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这里的白兔和月亮中玉兔有什么关系?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朝无名氏《古艳歌》
草丛中的小白兔宝宝Baby white rabbit in grass
开篇来写这首兔子诗,和中秋节相关吗?当然相关。因为这首汉朝民间的兔子歌谣,不只是写兔子,其实还影射了月亮。
那孤单的白兔,东边走走,又向西看看,徘徊不前,那衣裳不如新的,但是人的感情总恋旧呀。
那孤独的月亮,在天上停停走走,昨天是圆的,今天又瘦了,那月亮里的兔子在回望什么,衣裳当然是新的,可是这天上再也没有老朋友。
有人说,你胡说,这首兔子歌谣怎么会说月亮?你也太会联想。但是月亮在汉朝之前,里面有个月亮精,就叫“顾菟”。也就是说,在汉朝之前,很多地方,都知道“顾菟”是月亮。
比如屈原的 《楚辞.屈原.天问》里有 对日月的诘问。
有趣的小白兔宝宝在草地上Funny baby white rabbit in grass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屈原《天问》
太阳从汤谷出来,落在了蒙水之边,你从早上到晚上,走了多少里?
月亮你有什么样的德行,能够死了又重生?
那月亮中黑色的斑点是什么,是你肚子里有不死的“顾菟”吗?
屈原时代还在用竹简,每个字都是精挑细选写出来的,就算是传抄,也会谨慎,因为当时有文化的人多半会认同文字的灵性。所以这篇天问在当时,很难出现重大的错别字。
屈原是春秋楚国的大夫,要知道楚国是强悍崇尚巫祭的,屈原既然笃定知道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哪里降下,他自然也笃知道月亮里有”顾菟“。
但”顾菟“是什么呢?顾菟是古楚国的蟾蜍的转音。古楚地带尊蟾蜍为月亮神。在出土的文物和文献里,应证了这点。传说蟾蜍有巨大的腹部,可以吞下月亮,它不死,只会不断变化形状。而月满之时,就是蟾蜍精最有法力的时候,你没有听见潮水奔腾吗?那是蟾蜍精呼风唤雨。
但是有着强悍巫术和强大天文历法学的古楚被秦国灭亡了。当然消亡的还有传承了几千年,自颛顼时代就不断建立完善的巫祝上层文化。就像曾经三星堆文明的中断和陨落。
而在北方,则流行另一个主要华夏部落流传下来另一种神话,嫦娥是北方王女,嫁给了后羿,有一天,她吞服了西王母的长生不死药,飞到月球上面,成为了月神。
这就有两个神,一个是蟾蜍精,一个是嫦娥。
西汉的淮南子,将这两个神合二为一,嫦娥就是蟾蜍精。简单粗暴。
但是在民间,楚国已经没有自己的专门祭祀,但民间还流行”顾菟“的说法,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顾菟,就成了圆滚滚还爱左顾右盼的顾兔,代替了嫦娥。话说,太平盛世,兔子可比蟾蜍可爱多了。
也就是从西汉开始,月亮中的嫦娥就抱着萌萌的兔子了。西方有青蛙变王子,东方有癞蛤蟆变兔子。兔子也就成了汉朝的吉祥物。野兔家兔可以吃,白白的兔子,多半当了宠物。
郑州:嫦娥带4名仙女下凡与后羿相约打枣
那么在看这首茕茕白兔,落脚在顾字。虽然这个顾,很有左顾右盼的兔子的味道,其来源却是久定成俗的月亮里有只顾兔。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这只兔子和月亮的关系了吧。
一只被抛弃的彷徨白兔,可以代表月亮的孤独,也代表着人间的漂泊和命运。
那么这只兔子和中秋节相关,因为中秋节就是太阴星君,太阳神,也就是嫦娥的生日啊,但凡中秋节,我们都会想到嫦娥怀中的那只美兔子,再说,那月亮的阴影,可以看成桂树,同样可以看成兔子的形状,蛤蟆的癞皮疙瘩,后来美化叫做玉兔。
唐朝文化发展,中秋的诗词,怎么也舍不得落下兔子。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节录
老成持重的杜甫,在四川仰望中秋的明月,那是遍地清霜。
水上简直是霜雪铺就,月色分明,可以看见树林中间鸟的羽毛。
此时我看天上的月亮,那月亮皎洁,里面的兔子,简直用眼睛就可以数兔毛。
他是把月亮的阴影当成兔子形状了。
反正月亮也是兔子精。
中秋时节夜空的圆月与屋顶上的兔子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李白其实早年和晚年都是道士,他对于月亮神的典故比我们清楚,但是他很少用蟾蜍,或者这是一种心理上洁癖,他宁可美化玉兔的传说。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李白《古朗月行》
说嫦娥是蟾蜍精哪里有嫦娥在月宫里,白兔捣药的传说更加动人优雅。李白的成名也在于他的审美高大上,说自己是谪仙,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是愿意相信的,但是真的仙人,他是不当的。
他可能知道月亮上头没那么好,如同他呆在了深山里久了就想往红尘里跑。
但是他满足了世人对神仙生活的渴望。那月宫里一定要有必须要有嫦娥玉兔和桂花。
从这点看,他是生错了时代,或者在屈原时代,或者在三星堆上古时代,他绝对是一流的巫师,激起人们的狂热的欢腾。
但李白所代表的也是盛唐气象。那海角冰轮随天转,嫦娥玉兔有仙光。
嫦娥月宫兔子的故事自汉朝开始流行,两千年来成为中秋节重要的传统神化传说,并和民俗紧密结合。到了明清两代,中秋祭月,也不会忘了专门给玉兔留着一份厚礼。
明朝中秋节已经流行各种兔子偶像,穿上人的衣冠,供子女拜祭,这是兔儿爷的来历。
清朝专门在给兔神的祭祀品种放上鸡冠花,毛豆杆,鲜藕,是表达宠爱和虔诚吧,让兔儿爷像有神力的伙伴一样保佑喜欢它的人。
中秋节更有专门给儿童的玩具,要是不买个憨态可掬兔儿爷,孩子就觉得不像过中秋。
那嫦娥抱着玉兔,咱们也得抱只可爱的兔玩具过中秋不是?
中秋的月亮,至此变得格外可爱可亲,不再是上古令人生畏的大蛤蟆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中秋赛诗会#
本文内容由山东大学团委、辽宁大学团委提供
又是一年中秋节
团团带着问候来啦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
打算怎样欢度中秋呢
是约上三五好友
围坐一圈赏月吟诗
还是快乐地敞开肚子
把各种口味的月饼吃了个遍呢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与我们的缘分
已经延续了千百年
今天的团团小课堂
就带大家穿越时空
邂逅中秋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称,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礼记》中就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然而对月亮的崇拜与祭祀,一开始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直到隋唐以后,日、月的神圣色彩才有所消退,平民百姓也参与到赏月玩月中来。
唐宋之时,中秋节逐渐成为了一个民俗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梦粱录》中也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此日三秋恰半, 故谓之‘中秋’。”
中秋节与月亮
由于中秋之夜,月色倍明,赏月拜月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人们或邀赏明月、诗酒风流;或阖家团圆、共享天伦;或感于阴晴圆缺,对月伤怀……
天空中的明月,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依靠与寄托,抒发着自己的欢与喜、愁与悲。
古人与中秋
赏月习俗的盛行
使得中秋与月亮
成为古人吟诵的热门话题
苏轼、白居易等多位名家
为其贡献了诸多经典作品
在这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
就让我们重温经典
和月亮来一场“飞花令”吧
3!2!1!
开始!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十五的月亮分外明朗,作者独自在夜值,思念着友人;而两千里外的老友,想必也在赏月,思念着作者。作者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对友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唐】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洁白如玉,映得月光更显晶莹,花瓣犹带露水,新鲜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轻松自在,毫无忧愁,虽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本首小词,记述了作者苏轼与其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趣事,又从当年当月推想明年中秋:相逢总是短暂的,明年此时,我又将在何处,与何人赏月呢?离愁别绪,难以道尽。
《阳关曲·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词人效仿屈原《天问》体,对月亮提出了一系列疑问,既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又表现了别致的科学幻想,十分独特。
《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月亮在中秋节时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但它经历的阴晴圆缺又有谁知道呢?作者在中秋月的“皎洁”中想到了“阴晴圆缺”,但没有沉迷于感伤之中,一句“且喜”很是洒脱,末句的“常见中秋月”更是体现了其对中秋佳节的喜爱。
《中秋月·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科技的发展
让沟通与交流变得方便
但对家人朋友的思念
却并未消减
团圆之时
独在异乡的你
对月感怀的同时
不妨给思念的人打个电话
说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
团团也祝愿大家
中秋快乐
制图丨王靖雯
来源: 共青团中央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