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姓江的名人有哪些? 姓姜的名人有谁

发布时间:2024-04-26 17:11:32作者:未及挽留来源:网友分享

姓江的名人有哪些? 姓姜的名人有谁

本文目录一览:

三位“江姓美人”,诱美人江停,冷美人江添,有一个画风不一样

三位“江姓美人”,诱美人江停,冷美人江添,有一个画风不一样!为什么?因为那个是沙雕美人啊,怪可爱的。

诱美人江停

淮上《破云》里的江停,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大美人,清冷那挂的,冷漠疏离,内心却是很重视羁绊的人。不然不会一旦动了感情就那么热烈,“我想让你成为那个不可超越者”,太感人了。

江停的名字也很好听,“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因为一个人记住一首诗,也因为这首诗,特别喜欢这个人名。很多人都说江停是诱系美人,你赞同吗?个人非常赞同,有人往那一站,什么都不说,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江停显然是这样的人。

江停的确很有魅力,而且是有魅力不自知的那种美人。也就严峫凭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成功抱得美人归。江姓美人千千万,我也算是看过很多文了,可是让我印象最深得还是江停。

冷美人江添

江添出自《某某》,作者木苏里,江添这个名字也很好听,也像极了他的人生。他前面十几年过得不算好,聪明的少年在年少时就懂得了很多事,包括自己父亲的事,这显然不是什么有利于成长的故事。

江添幸运的是遇到了盛望,可惜后来盛望成了第二个江添,当时看到这的时候我都要哭了,幸好最后破镜重圆HE了。不然我真的接受不了江添好不容易得到了救赎,又和盛望双双坠入深渊。

我喜欢你,所以希望你被簇拥包围,所以你走的路要繁花盛开,要人声鼎沸。

沙雕美人江堰

出自椰酸菌的《沙雕霸总的千层套路》,主人公江堰是个沙雕美人,超级可爱软萌的“霸总”,搞笑体质,行走的梗王。这一位和前两位画风不一样,是个美人没错,但是美人时刻都在搞笑,一点都不消停。

江堰是个有色心没色胆的纯情小学鸡,悄看人家的翘屁被当场抓包,就“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可惜江堰非常怂,瞬间觉得自己完蛋了。而偷窥被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个美人是猴子派来的吧。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喜欢记得关注我哦,为你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屈原是上古五帝颛顼帝之后,而和屈原同宗的姓氏有多少?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这是《离骚》的第一句。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歌。诗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不过,屈原在诗的一开头,似乎并没有浪漫,而是实打实开的开头。

这句诗,如果理解了意思,那么,瞧上去就相当于履历表的某一栏,意思是: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高阳氏,也就是颛顼大帝,中国五帝时代的第二位大帝,黄帝的孙子(或者曾孙)。

屈原说,自己是颛顼的后代。说的时候,他充满了自豪感!

屈原,战国时人(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出生于楚国。他是楚国贵族。他和楚王一样,楚王是熊氏,他是芈氏。该姓的源头出自黄帝的孙子颛顼的族系。

芈姓、屈姓都是在后世发展和演变出来的,具体情况是——芈姓族群在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到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一个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此人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姓了。

楚王的本家中,其公族有如下大的家族:

若敖氏(若敖一族的祖先是于西周末至东周初年在位的楚君若敖)

鬬氏(若敖又分鬬氏和成氏两个支系)

成氏(若敖氏而来)

屈氏(楚武王熊通之后)

景氏(楚平王之子子西之后)

昭氏(楚昭王之子子良之后

庄氏(楚庄王之后)

囊氏(楚庄王之子公子贞之后)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到了战国时代,最后剩下“昭、屈、景”三大姓,属于楚国的王族的姓氏。其中的屈氏一族,能够从春秋初期繁衍到战国后期,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前期的时候,屈氏子弟一直处于楚国高层。屈原本人曾任司徒和三闾大夫,后者相当于后代王族的宗人府的主管,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屈原前半生得到当政的楚怀王信任。

屈原一族因是楚王正宗的本家,叫作“公族”或“公室”,与楚王关系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到了屈原这一代,先是受到楚怀王重用,后来因为劝阻怀王与之发生矛盾,后楚怀王果然被秦国软禁;之后,楚国由楚顷襄王当政,屈原受到排斥。屈原一族逐渐衰落,做高官的人不多了,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据屈原《九章·惜诵》诗句“忽忘身之贱贫”,可知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屈原是颛顼帝的后裔。那么,颛顼帝的后代,是如何延续到后世的呢?

原来,颛顼大帝的两个妃子,一共生了24个儿子。

大儿子的名字,叫做:称。

称的儿子:卷章。

卷章有2个儿子:大儿子:重黎,小儿子:吴回。

吴回的儿子:陆终。

陆终这一族,发展很兴旺——

陆终有六个儿子,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记录:

一曰:昆吾,姓苏。

二曰:参胡,姓黄。

三曰:彭祖,姓彭。

四曰:会人,封晋,赐姓柴,居平阳。

五曰:安,姓曹。

六曰:季连,姓芈(楚)。

单看“会人”陆终的第4个儿子:

会人(又名:求言),他的后代有一个叫做:承勋。

这一位承勋,生长在周武王时,他有功被封:柴晋公,世居平阳(今山西临汾)。

因而,会人的后裔,得到了封地,共有十邑,因而产生10个姓氏:

01柴

02郐

03邬

04【略】

05云

06雍

07罗

08路

09韦(?)

10程

不仅如此,陆终的这一族,非常兴旺,还产生了其他的姓:

11陆、

12祝、

13董、

14顾、

15【略】、

16苏、

17黄、

18彭、

19钱、

20曹、

21朱、

22芈、

23楚、

24靳、

25屈、

26潘、

其中,第25个姓虽然是屈姓,但不是直接产生的,它是由芈氏产生的。

前面已经说过,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宜昌)。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一个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原这一支了。

前面所列举的,算是颛顼后代的陆终一族(第一支)的传承。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颛顼的族裔,不止这一支,还有三支:

第二支:伯益族裔——

帝舜时代,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

01黄、

02江、

03终黎、

04运奄、

05徐氏、

06郯氏、

07莒氏、

08【略】、

09将梁、

10修鱼、

11白冥、

12蜚廉、

13秦、

14赵、

以上合称:嬴姓十四氏。再加上李(李姓源自嬴,最早是“理”),有16个姓氏了。

第三支:舜族裔

舜族是颛顼后代。

舜帝是殷商始祖,子姓。

其后代姓氏::陈、柴、姚、胡、田、孙、符、袁.、舜

第四支:禹族裔

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

太史公司马迁说:禹是姒姓。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国号为姓,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等等。

姓有:禹、妫、侯、夏、计、杜、华、费,、谭、邓、夏、夏侯。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姜姓家族十大名人

姜子牙:

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西周开国元勋,杭州厉氏家族先祖;曾在牧野之战中立下首功,被封为齐国之侯,他先后辅佐四代周王,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成为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他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著作《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他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

姜小白:

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曾任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使齐国逐渐强盛;曾出兵灭掉了谭国,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并吞灭遂国,后各国都依附齐国;执政期间,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支持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霸业达致颠峰。

姜诗:

东汉大臣,德阳孝泉古镇人,在26岁时被举为孝廉,曾在湖北孝感任职,因此湖北孝感和四川孝泉都因这位孝子而命名;他奉公廉洁,爱民如子,才干出众,解决了前几任县令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后因操劳过度,累死在公堂上;汉明帝赐匾“一门三孝”,又被赐为“汉至孝广文王”,他的事迹以“姜诗跃鲤”流传,“孝泉”一名也因有孝子故事的经典性而沿用到今。

姜维: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他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他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蜀国亡后,还想先借钟会之手杀尽魏将,而后再杀钟会复兴蜀汉,但最后失败被杀,他为蜀国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文学上也有着独特的才能,在汉魏晋的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作品《蒲元别传》。

姜公辅:

唐朝宰相,政治家,南安四贤之一,他才高识广,正色敢言,有大臣风,敢于言事,深得唐德宗信任;后朱泚叛军侵犯京师,他勇于出谋划策,成功防止叛军的扰乱,他的进谏防御之功,被皇上赏识,拜谏议大夫;一次皇帝厚葬公主,他力谏不宜铺张浪费;他著有《对直言极谏策》《白云春海赋》。

姜夔: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著名词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别出心裁,他在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他是同时具备词人、词作、词选、词论、词社五种因素的词学流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他是与辛弃疾并峙的词坛领袖,在文学史上有杰出的地位,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中的第一作家,比为词中老杜。

姜才:

南宋末抗元将领,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大举南侵,他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他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他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后率部星夜兼程直捣瓜州,浴血奋战杀敌无数,又多次突围运米,负伤累累,三军见之,无不动容,士气大振,后誓死不降,从容成仁,扬州民众闻者莫不泣下。

姜立纲:

明代书法家,以善书名世,世称“姜字”,被誉为“一代书宗”;他一生历经五朝,七岁时被征选为翰林院秀才,二十岁时授中书舍人,官至太仆寺少卿,曾参与誊录《宪宗实录》《孝宗实录》;书法远播日本,博得很高声誉,他一向谦恭谨慎,生活俭朴,视弃金帛若尘土,被朝野人士和乡梓戚友所敬重;他是一代书法大家,著作有《李太游天姥吟留别》。

姜宸英:

清初古文家,为清代帖学的代表人物,被推荐入明史馆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又参与修纂《大清一统志》,与笪重光、汪士鋐、何焯并称为“康熙四家”;他以才思敏捷、博闻强记而著名,开创了有清以来 “布衣修史”的先河,其著有《湛园集》《苇间集》《海防总论》。

姜齐贤: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曾参加北伐战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加入了中国;他制定的条例系统地总结了人民军队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促进全军卫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起了积极作用,开创了军队兽医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卫生事业和兽医农牧区建设做出了贡献。

的两位贵人,是他的避风港,汪道涵为终身良师

每一个攀登至事业顶峰的成功者,都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在半山腰上拉过自己一把的人。对于历史中的伟人来说,更是如此。

晚年的同志,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不止一次饱含深情地说:“我这一生,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妻子王冶评,另一个就是我的恩师汪道涵。”

(同志)

那么,与汪道涵,如何改变了同志本人的一生?他们两个人,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同志一生的两位贵人。

(与)

作为同志的另一半,毫无疑问是对一生影响最深的人之一。

192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户富裕的手工艺品商人家庭。幼年时的家境殷实,直至后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爆发,王家才家道中落。王家的父母思想十分开放,让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夕,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成为了当时中国少有的女性知识分子。

()

从大学毕业后的转入到上海益民食品厂工作。在这里,喜欢上了一位谈吐文雅,勤劳能干的年轻小伙。这名小伙和是同乡,都是扬州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也是当时的“高知”。这名年轻小伙,就是日后成为国之栋梁的。

当时工厂里工作的环境十分艰苦,为了节约生活开支,经常和工人们一起吃大锅饭。关心身体健康的,就时常为带去一些食堂里吃不到的饭菜补充营养。在众人看来,和之间就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与)

1951年,相爱的江、王二人在四马路的杏花楼饭店喜结连理,这是一场没有盛宴、没有红包的婚礼,却见证了一段令后人传颂的幸福婚姻。

结婚成家之后,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的衣食起居。正因为家中有这样的一位“贤内肋”,才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工作,最终做出了一番事业。

1952年,和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这个个孩子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夫妻二人决定,为孩子取名为,寓意着孩子的人生前景和国家的未来命运,就像江水一样恒久绵长。

(一家合影)

两年之后,夫妇的小儿子出生,夫妇二人为他取名为,寓意着事业绵长,永远健康。孩子们的名字中,既然包含着父母对后一代们殷切的期盼,

更有两人厮守一生,矢志不移的爱情结晶。

1955年,为了学成本领,日后报效祖国,不远万里,决定只身前往苏联的斯大林汽车厂进行学习。此时距离小儿子的出生,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家老小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夫人深知丈夫的事业抱负,于是含泪与丈夫作别,让他放心到国外留学深造,自己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任务。

(家庭合影)

20世纪60年代,夫妇一度被迫分开,过上了长达近20年的分居生活。在这20年的时间里,承受着独自一人的孤苦和寂寞,为丈夫养大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照顾好了卧病在床的老人。直至改革开放后,阔别已久的两人才得以重新相见,心中有着彼此的他们一见如故,就好像刚刚步入婚姻殿堂中的情侣那样。

因为半生的操劳,晚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时常需要有人照顾。在得知病倒在床后,往往会在下班之后,立即前往医院,亲自端着医院的病号饭,用勺子吹走食物上的热气,将食物一口一口喂给生病的,这让病房里的其他人都向这对神仙眷侣投注来羡慕的目光——或许,人世间最好的爱情,莫过于此。

(与)

后来,当登上事业的顶峰时,也时常伴随在的左右,和他一起出访多国,四处奔波。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国家的形象,前半生不怎么讲究穿衣打扮的她,也学会了在盛大的场合盛装出席。但从始至终,她都一直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姿态,让国际友人共同目睹了东方女子独有的温良与智慧。

因为常年旅途奔波,时常腿疾复发,走不动路。得知妻子病根的,也会不顾他人的目光,亲自搀扶着走路,并且一直拒绝他人代劳。在夫妇二人彼此的心中,有这样的人牵着自己的手,走完这一生,或许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与)

如果说给了如同家一般的港湾,那么汪道涵就是的良师益友,是事业前进方向的明灯。

1915年,汪道涵出生于安徽省盱眙县的一户革命家庭。汪道涵的父亲,是领导下中国同盟会的元老汪雨相。在父辈的影响下,汪道涵自幼就有着鲜明的革命意识,是同龄人中思想的先锋,是大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汪道涵)

1932年,18岁的汪道涵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了的学长和“前校友”。汪道涵在这所汇集中国当时各界精英的大学中,攻读机械系专业。但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汪道涵不仅“愿读圣贤书”,而且还“愿闻窗外事”,他希望能够用自己毕生所学,报效祖国。

因此,年轻时的汪道涵时常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爱国。遗憾的是,这些运动大多数以失败告终,这段经历让汪道涵意识到了有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1933年,汪道涵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随后立即成为了一名信仰坚定的中国员。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后,汪道涵前往延安,参加了新四军的相关工作。随后,汪道涵同新四军第五支队,开辟了著名的皖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并且扎根当地,在安徽省从事了长达近10年的经济建设工作。

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积累的丰富经济建设经验,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汪道涵被任命为华东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在一次地方工作视察期间,汪道涵在上海益民食品厂看到了一位年仅23岁,但干劲十足,热情洋溢的年轻人。汪道涵结束此次考察后,默默记下了这个人的名字,决定日后一定提拔这名年轻人。

这名让汪道涵欣赏有加的年轻人,正是当时刚到上海益民食品厂参加工作不久的。

在认识后,汪道涵隔三差五就邀请到他家中做客,畅谈国家未来和人生理想。在此期间,汪道涵发现眼前的这名年轻人,和自己的命运竟然有着诸多的交集——当时,汪道涵的妻子,恰恰是上海益民食品厂的董事,而正是上海益民食品厂生产线上的工程师。此外,两人还都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友,汪、江两人可谓确实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得到汪道涵赏识的,很快得到提拔和重用,没过多久就当上了上海益民食品厂的厂长。在的运营和管理下,上海益民食品厂的生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汪道涵本人也仕途顺利,在1953年被任命为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在担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汪道涵面临着更加艰巨的工业建设任务。此时,汪道涵发现工业重机械和电气设备部门人才奇缺,为了发展国家工业,汪道涵发布“求贤令”,在全国各地搜罗人才。忽然,汪道涵想到人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的。

因此,在汪道涵的极力推荐下,随后也被调往第一机械工业部,并担任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长。亦师亦友的汪、江二人,为了国家的工业建设挥洒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同样是在汪道涵的推荐下,后来被调往长春一汽任职,并且在1955年获得了到苏联斯大林汽车厂深造的宝贵机会。

(汪道涵与)

人到中年后,汪道涵经历了自己的人生窘境,家庭中生活资源奇缺,有时拿粮票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而此时的,正在罗马尼亚等国进行工业建设项目的谈判工作。身在异国的,得知自己的昔日恩师汪道涵遭遇困难后,立即在罗马尼亚买了些奶粉和糖果,不顾他人的眼光给汪道涵送去,解了汪道涵一家的燃眉之急。

改革开放后,汪道涵担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主持当地的经济建设与改革工作。然而,到1985年时,历经风雨漂泊一生的汪道涵已经是到了古稀之年。在临近退休之际,国家询问汪道涵的建议,让他推荐上海市市长的合适人选。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汪道涵在推荐信上写下了三个字:。

在即将走马上任之际,汪道涵特地叮嘱,对他说:上海市长就是1200万人的总管,你身上的担子很重,一定要如履薄冰,谨慎再谨慎!

事实证明,汪道涵识人没有错,接管上海后的,主持当地大局,使上海一举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龙头和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正是因为在上海工作的这段经历,让受到了日后的赏识,逐渐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上海)

2005年12月24日,为国家辛劳一生的汪道涵在上海瑞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0岁。怀着悲痛的心情,参与汪道涵的葬礼,目送了自己的良师益友最后一程。

正是因为有汪道涵这位良师益友的教导和这位贤内肋的勤俭持家,才让成为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巨人。每一个历史英雄人物的背后,都必然离不开亲友的鼓励,更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而英雄人物的伟大,更在于他们源自人民,但又时刻不忘人民,他们的事业和精神注定将在华夏大地上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