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姓孙的名人有几个人

发布时间:2024-04-27 18:14:32作者:一夜奈良山来源:网络

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姓孙的名人有几个人

本文目录一览:

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姓名学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问,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对于姓孙的名人有哪些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姓孙的名人都有哪些,通过对于姓名学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姓孙的名人都有哪些吧。

历史上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孙权,孙叔敖,孙策,孙坚,孙良,文学家孙楚,春秋时齐人孙武的《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军事理论着作,其后代孙膑有《孙膑兵法》存世。还有吏者师“孙叔敖”。三国时吴国的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在江东称霸一方,建吴称帝59年。魏国的名将孙良。西晋有“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官至御史大夫的孙康。唐代有名医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立。五代有词人孙光宪,宋有词人孙兴宪、着名工匠总管孙威和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有经学家孙星衍、孙冶让,诗人孙原湘。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更是影响深远的一位伟人。

孙思邈(581-682) 唐京兆华原人。少因病学医,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善言老庄,兼通佛典。隋文帝尝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唐太宗时召诣京师,年已老,欲官之,不受。高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采药治病,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后世称\"药王\"。着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奇逢(1584--1675) 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一字钟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万历举人。明亡隐居不仕。与黄宗羲、李顒并称三大儒。力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初宗陆(九渊)王(守仁),晚倾慕朱熹理学,终于成为两派的调和论者。提倡不拘门户,重深造自得。着作有《理学宗传》、《读易大旨》、《四书近旨》、《夏峰先生集》等。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孙姓起源:

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国。

康叔逝世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期,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先秦时期孙氏来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氏的始祖。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史称卫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郌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公元前852——前758),名和,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812年——前758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长安),杀周幽王。他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卫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

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国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部),这支芈姓孙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着,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氏的始祖。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芈)季连→附沮→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吕臣→?→蒍贾伯嬴→蒍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着居民不断融合而成。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着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

周夷王时,王室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和扬粤(今扬越),至于鄂(今湖北),分其土,封长子毋康为句亶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周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时,楚国一度内乱。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楚蚡冒是春秋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若敖的孙子。其子蔫章封邑于蔫他就以“蔫”为姓,蔫氏后来逐渐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蔫章之子蔫吕成,字步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蔫贾,字伯嬴,在楚庄王时任工正(管理王宫各类工匠之类事务的官员)。

起源三、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景公赐将军田书姓孙,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国灭商朝,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史籍《古今姓氏辨证》等认为孙氏源于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田完是舜的后裔。许多孙氏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过,虞舜作为孙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传说,并没有可靠的世系记录可寻,孙氏祖上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做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又因他是古代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为奖励他的劳绩和褒扬他的祖先,就把长女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陈国。妫满逝世后谥号“胡公”,古又称胡公满。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陈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桓公逝世后,其弟佗杀陈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厉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报杀兄之仇,又设计杀了陈厉公,立跃为陈利公。陈利公立五个月后去世,君位传给其弟林,是为陈庄公。陈庄公在位七年后逝世,君位又传给其少弟杵臼,为陈宣公。

陈宣公原本已立太子御寇,后又欲立宠姬所生之子款,便于公元前672年杀掉了太子御寇。陈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与御寇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便逃到了齐国,并改姓田,称田完。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命他为卿。但田完推辞卿职,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齐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时,田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之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并赐姓孙氏。由此看,这支妫姓孙氏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桓子),官为“上大夫”;五世孙无宇之子田书在齐国攻打莒国的战斗中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至乐安并赐姓孙氏。妫姓孙氏远古始祖虞舜,系黄帝后裔: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后逃往齐国)→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起源四、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叔父比干,属于以避乱改姓为氏。比干是殷商末期纣王叔父,官至少师。商朝末期朝纲混乱,纣王淫虐无度,国势危殆,却不听劝谏,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劝说纣王。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庭剖开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氏。这支子姓孙氏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起源五、

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孙氏在两汉以后,还有其它姓氏因多种因素不断地加入到孙氏行列之中。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家族兴旺,是为南方孙氏的一大支派。孙河,官拜东吴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孙河本姓俞,字伯海,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俞河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他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十分喜爱他,便赐姓予他为孙,因而改姓。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在东吴官任曲阿长:次子孙谊,官在海盐长;第三子孙桓,任安东中郎将,曾与大将陆逊共拒刘备,后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少子孙俊,为定武中郎将。孙子辈还有孙建、孙慎等,也都为将军。曾孙辈有孙丞,官为黄门侍郎,略有文采,着作《萤火赋》传世。孙河之侄子孙韶,亦少年从军,为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守。其子孙也较多,且官位显。

起源六、

源于变姓,出自春秋战国荀子后裔在西汉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况,又称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骄傲。但到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战国策》、《韩非子》、《汉书》、《儒林传》及刘向《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书篇中均称荀子为“孙卿”、“孙子”,荀卿自己的着作《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中也多见“孙卿子”。

山东《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先祖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往梁山平乱,便落籍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

史籍《明史》记载,明朝中叶的士人孙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应姓朱,因为安化王犯法被诛,作为其宗族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而避难人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孙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

起源七、

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夏侯婴(公元前?——前172年),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随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书中说:“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从此夏侯婴的后代中便有一支成为孙氏。

起源八、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氏,其中有些孙氏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氏。唐朝安禄山的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就是契丹族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为复姓,象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的复姓也在被禁之例,这类含“孙”字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氏。这些家族于是成为孙氏族的又一庞大来源。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氏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过程中,亦大都改为单字“孙”姓。

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氏。满族建立清朝之后,把八旗统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来的八旗中,有部分汉人沦为满人奴隶,后多与满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孙氏,孙天保,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抚顺地方,任护军参领。又台尼堪姓:孙氏,猷;尚,正黄旗人,世居盖州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梦柯,任三等侍卫。清朝,满族仿汉姓已成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

另有鲁布哩氏改姓孙氏,如历清顺治、清康熙两朝的护军统领、太子太傅孙达哩,本来就是姓鲁布哩氏。

在今朝鲜族人的一百多个姓氏中有孙氏。高丽学者金富轼撰着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孙氏的起源。新罗初期,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以朴为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改六部名称,并分别赐姓,其中的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州旗人中的高丽姓孙氏,原世居望京地方。玉兰,镶蓝旗包衣人,国初来归,其子谢秘,任郎中,其孙杭爱,任头等护卫。

在景颇族的二十六个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是景颇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汉化为孙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都改为为孙氏。

明清时云南临安府方容甸长官司副长官孙氏,是傣族人。

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孙氏。

历史上孙姓的分布和迁移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着名郡望吴郡。

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宋朝形成的“百家姓”的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可见孙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孙姓大约有105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为宋朝第十一位大姓。孙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1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湖北等。全国形成了长江以北孙姓为主力的布局,以及皖豫鲁苏、长江流域两个集中分布的孙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孙姓大约有1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强,为明朝第十四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江苏、江西,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北、安徽、山西、河南等省。浙江为孙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20.8%。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鲁苏两大块孙姓人口聚集地区,孙姓聚集重心开始向东移动。

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姓名学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问,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对于姓孙的名人有哪些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姓孙的名人都有哪些,通过对于姓名学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姓孙的名人都有哪些吧。

历史上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孙权,孙叔敖,孙策,孙坚,孙良,文学家孙楚,春秋时齐人孙武的《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军事理论着作,其后代孙膑有《孙膑兵法》存世。还有吏者师“孙叔敖”。三国时吴国的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在江东称霸一方,建吴称帝59年。魏国的名将孙良。西晋有“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官至御史大夫的孙康。唐代有名医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立。五代有词人孙光宪,宋有词人孙兴宪、着名工匠总管孙威和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有经学家孙星衍、孙冶让,诗人孙原湘。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更是影响深远的一位伟人。

孙思邈(581-682) 唐京兆华原人。少因病学医,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善言老庄,兼通佛典。隋文帝尝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唐太宗时召诣京师,年已老,欲官之,不受。高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采药治病,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后世称\"药王\"。着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奇逢(1584--1675) 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一字钟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万历举人。明亡隐居不仕。与黄宗羲、李顒并称三大儒。力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初宗陆(九渊)王(守仁),晚倾慕朱熹理学,终于成为两派的调和论者。提倡不拘门户,重深造自得。着作有《理学宗传》、《读易大旨》、《四书近旨》、《夏峰先生集》等。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孙姓起源:

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国。

康叔逝世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期,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先秦时期孙氏来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氏的始祖。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史称卫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郌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公元前852——前758),名和,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812年——前758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长安),杀周幽王。他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卫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

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国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部),这支芈姓孙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着,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氏的始祖。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芈)季连→附沮→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吕臣→?→蒍贾伯嬴→蒍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着居民不断融合而成。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着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

周夷王时,王室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和扬粤(今扬越),至于鄂(今湖北),分其土,封长子毋康为句亶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周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时,楚国一度内乱。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楚蚡冒是春秋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若敖的孙子。其子蔫章封邑于蔫他就以“蔫”为姓,蔫氏后来逐渐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蔫章之子蔫吕成,字步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蔫贾,字伯嬴,在楚庄王时任工正(管理王宫各类工匠之类事务的官员)。

起源三、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景公赐将军田书姓孙,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国灭商朝,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史籍《古今姓氏辨证》等认为孙氏源于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田完是舜的后裔。许多孙氏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过,虞舜作为孙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传说,并没有可靠的世系记录可寻,孙氏祖上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做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又因他是古代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为奖励他的劳绩和褒扬他的祖先,就把长女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陈国。妫满逝世后谥号“胡公”,古又称胡公满。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陈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桓公逝世后,其弟佗杀陈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厉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报杀兄之仇,又设计杀了陈厉公,立跃为陈利公。陈利公立五个月后去世,君位传给其弟林,是为陈庄公。陈庄公在位七年后逝世,君位又传给其少弟杵臼,为陈宣公。

陈宣公原本已立太子御寇,后又欲立宠姬所生之子款,便于公元前672年杀掉了太子御寇。陈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与御寇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便逃到了齐国,并改姓田,称田完。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命他为卿。但田完推辞卿职,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齐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时,田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之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并赐姓孙氏。由此看,这支妫姓孙氏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桓子),官为“上大夫”;五世孙无宇之子田书在齐国攻打莒国的战斗中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至乐安并赐姓孙氏。妫姓孙氏远古始祖虞舜,系黄帝后裔: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后逃往齐国)→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起源四、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叔父比干,属于以避乱改姓为氏。比干是殷商末期纣王叔父,官至少师。商朝末期朝纲混乱,纣王淫虐无度,国势危殆,却不听劝谏,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劝说纣王。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庭剖开比干的胸取心。比干被纣王杀害后,其子孙纷纷避难隐姓,有的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改为孙氏。这支子姓孙氏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起源五、

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孙氏在两汉以后,还有其它姓氏因多种因素不断地加入到孙氏行列之中。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家族兴旺,是为南方孙氏的一大支派。孙河,官拜东吴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孙河本姓俞,字伯海,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俞河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他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十分喜爱他,便赐姓予他为孙,因而改姓。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在东吴官任曲阿长:次子孙谊,官在海盐长;第三子孙桓,任安东中郎将,曾与大将陆逊共拒刘备,后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少子孙俊,为定武中郎将。孙子辈还有孙建、孙慎等,也都为将军。曾孙辈有孙丞,官为黄门侍郎,略有文采,着作《萤火赋》传世。孙河之侄子孙韶,亦少年从军,为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守。其子孙也较多,且官位显。

起源六、

源于变姓,出自春秋战国荀子后裔在西汉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况,又称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骄傲。但到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战国策》、《韩非子》、《汉书》、《儒林传》及刘向《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书篇中均称荀子为“孙卿”、“孙子”,荀卿自己的着作《荀子》中的《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中也多见“孙卿子”。

山东《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先祖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往梁山平乱,便落籍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

史籍《明史》记载,明朝中叶的士人孙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应姓朱,因为安化王犯法被诛,作为其宗族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而避难人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孙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

起源七、

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夏侯婴(公元前?——前172年),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随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书中说:“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从此夏侯婴的后代中便有一支成为孙氏。

起源八、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氏,其中有些孙氏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氏。唐朝安禄山的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就是契丹族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为复姓,象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的复姓也在被禁之例,这类含“孙”字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氏。这些家族于是成为孙氏族的又一庞大来源。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氏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过程中,亦大都改为单字“孙”姓。

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氏。满族建立清朝之后,把八旗统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来的八旗中,有部分汉人沦为满人奴隶,后多与满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孙氏,孙天保,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抚顺地方,任护军参领。又台尼堪姓:孙氏,猷;尚,正黄旗人,世居盖州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梦柯,任三等侍卫。清朝,满族仿汉姓已成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

另有鲁布哩氏改姓孙氏,如历清顺治、清康熙两朝的护军统领、太子太傅孙达哩,本来就是姓鲁布哩氏。

在今朝鲜族人的一百多个姓氏中有孙氏。高丽学者金富轼撰着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孙氏的起源。新罗初期,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以朴为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改六部名称,并分别赐姓,其中的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满州旗人中的高丽姓孙氏,原世居望京地方。玉兰,镶蓝旗包衣人,国初来归,其子谢秘,任郎中,其孙杭爱,任头等护卫。

在景颇族的二十六个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是景颇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汉化为孙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都改为为孙氏。

明清时云南临安府方容甸长官司副长官孙氏,是傣族人。

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孙氏。

历史上孙姓的分布和迁移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着名郡望吴郡。

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宋朝形成的“百家姓”的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可见孙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孙姓大约有105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为宋朝第十一位大姓。孙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1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湖北等。全国形成了长江以北孙姓为主力的布局,以及皖豫鲁苏、长江流域两个集中分布的孙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孙姓大约有1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强,为明朝第十四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江苏、江西,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北、安徽、山西、河南等省。浙江为孙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20.8%。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鲁苏两大块孙姓人口聚集地区,孙姓聚集重心开始向东移动。

孙珫:一个被百姓呼作“青天”平阴人

文 | 展恩华

说孙珫之前,先简单说一下孙家。

孙家,是平阴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自宋朝时就名人辈出。孙氏家谱记载:“宋康王南渡,只有迁祖(孙迁)一人随行,至浙江,以余姚为家。”(笔者在写《斗祭台》一文时,曾写到:康王赵构在平阴躲过一劫,随后上演“泥马渡康王”的事,康王带走了平阴人孙迁。)元朝时候,孙家人又复北上,居河北枣强。武城县尉孙爽之第五子复迁平阴。自此,平阴孙氏人口日见繁盛,而且读书出仕者愈来愈多。

孙珫(1551—1604),是清代大司马孙光祀的祖父,字玉耳,初号淇阳,再号湛明,生于嘉靖辛亥,卒于万历甲辰,享年54岁。

于慎行(1545—1608)与孙珫“邑居相邻,平生称莫逆交”。据于慎行为其写的《碑铭》记载,孙珫自幼聪明好学。“生而颖异,书过目辄成诵。恒危坐正襟,识者知其大器。”然而,少儿时期的孙珫却很不幸,“年甫十余,太公(此处指父亲)先殁,母王孺人亦卒,家无遗产,范氏姑怜而时存抚之。”父母辞世,家无遗产,成了孤儿,靠一位姓范的庄乡姑母接济维持。虽然家贫如洗,但孙珫仍好学不辍。当时的县令钱塘人许公读了他的文章惊诧地说:“哎哟,这真是个好苗子,可夺魁天下了。”

万历癸酉(1573)举于乡。孙珫中了举人以后,并没有志得意满,也没有急于去谋求官职,而是“夜读书至达旦以为常。友生旦访,犹见孤灯莹然。”炳烛夜读,通宵达旦,可见其志之宏矣!

七年之后,万历庚辰(1580),孙珫中了进士。这时的他年不满三十,授官出任钱塘(今杭州)令。

钱塘,即当下之杭州,是历史名城,省会重地,这里更是风景绝胜之地。“台司星临其上,什九在途,什一在署。”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的官员名流,来杭州的人比比皆是。台司如星,来人如织,孙珫十分之九的时间,都用在了应付往来上。即便如此,在钱塘任上孙珫却表现得很卓越,他制定了一套接待上的规章制度,一切照章办事,所以,干起工作来就应付自如了。

孙珫在任七年,颇有惠政:“蠲烦苛、崇实政、调停里甲,勒为永利,邑人藉以休息。均田议起,部使者属公,躬履亩而度之,不旬日竣,翕然称平均。已,复修锁澜桥。锁澜桥者,即宋苏公堤也。迄今六百余年,日就圮废。至是,庀材赋工,不劳而成,屹然为湖中巨防矣。”

孙珫在杭州干了那么多的好事、实事,却没有像苏东坡那样留下一条名垂千古的“苏公堤”,实在令人遗憾。假如,在西湖有一条“孙公堤”,那会给平阴人增加多少底气啊!然而,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孙公在苏公堤复建锁澜桥,使之“屹然为湖中巨防”,也是孙公人生中、西湖上最亮丽的一笔。

孙珫一生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有“青天”之誉。壬午(1573),武林民乱,孙珫听说之后,立马挺身而出,连夜前往敌营,作说服工作。乱民拿着刀围了上来,借着火光,有人认出了孙公。惊讶地说:“此非钱塘青天使君耶?” 孙珫回答说:“我只是西湖一杯水罢了,有什么值得惊奇的?”

“但西湖一杯水耳”,是孙珫诗中的一句,时人无不知晓。一场,因孙珫的到场而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孙珫在百姓乃至在“匪帮”中的威望之高。

孙珫的威望是干出来的。任期内,孙珫经两次赴部接受考核,皆“以卓异闻”。后拜监察御史,历四川道、江西道,巡按陕西、顺天。再后出任山西左参议,分守河东。

孙珫之所以被百姓称之为“青天”,那是有原因的。

他不畏强权,直言敢谏。中州赈灾之后,孙珫上疏万历皇帝:“畏天悯人,清心寡欲,为弭灾根本”,你当皇帝要敬畏上天,关心百姓,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灾祸。出按陕西时,不顾督抚和御史大夫的庇护,坚持弹劾屡战屡败的总兵李朐,并推荐合适人选。巡按顺天时,因名声在外,“贵戚敛手,长安道上望见孙御史骢,不寒而栗。”你看,那些贪官污吏看到孙公的马就怕得浑身打颤。

孙珫一身正气,为维护法纪,谁的面子都不给。他弹劾主持打造抗倭战船而以权谋私的户部某郎中,不惜得罪当朝宰相。他弹劾贪婪惨酷的丰润(今唐山市丰润区)县令,竟驳回了抚台的面子。山西自古就是矿业大省,孙珫在山西左参议任上,宦官和地方相勾结,不交矿税,孙公抵制阉党,强制推行矿税制度,为国聚财。这种秉公办事、无所畏惧的做派,遭到权臣的忌恨,常遭排挤。孙公虽正派有为,但屡屡不得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有军事才干,知人善任。出按陕西时,刚到任就遇到宁夏叛乱,并有邠、乾之间有白莲社作内应。孙公立马赶往宁夏,捕其魁首,随即赶往宁州。宁州从来无井,取水得到数十里之外。孙公乃令下挖井,掘地得水,甘而冽,宁州人以为神。总兵李朐屡战屡败,孙公就弹劾他。同时,“荐叶公梦熊可代,督府副将萧如薰为帅。”在二人的助力下,彻底平定了叛乱。出任山西左参议时,“闻西警至,即沿河修筑墩台(烽火台),为防御计。”临危应变,防患于未然。

他严惩贪腐,清廉自守。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脚 丫子不正鞋歪歪。对待,孙公认为“遏流不若澄源”,反腐必须从高层自身做起。他改革制度,清除弊政,有效地限制了贪官污吏的渔利机会。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奉廉俭,他从不收别人的礼金,在一次巡察时,河东人赠路费千金同,被他严辞拒绝。离任时,“归橐萧然”,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在封建社会,在缺少各种“教育”的前提下,能长期保持这样一种风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孙珫三次“请告”、“乞休”,累计“里居十余年。”在家“闭户课子,坐卧一楼,手不释卷,尺牍不入郡邑。家人生产,亦鲜营殖。唯好奖进后学,周济贫乏。尝议建兴文馆、义仓,为邑永利。其砥德修名,晚而弥笃如此。”孙公在家,唯读书是务,从不干涉地方政务。他重视教育,广为善行,不为别的,只为“修身养德”,践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

看到官场越来越,孙珫心急如梦。病重时,“犹起呼而索豸绣,云‘梦之帝所,还我御史’”。豸绣是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他多想再穿上御史官服,狠狠煞煞那些贪官的气焰啊!对此,于慎行赞叹说:“公始终一真御史矣!”

孙珫学养深厚,一生写过大量奏疏,除此,还写有大量诗文,只可惜,“惜遭祸变,俱成灰烬,以故无传”(《族谱》语)。《县志》和《家谱》存其诗作数首。其诗水平很高,足见孙公非凡才学。(其诗收入平阴县政协编纂的《古诗词中看平阴》一书)

孙公离世时,年仅54岁,“茔在平地洛庄南”。

(本文作者三口之家,右为展恩华先生)

作者简介:展恩华,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园的守望》、《草庐漫话》、《生命的圣宴》;诗集《平阴吟赞》;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羌山见证》《铸梦》;报告文学集《叩问大地》;长篇小说《梅庄旧事》等多部著作。长篇小说《梅庄旧事》荣获济南市第八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合著)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