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午时三刻是11点45还是12点45(午时三刻)

发布时间:2024-04-12 04:18:22作者:几分真心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的“午时三刻”到底说的是现在几点?

电视剧和戏文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桥段,处决犯人时,朝廷命官们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

那这个“午时三刻”究竟是现在的几点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古代的计时工具“漏刻”说起。

漏刻是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工具。漏,指漏壶;刻,指箭刻,即由漏壶水面的高低,通过箭刻的标度米标来标示时间。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

↑↑↑相信我,这个真的是古代的铜漏壶

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秦汉之后,刻漏仍是主要的计时工具,《汉书》中常有“夜漏未尽一刻”、“夜漏下十刻”的记载。南北朝后十二时辰制大范围普及,与百刻制融合,因一百不能被十二整除,一日的刻数偶有变化(一百零八刻、一百二十刻、九十六刻),但最终仍稳定在一百刻左右。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而十二个时辰又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一般认为是午正三刻,即12点43分左右。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午时当从午初算起,午时三刻实指得是午初三刻,也就是约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 。

古代的计时器虽然有趣,但还是现在的时间好记啊~

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45还是12:45?只为掩盖这个真相

看古装影视剧多了,总会看到里面有上法场的情节。监斩官会抬头看看天,然后在低头看看身边的一个日晷。然后把令箭往案桌前面地上一扔,然后大吼一声:“来呀!午时三刻时辰已到!X了!”刽子手往刀上喷一口老酒,然后高举再一挥臂,咔嚓!古代时刻表是怎样的,古时的午时三刻到底是11:45还是12:45?

古人以十二地支计时,子丑寅卯如此顺延。午时为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中间相差两个小时。古时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日100刻,对应下来每刻为14.4分钟。地球自西向东转,按照现代时区,北京比西安早一个小时。午时三刻,我们在戏文、古典小说和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开刀问斩犯人。古人相信阴阳学说,杀人为阴事,必须以阳气相互配合抵消。

选定午时三刻的原因:按古代阴阳说法是阳气最盛的时间是午时三刻(现代说法是正午阳气最盛),古代行斩按时辰斩首,是指对重犯或十恶不赦者,选定午时三刻开刀,死后连鬼都不能做。一般的斩刑可在正午时间斩首,可让其有鬼可做

之所以《拍案驚奇》《今古奇觀》等古代小说,描写行刑的每个殺人细节,都是写在午时三刻对罪犯进行问斩,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都是古代全国行刑统一的法定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文史书生

编辑丨文史书生

中国死刑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夏商周时代就存在。尽管中国在治理国家上,一向讲究道德教化,但从汉武帝施行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就进入到外儒内法的模式。

在用儒家思想向底层社会灌输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保留相当残酷的刑罚制度,用于震慑社会的犯罪分子,其中就有诸多的死刑手段,如凌迟、车裂、剥皮等,斩首或许是其中最仁义的存在。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斩首制度的

关于斩首刑罚的历史,目前中国史学界众说纷纭,有说是从西周时始,也有说是从春秋战国开始,比如春秋后期的孙子练兵,吴王让孙子将一群妃子训练成正规军的水平,在面对妃子不服从命令的情况下,将担任队长的两名妃子直接斩杀,从而整肃军纪,此事记载于《史记·孙武列传》之中。

至于认为斩首刑罚是先从西周开始的,则是根据《尚书·吕刑》对西周刑罚的描述,西周的刑罚大体分为五刑,这种指的五刑,不是五种刑罚,而是带有五刑属性的刑罚。死刑也是西周刑罚体系的一部分,种类有五种以上,其中的斩,被人认为是斩首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斩首是从战国时期秦国的开始,因为秦国是最早将法家思想,应用于社会制度的国家,法家很多的思想,本身就主张用刑罚管化万民,因此死刑在秦国并不少见,单是史书记载的就有12种,里面提到的斩,以及《军爵律》里对叛逃投降士兵处罚中,提到的戮首,都被认为是斩首的意思。

斩首用的刀具是什么

现在人们从电视剧里看到的斩首,都是犯人被按到死刑台,由审判的官员扔下可以斩首的令牌后,再由刽子手将犯人的头颅砍下来。

不过斩首可是一门技术活,毕竟是死刑,被判处的罪犯,本身就活不了多久,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被一刀了解,因此刽子手的砍头技术,以及他的刀具锋利程度,就决定了犯人到底该受多大的罪,才能结束自己的生命。

斩首使用的工具,一开始并非明清时的斩首剑,在更久之前还会用刀、斧等工具,砍头工具的演变,是根据冷兵器的发展过程进行变化。对罪犯来说,斩首最痛苦莫过于斧头,因为斧头杀人,本身是依靠兵器上的重量,对敌人造成伤害,考验的是使用者的力气,以及斧头的重量。

斧头在战场上,可能是一种杀敌利器,但用于斩首,一旦使用者力气不足,以及斧头的刀刃不够锋利,那么受刑者就得遭受二次伤害,如谭嗣同在被斩首时,就因为刀子太钝,导致自己在受刑时,要被砍多刀才去世,过程比一般受刑者痛苦不少。

斩首是怎么执行的

电视剧看到的斩首,貌似是一刀过的事情,实际上它的过程非常繁琐,一共分为九个工序,从开始到结束分别是磨刀、提刑、宣判、游街、入刑场、验身等,同时负责执行斩首的刽子手,除了砍头技术要过关,还要有过人胆量。

斩首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复杂的含义,比如磨刀,清朝刽子手用的斩首工具,并非电视剧常见的鬼头大刀,而是斩首剑,剑面比一般要宽,类似与唐朝的陌刀,需要用两手紧握才能使用,斩首前磨刀,磨得越快,剑就越锋利,那么受刑者在砍头时也能好受一些。

而游街就更不用说,就是为了警惕百姓,古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直接跟他解释法律的残酷,他们未必听得懂,但让死刑犯在斩首前游街一圈,再去刑场观看他的惨状后,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足以让百姓们对法律产生巨大的畏惧。

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影视剧中提到的的午时三刻就斩首,仿佛古代统治者就流行这个套路,其实不然,午时三刻是明朝嘉靖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在之前历朝执行斩首的时间是未时。

未时就是现在时间观念中的一点到三点之间,古代人认为这是一天阳气最足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斩首,能杜绝一切妖魔邪怪的作乱,让受刑者死后灵魂直接毁灭,无法投胎,那么为何之后又会改为午时?

这要从明朝的朱祁镇皇帝说起,古代统治者在律法上对斩首执行是相当严格,一旦过时,就得第二天再执行。而朱祁镇在位时又规定,为了冤假错案,死刑犯可以向皇帝上奏三次,在确定案情无法再审理后,再执行死刑。

朱祁镇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冤枉好人,但却被人钻了法律空子,导致后来许多罪犯,在未时前就喊冤,让朝廷不得不重新审理,等到案情重新审理完毕后,斩首吉日已经过了,官员不得不将斩首工作往后推几天。

最后有些官员实在受不了,就向明朝皇帝建议,不如把斩首时间改为午时,同时禁止受刑者在斩首的那天喊冤,要喊冤你给我提前一天喊,如此一来斩首工作就变得顺畅不少了。

午时三刻在古代的其他用意

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也是阳光普照的时候,在玄学中也是压制鬼怪的好时间,但把这个时间用在斩首上,不仅是为了提高斩首工作的效率性,还与皇权神授等相关思想有关。

中国皇权讲究一个天命所归,皇位的继承和皇朝的创立,是上天的之意,因此皇帝的日常行为也得和天道变化契合,而这个天道除了神权,还包括时节。

所谓“午时三刻,秋后问斩”,这个秋后就是秋冬之后,按照中国的玄学文化,秋冬之后的九月到十二月,是一年阴气最盛的时间,灵魂会被困在阳间无法离开,而午时又是阳气最盛的时间之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斩首,对受刑者的肉体和灵魂伤害最大。

虽然斩首是对百姓震慑力最强的刑罚之一,但在儒家的道德教育下,古代统治者对受刑者,也会给予一定的人道安慰,如死前赐予一顿断头饭,让他在午时前与家人道别等,都是对受刑者的一种照顾。