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 容
在广西全州,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她就是被誉为“桂林小九寨”的龙井旅游区。她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地下井泉、森林、溪流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酷似“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龙井村又名龙家村,村庄虽不大,但很有历史。全村分上龙家、下龙家两部分,190多户,1000多人,清一色的都姓龙,可谓是“龙的传人”。
他们的祖先,就是古零陵郡太守龙伯高。
龙伯高(公元前1年-公元88年),名述,字伯高,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我国东汉时期零陵郡太守,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伏波将军马援称其“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以此称名于世。
汉光武帝二十五年,龙伯高擢升为零陵郡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褒扬之。
零陵郡太守龙伯高画像
传说,龙原本是舜帝的一个大臣,负责纳言,后来渐渐演变成姓氏。宋代邵思编写的一部关于姓氏来源的书籍《姓解》是这么说的:“龙姓,舜纳言龙之后,龙本舜臣名也。”后来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中也说:“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
龙氏先祖原籍河北钜鹿(今巨鹿县)人,后来迁徙至京兆。龙伯高父亲名先仕,生有四个儿子:长子伯高,次子伯湘,三子伯海,四子伯意。龙伯高作为长子,身先表率,品学兼优,孝悌于家,忠贞于国,是弟弟们的榜样。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给侄子的一封家信——《诫兄子严敦书》中赞美龙伯高的品德:“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由于这句评价经典得当,就连皇帝刘秀看了都连连称赞。后世之人但凡提及龙伯高,总要引用到这几句话,可见龙伯高的形象在后人的心中已经是“敦厚周慎”的化身。马援还在这封信中说道:“效伯高不得,尤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学习到龙伯高的全部优点,至少也可以学到他谨慎的品格,就像画天鹅不像也至少像只鸭子。
正因为马援的高度评价和极力引荐,建武24年(公元48年),汉光武帝刘秀擢升龙伯高为零陵郡太守。龙伯高成为零陵设郡以来的第三位地方行政长官。
临危受命 躬治零陵
汉代,全国设13刺史部(即13州),湖南属荆州,设置有桂阳、武陵、零陵和长沙四郡。东汉时的零陵郡,郡治最初在今广西全州,后东迁泉陵(今湖南永州),辖7县4侯国。7县是:始安(今广西桂林、临桂、阳朔、灵川、永福、永宁县地)、零陵(今广西全州南部、兴安、灌阳一带)、洮阳(今广西全州北部、资源县地)、营道(今宁远县地)、泠道(今宁远、新田县地)、营浦(今道县及江永部分地)、钟武(今衡阳县地)。4侯国是:泉陵(今冷水滩、芝山、祁阳、祁东、东安及双牌部分地)、都梁(今洞口、武冈、绥宁、城步一带)、夫夷(今邵阳、新宁一带)、舂陵(今宁远、新田、祁阳部分地)。大致包括今湖南的永州、郴州、衡阳和邵阳的一部分,还包括周边的广西桂林市大部以及广东一部分,约占今湖南省总面积的1/4。
汉零陵郡位置图
刘秀虽基本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少数民族起义和叛乱、地主武装叛乱、地域宗族械斗等战事和纠纷,仍时常发生。当时,刘秀亲征、马援挂帅进攻武陵一带的少数民族“五溪蛮”的战斗就在零陵郡附近发生,战火使郡内人心浮动,民心惶恐,人们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管理如此辽阔的土地,需要一个得力的太守。第一任太守因平叛无力而被免职,第二任太守病死在任上。龙伯高是第三任太守,是马援向汉光武帝刘秀推荐,从山都县令直接擢升上来的。当时马援挂帅南征,历时两年,平定交趾叛乱。回朝后不久,又爆发了南方少数民族叛乱。年过花甲的马援老将军再次出征,率军平息武陵一带的少数民族“五溪蛮”叛乱。这武陵与零陵郡相邻,战火多次烧到零陵郡内,当时龙述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人心,发展生产,增长经济,避免内乱,支援征讨。据说,当时在战事紧张、马援受挫、供给困难、军饷难以为继的紧急情况下,龙伯高在自己都敷不衍出的窘迫状况下,毅然决然将夫人头上的金簪取下,变卖充作军饷,支援战争,使马援和士兵都感动不已。
那时零陵地属“南蛮”中的“南蛮”,生产、文化极端落后,经济十分贫穷,交通特别闭塞,气候非常恶劣,民族矛盾尤其突出,加之语言不通,人地两生,给初来乍到的龙伯高带来重重困难和诸多不便,但龙伯高迎难而上,励精图治,采用广施仁政、法德兼治、以身作则的方针,很快就站住了脚跟、稳住了阵脚、打开了局面,使当地生产得到发展,经济得到增长,文化得到提高,风俗得到纯朴,生活得到改善,人心得到稳定,特别是两次有效地平定了郡内的骚乱。
零陵古城
挺身而出,为人请命
只可惜好景不长,龙伯高任职四年,便辞官不干了。
为什么呢?原因是他的好友、伏波将军马援蒙冤受屈,死不瞑目,龙伯高站出来替马援说公道话,触怒了龙颜,被皇帝责难,龙伯高愤而辞职,归隐山林。
马援,字文渊,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大将。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反叛,自立为王,占领岭南60多个郡县。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为了平定岭南,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南下,进入交趾,平定“二征”。
马援南征交趾
马援南征所到之处,完善郡县制,治理城郭、穿凿灌溉,为民办实事,并率领水军扩建灵渠,打通桂门关,开凿白布运河,以通商船。这条向交趾进军的路线被后人称为“马援通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顺应历史,推行汉律和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举措,兴修水利,造福人民,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岭南,促使南部沿海的经济、社会走向繁荣,最早、最大规模、最有力地推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高潮,成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之一。
马援班师回朝时,运回了一车薏苡、两车茶叶。原因是马援大军南征时,北方将士受水土、湿气、疠瘴影响,数以千计的将士染病,楼船将军段志因此命丧合浦。幸得当地老人告知用薏苡仁、赤小豆熬煮汤喝,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性命。马援因此买回一车薏苡,他要带回京城,推广应用。因马援喜欢喝产自广西六堡茶,临行时,苍梧太守就送了他几捆六堡茶。可京城官员都以为是金银珠宝。听说合浦盛产珍珠,很是漂亮,很多官员都盼望着马援送给他们珍珠。驸马梁松听说南方珍珠甚是靓丽,竟前来索要。马援不仅没有给,还批评了他一通。梁松怀恨在心,悻悻而去。
马援回京后不久,武陵人单相程起兵反叛,朝廷多次派官兵镇压都不能取胜,震惊朝野。年高62岁的马援再次挂帅出征。不幸的是,马援在战场上感染了瘟疫,而且病得不轻。
本来就与马援意见不和的副将耿舒趁机夺权,他向皇帝告黑状,说马援拥兵自重、专横武断,听不进别人意见,贻误战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皇帝非常气愤,便委派驸马爷、虎贲中郎将梁松去督战和责问马援。
梁松领命大喜,报仇的机会这么快就来了。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添油加醋地对马援罗列许多罪状进行问责。
马援受此一气,一口鲜血喷出数米远,不几日便宣告不治,实现了“马革裹尸还”的誓言。
这梁松见马援死了都不肯放过,他极尽诬陷、栽赃、谗害之能事,先回消息说马援畏罪羞愧自杀,接着上书说当年马援南征交趾,班师回朝时运回了一车黄金、两车珍珠占为己有,另外附加了副将耿舒的证言。这番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诘,终于使刘秀动了雷霆之怒,于是下诏收回了马援新息侯印绶,并令其棺柩不得归葬祖坟,任何人都不得为他说情。
可怜这位名将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为东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竟落得如此下场,尸骨不仅难以栖身故园,而且还搞得身败名裂……
伏波将军马援
满朝文武和马援昔日门下的那些宾客旧友,没有人敢前来祭吊,更没有人敢为他说话。
只有两个人为马援挺身而出,一个是马援的的好朋友、零陵郡守龙伯高,另一个是云阳县令朱勃。龙伯高与马援共事多年,深知马援的为人,一定是遭人陷害。于是他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阳,不惜冒死为马援说情,当时皇帝正在气头上,见龙伯高竟敢违规,当着一众文武大臣的面公开为马援说情,不仅没有批准,还重重责罚了龙伯高。龙伯高一气之下,愤然辞职。这就是他为什么只做了四年零陵郡守就不干了的原因。
之后,一位来自云阳的县令、马援的同乡再一次站出来为马援说情。他在朝堂上奏,对马援将军一生的功业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宣称其大义和勇气难能可贵,值得后人钦仰!
光武帝仔细阅读了朱勃的《诣阙上书理马援》后,觉得很有道理,不由抚案长叹。但圣旨已出,不便收回,只是默许了马援灵柩回乡安葬。
光昭日月 名垂千古
据《永州府志·循史篇》载:龙伯高“在郡4年,甚有治效”。更难能可贵的是,龙伯高清正廉洁,勤政为公,宽厚待人,礼贤下士,修身养家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历代各族多方人士盛赞不绝、史不绝书,真是堪为百世之师、千秋之范、万古之贤。现永州市人民政府一致公认其为古贤太守,一方清官,历代楷模。
人的道德精神不分地域、不分国度,是永远传承不变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龙伯高的道德精神,就是马援赞像所高度精辟概括的那样:“孝悌于家,忠贞于国,清明临莅,威然赫赫,朝廷褒功,田野泳德,宇宙间气,独君先得。俨然遗像,千载仪则”。
马援《龙伯高像赞》
龙伯高这种忠贞于国,孝悌于家;敦厚为人,廉公为民的精神,不仅是龙氏家风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象征,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和完美结合。
龙伯高回到零陵后,归隐田园,四处闲游。他最感兴趣的是零陵郡辖区南端的零陵县,也就是今天的广西全州。那里是舜帝南巡的终极之地和崩葬地,有舜帝二妃投江殉情的二妃庙,有秦始皇时期开凿的灵渠古运河,有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而特设的古零陵县和汉武帝时设的零陵郡,更有那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湘江河、龙井河和“楚南第一古刹”湘山寺。他不但喜欢上了全州的山山水水,而且在这里住了近20年。
任郡守期间,龙伯高在一次视察零陵县时,来到大塘古村,发现了不远处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森林茂密,古树成林,林荫下散布着一组天然连池,当地人称之为“井塘”。这些井塘表面看似独自成立,实则地下水底相连,连通于一条地下河。泉水从地底下涌出,咕噜咕噜往上冒,形成一串串连绵不断的珍珠般的水花,随着光照的变化,水珠的色彩变幻莫测,好看极了。井底生长着蓬蓬勃勃的水生植物,美丽无比。一蓬蓬村绿色的丝草,似长袖挥舞,在井中随着微波细浪轻轻地摆动;一丛丛墨绿色的“琵琶草”,长长的条状叶片,密密麻麻地覆盖在井底。
这样的井塘有7个紧密相连
最大的一处泉眼位于龙井村中心,从龙头岭山脚一块突兀的岩石中涌出,形成一个半亩见方的井塘,水深处达30多米,是龙井中最深处,水流量长年保持在1.5个流量左右。泉水沿着怪石嶙峋的山脚奔流而下,在低洼处形成一个大的湖泊,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缓缓流向下游,好一处风水宝地!
当时这里还没有开发,也没有人住,真正的原生态。龙伯高即刻吩咐家人在此搭建草堂,寻思退休后来此养老。
龙井河曲径通幽,清澈见底
龙伯高辞官后,虽不在职,但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们对他特别尊敬,他也乐意帮忙,为当地官府和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一直到夫人去世,儿孙们也长大了。此时的龙伯高了无牵挂,便搬到龙井居住。从此,龙井村龙氏家族在此繁衍发展起来。因是清一色的龙姓人家,便取名龙家。又因这里有7口富有特色的井塘,故又名“龙井”。
龙伯高生有九子,长子夷诏,字推贤,任浔阳丞;妣陈氏生五子均登科高中,后世称“盐堆龙氏”五子登科,即来源于此;龙伯高孙名让瑜,字善握,任浔阳驿丞;第28世孙龙寅,字兆安,唐大中戊寅(858)中武状元,与夫人从戎有功封侯;第31世孙太况,字景荀,任大理寺卿。
宋丞相李纲题诗赞曰:龙蛇虎踞作佳城,万古千秋诗善人;莫道山川无秀气,如何从此起人文?
公元88年,89岁高龄的龙伯高回永州探亲,未曾想在永州一病不起。也许是年岁以高,经不起奔波劳顿,或者是见到久别的亲朋好友而高兴应酬过多,龙伯高在永州辞世。
因路途遥远,龙伯高的灵柩无法运回全州龙井,便就地安葬于零陵司马塘(今零陵区徐家井办事处新建村商业城旁司马塘路13号巷)。
龙伯高墓
明万历年间通判杨继时立《重修伯高公墓表》
宋代已经开始修建龙伯高祠堂,纪念龙伯高的德政。大诗人杨万里曾在零陵任职,撰写了《龙伯高祠堂记》;明代修复龙伯高墓,杨继时撰写《龙伯高先生墓志》,梁谆撰写《东汉伯高龙公墓记》等文章以为纪念。
龙伯高墓历来受到朝廷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明清时期,地方官员极其看重龙伯高墓,屡次加以修缮保护。可惜由于战火被毁,今龙伯高墓址处仅存古墓碑两块,一为明万历年间通判杨继时立,一为清光绪十年(1884)永州府儒学刘源淏立。
当地老百姓都知道龙伯高是先贤,大概得民心者才能流芳千古,历代对龙伯高的赞誉和怀念有增无减,可见其影响之大。
前面在微头条上有介绍过龙伯高幕,有条友留言说介绍得太简短了,正好前几天有写得零陵古城的建城(郡)故事(从全州迁到泉陵,今零陵古城)。龙伯高做为零陵(郡)古城的首任太守,有必要全面了解一下龙伯高。
龙伯高(前1年-公元88年),名述,传说为京兆(汉长安)人。龙氏先祖原籍河北钜鹿(今巨鹿县)人,迁徒于关中,定居扶风之京兆。伯高公祖父有孚公,生于西汉征和元年(前92),卒建始元年(前32),妣田氏,生征和辛卯(前90),卒建始乙丑(前32)。子一:先仕。伯高公父先仕公(前52-8),子四:长子伯高,次子伯湘,三子伯海,四子伯意。伯高公作为老大,率先垂苍,刻苦攻读,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山都长任上,廉洁奉公,克尽厥职,日夜惕厉,识才尊贤,黎庶拥戴,朝迁重用,自北南来,升官迁湘,家武陵,龙姓因此以武陵堂作为堂名之一。
其实,说到龙伯高的朝迁重用,与伏波将军马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后汉书·马援传》载:建武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兄子严敦书》曰:“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光武帝刘秀看到马援这封信后,于东汉建武24年春月擢升伯高公为零陵太守,诏曰:“具官山都长龙述,廉公是饬,敦厚堪型,用擢尔零陵太守,官二千石。零陵山扼五岭,地控百越,人多剽悍,俗杂汉夷,惟尔公忠,克沛膏露于禹甸。惟尔廉威,自此刚劲于尧封,于戏!保厘大邦,封疆攸寄,香凝寝戟,闾井务载其清宁,春落锄犁,兆庶欲安于耕凿,则女红不害,尚勤尔职,以称朕意”。
汉代,全国设13刺史部(即13州),湖南属荆州,置桂阳,武陵,零陵和长沙郡。东汉时的零陵郡,除今日的永州属地外,还包括周边的广东、广西、郴州、衡阳、邵阳的一小部分,约占现湖南省总面积的1/4,可见辖地不小。当时,刘秀虽基本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少数民族起义和叛乱、地主武装叛乱、地域宗族械斗等战事和纠纷,仍时常有之。当时,刘秀亲征、马援挂帅进攻武陵一带的少数民族“五溪蛮”的战斗就在零陵郡附近发生,战火使郡内人心浮动,民心惶恐,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伯高公到职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人心,发展生产,增长经济,避免内乱,支援征讨。据说,在战事紧张、马援受挫、供给困难、军饷难以为继的紧急情况下,连伯高公自己都敷不衍出的窘迫状况下,毅然决然将夫人头上的金簪取下,变卖充作军饷,支援战争,使马援和士兵都感激不已。加之那时零陵地属“南蛮”中的“南蛮”,生产、文化极端落后,经济十分贫穷,交通特别蔽塞,气候非常恶劣,民族矛盾尤其突出,加之语言不通,人地两生,给初来乍到瘴气弥漫的边远之地的伯高公带来重重困难和诸多不便,但伯高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迎难而上,励精图治,采用广施仁政、法德兼治、以身作则的方针,很快就站住了脚跟、稳住了阵脚、打开了局面,使当地生产得到发展,经济得到增长,文化得到提高,风俗得到纯朴,生活得到改善,人心得到稳定,特别是两次有效地平定了郡内的骚乱。据《永州府志·循史篇》载:伯高公“在郡4年,甚有治效”。
龙伯高任零陵太守4年,当时零陵郡治由广西桂林全州迁往今零陵古城不久,面临着万丈更新,战火重生,既要支援征战、建设城防,又要发展经济、安抚民心等众多困难和问题。龙伯高“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后推荐龙伯高的伏波将军马援病逝于军中,龙伯高迫于政治压力主动辞去零陵太守之职,并定居于零陵。根据时间推算,龙伯高于建武25年左右(49年)任职零陵太守。到建武29年左右(53年)辞职,直至龙伯高逝世(88年)。龙伯高在辞去零陵太守应该在零陵定居至少35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有关龙伯高的史料记载较少,网上有人发文称龙伯高死于征战途中纯属无稽之谈。
伯高公在职时,与桂阳郡太守栾巴,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学习道术。而伯高公身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零陵郡官邸,退出政坛后,置滚滚红尘于度外,常游山玩水修道,期间应该是一边修道,一边教育后代,一边为民生奔走(以贤德名)。
伯高公配妣罗氏(前2--89),生二子:诏、明。
长子诏,名夷诏,字推贤,生于东汉建武丁酉(37)8月19日己时,殁于元和乙酉(85)9月5日午时,永年18(75)任浔阳丞。子一:瑜。伯高公孙瑜,人名让瑜,字善握,生于东汉永平戊辰(68)8月6日己时,永年丁酉(97)任浔阳驿丞。说明伯高公到孙辈2代单传,且官位有所下降,儿子为浔阳(今江西九江)县丞(相当于今副县长),孙子为渌阳驿丞(相当于今邮政局长)。
龙氏历代世系表
提要:龙氏:武陵旺族,堂号称武陵;龙氏部落始祖叫纳言官,即龙纳言。纳言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就是把下层的意见反映给皇帝,把皇帝的意见反馈给下层。《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舜任命龙为纳言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尧舜禹时期,就设置了四岳“四位主要大臣”,共同商议重大事项和官员的选拔任免,加强对中央和下级权力的监督。龙纳言—龙圉—龙蓬—龙怀—龙安吉—龙环—龙子—龙阳君—龙介—龙且—龙倬--(妣,孔氏生一子秉)—龙秉—龙勉—有孚(妣,田氏,生一子仕先)—先仕(妣,唐氏,生一子伯高)—伯高1世祖:龙伯高2世祖:龙诏,龙明3世祖:龙瑜4世祖:龙衍5世祖:龙瑄6世祖:龙昶,龙宇,龙籍7世祖:龙巍,龙灵,龙望,龙杨8世祖:龙霁9世祖:龙远,龙遂,龙宇10世祖:龙刚11世祖:龙万川12世祖:龙鱼化13世祖:龙临,龙卧14世祖:龙现舞15世祖:龙睿,龙献,龙秋16世祖:龙英17世祖:龙瑞18世祖…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伯高公后裔遍布京、冀、晋、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川、贵、云、陕、合、渝等22个省、市、区,尤其在湘、粤、桂、云、贵、川最多,目前主要集中于湘、川两省,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50%,而湘籍就达68万之多,占龙姓总人口的29%,为龙姓第一大省。伯高公后裔不仅遍布五湖四海,而且星散五湖万周,龙其以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海外华人中龙氏居多,而龙氏中又以伯高公后裔居多。伯高公后裔中,人才辈出,灿若群星,名声鼎沸,誉满天下,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五代大臣龙敏、北宋画家龙章、大臣龙景昭、元朝学者龙仁夫、明朝四川巡抚龙文光、清朝经学家龙启瑞、词曲家龙燮等。现代名人有: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原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原外贸部副部长现“博鳌澳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龙禹贤、原甘肃军区第二政委龙炳新、原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龙福才等。以上人物,传承于世,载于史册,誉于民间,是中华好儿郎,是伯高公福庇,是龙氏的光荣和骄傲!
公元89年,伯高公卒于零陵。据《零陵县志》载:“龙伯高卒葬城北,祀名宦墓。在城北一里(今永州市零陵商业城旁司马塘路13号巷),时人名曰廉威阡子孙焉。立祠于司马塘上,故址犹存。”“墓在零陵城北司马塘,立有石坊,上楣刻‘谨饬名儒’四字”。
据说,龙伯高的墓地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为了纪念他,人们在墓前方修筑了龙氏祠供人凭吊。到了隋朝时,一术士建议在岭前垦池植树以提高文运,被州府采纳,于是挖出了一个大大的池子,里面放养了一些鱼。据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塘水深则零陵文运盛,塘水浅则零陵文运衰。传说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数次到司马塘凭吊龙伯高。因为柳宗元在永州时的身份是编外司马,所以人们将那口鱼塘叫司马塘,把司马塘旁边这条街叫作司马塘街。
唐时这里是一片大大小小的池塘,位于东山脚下,潇水之滨。闲居永州的柳宗元常常步行至北门效外,赏荷吟诗,凭古怀今,排解贬居的忧愁。
传说他还曾指导这里居民养鱼种桑,提高生活质量。当地百姓非常爱戴这位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员,尊称为“司马先生”。柳宗元去世后,人们怀念这位“司马先生”,就将这一片池塘命名为“司马塘”。从此,司马塘载入史册,名传千古。
旧时的司马塘是零陵北出的主要通道,沿塘曾建有青石板路。据零陵女作家李茵回忆:零陵在北门修建马路,将原来的青石板路废了。后来,随着城池的扩大,司马塘由城外变成了城内,水域面积不断减少,解放以后,为了发展鱼业生产,将司马塘解为鱼苗养殖地,成立了鱼苗生产合作社。每年将这里的鱼苗送往永州各业,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鱼苗生产基地,也为鱼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之年,零陵地区(原行政区名)为发展体育事业,在司马塘兴建全区第一个体育场。经过掘土填塘,一个崭新的体育场在这里呈现。上世纪九十年初期,迎来了全民经商的时代。司马塘再次变身,成为规模宏大的商品市场——永州商业城。
后来,据民间风水大师传,零陵古城的文运和气运因司马塘的掘填,一直在走下行曲线。如需行文运和气运,当拆掉部分住房和建筑,建一个以水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方为上策。
读《资治通鉴》,看到曾经在邓州做官的龙伯高的事迹时,不由得心头一震,在我家乡附近,想不到还有这样一位名吏,尤其是他的道德风范,惊动朝野,不得不让人叹服。
龙伯高是天下有谱可查的龙姓始祖,西安人,从小聪明好学,知书达礼,建武元年时,被推荐到南阳郡山都县做山都长。古代,一个县的人口,不超过一万人,行政长官称为县长,超过一万人的称为县令。
山都县故境,在今天邓州西南,襄阳西北一代,秦时初置,北魏时废除。山都故城在邓州市构林镇的古村村,古村小学就坐落在土城墙上。村民讲,原来此处有七十二眼汉代古井,村民耕地,经常能拾到铜钱,瓦片,砖块。因村庄年代久远,才命名为古村村。
龙伯高在山都做了二十余年的父母官,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礼贤识才,折节下人,恭敬小心,声闻天下。
伏波将军马援,也就是曾说出,好男儿当效命沙场,马革裹尸还的老英雄。他在边境作战时,还惦记着自己家中喜欢谈论别人是非的侄儿,于是写信告诫他们。
马援在信中说,我希望你们不要道人长短。我平生最厌恶的就是讽刺挖苦别人的短处,随意评论指点时事。我宁肯死,也不想看到你们这样的行为。
紧接着,老将军就搬出了这位道德楷模。他说,山都县长龙伯高,厚道,朴实,谦虚,俭约,廉洁,威严,做事周到,慎重,口无择言,他说的话,你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所以,我爱戴他,尊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这话后来被光武帝知道了,他也很欣赏龙伯高的为人,就选拔他做零陵郡的太守。汉朝的郡,是最大的行政单位,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地位仅次于九卿,相当于封疆大吏了。
这零陵郡刚刚收复,龙伯高上任后,安抚民心,发展生产,很快平息了内乱。
后来,马援征讨武陵蛮的时候,军队缺乏粮饷,龙伯高的夫人将头上的金簪取下,变卖充为军饷。
龙伯高最后卒于零陵郡,他孝悌于家,忠心为国的高风亮节,历代史志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砥砺,修炼,不断完善的过程。尤其是龙伯高在邓州做官时表现出的口无择言,慎言谨行,淳朴厚道的品行,值得我们铭记。
龙氏族谱
历代对龙伯高的纪念,主要体现在创作诗文、保护坟冢、修建祠堂等方面。
后人都赞美龙伯高的品行,早在东汉时,与龙伯高同时代的马援就盛赞龙伯高:“孝悌于家,忠贞于国。清明临莅,廉威赫赫。朝廷褒功,田野咏德。宇宙间气,独公先得。俨然遗像,千载仪则。”
马援《龙伯高像赞》
到了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伯高公祠堂记》中结尾称颂龙伯高:“愚溪之委兮,潇水之末流。有蔚其山兮,遵大路之右。陬玉立万碧鲜兮,造昭回而修修。居者勿剪兮过者式,东京使君兮惠我以嘉德。旄倪俯偻以明祀兮,谓使君即吾翁。此邦孰非翁之子孙兮,不宁唯诸龙。荷杯兮桂酒,手舞康年兮为翁寿。飒然精灵兮翁来归,何以候司兮,光风泛芙蓉之旂。”
明代修复龙伯高墓,杨继时撰写《龙伯高先生墓志》,梁谆撰写《东汉伯高龙公墓记》等文章纪念。明代零陵人易三接《寻龙伯高先生墓而吊之》:“北郭萧萧君在兹,敬将名德托新诗。伏波不妄生前誉,作郡犹悬异代思。古树寒塘石碣在,山城烟火墓田夷。千年旧治留余裔,今日方开汉守祠。”
龙伯高去世后,葬于零陵司马塘(今零陵区徐家井办事处新建村商业城旁司马塘路13号巷)。龙伯高的墓历代都有变迁,但大置没有变化。《零陵县志》记载:“龙伯高卒葬城北,祀名宦墓。在城北一里,时人名曰‘廉威阡’子孙焉。立祠于司马塘上,故址犹存。”“墓在零陵城北司马塘,立有石坊,上楣刻‘谨饬名儒’四字。”永州地区的古墓,除了舜帝陵,舂陵侯墓之外,龙伯高墓应该是较早的先贤坟墓,历来受到重视和保护。
明清时期,地方官员极其看重龙伯高墓,屡次加以修缮保护。明代时,龙伯高墓周围修建了民宅,这一点在明代杨继时撰写《龙伯高先生墓志》中就有记载:“问墓旁地,已入民间有数主矣。”于是杨继时“遂出囊金复之”,还命令当时的百姓“勿得剪伐侵葬”。杨继时写此文时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年后,到了万历三十一年(1603),坟墓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于是梁谆又命人重新修复,撰写《东汉伯高龙公墓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顿见奸人停棺于其上,盗砍坟树数株,而草木蓊郁,居民环匝,上有坟墓,下有亭宇,其中神道塞焉。低徊视之,则蹊径形迹犹存。于是促命恳辟,复故甬道,东至西横五丈,南至北长二十八丈,竖立界限,治诸肆侵者以法。”
由于战火,今龙伯高墓址处仅存古墓碑两块,一为明万历年间通判杨继时立,碑面文字已经风化侵蚀,隐约可读其文字:“皇明万历……判永州事零陵钱塘杨继时顿首”;一为清光绪十年(1884)永州府儒学刘源淏立,碑文为“大清光绪十年甲申岁夏四月谷旦,东汉零陵太守龙公伯高先生之墓,永州府儒学浏阳刘源淏后裔田重立。”
宋代已经开始修建龙伯高祠堂,纪念龙伯高的德政。杨万里曾在零陵担任县丞,撰写了《伯高公祠堂记》,记载了修建祠堂的始末。当时距离龙伯高的时代已经过去千年,所以他在文章中说:“夫自建武至于今千余年矣,莫详伯高之事,宜也。就使能言,可据依耶?然知与不知皆曰贤,则其政非有以得乎民,当不如是其久且深也。”老百姓不知道龙伯高在零陵做了哪些事,但都知道龙伯高是先贤,大概得民心者才能流芳千古,历代对龙伯高的赞誉和怀念有增无减,可见其影响之大。
宋代以后到明代期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管理祠堂,以致“风雨剥蚀,墻垣倾圮。”直到明嘉靖年间,才有后人复新祠堂,当时也叫三贤祠,祭祀龙伯高,以召公信臣、胡公寅配享其间。
明末清初,兵戈四起,祠宇荒废,成为坵墟。清代时,祠堂也几经兴衰。清雍正十二年(1734),时永州知府姜邵湘重建龙伯高祠堂,祠成,并撰文纪念:“于汉见伯高龙公政事之休美,心向往之。舟车所至,溯濂溪之源流,凭吊司马、次山之故址,与伯高先生之遗泽,觉其流风余韵,犹有存者。”
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军窜逃至永州,祠堂与附近民宅尽付一炬。同治十一年(1872),湖南攸县宗人湛霖公出资重建龙伯高祠堂。光绪十二年(1886),又添修雨亭两厢,巍然壮观。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所追求的三种境界,是古人孜孜以求的价值观。所谓“立功者所济有穷,而立德者所被无穷。”所谓“有盛德必百世祀”,自汉代迄今,已经两千年,见于史书的名贤数不胜数,像龙伯高一样历代荣享祭祀、纪念的却算少见。
龙伯高在永州子孙绵远,流风遗泽,至今不衰,今永州市新田县有龙家大院,宗族谨遵祖训,崇德重礼,繁衍兴盛,体现了龙伯高的盛德。宋代已有龙氏族谱,十一年零陵龙氏新修族谱,其中《家训十则》:敬祖先、敦孝悌、睦宗族、肃闺门、和乡邻、崇节俭、勤职务、习诗书、尚廉耻、完国课,也是为了能使后人“寓目惊心,潜移默化,庶几人尽善良,我祖敦厚之风永守弗替矣。”
龙伯高能被世世代代的永州人景仰、祭奠,不仅在于他治理零陵有功,更在于他的德行蜚声千秋。事业因时代久远,可能会渐渐遗失记载,以至湮没无闻,而德行却能因时间的沉淀而抽象升华,昭彰日月,传之万年。
天下龙姓皆以龙伯高为始祖,能作为一个姓氏的始祖,其道德功业必定是彪炳千秋的。
根据《龙氏族谱》及史书古籍记载,龙伯高是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公认的共同先祖。龙伯高葬于零陵后,历代龙氏后裔在此祭祀不绝。
龙氏族谱中的龙伯高像
龙原本是舜帝的一个大臣,负责纳言,后来渐渐演变成为姓氏。宋代邵思编写的《姓解》,是一部关于姓氏来源的书,其中关于龙姓的来源,是这么说的:“龙姓,舜纳言龙之后,龙本舜臣名也。”后来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中也说:“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龙氏的先祖是舜帝的大臣,舜帝葬于九嶷山,而龙伯高也葬于离九嶷山不远的零陵,仿佛在舜帝去世两千多年后,冥冥之中,龙氏先祖又派后裔来零陵陪伴守护舜帝。
龙述(公元前1年——公元88年),字伯高。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东汉建武初,龙伯高以学者首任山都(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长,于东汉建武24年(公元48年)任零陵郡(今湖南永州市)太守,为政有德,名传千古。东汉章和2年(公元88年),以89岁高龄卒于零陵,葬于零陵城西北司马塘。
龙氏先祖原籍河北钜鹿(今巨鹿县)人,后来迁徙至京兆。龙伯高父先仕公,有四个儿子:长子伯高,次子伯湘,三子伯海,四子伯意。龙伯高作为长子,身先表率,品学皆优,孝悌于家,忠贞于国,是弟弟们的榜样。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给侄子的一封家信——《诫兄子严敦书》中赞美龙伯高的品德:“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由于这句评价经典得当,后世之人但凡提及龙伯高,总要引用到这几句话,可见龙伯高的形象在后人的心中已经是“敦厚周慎”的化身。马援还在这封信中说道:“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意思是不能学习到龙伯高的全部优点,至少也可以学到他谨慎的品格,就像画天鹅不像也至少像只鸭子。正因为马援的高度评价和极力引荐,建武24年(公元48年),汉光武帝刘秀擢升龙伯高为零陵郡太守。龙伯高成为零陵设郡以来的第三位地方长官。东汉初,全国有十三刺史部,湖南属于荆州刺史部,下有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零陵郡辖有十三县,当时的管辖面积除今日的永州市外,还包括周边的广东、广西、郴州、衡阳、邵阳的一部分,面积比现在的永州市大不少,是南方的大郡,可见光武帝对龙伯高的信任和重用。龙伯高上任之前,光武帝下诏书说:“尔官山都长龙述,廉公是饬,敦厚堪型,用擢零陵太守、二千石。零陵山阢五岭,地控百蛮,人多剽悍,俗难苗夷。惟尔公忠克沛,膏露于禹甸;惟尔廉威自化,刚劲于尧封。于戏!保厘厘大邦,封疆攸寄。秀凝寝戟,闾里务载其清宁;春荷锄犁,兆庶欲安于耕凿。则女红不害,而农事无伤,蓄积有素,灾害无虞。尚勤尔职,以称朕意。”诏书充分表达出对龙伯高治理零陵郡的期盼和要求。实际上,龙伯高果然不负光武帝所托,将零陵治理得有条不紊。康熙年间的《永州府志·循良》说龙伯高“在郡四年,甚有治效”。由于历史久远,龙伯高的生平记载多已失传,到宋代时,仅有千古贤名流传,而不详其事迹,所以他如何治理零陵,做了哪些事情,已经不得而知,宋代杨万里的《伯高公祠堂记》就记载道:“问此邦之父老以伯髙之政,则皆不能言矣。”老百姓只知道龙伯高是“吾郡贤太守也”。晚年的龙伯高更加神秘,他跟随道教中人修炼,渐渐被神化。最早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编纂于北周时期,还有南朝陶弘景的《真诰》,宋代陈葆光《三洞群仙录》等道教书籍都简要记载了龙伯高修道的事,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是道教中重要的书籍,也记载了龙伯高的神秘故事:“龙述,不知何许人也,于金山得神芝,实如梧桐,治而服之,日二刀圭。服二年,得仙,尸解而去。”可知龙伯高修道并非空穴来风,因此也成为道教中的神人。官方史书如《大清一统志》记载龙伯高“在郡四年,甚多治效”,是说龙伯高在零陵做了四年太守,而史载龙伯高以建武24年(公元48年)到任,以东汉章和2年(公元88年)卒于零陵,中间相隔四十年。何以只在零陵做了四年太守的龙伯高,在四十年后又归葬于零陵呢?龙伯高以8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汉代是极为罕见的。可惜龙伯高留下的事迹太少,只剩坟冢记录于史籍,只留清气充溢于后世。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