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由合作走向了对抗。美国为了围堵苏联,提出建立欧美共同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倡议。法国等刚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制约苏联,同时为了获得美国的经济支援,积极支持美国。
北约是实现欧美共同防卫的国际军事组织,因此掌管军队指挥和训练的“军事一体化机构”在北约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949年北约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协定成立
1949年,法国作为创始国加入北约。法国和北约度过十几年的亲密期。60年代,随着法国自身实力的增强、戴高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法国决定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冷战结束后,出于对国际形势变化的考量,法国在2009年再次重返北约。是什么原因导致法国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40年后,又再次加入呢?
▲北约成员国
一、妥协的法兰西难忘光荣传统
法国曾经是欧洲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强国,执掌欧洲大陆霸主的位置多年。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当政的时候,法国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在法国蒸蒸日上的时候,欧洲大陆的德意志和意大利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先是通过遗产战争打败西班牙,然后经过法荷战争打败荷兰。连年的对外战争,让法国确立了欧洲大陆最强国的地位。
▲1672年路易十四发动法荷战争,领军渡过莱茵河的图像
到了18世纪末,君主集权的封建主义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制被废除,法国成立共和国。
大革命后期拿破仑当政,法国积极对外输出共和观念,沉重打击欧洲的君主制,法国大革命被誉为当时是资本主义革命中,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1789年7月14日,法国革命者攻占巴士底狱
随后法国积极地在世界抢占殖民地,建立起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帝国。据统计,现在全球共有2亿7000万人说法语,其中有2亿1000万人把法语作为日常语言,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法语圈国家组织(蓝色为成员国)
法国的荣耀一直延续到德意志统一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与法国爆发战争。最终法国失败,丧失欧陆霸主地位,欧陆进入多强并立时代。德国先后挑起一战和二战,导致西欧走向衰落,法国在二战中死伤人数达到150多万,工农业生产下降了55%。
战争有衰落的,也就有获益的,美苏两国则是凭借着战争中积累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面对一片衰败的欧洲,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积极扩张力量。苏联将它势力范围的西部边界推到东德,和法国近在咫尺。
▲冷战局势
苏联的扩张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极大压力,但战争中受重创的英法等国经济萧条,凭借单一国家的力量已无力抗衡苏联。为了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通过经济援助的方式重新恢复西欧的经济实力。
▲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
1949年,美国还提出了建立军事联盟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共同防御苏联的倡议,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迫于无奈,只能追随美国的脚步加入。
刚开始北约是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防卫协作组织,由美国人担当北约盟军最高司令。根据协议,盟军司令可以统一指挥驻扎在欧洲的所有北约国家部队,这样美国就将北约的军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为抵抗苏联最前线的法国,则积极配合北约的部署,不仅为北约提供大量的军事力量,还提供多处军事基地和战略港口。但法国的加入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迫于情势。作为一个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大国,法国也不甘心居人之下,等到时机合适它会再次追寻大国的地位。
▲二战后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依旧有大片的殖民地
二、谋求大国地位,退出北约
在美国的援助下,50年代后法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但好景不长,50年代中后期法国由于陷入了阿尔及利亚殖民地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导致法国内阁更换不断。
▲阿尔及利亚战争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美苏主导世界格局的局势下,法国依旧在世界局部地区保持着影响力,特别在非洲和中东。但真正让法国真正丧失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当属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
▲埃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苏伊士运河曾由英法共同管理
英法为了获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合以色列对埃及进行军事打击。但在美苏的强大压力下,英法最终失败,埃及获得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英法接受停火协议。这次事件让英法的颜面尽失,标志着美苏实质上成为中东和世界的主宰力量。
在重重危机之下,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美苏两极格局愈发强化,法国社会对“法兰西帝国”的未来深感忧虑,戴高乐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认为作为一个长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法国不应该是北约中的普通一员。
戴高乐提出了自主的外交原则,独立的防务观以及“欧洲人的欧洲”的观点。他的追求和美国想要支配全球的战略相冲突。
▲戴高乐
核武器作为二战后最具有战略威慑的武器,是很多国家想要拥有的,尤其是英国在1952年成功制造出核武器深深刺激了法国。法国认为想要重建大国地位,就必须独立掌握核力量,但是美英不仅拒绝和法国共享核技术,还严格控制这项技术。
经过努力法国在1960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了世界上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法国研发的普鲁东导弹
有了核武器的法国在和美国谈判的时候越来越强硬,法国要求提高自己在北约的地位,提出北约由美法英共同指挥的想法,但法国的提议被美英拒绝。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但1949年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50年代末美苏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核均势,这就使得战争难以爆发。到了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在与苏联的争霸战争处于防守的状态。
▲越南战争
在法国看来,美国控制北约来对抗苏联,一旦双方发生战争,那么法国就会成为苏联从东德进攻的首要目标,沦为美国的棋子和炮灰,法国对美国能否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产生怀疑。
法国为了重建世界大国地位,通过撤出法国在北约中的驻军的方式,迫使美国将北约的指挥权让给它,但是法国的抗争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1965年,北约部长级会议在巴黎召开,会议上美国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对北约军事的控制权,这成了法国加快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催化剂。
▲法国退出前,北约在法国的空军基地分布
1966年,法国单方面宣布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要求北约军队撤出法国,总部搬离巴黎。虽然美国对法国的行为采取了一定的报复措施,但法国依然坚持退群并要求美军撤走。1967年,驻法美军全部撤出法国。
当然,法国只是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法国的北约观察员等其他身份还被保留着。作为以军事防御为目的北约,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实际上就相当于退出了北约。从此之后,法国成为了北约第一个不参加军事行动的成员。
三、灵活应变,重返北约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意味着摆脱了对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依附关系,使它成为美苏两极格局下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退群后,法国的外交不再受美国的把控,更加独立自主,主动加强和苏联的交流。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双方签署《法苏宣言》,宣布促进欧洲各国关系正常化,尊重各国的独立,缓解了法国来自于苏联的压力。
▲戴高乐1966年访问苏联
法国奉行的“戴高乐主义”,强调法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以及在国际机构中的主导权,并且坚持“欧洲人的欧洲”的防务观念。因而从50年始,法国就谋求法德为中心的欧洲联合,实现欧洲一体化。
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法国与联邦德国实现了和解,这为之后的欧洲联合铺平了道路。到了60年代,法国与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签署条约,决定在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
▲1973年欧共体成员国
以法德为核心的欧共体在70年代迎来了它高速发展的时期,到70年代末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变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崛起的欧洲开始谋求在世界上的地位,成为了美苏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欧共体(欧盟)的壮大,它在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创始国的法国一直在欧委会中占据着要职,保留着“战略性”的职位。在无法单独挑战美苏任何一级的情况下,法国越来越觉得,与其单打独斗,还不如在国际机构中掌握主导权,这对法国施展全球影响力至关重要。
随着欧洲的重新崛起,法国开始重新思考其究竟在国际上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是要单独成为某一级,还是在某一级中成为一个主导国家?
而苏联却在走下坡路,最终在1991年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北约开始扩大其规模,吸收了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以及波兰等东欧国家,其中很多是欧盟国家。
▲北约的扩容过程
北约的成立,最初是防范苏联,苏联解体后,北约开始了转型的过程,逐渐变成全球性政治军事组织。其职能更多的关注诸如应对恐怖主义、维护和平等世界性问题。
法国因而也重新思考了其在北约中可以获得怎样的主导力。经过欧盟长期的实践,获益匪浅的法国觉得,加入北约或许可以让法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法国尽管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但还要承担北约非军事预算的15%,在成员国中仅次于美英。尽管投资不菲,但法国的退出,让它只能长期做一个没有任何决策权的普通成员。
随着欧盟和北约联系的密切,法国意识到,若不能在北约中发挥主导性作用,那就会损害它在欧盟中的地位。因此法国重新审视了与北约的关系。
从90年始,法国积极向北约靠拢,1992年,法国在单独干涉波黑内战失败后,就曾同意将驻波黑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北约。
▲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波黑战争
到了21世纪,法国回归北约的进程加快。2009年,法国时任总统萨科齐宣布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重返北约,某种意义上并不是背离戴高乐主义,而是充分体现了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精髓。
▲法国重返北约的时任总统萨科齐
从退出到重返,体现了法国在看待自己国际地位的问题上犹豫不决。60年代的退出,是其想要重振殖民时代法兰西的荣耀、重获世界性影响力的迫切愿望。
但随着世界格局大变和全球化、多极化趋势的到来,法国积极调整自身定位,认为通过在国际组织和联盟中获得主导权,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法国在西方世界里时常有发出反对美英的声音,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形容北约已“脑死亡”
长期作者|羊洋洋
扬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说起我国古代的著名帝王,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肯定能排得上号,而在康熙帝统治的同一时期,俄罗斯帝国也出现了一位大帝彼得一世,两人的经历也颇有相通之处。
1672年,也就是清朝康熙十一年,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里传出喜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再得一子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也就是后来的彼得一世。
阿列克谢一世对彼得的到来非常高兴,虽然在此之前他和皇后玛丽亚·伊利尼奇娜·米洛斯拉夫斯卡娅已经有了5个儿子,但3个早夭,幸存的长子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生于1661年,此时已经11岁了,但他患有坏血症,体质很差,常常需要有人搀扶才能走路,身边时刻得有几个医生和女巫医护理;次子伊凡·阿列克谢维奇·罗曼诺夫生于1666年,此时也6岁了,但他不仅身体很差,口齿不清,智力也很低下。
玛丽亚皇后去世后,阿列克谢一世又娶了年轻貌美的纳塔利娅·基里洛夫娜·纳雷什金娜为继任皇后,彼得就是纳雷什金娜为阿列克谢一世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彼得的身体很健康,而且虎头虎脑,非常惹人喜爱,阿列克谢一世对这个儿子也很满意,给他安排了乳母、保姆和不少其他女仆监护,据当时人的描述:“哺育王子或公主,是从各级官吏的妻室中挑选那些性情温良、端庄正派、乳汁甜美、身体健康的女人来当乳娘。彼得有两个乳母,所以他很晚才断奶。”
1676年,阿列克谢一世突然病逝,彼得还不满4岁,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等朝臣向皇储费奥多尔宣誓效忠,拥戴他登基为新一任沙皇。
宫廷里的重大变化,没有影响到年幼的彼得,但对他的母亲纳雷什金娜皇后影响很大。
纳雷什金娜皇后背后的纳雷什金家族暗中策划,准备将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逐出朝堂,然后逼迫新沙皇费奥多尔三世任命继母纳雷什金娜皇后担任摄政王,把权力掌握在他们手里。
纳雷什金娜皇后和纳雷什金家族的阴谋很快被识破,纳雷什金娜皇后的师傅阿尔塔蒙·谢尔盖耶维奇·马特维耶夫,一开始被流放到维尔霍图里那市,接着就被监禁在普斯托泽尔斯克;她的哥哥伊万·基里洛维奇等人也遭到流放,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把控住了朝政。
纳雷什金娜皇后由于身份尊贵,没有被追究,她跟彼得继续在宫中居住,但没有了往昔的风光。
1682年,费奥多尔三世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纳雷什金家族抢先争取到了一些领主和大主教的支持,拥立彼得为新沙皇,这一年是康熙二十一年。
彼得一世登基后,纳雷什金娜皇后成了摄政王,时人对她的评价是一个“为人热诚,心地慈祥,持政不勤而又碌碌无为的女流之辈。”
纳雷什金娜皇后没有把纳雷什金家族及时提拔起来,而是派人将马特维耶夫召回,企图依靠他来开拓新局面。
就在马特维耶夫赶回莫斯科的途中,对纳雷什金娜皇后和纳雷什金家族早有不满的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已经决定发动。
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伊凡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娃密谋,决心拥立伊凡为沙皇,他们选择利用近卫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费奥多尔三世死后第三天,近卫军突然聚集在皇宫前,要求惩罚一批指挥官,纳雷什金娜皇后来不及多考虑,就把他们提出的16名近卫军指挥官撤职并处罚。
近卫军中流传着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索菲娅公主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称纳雷什金娜皇后和纳雷什金家族杀死了伊万,还要杀死更多的领主。
在解决了纳雷什金家族的众多支持者后,近卫军再次提出要求,把伊万也推上皇位,和彼得一世一起称帝。
伊凡五世登基后,因他比彼得一世大,而且得到了近卫军、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索菲娅公主的支持,成为第一沙皇,彼得一世为第二沙皇,实权落入索菲娅公主手中。
索菲娅公主将彼得一世和纳雷什金娜皇后放逐到莫斯科郊外的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伊凡五世留在莫斯科当名义上的沙皇,自己执掌大权。
看来,彼得一世的前进真不容易,家族内部和朝堂内外,都有强大的力量在阻碍,但这也是一种磨练和机会。
1498年(明朝弘治十一年),出身于航海世家的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 da Gama)率领一支葡萄牙船队绕好望角抵达印度,开辟了从欧洲至亚洲的新航线。从此以后,葡萄牙开始直接从亚洲贩运丝绸、香料等商品,并在亚洲建立起商站和据点,以此逐步垄断对东方的贸易。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1年),航海家阿尔瓦雷斯(Jorge Alvares)将船队开到了广东的屯门岛,据说为此还专门立了石碑,这是葡萄牙人首次面对面地接触中国。在此之后的数十年里,为了将中国的丝绸、香料、瓷器以及宝石等各种精美商品通过贸易的方式运回国内,大批的葡萄牙人相继来到中国。据相关史料统计,明朝时期仅宁波一地的葡萄牙人就曾高达1200名之多,可想而知这一时期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葡萄牙人总人数之多。十六世纪中期,一群自称前来进贡的萄牙人以贡船遇风要求在澳门海岸暴晒贡物为由获取了在澳门地区的暂时居住权益。而后,为了将澳门完全占据并“孵化”为殖民地,精明的葡萄牙人又通过贿赂明朝官吏的方式,一边缴纳租金,一边擅自修筑炮台。直至清朝康熙初年为止,葡萄牙人利用此无赖之举,基本上扼制住了荷兰、英国等殖家直接来华贸易的通道,独自垄断了中国这一体量庞大的贸易市场。
历史迈入康熙朝以后,在华葡萄牙商人们的“发财梦”终究成为了泡影。
顺治末年,为了在经济上彻底封锁住盘踞于台湾的“明郑”势力,满清统治者实行了极为严厉的“迁界禁海”政策:以东南沿海地区往内延伸30里,禁止百姓居住、耕种;禁止私自出海。具体史料记载如下:
今将山东、江、浙、闽、广滨海人民尽迁入内地,设界防守,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夏琳:《海纪辑要》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的澳门正属于广东省香山县,因此正好在清廷的迁界范围之内。而一旦“迁界禁海”政策在沿海地区顺利实行,那么位于澳门的大批葡萄牙商人便全盘断绝了发展海外贸易事业的先决条件,这对于澳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保障无疑将会是一大“灭顶之灾”。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迁界、禁海政策正式全面实施。此后为了继续维持在华葡萄牙商人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葡萄牙当局紧急向清政府发动了一波猛烈“攻势”,最终于康熙十八年十二月清廷准许澳门葡人由陆路至广州贸易。有意思的是,在这其中一头由葡萄牙当局献给康熙皇帝的狮子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清廷于献狮次年开放葡萄牙人的贸易通道)。接下来,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就从十七世纪一头狮子的“跨国之旅”入手,来探析一番早期的“清葡关系”。
明清葡萄牙人到澳门的泥人塑像
玛讷撒尔达聂使团的访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六世派遣使臣玛讷撒尔达聂携带一封由他亲笔署名的信件,于8月6日抵达澳门。由于玛讷撒尔达聂执意要将信件面呈康熙帝,导致引起了广东地方官员的不满,最终拖延至1670年1月才真正踏上赴京的征程,并于当年6月到京。抵达京城后,玛讷撒尔达聂将信件交给了康熙帝并当面呈献了国王画像、象牙、乳香、花露以及金刚石饰金剑等大批由葡萄牙运来的精良物品。
显而易见,此番葡萄牙当局遣使访华的目的很简单,即请求清政府放宽禁海政策以改善澳门当地的严峻处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使臣玛讷撒尔达聂并没有顺利完成葡萄牙国王交给他的使命,而且他本人也在离京途中不幸染疾去世。
作为清方,尽管康熙帝对玛讷撒尔达聂远道而来深感欣慰,也给了他相当级别的待遇,但在“禁海迁界”政策上却并没有过一丝要“松口”的意思。
毫无疑问,此次玛讷撒尔达聂的访华是失败的。
但失败的同时,玛讷撒尔达聂使团也向葡萄牙国王传递了一个讯号——伟大的康熙皇帝希望得到一头狮子。
得到这一消息的葡萄牙当局可谓是如获至宝,因为他们正准备向中国派出第二个使团,为了进一步确保这次出使成功,葡萄牙人开始精心策划这场“狮子外交”。
“狮子外交”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葡方开始酝酿如何通过献狮子来换取康熙帝的好感,从而请求清廷放宽对澳门葡人的禁海政策。
得到国王的命令后,葡萄牙印度总督命令莫桑比克城堡司令在当地紧急捕捉两头狮子(其中一只在运往印度果阿后不幸死亡),以备向清廷进贡之需。
康熙十五年,这只地地道道的非洲狮子跟随葡萄牙派出的第二支使团经漂洋过海之后终于迈进了中国的领土——澳门。毫不夸张地说,这不是一头普通的狮子,这是一头被成千上万葡萄牙人寄以厚望的“使者”,能不能完成此次出使任务,这头由非洲远渡而来的狮子或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头狮子亦是葡萄牙派出的使团中的重要一员,它所肩负的使命甚至高于使团中的任何一人。
然而,正当葡方历经千帆将狮子运抵澳门时,此刻中原正值“三藩之乱”的热潮,而且由广东至京城的贡道所在地界仍有相当一部分被叛军所占领。最终,在百般无奈之下,葡萄牙使团不得不暂缓向清廷“献狮”的计划,原地待命。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随着广东、江西等地重新归于清廷的控制之下,南方局势再度出现转机,“三藩之乱”的战火已逐渐步入尾声。于是,葡萄牙使团携带着这头由非洲而来的“使者”终于踏上了赴京之路,一路上他们满怀期待,而又小心翼翼,生怕怠慢了这位“非洲使者”。关于当时葡萄牙使团在中国境内运送狮子的情形,史料上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字:“所过州邑,日供三猪”。
同年八月,葡萄牙献狮队伍抵达北京。
狮子到达京城后,迅速成为清廷统治者所关注的对象。据相关史料记载,为了让大家一饱眼福,清廷还特意安排了数场观狮宴会,传闻康熙帝本人还亲自率太子胤礽、长子胤禔等人一同观看。在这整个过程中,康熙帝与葡萄牙使团建立起了十分友好的关系,不仅连赐三道御宴,还在次年准许开放在澳葡萄牙人的贸易通道。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葡萄牙所献的狮子在抵达北京的两个月后便不幸死亡了。
好在这并没有影响最终的结果,因为葡方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达到了,即赢得康熙帝的好感。最后,这头狮子就像位高级官员一般被清廷批以高规格的礼仪进行厚葬,并获得了树碑立传的殊遇。
对于仅利用一头狮子便换取了与清廷之间的外交成功,葡萄牙当局自然是欣喜万分,此后葡方决定保持这一“献狮”专利,火速传信至澳门要求封锁狮子死亡的消息,以防止其他国家也以“献狮”的方式去分享其中的利益。
从局势上分析这场“狮子外交”康熙十七年葡萄牙“献狮”成功,康熙十八年清廷准许开放澳门的陆路贸易。在这之间真的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吗?对于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当时的中原局势来分析一番:
首先,葡方“献狮”之举确实在相当大程度上满足了康熙帝多年的夙愿,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这次接待葡萄牙使团的规格、皇帝亲赐赐三道御宴等一系列细节当中也可间接得到印证,但这也并不表明二者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在笔者看来,当时清政府同意开放对澳门的贸易,其主要还是中原内部政治形势所驱使的结果。对于熟悉清史的读者应该都清楚,康熙十八年以后,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大势已去,而远在海外一隅的郑经势力也失去了沿海据点,“迁界禁海”政策基本到了最后的阶段。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开放澳门的贸易通道已不再是清廷所敏感的政治问题,正如某位外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清廷仍把本身的政治因素放在最优先的位置,狮子虽比任何其他贡物给清廷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但当时如果没有有利的政治条件,恐怕这头非洲猛兽不会取得太大的效果。
话又说回来,当人们提及这段历史时,将这头有过“跨国之旅”的狮子作为贯穿这一真实历史事件的纽带又有何不可呢?
参考文献:
《清圣祖实录》
《清世祖实录》
江荧河:《澳门与康熙十七年葡萄牙贡狮》
何新华:《康熙十七年葡萄牙献狮研究》
韦庆远:《有关清初禁海和迁界的若干问题》
弗朗西斯科·皮门特尔:《中葡关系史地考证》等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