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甲申时是几点(甲申)

发布时间:2024-05-01 13:57:58作者:万物皆甜来源:互联网

甲申时是几点(甲申)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最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正值四个交替,却被一外族占了便宜

公元1644年,是一个闰年,是农历甲申年,是猴年。这一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它既是明朝崇祯十七年,又是清朝顺治元年,还是大西朝大顺元年,更是大顺朝的永昌元年。

在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中,明朝皇帝朱由检早早就上朝了。

虽然,是元旦佳节,但是,他的身旁却只有一个礼官陪侍左右。当时,皇帝感到十分惊奇,就询问身边的礼官,为什么没有群臣来朝贺?但是,礼官却以群臣没有听到钟鼓声为由搪塞了他。朱由检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就命人打开了东、西两门,放那些文武百官进来朝贺。

礼官前去传旨之后,钟鼓之声贯穿了整个紫禁城,皇帝吩咐的两扇门也随之被打开。但是,令人费解的是,门开之后,却依旧没有一个官员进来。朱由检看到此状,十分焦躁的说:“先去拜谒太庙,然后,再回来朝见百官吧!”这些仪式都是元旦必须的流程。

但是,当司礼监前往长安们宣旨的时候,本该为皇帝备好的仪仗队却乱成了一团,连马匹都还在御厩中。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出行的要求自然是无法完成的,于是,司礼监就想着借用百官带来的马匹代替御马。但无奈,这些马匹因为没有受过训练,根本没办法一起拉车。

看到这种情景的司礼监,只好再回去禀告皇帝,让他再耐心等一等。这样事情,在明朝的皇宫之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更何况,是如此荒唐之事。

但是,事已至此,朱由检只好再次改变行程,接受群臣朝贺之后,再前往太庙。当朱由检坐到御座上等待时,他看到文武百官面带惶恐之色,匆忙地从东、西二门进入,就连习以为常的跪拜之礼都慌张忙乱。这些奇怪的情况,是崇祯皇帝在位十多年都没有见到过的。

在结束朝贺之后,朱由检已经对此次毫无喜气的元旦大典失去了兴趣。正在这时,一阵狂风袭来,漫天的黄沙顷刻间便将天色搅浑,一时间,竟无法看清站在对面的人。朱由检看到天意如此,就索性放弃了拜谒太庙的行程,之后,心事重重的朱由检在大风中返回了寝宫。

根据往常的情况,在皇帝遇到这种特殊情况的时候,往往都需要皇帝在沐浴更衣之后,再焚香祈祷,如此,才可使天神显灵,保佑国事顺利。

这一年就是明朝的崇祯十七年甲申,也是朱由检度过的最后一个元旦。1644年的3月,李自成占领了北京,进入了紫禁城,此时的朱由检已经在煤山仓自缢了。之前,在朱由检亲自敲钟的时候都没来的百官,竟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这一天,提前一晚就站在了长安门外等待。

天还未亮,他们没有等到钟声响起,就涌入了紫禁城,妄图争得朝贺新帝的头功。但滑稽的是,这些大臣因为太过着急,竟然,硬生生地闯了进去,以至于,最后还被兵卒用棍棒敲打。但谁又能想到,在如此短暂的一百多天,紫禁城中竟然会发生如此物是人非的景象。

1644年,是清朝的顺治元年,同样是在元旦佳节,此时仅有六岁的福临,已经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母亲孝庄负责叫他起床,让宫女伺候他沐浴更衣。作为清朝的第二位帝王,这一年的元旦,也是福临继位之后的第一个元旦。

虽然,顺治皇帝尚且年幼,但是,朝堂上的许多事情,还是需要顺治去亲自主持的。一年前的八月,清朝的开创者皇太极因病逝世。经过一番激烈的皇子内斗之后,福临作为皇太极的第九子继承了皇位。随后,拥戴福临上位的多尔衮及济尔哈朗被封为摄政王。

多尔衮的摄政王身份更加名副其实,因为,他掌握着极大部分的兵权,又善于征战。谁能得到他的扶持,自然能轻而易举的得到皇位。

在元旦的清晨,福临首先需要去“诣堂子”,主要是到堂子里祭拜祖先和上天,这也是女真族一直以来的风俗习惯。在每次清军出征或遇到年节大事的时候,大汗或是皇帝都需要带着皇室宗亲,前往堂子行礼祭拜天地。

经过梳洗和更衣,年幼的福临自然清醒了。等一切都穿戴妥当,福临才被文武百官簇拥着前往堂子拜谒祖先,而后,再接受群臣的朝贺。但是,这一年的元旦,顺治免去了往常的祝贺和贡物,甚至,连例行的宴席都取消了。

从表面来看,清朝和明朝的元旦,似乎都凄凉冷清,但是,两者的情况有着截然不同的根源:

明朝的崇祯皇帝,看不到群臣的朝贺,是因为李自成的大军已经逼近京城,国家危在旦夕;

清朝取消元旦朝贺的一些例行礼节,主要是因为皇太极的逝世,朝野上下都需心怀悲痛。

以前是努尔哈赤解开了女真族的困局,使得渺小的后金汗国能与明朝比肩。不仅朝鲜归降,就连蒙古大军都万里来归。加之,皇太极驾崩前的松锦一战,让清朝清除了一切阻挡它入关的障碍。这一次次的浴血奋战,使得权贵平民都不禁心怀感恩,他们自然不能在丧期大肆庆贺。

在过去的一年中,明朝和清朝之前的战事频发,但是,从大势来看,清朝占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皇太极临终前的松锦一战,更是将明朝数十多万大军,以及百万粮饷悉数费尽。最令明朝元气大伤的是,当时的军队总督洪承畴与将帅祖大寿,竟然,在最后都归降了清朝。

这些将才的加入,为清朝入关后,在安定中原下了汗马功劳。像锦州、塔山等明朝的军事重镇,最后,都被清军一一攻破。如此一来,明朝在山海关外就只剩宁远一个城池了。其实,在几年之前,李自成等人发起的反明活动,就已经在国内崛起了。

但是,此时的明朝,却没有重视李自成等人的势力。

当时,明朝的指导方针是“先攘外然后安内”,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关外的战事连连失败。而他们没重视的李自成的势力,却愈演愈烈,一度形成燎原之势。在如此紧迫的内忧外患之下,明朝政府决定转变思路,施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明朝政府认为皇太极的驾崩,势必会让清朝内部出现内斗的局面,所以,在短时间之内,清朝应该是没有时间来攻打明朝的。但李自成领导的反明活动,却出现了很多大动作:自从正月占领湖北荆州等地以后,他们又继续北上攻打河南,最后经陕西的商洛地区,拿下了古城西安。

除此之外,明朝唯一有实力与李自成对抗的孙传庭,他率领的精锐部队居然全军覆灭,因此,局势已经完全脱离了明朝的掌控。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决定一边与清朝议和,一边全力围剿李自成的反明势力。崇祯皇帝还下了诏书,命令守将吴三桂带着当地军民百姓一起撤回关内。

换句话说,朱由检已经准备放弃关外的土地了。

因为当时信息的不畅通,清朝没有掌握明朝内部的情况,更不知道李自成的发展态势,因此,没有入关伐明的决策。清朝也没有想到,明朝这颗熟透了的果子,已经快要掉到自己的碗里了。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在元旦之际,冷清的原因。

1644年,也是大顺朝的永昌元年,同样是在元旦,李自成在漫天的西北黄沙中,占领了西安。随后,在不断的进攻下,又接连攻占了明朝西北部的大片土地。昔日的明朝,已经有了土崩瓦解的态势,此时的李自成,就想直接取而代之了。

在这一年的元旦,李自成建立了大顺国,并改年号为永昌。他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为了李自“晟”,并将曾经的秦王府邸作为了自己的新顺王府。在西安建立大本营之后,李自成就开始调用民夫修缮长安城,不仅将城墙增高增厚,还加深了壕堑。

根据军册的记载,李自成当时拥有步兵四十万,骑兵六十万,可以说,此时的李自成确实有了建国称帝的实力。

话说,在1630年,李自成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米脂,随后,就加入了反明“流寇”的队伍。在历经十四年的战斗之后,返乡的李自成蜕变成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大顺朝皇帝。古语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如此功成名就的李自成,也是不能枉费自己成功之后的炫耀。

但是,此次还乡,在他心中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当初,明朝以李自成祖坟埋在龙脉之上为由,掘了李自成的祖坟,因为,他们十分害怕李自成会取代明朝的江山。而此次戎马归乡的李自成,势必会重新修复自家的祖坟。通过召集父老乡亲商议,精选能工巧匠,李自成的祖坟被修复成了掘毁之前的样子。

在墓地彻底完工之后,李自成特意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大典。随后,他将延安改为天保府,米脂县改为天保县。

并且,在1644年的正月,北京还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

每年北京的元宵节,都要从正月初八闹到十八,在这欢盛的日子里,北京城不仅九门不闭,整夜都是灯火通明。但是,这一年的正月,虽说,每天都有数以千百计的百姓进城“闹元宵”,但是,却没有什么人出城。

三个月之后,这个谜团才被解开。

当时李自成已率兵抵达北京,明朝守城的战士也没有任何的抵抗,甚至,还有很多人直接打开城门迎接。至此,明朝才知道,当初闹元宵进城的那些人,都是李自成的先锋。他们佯装百姓进城之后,不仅负责接应,还买通了许多守城的官兵,最终,导致北京城轻而易举被攻破。

大顺军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攻占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被迫自缢了。此时的清军更是与吴三桂一起联手,把做了一天皇帝的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城,扶持仅有六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至此,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多年的满清皇室登上了历史舞台。

就在这一年,在大清入主中原的征服过程中,他们也曾在全国各地遭到了汉族等各族人民的武装抵抗,大清军队为了报复汉人反抗清军,就发生了多次的大型事件,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 ...

这一年是公元1644年,一个翻天覆地的年代。

参考资料:

【《清史稿》、《明史》、《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传》】

【日签|随笔】“甲申”

今天甲申日。“甲申”一柱,纳音泉中水。对这个纳音泉中水记忆最深的也是在六爻的一个案例,当时是一个“射覆”的六爻卦,“甲申”干支对应的是桶装矿泉水以及设备,很形象,因此记忆深刻。我们再延伸纳音泉中水,把“甲申”的物象叠加进去,“甲申”可以是深井、油井、矿井、地下溶洞、也可以是深山岩壁中的“农夫山泉”。

“甲申”自坐煞星,甲木也得申中壬水所生,甲见申也为绝,叠加起来就是绝处逢生,所以“甲申”是磨练出来的强者,甲木能从申金的环境中出人头地,那这个甲木必定是精英、领袖、栋梁。“甲申”也是桥梁、高铁铁轨、火箭卫星发射升空,FengShui上来说“甲申”是壁刀煞、是路冲煞、探头煞等等。

“甲申”是秋后问斩,是公检法系统,是利剑出鞘,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高处不胜寒。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甲申”容易头部受伤、头部手术、头部疾病,比如神经衰弱、头晕胀等、头上有伤疤、有伤痕等;甲木也是胆,“甲申”是胆囊炎、胆结石、肝胆手术等。

《古城德州》之十二——德州城“甲申之变”

文|马惠彬

公元1644年是农历甲申年,是明朝崇祯十七年,是清朝顺治元年,无论人们是否认可,这一年也是大顺永昌元年。

这一年,明朝的崇祯皇帝于三月十九日自缢煤山,李自成住进了紫禁城,走进了金銮殿,明朝灭亡;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在山海关迎接清军入关;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弃京西遁,大顺开始衰败;五月二日,多尔衮指挥清军进驻北京城,开始了清王朝的统治;短短的43天之内,天崩地坼、江山翻覆,紫禁城里的宝座三易其主。因这年为农历甲申年,故史称之“甲申之变”。

德州甲申之变的原委

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德州城也演出了一场,声震鲁北与燕南的“德州甲申之变”。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进北京后,派大将郭升率数万大顺军,南下进攻沧州、德州、济南等地。郭升原是明朝的武官,曾任柳沟参将等职,因他与李自成是同乡,故投降了李自成。因为北京已失守、明朝的皇帝已上吊自缢,故明朝的地方及军队,这时已属于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局面,故郭升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全山东,建立了大顺的地方。

据《德县志》记载:“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陷京师,遣贼将郭升循山东;四月初八日,升(郭)陷德州。”甲申年四月初八,德州城被大顺军占领后,建立了德州大顺地方,委任吴征文为大顺德州牧,阎杰任武德道防御使。

至此,没有脱离农识的大顺朝的领袖们,在尚末完全取得的情况下,就开始忘乎所以了。他们不谋长久之计,再加之他们的地方,启用了不少明朝的旧官污吏,且在对地方的管理方面,他们在沿用明朝法规戒律的同时,又汇入了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做法,使的性质很快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丧失了广大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大顺的中央又命各地方官员,追掠各地明朝旧官员的财产,为中央和军队筹晌。德州城原明朝的官员们,忍受不了如此追掠,于是就借大顺基础不牢、主要兵力又不在德州驻扎的现状。他们密谋串联、暗室策划,利用原官员、富豪们的护院、家丁等,筹划武装夺权。

据《德县志》纪事篇记载:“州人御史卢世榷、赵继鼎,主事程先贞、推官李赞明、生员谢陛等合谋诛之;为怀宗发丧,起义兵讨贼,并诛景州、故城、武邑、东光等处官”。

这些德州籍的原明朝官员,利用四月二十八药王庙(在城外柴市街东)庙会的传统习俗,他们在药王庙外高搭戏台,请来名角在此演戏,并蛊惑大顺士兵出城看戏。在大多数大顺官兵出城看戏之际,他们将城门关闭,活捉并砍杀了正在饮酒作乐的吴征文和阎杰,至此,仅生存了二十天的大顺德州就被推翻了。

之后,秀才李韫玉给卢世榷等人献计,认为区区数人难于对抗大顺军,建议以“擒贼复明”的旗帜为号,让老百姓响应。卢世榷等认为有理,就以明王孙朱师钦为盟主,打出了“擒贼复明”的旗帜,以为崇祯皇帝发丧为名,由秀才李韫玉写了《讨逆檄文》布告天下。谢陛等带领起事队伍,杀向景州、故城、东光、武邑等地,很快将其收复。

随后,附近郡邑纷纷响应,杀大顺官员、推翻大顺的活动,迅速的蔓延到山东、河北、晋北等地各个州县。这就是震惊燕赵和齐鲁大地的“甲申德州之变”。

同年七月,清廷派官员招抚德州。谢陞便大开城门献出了城池,清王朝没费一枪一弹,德州城就归附了清朝廷。清·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谢陞因功而被授予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比在明朝的官职还显赫。

诛伪献城中,说不清的几件事

其一:德州秀才何振先,平素行侠仗义,总想着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他听说明御史卢世榷等人,策划驱逐大顺地方官的事后。就夜见卢世榷,自告奋勇要去兖州游

说大顺将军郭升,劝他反叛李自成,回德州起事。卢世榷等商量后认为可行,故何振先踌躇满志赶赴兖州去游说郭升。

在清·乾隆《德州志》中记载:何振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称德州起事时,聘请郭升来德州当大将军。郭升竟然听从了他的主张,让其先回德州安排。那知何振先还未赶回德州,卢世榷等人已举兵杀死了吴征文和阎杰。郭升闻讯大怒,立即派人追到高唐将何振先杀死。

其二:据史料记载:谢陛在德州殊伪事件中,冲锋在前,英勇无比,亲手杀死伪州牧吴征文。德州的大顺地方被推翻后,谢陛又带领起事队伍,杀向景州、故城、东光、武邑等地。可德州的清建立后不久,他却以私藏武器之罪名被缉拿入狱。

原来,时任德州知州的李大升,是大顺德州知州吴征文的外甥。甲申德州之变时,李大升在他舅舅处混事,当他听到德州缙绅殊杀大顺官兵时,便藏到了永庆寺内躲过了一劫,事后偷偷逃回山西老家。

清王朝为笼络汉族人,清·顺治三年(1646)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李大升参加考试,并中了进士。更为巧合的是,这位从德州仓皇出逃的大顺小吏,竟然又堂而皇之的在德州做起了知州。上任后的李大升,为报舅舅被砍杀之仇,便以私藏武器的罪名,将谢陛和卢世傕等人抓进了监狱。当时的武德道刘源湛,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制止了李大升的复仇计划,将谢升、卢世傕等人予以无罪释放。据传,李大升因此被参而罢官。

其三:就是“甲申德州之变”最大的受益者谢陞。明朝时,他任少保兼吏、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号称阁老。明·崇祯十五年(1642)因故被“罢归里”。其罢官的原因,按《清吏稿》说:“崇祯之季,明帝欲与我议和,升泄其语,罢归里。”德州发生甲申之变时他在德州。谢阁老虽被罢官,可余威犹存,况且他的胞弟谢陛和儿子谢重辉,都是带兵出击的骨干,他最少也应是个幕后操纵者。

可在所有的记载中,都查不到他参与德州之变的记录。按说,明朝的武英殿大学士谢阁老,清朝的开国宰相,如果参与了此事,在《德县志》中为其立传也是顺理成章的,可人们却找不到他当时的作用。

更奇怪的是,该事件的领导人为卢世榷、赵继鼎、谢陛、程先贞、李赞明等人,可谢陞却在清王朝做了高官,在“诛伪献城”事件中,他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谢陞死后,清·顺治帝谕祭文中,称谢陞“望义旗而诛伪”,一语道破了真伪。

结束语

这一年,吴三桂降清,开关迎敌、引狼入室,继而又奉清廷之命追杀大顺军,消灭了明朝的永历,被清廷封为亲王开藩云南。1673 年他又反清复明,而身败名裂。

这一年,德州的谢陞“诛伪献城”,由明朝的阁老摇身一变成了清王朝的开国宰相。那知天不作美,他八月荣升宰相,次年正月就病死了,好梦作了不到半年。

这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仍为“大顺”,年号“永昌”。同年,大顺军灭亡明朝。明将吴三桂旋即以重镇山海关降清并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亲征山海关失利,被迫于原明宫复登帝位后退出北京。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率军南下途中牺牲于湖北九宫山。大顺军余部奉自成弟李自敬为主,改行“联(南)明抗清”之策。次年,李自敬于荆州战役中为清军俘杀。大顺将士改奉自成之侄李锦为主,对外使用南明“忠贞营”名义,内部仍“大顺”不变。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李锦义子李来亨等对外称李锦故去。分率主力离开两湖地区远征。永历六年(1652年),以李来亨为帅、大顺军为主力的“夔东十三家军”组成,坚持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失败,李来亨、李嗣名父子牺牲。康熙十三年(1674年),大顺军老营湖南宜章莽山根据地被吴三桂“周”军攻陷,李锦出家隐居。大顺结束。(作于2015年4月5日)

马惠彬、一九四四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男、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二百万余字。并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了《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