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目光长远的名人名言 目光长远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5-01 16:38:31作者:流水随风来源:网友上传

目光长远的名人名言 目光长远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志向远大方能进步,目光长远才能前行”

2018年11月27日,在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总书记在西班牙《阿贝赛报》发表题为《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署名文章。其中,总书记引述西班牙思想家加塞特所说“志向远大方能进步,目光长远才能前行”,在西班牙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有人说,知西班牙而不识加塞特,犹如知德国而不识尼采,知俄罗斯而不识陀思妥耶夫斯基。1883年,加塞特出生于马德里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祖父是一家报社的创办人,父亲是小说家和诗人。从小浸染在家庭浓厚的政治和文化氛围里,加塞特很早就显示出超出同龄人的机敏睿智——21岁获得文学暨哲学博士学位,25岁登上马德里大学形而上学的讲台。

加塞特不仅是著述丰硕的思想大家,还是亲近基层的社会活动家。尽管加塞特的《大众的反叛》《面对历史的哲学》等哲学著作奠定了他无可替代的专业地位,但他并非像康德那样在小镇书斋里筑起思辨哲学的宏伟殿堂,而是更多地选择以办报、讲学等方式积极投身社会、启发大众,终生实践“哲学在生命之内”。他的名言“志向远大方能进步,目光长远才能前行”不仅深深激励了西班牙青年励精图治、改变本国积弱不振的雄心,更拨动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敏锐触角,激发了法国作家加缪的奋起和反抗,启发了秘鲁—西班牙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凝炼和透彻意象。无怪乎西学界公认加塞特是西班牙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西班牙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思想无国界,中西亦交融。中国和西班牙虽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遥远,各自拥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但早在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将古都长安同西班牙的塔拉戈纳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两国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1973年中西建交后,两国关系迅猛发展。这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求同存异,让中西两国人民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相互交流,彼此欣赏。2018年恰值中西建交45周年。总书记在访问西班牙之际发表署名文章,并在文末专门引用加塞特的名言,真切表明中国愿“同西班牙一道努力,共享机遇,共迎挑战,携手谱写中西关系新篇章,开创属于两国人民的美好未来”。

总书记的这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3年再次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受到了西班牙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是中西关系史上的又一个“高光时刻”。2018年还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G20峰会机制启动10周年。总书记将西班牙作为出访欧洲、拉美之行的首站,不仅掀开了中西关系发展新篇章,更是开启了“激荡国际风云中的一次领航之旅”。成功访问西班牙之后,总书记随即赴阿根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以登高望远的姿态推进二十国集团合作,运筹大国关系发展,为充满忧虑情绪的国际社会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面对这次大考,世界各国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评价这些选择优劣的关键在于其志向是否远大,目光是否长远。“志向远大方能进步,目光长远才能前行”,生活在100多年前的加塞特有着这样的真知灼见。纵观世界芸芸众生虽不乏鼠目寸光者,但终究“适千里者”众,“适莽苍者”寡。正因如此,人类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也从未像今天这般深度融合。

我们正与人类共命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新冠病毒的侵袭,无人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只有分享抗疫经验,开展疫苗合作,才能真正保护自己。我们正与自然共命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人才能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们正与世界共命运。“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只有“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人类前途才会一片光明。

“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国深知世界孕育了中国,中国包孕在世界之中,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努力,不畏山海远,不惧挑战大,同舟共济,开放创新,兼容并包,为全人类的进步而不懈奋斗。

满分作文:以长远目光,绘未来华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句名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可理解为不变的原理、规律;“定法”,可理解为不变的方法、策略。今天,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以定理成本,借活法创妙

清代大儒船山先生为我们留下一句“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诚哉斯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既要遵循已有的原理和规律,以之为本,还要在处理具体事情时灵活变通,创造妙手。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能更加平坦通畅。

顺应规律、抓住原理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础。中国古人一直信奉“天行有常”的道理,讲求顺天而为,由此产生了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和哲思:庖丁之刀能解牛数千、用十九年而“若新发于硎”,正是因为他依乎天理;郭橐驼能受到长安豪富、观游卖果者的争迎取养,也是因为他能顺木之天。当年乱砍滥发大炼钢铁,破坏了自然规律,换来的却是华北春季的黄沙漫天;如今兴修水利因势利导,修建三峡水利,基本防范了长江流域的洪涝大灾。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顺应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才能使事情的趋势和结构走向我们期望的方向,最终获得成功。

灵活变通、活学活用是我们出色高效完成事情的必要保证。惠子得到五石之瓠,却因其“无用”而掊之。反观庄子却能突破定式思维,灵活思考,以其浮游于江湖。蜀道自古艰难,黄鹤难飞,猿猱不度,三国时期魏军攻蜀事倍功半,但邓艾却能灵活变通另辟蹊径,偷渡阴平直取成都。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在掌握规律后,我们首先要有变式思维、逆向思维,灵活变通,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把握事物;其次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方法和策略,以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顺应原理规律与灵活运用方法策略应当辩证统一,不可偏废。只会照搬规律而不顾实际情况会陷入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泥潭。正如赵括纸上谈兵,结果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无视规律随心所欲地创造则会在前行的道路上处处碰壁,最终走进死胡同。恰似王莽不顾历史发展规律地改革与变法,也使他的新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因此,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变通。

王夫之之言犹在耳畔,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当以之为训,以定理为本,借活法创妙,为自己的人生和国家的建设下出一盘本妙兼具的好棋。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引用了清代思想家王夫之的一句名言。第二句话对这句名言中的两个关键词“定理”和“定法”进行了解释。第三句话指出这句名言在今天仍然值得人们深思,启发考生思索,拓展考生思维,要求考生结合时代,对这句名言里两个核心概念的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出自己的判断。

可见,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定理与定法的二元思辨。首先,考生要弄清楚几个概念:“理”是不变的、永恒的存在,“法”是多样的、灵活的变通;“理”是理念、目标、宗旨和准则,“法”是方法、途径和措施;“理”只有一个,“法”可以多样;“有定理”强调遵循基本规律,坚守目标准则,是“万变不离其宗”;“无定法”强调遇事灵活变通,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有定理”是持守正道,“无定法”是创新思维。“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真正想强调的,能是依循规律,不拘成法,因时因势而动。无定法,强调顺应规律是前提,我们必须在遵循定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法和策略,适应变化的环境,随时随势而变通,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哲学态度。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不变的原理和规律,但并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说“定法”是不存在的。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应对变化的挑战。如果我们只追求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策略,就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失去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思考,寻找灵活的方法和策略。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定理、定法,有定理和无定法的关系是什么(如:有定理是这个世界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发挥能动性的保障,而无定法则为这个世界发展提供多元化路径),我们如何做到有定理而无定法(如:遵循规律,灵活创新)。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单纯地谈有定理与无定法的辩证关系,或者我们如何做到有定理而无定法。

立意:

1.循定理之光,探新法之道。

2.遵循“定理”,灵活用“法”。

3.循定理而破定法,开辟特殊发展路。

4.以定理为基,多灵活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