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看花灯是什么节日的风俗(看花灯是什么节日)

发布时间:2024-04-26 12:16:34作者:横行天下来源:网络

看花灯是什么节日的风俗(看花灯是什么节日)

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的节日 · 元宵节 | 正月十五是新春 观赏月圆看花灯

欢欢喜喜闹元宵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青海元宵习俗知多少

看社火

社火是最为隆重而又具特色的青海民间传统元宵节目之一。演出规模大,时间长,几乎村村都有社火队。青海社火是青海劳动人民多才多艺的表现。

青海社火,像花儿等艺术形式一样,也是在高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一枝奇葩。它在延续过程中,糅合了青海其他民族的一些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且独具高原特色的社火艺术,有舞龙、舞狮、高台、高跷等数十种表演形式,以及近百种脍炙人口的社火小调。这些表演形式和演唱小调在青海各民族中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年的正月,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各地的社火演出队沸沸扬扬、浩浩荡荡的,将正月里节日的气氛宣染得异常热闹红火,使春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

赏花灯

说起正月十五,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逛花灯和过龙门吧~想必正月十五夜晚大家的主要活动是看花灯过龙门,早年间从正月初十开始人们就行动起来,几乎是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到了元宵节之夜的夜晚,人们举烛掌灯,结伴而行。 特别是明清时期,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有时间的同学们可以去过龙门、看花灯~度过一个热闹、欢乐的元宵节!

跳茅火

还记得小时候~天黑时分,吃过晚饭,便迫不及待地找来稻草,在门前空地上沿一条直线间隔堆起十五个小草堆,点着火,然后人们排成队,依次从火堆上跨过,来回三趟。小孩跨不过去,就由大人抱着跨。三趟来回下来,通常是上气不接下气,火堆也快熄了。跨火堆也讲火候,跨早了火旺,跨不过去,甚至会烧着衣服或被烫着。来迟了,火焰将熄,烟大,熏得人睁不开眼,直咳嗽。尽管如此,小时候我们却乐此不疲,总希望元宵节早点来,天早点黑,以便展示自己闪转腾挪的功夫,现在想一想也是怀念不已。

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又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吃元宵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叫“汤圆”、“汤团”。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惯,每年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因为这些名字与“团圆”发音相近,所以就去团圆之意,借十五月圆之夜,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来源:夏都西宁

监制:刘幸海

责编:寇荣编辑:冯丽晨、仲菁

看花灯、猜灯谜、舞“板灯龙” 精彩民俗活动将节日氛围直线“拉满”

央视网消息:马上就到元宵节了,元宵、汤圆已经开始热销,跟随记者走进辽宁沈阳的商超逛逛。

在沈阳市的商超里,各种口味的元宵和汤圆纷纷上市,很多超市还安排了工作人员现场制作,前来购买的人也络绎不绝。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元宵主要以散装为主,而汤圆的销售以品牌袋装为主。今年,各大食品品牌在馅料、样式上继续推陈出新,主打低糖、粗粮等健康概念,这些“创新”汤圆价格会略高于传统馅料汤圆。

福建福清:沿江花灯迎元宵

这两天,在福建福清,元宵沿江灯会正式亮灯,一起去看看。

晚上六点半,随着美轮美奂的大型灯组悉数亮起,龙江两岸瞬时流光溢彩、绚丽多姿,市民游客穿梭在灯海中赏灯猜谜。据了解,今年福清的元宵灯会一共设置了36组各具特色的大型灯组,串联起一条长达3.4公里的沿江赏灯风景线。

除了璀璨的灯会,热闹的民俗活动也将节日氛围直线“拉满”。在龙江畔的利桥古街记者看到,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两条80多米的布龙齐齐亮相,它们时而飞龙在天,时而龙游四海,寄托着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

江西南昌:舞起“板灯龙” 热闹迎新春

近日,一条火红的“板灯龙”灯队穿梭于江西南昌安义县,“板灯龙”连接在一起,气势磅礴。

傍晚时分,一条由400名村民共同组成近500米的“板灯龙”正式起龙。伴随着铿锵锣鼓声,村民们身穿统一服装,扛着“板灯龙”围着村子道路走家串户。走到哪家,烟花爆竹便响成一片。

据了解,当地一直流传着舞“板灯龙”的民俗。“板灯龙”的龙头是村民合力制作而成,龙身是家家户户的板凳连接在一起,每家每户都会红蜡烛、红灯笼将“板灯龙”精心装扮。村民通过迎龙灯活动,祈福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来源: 央视网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各地这些特色花灯别错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闹社火,这些传统民俗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月十五元宵节,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开灯祈福通常是在正月十四的时候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会点灯盏来进行祈福活动。

此外,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也被称为“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阖家团圆,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并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依旧能够欢聚一堂,美满团圆。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李璐:闹元宵,这里边的“闹”字是热闹的“闹”。有各种各样的花灯,增添了这个节日的氛围。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描述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场景。2008年6月,元宵节这一寓意团圆美满的节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灯: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吃元宵、闹花灯、猜谜语等庆祝活动。其中,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树银花不夜天。在浙江德清,乾龙灯会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漫游观赏。华灯初上,20多米的龙形灯组盘踞在千年古城墙上,展现蛟龙腾飞、奋勇前行的气势。二十四节气灯、龙头鱼尾灯等花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挂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和传承。花灯不仅是一种装饰,更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繁荣。正月里,人们挂上五彩缤纷的花灯,点亮夜晚,为节日增添浓厚的喜庆氛围。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李璐:因为以前没有电灯,晚上黑暗的时候,有一盏灯照亮他们的路,其实是给他们一种光明和向往。古人的那时候,对于花灯的理解是很多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是光明的象征,寓意着希望和美好未来。同时,灯也与丁,也就是人口相关,因此挂花灯也寓意着添丁,寓意着家族的繁荣和昌盛。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李璐:我们北方地区,尤其在北京喜欢挂红灯笼。到元宵节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走马灯,有一些故事情节,增添了节庆气氛。

我国的花灯种类繁多,有宫灯、龙灯、走马灯、荷花灯等,还有北京花灯、泉州花灯、南京花灯、自贡花灯等各具特色、不同地域的花灯制作工艺。这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美好的回忆。

灯彩:指尖上的传承

正月十五挂花灯,是热闹喜庆的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集编扎、裱糊、雕刻、绘图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灯彩,被誉为“指尖上的传承”。

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江苏省南通市不少市民开始在家中摆放造型各异的灯彩,它不仅是一种家庭装饰,可以增添喜气,更寓意着吉祥、幸福和平安,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0岁的何林祥是南通“包氏”灯彩的第四代传人,也是这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制作的灯彩融合纸扎、绘画、剪纸、雕刻等艺术门类,小巧精致,神态逼真,色彩瑰丽明快。

江苏省非遗传承人 何林祥:先进行设计,然后进行刻或者是剪,进行托裱,然后彩绘、套色,剪裁下来裱糊在骨架上面。图案裱糊我们是采用了南通剪纸的元素和南通图案彩绘的一种元素在里面。

这一只小小的灯彩龙灯,何林祥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据介绍,南通灯彩有着上千年历史,主要为各种鸟、兽、鱼、虫等造型的小型灯彩,尤其是十二生肖造型深受人们喜爱。近日正在展出的“2024南通灯彩艺术展”,将时尚国潮和非遗灯彩相结合,还邀请观众现场体验灯彩的制作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馆长 曹锦扬:我们南通市文化馆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开设灯彩公益培训班,同时开展南通灯彩进校园活动,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现场制作灯彩,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的社会氛围。(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高伟强 李墨白 南通台 德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