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秉承“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转身就抓落实”的工作理念,积极响应“铸魂强基,争创一流”号召,在全市监管场所开展“每月一星”评选活动,旨在挖掘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着不平凡工作的先进事迹,以激励全市监管人奋进拼搏,开启天水监管新的篇章!
经过全市监所积极推荐,支队认真评选、层层把关,2022年5月推选出的全市监管系统“每月一星”为天水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三级高级警长巩志想。
2022年5月“每月一星”
巩志想,男,汉族,1978年7月出生,1997年9月入伍,2016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大学文化程度,党员,现为天水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三级高级警长。
从军营到警营,从“迷彩绿”到“藏青蓝”,不变的是一片初心,满腔赤诚。巩志想同志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工作以来,始终把安心本职、履职尽责作为职业操守,时刻保持冲锋姿态,从团职领导干部到一般普通民警,无论岗位怎样调整,担当奉献的情怀始终没有改变。他先后到办公室、监控室、管理科多个岗位交叉锻炼。在监控室工作期间,注意每个细节,提出合理建议。在管理科工作期间,发挥自身特长,先后规范了大队内务设置,制定了每周教育训练计划,坚持每天实地和网上巡查,每周安全检查,每月下发管理通报,指出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做到守本分不讲情分,讲原则不讲情面,认真督促大队落实制度,着力消除安全隐患。负责办公室工作一年多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筹划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先后撰写了汇报片《春风化雨润无声,警徽闪烁耀龙城》和新闻报道《“疫”线锦旗别样红》《抗击疫情,他们这么做》《天水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严防死守开展疫情防控》等大量文字材料,主抓的党建工作有声有色,走在全局前列。
该同志自身要求严格,处处模范带头,繁杂琐事,苦活累活,毫无怨言,时刻以一名党员,一名公安干警的身份要求自己。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医院上班的妻子也在抗疫一线,家中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才两岁半。疫情发生后,教育部门要求全市各学校停止上课,同时省公安厅、市公安局要求迅速启动三班制勤务模式(三分之一上岗,三分之一封闭备勤,三分之一居家隔离),孩子的学习生活必须托付给自己年迈的岳父母照顾。职业不同,面对疫情,夫妻俩却义无反顾做出共同的选择,那就是面对危险毅然“逆行”。其事迹《“蓝白”夫妻的抗疫故事》《我守高墙内安全,你护高墙外健康》先后被中国甘肃网、平安甘肃、天水日报、新天水等多家媒体报道。面对采访,巩志想同志表示:“我和妻子只是千万抗疫大军中的一员,我们虽然职业不同,但我们使命相同,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大事面前显担当,困难面前不退缩”,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他毕生的使命,因为担当,平凡的岗位也能结出累累硕果,因为使命,高墙内的坚守不再枯燥,他让警徽在高墙内熠熠生辉。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这一带,李白来过,杜甫来过,五大圣人生于斯长于斯,2500多年长盛不衰的儒家文化一日日浇灌滋养,浸润出无可替代的自信心与幸福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路走来,见证千年时光的“孔孟之乡”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尝试打开新的发展格局,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不仅是对城市本身的改造与创新,更蕴含了乡村对城市的输送、城市对乡村的反哺。
至少在济宁,乡村不是城市的对立面。
就像威廉·柯珀所说的那样,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建造了城市。济宁人笃信,这一轮尤为迫切的“到乡村去”,翻新了乡村的外貌,丰润了乡村的肌理,迸发出巨大的自然魅力和空间价值,俨然是一种内涵和外延都足够新潮的“新乡村主义”——立足乡土,重新思考农业文明,它不再只是被启蒙的对象,而是亟待被寻回的精神根源,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到精神原乡里,拥抱一场美好的未来。
回到乡村的年轻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一勺1600℃的铁水泼上天,漫天的星辰就落下来了。邹城市大束镇北葛村,一场传承千年的打铁花绝技酷炫上演,中华传统艺术的非凡造物在游客眼中幻化出不可思议的惊叹与赞赏。
美丽乡村——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
无独有偶。距离北葛村50公里外的上九山,一座伫立了1100年的石头古村。重现了玄帝观、梁祝结拜的娘娘庙、秦皇古道、萧进士院、老学堂、古戏台,复原了柳编坊、粗布坊、酒坊、磨坊、油坊、豆腐坊,古村生活场景围绕着咿咿呀呀唱响的古戏台渐次展开,四个特色胡同挂上古朴又醒目的标识牌,一条高标准建成的12公里旅游专线迎来送往间,将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超过100万游客带进了这个中国最美原生态古村落。
此刻,看似被遗忘的乡土,在艺术中得以“重塑”,仿佛一座没有屋顶的乡村艺术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与村落、生活产生新的联结。
巧的是,济宁向来不缺历史和文化。
随着新村民招募,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与村庄深度合作,对乡村要素进行解构与重塑的同时,乡土文化与艺术因子碰撞,将传统物产融入时尚业态,乡村振兴愈发展露出无限可能。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泗水,既有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又有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既有乡村振兴合伙人,又有饱含乡土情怀的“泗郎回乡”。
夹山头村建立艺术粮仓。以“艺术为粮、情怀为仓”,将一个承载历史记忆的战备老粮仓,打造成为多功能、文创型乡村文化艺术和创新创业孵化综合体。
与之一山之隔的东都仲村打造艺术小镇。通过“基础合伙人”“成长合伙人”“核心合伙人”三级体系,盘活村里45套闲置宅院和周边240余亩低效闲置土地,将其“雕琢”成为一条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链。
由中央美院知名新锐设计师王大宇先生与他的夫人一起担纲设计的夹山乡村音乐厅,如同一个中国农村古老的仓囤,钢构与石砌巧妙融合,隐于山水间,看似朴实无华,却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承载演出、会务、展览等功能,迄今已举办音乐、话剧、会展等百余场活动;
学生参加鲁班记忆木工实践活动
山居民宿、知野营地等40多个业态散布在村庄的角角落落,辐射带动全县7个镇街82个村产业发展,年可实现营收6000余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东仲都村文创街区的“虎咬瓜”店铺装满了由泗水甘薯精心制作而成的各色零食糕点,吸引游客纷纷进店采购。一间小店,去年品牌销售额超7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00万元。
更有兖州6个村支书和村办企业负责人抱团参与牛楼小镇“花海彩田”休闲观光项目投资运营,项目年收益达11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每年每户增收1.7万元;
乡村振兴合伙人——巩志忠教授帮助解决甘薯种植技术难题
汶上金藤薯业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巩志忠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俊生教授为合伙人,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甘薯种植技术难题4项、推广新技术3项、培育“哈蜜甘薯”等新品种5个、引进新品种20余个,年产值达2000多万,带动就业500多人,促进农民增收2080万元……
畅游其间,文化与生活点缀在一步一景的乡野中。
一举手一投足,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文化与市场的碰撞和互动。这是立足文化传承创新和乡村特色资源塑造而成的乡村美学,让城市的审美融入乡村,让城市的人们走进乡村,带动乡村产业活起来,推动乡村振兴走下去。
回到乡村的年轻人,顺着田间地头,一直走,走进了熟悉又陌生的屋舍,走进了安放心灵的原乡。而这种乡村与“人+文+旅”的巧妙融合,激活乡村文化空间的同时,也打开了我们关于乡村振兴辽阔无垠的想象。
“乡”与“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地变得更美了。
双手沾满泥土,让美好生活的理想照进现实
济宁秋天的丰饶富庶,始于萦绕山野间热烘烘香甜甜的烤地瓜的气味。
“虎咬瓜”是泗水特色文化品牌,瓜是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的泗水甘薯产业的“甜蜜”收成。
发展甘薯产业
投身乡土,山东海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晓晨创办了“尼山鹿鸣”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如费孝通所言,“中国人的基层生活是乡土性的”,数千年农耕经济凝结出乡土情结,乡村生活经验也成为中国社会传统的构成依据。作家彼得·海斯勒曾在中国居住多年,拿到驾照那年,他开始在北京以北的农村寻找第二个家。“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汗水滴进脚下的泥土,长出对勤劳之人的奖赏。淳朴的济宁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秉承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精心使用着每一寸土地,将沉淀千年的非凡智慧演绎成散落在乡野中的那些关于“共同富裕”的美丽故事。
嘉祥豆种参加展览展示会
一粒黄豆能让生活变得多“厚”?在“种业强县”嘉祥,通过构建多环节协同增效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辅以60多家科研院所和8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的“智慧”加持,“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焕发出蓬勃的内生动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仅在2021年就衍生出36.5亿元的总产值。
一瓣大蒜能让乡村发展前景变得多“广阔”?在“大蒜之乡”金乡,建成国家级绿色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30万亩,首创“大蒜—棉花—辣椒”三元间套种模式,推出40余种大蒜精深加工产品,成立运行全国首个服务县域经济的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济宁内陆港,建成大蒜电子交易拍卖中心,冷藏仓储能力达350万吨以上,物流运输公司达1200家,跨境电商B2B成功实现直接出口。全县大蒜年交易量突破220万吨、同比增长10%,实现网络零售额20亿元。
邹城市按揭草莓大棚鸟瞰
一颗草莓能做出什么“文章”?在“按揭农业样板”邹城,成立工作专班,国有公司主导,由省农担公司“鲁担惠农贷”为草莓产业集群授信1亿元,单户担保金额10万元-300万元,购买农业生产设施确权后办理所有权证和抵押登记。建成占地1300亩的按揭草莓产业示范园,按照30%首付按揭经营,2022年带动群众年均增收3000万元。
沿着绿色循环发展路径,梁山县推进国家沿黄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全县肉牛产业产值高达65亿元;任城区打造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加大蔬菜瓜果秸秆、畜禽养殖粪污等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化肥减量替代,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凸显;鱼台县对全县7条入湖河流进行全域生态综合治理,发展稻(藕)虾生态共作,是中国粳稻区稻米产品交易集散地、山东省最大的稻米加工产业集聚区和苏皖豫鲁四省水稻加工集散地、东北三省稻谷加工周转区。
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农机设备
整好每一方田,育好每一粒种,养好每一棵苗,做好每一项服务。喜看稻菽千层浪,“齐鲁粮仓”禀实仓满里氤氲着不可小觑的“济宁力量”:今年全市夏粮收获面积521.5万亩、单产452.6公斤、总产236万吨,继续保持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态势,其中单产增幅(1.2%)、总产增幅(1.3%)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9月X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山东济宁是会场之一。会议现场观摩展示了济宁市大豆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成果,对济宁加快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给予充分肯定。
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收好每一粒粮”,就是济宁礼赞丰收最好的姿势。
如果说,乡村美学在当下是一种刚需,那么日益多元化的“新乡村主义”就有了更丰沛更深远的价值。
时至今日,孔子与儒家文化、《论语》、孔子学堂早已长袖舞到世界各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几乎成为全球通用的欢迎词,诞生于广袤土地的传统文化已然掀起一波又一波打上中国烙印的文化潮流。
回头看看,我们所说的“新乡村主义”究竟是什么?它可以大到如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副标题,叫做“中国民族之前途”,也可以小到每个村庄搭建的一个公共的板凳。
得益于济宁的大手笔筹划,这里的乡村已然成为人们情感和记忆的“触发器”,为寻找记忆中的温度提供了一处怀旧空间;同时,也赋予人们更加鲜活的情感连接机会,为扎根乡土夯实了几分确定性。
被动的观光者,自觉成为乡村的建构者,这或许就是对于“乡村振兴”最完美的注解。(文:陈鸣飞 图片由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3月11日,上党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巩志岗到数字信创产业园区进行调研。
调研中,巩志岗深入垦鑫达、合鲸光电、世纪鑫源等项目现场,详细了解各入驻项目当前进展情况,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巩志岗强调,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进度要求,量化项目推进流程和节点任务,优化设计、抢抓工期,确保高质量推进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经开区要创优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围绕企业发展的需求搭建平台,做好供需对接和协作,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要紧盯大项目、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为上党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后劲、强动能。
(来源:上党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24小时内回复。】
阅读 隐藏边栏发布日期:2024-03-14 16:21:45 所属分类: 财经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石大获特等奖
12月4—6日,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安石油大学举行。我校研究生参加比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刘永红、王振波、李伟、蔡宝平、姜浩、张彦振、袁新安、巩志强、梁法春获评优秀指导老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总成绩第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华东代表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出席大赛并讲话。
本大赛以“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共吸引全国171个培养单位的4268名研究生携1019项作品参赛。我校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的359名研究生组成88个项目团队参赛,40名教师参与指导。
经过网上初评、专家会评等环节,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206项,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47名,优秀组织单位34个。
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于2014年发起创办,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常设在我校,支持媒体为《中国研究生》。
我校作为秘书处单位,一年来全力协助支持西安石油大学承办大赛,多次赴该校落实大赛相关工作。大赛举办期间,我校牵头组织大赛组委会会议,审议修订大赛相关章程,决议通过第八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承办单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刘华,郭泽清
获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11月26日,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揭晓,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华教授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教师奖,校友郭泽清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刘华,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山东省教改项目2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与建设的“油气地质与勘探”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一流课程,先后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任务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地学科技创新一等奖及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获山东省教育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称号。
郭泽清,我校96级石油天然气地质专业本科校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Energy Geoscience副主编。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相关专题、中石油股份公司科技重大专项相关专题等各类课题2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66篇(SCI收录11篇、EI收录11篇),合著专著2部;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中国地质学会发起的地质类奖项,旨在奖励45岁以下在地质科学领域里做出创造性的科学成就或在地质勘查及地质教育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质工作者。奖项由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和教师奖组成,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15名。此次有15位地质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7人获地质科技研究者奖;7人获野外地质工作者奖;1人获教师奖。
石永军、孙大满、郑秋梅
获评青岛高校教学名师
近日,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公布第五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石永军教授、外国语学院孙大满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郑秋梅教授入选。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2名教师获得“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石永军,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一流专业带头人。主讲《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等理论课程,先后承担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8项,获教学成果1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发表教学论文16篇;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19项,其中国家级10项;指导大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47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6篇,发明专利授权11项。获评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学校优秀教师,获创新创业教育卓越贡献奖。
孙大满,外国语学院俄语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从事俄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致力于俄罗斯文学、文化及石油科技俄语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先后在《俄罗斯文艺》《当代外国文学》《鲁迅研究月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0篇。近五年,主持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2项;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教材9部;获得各种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获评塔吉克斯坦“塔中友好使者”,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学校“教学名师”“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
郑秋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负责人,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团队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教材。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第一负责人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学校教学类成果一等奖多项。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0余项;在统计源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等检索20余篇。获评石油高校优秀教师、学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劳动模范”,获胜利石油育才奖。
青岛高校教学名师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激发高校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更加重视教学实践和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此次共有50人获评青岛高校教学名师。
图书馆获评
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先进单位
11月27日,山东省科技情报学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在烟台召开,会议表彰2020年度在科技情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石大图书馆荣获“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此次全省受表彰的科技情报单位共有32家,其中高校图书馆2家。
石大图书馆高度重视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科技情报研究服务体系。图书馆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为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等提供科技情报服务。近年来,为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提供科研产出与竞争力分析报告、学科分析报告、人才评价报告等服务。图书馆不断深化拓展情报研究服务内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并于2020年7月成功申报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杨晓静获
省教育工会直属高校教职工演讲比赛
一等奖
11月24日,省教育工会直属高校“时代新人说”教职工演讲比赛圆满落幕,我校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杨晓静演讲的“奋斗新时代,做值得尊敬的石大人”获一等奖。
杨晓静的演讲围绕面对“停课不停教”的疫情挑战,展现了老师们弘扬石大优良传统,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用线上教学凝聚起的宏大战“疫”力量。901位教师,1676门课程,无一延误,在云端顺利开展。演讲还赞扬了我校青年教师、内蒙古科左后旗驻村第一书记周辉在扶贫一线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感人事迹。演讲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饱含感情,有极强的现场感染力。
此次演讲比赛围绕持续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时代新人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主题,采用逐级推送、线上选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展现广大教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生动实践,充分汇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本次比赛由各高校选拔推荐一名选手参加,最终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
演讲视频链接:http://gh.upc.edu/2020/1125/c5518a323025/page.htm
来源:创造太阳新闻网
编辑:刘金金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