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常璩怎么读 常璩《华阳国志》

发布时间:2024-04-14 04:51:29作者:横行天下来源:网友整理

常璩怎么读 常璩《华阳国志》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地方志鼻祖常璩——一部《华阳国志》奠定他历史地位

常璩

在中国史学界,如果要研究巴蜀地区的历史,绕不开一本书——《华阳国志》。这本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著作,首次完整记叙了西南地区从远古到东晋的山川地理、人文风物,是寻根古巴蜀文明最详实、最全面的史料。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qú),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在最新评出的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常璩顺利入选。

是中国的地方志鼻祖、中国地方志完整体例的创始人

纠正了人们对古代四川的偏见,展示了巴蜀的历史厚度

乱世中 他写出中国首部地方志

常家是文化世家,常璩叔祖父常宽更是崇州当地大儒。

公元291年左右,常璩在崇州出生。不幸的是,常璩生逢乱世。西晋后期八王之乱以后,先是李特、李雄率领的流民杀入成都建立成汉。后又逢东晋桓温伐蜀,成汉旧部不得不归顺东晋,这其中就包括了常璩。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舒大刚说,东晋士族集团对来自蜀中的降部并不重视。备受冷落之际,常璩不再追求仕途,转而专注于修史,最终著成《华阳国志》。

常璩为何要撰写这部地方志?

舒大刚认为,除了常璩无心仕途的主观因素,更有现实的客观需要。

彼时,在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中原正史中,对巴蜀地区的历史着墨并不多,尤其是巴蜀上古历史。即使秦并巴蜀、巴蜀地区纳入全国大一统之后,对于巴蜀的某些记载也多有谬误甚至缺失。“比如《史记》记载李冰治水,先说凿玉垒山(在今都江堰),再说避沫水之害。但沫水即大渡河,却不在都江堰。前后有矛盾。此外,对于汉代文翁兴学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史记》更是毫无记载。”司马迁之后,巴蜀众多有识之士如司马相如、扬雄、严君平等纷纷补写地方史(如《蜀王本纪》)。这些著述有的取自传说,神话色彩过重,有的则限于局部地区,不全面。

因此,在东晋士大夫藐视蜀地降部的大背景下,常璩以修史的方式赞誉西南地区悠远的历史和杰出的人物,顺理成章。

既然寻根古巴蜀文明,为何该书取名《华阳国志》而非《巴蜀志》?

舒大刚介绍,常璩秉承了开放包容的心态。取名《华阳国志》就是将巴蜀纳入了《尚书·禹贡》中天下九州。这就将地方历史纳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当时,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国家观。

纠偏见 他打造四川“最早的历史文化名片”

“此其于地方史中开创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记》。”历史学家任乃强这样评价《华阳国志》。可见这部12卷的地方志,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舒大刚认为,《华阳国志》达到了相当水准,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作品中对于古代四川的种种记述,更是纠正了人们对古代四川的偏见,展示了巴蜀大地的历史厚度,堪称四川“最早的历史文化名片”。

例如,在西汉时,即使大儒扬雄,也在《蜀王本纪》中感叹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然而常璩通过研究,考证出黄帝的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来自蜀地,蜀地的彭祖还是殷商太史,因此在《华阳国志》对此提出了质疑。他的质疑也得到了印证。伴随着三星堆和金沙等考古遗址的发现,大量具有极高冶炼技术、艺术造诣和精神诉求的青铜器、金器、石磐、玉璋等乐器礼器的出土,证明古蜀之地的确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

西汉时期文翁兴学,让班固在《汉书》中评论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如此重大的事件,不见于《史记》,常璩却在《华阳国志》中作了详细记载,最终让文翁化蜀的事迹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对古代四川的科技史,常璩也多有记载。他曾多次写到了临邛(今邛崃)等地的制盐手工业对天然气的使用。这些记载和存世的汉代制盐画像砖一起,证明了中国人在全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

常璩还开创了兼顾地理、人物、历史等于一体的新地方志体例,让后世读者得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风貌。写《巴志》时,他总结巴地“其民质直好义,士风敦厚,有先民之流”;讲蜀地时,则说蜀多文士、好文雅,最后总结称“巴有将,蜀有相”。

常璩之后,《华阳国志》成了研究远古到晋代西南历史文化的必备之书。范晔著《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郦道元注《水经》,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只要涉及到西南史地,无不要参考《华阳国志》的成果。

舒大刚说,常璩秉笔直书的良史态度,敢于创新的学者风范,维护统一的大局意识,资政育人的济世情怀,至今仍值得我们尊崇。

人物名片

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常璩出身“文献故家”,得其叔祖父常宽《易》学、史学之真传。成汉时期,常璩曾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常璩入晋后,专注于修史,撰有《华阳国志》《蜀汉书》等。

常璩所撰《华阳国志》记载了今四川、云南、贵州全境以及陕西、甘肃、湖北部分地区的史实,记述时间远起于天地开辟之初,近止于晋永和三年(公元347),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记者 吴晓铃)

相关阅读

自问世以来,《华阳国志》这部12卷的地方志,一直备受追捧。

目前存世的《华阳国志》古籍最早版本是明嘉靖刻本。这种刻本现存两部,都是残本。其中一部存放在国家图书馆,另一部在四川省图书馆,品相较好,也相对完整,仅缺少第11卷。

2011年,四川省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取得联系,将后者珍藏的第11卷进行拍照。带回四川补齐后,四川省图书馆复制再造了一份完整的《华阳国志》,并将复制品赠与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做学术研究之用。

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常璩的“璩”qú,有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作为“方志鼻祖”,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常璩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他所撰《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作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常璩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在了解他的故事生平的同时,也对他的名字产生了兴趣:“璩”应该怎么发音,它的寓意又是什么?

璩,读qú(‘渠’音)。其释义上,一作“耳环”,《说文新附》中载:“璩,环属。”二为“玉名”,邹阳《酒赋》里写“绡绮为席,犀璩为镇。”也有解释说古代玉环称作璩,很高贵。此外,“璩”还是姓氏。

据考,“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大家熟悉的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就与他有关。说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hé),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其太子蒯瞆(kuǎi guì)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有凶德的人,到卫国后,就先去拜访卫国贤者蘧(qú)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

蘧伯玉回答说,“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有好处,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难达到目的的”。随后他并进一步说道:“汝不知夫螳蜋(‘蜋’同‘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 另外,《庄子•天地》也有“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辙,则必不胜任矣”这样的话。

有资料显示,“蘧”姓易为“璩”是在唐朝天宝年间。蘧伯玉的后裔传到27世“秉”,曾任唐朝的光禄大夫,因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 “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自唐至今。

还有说“琚”姓演变自“蘧”、“璩”。但关于这个演变,目前有说法是因为受汉字简化误导,比如 “據”的简体字是“据”,“劇”的简体字“剧”,所以“璩”的简体字被认为是“琚”。“琚”读音为“jū(居)”,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名人大讲堂|常璩为何写《华阳国志》?这个理由有点“非主流”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中国地方志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之一。”在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不吝赞美之词,这样夸赞一部地方志。这部被成为“方志鼻祖”《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

相较于《华阳国志》留下的璀璨光辉,作者常璩似乎并不为外人熟悉。这位生于蜀中豪族,却经历坎坷的大才子,耗时六年完成的巨著,足以与正史媲美。

3月29日下午2点,“名人大讲堂”2021年第一课,我们邀请到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带领大家认识常璩、走进真实的“华阳国”。

身为文人豪士,不写诗作赋,却钟爱撰写史志,这是为何?其中渊源极具戏剧性。

常璩出身于西晋末年,后来历经十六国成汉和东晋。入晋为臣后,他成为了前朝旧臣,变成了“亡国之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才气横溢,但却常常受到排挤和冷落,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蜀中的其他同僚身上。

常璩心情郁闷,因此发奋著书,专于修史。或许在他的心中会这样想:既然你看不起我巴蜀之人,我便把巴蜀的历史、风土和文化一一展示,给你们瞧瞧。

而在主观因素以外,常璩著《华阳国志》也有另一番大格局大情怀。

一直以来,中原正史对于巴蜀地区的记录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对巴蜀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另有一些史书,也多有或混乱或缺失之处。

所以在《华阳国志》写道:“自刘氏柞替而金德当阳,天下文明不及囊世,逮以多故……然逮在李氏,未相条贯,又其始末,或有不详。第璩往在蜀栉沐艰难,备谙诸事,更叙次,显挺年号,上以彰明德,下以志违乱,庶几万分有益国史之广识焉。”

其中段落也很明显能看出常璩著书的目的:补正史之阙。

从司马相如到扬雄,巴蜀不乏有识之士,写成了不少地方文献留存下来,将这些纷杂的地方使统一起来,著成一部完整的巴蜀地方志,也是客观需要。

于是历经6年,这部12卷11万字的《华阳国志》终于问世,光耀后代千百世。

在《华阳国志》中,常璩将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堪称“方志鼻祖”“舆地功臣”。此书综合继承了西汉以来八家“蜀纪”、历朝“正史”以及其他地方文献,完整构建了北起汉中(今属陕西)、南到南中(今属云南)、东到湘西鄂西、西际康藏甘青的广袤区域内,上起远古、下迄晋室的地理人文历史体系,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时称“蜀史”,被誉为“地域渊薮”“巴蜀良史”。

欲知更多常璩的故事和《华阳国志》成书的细节,敬请关注封面新闻3月29日14:00“名人大讲堂”。

本次“名人大讲堂”也将首次走出成都,去往常璩故里崇州的“华阳国志馆”,其中古意盎然,肃穆幽静,与“名人大讲堂”的学者之风不谋而合。

由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自2018年11月正式开启以来,已经在四川省图书馆星光大厅举办20场,邀请到包括李敬泽、阿来、郦波、于丹、梅铮铮、方北辰、孙小淳等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专家前来做客讲座,20场线下讲座全网点击量约2344万。而在疫情期间举行的“云开讲”也吸粉无数,名人大讲堂俨然已经形成了特色文化品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常璩的“璩”qú,有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作为“方志鼻祖”,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常璩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他所撰《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作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常璩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在了解他的故事生平的同时,也对他的名字产生了兴趣:“璩”应该怎么发音,它的寓意又是什么?

璩,读qú(‘渠’音)。其释义上,一作“耳环”,《说文新附》中载:“璩,环属。”二为“玉名”,邹阳《酒赋》里写“绡绮为席,犀璩为镇。”也有解释说古代玉环称作璩,很高贵。此外,“璩”还是姓氏。

据考,“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大家熟悉的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就与他有关。说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hé),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其太子蒯瞆(kuǎi guì)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有凶德的人,到卫国后,就先去拜访卫国贤者蘧(qú)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

蘧伯玉回答说,“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有好处,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难达到目的的”。随后他并进一步说道:“汝不知夫螳蜋(‘蜋’同‘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 另外,《庄子•天地》也有“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辙,则必不胜任矣”这样的话。

有资料显示,“蘧”姓易为“璩”是在唐朝天宝年间。蘧伯玉的后裔传到27世“秉”,曾任唐朝的光禄大夫,因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 “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自唐至今。

还有说“琚”姓演变自“蘧”、“璩”。但关于这个演变,目前有说法是因为受汉字简化误导,比如 “據”的简体字是“据”,“劇”的简体字“剧”,所以“璩”的简体字被认为是“琚”。“琚”读音为“jū(居)”,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于史终不悔 著录巴蜀“第一人”

编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10位历史名人入选。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出炉,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10位历史名人入选。

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陆续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的2批20位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之五

常璩: 矢志于史终不悔 著录巴蜀“第一人”

黄 绚

在崇州街子古镇江城街的尽头,一座以国志命名的展馆赫然矗立,其气势宏大,风格清雅,尽显浓厚文化气息。这便是为了纪念方志初祖常璩而设立的华阳国志馆。置身展馆,常璩的著史人生便清晰呈现,仿佛跨越千年历史长河,向世人诉说着这位蜀史巨擘的曾经。

华阳国志馆(图片来源:崇州市人民政府网)

据《崇庆县志》记载:常璩,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大约生于公元291年,卒于361年。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出入宫廷,侍从皇帝,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成汉灭亡。入晋后,因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轻蜀人,遂专注于修史,写成《华阳国志》。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

承家学 立宏愿 遭艰难困苦仍不改初心

常璩生于仕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深厚。承“亶勤耕作,仁爱众生。百善孝先,义节忠贞。厚德謇谔,笃学致知。清心直道,国治家兴”之家训,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和爱国爱民情怀于一身。因敬佩司马迁,且深感“一国之兴,在于良史”,故从小就立下了撰写益、梁、宁三州史著的宏愿。

常璩铜像(图片来自网络)

纵观常璩的一生,虽遭遇艰难困苦,仍不改初心。他遭流民治乱和成汉王朝割据之苦,却矢志不移,以司马迁为榜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巴蜀、南中,历经艰险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窘困的考验。入成汉王朝任史官后,因坚持秉笔直书,被流放南中。入东晋江左后遭受冷遇,又被诬参与反晋,贬为庶民,生活无着落,艰难度日。艰险的自然环境,政治迫害,经济压迫,生活困境并没有将他压垮,终以毕生之力写出传世巨著《华阳国志》,为其致情于史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华阳国志》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集大成 求创新 撰传世巨著成就方志“第一人”

常璩著《华阳国志》原名《华阳国记》,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是一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被誉为“地域渊薮”“巴蜀良史”,常璩亦被称作“中国地方志始祖”。

我国始有方志之依可溯之于先秦以因为主以文为辅的“土地之固”。汉魏六朝以后,以图文并重之图经体方志,抑或离开图的载言纪事的方志,应运而兴。先于《华阳国志》的各类方志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即达上百种,巴蜀地区可考的方志亦有20余种,而常璩以《华阳国志》奠定方志始祖的地位自有其独到之处。

其一、首创“三结合”之志体。《华阳国志》全书分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寿、李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共12卷,约11万字。该志综合继承了西汉以来八家“蜀纪”、历朝“正史”以及其他地方文献,完整构建了北起汉中(今属陕西)、南到南中(今属云南)、东到湘西鄂西、西际康藏甘青的广袤区域内,上起远古、下迄晋室的地理人文历史体系。将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较以往方志将历史、地理、人物分离,各执其一记叙方式,此乃中国方志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华阳国志》内页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其二、珍贵的史料价值。就内容而言,于地理部分,全面记叙了各州的历史,郡县的沿革、治城的所在、著名的山川、重要的道路、一方的产物、各地的风俗、重要的民族,乃至官宦的政绩等;而历史部分多叙政治沿革,人物部分有赞有传,实现了“于一方人物,丁宁反复,如恐有遗,虽蛮髦之民,井臼之妇,苟有可纪,皆著于书”。其叙述有法、材料丰富,为研究我国古代西南边疆地理、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史等提供了全面珍贵的史料。如巴、蜀地区先秦的历史,在《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典籍中只有东鳞西爪的记载,使读史者为之茫昧。而《华阳国志》则记述了古巴蜀特别是蜀国的历史与传说,秦统一巴蜀的过程以及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等情况,才使我们得以窥见这段历史的大概。因该志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南朝宋时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李膺的《益州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均部分取材于《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内页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中外史学界亦对《华阳国记》推崇有加,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杂述》中赞其为“传诸不朽”之书;北宋学者吕大防在《华阳国志·序》中说到:“蜀记之可观,未有过于此者。”;中国著名学者任乃强在《<华阳国志>简介》中提到:“自周代列国到现代的方志,一万种不止,莫不推《华志》为典型”;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赞其为“中国地方志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之一”……

遵祖训 秉公直 志者精神传承千载

常氏先祖有遗训:“常氏子孙,为吏,要做铁笔良吏,因为,官吏笔下有人命;为史,要铁笔直书,不夸饰,不枉直;为学,要铁笔坚韧,穷追真理”。为遵先祖遗训,常璩毅然写下:“吾愿承源家学,修辞有经,笃学《史》《汉》,以弘道义贤能,虽殚尽心力,不为之悔也”并视为毕生信条。

其一,以表成著败、显善惩恶为宗旨。《华阳国志》《序志》第十二卷即提出“夫书契有五善:达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并以“博考行政,总厥旧闻。班序州部,区别山川。宪章成败,旌昭仁贤。抑绌虚妄,纠正缪言。显善惩恶,以杜未然”阐明修志目的。常璩意指,编史修志,不为歌功颂德,而应昭示成败得失。要摒弃虚假论述,纠正错误言论,达到惩恶扬善、防患未然的目的。明确了修志的法度,流传至今,无疑为社会主义新方志“资治”“教化”“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宗旨之根源所在。

《华阳国志》内页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其二,以秉笔直书、求实存真为准则。秉笔直书,求实存真,是志者必须遵循的法度和应有的品质,即势必丢掉顾忌,以公正的笔触写下历史事实。而现实中,史官们大多有所顾忌、有所避讳,所以秉笔直书是件难事,很少有人做到。而常璩牢记尊师范长生的教诲:“史者,人也,事也,时也,地也,志也,人事时地务必记载准确,方能在史学上有所成就”,坚守秉直据实的史德,在所撰《华阳国志》中无不体现“宪章成败”“旌昭仁贤”“抑绌虚妄”“纠正缪言”“显善惩恶”的志者追求。

《华阳国志》内页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其三,以维护统一、反对为追求。《华阳国志》《序志》第十二卷写到:“是以四岳、三涂、阳城、太室,九州之险,而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产,古无兴国。夫恃险凭危,不阶历数,而能传国垂世,所未有也。故公孙、刘氏以败于前,而诸李踵之覆亡于后。天人之际,存亡之术,可以为永鉴也;干运犯历,破家丧国,可以为京观也。”以此告诫者,必然遭致败亡,统一才是大势所趋,足见其“大一统”思想。于现实中,面对成汉割据、人怨、分崩离析的局面,他力劝李势降晋,以结束长期割据的局面,亦体现了其作为一名史学家的大局思维与历史担当。

《华阳国志》内页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扬五善绌虚妄纠谬言兮,以弘三州人才济济。礼乐教化百姓和睦兮,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而大治!”这是方志初祖常璩于弥留之际留下的诗句,是对其毕生追求的真切诠释。

常璩一生矢志于史,终成“如鉴如衡千秋笔,求真求是百代师”的志者典范,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部方志巨著,更是一种厚重的方志精神,虽历经岁月洗涤,仍熠熠生辉。

往期回顾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两晋两“国志” 光焰万丈长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偶像的力量:最早的粉丝逆袭之路——司马相如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国志》 千秋良史才

山海经:三星堆的蜀王蚕丛、鱼凫,或与太皞、颛顼有关系?

在三星堆文明未发现之前,《山海经》中很多记载尚且笼罩于迷雾之中,但青铜神树和面具让所有人都再次将目光投到上古奇书中,试图去寻找二者之间的秘密。

(一)蚕丛鱼凫、鱼鸟之兴

李白在《蜀道难》中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句,指明蜀人有蚕丛和鱼凫两位先祖。

关于蚕丛,最典型的就是它突出的双目,史籍中记载为: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侯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 ”

至于鱼凫,是第三代蜀王,其实在他前面还有一个叫做柏灌的蜀王。

扬雄《蜀王本纪》 :(蚕丛的)后代名曰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

而从文物考古资料来看,人们注意到了广汉三星堆自第二期文化开始,就出现了与鸟有关的器物,这或许正与柏灌氏取代蚕丛氏有关。

而到了第三期所出的大批器物上,不仅有鸟图案而且同时还有鱼纹饰。这一变化则反映出三星堆第三期文化与鸟族和鱼族密切相关。或者说,它可能反映出鱼凫氏取代柏灌氏的历史事实。的确,蜀人和鱼、鸟崇拜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大暤咸鸟、颛顼鱼妇

1.大暤咸鸟

实际上,关于蜀人的祖先历史在《山海经》中也有明确记载,比如《海内经》:

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从这个世系中看,大暤也就是伏羲氏,这么说来,巴人和华夏的人文始祖,都是太昊伏羲氏了。而大暤之后,则有咸鸟、乘厘、后照,后照开始就是巴人了。

从这个起源来看,其始祖大暤之后的“咸鸟”就很独特,为什么要以鸟为名呢?这可能就与三星堆盛行的鸟图腾文化有关系。

不仅有很多青铜鸟、还有几位典型的青铜人首鸟身像。而这样的记载在《山海经》中也比比皆是,比如青铜鸟就和五彩鸟的形象很类似,而在《中山经》则记载了一整条山系,都崇拜这种人面鸟身神灵。

凡济山经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2.颛顼鱼妇

三星堆蜀王鱼凫的“凫”字有好几种通假字,其中有一种就可以写作为“鱼妇”,这就让人不禁与《山海经》中著名的神话故事“颛顼化鱼妇”联系起来。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有人可能会说,鱼凫和鱼妇,可能只是名字上的碰巧相近罢了,但是众所周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向来被世人解读为“扶桑”或“建木”。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而《山海经》中所提到的“在建木西”的氐人国,其国人形态被描述得与鱼有极大关联,与鱼凫氏的姓名谐音且只有一字之差的“鱼妇”,其形态也与鱼相关。

当然,这只是从一个角度对于山海经和三星堆文明的推测,未必准确但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