阴县志》的记载,1987年时,蒙阴县境内有300多个姓氏,其中王、张、公、刘、李、赵、孙、宋8姓为大姓。这8个大姓当中,王、张、刘、李、赵、孙、宋在全国也是很普遍的姓氏。公姓在蒙阴县能与他们并驾齐驱的,可见规模之大。按照当时的统计数据,蒙阴全县的公姓约有8000户。
蒙阴公姓之所以兴旺,历史悠久是一个原因,根据族谱记载,东蒙公氏系出姬姓,是春秋时期鲁国公祖的后裔,鲁昭公的儿子名字叫做“衍”,开始以“公”作为氏,这就是公氏的由来。
鲁国灭亡之后,公氏逐渐东迁,散居沂蒙一带。到了宋金之际,为了躲避战乱,公氏先祖从沂州附近的义沟村迁入东蒙山区,在上东门村一带落户。这支公姓人,后世也被称作“东蒙公氏”。而上东门村,也就成为东蒙公氏的祖居地。从北宋末年算起,距离现在也有九百年左右的时间了。
按照现在的区划,上东门村属于野店镇。从蒙阴县城向北,沿着省道231行驶,到了野店镇驻地之后,向东再走一段路,就可以到达上东门村。
定居在此之后,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东蒙公氏开枝散叶,逐渐分布到多个地方,蒙阴县境内的坦埠、故县、响水庄、西高都、东坪、烟庄、尹家洼、后城子、铁城以及新泰的刘官庄、沂源的雕崖、莒县公家庄、沂南的新兴、局埠村(以上只是小部分,还有其他村庄,难以一一列举),都有东蒙公氏族人的分布。
东蒙公氏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时期修撰的《公氏族谱》在序言中说:“蒙阴公氏,宋宣和间迁于蒙之东上门,历元明而大显,其跻位宗伯主盟骚(文)坛者,世所称文介公也。”
上面提到的文介公,就是明代东蒙公氏名人公鼐。公鼐,字孝与,在《明史》当中有传。史载:公鼐,蒙阴人。曾祖奎跻,湖广副使。父家臣,翰林编修。也就是说,东蒙公氏当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一连数代都有人才。
公鼐在万历年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的职务。翰林院是储才重点,能进入这里的,都堪称人中龙凤,升迁也比较快。公鼐先后担任东宫讲官、左庶子、祭酒、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充实录副总裁等官职。后来,见魏忠贤乱政,他辞官回乡。去世之后,朝廷赐予他“文介”的谥号。这就是“文介公”的由来。
因为擅长写诗,公鼐在后世备受文人推崇。清代山东名人王士禛就曾在《池北偶谈》中专门称赞过公鼐,说:“吾乡公文介公(鼐),万历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绝句尤工。”
当然了,公鼐只是东蒙公氏杰出人物的一个代表,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公姓名人(明代出过五位进士),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清代乾隆年间续修家谱时,东蒙公氏拟定了二十个字的辈分排序,分别是:“肇毓东方懋,丕惟衍续绵,允中怀敬慕,尚式广宗传。”从这个辈分用字上,就能看出东蒙公氏厚重的文化底蕴。
以上这些辈分用字,相信蒙阴当地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其中的有些字,应该经常能见到吧。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