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病马秀Lisa 病马杜甫翻译

发布时间:2024-04-14 19:56:40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网友整理

病马秀Lisa 病马杜甫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杜甫《病马》,人与马之间的情感联结,相依相扶,真挚感人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唐代:杜甫《病马》

世间的生命,不仅人有感情,动物,甚至植物都有感情。感情是相互的,一方怎样付出,另一方就会同样的回报。深沉而真挚的感情,最能动人,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是如此。

昔日项羽之兵败乌江,将要放弃生命的时候,所不舍的就是骑了多年的乌骓马,他死了,也要乌骓继续活下去。关羽被杀之后,他的坐骑赤兔马也绝食而死,随他的主人而去。当年它属于吕布,吕布死后,赤兔马却没有为吕布绝食,自是因为关羽与它的感情更深、更真,值得追随关羽于地下。

鸽子传递书信,十分常见,狗狗传递书信,则匪夷所思。陆机曾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它却做了陆机的信差,翻山越岭,往返千里,为他与家人互传书信。主人是天才,养的狗也是天才,自是他们之间有着莫可测知的深厚情感联结。

人与动物之间如此,人与植物之间也是如此,甚至不属于人之与人。不信,试看三个人与树之间的故事。桓温北征,路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柳树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归有光庭院有棵枇杷树,其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他游历多年归来,见树已亭亭如盖,物是人非,感叹伤怀。一个女孩随父亲到远方赴任,在住所无人陪伴,终日无聊。有人送她父亲一棵树苗。她种植在庭院里,对树关怀备至,也忘记了孤单。后来父亲任满,他们离开时,树已经很大了,不能带走。女孩哭泣着与树告别。她走后树就没再开过花。多年后,那棵树突然开花了。就在那一年,她又随着丈夫到那里赴任。见到那棵树,感慨万千,泪流不止。

树木之于人,则承载着往昔的许多记忆,一去一回,往事重现,今俱非昔,物是人非,不禁教人情难自已,于是感慨,于是伤怀,赚人眼泪。

杜甫的这首《病马》诗,也是讲述诗人与马之间相依相扶的深厚感情。诗人长年在塞外,只有一匹马长年相伴,人爱惜马,马也关怀主人。如今马老了,病了,诗人也倍感伤痛,十分怜惜,那份感情,令人动容。

人与物之间的感情,只有当事人能知,不能向外人道。那种感情说不出,道不尽,非言语所能表述得尽。相伴着,一个动物,一个眼神,一个声音,双方都能相互知晓,自是多年相伴的结果,外人哪能知呢?

什么是疯马秀?韩国女爱豆为什么参加疯马秀?Lisa是谁?

疯马秀是指在法国的一个产业中心——马赛,表演的男演员通过性行为展示其男性魅力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曾经流行于欧洲地区,后来逐渐被其他地区所接受并受到欢迎。

在疯马秀表演中,男演员通常会穿着黑色紧身衣,戴着黑色墨镜,通过展示自己的肌肉和性器官来吸引观众的注意。他们通常会表演一些性感的舞蹈动作,包括在舞台上倒立、旋转、扭动等等。此外,他们还会表演一些带有挑逗性的节目,例如在舞台上扮演女性角色、扮演同性恋者等等。

疯马秀在法国被视为一种合法的表演形式,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现象。虽然这种表演形式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它仍然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和关注。

对于韩国女爱豆参加疯马秀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官方确认的消息。不过,有人认为这可能是Lisa为了提升自己的热度和知名度,而选择参加这种大胆的表演艺术。

Lisa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敢于挑战的艺人,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然而,关于她为什么选择参加疯马秀的原因,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

LISA(泰语:ลลิษา มโนบาล、英语:Lalisa Manoban、韩语:라리사 마노반)是泰国流行乐女歌手、舞者以及BLACKPINK成员。她1997年3月27日出生于泰国武里南府,并在韩国发展。

LISA在2016年8月成为BLACKPINK的成员从而正式出道,并随组合发行首张单曲专辑《SQUARE ONE》。11月,随组合发行第二张单曲专辑《SQUARE TWO》。12月,随组合在Mnet亚洲音乐大奖获得Best of Next、最佳MV奖两个奖项。

017年7月,随组合在日本武道馆举行首场海外Showcase,正式宣布在日本出道;8月,随组合正式发行日语出道音乐专辑《Blackpink》。2018年7月起,随组合举行出道后首场日本巡回演唱会“BLACKPINK Arena Tour 2018”。2019年1月,随组合在曼谷开始“BLACKPINK 2019 WORLD TOUR with KIA [IN YOUR AREA]”世界巡回演唱会。2020年3月,作为舞蹈导师参加的综艺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在爱奇艺上线。

杜甫《病马》写尽暮年落魄

老年的杜甫,颠沛流离,困苦不堪。不仅仅是生活的苦难,心灵的痛苦以更严酷的方式折磨着年迈的诗人。此时的杜甫,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下的马也转为瘦马和病马了。杜甫的咏物诗,与寻常文人的吟风弄月不同,他的诗,都是心境的折射反映,一事一物,甚至一草一木,无不投入自身的生命。

杜甫有一首《瘦马行》,是丢掉左拾遗官职,被贬为华州司功时写的。在赴任的路上,杜甫见到了一匹当年为国家效力,病老之后被遗弃在荒郊野外的“官马“。他一见瘦马,立刻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于是脱口而出:“东郊瘦马使我伤“!皮干剥落,毛暗玄黄,那马的神情是:

见人惨淡如哀诉,主人错莫无晶光。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鸟啄疮。

当年骄健神骏,驰骋疆场,为主人生入死,如今无人收养。好马是有灵性的,它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才面色惨淡,眼神无光。天寒地冻,病马只能与野雁为伴。每当日落黄昏,瘦马无处容身,只有鸟在啄它的疮蛆。这幅形削骨立的素描真是可怜,也是杜甫在自叹去职以后悲楚的命运。

杜甫还有一首《病马》诗,作于五十岁前后。杜甫辞官西行,去往秦州,岁晚天寒,关塞深远,他望着自己所骑的老马,心中无比难过: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乘尔亦已久”一句,道出了杜甫半生的辛劳。颠沛流离的杜甫,感人感物,通过与老马的对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马虽然病老,但仍然驯良忠诚,而杜甫也一定在老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杜甫爱马,写马,笔下的马由骏马到老马、瘦马、病马,折射了杜甫追求奋斗,可悲可叹的人生。

境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毛主席诗词里透出“骨子里的豪放”

#头条创作挑战赛#秋天到了,暑热退去,金秋送爽,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秋天因此被称为收获的季节、金色的季节。

可是,屈原的弟子、美男子宋玉却说,“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自古文人多悲秋”,“悲秋”似乎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咏叹的主调。

然而,同样的秋色,在毛主席笔下却是另外一种格调。

红军时期的毛主席

毛主席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因此而独步诗坛。

宋玉、杜甫为什么“悲秋”?因为怀才不遇,或因羁旅他乡而孤寂清冷,或因‬忧国忧民而凄怆痛楚,或‬为‬落拓失意而抑郁苦闷。

郁闷之中,文人心烦意乱,这个时候,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便成了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情绪中有不甘、不平,更有无奈和悲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人“悲秋”的代表作。

黄叶飘落,冷风袭身,怒号的秋风,凄苦的秋雨,漏雨的茅屋,惹得杜甫心烦意乱,悲愤不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境图

在这首诗中,杜甫首先描写了他的焦虑和不安:狂风,秋雨,破屋,凄风苦雨,如何熬过这漫漫长夜。

紧接着,诗人写出了他的无奈:面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群童,杜甫“唇焦口燥”,却无能为力,只能“倚杖自叹息”。

在此之后,诗人道出了他不堪的窘境:身上盖着“冷似铁”的“布衾”,无助地看着被“如麻”的雨水打湿的床头,一家人今夜注定无眠。

诗人哀叹道:何时能有“安如山”的房子,让天下的读书人不再受这般苦、遭这般罪?

诗人最后幻想道,果真有那么一天,即使我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我‬就算冻死也无憾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很多人看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表露,而我却只看到了杜甫的哀怨和叹息。

除了哀怨和叹息,剩下的只能是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杜甫的世界里,秋天是灰暗的,阴冷的,萧瑟的,诗人的情绪是低沉的,态度是消极的。

秋天就是这样恼人的、被诅咒的季节,时运不济,诗人怨天尤人,“悲秋”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秋天气势磅礴、充满生机,秋景气象万千、壮美无比!

毛主席一反“千古文人皆悲秋”之基调,在他的诗词里,秋天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

1925年晚秋,32岁的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

独立在橘子洲头,眼看着美丽动人的湘江秋景,联想着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秋色壮美,的胸襟更是壮阔。

深秋时分,正是万物肃杀之时。万山红遍的枫叶与碧绿汪洋的湘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毛主席并非只为写景,为的是引出他的惊天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皆因天性使然,不管是“鹰”还是“鱼”,想要‬好好‬活着便应该如此,没有别的选择。

那么,人类的未来应该由什么来决定呢?积贫积弱、战乱不断的中国该走向何方?

毛主席看见了无限美好的秋色,同时想到了贫瘠的国家和苦难的人民。

这首词的上阕描述的是湘江的秋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首词的下阕,毛主席通过追忆往昔,抒写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在萧瑟的秋风中,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茫茫黑夜里,我们需要一颗追求光明的雄心!

《采桑子.重阳》

4年之后的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毛主席又写了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词-《采桑子.重阳》。

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毛主席的处境非常尴尬。

这个时候,毛主席刚刚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遭遇重挫,毛主席不仅成了不被理解的“少数派”,还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

在那次会议上,毛主席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

毛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却被指责为“家长制”;

毛主席身染疟疾,在上杭县苏家坡养病期间,毛主席‬过的是类似于“禁足”的日子;

红四军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时候,毛主席没有到会,陈毅赴中央开会尚未归来,会议由朱德军长主持召开。

许多同志要求“请同志回来领导红四军”,“前委”接受了大多数同志的意见,朱德军长派人给毛主席送去一封信,态度诚恳地请毛主席回红四军工作。

可是,当毛主席坐着担架赶到会场的时候,会议已经结束,而且,毛主席“前委书记”的职务仍然没有恢复。

如此境遇,毛主席‬若是像杜甫、宋玉那样“悲秋”的文人,他‬或许也会写出一首伤感的、悲悲戚戚‬的诗词来。

可是,当秋高气爽、重阳佳节来到之时,看到院子里盛开的菊花,毛主席诗兴大发,信笔写下《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首《采桑子·重阳》,毛主席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

这首词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极富哲理。

这句词引用于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的原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主席却“反其意而用之”-“人生易老天难老”,意喻“人生有尽,天道无穷”。

韶光易逝,人生短促,一寸光阴一寸金,尔等切莫叹老怀悲,虚掷光阴,理当只争朝夕、努力进取,莫让年华付流水。

“人生有尽,天道无穷”,人生易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每年都会来到,战地黄花依旧那样的芬芳。

这里的“战地”指的是闽西红色根据地,“黄花”指的是遍地盛开的菊花。

秋风劲吹,这秋色虽然不如春天那般明媚,却有着春天没有的壮美。

毛主席立足于对宇宙、对人生的认知,辩证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自古以来,每逢“重阳”,人们都有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习俗,这就让“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毛主席赋诗“咏菊”之前,身逢乱世的诗人也爱“咏菊”,可是,在他们的笔下,名为“咏菊”,表达的是却是厌战、苟安之情。

而毛主席却把“黄花”与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战争联系到了一起。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黄花”不是“爱菊高人吟逸韵”,也不是“悲秋病客感衰怀”,而是在硝烟中凌寒绽放的野菊花。

她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她鲜艳而不妖媚,在“黄花”装点下,“战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美丽,就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

油画 毛主席在井冈山

总而言之,毛主席是带着愉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

在这首词的下阕中,毛主席凭高远眺,将诗词的意境提升至更高、更阔处。

“一年一度秋风劲”,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毛主席没有因此而感伤“悲秋”,区区一个“劲”字,干脆利落地道出了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之势。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伟人有诗人的感情和浪漫,更有战士的豪迈和英雄气概,这就决定了他的审美取向。

重读《采桑子.重阳》,你会发现,毛主席‬这首词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有情有景,有色有香,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你会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首词构画的意境之中。

这首词旗帜鲜明地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与历代文人的“咏秋”诗作相比,你在毛主席的这首诗词里品味不到半点失意、失落之意,你能感受到的只有积极向上、满满的正能量。

这是“骨子里的豪放”,毛主席的豪放不是什么人都能学得来的!

人们喜爱赏春,那是因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恋夏,是因为艳阳似火,生机勃勃;悦冬,是因为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唯独秋天不受待见。

自从宋玉首开“悲秋”先河之后,“悲秋”就成为历代文人历久不变的基调。

魏文帝曹丕在《燕歌行》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人,“三苏”之一苏轼也说:“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千古以来,只有两个人敢于“反悲秋之常调,吐千古之豪放”,一个是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刘禹锡《秋词》意境图

刘禹锡在《秋词》中这样写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这首诗里,刘禹锡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了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他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难能可贵的是,创作《秋词》之时,刘禹锡并非“春风得意”,而是官场失意、被贬朗州之时。

然而,正因为如此,刘禹锡在《秋词》中还是表露了自己对“被贬朗州”的沮丧和不甘,虽然“引诗情到碧霄”,那“凌云的鹤”却是孤独的。

与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相比,刘禹锡的《秋词》缺了那么‬一点底蕴,少了一点豪气。

我无意对刘禹锡的诗作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在“自古文人皆悲秋”的年代,刘禹锡的《秋词》已属凤毛麟角、出类拔萃之作。

我想说的是,刘禹锡生前只是个“太子宾客”(官名),卒后才被追认为“户部尚书”,也就是说,刘禹锡充其量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

受其身处的时代所限,也受限于其文人气质和历史地位‬,刘禹锡不可能有毛主席那样博大的胸怀和豪放的气魄。

大气、豪迈,天马行空、自由自在,这种“骨子里的豪放”不是什么人都能学得来的!

有那样的胸襟和气魄,才能达到那种“高山仰止”的境界‬‬。

油画 战地黄花

结语

在悲观者的眼中,秋天无疑是萧瑟悲凉的。

而在毛主席的眼里,秋天只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落去的树叶、枯黄的草木固然凋敝,然而,这样的秋天却是无比壮美的。

等到春风再来,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病马

唐代: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译文

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

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

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行间。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