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句诗是在罗荣桓离世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的悼词。
1963年12月15日晚,北京整夜下着大雪,到第二天早晨时,雪已经铺满了整个北京城。但是,紧急的电话与通知声响彻整个——罗荣桓元帅病情加重。
北京医院里,医护人员满脸焦急,不少人眼眶发红,来回穿梭在医院过道中。他们已经忙了一晚上,一整夜都在试图从死神手中抢回罗荣桓元帅。
然而,医生向赶来的几位军委办公会议长官通知:罗帅的肾已经无功能了,其他器官也不正常,全身都有奇痒的尿毒症状,血压和心跳也不稳定,时高时低,人也处于昏迷状态。
尽管首长们交代要尽全力抢救,医护人员也不愿这位功勋卓越的元帅就此离开人民,但12月16日下午2点,罗荣桓还是在北京医院病逝了,时年61岁。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离世的元帅。
罗荣桓身患尿毒症,同时身体还出现了一堆问题。但这个病不是这几年才患上的,早在1942年,抗日战争还未结束时,罗荣桓身体便出现了问题。
在古田会议之前,罗荣桓带兵攻打梅县,在这场战斗中,他的腰部右肋骨被子弹打穿,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却就此落下了病根。
1942年,正是中日对抗最为胶着激烈之际,中国一扫被日军抗战前期重挫的气势,逐渐在正面战场的规模作战和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配合下,逐渐扭转局势。日军的侵华计划不断被敌后的八路军所打断,引得他们十分恼怒,更是加大了侵略的力度。
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十分艰难。罗荣桓1937年在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已经在该地守了5年,对山东的情况也十分了解。在山东形势最危急的时候,罗荣桓采用翻边战术同日军,固守山东。
然而,在这年年底,他的身体亮出了信号红灯。
当时,罗荣桓的警卫员找到林月琴,向她报告:“怎么首长在雪地上的尿都是红色的?”
林月琴听到后就觉得有些不妙,连忙跑到雪地去看。那时候战乱,八路军不少还是住百姓家中,上厕所这件事也是找个偏僻的地方随地解决。林月琴跑过去一看,那滩红色的血迹在雪地上尤为显眼。
她直接去找卫生员,卫生员看过后说这是尿血。当时罗荣桓身体出现问题后,没有告诉任何人,战事吃紧,罗荣桓根本抽不开身去做检查和治疗,这事也就被罗荣桓压下,不了了之了。
1943年,中央指派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的司令兼政委,但此时罗荣桓的身体状况却十分糟糕。他撑着身子去指挥作战,却连走路都十分困难,还得用手压着腰才能让自己站稳一点,舒服一点。
罗荣桓犹豫再三,还是向中央发去电报,希望能够休养半年。
我们都知道,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的阶段,当时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陆续对日军发起局部,正是关键时刻。
和朱德收到这一请求后,也考虑了很久。罗荣桓的身体出现问题是几年前的事,想来他撑得也十分不好过,但是他去休养了,山东战场该由谁来负责呢?谁能顶替得了罗荣桓呢?
头脑中闪过很多名字,但又被一一划掉,不得不为难回复道:“你的病情如果还不是很严重,暂时很难休息。”同时,让罗荣桓的战友黎玉和萧华帮他多分担一些工作。
罗荣桓收到回信后,也明白了当下形势。若非紧要关头,自然不会说出这番话。他自己其实也知道此时休养,实在难以安军队的心,安自己的心。因此,这一病假被不定期延后,他仍然继续奔走在战场上。
后来,山东军区成立了新机构,罗荣桓可以暂时喘口气了。立马让罗荣桓到新四军来检查身体,当时有位奥地利籍的泌尿科专家罗生特正巧在新四军。
罗生特检查完他的身体后,直言不太乐观,希望罗荣桓到上海去接受治疗。当时上海局势并不明朗,危机重重,考虑再三,觉得实在冒险,罗荣桓也深以为然,便没去上海。但是当时军中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罗生特也只能对他进行保守治疗。
此后,罗荣桓又回到山东,一面指挥作战,一面忍受病痛折磨。罗生特看到罗荣桓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严肃要求他每天得保证5小时的休息时间。
然而,罗荣桓却摆摆手,表示自己现在身体没什么问题,笑道:“我们国家正处于危难时刻,人民和战士都在浴血奋战,我作为他们的领导怎么能够在他们牺牲流血的时候,自己安心地躺在医院里呢?”
1943年,八路军多次进攻临沂都遭到重创,罗荣桓对此事十分焦急,想亲自到前线去察看情况。
他唤来警卫员,让他找马夫,牵匹马过来,警卫员却说,马夫不知道去哪里了。
“你把马牵来就行。”
警卫员摇头道:“马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一向好脾气的罗荣桓顿时冒了火,指责警卫员在胡搞什么。
这时,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走过来解释道,是她让马夫把马牵走了。她知道前线的情况,但她更清楚罗荣桓现在的身体情况,她不是不着急,但她没办法看着自己的丈夫不顾性命。
罗荣桓听到妻子这番话,大为生气,批评她的思想不正确。林月琴没辙,只好找到黎玉等人,在他们的劝阻下,罗荣桓总算是放弃了亲自到前线去指挥的想法,转而召人过来询问情况,商讨对策。最后,我军也成功攻下了临沂。
1945年,全国抗战局势基本明朗,一直挂心着罗荣桓病情的致电山东分局,表示罗荣桓如果因为身体需要休养时,可暂代罗荣桓的职务。
这年,罗荣桓被调去了东北,不仅因为当时的战事需要,而且也能让他在东北接受治疗。罗荣桓被安排在了平壤苏军医院接受诊治,次年,罗荣桓被确诊为肾癌,并打算远赴莫斯科进行治疗。
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惊和痛心,特意为罗荣桓拨了一大笔资金,用于罗荣桓在莫斯科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然而,罗荣桓拿到这笔“巨款”,抽出一小部分给了牺牲战友的家属,剩下的后面都交还给了组织。
他在莫斯科医院切除了严重病变的右肾,但这场手术却不太成功。术后伤口破裂大出血,因此医生又进行了二次缝合。当时,苏联医生告诉他必须得休养三年。
罗荣桓确实听话地休养了一段时间。但在休养和复查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另一边肾脏也出现了问题,同时高血压和心脏病等也在折磨着他的身体。
虽然民族大战取得胜利,但当时国内形势却没安稳下来。听闻已经占领了延安,在莫斯科的罗荣桓心急如焚,不顾医生的劝阻,回到了中国,并在东北一带开展工作。
1949年,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罗荣桓带领部队在从哈尔滨赶往天津的路上,突然晕倒。
听闻此事之后,写了封亲笔信托人转交给罗荣桓,上面写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来宽慰罗荣桓的尽忠报国之心,也侧面劝他要以身体为重。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担任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虽然国内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新中国尚在襁褓中,政治、经济、文化哪块都不稳固。作为检察长和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这时候自然也停不下来,仍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
1950年,罗荣桓向报告工作,他上报了一份干部任免书计划。
却批复道:“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这番话罗荣桓听了一些,他适度减少了一些工作量,但还是不愿直接撂摊子休养。当时,中央派了一个私人医生住进罗荣桓家中,好时刻关注罗荣桓的身体情况。妻子林月琴此时有高血压,女儿也因骨癌截了肢。然而罗荣桓却不让私人医生照料自己的妻女,他认为这是以权谋私。
1956年,新中国形势相对好转一些,而他自己的身体也实在支撑不住了,罗荣桓终于上报中央,请求辞去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同意了这个请求,但在后来又将他提名为政治局委员,以表对他的重视。
但罗荣桓仍然没能撑过疾病。1963年初秋,罗荣桓住进北京医院。
那个时代,全国医疗水平都不算先进,加上他的身体耗损了这么多年,已经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了。治疗过程也十分痛苦,医生每天都得往腹中注射1千毫升的生理盐水,半小时后再抽出来。因此罗荣桓的肚子总是胀得很高,让人看着就十分难受。
而且,尿毒症晚期病人全身都会发痒,就算是把皮肤挠破了也止不了痒。医护人员选择用热敷的方式缓解这一痛苦,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掌握不好温度,总是将罗荣桓抓破的皮肤烫伤,但他也没发一次脾气。
在医院那段时间,罗荣桓已经无常进食,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都十分虚弱。医护人员为他准备清淡的粥食,他强迫自己咽下,如果能坚持不吐出来,他就笑着对护士说:“我们又打了一个胜仗。”
其他元帅偶尔也会来看望他,他们都避而不谈生死,罗荣桓却会主动说:“老哥几个,一定要多保重,替我多做点事。”
即便自己已走到生命的末端,但罗荣桓仍然试图宽慰着身边的人。
由于罗荣桓元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离世的元帅,所以当时中央并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规格来举办葬礼,但中央一致决定应当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于是最后定下按1950年去世的任弼时同志的葬礼规模和程式办:分为遗体告别、吊唁和公祭大会三个程式。
罗帅去世当晚,新华社发布了讣告。
葬礼定在12月19日下午3点,地点为北京医院,参加告别的人数为2000人。
罗荣桓元帅身穿元帅礼服,安详地静卧在鲜花丛中,告别室内摆放着许多花圈。、、聂荣臻、贺龙和几位元帅都赶来参加告别仪式。没多久,当时正在接受调查,自身处境遭遇并不好的彭德怀也悲痛地赶过来向好友告别。
后来,带着、、朱德等人也过来了。当时已经70岁了,普通的活动基本上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参加领导人的丧事活动。
站在罗荣桓元帅的遗体前默哀,深深鞠了三个躬,又绕着遗体走了一圈。拉着罗荣桓元帅的遗孀和子女的手,悲痛地告诉他们要节哀保重。
吊唁计划20号到22号三日,灵堂就设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内,门口巨大挽联写着:天倾一柱三军挥泪,地陷一方万民哀悼。
挽联的话的确是真实的。在那三天里,前来吊唁的共有六万多人。若非灵堂规模限制,或许人数会更多。除了中央各级领导和将领外,一些友好的外国官员,罗帅以前的下属也连夜从外地赶来。
12月23日,罗荣桓元帅的公祭仪式在太庙举行。同志献花圈,同志致悼词,这位真正称得上为国鞠躬尽瘁的大元帅,走完了他充满病痛却又辉煌壮阔的一生。
在罗荣桓去世的当晚,正在开会。听到这一消息后,他站起身提议大家为罗荣桓同志默哀。他如此点评这个从秋收起义后,就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坚定站在同一阵线的好友与战友:“罗荣桓同志......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
罗荣桓元帅的事迹我们在本文不再多谈,但他的一生,配得上赤胆忠心和呕心沥血这样的赞词。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句诗是在罗荣桓离世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的悼词。
1963年12月15日晚,北京整夜下着大雪,到第二天早晨时,雪已经铺满了整个北京城。但是,紧急的电话与通知声响彻整个——罗荣桓元帅病情加重。
北京医院里,医护人员满脸焦急,不少人眼眶发红,来回穿梭在医院过道中。他们已经忙了一晚上,一整夜都在试图从死神手中抢回罗荣桓元帅。
然而,医生向赶来的几位军委办公会议长官通知:罗帅的肾已经无功能了,其他器官也不正常,全身都有奇痒的尿毒症状,血压和心跳也不稳定,时高时低,人也处于昏迷状态。
尽管首长们交代要尽全力抢救,医护人员也不愿这位功勋卓越的元帅就此离开人民,但12月16日下午2点,罗荣桓还是在北京医院病逝了,时年61岁。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离世的元帅。
罗荣桓身患尿毒症,同时身体还出现了一堆问题。但这个病不是这几年才患上的,早在1942年,抗日战争还未结束时,罗荣桓身体便出现了问题。
在古田会议之前,罗荣桓带兵攻打梅县,在这场战斗中,他的腰部右肋骨被子弹打穿,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却就此落下了病根。
1942年,正是中日对抗最为胶着激烈之际,中国一扫被日军抗战前期重挫的气势,逐渐在正面战场的规模作战和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配合下,逐渐扭转局势。日军的侵华计划不断被敌后的八路军所打断,引得他们十分恼怒,更是加大了侵略的力度。
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十分艰难。罗荣桓1937年在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已经在该地守了5年,对山东的情况也十分了解。在山东形势最危急的时候,罗荣桓采用翻边战术同日军,固守山东。
然而,在这年年底,他的身体亮出了信号红灯。
当时,罗荣桓的警卫员找到林月琴,向她报告:“怎么首长在雪地上的尿都是红色的?”
林月琴听到后就觉得有些不妙,连忙跑到雪地去看。那时候战乱,八路军不少还是住百姓家中,上厕所这件事也是找个偏僻的地方随地解决。林月琴跑过去一看,那滩红色的血迹在雪地上尤为显眼。
她直接去找卫生员,卫生员看过后说这是尿血。当时罗荣桓身体出现问题后,没有告诉任何人,战事吃紧,罗荣桓根本抽不开身去做检查和治疗,这事也就被罗荣桓压下,不了了之了。
1943年,中央指派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的司令兼政委,但此时罗荣桓的身体状况却十分糟糕。他撑着身子去指挥作战,却连走路都十分困难,还得用手压着腰才能让自己站稳一点,舒服一点。
罗荣桓犹豫再三,还是向中央发去电报,希望能够休养半年。
我们都知道,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的阶段,当时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陆续对日军发起局部,正是关键时刻。
和朱德收到这一请求后,也考虑了很久。罗荣桓的身体出现问题是几年前的事,想来他撑得也十分不好过,但是他去休养了,山东战场该由谁来负责呢?谁能顶替得了罗荣桓呢?
头脑中闪过很多名字,但又被一一划掉,不得不为难回复道:“你的病情如果还不是很严重,暂时很难休息。”同时,让罗荣桓的战友黎玉和萧华帮他多分担一些工作。
罗荣桓收到回信后,也明白了当下形势。若非紧要关头,自然不会说出这番话。他自己其实也知道此时休养,实在难以安军队的心,安自己的心。因此,这一病假被不定期延后,他仍然继续奔走在战场上。
后来,山东军区成立了新机构,罗荣桓可以暂时喘口气了。立马让罗荣桓到新四军来检查身体,当时有位奥地利籍的泌尿科专家罗生特正巧在新四军。
罗生特检查完他的身体后,直言不太乐观,希望罗荣桓到上海去接受治疗。当时上海局势并不明朗,危机重重,考虑再三,觉得实在冒险,罗荣桓也深以为然,便没去上海。但是当时军中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罗生特也只能对他进行保守治疗。
此后,罗荣桓又回到山东,一面指挥作战,一面忍受病痛折磨。罗生特看到罗荣桓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严肃要求他每天得保证5小时的休息时间。
然而,罗荣桓却摆摆手,表示自己现在身体没什么问题,笑道:“我们国家正处于危难时刻,人民和战士都在浴血奋战,我作为他们的领导怎么能够在他们牺牲流血的时候,自己安心地躺在医院里呢?”
1943年,八路军多次进攻临沂都遭到重创,罗荣桓对此事十分焦急,想亲自到前线去察看情况。
他唤来警卫员,让他找马夫,牵匹马过来,警卫员却说,马夫不知道去哪里了。
“你把马牵来就行。”
警卫员摇头道:“马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一向好脾气的罗荣桓顿时冒了火,指责警卫员在胡搞什么。
这时,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走过来解释道,是她让马夫把马牵走了。她知道前线的情况,但她更清楚罗荣桓现在的身体情况,她不是不着急,但她没办法看着自己的丈夫不顾性命。
罗荣桓听到妻子这番话,大为生气,批评她的思想不正确。林月琴没辙,只好找到黎玉等人,在他们的劝阻下,罗荣桓总算是放弃了亲自到前线去指挥的想法,转而召人过来询问情况,商讨对策。最后,我军也成功攻下了临沂。
1945年,全国抗战局势基本明朗,一直挂心着罗荣桓病情的致电山东分局,表示罗荣桓如果因为身体需要休养时,可暂代罗荣桓的职务。
这年,罗荣桓被调去了东北,不仅因为当时的战事需要,而且也能让他在东北接受治疗。罗荣桓被安排在了平壤苏军医院接受诊治,次年,罗荣桓被确诊为肾癌,并打算远赴莫斯科进行治疗。
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惊和痛心,特意为罗荣桓拨了一大笔资金,用于罗荣桓在莫斯科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然而,罗荣桓拿到这笔“巨款”,抽出一小部分给了牺牲战友的家属,剩下的后面都交还给了组织。
他在莫斯科医院切除了严重病变的右肾,但这场手术却不太成功。术后伤口破裂大出血,因此医生又进行了二次缝合。当时,苏联医生告诉他必须得休养三年。
罗荣桓确实听话地休养了一段时间。但在休养和复查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另一边肾脏也出现了问题,同时高血压和心脏病等也在折磨着他的身体。
虽然民族大战取得胜利,但当时国内形势却没安稳下来。听闻已经占领了延安,在莫斯科的罗荣桓心急如焚,不顾医生的劝阻,回到了中国,并在东北一带开展工作。
1949年,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罗荣桓带领部队在从哈尔滨赶往天津的路上,突然晕倒。
听闻此事之后,写了封亲笔信托人转交给罗荣桓,上面写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来宽慰罗荣桓的尽忠报国之心,也侧面劝他要以身体为重。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担任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虽然国内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新中国尚在襁褓中,政治、经济、文化哪块都不稳固。作为检察长和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这时候自然也停不下来,仍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
1950年,罗荣桓向报告工作,他上报了一份干部任免书计划。
却批复道:“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这番话罗荣桓听了一些,他适度减少了一些工作量,但还是不愿直接撂摊子休养。当时,中央派了一个私人医生住进罗荣桓家中,好时刻关注罗荣桓的身体情况。妻子林月琴此时有高血压,女儿也因骨癌截了肢。然而罗荣桓却不让私人医生照料自己的妻女,他认为这是以权谋私。
1956年,新中国形势相对好转一些,而他自己的身体也实在支撑不住了,罗荣桓终于上报中央,请求辞去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同意了这个请求,但在后来又将他提名为政治局委员,以表对他的重视。
但罗荣桓仍然没能撑过疾病。1963年初秋,罗荣桓住进北京医院。
那个时代,全国医疗水平都不算先进,加上他的身体耗损了这么多年,已经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了。治疗过程也十分痛苦,医生每天都得往腹中注射1千毫升的生理盐水,半小时后再抽出来。因此罗荣桓的肚子总是胀得很高,让人看着就十分难受。
而且,尿毒症晚期病人全身都会发痒,就算是把皮肤挠破了也止不了痒。医护人员选择用热敷的方式缓解这一痛苦,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掌握不好温度,总是将罗荣桓抓破的皮肤烫伤,但他也没发一次脾气。
在医院那段时间,罗荣桓已经无常进食,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都十分虚弱。医护人员为他准备清淡的粥食,他强迫自己咽下,如果能坚持不吐出来,他就笑着对护士说:“我们又打了一个胜仗。”
其他元帅偶尔也会来看望他,他们都避而不谈生死,罗荣桓却会主动说:“老哥几个,一定要多保重,替我多做点事。”
即便自己已走到生命的末端,但罗荣桓仍然试图宽慰着身边的人。
由于罗荣桓元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离世的元帅,所以当时中央并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规格来举办葬礼,但中央一致决定应当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于是最后定下按1950年去世的任弼时同志的葬礼规模和程式办:分为遗体告别、吊唁和公祭大会三个程式。
罗帅去世当晚,新华社发布了讣告。
葬礼定在12月19日下午3点,地点为北京医院,参加告别的人数为2000人。
罗荣桓元帅身穿元帅礼服,安详地静卧在鲜花丛中,告别室内摆放着许多花圈。、、聂荣臻、贺龙和几位元帅都赶来参加告别仪式。没多久,当时正在接受调查,自身处境遭遇并不好的彭德怀也悲痛地赶过来向好友告别。
后来,带着、、朱德等人也过来了。当时已经70岁了,普通的活动基本上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参加领导人的丧事活动。
站在罗荣桓元帅的遗体前默哀,深深鞠了三个躬,又绕着遗体走了一圈。拉着罗荣桓元帅的遗孀和子女的手,悲痛地告诉他们要节哀保重。
吊唁计划20号到22号三日,灵堂就设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内,门口巨大挽联写着:天倾一柱三军挥泪,地陷一方万民哀悼。
挽联的话的确是真实的。在那三天里,前来吊唁的共有六万多人。若非灵堂规模限制,或许人数会更多。除了中央各级领导和将领外,一些友好的外国官员,罗帅以前的下属也连夜从外地赶来。
12月23日,罗荣桓元帅的公祭仪式在太庙举行。同志献花圈,同志致悼词,这位真正称得上为国鞠躬尽瘁的大元帅,走完了他充满病痛却又辉煌壮阔的一生。
在罗荣桓去世的当晚,正在开会。听到这一消息后,他站起身提议大家为罗荣桓同志默哀。他如此点评这个从秋收起义后,就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坚定站在同一阵线的好友与战友:“罗荣桓同志......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
罗荣桓元帅的事迹我们在本文不再多谈,但他的一生,配得上赤胆忠心和呕心沥血这样的赞词。
在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存在,他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战功卓著,也不像朱德、陈毅、贺龙那样素服人望,罗荣桓之所以能位列元帅,除了毛主席力推的“政工代表”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抗战时期的巨大贡献。
甚至可以说,罗荣桓在抗战时期的贡献,即使跟朱老总、彭老总相比,也未遑多让。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因此中原地区当之无愧是最重要的战略重地,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集中到了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势力集中的华东宁沪地区,在这样的格局下,山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就陡然上升。
山东半岛毗邻中原,南接江浙,北屏京津,又与当时中国最发达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隔海相望,本身又兼具中国六分之一的漫长海岸线,拥有众多天然良港,因此,山东半岛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必然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毛主席早就对山东心有所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便积极谋划向东部发展,曾对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说:“山东的抗日基础非常好,现在一定要搞好工作,为今后的抗日发展创造条件。”
1938年2月,毛主席在给朱老总的电报中写道:“应该让115师全部向东移动至山东境内,以鲁南山区为战略根据地,以津浦路以东作为抗日主战场。”
在看来,一个地区一旦被日军占领,就失去了军事价值,在之前不会再去考虑,但是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看到的是广大沦陷区殷殷期盼的广大民众,他们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性力量的战争因素,只要深入到敌人占领的地方去,发动群众进行新的战斗,就会让敌人的“胜利”化为乌有。
八路军115师在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之后,曾在晋南进行抗日,罗荣桓便以高度的战略眼光,首先提出了“到敌人后方去”的口号,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成为抗战时期我党最鲜明有力也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口号和战略方针。
1939年3月,中央军委命令115师千里转战开赴山东,从事敌后作战,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
当时,因韩复榘不战而退,山东早已沦陷多时,情况非常混乱复杂,不仅有日本侵略者和投靠他们的汉奸武装,还夹杂着大量的军阀残余部队、零散的军队、土匪武装,以及山东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武装,到处都是“旗号”,遍地都是“司令”,你争我夺,各自为战,相互倾轧的多,真正抗日的少,因此很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形成。
在罗荣桓之前,其实已经有好几个我党委派的干部主持山东的抗战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做得不理想。
罗荣桓到了山东后,立足鲁南,在枣庄抱犊崮建立起了山东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六字方针”,就是“插、争、挤、打、统、反”,争取了真正抗日的开明人士万春圃、孔昭同等人,团结了滞留山东的东北军于学忠部,挤走了顽固派李长胜,坚决消灭投敌的白彦等地主武装,鲁南一盘散沙的局面为之一变。
罗荣桓在鲁南的功绩,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号召将鲁南的经验迅速在山东各地推广。
1943年,罗荣桓一人身兼山东军区司令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山东分局书记等职,实现了山东的党政军统一领导。
到了1944年,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但是在中国依然能够发动大规模进攻,无能的军一溃千里,损失惨重。
然而,在山东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率先进入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预言的战略阶段,发起了大规模的,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成为唯一一个仅凭中队自身力量就全面收复失地的省份。
据统计,罗荣桓在山东的6年时间里,发展出来的正规部队多达27万人,占到了当时我党正规部队的四分之一,山东也成为当时我党在全国最大的一个根据地。
毛主席高度评价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解放战争开始后,为了全力争夺东北,中央从全国各个根据地抽调部队奔赴东北,山东作为当时最大的根据地,共派出了6万大军,而其他各地被调去东北的军队总共才5万人,没有山东一个地方多。
另外,山东还派出了3万多名各级干部,充实到东北的各个地区,极大地提升了我党在东北的领导能力。
不得不说,罗荣桓的这些功勋,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即使从这个贡献来说,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也是实至名归的!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不幸病逝,毛主席非常悲痛,亲自出席罗帅的追悼会,深深地三鞠躬,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参考资料:《罗荣桓传》《罗荣桓在山东》《党史纵览》)
——了解更多的开国将帅故事,可以看看历史客栈的专栏,共100篇开国将帅列传。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