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前20多年,吴奶奶就是在“撮罗子”里度过的。她会经常跟孙辈们讲起“撮罗子”,讲她年轻时在大兴安岭深处过着游猎生活,住在用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里,晚上睡觉时可以直接望到天上闪烁的繁星……
老人的回忆总是充满了云淡风轻的浪漫,但浪漫背后是简陋和辛酸。住在“撮罗子”里,铺上几层稻草就是床,盖的也是草编的被子,锅碗瓢盆要用兽皮到山下交换;最难熬的是冬天,冰天雪地里,食物少,饮水要到河里去取冰块,裹上狍皮褥、狍皮被睡觉,半夜照样被冻醒……
这一情况的改变要从1951年10月31日说起,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为了让各族人民群众一道迈向更美好的新生活,向鄂伦春族发出下山的号召,同时为他们建造新居。鄂伦春族同胞下山定居,迎来了划时代的变革。第一代古里猎民村(1958年)1958年,乡政府为吴奶奶和族人们建起土坯房,居无定所的游猎生活成为历史。用吴奶奶自己的话说,“住进土坯房,自己一家人一下子从原始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与四处漏风的“撮罗子”不同,让吴奶奶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厚实的土坯房里烧木头柈子,火光直暖到人心里;在家门口的圆井里,木桶一拉,清水粼粼。
1981年,春风再次吹拂鄂伦春。在乡里支持下,吴奶奶和族人们年年抹泥、越抹越厚的土坯房升级为砖瓦平房。火炉火墙装进屋里,手压水井就在院里。
第三代古里猎民村(2011年)30年后,让年过古稀的吴奶奶没想到的是,这种让她已经很知足的住房条件,还在继续改善。2011年,鄂伦春自治旗的游牧民定居工程为鄂伦春人盖起了楼房,吴奶奶又分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暖气、自来水一应俱全。
进入新时代,吴奶奶的日子更是越过越舒心。楼房所在的新村,修起了蓝顶黄墙的气派小洋房,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俨然世外桃源。子女儿孙逢年过节,齐聚一堂,心里始终是暖洋洋的。
从“撮罗子”到土坯房、砖瓦房,再到现如今的楼房,4种房子,4种生活。几十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依靠党的民族政策、脱贫攻坚政策等的带动,鄂伦春自治旗及这里的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正引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吴奶奶家的房子逐步升级,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
“兴安岭上彩云飘,呼玛河水泛波涛。鄂伦春走进新时代,高举金杯唱歌谣……”这首《鄂伦春走进新时代》唱出了吴奶奶感念党恩、坚定跟党走的真实心声,也奏响了鄂伦春人守护民族团结、奋进新征程的新旋律!
来源:2024年第2期《党建》杂志,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监制:苗遂奇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责编:王孟秋校对:赵瑞熙制作:张 璋许多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形式,这些民居既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也要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我国东北地区,生活着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等以狩猎或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
由于经常迁徙,他们的居所就要搭建简便,搬迁容易。
因为是渔猎民族,要寻找动物或鱼群,所以房子要建在山林或河边。
植被茂密,所以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
气候冷湿,野兽的皮毛便派上了用场。
这就是撮罗子,也称“仙人柱”,也就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
它没有外墙和屋顶之分,二者合一,外面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加以兽皮,抗风防寒。
门一般开在西南侧或东南侧,屋子内部空间有大有小,但中央空地都要置放火堆取暖、做饭,屋顶留空出演,下雪天会盖上一块皮子。
撮罗子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粗犷而简陋,就地取材,随地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彰显了人与地的和谐共生。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