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姓范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姓范的历史名人简介

发布时间:2024-04-15 19:11:15作者:鹰视狼顾来源:网友分享

姓范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姓范的历史名人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桐庐范仲淹纪念馆内范仲淹塑像

纪念馆内,范仲淹的半身塑像,凝视着所有的来访者,“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朱熹的赞词成了醒目的匾额。整个宋朝,因为有了范仲淹这样一批贤臣而足以自豪。范仲淹在兴化主政3年,兴化之民情愿改姓“范”来永久纪念他;他主政桐庐郡虽只有短短的十个月,却让此地人民怀念了一千年。在同辈和后代人眼中,范仲淹是一个全能型且无瑕疵的官员楷模: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说的“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栋梁之材,范仲淹用他63年的生命历程,完美地书写了辉煌的人生。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公元1033年暮春,这两句春山词在盎然春意的江南随处荡漾着,这是欧阳修刻画的春山,不过却是给忧愁的旅人做背景的,以乐写愁,春山虽美好,然人在旅途,漂泊无期,心境迷茫。

1034年的春正月,46岁的范仲淹,因为管了宋仁宗的家事,劝皇帝不要无故废郭皇后,从右司谏的位置上被贬睦州知州。正月的汴京,虽天寒地冻,但范仲淹的内心并不沮丧,他已经第二次被贬,肺部也有毛病,不如趁机去江南,去睦州(也称桐庐郡),著名高士严光曾在那里隐居,那里有瑰丽的富春山水,那里有他诗心中的春山。

去睦州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睦州设立,下辖淳安、遂安、建德、寿昌、桐庐、分水六县。

睦州起先的州治,坐落在雉城(今淳安西南),地处崇山峻岭,百姓出行基本靠水路,而水路又多险滩急流,这样的事故闻所未闻:曾有三位桐庐县令,因去州政府汇报工作,被水淹死。显然,雉城的州治不适合政府办公,几经周折,武则天才同意迁移州治至建德境内的梅城。梅城地处三江口,新安江和兰江呈丁字形汇入富春江,虽偏处浙西,水路却发达。

苏州人范仲淹,应该是熟悉睦州的。

船出汴河,过颍河,就到了淮河。过淮河,他们一家遇到了惊险,《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记如下:

(其一)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其二)

妻子休相咎,劳生险自多。

商人岂有罪,同我在风波。

(其三)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

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完整的场景和心情记录,过淮河遇大风浪,生动画面,跃然纸间:船行淮河,白茫茫一片,忽起风浪,且越来越大,人站立不稳,船歪东倒西,还有那些大鼋,也来凑热闹捣乱,它们浮在船边出没浪间。一船的人都胆战心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此时,范仲淹只有一遍遍地安慰着家人,不怕不怕,我们不怕。果然,接近傍晚,风平浪静,夕阳也出现了,打鱼的船只撒开了网,渔人悠悠地唱着歌。哈,把酒拿出来,朋友们,来喝酒吧,压压惊,于是,一船笑声又在淮河的清波上回响。范仲淹的不怕,源自于他的底气,大宋朝和那强横的楚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清泠的淮河,自然也不同于汨罗江了,我对朝廷尽职尽忠,即便有点小挫折,也不会像屈原那样葬身水底,眼前是有些危险,不过,很快会过去!

其二、其三,更像是咏物诗,诗言志,说的是:老婆呀,你不要责怪我,朝堂上提意见,是我的职责所在,当官总是不断有风险,我此次被贬去睦州纯属正常。现在,你也别怪那些同船的商人,不是他们带的东西太多太沉,要怪只能怪风浪,我们还是安心坐船吧,等风浪过去,一切风险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谁说范仲淹仅仅是在写淮河上的风浪呢?自出汴京以来,每每闭目闲暇时,自少年到现今的经历,都会一幕幕浮现。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宋史·范仲淹传》,信息量极大。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墉家中,添了个儿子,他就是婴儿范。不想,两岁时,范墉因病去世。两年后,范妻谢氏改嫁至长山(今山东邹平)的朱文翰,四岁的幼儿范还不懂人事,便成了朱说(音“悦”)。幸而继父亦属忠直之士,对少年朱养育和教育并举。

“划粥断齑”成为少年范仲淹苦学的著名故事,也是中国许多家长用来教育孩子的励志好教材。这个故事出自宋代魏泰的笔记《东轩笔录》中: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这位少年天生就是苦读者吗?肯定不是,谁都想躺进父母温暖的怀抱。可当他知道自己的家世后,那种悲愤感,立即转化成无穷的动力,含泪告别母亲,去应天府求学。所有的苦,在朱少年眼中,都是上苍对他的考验,强行者有志,白天读不完,夜里接着读,从夏天读到秋天再到冬天。读书疲惫了,冷水就是醒脑器。食物缺乏,没关系,夜里取两升粟米,煮一大锅粥,第二天,用刀在冷却的粥上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吃;菜呢?好办,弄一些姜、蒜等切碎,加入醋和盐,煮熟,哈,不错的开胃菜。

苦读的日子,从少年到青年,许多时候,他甚至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为的是醒来就能读书。公元1015年,26岁的朱说,终于以寒儒成为进士。姜遵如此赞他:朱学究(科考明经科的专有名词,表示至少学通一本经书)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这姜遵,是长山籍名士,他丁母忧回乡,消息传到长山城,少年朱知道后,就邀几位同窗学友专程拜访,一番愉快畅聊,很少夸奖人的姜遵,事后对他夫人这样评价朱少年。

有一种说法是,少年朱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对朱家兄弟们的奢侈生活不满意而立志出走,励志苦读,但我推断,其继父家也是清苦,并没有太多的钱供少年朱读书。假如朱家待他不好,他为什么不早早改名,要等到中进士两年后任推官时再向朝廷申请认祖归宗?而且,后来,他还将宋仁宗授予自己的恩命,转赠给早已去世的继父,朝廷遂追授朱文翰为太常博士。一切都说明,三十岁前的朱说,和我们眼中的范仲淹,形象是一致的:能极度克制自己,有着坚忍的毅力,眼界开阔,满腔平民忧乐情怀,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没有一样会打动他的心。

2011年4月6日,我又一次虔诚地拜谒了范文正公的像,这回是在江苏省兴化市。仔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她语气中明显带着自豪,这种自豪感是把范公当作家里人向人炫耀的那种感觉,因为,范公在这里做过令兴化人永远感念的3年知县,改变了兴化的历史。

而我却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微微嫉妒,因为我也早已在心里把他当作我的老乡。当然,对范公来说,兴化是他人生事业起步的地方,这里谁也不能替代。

登第后,虽做过几处小官,但范仲淹的才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1023年,机会来了,他在泰州做一个收盐税的官时发现,兴化这一带都是海涂,常常泛滥,于是主动请缨,要求去做治理的苦差事。一共3年,如果不是他母亲去世,他可能还会在兴化知县的任上干下去。尽管如此,因为他的投入,因为他的努力,历史对他这几年是这么盖棺论定的:招流散,勉农耕,轻徭赋,赈灾荒,人民有口皆碑。这还不是主要的,他的主要任务是修筑捍海堰。集中通、泰、楚、海四州民夫,积工累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长143里、基阔三丈、高一丈五尺的捍海堰,并建有十多座石质水闸。这堤被人称为“范公堤”。结果可以想象,堤建成后,“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至伤稼”,以堤分界,东边产盐西边庄稼,堤内百余里间,泻卤之地尽复为良田,“期月之内,民有复业耕诸田者共一千六百户,将归其租者又三千余户”。范仲淹远见卓著,他的治理一举多得,并彻底改变了兴化的经济结构,由制盐为主变为农业为主,生产力也大大发展。振兴,教化,兴化的地名都因范仲淹而一直生动而挺拔了。

范公在兴化的3年,可书颇多,如果时间允许,如果不是我们打断,讲解员会一直讲下去的。司马光在《涑水见闻》中曾说:范堤成后,“民至今享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姓”。百姓情愿以改姓来永久纪念他,这岂止是崇拜和敬仰?

少年事青年事,事事都已成云烟,转眼间,他就是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了,放眼两岸,郁郁苍苍,春山如笑,看着船舷两边不断翻滚的浪花,他知道,睦州就在眼前了。

桐庐范仲淹纪念馆“忧乐天下”牌坊

在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的四月,江南的鲜嫩葱翠欲滴,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兼程,范知州终于到达桐庐郡的州治所在地梅城,富春江的颖绿,瞬间抚平他略带忧伤的心灵,他立即投入考察和工作中。

南下途中,范仲淹的脑海里,也常浮现出一个人来,此人就是戴斗笠披棕蓑、耕于富春山的东汉隐士严子陵,范晔《严光传》中的情节,他每一个字都熟悉。

梅城往下几十里,就是严光的隐居地富春山,第一件大事,先去严子陵祠祭拜,以慰心中惦念之情。轻舟而下,一个时辰不到,富春山就在岸边。东台那巨石,似乎就坐着悠闲的严先生,严先生在看天,云高云低,鸟停鸟飞;他也在看人,各式各样的人都来,好多是文人、官员,他们感叹几声,吟咏一番,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尘,转身赶往下一站,该当官还去当官,该作诗依然作诗。

这回,范仲淹来了。祠角塌陷,廊柱腐烂,杂草疯长,看着眼前破败不堪的严祠,范知州的心一下疼痛得紧:一位高风亮节的高士,他应该是富春江的核心灵魂,构堂而祠之,能让人“思其人,咏其风”,更“能使贪夫廉,懦夫立”!怎么如此凄凉?必须立即重修!虽然,副手章岷指挥具体修缮工作,但范仲淹全程参与指导,并亲自写下《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这就将严光的精神价值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自此后,严子陵祠一直都由政府主持修缮,并有专人祭祀管理。

我始终认为,富春江那一江的春水,充满着诗意的灵性,皆因严光而生动具体。自谢灵运叹吟严光后,一直到清末,七千多首诗词将这百里春江填盈得要满溢出来,富春江的每一滴水,富春江两岸的每一片绿叶,两岸峡谷上空的每一朵云彩,都有诗意在飘荡,而其中的百分之九十,都为严光而歌。更有,隐士黄公望以一幅《富春山居图》使富春江的价值再一次得以卓越提升。黄公望和范仲淹一样,完成了心中对严光的精神崇拜,只是,他用的是线条和淡墨,以及80多年的坎坷人生经验。

教育,是范知州心里惦记的另外一件事,于是,修祠堂和建书院,同时进行。

书院叫龙山书院。展现在范知州眼前的睦州府学,它栖身孔庙,狭小局促。梅城之北三里,拱辰门外的乌龙山南坡,那里却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是书院的理想之地,经过修缮和扩建,龙山书院很快建成并使用。范仲淹写信聘来好朋友、著名学者李觏为“讲贯”(讲习):“别来倾渴无已,想至仙乡,拜庆外无恙。此中佳山水,府学中有三十余人,阙讲贯,与监郡诸官议,无如请先生之来,必不奉误,诚于礼中大有请益处,至愿至愿……此地比丹阳又似闲暇,可以卜居,请一来讲说,因以图之,诚众望也。”(范仲淹《与李泰伯书》)——桐庐郡山水皆佳,离丹阳又不远,您可以长久居住,李兄您来吧,做龙山书院的首席教授,我们三十多位学生正翘首以待呢。

自然,除李教授主讲外,龙山书院的学子们,也经常能见到他们这位州长的身影。范知州讲课,深入浅出,有声有色,他在应天书院的苦学精神不断激励着学子们;他在应天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使龙山书院在短时间内迅速声名远播,谆谆教诲,经世致用,睦州士子学风一时大有改观。

有龙山书院引领,睦州的官办和义学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书院有钓台书院、丽泽书院、宝贤书院、文渊书院、石峡书院、五峰书院、瀛山书院等,共计30多所。书院的直接成果就是辈出的人才,据资料,仅两宋,睦州的詹睽、方逢辰等甲第魁首,进士及第300多人。遂安詹氏一门出了24位进士。严子陵钓台对面的芦茨村里,居住着唐代诗人方干的后裔,范仲淹曾两次拜访方干故里,其中《留题方干处士旧居》诗如此赞:“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范仲淹后的两百多年,方干的子孙中,出了18位进士。南宋乾道年间,移居到浙江仙居皤滩的方干裔孙,为纪念方干,还在那里建设了桐江书院,朱熹任职台州时,曾两次巡视,并题写书院匾额。

严州文化研究会的陈利群先生,经年致力严州文化的开掘,成果颇丰。他告诉我,龙山书院倡导的新儒学,还直接影响到后世严陵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东南三贤,南宋的吕祖谦、张栻、朱熹,曾会聚严州书院,讲学辩论,天下士子蜂拥而至,严州成了当时天下理学的交流中心,《礼记集注》等刻本就在这里问世。赵彦肃、钱时、陈淳等继续推动严陵理学走向成熟,并形成了《严陵讲义》等理学名著。这些研学活动和思辨大讨论,对后来的闽学、湖湘学派、浙东学派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龙山书院成了州府官办书院的标杆,引领全国。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各州府官办书院遍地生长,费用由国库拨付或地方税赋资助,粗略统计,当时全国各类书院猛增加至一千多所。士子们的琅琅书声,透过书院上空的云朵,传至北宋的四荒八极,给人以不断的激励。

接下来,自然要说到范仲淹的诗歌写作。其实,这是他考察桐庐郡各地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的各类心得,也算本分。连头带尾算,范仲淹在桐庐郡只有十个月的时间,其中3个多月在南下的赴任途中,然而,他却创作了他一生中近六分之一的诗歌。

范文正有《采茶歌》,天下共传。蔡君谟谓希文:“公歌脍炙人口,有少未完,盖公才气豪杰,失于少思。”希文曰:“何以言之?”谟曰:“昔茶句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之绝品,其色贵白,翠绿乃茶之下者耳。”希文曰:“君善鉴茶者也,此中吾语之病也。公意如何?”君谟曰:“欲革公诗二字,非敢有加焉。”公曰:“革何字?”君谟曰:“翠绿二字。可云‘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希文曰:“善。”又见君谟之精茶,希文之伏于义。(宋·刘斧《青琐高议》)

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被誉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双璧。上面这则笔记,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范仲淹斗茶歌的影响之大,更可窥见北宋茶事兴盛的蓬勃局面。宋朝的斗茶,其红火劲儿你都想象不出来,达官显贵、僧道羽士、文人墨客、市井细民、贩夫走卒,全都热衷此道。宋徽宗写有《大观茶论》,亲自注汤击拂,试茶斗茶,并分赐群臣,共品佳茗。蔡君谟,就是蔡襄,他的《茶录》影响颇大,他也亲自斗茶,苏轼的《天际乌云帖》,就写了蔡襄与周韶斗茶的趣事:蔡襄准备了上乘的茶品和水品,却不幸落败,原因是杭州人周韶的茶叶非常人可比。看赵孟頫的《斗茶图》,也着实有趣。四茶贩在树荫下作“茗战”(斗茶),炉、壶、碗和盏等饮茶用具分装两头担中。左前那位,一手持杯,一手提桶,神态自若;身后那位,一手持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状;另两人则站立在一旁观望,真是茶叶卖到哪儿斗到哪儿,宋人随时随地可烹茶比试。

除了《斗茶诗》,还有《出守桐庐道中十绝》《新定感兴五首》(睦州曾名新定郡)《桐庐郡斋书事》《游乌龙山寺》《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江干闲望》等诗,当然,最著名的当数《萧洒桐庐郡十绝》了。

我努力进入范仲淹诗歌的场景,从之一到之十,几乎每一首,都是他对睦州大地、富春江山水的心灵倾吐。青山,白云,流泉,竹林,绿波,兰舟,江岸,人家,一个个影像,次第而来,换一个季节,晴日和雨日,这些影像还会不断变幻,给范仲淹以各种惊喜。我最喜欢第六首中的“春山半是茶”,惊蛰雷声过后,雨前茶就会慢慢冒出茶树,睦州遍山都是茶的世界。范仲淹的春山,满是浸染透了的翠绿,那是富春江水滋润而成。富春山中隐居着的新叶,凝聚起天地间的绿色精华,为严光带去隐居的悠闲,为农人们带来满满的欢喜。

睦州下属的六县,现为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茶叶收入依旧为三地百姓的重要来源,三地共有茶园30多万亩,茶农十多万户,茶叶总产量超1.5万吨,总收入超20亿元。雪水云绿、千岛湖茶、建德苞茶,沐着富春江山水的各类原生态绿茶红茶,在中国茶叶市场上芳香浓郁。

且有章、阮二从事,俱富文能琴,夙宵为会,迭唱交和,忘其形体。郑声之娱,斯实未暇。往往林僧野客,惠然投诗。其为郡之乐,有如此者,于君亲之恩,知己之赐,宜何报焉?

范仲淹到桐庐郡不久,就给恩师晏殊写了一封长信,这信,除了开头交代南下的行程外,基本上是一篇介绍桐庐郡山水的散文,上面就是后半部分的一小节,主要意思为,我和章阮两位副手,不仅工作配合得好,闲暇时光的休闲,也都能玩到一块儿。范仲淹曾多次说,他的肺不太好,酒应该喝得不多,那就喝茶,弹琴,唱歌!

春山半是茶

思范

范知州离任152年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来到了早已改为严州的梅城。陆知州年逾花甲,精力显然不济,而京畿之地的严州,此时已十分繁荣,诸多公务让陆知州叫苦不迭:“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红尘。”(《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不过,忙归忙,诗文还是不断写着的,陆游也记下了前任业余时间的一个小插曲,这和范仲淹的信暗合:

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

短短的记录,却耐人寻味。《履霜》或《履霜操》,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呢?凡带操字的古琴曲,基本上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文王操》《古风操》等。唐代韩愈写有《履霜操》的诗,序言这样说明:尹吉甫子伯奇无罪,因后母屡进谗言而被逐,自伤作《履霜操》云:“朝履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能流顾兮知我冤”。诗的主题,伯奇清晨踩着寒霜,哀叹自己无罪而被逐。

再回过头来,看范仲淹的身世和经历,他的先祖,唐朝的范履冰,虽是武则天的重臣,依然死在了武则天的手上,而他自己,因为刚直,看不惯现实中的许多东西,也经常碰壁,即便如此,他依然自警自省。《周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字面之意为,踩上霜时就知道寒冬即将来临,提醒人们防微杜渐而如履薄冰。如此说来,意思就相当明白了,范仲淹平日只弹《履霜》,并不是琴技差,不会弹其他曲,而是牢记为官的职责和使命,如履薄冰,坚守清廉的节操。

桐庐县城,迎春南路与白云源路交叉口东南百余米,范仲淹纪念馆静静地卧着。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背依平阳山,一座小山,青翠依然是它的主调。

范仲淹的半身塑像,凝视着所有的来访者,“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朱熹的赞词成了醒目的匾额。整个宋朝,因为有了范仲淹这样一批贤臣而自豪:“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宋史》)在同辈和后代人眼中,范仲淹是一个全能型且无瑕疵的官员楷模。我以为,元好问的评价十分到位: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说的“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栋梁之材。范仲淹用他63年的生命历程,完美地书写了辉煌的人生。

陪同我进馆的桐庐县长齐力,中文系毕业,“70后”,戴眼镜,斯文儒雅。齐力对我说,每回见到“老市长”范仲淹的塑像,心中就会升腾起他忧乐天下的鲜活形象,老市长在桐庐郡,虽只有短短的十个月,却让睦州人民怀念了一千年,对他而言,范仲淹三个字,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我以为,富春山水有四姓,那就是姓桐,姓严,姓范,姓黄——桐君山之桐君老人,严光之富春山,范仲淹之春山,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现在,春山谷雨前,我一路奔跑,去富春山中,摘取芳嫩和云烟。

(作者:陆春祥,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本版照片均系作者提供。)

来源:光明日报

“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桐庐范仲淹纪念馆内范仲淹塑像

纪念馆内,范仲淹的半身塑像,凝视着所有的来访者,“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朱熹的赞词成了醒目的匾额。整个宋朝,因为有了范仲淹这样一批贤臣而足以自豪。范仲淹在兴化主政3年,兴化之民情愿改姓“范”来永久纪念他;他主政桐庐郡虽只有短短的十个月,却让此地人民怀念了一千年。在同辈和后代人眼中,范仲淹是一个全能型且无瑕疵的官员楷模: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说的“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栋梁之材,范仲淹用他63年的生命历程,完美地书写了辉煌的人生。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公元1033年暮春,这两句春山词在盎然春意的江南随处荡漾着,这是欧阳修刻画的春山,不过却是给忧愁的旅人做背景的,以乐写愁,春山虽美好,然人在旅途,漂泊无期,心境迷茫。

1034年的春正月,46岁的范仲淹,因为管了宋仁宗的家事,劝皇帝不要无故废郭皇后,从右司谏的位置上被贬睦州知州。正月的汴京,虽天寒地冻,但范仲淹的内心并不沮丧,他已经第二次被贬,肺部也有毛病,不如趁机去江南,去睦州(也称桐庐郡),著名高士严光曾在那里隐居,那里有瑰丽的富春山水,那里有他诗心中的春山。

去睦州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睦州设立,下辖淳安、遂安、建德、寿昌、桐庐、分水六县。

睦州起先的州治,坐落在雉城(今淳安西南),地处崇山峻岭,百姓出行基本靠水路,而水路又多险滩急流,这样的事故闻所未闻:曾有三位桐庐县令,因去州政府汇报工作,被水淹死。显然,雉城的州治不适合政府办公,几经周折,武则天才同意迁移州治至建德境内的梅城。梅城地处三江口,新安江和兰江呈丁字形汇入富春江,虽偏处浙西,水路却发达。

苏州人范仲淹,应该是熟悉睦州的。

船出汴河,过颍河,就到了淮河。过淮河,他们一家遇到了惊险,《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记如下:

(其一)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其二)

妻子休相咎,劳生险自多。

商人岂有罪,同我在风波。

(其三)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

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完整的场景和心情记录,过淮河遇大风浪,生动画面,跃然纸间:船行淮河,白茫茫一片,忽起风浪,且越来越大,人站立不稳,船歪东倒西,还有那些大鼋,也来凑热闹捣乱,它们浮在船边出没浪间。一船的人都胆战心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此时,范仲淹只有一遍遍地安慰着家人,不怕不怕,我们不怕。果然,接近傍晚,风平浪静,夕阳也出现了,打鱼的船只撒开了网,渔人悠悠地唱着歌。哈,把酒拿出来,朋友们,来喝酒吧,压压惊,于是,一船笑声又在淮河的清波上回响。范仲淹的不怕,源自于他的底气,大宋朝和那强横的楚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清泠的淮河,自然也不同于汨罗江了,我对朝廷尽职尽忠,即便有点小挫折,也不会像屈原那样葬身水底,眼前是有些危险,不过,很快会过去!

其二、其三,更像是咏物诗,诗言志,说的是:老婆呀,你不要责怪我,朝堂上提意见,是我的职责所在,当官总是不断有风险,我此次被贬去睦州纯属正常。现在,你也别怪那些同船的商人,不是他们带的东西太多太沉,要怪只能怪风浪,我们还是安心坐船吧,等风浪过去,一切风险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谁说范仲淹仅仅是在写淮河上的风浪呢?自出汴京以来,每每闭目闲暇时,自少年到现今的经历,都会一幕幕浮现。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宋史·范仲淹传》,信息量极大。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墉家中,添了个儿子,他就是婴儿范。不想,两岁时,范墉因病去世。两年后,范妻谢氏改嫁至长山(今山东邹平)的朱文翰,四岁的幼儿范还不懂人事,便成了朱说(音“悦”)。幸而继父亦属忠直之士,对少年朱养育和教育并举。

“划粥断齑”成为少年范仲淹苦学的著名故事,也是中国许多家长用来教育孩子的励志好教材。这个故事出自宋代魏泰的笔记《东轩笔录》中: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这位少年天生就是苦读者吗?肯定不是,谁都想躺进父母温暖的怀抱。可当他知道自己的家世后,那种悲愤感,立即转化成无穷的动力,含泪告别母亲,去应天府求学。所有的苦,在朱少年眼中,都是上苍对他的考验,强行者有志,白天读不完,夜里接着读,从夏天读到秋天再到冬天。读书疲惫了,冷水就是醒脑器。食物缺乏,没关系,夜里取两升粟米,煮一大锅粥,第二天,用刀在冷却的粥上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吃;菜呢?好办,弄一些姜、蒜等切碎,加入醋和盐,煮熟,哈,不错的开胃菜。

苦读的日子,从少年到青年,许多时候,他甚至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为的是醒来就能读书。公元1015年,26岁的朱说,终于以寒儒成为进士。姜遵如此赞他:朱学究(科考明经科的专有名词,表示至少学通一本经书)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这姜遵,是长山籍名士,他丁母忧回乡,消息传到长山城,少年朱知道后,就邀几位同窗学友专程拜访,一番愉快畅聊,很少夸奖人的姜遵,事后对他夫人这样评价朱少年。

有一种说法是,少年朱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对朱家兄弟们的奢侈生活不满意而立志出走,励志苦读,但我推断,其继父家也是清苦,并没有太多的钱供少年朱读书。假如朱家待他不好,他为什么不早早改名,要等到中进士两年后任推官时再向朝廷申请认祖归宗?而且,后来,他还将宋仁宗授予自己的恩命,转赠给早已去世的继父,朝廷遂追授朱文翰为太常博士。一切都说明,三十岁前的朱说,和我们眼中的范仲淹,形象是一致的:能极度克制自己,有着坚忍的毅力,眼界开阔,满腔平民忧乐情怀,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没有一样会打动他的心。

2011年4月6日,我又一次虔诚地拜谒了范文正公的像,这回是在江苏省兴化市。仔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她语气中明显带着自豪,这种自豪感是把范公当作家里人向人炫耀的那种感觉,因为,范公在这里做过令兴化人永远感念的3年知县,改变了兴化的历史。

而我却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微微嫉妒,因为我也早已在心里把他当作我的老乡。当然,对范公来说,兴化是他人生事业起步的地方,这里谁也不能替代。

登第后,虽做过几处小官,但范仲淹的才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1023年,机会来了,他在泰州做一个收盐税的官时发现,兴化这一带都是海涂,常常泛滥,于是主动请缨,要求去做治理的苦差事。一共3年,如果不是他母亲去世,他可能还会在兴化知县的任上干下去。尽管如此,因为他的投入,因为他的努力,历史对他这几年是这么盖棺论定的:招流散,勉农耕,轻徭赋,赈灾荒,人民有口皆碑。这还不是主要的,他的主要任务是修筑捍海堰。集中通、泰、楚、海四州民夫,积工累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长143里、基阔三丈、高一丈五尺的捍海堰,并建有十多座石质水闸。这堤被人称为“范公堤”。结果可以想象,堤建成后,“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至伤稼”,以堤分界,东边产盐西边庄稼,堤内百余里间,泻卤之地尽复为良田,“期月之内,民有复业耕诸田者共一千六百户,将归其租者又三千余户”。范仲淹远见卓著,他的治理一举多得,并彻底改变了兴化的经济结构,由制盐为主变为农业为主,生产力也大大发展。振兴,教化,兴化的地名都因范仲淹而一直生动而挺拔了。

范公在兴化的3年,可书颇多,如果时间允许,如果不是我们打断,讲解员会一直讲下去的。司马光在《涑水见闻》中曾说:范堤成后,“民至今享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姓”。百姓情愿以改姓来永久纪念他,这岂止是崇拜和敬仰?

少年事青年事,事事都已成云烟,转眼间,他就是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了,放眼两岸,郁郁苍苍,春山如笑,看着船舷两边不断翻滚的浪花,他知道,睦州就在眼前了。

桐庐范仲淹纪念馆“忧乐天下”牌坊

在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的四月,江南的鲜嫩葱翠欲滴,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兼程,范知州终于到达桐庐郡的州治所在地梅城,富春江的颖绿,瞬间抚平他略带忧伤的心灵,他立即投入考察和工作中。

南下途中,范仲淹的脑海里,也常浮现出一个人来,此人就是戴斗笠披棕蓑、耕于富春山的东汉隐士严子陵,范晔《严光传》中的情节,他每一个字都熟悉。

梅城往下几十里,就是严光的隐居地富春山,第一件大事,先去严子陵祠祭拜,以慰心中惦念之情。轻舟而下,一个时辰不到,富春山就在岸边。东台那巨石,似乎就坐着悠闲的严先生,严先生在看天,云高云低,鸟停鸟飞;他也在看人,各式各样的人都来,好多是文人、官员,他们感叹几声,吟咏一番,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尘,转身赶往下一站,该当官还去当官,该作诗依然作诗。

这回,范仲淹来了。祠角塌陷,廊柱腐烂,杂草疯长,看着眼前破败不堪的严祠,范知州的心一下疼痛得紧:一位高风亮节的高士,他应该是富春江的核心灵魂,构堂而祠之,能让人“思其人,咏其风”,更“能使贪夫廉,懦夫立”!怎么如此凄凉?必须立即重修!虽然,副手章岷指挥具体修缮工作,但范仲淹全程参与指导,并亲自写下《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这就将严光的精神价值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自此后,严子陵祠一直都由政府主持修缮,并有专人祭祀管理。

我始终认为,富春江那一江的春水,充满着诗意的灵性,皆因严光而生动具体。自谢灵运叹吟严光后,一直到清末,七千多首诗词将这百里春江填盈得要满溢出来,富春江的每一滴水,富春江两岸的每一片绿叶,两岸峡谷上空的每一朵云彩,都有诗意在飘荡,而其中的百分之九十,都为严光而歌。更有,隐士黄公望以一幅《富春山居图》使富春江的价值再一次得以卓越提升。黄公望和范仲淹一样,完成了心中对严光的精神崇拜,只是,他用的是线条和淡墨,以及80多年的坎坷人生经验。

教育,是范知州心里惦记的另外一件事,于是,修祠堂和建书院,同时进行。

书院叫龙山书院。展现在范知州眼前的睦州府学,它栖身孔庙,狭小局促。梅城之北三里,拱辰门外的乌龙山南坡,那里却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是书院的理想之地,经过修缮和扩建,龙山书院很快建成并使用。范仲淹写信聘来好朋友、著名学者李觏为“讲贯”(讲习):“别来倾渴无已,想至仙乡,拜庆外无恙。此中佳山水,府学中有三十余人,阙讲贯,与监郡诸官议,无如请先生之来,必不奉误,诚于礼中大有请益处,至愿至愿……此地比丹阳又似闲暇,可以卜居,请一来讲说,因以图之,诚众望也。”(范仲淹《与李泰伯书》)——桐庐郡山水皆佳,离丹阳又不远,您可以长久居住,李兄您来吧,做龙山书院的首席教授,我们三十多位学生正翘首以待呢。

自然,除李教授主讲外,龙山书院的学子们,也经常能见到他们这位州长的身影。范知州讲课,深入浅出,有声有色,他在应天书院的苦学精神不断激励着学子们;他在应天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使龙山书院在短时间内迅速声名远播,谆谆教诲,经世致用,睦州士子学风一时大有改观。

有龙山书院引领,睦州的官办和义学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书院有钓台书院、丽泽书院、宝贤书院、文渊书院、石峡书院、五峰书院、瀛山书院等,共计30多所。书院的直接成果就是辈出的人才,据资料,仅两宋,睦州的詹睽、方逢辰等甲第魁首,进士及第300多人。遂安詹氏一门出了24位进士。严子陵钓台对面的芦茨村里,居住着唐代诗人方干的后裔,范仲淹曾两次拜访方干故里,其中《留题方干处士旧居》诗如此赞:“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范仲淹后的两百多年,方干的子孙中,出了18位进士。南宋乾道年间,移居到浙江仙居皤滩的方干裔孙,为纪念方干,还在那里建设了桐江书院,朱熹任职台州时,曾两次巡视,并题写书院匾额。

严州文化研究会的陈利群先生,经年致力严州文化的开掘,成果颇丰。他告诉我,龙山书院倡导的新儒学,还直接影响到后世严陵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东南三贤,南宋的吕祖谦、张栻、朱熹,曾会聚严州书院,讲学辩论,天下士子蜂拥而至,严州成了当时天下理学的交流中心,《礼记集注》等刻本就在这里问世。赵彦肃、钱时、陈淳等继续推动严陵理学走向成熟,并形成了《严陵讲义》等理学名著。这些研学活动和思辨大讨论,对后来的闽学、湖湘学派、浙东学派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龙山书院成了州府官办书院的标杆,引领全国。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各州府官办书院遍地生长,费用由国库拨付或地方税赋资助,粗略统计,当时全国各类书院猛增加至一千多所。士子们的琅琅书声,透过书院上空的云朵,传至北宋的四荒八极,给人以不断的激励。

接下来,自然要说到范仲淹的诗歌写作。其实,这是他考察桐庐郡各地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的各类心得,也算本分。连头带尾算,范仲淹在桐庐郡只有十个月的时间,其中3个多月在南下的赴任途中,然而,他却创作了他一生中近六分之一的诗歌。

范文正有《采茶歌》,天下共传。蔡君谟谓希文:“公歌脍炙人口,有少未完,盖公才气豪杰,失于少思。”希文曰:“何以言之?”谟曰:“昔茶句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之绝品,其色贵白,翠绿乃茶之下者耳。”希文曰:“君善鉴茶者也,此中吾语之病也。公意如何?”君谟曰:“欲革公诗二字,非敢有加焉。”公曰:“革何字?”君谟曰:“翠绿二字。可云‘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希文曰:“善。”又见君谟之精茶,希文之伏于义。(宋·刘斧《青琐高议》)

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被誉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双璧。上面这则笔记,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范仲淹斗茶歌的影响之大,更可窥见北宋茶事兴盛的蓬勃局面。宋朝的斗茶,其红火劲儿你都想象不出来,达官显贵、僧道羽士、文人墨客、市井细民、贩夫走卒,全都热衷此道。宋徽宗写有《大观茶论》,亲自注汤击拂,试茶斗茶,并分赐群臣,共品佳茗。蔡君谟,就是蔡襄,他的《茶录》影响颇大,他也亲自斗茶,苏轼的《天际乌云帖》,就写了蔡襄与周韶斗茶的趣事:蔡襄准备了上乘的茶品和水品,却不幸落败,原因是杭州人周韶的茶叶非常人可比。看赵孟頫的《斗茶图》,也着实有趣。四茶贩在树荫下作“茗战”(斗茶),炉、壶、碗和盏等饮茶用具分装两头担中。左前那位,一手持杯,一手提桶,神态自若;身后那位,一手持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状;另两人则站立在一旁观望,真是茶叶卖到哪儿斗到哪儿,宋人随时随地可烹茶比试。

除了《斗茶诗》,还有《出守桐庐道中十绝》《新定感兴五首》(睦州曾名新定郡)《桐庐郡斋书事》《游乌龙山寺》《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江干闲望》等诗,当然,最著名的当数《萧洒桐庐郡十绝》了。

我努力进入范仲淹诗歌的场景,从之一到之十,几乎每一首,都是他对睦州大地、富春江山水的心灵倾吐。青山,白云,流泉,竹林,绿波,兰舟,江岸,人家,一个个影像,次第而来,换一个季节,晴日和雨日,这些影像还会不断变幻,给范仲淹以各种惊喜。我最喜欢第六首中的“春山半是茶”,惊蛰雷声过后,雨前茶就会慢慢冒出茶树,睦州遍山都是茶的世界。范仲淹的春山,满是浸染透了的翠绿,那是富春江水滋润而成。富春山中隐居着的新叶,凝聚起天地间的绿色精华,为严光带去隐居的悠闲,为农人们带来满满的欢喜。

睦州下属的六县,现为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茶叶收入依旧为三地百姓的重要来源,三地共有茶园30多万亩,茶农十多万户,茶叶总产量超1.5万吨,总收入超20亿元。雪水云绿、千岛湖茶、建德苞茶,沐着富春江山水的各类原生态绿茶红茶,在中国茶叶市场上芳香浓郁。

且有章、阮二从事,俱富文能琴,夙宵为会,迭唱交和,忘其形体。郑声之娱,斯实未暇。往往林僧野客,惠然投诗。其为郡之乐,有如此者,于君亲之恩,知己之赐,宜何报焉?

范仲淹到桐庐郡不久,就给恩师晏殊写了一封长信,这信,除了开头交代南下的行程外,基本上是一篇介绍桐庐郡山水的散文,上面就是后半部分的一小节,主要意思为,我和章阮两位副手,不仅工作配合得好,闲暇时光的休闲,也都能玩到一块儿。范仲淹曾多次说,他的肺不太好,酒应该喝得不多,那就喝茶,弹琴,唱歌!

春山半是茶

思范

范知州离任152年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来到了早已改为严州的梅城。陆知州年逾花甲,精力显然不济,而京畿之地的严州,此时已十分繁荣,诸多公务让陆知州叫苦不迭:“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红尘。”(《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不过,忙归忙,诗文还是不断写着的,陆游也记下了前任业余时间的一个小插曲,这和范仲淹的信暗合:

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

短短的记录,却耐人寻味。《履霜》或《履霜操》,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呢?凡带操字的古琴曲,基本上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文王操》《古风操》等。唐代韩愈写有《履霜操》的诗,序言这样说明:尹吉甫子伯奇无罪,因后母屡进谗言而被逐,自伤作《履霜操》云:“朝履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能流顾兮知我冤”。诗的主题,伯奇清晨踩着寒霜,哀叹自己无罪而被逐。

再回过头来,看范仲淹的身世和经历,他的先祖,唐朝的范履冰,虽是武则天的重臣,依然死在了武则天的手上,而他自己,因为刚直,看不惯现实中的许多东西,也经常碰壁,即便如此,他依然自警自省。《周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字面之意为,踩上霜时就知道寒冬即将来临,提醒人们防微杜渐而如履薄冰。如此说来,意思就相当明白了,范仲淹平日只弹《履霜》,并不是琴技差,不会弹其他曲,而是牢记为官的职责和使命,如履薄冰,坚守清廉的节操。

桐庐县城,迎春南路与白云源路交叉口东南百余米,范仲淹纪念馆静静地卧着。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背依平阳山,一座小山,青翠依然是它的主调。

范仲淹的半身塑像,凝视着所有的来访者,“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朱熹的赞词成了醒目的匾额。整个宋朝,因为有了范仲淹这样一批贤臣而自豪:“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宋史》)在同辈和后代人眼中,范仲淹是一个全能型且无瑕疵的官员楷模。我以为,元好问的评价十分到位: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说的“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栋梁之材。范仲淹用他63年的生命历程,完美地书写了辉煌的人生。

陪同我进馆的桐庐县长齐力,中文系毕业,“70后”,戴眼镜,斯文儒雅。齐力对我说,每回见到“老市长”范仲淹的塑像,心中就会升腾起他忧乐天下的鲜活形象,老市长在桐庐郡,虽只有短短的十个月,却让睦州人民怀念了一千年,对他而言,范仲淹三个字,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我以为,富春山水有四姓,那就是姓桐,姓严,姓范,姓黄——桐君山之桐君老人,严光之富春山,范仲淹之春山,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现在,春山谷雨前,我一路奔跑,去富春山中,摘取芳嫩和云烟。

(作者:陆春祥,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本版照片均系作者提供。)

来源:光明日报

写出《后汉书》的范晔,他的人生故事可比《后汉书》还要传奇

(后汉书)

《二十四史》第三本,是《后汉书》。

《后汉书》的作者,是范晔。

范家是高门大户,家世背景那不是一般的雄厚。

范晔的曾祖,是东晋的将军。

范晔的祖父,是东晋的太守。

范晔的父亲,是东晋的侍郎。

范父做侍郎的时候,赶上东晋灭亡,南北朝时代来临,范父归顺了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新朝的地位又得以提升。

不过,虽然范家是大户,有权有势,但范晔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这位仁兄的母亲不是范家的正妻,而是妾室,这也就是说,范晔是个庶子。

古代社会尊卑有序,嫡子是天之骄子,而庶子有些时候连条狗都不如。

《宋书》: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

范晔的出生,说实话也挺潦草的。

她的母亲在上厕所的时候感觉到小腹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还没等回过神来,范晔就呱呱坠地了。

由于是直接从母亲的身体里掉出来的,而且还是头先着地,所以范晔哐当一声,头就撞到了厕所的青砖上。

和那些在众人的喜悦中睁开眼睛看一眼这个世界,享受一下这个世界的温柔不同,范晔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是一块硬邦邦的砖头。

(范弘之 形象)

由于地位很低,范父根本没有拿他当回事儿,作为范晔的亲生父亲,他没有给予范晔哪怕一天来自父亲的关心和爱意,反而因为范晔的伯父没有儿子,而把范晔过继给了伯父范弘之。

像用不上的螺丝钉,像已经过期的罐头,像喝完的可乐瓶,范晔就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被抛弃了。

中国作家们很喜欢歌颂苦难,但作者却认为,苦难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的。

苦难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样,又苦,又难。

如果说范晔被原生家庭抛弃是他的不幸,他的苦难的话,那么他被过继成了伯父范弘之的儿子,则是一件幸运的事儿。

范弘之没有儿子,所以才需要过继儿子,而范晔过继过去之后,就成了范弘之唯一的儿子。

作为范弘之唯一的儿子,范晔就有资格继承范弘之的身份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范弘之有身份,有地位么?

您还别说,还真有。

范弘之是南朝宋的五等侯。

(南朝宋)

有读者可能说了,公侯伯子男,侯爵排第二,那说明这个范弘之,是个大官,混的也一定是相当不错的。

其实不然,五等侯是南朝宋时期特有的一种爵位,光有爵位,没有工资,也没有封地。

《宋书》: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

十七岁的五等侯范晔,就这么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之旅。

范晔喜欢读书,尤其爱书史书,字写得很好,还精通音律,吹拉弹唱也样样在行。

除去爱好文艺不算,范晔在朝廷里也谋得了一份差事,那就是在彭城王刘义康的手下做小吏,后来南朝宋北伐,范晔还曾随军出征,又得以升任尚书郎。

刘义康,是皇帝刘裕的儿子,南朝宋的藩王,而范晔这个尚书郎的职务,相当于是刘义康的文职秘书。

在藩王手下做秘书,原本是一份好工作,因为这就相当于是明时高拱,张居正在裕王朱载坖的府上做老师,做幕僚一样。

哪天裕王成了隆庆,高拱张居正这种太子旧臣肯定就能沾光,仕途得以青云。

然而,范晔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却实在是不怎么样。

(刘义康 形象)

元嘉九年,刘义康的母亲王太妃薨逝,彭城王府哀声一片,并且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按说领导家里有丧事,范晔这种做下属的,就算你不真伤心,你也应该聊表哀伤,因为这毕竟是人之常情,然而范晔偏不,人家刘义康死了母亲正在这伤心呢,他倒好,找来一帮文人士子在家里饮酒取乐,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宋书》: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

人家丧母你开派对也就算了,他还不偷摸地开,家里灯火通明,门户大开,推杯换盏,笙歌燕舞的声音传出好几里远。

刘义康听说这事儿之后勃然大怒,杀了范晔的心也有了,但这位藩王毕竟还算理智,所以只是把范晔降了职,从机要秘书贬为了宣城太守。

南朝宋时的宣城,还不像今天安徽宣城那么大,在当时,那里只是一块巴掌大的小地方,范晔去到宣城当太守,基本上就算是被流放了。

流放期间,范晔十分苦闷,他无事可做,只好通过文学创作来排遣孤单寂寥的心情,由是,《后汉书》就在这段时间被创作了出来。

古代的这些史官们,在创作上倒是很有共性。

太史公司马迁受了宫刑,人生几近崩溃,写下了《史记》。

东汉的班固大学退学,回老家之后郁郁不得志,写下了《汉书》。

(著书)

再比如我们十分熟知的一些文学类作者:

罗贯中,施耐庵仕吴王张士诚不顺,辞官隐退,而著下《三国》和《水浒》,曹雪芹家道中落,从公子哥变成穷困子弟才写下了《红楼》。

似乎,平淡而富足的生活是无法激起人们的创作欲望的,而只有挫折和痛苦才能成就这些伟大的著作。

这当然不是偶然的现象,这只能说明,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类人存在的,他们越是遇到挫折,就越发上进,越是经历痛苦,就越是坚强。

生活越不顺,他们越要逆流而上,人生越失意,他们越是要乘风破浪。

是的,石头很坚硬,钢铁很坚硬,钻石也很坚硬,但它们就算再硬,也硬不过百折不挠的人性。

人性的硬度,宽度和厚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不管怎么说,这本记叙了从东汉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整195年历史的巨著,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完成了。

写完《后汉书》之后,范晔的生活柳暗花明,他从地方太守一路升职,一直干到了中央地区的左卫将军。

(禁军)

左卫将军,负责统领南朝宋皇宫禁军,主要工作,就是率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保卫皇宫以及皇帝的安全。

不要怀疑,范晔虽然是文化人出身,是玩笔杆子的,但领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这也不是偶然现象,他的老前辈班固写完《汉书》之后,也曾经随军北伐,血战沙场,建立了燕然勒石的功绩。

宋武帝刘裕病逝后,传位长子刘义符,也就是宋少帝。

少帝无德,被群臣废黜,由刘裕的三子刘义隆接班,也就是宋文帝。

范晔做左卫将军的时候,南朝宋就处于宋文帝治下。

宋文帝这个人,对文武双全,战法双修的范晔,还是很喜欢的。

皇帝听说范晔不仅文章写得好,音律更好,谈得一手好琵琶,于是皇帝时常要求范晔弹一曲来听听。

结果,范晔这个人性格孤高狂傲,他的才气虽然比不上李白,但却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性格,不管皇帝怎么恳求,他就是不肯献艺。

范晔越是不想弹,宋文帝就越是心痒痒,后来有一次文帝摆宴群臣,又可怜巴巴地当着诸臣的面请求范晔弹奏,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宋书》:我欲歌,卿可弹。

(宋文帝刘义隆 形象)

我的范爱卿啊,你就给我弹奏一曲吧,我不让你自己弹,我唱歌,你给我伴奏还不行么?

宋文帝都央求到这份上了,范晔实在是挂不住劲,终于在皇帝的歌声中弹奏了一曲,果然技惊四座,听者无不动容。

范晔不太喜欢皇帝,或者说,他对皇权有很大的抵触心理,从他写《后汉书》的时候就看得出来。

他在书中时常揭露黑暗,批评权贵,顺带着讽刺王公大臣,更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可以说,范晔写书时的态度,是比较刚正不阿的。

范晔跟皇帝摆着一张臭脸还不算,跟同事也是一副你们都欠我一百万的态度,这导致他在朝廷里人缘极差,每天上班被各种排挤,各种孤立,日子过得是相当难受。

前文中我们提到,范晔有个老领导,叫做刘义康,是南朝宋的彭城王,也就是当年打击处理过范晔的那位。

刘义康这么多年来,顺风顺水,权势很大,又拥兵自重,所以萌生了想要颠覆宋文帝,自己当皇帝的想法。

所以,他很快联络到了手握禁军指挥权的范晔。

(范晔 形象)

按理说,这事儿八成是没戏的,因为当年刘义康把范晔收拾得可不惨,你当年那么修理范晔,现在你还想要拉他入伙,你不纯纯痴心妄想么?

别说入伙,人家不告发你,就算你烧了高香了。

然而,和宋文帝刘义隆不对付,日日被同僚排挤的范晔,在面对刘义康的入伙邀请时,一时间也有点恍惚。

最后,他一咬牙一跺脚,和刘义康掺和到了一起,打算帮助刘义康,推翻宋文帝,建立新朝。

不为别的,就为换个心情。

然而,刘义康还没等起兵,就被人告发了。

宋文帝不是什么文治武功的优秀帝王,但毕竟也是位很有能力的主儿,搞过三次北伐(虽然都失败了),弄出过元嘉之治(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并不昏庸,接到线报之后立刻处理,很快赐死了刘义康。

刘义康一倒,范晔也随即被捕入狱,最终被处死。

临死之前,范晔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

《宋书》:惜哉!薶如此人。

(入狱)

可惜啊可惜,我一身才华,满腹经纶,最终却死在了这样的地方。

范晔的感叹不无道理,他的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文学家,是书法家,还是个音乐家,他的成就本应该不止于此。

但问题是,所谓命运,其实都是自己决定的,就如他在发出这样一句感叹之后,没有人为他感到惋惜,也没有人为他流泪,回答他的,只有看守的士卒冰冷的讽刺:

《宋书》:不忠之人,亦何足惜。

你不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所以你的死,没有什么可惋惜的。

范晔没有再说话,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沉默吞噬了一切,就如他当年降生的那一天,头撞在青砖之上,使得他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这是范晔在《后汉书》中的话,现在,也是最后,我把他送给范晔。

百家姓 名人榜 范姓

姓氏名望

春秋战国

范武子范会(约前660年-前583年),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范姓得姓始祖。他执政时以教民劝化为务,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国。

范文子范燮(?-前574年),范会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中军佐,被誉为是晋国良识派大夫。

范宣子范匄(?-前548年),范燮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剪除栾氏党族,制定《范宣子刑书》,使得晋国进入六卿专权时代,并由礼治走向法治。

范献子范鞅(?-前501年),范匄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架空国君,使范氏成为晋国第一大世卿。

范昭子范吉射(生卒年不详),范鞅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下军佐。他是晋国六卿中范氏的最后一代宗主,最终在六卿内讧中败亡,与中行氏一同出奔齐国。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又称鸱夷子皮、陶朱公,楚国宛地三户(在今河南淅川)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越国大夫,曾献策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官至上将军,后归隐经商,三成巨富,三散家财,被后世尊为财神。

范雎(?-前255年),又称范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末期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曾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相国,封于应(今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范座(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魏国宰相,魏安釐王时担任相国。赵国上卿虞卿曾建议赵孝成王以百里土地换取魏安釐王杀死范座。

秦汉

范增(前278年-前204年),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秦末谋略家,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后成为项羽的首席谋臣幕僚,被尊称为亚父,辅佐他建立西楚霸业,封历阳侯。

范明友(?-前66年),陇西人,西汉将领,霍光的女婿,在对匈奴、乌桓、羌的战争中建有战功,历任羌骑校尉、中郎将、度辽将军、光禄勋,历封平陵侯、关内侯。

范升(生卒年不详),字辩卿,代郡(今山西代县)人。东汉经学家,曾任易经博士。

范迁(?-66年),字子庐,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东汉宰相,官至司徒。他担任渔阳郡太守时,以智略安边,使匈奴不敢入境。为官清廉,持身俭约,被后世奉为清正廉洁的典范。

范式(生卒年不详),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汉名士,有“鸡黍之交”的典故流传后世,曾任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

范冉(112年-185年),又称范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名士,马融的弟子,精通五经,曾被汉桓帝任命为莱芜县长,但没有就职。因家中贫穷,被时人称为“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东汉名士,与郭林宗、宗慈等人并称八顾,因抑制豪强,反对十常侍,党锢之祸时死于狱中。

魏晋南北朝

范粲(202年-285年),字承明,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范冉之孙,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侍中。他忠于曹氏,自司马氏废黜曹爽起便闭口不言,并长住车上,以示足不踏晋土,直至去世,长达三十六年。

范慎(?-273年),字孝敬,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历仕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朝,官至太尉,曾著有《矫非》二十篇。

范平(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吴郡钱塘(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孙吴学者,曾任临海太守。他性好藏书,家中遍备诸子百家著作,达七千余卷。

范晷(生卒年不详),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西晋大臣,历任冯翊太守、凉州刺史、雍州刺史等职,劝民农桑,政绩突出。

范长生(219年-318年),一名延久(重久),字元寿,涪陵丹心(今四川黔江)人,十六国时成汉宰相。他是蜀地天师道首领,被成汉任命为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西山侯。谯秀的《蜀记》将他与容成公、张道陵等道教人物并称为蜀之八仙。

范乔(221年-298年),字伯孙,范粲之子,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西晋隐士,一生多次推辞朝廷征辟,史称“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范隆(生卒年不详),字玄嵩,雁门(今山西右玉)人,十六国时前赵大臣,官至太尉。他博通经籍,无所不览,著有《春秋三传》、《三礼吉凶宗纪》,

范宣(生卒年不详),字宣子,陈留(今河南陈留东北)人,东晋书画家,曾教授戴逵书法。《历代名画记》称赞他的画“荀卫之后,范宣第一”。

范坚(生卒年不详),字子常,范晷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官员,曾参与讨伐苏峻之乱,官至护军长史,封都亭侯。

范贲(?-349年),范长生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宰相,历任侍中、丞相。他在桓温平蜀后被隗文、邓定等将领推举为帝,最终被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杀。

范汪(?-373年),字玄平,范晷之孙,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名士,官至徐兖二州刺史,封武兴县侯。他善于清谈、书法、医术、围棋,著有《范东阳方》、《棋品》。

范宁(约339年-401年),字武子,范汪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封阳遂乡侯。他推儒学,反对魏晋玄风,撰有《春秋榖梁传集解》,是现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范弘之(生卒年不详),字长文,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汪之孙。东晋官员,历任太学博士、余杭县令。他提倡忠君、节俭和礼、义、廉、耻,反对世家豪族聚敛无度、淫糜奢侈的作风,但也因此引起桓谢两族的愤恨,以致长期不得升迁。

范泰(355年-428年),字伯伦,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宁之子,南朝宋大臣,官至侍中、国子祭酒,撰有《古今善言》24卷。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泰之子,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号称“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著有《后汉书》。他认同无神论,反对天命论、图谶说。

范缜(450年—515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汪六世孙,南朝思想家、哲学家,历仕齐梁两朝。他是无神论者,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

范云(451年-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缜从弟,南朝文学家,历仕齐梁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封霄城侯。他早年曾入竟陵王萧子良幕府,与萧衍、沈约、谢朓等人并称竟陵八友。

隋唐

范履冰(?-690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朝宰相,官至春官尚书、同平章事。他与刘祎之、苗神客等并居北门学士,为武则天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等九千余篇。

范崇凯,四川内江人,唐朝丙辰科状元,曾奉唐玄宗之命作《华萼楼赋》,与其弟范元凯并称“梧酮双凤”。

范希朝(?-814年),字致君,蒲州虞乡(今山西运城)人。唐朝名将,历任振武节度使、麟胜节度使、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他曾主动放弃节度使职位,要求去任还朝,因长期镇守边疆,被时人比作赵充国。

五代北宋

范延光(?-940年),字子环,五代时期将领,历仕后唐、后晋两朝。唐明宗年间平定朱守殷叛乱,三次担任枢密使,官至天雄军节度使。后晋建立后,封临清郡王,又改任天平军节度使、东平王,获赐铁券,但一直受到猜忌,最终被杨光远杀害。

范仁恕(生卒年不详),字超光,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曾与李昊劝说后主孟昶投降北宋。

范白虎(910年-972年),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地方豪强,十二使君之一,号范防遏,据守藤州(今海兴省金洞)。后归顺丁部领,成为丁朝的亲卫将军。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五代宋初宰相,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两朝为相,官至侍中,历封萧国公、鲁国公。他曾主持编定《显德刑律统类》,撰有《五代通录》。

范廷召(927年-1001年),冀州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五代宋初名将,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河西节度使。他从军四十余年,曾参与高平之战、宋灭北汉之战、雍熙北伐、徐河之战。

范墉(?-990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他原是吴越官员,随吴越王钱俶归宋,官至武宁军节度使。后被追封为周国公。

范正辞(936年-1010年),字直道,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大臣,历任淄州知州、饶州知州、江南转运副使、考功员外郎、河东转运使、膳部郎中等职,以执法猛烈著称。

范杲(938年-993年),字师回,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范质之侄,北宋官员,曾任史馆修撰,参与编修《文苑英华》、《太祖实录》。

范巨俩(944年-984年),又作范巨量、范巨备,曲江茶乡(今越南南策县)人,北宋时期越南丁朝、前黎朝将领。他是吴朝将领范令公之孙,率部投奔丁部领,成为黎桓的心腹。后煽动兵变,拥立黎桓为皇帝,并随黎桓击退宋军、征讨占城。后世越南人将其尊为狱神。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仲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北宋画家,擅画山水,与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赵孟頫曾称赞他的画“真古今绝笔也”。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范正辞之子,北宋大臣,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在宰相李迪与吕夷简党争中被贬谪出京,后起复,官至给事中。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雍(981年-1046年),字伯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北宋大臣,官至振武军节度使。他镇守陕西期间,被党项人称为大范老子。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文人,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梦龄曾孙--范墉之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曾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被党项人称为小范老子。后以参知政事(副宰相)之职主持庆历新政。他作有《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誉为千古名句。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封蜀郡公。曾参与修撰《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类编》等书,与范祖禹、范冲并称三范修史。他在政治上支持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变法是残民之术。

范祥(?-1060年),字晋公,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副使。他曾建议朝廷改革盐法,实行钞盐制度,免除百姓运盐的劳役,每年节约榷盐货物经费数百万缗。

范宗杰(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雍之子,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使。他担任陕西路解盐制置使期间,曾整顿范祥制定的盐钞法,以防止因不法商人而导致的盐价暴跌情况。

范师道(1005年-1063年),字贯之,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官至户部郎中、明州知州。他任职台谏近十年,遇事必有谏诤。著有《垂拱元龟会要详节》四十卷。

范纯祐(1024年-1063年),字天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长子,北宋官员,官至司竹监。他精通兵法,曾随父抵御西夏,参与修建大顺城(在今甘肃庆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北宋宰相,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属保守派,但却反对废除青苗法、免役法。他自布衣至宰相,始终廉俭如一,平生唯重“忠恕”,认为只要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范育(生卒年不详),字巽之,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范祥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担任熙州知州期间,据理力争,反对放弃兰州障蔽的质孤堡与胜如堡。

范子奇(生卒年不详),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宗杰之子,北宋大臣,官至吏部侍郎。他担任庆州知州期间,“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深得军

心。

范百禄(1030年-1094年),字子功,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官至中书侍郎。他曾奏请朝廷分,建议恢复文吏领兵的旧制,后又劝说司马光,反对废除免役法。

范百常(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曾任茂州知州。他在任期间,修筑茂州城(在今四川阿坝,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击退邻州蛮族的进攻。

范纯礼(1031年-1106年),字彝叟(夷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三子子,北宋大臣,历任秘书省正字、遂州知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吏部郎中、给事中、开封知府、尚书右丞、静江军节度副使、鸿庆宫提举等职。

范世京(生卒年不详),字延祖,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范师道之子,北宋大臣,官至秘书丞。他担任海盐知县期间,劝农耕桑,教化百姓,治绩突出,史称“治声动浙右”。

范祖述(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百禄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朝议大夫。担任巩县知县时,开凿南山,引水入洛阳,使得巩县再无水患。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淳父、纯父、纯甫),一字梦得,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侄孙,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参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负责唐纪部分,著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等。《唐鉴》一书深明唐三百年治乱,被程颐誉为“自三代以后无此议论”。后世学者因而尊称他为“唐鉴公”。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四子,北宋大臣,官至徽猷阁待制。他政治上属于司马光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曾建议废除元丰改制中修定的蕃汉官叙位法,恢复蕃官叙位一律在汉官之下。

范坦(生卒年不详),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子奇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曾参与币制的整顿,废止夹锡钱,并将当十钱改为当三钱。

范筠(生卒年不详),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北宋大臣,官至上柱国、少保、资政殿大学士,封荣国公。他生有十子,号称“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

范致虚(?-1129年),字谦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宣抚使,曾率五路西军入京勤王,抗击金兵。南宋建立后,被召为资政殿学士、知邓州。

范致明(生卒年不详),字晦叔,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官员,庚辰科(1100年)榜眼,授待制,后贬岳州酒税监。他著有《岳阳风土记》,考证郡县历史沿革、山川变化、古迹存亡,清代时被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中。

范温(生卒年不详),字元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北宋诗评家。他是秦观的女婿,曾随黄庭坚学诗,著有《潜溪诗眼》。

范冲(?-1141年),字元长,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南宋官员,官至宗正少卿兼直史馆。他重修《神宗实录》,全面否定王安石,保留原书的黑墨字,新修以红字,删字以黄,被世人称为“朱墨史”。

范汝为(?-1132年),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南宋时期农民起义军首领,出身私盐贩,在建炎四年(1130年)、绍兴元年(1131年)两次发动起义,最终被韩世忠镇压,自焚而死。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南宋宰相。他自科举及第,仅九年便宣麻拜相,官至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御营使,年仅三十,史称“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执政期间,推行镇抚使制度,废除御营司,以宰相兼掌枢密院。

范如圭(1102年-1160年),字伯达,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南宋官员,官至利州路提点刑狱。他曾公开指斥秦桧“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称其“丧心病狂”、“遗臭万世”。

范浚(1102年-1150年),字茂名(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范筠之子,南宋理学家,在宝惠寺香溪书院绛帐授徒,被朱熹尊称为范子,著有《香溪文集》。他的理学思想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范锺(1171年-1248年),字仲和,婺州兰溪人(今金华兰溪)人,南宋宰相,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他廉洁奉公,虽官至宰相,却没在故里置地建宅,辞官后只能住在金华驿馆中,被时人称为“无地起楼台宰相”。

范文虎, 男,祖籍山东省 ,南宋军队指挥官。

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淳熙五年以中大夫为参知政事,是著名“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封崇国公,谥文穆。

范天顺(?-1273)南宋末抗元将领。任荆湖都统制。1273年,主将吕文焕降元,他不屈,自缢而死。

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县人(江西樟树市)。元朝诗人,是当时文坛领袖,“元诗四大家”之一。

明清

范文若(生卒年待考),字香令,号荀鸭,自称吴侬,松江人。明朝戏曲家。

范钦(1506-1585)字尧卿,一作安钦,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藏书家。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

范景文(1587-1644),字梦叔(梦章),号思仁,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进士,崇祯间起用,累官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入参机务,京师陷,俄传帝出,景文草遗疏,赴井死,谥文贞(文忠)。

范淑泰(?-1642)字通也,大来,又字木渐。在生在范氏这样的家庭里,自幼跟从叔父范廷辅读书,立志以天下事为己任。他24岁中举,次年中崇祯戊辰(1628)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工科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等。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沈阳人。著名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杰出政治家、谋略家。有“清初第一文臣”之称,曾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等职,封太傅兼太子太师,谥号“文肃”,清圣祖为他亲提“元辅高风”匾额。其子孙范承谟、范承勋、范时绎等十几人,分任总督、尚书、侍郎等要职,家族官居高位者之多为中国历史少见。

范承谟(1624-1676),字觐公,一字螺山,镶黄旗汉军人,范文程次子,清朝大臣。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官浙江巡抚、福建总督。任上历勘浙江荒田,请免赋三十余万亩,赈灾抚民,漕米改折。“三藩之乱”起,被耿精忠囚禁,后被杀。赠兵部尚书,谥忠贞公。诗宗盛唐,字则骨劲神清,法兼颜、米。

范承勋(1641-1714),字苏公,范文程第三子。历官至云贵总督、江南江西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三藩叛乱时,督运粮饷于湖广、云南。裁贵州卫所二十五,改并为州县。多次疏请免、缓征当地逋赋。赈淮扬灾荒,监修高家堰堤工。康熙五十三年卒。

范当世(1854-1905)近代诗人。字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无错。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

范西屏(1709-1769),名世勋,海宁郭店人。清代围棋国手,被棋坛推崇为“棋圣”。著有《桃花泉弈谱》2卷,总结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为清代棋谱中权威之作,流传颇广。另著有《二子谱》等。

范汝增(1840-1867),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以功封首王。

范渊(1453~1512),字静之,号君山。明桂阳(今汝城)县热水人。范渊自幼聪敏,写得一手好字。稍长,考入县学。笃志好学,长于吟咏,弘治元年(1488),省提学副使沈钟(时任湖广提学,1436-1518),来考试生员,选拔范渊为第一名。弘治九年(1496)登进士,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

近代

范文澜(1893-1969),字云台、芸台、仲云、仲芸,笔名武波、武陂,浙江绍兴人。著名当代史学家。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唐朝佛教》、《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范旭东(1883-1945),湖南湘阴县人,字旭东。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范无病(1903一1989),即海灯法师,四川江油人,又名范靖鹤。曾就读于四川大学附设中国文学院、四川警监专门学校。二十一岁出家为僧,随侍虚云、静权等法师学佛习禅。自幼爱好武术,曾师事少林武僧汝峰、丹岩、云禅等习武,武艺高强,有二指禅等绝技,以武功名世。曾任新都宝光寺、登封少林寺武术教师,晚年任中国佛协理事,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气功精要》、《海灯法师诗歌集》。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今四川内江东兴区)。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

范鸿仙(1882-1914),安徽省合肥县北乡杏店村人。曾任《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编辑。著名爱国人士。铁血军总司令。1935年3月21日,中央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

范石生(1887-193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范绍增(1894-1977),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中国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范汉杰(1895-1976),又名范其迭,字汉杰,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

范荩(1899-1938),丰城淘沙后坊村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一九八师副师长,抗日名将。

范天恩(1922-2001.12.2),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模范团长称号。

范朝利(1914-2012),河南新县郭家河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范长龙(1947-),辽宁丹东东港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范晓光(1945.7-),湖北阳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范印华(1948.3-),河北献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范明(1914-2010),原名郝克勇,陕西临潼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子瑜(1914-2002),湖南张家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阳春(1913-1994),福建永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忠祥(1917-1993),湖北省天门市聂范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保顺(1914-1987),湖北省天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朝福(1915-1993),河南省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范普权(1910-1991),原名范则博,山东省庆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富山(1914-1996),山西省定襄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熙同(?-1944),女,河北永年人,抗日烈士。

范琴芬(1920-1938),女,湖南永顺人,抗日烈士。

范致中(1915-1943),山西芮城人,抗日烈士。

范振辉(1903-1938),福建寿宁人,革命烈士。

范树民(1920-1938),河北馆陶人,抗日烈士。

范春元(1921-1943),山西襄垣人,抗日烈士。

范学勤(?-1940),抗日烈士。

范郁文(1909-1939),山西阳高人,抗日烈士。

范克明(1918-1942),山西新绛人,抗日烈士。

范廷兰(1903-1938),河南温县人,抗日烈士。

范江富(1904-1938),福建寿宁人,抗日烈士。

范守仁(1912-1942),山西长治人,抗日烈

士。

范汉卿(1890-1939),北京人,抗日烈士。

范立轩(1896-1942),河北威县人,抗日烈士。

范乐春(1903-1941),女,福建永定人,抗日烈士。

范方士(1917-1945),山西芮城人,抗日烈士。

范子侠(1908-1942),江苏丰县人,抗日烈

士。

范煌(1913-1944),山西万荣人,抗日烈士。

范易(1901-1928),四川富顺人,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范合(1920-1943),河北献县人,抗日烈士。

范平(1916-1940),山西夏县人,抗日烈士。

范伟(1906-1986),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茶山圩人,老红军。

范宰宇(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总政治作战部政治作战学校校长。

范庭(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豫北别动第五总队队长。

范玉书(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八十六军副军长。

范祚胤(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人事次长室处长。

范宝华(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参谋本部通信电子资讯参谋次长室系统资讯处处长。

范慕韩(1917-1996),山西繁峙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委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

范永远(1993--?)四川巴中,

范伟:中国小品演员、影视演员。

范明: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演员。

范雷:中国著名演员,曾参演《炊事班的故事》。

范景宇: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

范姜国一:范景宇之女,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

范志博:中国名演员。

范冰冰:中国名演员。

范志毅:中国足球运动员。

范振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41年开始登台演出,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

范文淼:中央电视台播送中心转播部音频技术科科长。

范世琦:《快乐男声》全国六强,高大帅气的青春偶像。

范帅:十佳男模。

范丞丞:范冰冰弟弟,《偶像练习生第一季》Nine Percent成员。

港台及海外

范振锋:香港电台节目主持,歌手。

范巧茹:香港无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

范秀明:香港著名导演。

范晓萱:台湾名歌手。

范鸿龄:香港著名商界人士。

罗范椒芬:香港前高官。

范玮琪:台湾名歌手。

范鸿轩:台湾名演员。

范文芳:新加坡名演员。

范植伟:台湾广告模特儿、演员。

范逸臣:台湾名歌手。

百家姓 名人榜 范姓

姓氏名望

春秋战国

范武子范会(约前660年-前583年),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范姓得姓始祖。他执政时以教民劝化为务,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国。

范文子范燮(?-前574年),范会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中军佐,被誉为是晋国良识派大夫。

范宣子范匄(?-前548年),范燮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剪除栾氏党族,制定《范宣子刑书》,使得晋国进入六卿专权时代,并由礼治走向法治。

范献子范鞅(?-前501年),范匄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架空国君,使范氏成为晋国第一大世卿。

范昭子范吉射(生卒年不详),范鞅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下军佐。他是晋国六卿中范氏的最后一代宗主,最终在六卿内讧中败亡,与中行氏一同出奔齐国。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又称鸱夷子皮、陶朱公,楚国宛地三户(在今河南淅川)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越国大夫,曾献策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官至上将军,后归隐经商,三成巨富,三散家财,被后世尊为财神。

范雎(?-前255年),又称范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末期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曾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相国,封于应(今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范座(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魏国宰相,魏安釐王时担任相国。赵国上卿虞卿曾建议赵孝成王以百里土地换取魏安釐王杀死范座。

秦汉

范增(前278年-前204年),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秦末谋略家,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后成为项羽的首席谋臣幕僚,被尊称为亚父,辅佐他建立西楚霸业,封历阳侯。

范明友(?-前66年),陇西人,西汉将领,霍光的女婿,在对匈奴、乌桓、羌的战争中建有战功,历任羌骑校尉、中郎将、度辽将军、光禄勋,历封平陵侯、关内侯。

范升(生卒年不详),字辩卿,代郡(今山西代县)人。东汉经学家,曾任易经博士。

范迁(?-66年),字子庐,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东汉宰相,官至司徒。他担任渔阳郡太守时,以智略安边,使匈奴不敢入境。为官清廉,持身俭约,被后世奉为清正廉洁的典范。

范式(生卒年不详),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汉名士,有“鸡黍之交”的典故流传后世,曾任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

范冉(112年-185年),又称范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名士,马融的弟子,精通五经,曾被汉桓帝任命为莱芜县长,但没有就职。因家中贫穷,被时人称为“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东汉名士,与郭林宗、宗慈等人并称八顾,因抑制豪强,反对十常侍,党锢之祸时死于狱中。

魏晋南北朝

范粲(202年-285年),字承明,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范冉之孙,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侍中。他忠于曹氏,自司马氏废黜曹爽起便闭口不言,并长住车上,以示足不踏晋土,直至去世,长达三十六年。

范慎(?-273年),字孝敬,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历仕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朝,官至太尉,曾著有《矫非》二十篇。

范平(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吴郡钱塘(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孙吴学者,曾任临海太守。他性好藏书,家中遍备诸子百家著作,达七千余卷。

范晷(生卒年不详),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西晋大臣,历任冯翊太守、凉州刺史、雍州刺史等职,劝民农桑,政绩突出。

范长生(219年-318年),一名延久(重久),字元寿,涪陵丹心(今四川黔江)人,十六国时成汉宰相。他是蜀地天师道首领,被成汉任命为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西山侯。谯秀的《蜀记》将他与容成公、张道陵等道教人物并称为蜀之八仙。

范乔(221年-298年),字伯孙,范粲之子,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西晋隐士,一生多次推辞朝廷征辟,史称“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范隆(生卒年不详),字玄嵩,雁门(今山西右玉)人,十六国时前赵大臣,官至太尉。他博通经籍,无所不览,著有《春秋三传》、《三礼吉凶宗纪》,

范宣(生卒年不详),字宣子,陈留(今河南陈留东北)人,东晋书画家,曾教授戴逵书法。《历代名画记》称赞他的画“荀卫之后,范宣第一”。

范坚(生卒年不详),字子常,范晷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官员,曾参与讨伐苏峻之乱,官至护军长史,封都亭侯。

范贲(?-349年),范长生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宰相,历任侍中、丞相。他在桓温平蜀后被隗文、邓定等将领推举为帝,最终被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杀。

范汪(?-373年),字玄平,范晷之孙,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名士,官至徐兖二州刺史,封武兴县侯。他善于清谈、书法、医术、围棋,著有《范东阳方》、《棋品》。

范宁(约339年-401年),字武子,范汪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封阳遂乡侯。他推儒学,反对魏晋玄风,撰有《春秋榖梁传集解》,是现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范弘之(生卒年不详),字长文,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汪之孙。东晋官员,历任太学博士、余杭县令。他提倡忠君、节俭和礼、义、廉、耻,反对世家豪族聚敛无度、淫糜奢侈的作风,但也因此引起桓谢两族的愤恨,以致长期不得升迁。

范泰(355年-428年),字伯伦,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宁之子,南朝宋大臣,官至侍中、国子祭酒,撰有《古今善言》24卷。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泰之子,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号称“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著有《后汉书》。他认同无神论,反对天命论、图谶说。

范缜(450年—515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汪六世孙,南朝思想家、哲学家,历仕齐梁两朝。他是无神论者,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

范云(451年-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缜从弟,南朝文学家,历仕齐梁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封霄城侯。他早年曾入竟陵王萧子良幕府,与萧衍、沈约、谢朓等人并称竟陵八友。

隋唐

范履冰(?-690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朝宰相,官至春官尚书、同平章事。他与刘祎之、苗神客等并居北门学士,为武则天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等九千余篇。

范崇凯,四川内江人,唐朝丙辰科状元,曾奉唐玄宗之命作《华萼楼赋》,与其弟范元凯并称“梧酮双凤”。

范希朝(?-814年),字致君,蒲州虞乡(今山西运城)人。唐朝名将,历任振武节度使、麟胜节度使、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他曾主动放弃节度使职位,要求去任还朝,因长期镇守边疆,被时人比作赵充国。

五代北宋

范延光(?-940年),字子环,五代时期将领,历仕后唐、后晋两朝。唐明宗年间平定朱守殷叛乱,三次担任枢密使,官至天雄军节度使。后晋建立后,封临清郡王,又改任天平军节度使、东平王,获赐铁券,但一直受到猜忌,最终被杨光远杀害。

范仁恕(生卒年不详),字超光,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曾与李昊劝说后主孟昶投降北宋。

范白虎(910年-972年),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地方豪强,十二使君之一,号范防遏,据守藤州(今海兴省金洞)。后归顺丁部领,成为丁朝的亲卫将军。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五代宋初宰相,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两朝为相,官至侍中,历封萧国公、鲁国公。他曾主持编定《显德刑律统类》,撰有《五代通录》。

范廷召(927年-1001年),冀州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五代宋初名将,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河西节度使。他从军四十余年,曾参与高平之战、宋灭北汉之战、雍熙北伐、徐河之战。

范墉(?-990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他原是吴越官员,随吴越王钱俶归宋,官至武宁军节度使。后被追封为周国公。

范正辞(936年-1010年),字直道,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大臣,历任淄州知州、饶州知州、江南转运副使、考功员外郎、河东转运使、膳部郎中等职,以执法猛烈著称。

范杲(938年-993年),字师回,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范质之侄,北宋官员,曾任史馆修撰,参与编修《文苑英华》、《太祖实录》。

范巨俩(944年-984年),又作范巨量、范巨备,曲江茶乡(今越南南策县)人,北宋时期越南丁朝、前黎朝将领。他是吴朝将领范令公之孙,率部投奔丁部领,成为黎桓的心腹。后煽动兵变,拥立黎桓为皇帝,并随黎桓击退宋军、征讨占城。后世越南人将其尊为狱神。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仲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北宋画家,擅画山水,与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赵孟頫曾称赞他的画“真古今绝笔也”。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范正辞之子,北宋大臣,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在宰相李迪与吕夷简党争中被贬谪出京,后起复,官至给事中。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雍(981年-1046年),字伯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北宋大臣,官至振武军节度使。他镇守陕西期间,被党项人称为大范老子。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文人,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梦龄曾孙--范墉之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曾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被党项人称为小范老子。后以参知政事(副宰相)之职主持庆历新政。他作有《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誉为千古名句。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封蜀郡公。曾参与修撰《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类编》等书,与范祖禹、范冲并称三范修史。他在政治上支持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变法是残民之术。

范祥(?-1060年),字晋公,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副使。他曾建议朝廷改革盐法,实行钞盐制度,免除百姓运盐的劳役,每年节约榷盐货物经费数百万缗。

范宗杰(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雍之子,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使。他担任陕西路解盐制置使期间,曾整顿范祥制定的盐钞法,以防止因不法商人而导致的盐价暴跌情况。

范师道(1005年-1063年),字贯之,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官至户部郎中、明州知州。他任职台谏近十年,遇事必有谏诤。著有《垂拱元龟会要详节》四十卷。

范纯祐(1024年-1063年),字天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长子,北宋官员,官至司竹监。他精通兵法,曾随父抵御西夏,参与修建大顺城(在今甘肃庆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北宋宰相,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属保守派,但却反对废除青苗法、免役法。他自布衣至宰相,始终廉俭如一,平生唯重“忠恕”,认为只要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范育(生卒年不详),字巽之,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范祥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担任熙州知州期间,据理力争,反对放弃兰州障蔽的质孤堡与胜如堡。

范子奇(生卒年不详),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宗杰之子,北宋大臣,官至吏部侍郎。他担任庆州知州期间,“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深得军

心。

范百禄(1030年-1094年),字子功,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官至中书侍郎。他曾奏请朝廷分,建议恢复文吏领兵的旧制,后又劝说司马光,反对废除免役法。

范百常(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曾任茂州知州。他在任期间,修筑茂州城(在今四川阿坝,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击退邻州蛮族的进攻。

范纯礼(1031年-1106年),字彝叟(夷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三子子,北宋大臣,历任秘书省正字、遂州知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吏部郎中、给事中、开封知府、尚书右丞、静江军节度副使、鸿庆宫提举等职。

范世京(生卒年不详),字延祖,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范师道之子,北宋大臣,官至秘书丞。他担任海盐知县期间,劝农耕桑,教化百姓,治绩突出,史称“治声动浙右”。

范祖述(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百禄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朝议大夫。担任巩县知县时,开凿南山,引水入洛阳,使得巩县再无水患。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淳父、纯父、纯甫),一字梦得,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侄孙,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参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负责唐纪部分,著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等。《唐鉴》一书深明唐三百年治乱,被程颐誉为“自三代以后无此议论”。后世学者因而尊称他为“唐鉴公”。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四子,北宋大臣,官至徽猷阁待制。他政治上属于司马光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曾建议废除元丰改制中修定的蕃汉官叙位法,恢复蕃官叙位一律在汉官之下。

范坦(生卒年不详),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子奇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曾参与币制的整顿,废止夹锡钱,并将当十钱改为当三钱。

范筠(生卒年不详),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北宋大臣,官至上柱国、少保、资政殿大学士,封荣国公。他生有十子,号称“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

范致虚(?-1129年),字谦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宣抚使,曾率五路西军入京勤王,抗击金兵。南宋建立后,被召为资政殿学士、知邓州。

范致明(生卒年不详),字晦叔,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官员,庚辰科(1100年)榜眼,授待制,后贬岳州酒税监。他著有《岳阳风土记》,考证郡县历史沿革、山川变化、古迹存亡,清代时被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中。

范温(生卒年不详),字元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北宋诗评家。他是秦观的女婿,曾随黄庭坚学诗,著有《潜溪诗眼》。

范冲(?-1141年),字元长,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南宋官员,官至宗正少卿兼直史馆。他重修《神宗实录》,全面否定王安石,保留原书的黑墨字,新修以红字,删字以黄,被世人称为“朱墨史”。

范汝为(?-1132年),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南宋时期农民起义军首领,出身私盐贩,在建炎四年(1130年)、绍兴元年(1131年)两次发动起义,最终被韩世忠镇压,自焚而死。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南宋宰相。他自科举及第,仅九年便宣麻拜相,官至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御营使,年仅三十,史称“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执政期间,推行镇抚使制度,废除御营司,以宰相兼掌枢密院。

范如圭(1102年-1160年),字伯达,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南宋官员,官至利州路提点刑狱。他曾公开指斥秦桧“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称其“丧心病狂”、“遗臭万世”。

范浚(1102年-1150年),字茂名(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范筠之子,南宋理学家,在宝惠寺香溪书院绛帐授徒,被朱熹尊称为范子,著有《香溪文集》。他的理学思想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范锺(1171年-1248年),字仲和,婺州兰溪人(今金华兰溪)人,南宋宰相,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他廉洁奉公,虽官至宰相,却没在故里置地建宅,辞官后只能住在金华驿馆中,被时人称为“无地起楼台宰相”。

范文虎, 男,祖籍山东省 ,南宋军队指挥官。

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淳熙五年以中大夫为参知政事,是著名“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封崇国公,谥文穆。

范天顺(?-1273)南宋末抗元将领。任荆湖都统制。1273年,主将吕文焕降元,他不屈,自缢而死。

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县人(江西樟树市)。元朝诗人,是当时文坛领袖,“元诗四大家”之一。

明清

范文若(生卒年待考),字香令,号荀鸭,自称吴侬,松江人。明朝戏曲家。

范钦(1506-1585)字尧卿,一作安钦,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藏书家。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

范景文(1587-1644),字梦叔(梦章),号思仁,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进士,崇祯间起用,累官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入参机务,京师陷,俄传帝出,景文草遗疏,赴井死,谥文贞(文忠)。

范淑泰(?-1642)字通也,大来,又字木渐。在生在范氏这样的家庭里,自幼跟从叔父范廷辅读书,立志以天下事为己任。他24岁中举,次年中崇祯戊辰(1628)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工科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等。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沈阳人。著名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杰出政治家、谋略家。有“清初第一文臣”之称,曾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等职,封太傅兼太子太师,谥号“文肃”,清圣祖为他亲提“元辅高风”匾额。其子孙范承谟、范承勋、范时绎等十几人,分任总督、尚书、侍郎等要职,家族官居高位者之多为中国历史少见。

范承谟(1624-1676),字觐公,一字螺山,镶黄旗汉军人,范文程次子,清朝大臣。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官浙江巡抚、福建总督。任上历勘浙江荒田,请免赋三十余万亩,赈灾抚民,漕米改折。“三藩之乱”起,被耿精忠囚禁,后被杀。赠兵部尚书,谥忠贞公。诗宗盛唐,字则骨劲神清,法兼颜、米。

范承勋(1641-1714),字苏公,范文程第三子。历官至云贵总督、江南江西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三藩叛乱时,督运粮饷于湖广、云南。裁贵州卫所二十五,改并为州县。多次疏请免、缓征当地逋赋。赈淮扬灾荒,监修高家堰堤工。康熙五十三年卒。

范当世(1854-1905)近代诗人。字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无错。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

范西屏(1709-1769),名世勋,海宁郭店人。清代围棋国手,被棋坛推崇为“棋圣”。著有《桃花泉弈谱》2卷,总结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为清代棋谱中权威之作,流传颇广。另著有《二子谱》等。

范汝增(1840-1867),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以功封首王。

范渊(1453~1512),字静之,号君山。明桂阳(今汝城)县热水人。范渊自幼聪敏,写得一手好字。稍长,考入县学。笃志好学,长于吟咏,弘治元年(1488),省提学副使沈钟(时任湖广提学,1436-1518),来考试生员,选拔范渊为第一名。弘治九年(1496)登进士,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

近代

范文澜(1893-1969),字云台、芸台、仲云、仲芸,笔名武波、武陂,浙江绍兴人。著名当代史学家。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唐朝佛教》、《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范旭东(1883-1945),湖南湘阴县人,字旭东。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范无病(1903一1989),即海灯法师,四川江油人,又名范靖鹤。曾就读于四川大学附设中国文学院、四川警监专门学校。二十一岁出家为僧,随侍虚云、静权等法师学佛习禅。自幼爱好武术,曾师事少林武僧汝峰、丹岩、云禅等习武,武艺高强,有二指禅等绝技,以武功名世。曾任新都宝光寺、登封少林寺武术教师,晚年任中国佛协理事,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气功精要》、《海灯法师诗歌集》。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今四川内江东兴区)。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

范鸿仙(1882-1914),安徽省合肥县北乡杏店村人。曾任《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编辑。著名爱国人士。铁血军总司令。1935年3月21日,中央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

范石生(1887-193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范绍增(1894-1977),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中国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范汉杰(1895-1976),又名范其迭,字汉杰,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

范荩(1899-1938),丰城淘沙后坊村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一九八师副师长,抗日名将。

范天恩(1922-2001.12.2),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模范团长称号。

范朝利(1914-2012),河南新县郭家河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范长龙(1947-),辽宁丹东东港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范晓光(1945.7-),湖北阳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范印华(1948.3-),河北献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范明(1914-2010),原名郝克勇,陕西临潼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子瑜(1914-2002),湖南张家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阳春(1913-1994),福建永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忠祥(1917-1993),湖北省天门市聂范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保顺(1914-1987),湖北省天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朝福(1915-1993),河南省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范普权(1910-1991),原名范则博,山东省庆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富山(1914-1996),山西省定襄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熙同(?-1944),女,河北永年人,抗日烈士。

范琴芬(1920-1938),女,湖南永顺人,抗日烈士。

范致中(1915-1943),山西芮城人,抗日烈士。

范振辉(1903-1938),福建寿宁人,革命烈士。

范树民(1920-1938),河北馆陶人,抗日烈士。

范春元(1921-1943),山西襄垣人,抗日烈士。

范学勤(?-1940),抗日烈士。

范郁文(1909-1939),山西阳高人,抗日烈士。

范克明(1918-1942),山西新绛人,抗日烈士。

范廷兰(1903-1938),河南温县人,抗日烈士。

范江富(1904-1938),福建寿宁人,抗日烈士。

范守仁(1912-1942),山西长治人,抗日烈

士。

范汉卿(1890-1939),北京人,抗日烈士。

范立轩(1896-1942),河北威县人,抗日烈士。

范乐春(1903-1941),女,福建永定人,抗日烈士。

范方士(1917-1945),山西芮城人,抗日烈士。

范子侠(1908-1942),江苏丰县人,抗日烈

士。

范煌(1913-1944),山西万荣人,抗日烈士。

范易(1901-1928),四川富顺人,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范合(1920-1943),河北献县人,抗日烈士。

范平(1916-1940),山西夏县人,抗日烈士。

范伟(1906-1986),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茶山圩人,老红军。

范宰宇(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总政治作战部政治作战学校校长。

范庭(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豫北别动第五总队队长。

范玉书(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八十六军副军长。

范祚胤(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人事次长室处长。

范宝华(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参谋本部通信电子资讯参谋次长室系统资讯处处长。

范慕韩(1917-1996),山西繁峙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委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

范永远(1993--?)四川巴中,

范伟:中国小品演员、影视演员。

范明: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演员。

范雷:中国著名演员,曾参演《炊事班的故事》。

范景宇: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

范姜国一:范景宇之女,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

范志博:中国名演员。

范冰冰:中国名演员。

范志毅:中国足球运动员。

范振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41年开始登台演出,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

范文淼:中央电视台播送中心转播部音频技术科科长。

范世琦:《快乐男声》全国六强,高大帅气的青春偶像。

范帅:十佳男模。

范丞丞:范冰冰弟弟,《偶像练习生第一季》Nine Percent成员。

港台及海外

范振锋:香港电台节目主持,歌手。

范巧茹:香港无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

范秀明:香港著名导演。

范晓萱:台湾名歌手。

范鸿龄:香港著名商界人士。

罗范椒芬:香港前高官。

范玮琪:台湾名歌手。

范鸿轩:台湾名演员。

范文芳:新加坡名演员。

范植伟:台湾广告模特儿、演员。

范逸臣:台湾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