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须兰的《银杏,银杏》 须兰小说选

发布时间:2024-04-24 04:19:21作者:简单的爱来源:网友投稿

须兰的《银杏,银杏》 须兰小说选

本文目录一览:

佛教——须菩提

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号称“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的出生和经历,带着浓厚的神话色彩,是佛教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通过叙述须菩提的出生、成长、出家、修行以及他在佛教中的地位,来展现他传奇的一生。

须菩提出生在古印度婆罗门教家庭,父母为长者鸠留和夫人耶舍。据佛教故事《譬喻经》所述,须菩提从小就聪明过人,一次在城楼上看佛陀说法,当佛陀描述须陀洹的境界时,须菩提当即顿悟,决定出家修行。随后,他舍家入山林,向佛陀学习佛法。

在佛陀的指引下,须菩提逐渐领悟了空义的真谛,被誉为“解空第一”。他在佛陀的教诲中,逐渐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据《大智度论》记载,须菩提曾多次在般若波罗蜜经中阐述空义,为众人开示。他的智慧和领悟,深受佛陀和其他弟子的尊敬。

须菩提的修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金刚经》记载,一次,须菩提与佛陀同行时,突然心生瞋恚,认为佛陀对他不公。然而,佛陀并未责怪须菩提,反而为他讲解瞋恚的过患,令须菩提忏悔罪过。这次经历使得须菩提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空义的真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修行的决心。

在佛教中,须菩提的地位举足轻重。他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大乘入楞伽经》中,观音菩萨曾亲口预言,未来世中,须菩提将转世为女性,成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救渡众生。这个预言使得须菩提在佛教中的地位更加特殊和重要。

介绍: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出生于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婆罗门家庭。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对空性义理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被尊称为“解空第一”。他的修行道路充满了变化和体验。

幼年与修行早期:

须菩提在婆罗门家庭中长大,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然而,他对物质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寻求更高层次的境界与觉醒。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家庭,舍弃一切,进入山林中修行与禅定。

山林修行与佛陀相遇:

须菩提孤身一人进入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全心投入修行。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山神,该神引导他诣向佛陀所在之处。受到这个引领,须菩提找到了佛陀并聆听了他的教诲。

明悟空性与佛教教诲:

佛陀向须菩提解释了嗔恚的过患,指出了人类情绪和追求的盲目性。须菩提深感震动,并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忏悔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明悟了空性的真理,灵光一现。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以及对空性的深刻理解令佛陀惊叹不已,于是佛陀将他称为“解空第一”。从那时起,须菩提成为佛陀教中的重要角色,经常被选为当机众,向众人讲解佛陀的教诲。

修行成果与成就:

由于须菩提对空性的卓越理解,他在修行中获得了须陀洹果(入流果)和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他成为佛陀弟子中最善于理解空性的人,并被尊称为“解空第一”。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使他在佛陀弟子团中独领风骚,对于众生的觉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

须菩提是一个拥有卓越智慧和修行精神的人物。他通过舍弃物质生活,进入山林修行,最终明悟了空性的真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修行和深入思考,我们可以逐渐超越尘世的束缚,获得更高层次的觉悟和解脱。须菩提的智慧和修行精神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在追求智慧与觉醒的道路上,汲取须菩提的启示,延续他的智慧光辉。

须菩提的一生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历史意义。他的出生、成长、修行和成就,都展示了佛教中对于空义的理解和追求。他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须菩提也是一个深受人们尊敬和喜爱的人物。他的智慧、善良和坚定的修行精神,深受众人敬仰。在佛教故事中,须菩提被描绘成一个有着柔和性格和深刻智慧的人,他善于开导和启迪他人,为他们的修行和解脱提供帮助和支持。

须菩提的修行历程和空义的阐述,对于佛教教义的发展和传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所阐述的空义,强调了“一切皆空”的哲学思想,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皆为虚幻。这种思想对于人们的修行和解脱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让佛教教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此外,须菩提在佛教艺术中也常常被描绘成一个有着长发和胡须的出家人形象,手持念珠和经书,神情庄重而严肃。这种形象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坚定,也反映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和审美特点。

总的来说,须菩提是佛教历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智慧、善良和坚定的修行精神,对于佛教教义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传奇一生,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菩提祖师真实身份是谁?历史上有线索

(蜗牛看西游第679期)

文/大路佬

关于菩提祖师真实身份的猜测,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燃灯古佛、有人说是提准道人、还有人说是如来等等。不才也想试着在原著中找些线索,可是看完之后越发糊涂了,先别说真实身份事了,菩提祖师是道士还是和尚我都搞不清楚了。

在大部分的影视作品中,菩提祖师都是以一个老道的形象出现,我们也都习以为常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原著中并描述过他是一个道士啊!菩提祖师是道士吗?好像不是。

我们先看名字,菩提祖师全名叫须菩提祖师,释迦摩尼也就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中,有一人也叫须菩提。而菩提本身就是梵语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达到涅槃的程度。须菩提祖师这个名字,怎么看都像是佛家的法名。

再来看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书中是怎么描述的: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西方妙相”、“不生不灭”、“空寂自然”、“历劫明心大法师”等这些词,怎么看也都觉得描写的是佛陀而非道士。

还有,祖师给悟空取名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他这用来排辈的十二个字也都是从佛教经典中来的,而且他说的是“法名”而非“道号”。

这么看,菩提祖师应该不是道教人士,似乎是佛教中人啊,那菩提祖师是和尚吗?好像也不是。

悟空刚到了斜月三星洞时,菩提祖师曾让一个童子出来迎接,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个童子的:

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

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

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咦,这明显是一个道童的模样,如果菩提祖师是和尚难道他还让道童来伺候他?而且他有很多徒弟学成毕业就会离开三星洞,像悟空还没毕业就被赶走了,这行事风格就有点像道士,而不是和尚。

看来看去,菩提祖师又像和尚又像道士,但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这让我想起了,星爷大话西游中菩提老祖的形象:光着头,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手上却又拿拂尘,也是又像和尚又像道士。

我们再看看菩提祖师的教学内容,总共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其中讲到流字门时,祖师是这么说的:“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好家伙,这可就厉害了,堪比一所综合性大学,单单一个系就开了这么多个专业。何止是道士、和尚,菩提祖师什么都会啊,只要你想学,什么都能教你。而且教学能力也很强,讲课的时候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感觉菩提祖师就是一个超级无敌综合体,好像所有的教派在他一个人身上融和了。而历史上确实有将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进行融和的想法,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就出现了,到了明代提出来“三教合一”的概念,甚至还出现了真正将三教合一的“三一教”。不管吴承恩创造菩提祖师这个人物跟这些社会思潮有没有关系,不得不承认在西游世界中菩提祖师就是多教派的融和体。这么看的话,比燃灯古佛、提准道人、如来佛祖等人都厉害多了。

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可看到相关文章《孙悟空七十二变有何缺陷?菩提祖师为何不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