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魏)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
这一年,北魏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为不满权臣高欢把持大权,架空自己,一气之下居然收拾行李,逃离了京师洛阳,西去长安,投奔了盘踞在长安的大臣宇文泰。
这实在是奇事一件。
历来帝王出逃,有怯战而逃的,有守不住城池而逃的,而和大臣相处不来选择逃跑的,孝武帝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头一个。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皇帝倒有的是。
所以孝武帝的出逃,对此时的权臣高欢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
孝武帝一走,高欢立刻宣布了自己全新的人事部署,即把北魏皇室中的清河王元亶立为了大司马,并且打算进而将其推上皇帝的宝座。
高欢的想法很简单,走了一个不听话的傀儡皇帝,那么自己再安排一位听话的傀儡皇帝不就得了?
但让高欢没有想到的是,北魏皇室里还真没几个软蛋。
被升任为大司马的元亶日渐骄纵,飞扬跋扈,根本不把高欢放在眼里。
(元亶 形象)
高欢一看这不行啊,现在不过是让你当了个大司马,你就这么嚣张,以后真让你当了皇帝,你还不得骑在我脖子上?
飘了,你元亶实在是飘了。
于是,高欢同志果断拿掉了元亶,开始重新选择帝国的继承人。
而这个有幸被选为帝国继承人的,正是元亶的儿子,元善见。
永熙三年,元善见被推举为皇帝,史称魏孝静帝。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北魏,可不仅仅只有孝静帝一位皇帝。
另外一位权臣宇文泰盘踞在长安,接纳了逃亡而来的孝武帝元修。
这也就是说,当年在中原北方屹立不倒,傲视群雄的北魏王朝,如今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宇文泰占据长安,拥立孝武帝元修,称之为“西魏”。
而高欢拥立孝静帝元善见,并且把都城从洛阳搬到了邺城(河北临漳),称之为“东魏”。
(高欢 雕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兵家必争之地,但邺城可以说是必争之地中的必争之地。
古代CBD,招标挤破头。
和平年代,邺城是一座繁城,但兵荒马乱之时,邺城又变成了一座危城。
东魏初年,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往东,青兖二州有农民起义,西边有西魏频繁滋扰,南边更有南朝的萧梁虎视眈眈。
对十一岁初登大宝的孝静帝来说,这是他无法应对的。
并且,当年自己的父亲元亶因为过分嚣张,不懂得韬光养晦而被废黜的惨剧历历在目,自己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于是,我们的元善见同志可以说是十分乖巧懂事,他不仅对高欢十分尊敬,并且全盘把国家事务都交给了高欢来处理。
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主动放权,即是在告诉高欢,自己很听话,且任你摆布,你就踏踏实实地当你的权臣就得了。
皇帝虽然步步退让,但高欢却绝对不是个能被轻易满足的人。
詹·拉·洛威尔曾经说过,处于权力顶峰的人,不会向上看,而是会看向四周。
当权臣已经满足不了高欢贪婪的内心,他心里无时不刻地渴望着篡位登基,成为一代帝王。
但问题在于,高欢正是靠着讨伐反贼,匡扶皇室,复辟帝位而起家的。
曾经口口声声要剿除反贼,匡扶北魏基业的忠臣良将,无论是从法制层面,还是从社会舆论层面,都是很难篡位登基,自己当皇帝的。
因为,这无异于是打自己的脸。
老妓从良人人称赞,贞女失节人人喊打。
高欢给自己立的正是“贞女”的人设,如果他胆敢篡位谋逆,必然会招致全天下人的反对。
于是,一代枭雄高欢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十分矛盾的境地。
他又想当皇帝,但又不敢当皇帝。
(曹操 画像)
当然了,历史上曾经陷入这种尴尬境地的人不止高欢一人,三国时期的丞相曹操,也曾经像高欢一样在皇位面前如此踌躇,如此犹豫。
他们没有成为帝王,没有更进一步,在传统意义上,似乎是一种遗憾,但在作者来看,他们无疑是十分聪明的人。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寸权之争,生死忘矣。
高欢没有去追寻那个生死忘矣的未来,而是选择将一生停留在了最辉煌的时刻。
武定五年,公元547年,高欢与世长辞,其子高澄沿袭父职,成为了东魏王朝新一任的掌舵人。
高欢或许并不残忍,但高澄却绝非是个仁慈的人。
在高澄的眼里,东魏的天下是高家人打下来的,那么东魏的皇位也应该由高家人,也就是由自己来坐。
高澄同志十分狂妄,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在孝静帝面前完全没有规矩,不仅如此,高澄当皇帝的家,做皇帝的主,就差掀去皇帝的桌子,自己龙袍加身当主人了。
孝静帝元善见,在此前的悠长岁月里,一直是一个忍辱负重,懂得韬光养晦的人。
帝王虽然隐忍,但其实并不懦弱。
以前高欢架空自己,操持权力,自己一忍再忍,希望总有一天能熬出头来,但现在死了高欢来了高澄,那死了高澄是不是还有别人?
(高澄 形象)
如此循环往复,自己岂不是一辈子都要做一个傀儡皇帝?
如果隐忍不是为了爆发,而是为了苟活,那么这一切对元善见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于是,皇帝下定决心,宁肯亡国灭种,也绝不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帝王。
壮志在胸,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信念是一件好事儿,但一个人只靠信念去战斗的话,只能战胜比自己强大一点的敌人。
信念可以让一个莽撞的年轻人击败一个普通拳击手,但如果你想拿着信念去和拳王泰森碰一碰,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此时的东魏王朝,凡军,政,民大权,都被高澄掌握,帝王想要拿回主权,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如此情况,想要奋起反抗,看来是没戏了,于是,我们的孝静帝元善见采用了和自己的老前辈孝武帝元修一样的办法,那就是收拾行李,走为上计。
皇帝明白,东魏如今是高家的天下,京师邺城里也全是高澄的党羽和爪牙,自己在这邺城内,宛如笼中之鸟,实在是难有作为。
如要成就一番大事,必须离开邺城,谋立在外,号召天下兵马,才能诛灭权臣,复兴魏朝皇室。
但京师危机重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想要大摇大摆地走出去,是绝无可能的。
于是,我们的元善见同志采用了最为原始的方法,那就是,挖地道。
皇帝一锹一铲,从自己的寝殿中开挖,一路挖到了城门附近。
如果不出所料,这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亲手开挖地道的皇帝。
(地道)
虽然说事在人为,但天意难测,皇帝在地底下挖地道挖得热火朝天,难免弄出些响动,所以很快被城门的卫吏给听到了,结果事情败露,功亏一篑。
高澄听说皇帝要逃跑,愤怒异常。
因为皇帝逃跑这种事儿,对高家来说不是第一次了,当年魏孝武帝元修逃跑,就给自己的父亲高欢来了个措手不及,现在孝静帝元善见也要逃跑,这不摆明了是要和自己对着干么?
于是,高澄气不打一处来地指着孝静帝元善见,说出了他那句可以流传为经典的台词:
“陛下何意反邪!”——《魏书·孝静纪》
皇帝,你为什么要造反呢?想必一定是皇帝身边的大臣和妃嫔指使的,所以这些人一定要处死。
这实在是一句滑天下之大稽的话。
自古只听说过臣子谋逆,却从未听说过皇帝造反。
面对高澄如此雷人的语录,孝静帝却表现得十分平静。
他冷冷地看着高澄,然后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自己要谋反,何必要怪罪于我?今日,若能杀你,便可拯救江山社稷,若不能杀你,那么我魏朝国祚就会断绝,我此时已有必死的决心,此刻,就算是你把天下间所有忠贞于我的大臣,乃至皇室中的所有宗亲,杀光,杀绝,我也绝对不会再受你的摆布!
呜呼哀哉!壮怀激烈!帝王如此决心和气魄,实在是让人佩服!
结果,孝静帝这么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还真就把高澄给吓退了。
(魏孝静帝元善见 形象)
高澄俯首跪拜,然后仓皇而退。
可一时的豪言壮语虽然能暂时震慑住高澄,但等高澄反应过来,事情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自己是东魏权臣,说一不二,掌握着近乎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元善见区区一个傀儡皇帝,自己还摆不平了?
于是,三天之后,高澄果断囚禁了孝静帝元善见,并且准备立刻篡位登基,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但让高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做好了一切准备,打算荣登帝位时,自己府上的一名厨子居然手持利刃,出其不意地刺杀了自己。
高澄死了,死于一个十分有爱国主义情怀而且敢想敢干的厨子。
被囚禁的元善见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多年蛰伏,多年隐忍,等待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但可惜的是,皇帝没有等来自己独掌大权,恢复统治,反而等来了高澄的弟弟高洋全盘接管了高家势力的消息。
元善见绝望了。
东魏的政坛就是一个闭环,而自己永远在这个圆之外。
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逼迫孝静帝元善见禅位,东魏由此灭亡,而高洋在东魏的基础上一顿魔改,建立了北齐。
(高洋饮酒行乐图)
天子受辱,国破家亡,半生的蛰伏换来了这样的局面,实在是让人唏嘘。
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高洋派人毒杀了元善见,这位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东魏皇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最终结局。
临死之前,皇帝曾经紧握毒酒,仰天长叹,而饮下毒酒之后,皇帝更是连连哀叹,自己不想就这样死去。
是的,孝静帝元善见不想死,因为他这一生,从来没有真正的活过。
风云激荡的北方平原,终于重归平静,只剩下无边的落日,和迎风飘扬的北齐旗帜。
(北魏)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
这一年,北魏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为不满权臣高欢把持大权,架空自己,一气之下居然收拾行李,逃离了京师洛阳,西去长安,投奔了盘踞在长安的大臣宇文泰。
这实在是奇事一件。
历来帝王出逃,有怯战而逃的,有守不住城池而逃的,而和大臣相处不来选择逃跑的,孝武帝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头一个。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皇帝倒有的是。
所以孝武帝的出逃,对此时的权臣高欢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
孝武帝一走,高欢立刻宣布了自己全新的人事部署,即把北魏皇室中的清河王元亶立为了大司马,并且打算进而将其推上皇帝的宝座。
高欢的想法很简单,走了一个不听话的傀儡皇帝,那么自己再安排一位听话的傀儡皇帝不就得了?
但让高欢没有想到的是,北魏皇室里还真没几个软蛋。
被升任为大司马的元亶日渐骄纵,飞扬跋扈,根本不把高欢放在眼里。
(元亶 形象)
高欢一看这不行啊,现在不过是让你当了个大司马,你就这么嚣张,以后真让你当了皇帝,你还不得骑在我脖子上?
飘了,你元亶实在是飘了。
于是,高欢同志果断拿掉了元亶,开始重新选择帝国的继承人。
而这个有幸被选为帝国继承人的,正是元亶的儿子,元善见。
永熙三年,元善见被推举为皇帝,史称魏孝静帝。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北魏,可不仅仅只有孝静帝一位皇帝。
另外一位权臣宇文泰盘踞在长安,接纳了逃亡而来的孝武帝元修。
这也就是说,当年在中原北方屹立不倒,傲视群雄的北魏王朝,如今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宇文泰占据长安,拥立孝武帝元修,称之为“西魏”。
而高欢拥立孝静帝元善见,并且把都城从洛阳搬到了邺城(河北临漳),称之为“东魏”。
(高欢 雕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兵家必争之地,但邺城可以说是必争之地中的必争之地。
古代CBD,招标挤破头。
和平年代,邺城是一座繁城,但兵荒马乱之时,邺城又变成了一座危城。
东魏初年,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往东,青兖二州有农民起义,西边有西魏频繁滋扰,南边更有南朝的萧梁虎视眈眈。
对十一岁初登大宝的孝静帝来说,这是他无法应对的。
并且,当年自己的父亲元亶因为过分嚣张,不懂得韬光养晦而被废黜的惨剧历历在目,自己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于是,我们的元善见同志可以说是十分乖巧懂事,他不仅对高欢十分尊敬,并且全盘把国家事务都交给了高欢来处理。
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主动放权,即是在告诉高欢,自己很听话,且任你摆布,你就踏踏实实地当你的权臣就得了。
皇帝虽然步步退让,但高欢却绝对不是个能被轻易满足的人。
詹·拉·洛威尔曾经说过,处于权力顶峰的人,不会向上看,而是会看向四周。
当权臣已经满足不了高欢贪婪的内心,他心里无时不刻地渴望着篡位登基,成为一代帝王。
但问题在于,高欢正是靠着讨伐反贼,匡扶皇室,复辟帝位而起家的。
曾经口口声声要剿除反贼,匡扶北魏基业的忠臣良将,无论是从法制层面,还是从社会舆论层面,都是很难篡位登基,自己当皇帝的。
因为,这无异于是打自己的脸。
老妓从良人人称赞,贞女失节人人喊打。
高欢给自己立的正是“贞女”的人设,如果他胆敢篡位谋逆,必然会招致全天下人的反对。
于是,一代枭雄高欢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十分矛盾的境地。
他又想当皇帝,但又不敢当皇帝。
(曹操 画像)
当然了,历史上曾经陷入这种尴尬境地的人不止高欢一人,三国时期的丞相曹操,也曾经像高欢一样在皇位面前如此踌躇,如此犹豫。
他们没有成为帝王,没有更进一步,在传统意义上,似乎是一种遗憾,但在作者来看,他们无疑是十分聪明的人。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寸权之争,生死忘矣。
高欢没有去追寻那个生死忘矣的未来,而是选择将一生停留在了最辉煌的时刻。
武定五年,公元547年,高欢与世长辞,其子高澄沿袭父职,成为了东魏王朝新一任的掌舵人。
高欢或许并不残忍,但高澄却绝非是个仁慈的人。
在高澄的眼里,东魏的天下是高家人打下来的,那么东魏的皇位也应该由高家人,也就是由自己来坐。
高澄同志十分狂妄,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在孝静帝面前完全没有规矩,不仅如此,高澄当皇帝的家,做皇帝的主,就差掀去皇帝的桌子,自己龙袍加身当主人了。
孝静帝元善见,在此前的悠长岁月里,一直是一个忍辱负重,懂得韬光养晦的人。
帝王虽然隐忍,但其实并不懦弱。
以前高欢架空自己,操持权力,自己一忍再忍,希望总有一天能熬出头来,但现在死了高欢来了高澄,那死了高澄是不是还有别人?
(高澄 形象)
如此循环往复,自己岂不是一辈子都要做一个傀儡皇帝?
如果隐忍不是为了爆发,而是为了苟活,那么这一切对元善见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于是,皇帝下定决心,宁肯亡国灭种,也绝不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帝王。
壮志在胸,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信念是一件好事儿,但一个人只靠信念去战斗的话,只能战胜比自己强大一点的敌人。
信念可以让一个莽撞的年轻人击败一个普通拳击手,但如果你想拿着信念去和拳王泰森碰一碰,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此时的东魏王朝,凡军,政,民大权,都被高澄掌握,帝王想要拿回主权,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如此情况,想要奋起反抗,看来是没戏了,于是,我们的孝静帝元善见采用了和自己的老前辈孝武帝元修一样的办法,那就是收拾行李,走为上计。
皇帝明白,东魏如今是高家的天下,京师邺城里也全是高澄的党羽和爪牙,自己在这邺城内,宛如笼中之鸟,实在是难有作为。
如要成就一番大事,必须离开邺城,谋立在外,号召天下兵马,才能诛灭权臣,复兴魏朝皇室。
但京师危机重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想要大摇大摆地走出去,是绝无可能的。
于是,我们的元善见同志采用了最为原始的方法,那就是,挖地道。
皇帝一锹一铲,从自己的寝殿中开挖,一路挖到了城门附近。
如果不出所料,这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亲手开挖地道的皇帝。
(地道)
虽然说事在人为,但天意难测,皇帝在地底下挖地道挖得热火朝天,难免弄出些响动,所以很快被城门的卫吏给听到了,结果事情败露,功亏一篑。
高澄听说皇帝要逃跑,愤怒异常。
因为皇帝逃跑这种事儿,对高家来说不是第一次了,当年魏孝武帝元修逃跑,就给自己的父亲高欢来了个措手不及,现在孝静帝元善见也要逃跑,这不摆明了是要和自己对着干么?
于是,高澄气不打一处来地指着孝静帝元善见,说出了他那句可以流传为经典的台词:
“陛下何意反邪!”——《魏书·孝静纪》
皇帝,你为什么要造反呢?想必一定是皇帝身边的大臣和妃嫔指使的,所以这些人一定要处死。
这实在是一句滑天下之大稽的话。
自古只听说过臣子谋逆,却从未听说过皇帝造反。
面对高澄如此雷人的语录,孝静帝却表现得十分平静。
他冷冷地看着高澄,然后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自己要谋反,何必要怪罪于我?今日,若能杀你,便可拯救江山社稷,若不能杀你,那么我魏朝国祚就会断绝,我此时已有必死的决心,此刻,就算是你把天下间所有忠贞于我的大臣,乃至皇室中的所有宗亲,杀光,杀绝,我也绝对不会再受你的摆布!
呜呼哀哉!壮怀激烈!帝王如此决心和气魄,实在是让人佩服!
结果,孝静帝这么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还真就把高澄给吓退了。
(魏孝静帝元善见 形象)
高澄俯首跪拜,然后仓皇而退。
可一时的豪言壮语虽然能暂时震慑住高澄,但等高澄反应过来,事情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自己是东魏权臣,说一不二,掌握着近乎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元善见区区一个傀儡皇帝,自己还摆不平了?
于是,三天之后,高澄果断囚禁了孝静帝元善见,并且准备立刻篡位登基,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但让高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做好了一切准备,打算荣登帝位时,自己府上的一名厨子居然手持利刃,出其不意地刺杀了自己。
高澄死了,死于一个十分有爱国主义情怀而且敢想敢干的厨子。
被囚禁的元善见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多年蛰伏,多年隐忍,等待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但可惜的是,皇帝没有等来自己独掌大权,恢复统治,反而等来了高澄的弟弟高洋全盘接管了高家势力的消息。
元善见绝望了。
东魏的政坛就是一个闭环,而自己永远在这个圆之外。
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逼迫孝静帝元善见禅位,东魏由此灭亡,而高洋在东魏的基础上一顿魔改,建立了北齐。
(高洋饮酒行乐图)
天子受辱,国破家亡,半生的蛰伏换来了这样的局面,实在是让人唏嘘。
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高洋派人毒杀了元善见,这位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东魏皇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最终结局。
临死之前,皇帝曾经紧握毒酒,仰天长叹,而饮下毒酒之后,皇帝更是连连哀叹,自己不想就这样死去。
是的,孝静帝元善见不想死,因为他这一生,从来没有真正的活过。
风云激荡的北方平原,终于重归平静,只剩下无边的落日,和迎风飘扬的北齐旗帜。
(魏孝庄帝元子攸 形象)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
这一年,北魏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孝庄帝元子攸干了一件十分轰动的大事儿。
帝王手持利刃,在朝堂之上亲手除掉了为祸人间,擅权的大臣尔朱荣。
这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历来,封建帝制时代的权谋之争,似乎都是十分复杂的。
用谋的得与失,用权的道与路,隐秘交错,而帝王和权臣之间的较量,更如一盘高深莫测的棋局,每一步都必须下的十分慎重,才能逐渐掌握优势,从而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但孝庄帝元子攸对付权臣尔朱荣的方式非常简单,他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宣召尔朱荣进宫议事,而当尔朱荣跪到皇帝面前时,皇帝眼疾手快,从怀里掏出小刀,噗嗤一刀就给尔朱荣捅死了。
皇帝如此简单直接地除掉了权臣,虽然省时省力,但同样带来了无法规避的后果。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现在“王”是擒住了,但“贼”们要怎么办呢?
尔朱荣不是孤胆枭雄,更不是光杆司令,他的背后是势力庞大的尔朱家族,而当尔朱家族听闻尔朱荣已经在宫中被皇帝诛灭的消息后,这帮仁兄们当时就坐不住了。
(尔朱荣 形象)
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报仇心切,很快集结兵力,攻破了北魏的京师洛阳,孝庄帝元子攸旋即遭到擒杀,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
尔朱兆杀害孝庄帝,控制了京师洛阳,很快成为了王朝的新一任权臣。
在新权臣的拥戴之下,北魏皇室子弟,长广王元晔又成了王朝的新帝。
尔朱家族的军队中,有一位叫做高欢的军事将领,十分引人注目。
高欢,字贺六浑,河北景县人,是尔朱家族麾下大将,敢为人先,功勋卓著,是块能征善战的好材料。
一般来讲,尔朱家族只要有军事行动,高欢必然会参与其中。
但奇怪的是,在洛阳,替尔朱荣报仇的这次行动中,高欢却压根不在此列,而是把自己手下的二十万兵力全都安置到了河北一带。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乱世之际,积极的攻城略地并非上上之策,真正明智的选择,是在纷乱之中有效地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
尔朱兆在掌握实权之后,有一个很头痛的问题。
北魏的皇帝们曾经在王朝设立了六所军事据点,即北方六镇,用以抵御柔然部落的进攻。
六镇中的士兵,成分复杂,一支军队中,往往不仅有鲜卑人,还有汉人、匈奴人、高车人、氐族人和羌族人。
他们原本就身在边疆,军令时常有所不受,尔朱兆当权之后,六镇的士兵们更是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纷纷造反起义。
一年时间,六镇居然造反了整整二十六次。
志大才疏的尔朱兆面对将士们的频繁变节,束手无策,只好向一直领兵打仗,熟悉军队情况的高欢讨教解决办法。
(尔朱兆 形象)
高欢是个聪明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要害之处,即:六镇频繁起义,根源在于这支庞大的边疆驻防军队没有实际的统帅,无人管控,所以才会如此放任自流,只要派出强而有力的统帅去管理军队,起义造反之事自然就会减弱,乃至不会再发生了。
说者有意,听者无心。
我们的尔朱兆同志也许是脑袋被门夹过一次,居然当即拍板决定,让高欢去管理六镇军队。
高欢表面上推辞,心里却实在是大喜过望。
自己在乱世之际生存,在尔朱家族里混日子,最缺的就是军队的实际控制权,现在天假其便,让自己做了六镇统帅,这不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结果,高欢前脚当上六镇统帅,后脚就率领大军占据了邺城(河北临漳),公开和尔朱兆作对。
借蛟龙以云雨,以剑锋出暗巷。
此刻,高欢褪去了他的伪装。
他不仅正式脱离了尔朱家族,还在邺城拥立了北魏宗室元朗为北魏新帝。
而在尔朱兆占据的洛阳城中,最初被拥立的皇帝元晔已经被废黜,尔朱家族又拥立了另外一位宗室子弟元恭为新帝。(节闵帝)
(魏节闵帝元恭 形象)
封建帝制时代,如非必要,皇帝只能有一个。
北魏虽然屹立中原,但却并非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所以两个皇帝当家,实在是有点多了。
尔朱家族和高欢之间,势必要展开一场对决。
并且,这将会是一场十分血腥的权力对决,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但很显然,高欢有点太过高估尔朱家族的实力了。
这个人多势众,盛况空前,看似势力遍天下的尔朱家族,实则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所以很快,高欢就击败了尔朱兆,占据洛阳,成为了又一位掌控时局的权臣。
权臣当家,倒霉的无非是天子。
被尔朱家族拥立的魏节闵帝元恭很快被高欢杀害,而被高欢拥立的魏后废帝元朗也随即被高欢废黜。
对高欢来说,元恭是尔朱家族留下的傀儡帝王,自己必然不能拥戴,而元朗则是自己在战乱之际拉出来凑数的,所以只能当做临时工用一用。
(魏后废帝元朗 形象)
高欢真正中意的皇帝,正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元修。
元修,字孝则,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的儿子。
于是,在中兴二年,即公元532年,高欢拥立元修为帝,史称魏孝武帝。
和之前那些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们不同,元修同志不甘人下,一直想要堂堂正正地做皇帝。
帝性沈厚,学涉,好武事。——《北史》
皇帝生性仁厚,知书明理,又喜好军事,实在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
有大才之人,必然有雄心壮志。
做不得皇帝也就罢了,倘若做得皇帝,必然要做一个拥有实权的皇帝。
但对元修来说,想要自尊独立地活着,无疑是一个美好又不切实际的幻想。
北魏,这个曾经屹立于北方,傲视天下的王朝,曾经在孝文帝元宏和文明冯太后的努力下,有过辉煌之至的时刻。
但仅仅过了不到四十年的时间,这个曾经璀璨繁荣的国度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权臣作乱,将领变节,疆土四分五裂,群雄裂土而治,皇权频繁交替。
时至今日,北魏早已经名存实亡。
(魏孝武帝元修 形象)
皇帝明白,正在徐徐进军,准备赶往洛阳的高欢表面上是要拥戴自己做皇帝,但实际上,还不是想要把自己变成一只豢养在金丝笼里的鸟儿?
如果自己落到高欢的手里,那就真算是寄人篱下,任人宰割了。
于是,这位北魏王朝的乱世帝王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
他放弃了都城洛阳,弃城不顾,向西而去,直奔长安,想要投奔身在长安的另外一位北魏权臣,宇文泰。
史书上把这件事儿的发生,称之为“孝武帝西迁”,但按作者来看,与其说是西迁,倒不如说是一场慌不择路的逃跑。
这个穷途末路的帝王没有足够的兵力让他别开天地,另造乾坤,身边也没有忠勇敢战,抑或是多智善谋之士为他指明方向。
帝王欲要逃离权臣高欢的魔爪,但目的只不过是投奔另外一位不知居心如何的权臣宇文泰。
(宇文泰 画像)
前途未卜,道路茫茫。
魏孝武帝十分不舍地看了一眼千疮百孔的洛阳城,心中无限惆怅。
洛阳,这是北魏王朝的立国之地,更是鲜卑人生息繁衍的所在。
征服后燕,远征南朝,大破柔然,降服北凉,多少北魏将士们呕心沥血,换来了这江山社稷。
汉化改革,发展文学,兴佛重教,安抚西域,又有多少旷世文臣们殚精竭虑,铸就了这大好河山?
但这江山是主,人是客,纵有万般不舍,该离开的,还是要离开。
可怜这帝王霸业,终成一场浮世幻梦。
对高欢来说,魏孝武帝元修的出逃,是他所无法接受的。
自己拥立元修,那么元修即为正统,即代表了北魏权力的合法性。
而如果孝武帝元修不支持自己,反而和自己背道而驰,那么自己这个大臣所拥有的权力不就不合理了吗?
于是,历史上十分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孝武帝元修在前边发了疯一样的跑,高欢就在后头发了疯一样的追。
不过十分遗憾,我们的高欢同志纵然把吃奶的劲儿全都使了出来,还是没能撵上孝武帝元修。
风尘仆仆,一路逃窜,皇帝终于来到了长安,找到了宇文泰。
但让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离狼口,又入虎穴。
(高欢 雕像)
高欢只不过是想把自己架空,让自己当个傀儡皇帝,而宇文泰比高欢歹毒千倍万倍,他想要的不是皇帝的权力,而是皇帝的性命。
这位进退无据,宛如丧家之犬的帝王在永熙三年,即公元534年被恼羞成怒的高欢以弃国逃跑的理由废黜了帝位,而长安的宇文泰认为既然元修已经不是皇帝,那就失去了被自己利用的价值,所以很快就将其杀害了。
孝武帝元修死了,他一生疲于奔命,穷尽全力去到的长安城,不是温柔乡,不是复兴所,而是他魂归九霄的流放地。
(魏太武帝 拓跋焘)
天赐五年,公元408年。
这一年的北方草原之上,北魏王朝的皇宫里,一个叫做拓跋焘的孩子出生了。
此时,刚刚降临人间的拓跋焘正被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抱在怀里,发出了一声响亮的啼哭。
对拓跋珪来说,王朝的男婴,是希望和未来的象征。
这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
孩子的父亲,是皇帝的儿子,即太子拓跋嗣。
得儿孙之福,老皇帝同样笑逐颜开,抱着拓跋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成吾业者,必此子也。”——《魏书》
以后能继承我的伟业的,必然是这个孩子。
也许是老皇帝有先见之明,又或者是帝王之言一语成谶,果不其然,拓跋焘长大之后果然成为了北魏王朝的新帝,即魏太武帝。
在此之前,北魏王朝已经历经两帝。
(魏道武帝 拓跋珪)
一位,是拓跋焘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
这位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乱世中发家,降服高车,抵御柔然,诛灭后燕,征讨后秦,是妥妥的北魏开拓者。
另外一位,是拓跋焘的父亲,明元帝拓跋嗣。
这同样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在位期间,修筑长城,设立北方六镇,北击柔然,南征刘宋,为北魏征辟下了极大的疆土。
拓跋嗣生于战火,死于南伐刘宋的征途,这无疑是这位一生戎马的帝王,最好的结局。
现在,新王降临,北魏即将迎来一段最为辉煌的岁月。
我们知道,明元帝拓跋嗣死前,南征的成果十分卓著,南征的战线已经推进到了黄河南岸,并且占领了山东青州,兖州等大片土地,辟地三百余里,直逼南朝刘宋的疆土。
新皇帝拓跋焘登基,是在始光元年,公元424年。
这一年,南方的东晋早已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刘裕建立的刘宋王朝。
(南朝刘宋)
北方平原之上,当年十六国纷争的乱局已然不见,在北魏强势崛起的情况下,只剩北燕,胡夏,北凉和西秦仍在苟延残喘。
北方四国不足为惧,而此时南方的刘宋王朝正值皇位更迭,时局混乱,正是一举南下,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新上台的太武帝拓跋焘做了一个让人十分大跌眼镜的决定。
皇帝放弃了时局大好的南部战场,转而集结兵力,开始北伐。
向北,是北方草原,那里盘踞着一直以来频繁滋扰北魏的柔然部落。
皇帝十分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攘外必先安内,柔然的频频滋扰已经牵制住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如果不平定柔然,就会导致腹背受敌的局面。
北魏征讨北方四国,柔然就会跑到后院来杀人,北魏举兵征讨南方,柔然还会跑到后院来放火,如此循环往复,北魏将永无宁日。
(柔然人)
于是,皇帝开始了一路向北的人生。
从始光元年,即公元424年,到太平真君十年,即公元449年,拓跋焘前后十三次北击柔然,扩地六千余里,柔然败退,自此再不敢入侵中原。
朋友们,这十多年的军事行动,在浩瀚的历史中并不起眼,只被记载于《魏书》中一个小小的段落里,但它的历史意义,却是弥足轻重的。
昔年汉武帝远征匈奴,大破游牧民族,取得旷世大捷,已经过去了将近六百年的时间,而现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再次立下了如此丰功伟绩,无疑是中原王朝进攻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重大胜利。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柔然血。
现在,北疆已经平定,皇帝终于可以去实现他一统天下的伟业了。
神麚三年,公元430年,北魏灭胡夏。(西秦已经胡夏所灭)
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北魏灭北燕。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
至此,北方一统!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不世功名,就此铸就!
北方不是拓跋焘的归宿,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愿景。
自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到五胡乱华,再到东晋十六国时代,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华夏大地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了。
如果能攻克江南的刘宋,那么自己就是这千百年间的第一人!
如此殊荣,何人能不心动?
(宋文帝 刘义隆)
别说拓跋焘十分心动,就连刘宋王朝的皇帝,宋文帝刘义隆也有点动心了。
这位刘宋王朝的第三任皇帝素有文治,登基伊始,将刘宋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一度十分繁荣。
卓越的治国成就让这位皇帝同样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大都是汉武帝的粉丝。
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效仿汉武帝“钩弋夫人”的故事,建立了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
而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同样熟读《汉书》,打小儿就有着收复北方,封狼居胥的梦想。
于是,还没等拓跋焘出手,刘义隆就开始北伐了。
刘义隆之北伐,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南朝,生在江南水乡之地,以文治国,以发展文化经济见长,论领兵打仗则是短板一块。
而北朝纷乱多年,北魏能脱颖而出,靠的就是祖祖辈辈的杀伐征战,鲜卑族本来就擅长打仗,又是在十六国混战的乱局中成长起来的,人家搞经济可能不行,但论领军作战,真可谓是天下无出其右。
既然刘义隆不信邪,那么拓跋焘只好给他上两课。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刘义隆北伐,战线推进至河南,被北魏,力战不敌,只好撤退。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刘义隆第二次北伐,打到长江沿岸,又被北魏,相持不下,于是又灰头土脸地跑了回来。
拓跋焘饮马长江,刘义隆仓皇败逃,北魏用事实和实力证明了,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崔浩)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要另外提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崔浩。
崔浩,字伯渊,河北故城人,时任北魏太常卿。
崔浩同志是北魏王朝的老资格,历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又在太武帝拓跋焘一朝成为了皇帝的心腹重臣。
皇帝几乎一生所有的治国方略,以及军事行动,都是在崔浩的帮助和指点下施行的。
可以说,没有崔浩,就没有皇帝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成就。
按作者来看,崔浩无疑是南北朝时代极为杰出的政治家。
崔浩之功,不亚孔明,而崔浩之谋,不输张良。
而就是这样一位旷世雄才,能为国而谋,却不能为自己而谋。
崔浩同志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写书。
他在北魏上班,自然要为北魏编修一部国史。
在崔浩看来,史书是苍茫天地之证,岁月痕迹之显,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务必严谨求实。
于是,他大手一挥,把北魏王朝的十数年的历史变迁,全都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而这其中,不乏很多记叙北魏皇室同族相残、统治残暴的内容。
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来看,崔浩同志的行为实在是没毛病,因为他写史不弄虚作假,也不谄媚君王,实在是一个正直的人。
但在皇帝拓跋焘的眼里,崔浩的行为无疑变成了一种顶撞。
历代先祖们的黑历史,我平时都不敢提,区区崔浩,不过是给北魏打工的,你敢揭我们的老底儿?
于是,崔浩因此获罪,下狱处死。
崔浩之死,实在惋惜,而太武帝拓跋焘的人生也随着崔浩的离去,即将落下帷幕。
中常侍宗爱惧诛,二月,甲寅,弑帝。——《资治通鉴》
这位曾经远征柔然,一统北方,迎战刘宋的帝王,人到晚年,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最终被宫中的宦官所刺杀。
(宗爱 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刺杀皇帝的宦官,名字叫做宗爱。
这位仁兄堪称中国宦官行业的集大成者,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更是历史上唯一一名手刃了两位皇帝的宦官。
是的,之后的北魏皇帝敬寿帝拓跋余,也就是拓跋焘的儿子,也是这位宗爱弄死的。
当然了,这是后话。
现在,让我们为这段故事做一个总结。
南宋历史学家李焘曾在自己的著作《六朝通鉴博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元魏之强,无如佛狸,其臣之贤,则有崔浩。
北魏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有像魏太武帝拓跋焘这样的君王,而北魏的臣子中如推选大贤大能之才,非崔浩莫属。
但现在,崔浩死在了自己修编的国书上,而拓跋焘死在了阉宦小人的手里。
一个群臣联手缔造辉煌的时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一个时代的结束,即代表另外一个时代的兴起。
现在,历史打开了它新的篇章。
(北魏王朝)
东晋十六国的时代已经远去,南北朝并立,一番轰轰烈烈的中原和江南对决,将要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
多少仁人志士,多少家国情仇,多少爱恨离骚,多少历史传奇。
北魏,这个傲然于天地的鲜卑族,你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继续走!别停下!
北魏孝文帝虽然是鲜卑人,但他却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他在统治期间积极实行汉化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后人甚至认为孝文帝“有舜、文王之姿”。可就是这样一位明君,却做出了许多人不解的行为,他丝毫不顾及父子之情,居然将自己的长子,也就是皇太子赐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孝文帝的长子原名元恂,字元道,母亲是后宫嫔妃林氏。元恂童年很不幸,他刚一出生,母亲就被杀了。原来北魏有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凡是生下皇太子的妃嫔都要被处死。孝文帝元宏非常仁厚,而且很喜欢林氏,所以不想赐死林氏。但是有一个人不同意,她就是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孝文帝没办法只得将爱妃赐死。
林氏死后,冯太后将曾孙元恂接到自己身边,亲自抚养。到了493年,在十一岁的时候,元恂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成为北魏皇位的接班人。孝文帝对太子元恂寄予厚望,在举行加冠典礼时,他教诲道:“字汝元道,所寄不轻,汝当寻名求义,以顺吾旨。”可是,元恂的一举一动却让孝文帝失望了!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经常外出征战,或者外地巡视,期间元恂奉命留守,“主执庙祀”。不过,元恂对父皇的汉化改革并不在意,他不仅不喜欢读书学习,而且不愿意居住在洛阳,原来元恂体形高大肥胖,更喜欢住在凉爽的北方。虽然,太子的侍从多次劝阻,但元恂不以为意。496年,孝文帝前往嵩山,元恂再度奉命留守,他酝酿了一项计划。
元恂居然想逃出洛阳,返回旧都平城,幸亏领军将军元俨把守城门,才将事态平定下来。与此同时,大臣将这个消息急忙报给孝文帝。孝文帝闻讯后非常震惊,不过他不动声色,没有对外声张,悄然返回洛阳。孝文帝召见元恂,亲手杖责,自己打累了,就让弟弟元禧等人替他接着打,“百余下,扶曳出外,不起者月余”。
之后孝文帝召集大臣,下诏废掉太子元恂,“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脱待我无后,恐有永嘉之乱”。就这样,元恂被废为庶人,囚禁于河阳,“服食所供,粗免饥寒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元恂颇有悔改,“恒读佛经,礼拜归心于善”。497年,孝文帝前往平城,在途经长安时,遇到了中尉李彪。
李彪向孝文帝密告,说元恂仍与左右密谋叛变。孝文帝下诏,派中书侍郎邢峦、咸阳王元禧前往河阳。他们拿着诏书和椒酒来到了元恂的面前,元恂只得遵从旨意,饮毒酒自杀,年仅十五岁。元恂之死有着非常复杂原因,一方面他政治上保守,不愿意支持父皇的改革,甚至想叛逃平城,这引起了孝文帝的不满。
另一方面,后宫的冯皇后极力扶持元恪(孝文帝次子),排斥元恂。当时,在元恂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也有冯皇后,正是她下旨缉拿元恂,同时派人禀报孝文帝的。元恪是冯皇后抚养长大的,她自然希望由元恪即位,所以才会在这种中推波助澜。不过到了最后,孝文帝临死前下诏,赐死冯皇后。
参考资料:1.《魏书》;2.《资治通鉴》
登基后的宋孝武帝刘骏在经历了叔叔刘义宣的叛乱事件之后,心里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再那么信任皇室宗族。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时期,大多任用自己的兄弟镇守各地,家里人嘛,信得过。
但是刘义宣的叛乱让刘骏意识到∶原来家族中人也不一定靠得住!所以在消灭刘义宣之后,刘骏改变用人策略,不再完全依赖家族成员,而是更多地起用自己信得过的人,他的亲信萧思话就是一个例
萧思话,南兰陵人(今天的江苏常州一带),十几岁的时候是个问题少年,不读书,整天在外面游玩,还欺负乡邻,是个人见人怕的"小霸王"。
后来不知怎么搞的,萧思话逐渐改邪归正,开始读书,学弹琴,学习骑马射箭,转变成了一个优秀青年,后来还成了刘骏手下的大将。
不过,没有谁是天生的将领,在刚开始,萧思话也有过胆小的表现。公元431年,萧思话被任命为南沛郡太守,恰好这时魏军大举南下侵扰,萧思话心里害怕,弃城逃跑。
结果魏军没来,但是由于他跑了,城池乱作一团,城里的官方物资都被老百姓给烧了。
因为这件事,萧思话被送进了监狱。
好在这次坐牢的时间不是很长,一年之后,首领杨难当率众侵扰汉中,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萧思话因此被放了出来,被派去对付杨难当。
这次萧思话表现不错,稳扎稳打,逐渐平定了汉中。
刘邵弑父夺位之后,萧思话立即起兵呼应刘骏,共同讨伐刘邵,因此得到了刘骏的信任,被任命为郢州刺史。
为了防止刘义宣这类的叛乱再次发生,刘骏除了重用亲信之外,还用了另一招∶分地。
刘义宣和鲁爽这次叛乱之所以影响这么大,是因为刘义宣的荆州和鲁爽的豫州都是大州,地广兵多,实力强劲,所以刘骏在好不容易平定叛乱之后,深思熟虑,下令分割荆州和豫州等地,在分割出来的地区成立一个新的州,把大州变小,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通过一系列变革,刘骏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他重视农业生产,改善法律制度,刘宋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这个时候,北魏又开始有所动作了。
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害死之后,北魏政坛乱了一段时间,直到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溶登基,北魏才算稳定了一点。
拓跋浚雄心勃勃,公元458年,他派出魏军进犯青州,继元嘉北伐之后,北魏和刘宋之间的战争再次开始。
青州在山东东部一带,是刘宋抵御北魏的前线,当时的青州刺史是刘骏手下的大将颜师伯。
颜师伯情商很高,反应机敏,深得长官器重,因此他的仕途比较顺利。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他逐渐成了刘骏身边的红人。
公元457年,刘骏任命颜师伯为青州刺史,后来的事情证明刘骏看人眼光还是不错的,因为颜师伯在青州立了大功。
颜师伯到任后不久,北魏君主拓跋溶就派兵攻打青州。
魏军来势汹汹,刘骏立即做出反应,派猛将孟虬、殷孝祖带兵赶赴青州,由颜师伯统一指挥。
颜师伯身为前线总指挥,他没有辜负刘骏的信任,他将让魏军知道,宋军也不是好惹的。
宋军首先出招,颜师伯派孟虬等人带兵挺进。
魏军则派出将领窟环公、五军公等人,率领数万人马迎击孟虬部队,双方相遇于沙沟(今天的山东沂水县一带)。
狭路相逢勇者胜!
看到魏军之后,孟虬立即带兵突击,宋军如同下山猛虎一般,直扑魏军,双方展开激烈厮杀。
孟虬武艺过人,激战之中手起刀落,将敌方将领五军公斩于马下,另一个宋军将领殷孝祖也表现不俗,临阵斩杀敌将窟环公。
两个主将接连被杀,魏军由此大乱,很快被宋军击溃。进攻失利,魏军被迫转入防御。
但这时颜师伯已经打上瘾了,他继续派兵猛攻魏军,攻破敌军阵地,杀死了敌方守将树兰,又打赢了一场。
接下来魏军屡战屡败,损兵折将,似乎已经不复当年之勇。
宋军则乘胜追击,将领苟思达带兵在杜梁追上了败退的魏军。魏军被逼急了,摆开阵势,围住苟思达部队。
苟思达面无惧色,挺枪跃马冲入敌阵,杀死了很多敌人。这时孟虬部队又及时赶到,魏军难以抵挡,大败而逃。
前方在激战,刘骏又给颜师伯派来了一个猛将卜天生。卜天生来了之后,很快露了一手。
当时北魏陇西王带兵在城池坚守,两面环水,易守难攻,是个硬钉子。
卜天生二话没说,率军猛攻,将士们争先登城,一天就打下了城池。猛将出手,不同凡响。
之后,宋军连战连胜,取得了青州大战的胜利。在统治前期,刘骏励精图治,刘宋国力逐步提升。
不过,人是会变的。
到了晚年,刘骏逐渐喜欢追求奢靡生活,还在他宠爱的殷贵妃的葬礼上花了大量金钱。
殷贵妃死后,刘骏更是一蹶不振,很多政务都不管了,刘宋由此开始走下坡路。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