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清明寒食是为了纪念哪个大臣(清明寒食)

发布时间:2024-04-25 13:41:01作者:相见陌路来源:网友分享

清明寒食是为了纪念哪个大臣(清明寒食)

本文目录一览:

清明与寒食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记者王菲菲 唐诗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最初只作为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被人们所认知。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寒食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自古以来,寒食和清明就在时间上相近、内涵上相融,密不可分却又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寒食节缘何而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如何后来居上?

“寒食熄火,清明生火。前者祭亡,后者佑生。寒食与清明在内涵上紧密呼应。”唐志强说。

寒食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众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宋代《岁时广记》中清明节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出现。关于清明的记载逐渐增多,“祭祀先人、踏青赏春、催护新生”的节日内涵也被固定下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认为,寒食融入清明,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围绕一个故事:介子推,推出一种食品:寒食,延伸一种理念:忠孝。”他说。

如今,清明不仅有着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更有着庄严肃穆和清新活泼的“双重性格”——“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与寒食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新华社太原4月5日电(记者王菲菲 唐诗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最初只作为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被人们所认知。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寒食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自古以来,寒食和清明就在时间上相近、内涵上相融,密不可分却又不尽相同。其中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寒食节缘何而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户户禁火、冷食。寒食节因而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寒食节的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会新陈代谢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回,抱树而亡,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他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清明扫墓与寒食节有关?

介子推的故事历代流传,赋予了寒食节更厚重的人文底蕴,寒食节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推燕”是寒食节中最具代表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山西介休方言中读作‘念’,其留念追怀之意就此得来。”介子推传说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国华说。

寒食祭祖在唐代以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得到官方正式承认。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为方便官吏在寒食节扫墓,唐代时两节合并休假,节俗也逐渐融合。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清明如何后来居上?

“寒食熄火,清明生火。前者祭亡,后者佑生。寒食与清明在内涵上紧密呼应。”唐志强说。

寒食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众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宋代《岁时广记》中清明节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出现。关于清明的记载逐渐增多,“祭祀先人、踏青赏春、催护新生”的节日内涵也被固定下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认为,寒食融入清明,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围绕一个故事:介子推,推出一种食品:寒食,延伸一种理念:忠孝。”他说。

如今,清明不仅有着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更有着庄严肃穆和清新活泼的“双重性格”——“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晚潮|清明寒食谁家哭

春日。资料图。CFP提供。

过了春分,节令就到清明了。

这是个美得令人心悸的节次,有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有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无声濡润的青绿嫩黄,花枝招展的人们走向原野,正所谓“清明正是三月春,桃红柳绿百草青”。

而我总觉得,清明是一个飘逸、迷离又矛盾的民间节日。既有“秋千荡起笑声落,黄花青果争上坟”的伤怀,也有“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的豁然。人们似乎也是一样心存纠结,既郊游踏春,融身自然,笑看风卷云舒;又扫墓添土,心怀肃穆,寄托祭祖之哀思。但清明还是年年都要过的,一些俗尚被传承引袭,比如“扫墓”;有的逐渐衍化蜕变,留在记忆中,比如“哭坟”。

其实,哭坟的风俗渊源久远。孔子哭颜回是否也在墓所不得而知,但哭是肯定的。孔子在《礼记·檀弓·上》对哭葬和哭坟作了教科书式规定,什么人哭,什么时候哭,怎么哭,哭到什么程度,都有明文规定,一点也不能马虎。自此事情起了变化,慢慢变得复杂起来了。

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正是描写唐代墓祭的情状;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并且,戏文、唱本和民间传说也有“哭坟”的滥觞,在中华大地的几乎每个剧种都有杰出的演绎,譬如嗓高如吼的秦腔、豫剧、曲子剧,委婉缠绵的越剧、粤调、黄梅戏,都会引入哭坟的桥段。譬如曹子建哭坟、蔡伯喈哭坟、文姬哭坟、周仁哭坟等等。英台哭坟最令人感动,哭到山伯坟开裂,然后化作双蝶比翼飞。而从长城埋着多少尸骨的角度看,把孟姜女哭长城,当作是对应点的转移,也是可以说通的,且最富有杀伤力,一口气哭倒长城八百里。

“哭坟”变成一件很“装”的事情。在坟前悲痛哭泣,倾诉追忆和哀思,歌颂他的功德和伟业,以激励后人,本也无可厚非,而 “哭坟”一词能上今日热搜榜,恐怕是咱们老祖宗的老祖宗,也不会想的到。

在我的记忆中,最耐寻味和意蕴深沉的,是家乡妇人的坟前歌哭。过去沿海渔民用小木帆船捕鱼,常因风暴、海难而丧生,即所谓“脚踏船板三分命,七分交给海龙王”,身后尸体不还乡,山中多少衣冠冢。旧社会总是重男轻女,认为有男儿则能传香火,又很看重女子的坟前一哭,俗称没有女儿的人家是“死后坟头无人哭”,可见其有一定的普遍性。

清明日前或当日,也可以在清明的前三日、后四日,那些失去亲人的妇人,早早跪在坟前,点烛烧纸之后,便有哭声穿空越野,飘忽入耳。我所听过的“哭坟”,绝非干嚎、抽泣,而是有内容的,则所谓悲歌如诉。而哭之内容,则因人而异,不尽相似。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难以割舍生前恩爱,释放思念和怨怼;二是哭诉公婆不公平、受叔伯邻里欺负、儿女不贤;三是诉说处境的困苦和凄冷,孤夜难耐,日子难继。这第三种好像有相当的意味,就像是动了改嫁的念头,来作诀别辞行了。一般是哭到了这个内容,多数就成了绝响。

让我心生奇怪的是,她们都是村妇民女,没有文化,也无须教习,其情状之剀切、感情之真挚,以及词句组织、起承铺排,也很是一个相当的水准,比起那些忸怩作态的情歌表白,那强悍高明,不止是许多。行腔倒有点像“哭亡灵”的调头,但又不是,并且有很多变调和转韵,有更多的个性张扬和发挥,绝非“草根”可比,尤其是段落终了一句响亮的倒吸气喉后音节延长,俗话称作“牵声拨唳”的,更是绝妙。我曾着意搜寻它是否有什么“蓝本”,但一直没有发现它存在的根据和痕迹。这原生艺术的表达形式来自于内心的自然抒发,它可能是怨曲,也可能是悲歌!我把它称为“歌哭”,就是这个道理。若真能把它们的艺术特点发掘出来,或许还能挽救渐趋衰落的诗歌。

莎士比亚说:“世上最动人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女性凭其天性,必有感情郁积需要宣泄。那种充满自由忠贞与传统习俗的激荡碰撞,充满着时代的偶然与必然的迷茫与捉摸不定,怎不让一个陷于孤苦中的柔弱女子愁肠百结、如泣如诉?

这是我儿时的清明节记忆。如今,祖先的坟墓早已移迁,公墓非常逼仄,陵园肃穆庄严,供品五花八门,扫墓的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缅怀先人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人还把哭坟这件事搬上了互联网+,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哭坟,明码标价。哎哟哟,时代变了,什么都在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