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姚广孝。
对于燕王朱棣来说,姚广孝是他见过最特别的和尚。
他老爹朱元璋也做过和尚,不过那是饥荒年代一个穷人家最无奈的选择,饥饿让朱元璋失去了对佛的信仰,相反他成为一个兼具了精明与厚道、仁厚与残酷等品质的复杂君主。
姚广孝这个和尚的出现让朱棣心中一凛,他从和尚的那双三角眼中看出来这个人并非善类。
而朱棣并不需要善人,他需要一个谋士,姚广孝正是这样一个人。
姚广孝生于乱世,他刚满六岁时,全国便出现了几百处骚乱事件,三年后各地纷纷闹饥荒,生活在一个普通医家的这个男孩或许是因为贫寒,十四岁时便被父母送进了妙智庵,17岁方才剃度为僧,在这段时间,他的父母去世,或许也正是双亲的故去让他决心出家。
不过你以为做僧人就容易了吗?这个世界每一个圈子都有道道无形的门,出家只是姚广孝入门的第一步,之后他经过刻苦学习,四处求事,才引来高僧的注意,带着他一同修行,才最终成为了佛教界的精英人物,终于四十七岁的他等来了自己的机会。
当时马皇后去世,朱元璋选得道高僧侍奉各个藩王,姚广孝便被宗泐推荐给了燕王朱棣。宗泐推荐姚广孝不是没有原因的,他早在姚广孝的一首怀古诗中觉察出这个僧人的政治抱负,姚广孝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他也不能从人间白走一遭。
姚广孝欲望很强,野心挺大,当时谋士们都劝朱棣忍一时风平浪静,他却劝朱棣靖难起兵。为了掩盖燕王准备靖难起兵的迹象,他向朱棣献计,在后苑挖巨型地下室,后苑建起高高的围墙,周围开辟大型养鸭养鸡场,从外面看来,完全看不出朱棣想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王爷打算做个专业的农业养殖场场主。然而在鸡鸭声鼎沸的掩盖下,是叮叮当当锤炼兵器、操练士兵的声音。阴谋家姚广孝,他的隔音设计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方向 。
当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农民已经学会了舆论战,用藏书鱼腹的迷信宣传争取支持,而姚广孝凭着一张巧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朱棣决定起兵当天,风雨大作,狂风将燕王府的瓦片吹落在地,朱棣心中害怕,靖难成功把握不大,越是在这样的时刻他越会相信命运,姚广孝却说:“这是祥瑞之兆啊,飞龙在天,从以风雨,正是因为您才是天命之子,才有这样的兆头。”
在朱棣起兵靖难的过程中,姚广孝是幕后总军师,《明史》中说“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然而论功第一的姚广孝在靖难成功后却并没有走近政坛,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上朝时穿官服,下朝后则回到庙里穿僧衣,赏赐的金银自己一分不留,全然散尽,朱棣命他还俗,他始终不肯。而这就是姚广孝的聪明过人之处,即便是刘伯温也没有他这样的心计。
尽管刘伯温也同样选择了急流勇退,然而他不能像姚广孝那样清楚认清帝王的本质,活神仙的名气让他对朱元璋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单单一个归隐并不能消除朱元璋对他的戒心,最终的死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而姚广孝半官半隐,既无子孙后代的牵绊,又没有金银财帛的气味,所来往的人也都是些文人墨客,在朱棣的眼皮子底下,自然放心。
跟姚广孝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读书人方孝孺。姚广孝是极其聪明的读书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阴谋家,他终其一生只有一个目的实现自我的价值,而方孝孺对此并无一个清楚认识,简单来说,他没活明白。为了心中的道义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气节固然是有气节,然而儒家所教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全然忘在了脑后。他成为整个明朝气节献祭台上第一件瑰丽的祭品,自身的价值化作尘埃。
姚广孝曾因为靖难被家人厌弃,姐姐、朋友都与他断绝关系,在别人眼中,他是个利欲熏心的和尚,或许没有人能理解一个和尚的选择吧,僧衣帮助他继续学业,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局限了他的身份,使他无法摆脱别人的误解。在明朝这样既谈道德高调,又欲望横流的朝代,姚广孝作为一个最正常的人,却承受着最不公平的评价,何其悲哀。假如他生活在今天,一定是一只驰骋商界雄姿勃发的猛虎吧。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生平简介:
早年求学
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唐)、诸葛孔明(三国·蜀)之才。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坎坷仕途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元王朝逐渐走向全面崩溃的时期。元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用极端野蛮落后的方式统治中国,对广大人民进行了无情的与残酷的剥削,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于是中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农民起义与暴动,元王朝岌岌可危。一面是贪婪昏愦、醉生梦死;一面是水深火热、揭竿而起。在这样的情势下,刘基步入宦途,就迫使他要么与元朝统治阶级合作,沆瀣一气,最后同归于尽;要么反其道而行之,站在人民一边,共同埋葬贪婪残暴的王朝。作为一个崇尚气节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刘基选择了后者,尽管那里布满了荆棘。仕途坎坷蛰居隐退刘基考中进士后,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限感激元朝皇帝赐给他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华和忠诚,去干—番大事业。 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亦昭着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1343年(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助明开国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朱元璋授命他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晚年生活
1375年(洪武八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蛰居隐退
1346年(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1348年(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1352年(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并非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着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点·列传十六》),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着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我对刘伯温的评价:
蔡元培称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日本学者奥野纯评价他:“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生平简介:
早年求学
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唐)、诸葛孔明(三国·蜀)之才。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坎坷仕途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元王朝逐渐走向全面崩溃的时期。元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用极端野蛮落后的方式统治中国,对广大人民进行了无情的与残酷的剥削,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于是中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农民起义与暴动,元王朝岌岌可危。一面是贪婪昏愦、醉生梦死;一面是水深火热、揭竿而起。在这样的情势下,刘基步入宦途,就迫使他要么与元朝统治阶级合作,沆瀣一气,最后同归于尽;要么反其道而行之,站在人民一边,共同埋葬贪婪残暴的王朝。作为一个崇尚气节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刘基选择了后者,尽管那里布满了荆棘。仕途坎坷蛰居隐退刘基考中进士后,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限感激元朝皇帝赐给他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华和忠诚,去干—番大事业。 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亦昭着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1343年(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助明开国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朱元璋授命他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晚年生活
1375年(洪武八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蛰居隐退
1346年(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1348年(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1352年(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并非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着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点·列传十六》),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着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我对刘伯温的评价:
蔡元培称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日本学者奥野纯评价他:“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生平简介:
早年求学
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唐)、诸葛孔明(三国·蜀)之才。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坎坷仕途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元王朝逐渐走向全面崩溃的时期。元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用极端野蛮落后的方式统治中国,对广大人民进行了无情的与残酷的剥削,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于是中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农民起义与暴动,元王朝岌岌可危。一面是贪婪昏愦、醉生梦死;一面是水深火热、揭竿而起。在这样的情势下,刘基步入宦途,就迫使他要么与元朝统治阶级合作,沆瀣一气,最后同归于尽;要么反其道而行之,站在人民一边,共同埋葬贪婪残暴的王朝。作为一个崇尚气节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刘基选择了后者,尽管那里布满了荆棘。仕途坎坷蛰居隐退刘基考中进士后,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限感激元朝皇帝赐给他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华和忠诚,去干—番大事业。 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亦昭着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1343年(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助明开国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朱元璋授命他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晚年生活
1375年(洪武八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蛰居隐退
1346年(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1348年(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1352年(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并非神仙,不过按今天的头衔,可算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等,其着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点·列传十六》),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有如《庄子》,《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还着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我对刘伯温的评价:
蔡元培称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日本学者奥野纯评价他:“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